中考“图文转换”专题徽标类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721.50 KB
- 文档页数:29
人教版初中语文复习——介绍徽标·学生版一、考点解析图文转换,即将图画、图表等材料转换为文字表述,表面看来是“看图说话”,实则是一种综合考查语言表达运用能力的题型,考查对图表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图表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的能力,成为近年来中考题中的“常客”。
1、从所供材料角度分为:①表文转换:表格柱状图曲线图饼式(扇形)图②图文转换:徽标漫画图画流程图方位图2、从表达角度分为:①直接表述图表信息(显性)②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隐形)二、题型:徽标类徽标——就是用图案、符号、文字等构成的能够代表某个集体或活动的象征性图案。
它一般是为某一组织、部门、行业、机构、活动而专门设计,通过图像、形状、颜色等多种元素的组合,表现该组织、行业、机构、活动的纲领、宗旨、理念、目标、特色等。
解答徽标类的图文转换题,需要深入分析图像、形状、颜色等各种元素及其组合后的内涵、主题,有些元素甚至承载了多种含义。
1、徽标特点①构图简单:由简单的线条、图案、文字、数字等组成。
②寓意丰富,主题鲜明:能体现行业特色或体现主题内涵。
③有创意。
要素设计的特殊方法变形、指代、象征、双关2、徽标构图要素①图形:图形的多方面含意,图形的分与合,图形的阴与阳,图与文的结合。
②文字:有汉字、英文、拼音(多为首字母)、阿拉伯数字,多为变形。
③颜色:中考试卷虽然是黑白的,但颜色在题干中会有提示,所以还是要注意。
3、徽标命题形式——问法①指出构图要素(外形)②揭示要素寓意(寓意)三、解题方法第一步,仔细观察构图要素。
先宏观把握徽标的外形特点,再理清徽标由哪些元素构成,注意汉字、阿拉伯数字、英文或汉语的首写字母,图像与文字的变体、色彩等。
能看出形态是什么,像什么。
不遗漏,不过分拆解。
第二步,深挖要素内涵、寓意。
联系图标中的标题,以及所涉及的时间、地点、事件和理念、目标等,围绕主题,拆解整合,多角度联想,由表及里把握图标的实质,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图标的创意(含义)说明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课件:图文转换
图文转换
中考考点
学习目标
1.了解图文转换题的三种类型。
2.掌握图文转换题目的解题步骤。
一.徽标会徽分上中下三个部分:
上部是大红底色的酷似汉字“文”的白色“京”字图形,约占整个会徽的3/5, 取意为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
整个“京”字图形为一个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
“京”字图形下是黑色的英文“Beijing2008”字样.
最下是奥运五环标志。
构成会徽非常完美,很有诗意,充满了青春和活力,代表着中国的发展和未来,它是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灿烂文化的完美结合。
含义:徽标含义:
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以汉字“世”为书法创意原形,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会徽图案从形象上看犹如一个三口之家相拥而乐,表现了家庭的和睦。
在广义上又可代表包含了“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和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
会徽以绿色为主色调,富有生命活力,增添了向上、升腾、明快的动感和意蕴,抒发了中国人民面向未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激情。
标志由三部分构成: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
这一标志象征着自然生态;颜色为绿色,象征着生命,农业、环保;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
专题05:图文转换(解析版)【考查要点】【考点分布】2022--2020年浙江省中考图文转换考点分布表一:2022--2020年浙江省中考图文转换考点分布一览表小组讨论时,我们该如何倾听同学的发言?假如你是组长,请根据下图向组员说明倾听时的注意事项。
要求:条理清楚,要点突出,语言简练;100字左右。
请你阅读下文,帮助同学读懂食品标签。
图表1 薯片食品标签图表2 食品标签中人体每日所需营养素参考值4.请告诉同学阅读食品标签需关注哪些内容。
5.薯片是常见的零食,请跟同学一起读懂图表1薯片食品标签的信息。
(1)这袋薯片占比最多的配料是__________,我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营养成分表中,“碳水化合物”的NRV%是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同学说:“看了薯片的营养成分表,我打算明天只吃薯片,它口感好,营养又丰富。
”请你综合上文、图表1和图表2进行劝说。
为加强防疫宣传,编写组打算给板报配一幅插图,请你推荐如图中的一幅并说明编辑组准备将“一粒米的万年演变史”制作成系列展板。
请从下面两个阶段中任.选一个...,借助资料一,以“稻穗”的口吻撰写介绍词。
(80字左右)下面是初三(1)班第组的小组讨论,请你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碳中和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我国明确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来源:人民网)◎材料二碳排放预算2011年已用掉52%的预算额度,自工业革命以来,全世界共排放5150亿吨2045年据预算,若不采取行动降低现有排放,将在2045年超支为将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全球碳预算额度总量为10000亿吨中国·绿色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