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概论( 政治权力)
- 格式:ppt
- 大小:4.77 MB
- 文档页数:82
大一上学期末政治学概论知识点速查学期末将至,大一政治学概论课程的考试即将到来,为了帮助同学们对政治学概论课程的知识点进行复习,以下为大一上学期政治学概论知识点速查,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政治学基本概念
1.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范畴
- 政治学的定义和特征
- 国家、政府、政治制度、政权
2. 政治学的基本原理
- 政治学的历史渊源
-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 政治学的学科价值和社会意义
二、政治学基本理论
1. 政治权利和政治权力
- 政治权利的概念和特征
- 政治权力的来源和性质
- 政治权利和政治权力的关系
2. 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
- 政治制度的概念和特征
- 各国政治体制的比较与分析- 政治制度的变革和发展趋势
三、国家和政府
1. 国家的基本概念
- 国家的含义和构成要素
- 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 国家主权和国家统一
2. 政府的组织和职能
- 政府的职能和作用
- 各级政府的组织结构
- 政府权力的制约和平衡
四、政治文化和政治社会学
1. 政治文化的内涵和形式
- 政治文化的定义和特征
- 政治社会化和政治文化的传承- 不同政治文化的比较和交流
2. 政治制度和社会变革
- 政治制度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 社会变革对政治制度的挑战
- 和谐社会建设和政治制度的持续发展
以上为大一上学期政治学概论知识点的速查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根据以上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大家学业有成,考试顺利!。
名词解释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治定义: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2国家权力:国家权力(亦称政治权力,这里指狭义的;或称公共权力)是统治阶级强迫被统治阶级服从其意志的能力。
3国家历史类型:所谓国家的历史类型,是按国家本质对国家进行的历史分类,是对各式各样的国家的具体形态的共性进行的分析和概括。
4自由资本主义国家:是指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国家形态,也就是列宁所指的“正常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
5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指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资产阶级国家。
6法西斯国家: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它是垄断资本所采用的最残暴、最野蛮的政治形态,是垄断资产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和统治地位所实行的公开的恐怖专政。
7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整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的一种方式。
8新型民主:即社会主义民主或人民民主,它是最高类型的民主。
9新型专政: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对少数剥削者的专政,是居民中绝大多数人对少数人的统治。
10国家形式:国家形式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本阶级的统治而组织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是组织、管理和控制国家机器的制度和体制的总和。
国家形式既包括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又包括国家的结构形式。
11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是统治阶级根据自身需要对国家政权结构的设计,是最高政权机关内部权力分配的形式。
12制君主制:又称“绝对君主制”或“无限君主制”,是奴隶制、封建制国家所盛行的一种君主制政体。
其典型特征是君主独自掌握最高统治权,君主拥有绝对的、不受任何法律限制的权力,也不受任何机关的制约和监督。
在这种制度下,君主集立法、行政、司法、军事、财政大权于一身,通过直接对他负责的官僚机构进行统治。
政治学概论第二版重点知识整理政治学概论第二版重点知识整理:1. 政治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的学科,它关注政治权力、政府组织和政治过程。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政府制度、国际关系、政治理论、政治行为等。
2. 政治权力与政府:政治权力是指一群人对其他人在某个区域内的行为具有指导和控制能力。
政府是管理和行使政治权力的机构,它通过制定法律和政策来管理社会事务。
3. 政治体制与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组织的模式和组织结构。
政治制度是政治体制的法律和规范,规定了政府的权力范围、运作方式和人员选拔等。
4. 国家与国际关系:国家是指一个具有自主权、独立的领土和政权的政治实体。
国际关系是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合作,涉及领土、资源、经济、文化、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5. 政治理论与思潮:政治理论是对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进行系统思考和理论构建的研究。
不同的政治理论和思潮有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例如自由主义、保守主义、马克思主义等。
6. 政党与选举:政党是一种代表特定利益和政治主张的组织,它通过选举和竞争来争取和维护政权。
选举是一种民主机制,通过普选、差额选举等方式,让公民参与政治决策和权力分配。
7. 政治行为与公民参与:政治行为是指人们在政治过程中采取的行动和表达政治诉求的方式。
公民参与是指公民在政治决策和公共事务中发挥作用和参与的程度,如示威游行、请愿书、参选等。
8. 政治经济学与政治体系:政治经济学是研究政治与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关注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和影响。
政治体系是指国家政治权力的分配和组织结构,包括单一制、联邦制、议会制等。
9. 公共政策与决策过程:公共政策是政府采取的行动和措施,以解决社会问题和满足公共需求。
决策过程是政策制定的过程,包括问题识别、议程确定、决策制定、实施评估等阶段。
10. 政治变革与民主发展:政治变革是一个政治体系从一个状态转变到另一个状态的过程,如民主化、革命等。
2023年自学考试《政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本文档提供2023年自学考试《政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以下为试题和答案的内容: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 政治学的定义是什么?a) 政党制度的研究b) 国家权力的分配与行使规范c) 社会阶级的分析和研究d) 政府组织和运行方式的研究正确答案:d2. 什么是国家?a) 一个地区的政治组织形式b) 一个地区的经济组织形式c) 一个地区的文化组织形式d) 一个地区的社会组织形式正确答案:a...第二部分:问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解释政治权利的概念。
答案:政治权利是指公民在政治体制中享有的合法权益,包括选举权、言论权和结社权等。
2. 什么是政治参与?答案:政治参与是指公民积极参与政治决策和政治活动,包括参与选举、示威抗议和参与公共讨论等方式。
...第三部分:论述题(共2题,每题30分,共60分)1. 论述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及其影响。
答案: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中逐渐接受和内化政治价值观、政治行为规范等的过程。
它对个体的政治参与和政治行为产生重要影响,能够塑造个体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行为方式。
2. 论述民主制度中的权力制衡原理。
答案:民主制度中的权力制衡原理是指各个政治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和相互平衡的原则,旨在防止权力滥用和权力集中。
通过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独立分立的权力机构相互制衡,确保民主政治的运行。
以上为2023年自学考试《政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的简要内容。
注意:本文档提供的试题和答案仅供参考,建议以教材为准。
第二讲政治权力3.政治权力:(1)广义:政治权力就是权力现象与权力行为在政治领域的反映。
(2)狭义:政治权力指的是公共权力,即行为者(个人、群体或组织)在公共事务方面控制社会资源、从事社会活动,实现预期目标、影响相关行为者的能力。
4.政治权力的特征(1)政治权力具有公共性;(2)政治权力垄断了暴力的合法实用;(3)政治权力具有广泛性、深入性、弥散性和强制性的特点。
5.政治权力的来源和基础(1)客观要素:在政治权力形成过程中,外在于政治权力主体的促成因素和条件。
主要包括:①生产资料②物质财③暴力④其他要素(2)主观要素:指在政治权力形成过程中,政治权力主体自身的状况和条件。
主要包括:①能力素质②身份资格③理论与策略④组织6.权力与权威的关系(1)权力:影响他人的一种能力,表现为一种奖惩能力,来源于强制力。
(2)权威:影响他人的一种正当性,来源于理性的说服。
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等都是权威的表现形式。
(3)联系:⑴都要求服从,都有支配的性质;⑵权威构成了权力的基础,权力的实现要依靠对于权威的运用;(4)区别:⑴对权威的服从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对权力的服从是相对的、有条件的⑵权威通常是不可更改的;而权力则要基于具体的具体的情势,不断地进行资源的重新分化组合,以达到最佳的均衡。
⑶权威的服从不要依靠强制和武力威胁,权力则要以武力为后盾。
7.政治权力的合法性⑴外在客观的合法性,如服从的习惯或习俗,以及强制性的法律;⑵内在主观的合法性,如被统治者发自内心的认为统治者有权指挥他们,而自己则有义务服从统治者;8.政治合法性的类型(1)传统型合法性(2)法理型合法性(3)克利斯玛型(个人魅力型)9.政治权力有效性与合法性的区别(1)有效性是有条件的,合法性是无条件的;(2)有效性是物质上的,合法性是精神上、信仰上的;(3)有效性依靠的是政治权力对资源的垄断能力,合法性则依靠悠久的历史传统第三讲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1.政治文化:指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
政治学概论重点范围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名词解释一政治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是政治学与社会学结合的产物,它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帕累托、莫斯卡和韦伯等人都是政治社会学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
概括来说,政治社会学主要研究的是政治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即在一定的社会之中是如何产生政治权威的,产生出的政治权威又是如何影响和制约社会的。
主要研究的课题有:政治的社会根源、社会结构与政治、社会与政治变革、政治精英与政治体系和政治对社会的反作用等。
二政治权利政治权力的特征政治权力,顾名思义,是特指与政治现象有关的权力。
政治权力的这种决定性意义,来自政治权力本身的特殊性。
与一般权力相比,政治权力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一)政治权力具有公共性(二)政治权力垄断了暴力的合法使用(三)政治权力具有广泛性、深入性、弥散性和强制性的特点三绝对主义国家所谓绝对主义国家,是指在这些国家之中,君主具有绝对性,君主大权独揽,将立法、行政、司法、军事等权力集中于一身,而且君主作为主权的化身,凌驾于法律之上,成为一切法律的合法性源泉。
这样一来,君权基本上不受任何约束而可自行其是;同时,君主依靠理性化的官僚机构和军事机构,去实施自己对民间社会的一元化专制统治。
四国家形式所谓的国家形式,即一国统治阶级实现本阶级权力的方式,它包括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
国家结构形式是一个国家纵向的权力安排,它表明国家的整体与局部、中央政权机关与地方政权机关之间的权力关系;而政权组织形式则表现为实现国家权力的机关以及各机关之间的关系。
五民主民主从他产生的那一天起,基本上是一个政治概念。
它首先指涉的是一个城邦或国家的宏观管理体制。
民主作为一种政治上层建筑,它首先是一种统治形式,即政体。
它只意味着“人们在政治领域内获得解放,实现了平等的政治权利”。
六民主政体认为民主政体必须建立在以下原则基础之上:政府的权力来源于被统治者的认可,而且公民有权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参与决策过程。
第七讲政治权力分析●政治权力▲权力1.定义:做某事的能力或者得到想得到的东西的权力;即对某人的控制力;广义而言定义为达到理想结果的能力,或者说是指能够做某种事情的能力,它包括从个人到社会组织,国家和政府,国际组织广泛领域中所有的行为能力。
在政治分析中,通常也被认为是一种关系,即凌驾他人之上的影响他人的能力。
2.特征:○1一种社会关系○2一种不对等的支配关系○3一种制度化,相对稳定的支配关系。
3.权力∕权威权威:指某人或某机构所具有的让别人自觉服从的能力或合法资格共同点:要求服从,都具有支配的性质不同点:○1权力指的影响他人的能力,而权威指的是影响他人的正当性。
○2权力主要体现为奖罚能力。
它来自于某种强力和操纵,具有强制的性质,而权威主要来自理性说服力。
○3从被影响的对象的行为动机和后果来看,权力具有强制性,受影响的人的行为是一种被迫服从而权威对象的行为则是一种自觉自愿的服从。
○4权威不易变更,权力则视具体情势进行资源重新分化组合,已达到最佳均衡,避免权力僵化。
二者的关系:权力又离不开权威,权威可以让人们对统治产生认可,对权力服从内在化,权威是对权力的一种自愿服从和支持,权力转化为权威关键在于合法性。
4.权力∕暴力○1权力依赖于权威以获得正当性,而暴力不是以权威为基础的。
暴力手段于权威的劝导方式恰恰是对立的,暴力的基础是身体,技术,武器,设备等工具,暴力的效果仅仅取决于工具是否先进,工具越是先进就越容易达到压倒对手的目的。
○2权力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无论权力如何运作,都要以这种社会关系的维持为基本前提,与之相反的是,暴力要彻底摧毁这种关系,暴力的施行者总是企图将他人压制在物的状态或从根本上加以消灭,发生在暴力活动中的只有人与物的关系,而不存在人与人的关系。
○3权力是经过合法化了的社会关系,因此权力即便无法获得持久性,至少也以持久性为其目标,权力依赖于相对固定的持久关系来保持其效力,权力关系的形成也就意味着相对稳定的秩序的产生,但是暴力从来就不是持久的,暴力的运用恰恰意味着打破既有的秩序,而单纯依赖政治暴力手段根本不可能建立一种持久的机制。
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就是政治—孙中山政治学概论基础政治学是一门研究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公共权力的活动、形式和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1.权力:权力是指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种制度化(相对稳定、规范的)的支配性(不对等的)社会关系(第一个特征). 一般以暴力或者说武力作为后盾.(强制性)2.权威:权威就是对权力的一种自愿的服从和支持(心理和道德上的服从和认可),也可以说是极具公众影响力的威望。
比如君主的政治权威、宗教权威.(自由性)“权力的运用需要权威的支撑”3.暴力:暴力是一种激烈而强制性的力量。
暴力是一种人与物的关系,施行暴力者总是要将他人压制在物的状态或者彻底消灭。
暴力往往要依赖于身体、技术、设备、武器等,工具的先进与否决定了暴力的效果。
(暴力是权力的后盾)“权力是为了形成和维护秩序,而暴力是为了打破秩序。
”4.权力的个性论(动机)与资源论(能力)(怎样的人能得到权力?)资源论为主,资源论提及的主要几种资源:人格、财富、组织、武力、象征、知识。
拥有以上资源的人才最可能拥有权力。
5.政治权力:与政治现象有关的权力。
它与一般权力相比,它有三个特性:公共性,广泛性以及政治权力是唯一的垄断了暴力的合法使用的权力。
(唯一可以合法的使用暴力)6.政治权力的构成:意识形态(意义、规范和礼仪习俗)权力、军事权力、法律(立法和司法)权利、行政(组织管理国家事务)权力。
TIPS 三权分立:立法,司法,行政三权7.政权的三大主义:精英主义(寡头统治铁律)、大众主义(主权在民)、多元主义(权力应该掌握在哪些人手里?)大众主义:大众主义认为在民主国家中,尽管实行代议民主制,但权力本质上属于人民,不属于少数统治者,多数人一定要对少数人加以控制,一旦政治权力被少数人垄断,“绝对的权力将导致绝对的腐败”。
但是大众主义也存在弊端:第一是社会中的民众政治参与的热情在消减,多数人都有搭便车的心理而不会积极的参与到其中,再其次是大众主义倡导的多数原则,容易导致多数暴政,引起政局不稳。
政治学概论自考重点整理笔记一、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政治学是一门以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
它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文化、政治发展等多个方面。
政治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总是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
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政治观点和政治理论。
同时,政治学也具有科学性,它通过对政治现象的观察、分析和研究,揭示政治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指的是在政治关系中,权力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
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包括权力主体、权力客体、权力目的、权力作用方式和权力实现程度等。
政治权力的类型多种多样,按照权力主体的性质,可以分为国家权力、社会公共权力等;按照权力作用的范围,可以分为宏观权力和微观权力等。
政治权力的运行有着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权力的行使需要遵循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有效性原则等。
同时,权力的运行也需要受到监督和制约,以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三、政治权利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和自由。
它是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体现。
公民的政治权利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等。
这些权利是公民表达自己意愿、参与政治决策、监督政府行为的重要手段。
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政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应当通过完善法律制度、加强民主建设等方式,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
四、国家国家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家的构成要素包括领土、人口、主权和政府。
国家的类型多种多样,按照国家的性质,可以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等。
国家的职能包括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制度下,国家职能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五、政府政府是国家权力的执行机构,负责管理国家的公共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