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关节炎全解 共49页
- 格式:ppt
- 大小:7.85 MB
- 文档页数:49
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郭卜乐 CPO生理健康网 参考资料: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和其他组织中而引起病损及炎性反应,它多有遗传因素和家族因素,好发于40岁以上的男性,多见于拇趾的跖趾关节,也可发生于其他较大关节,尤其是踝部与足部关节。
主要表现为关节的剧痛,常常为单侧性突然发生。
关节周围组织有明显肿胀、发热、发红和压痛。
作血尿酸检查可以确诊。
应用药物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处方】•1.急性发作时应注意卧床休息,局部用冷敷。
2.不食含嘌呤量高的食物,如肝、肾等内脏及豆制品等。
多饮水。
忌酒,特别是啤酒。
3.禁用维生素B12和磺胺类药物。
4.遵医嘱服药。
(上海医科大学周建平教授)什么是痛风?痛风(gout)是一组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
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
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
本病据血中尿酸增高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痛风的病因,除少数由于先天性嘌呤代谢紊乱所致属遗传性疾病外,大多数尚未阐明。
继发性痛风的病因,可由肾脏病、白血病、药物等多种原因引起。
本病好发于男性及绝经期妇女,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20∶1。
根据本病以关节红、肿、热、痛反复发作,关节活动不灵活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
《医学准绳六要·痛风》:“痛风,即内经痛痹”。
《血证论》:“痛风,身体不仁,四肢疼痛,今名痛风,古曰痹证”。
血尿酸增高就是痛风吗?血中尿酸的增高,可以帮助痛风的诊断。
但应该注意到影响血尿酸增高的其他因素,如进食高热量、高嘌呤的饮食、饥饿及饮酒、应用噻嗪类及氨苯喋啶等利尿剂、小量阿司匹林药物等,都能使血中尿酸增高,故不能“一次定终身”,即一次血尿酸值增高就考虑患了痛风。
其实,即使血中尿酸增高,也可为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这种情况在痛风症状出现以前,可以长期持续存在。
痛风性关节炎文章目录*一、痛风性关节炎的概述*二、痛风性关节炎的典型症状*三、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四、痛风性关节炎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五、痛风性关节炎的并发症*六、痛风性关节炎的防治方案痛风性关节炎的概述1、定义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和其他组织中而引起病损及炎性反应,其多有遗传因素,好发于40岁以上男性,多见于第一跖趾关节,也可发生于其他较大关节,尤其是踝部与足部关节。
2、别称无3、发病部位第一跖趾关节4、传染性无传染性5、高发人群40岁以上男性6、科室骨科痛风性关节炎的典型症状1、痛风性关节炎的典型症状典型的首次发作的痛风性关节炎多为单关节炎,以第一跖趾及拇趾关节为多见,其次为踝、膝、肘、腕、手及足部其他关节。
急性期多起急骤,常在夜间突发,可因疼痛而醒并且彻夜不能入睡。
病情反复发作,则可发展为多关节炎,或游走性关节炎。
受累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大关节受累时常有渗液。
可伴有发热、寒战、疲倦、厌食、头痛等症状。
一般历时1-2周症状缓解。
局部皮肤红肿转为棕红色而逐渐恢复正常。
有时可出现脱屑和瘙痒。
慢性期尿酸钠在关节内沉着逐渐增多,发作逐渐频繁,间歇期缩短,受累关节增多,疼痛加剧,炎症不能完全消退,出现痛风石,痛风石以关节和肾脏较多见,外耳的耳轮、跖趾、指间和掌指关节等处也会出现痛风石,随着风石的不断沉积增多,导致关节肥大、畸形、僵硬、活动受限。
2、痛风性关节炎的分类急性关节炎期多在夜间突然发病,受累关节剧痛,首发关节常累及第一跖趾关节,其次为踝、膝等。
关节红、肿、热和压痛,全身无力、发热、头痛等。
可持续3~11天。
饮酒、暴食、过劳、着凉、手术刺激、精神紧张均可成为发作诱因。
间歇期为数月或数年,随病情反复发作,间期变短、病期延长、病变关节增多,渐转成慢性关节炎。
慢性关节炎期由急性发病转为慢性关节炎期平均11年左右,关节出现僵硬畸形、运动受限。
30%左右病人可见痛风石和发生肾脏合并症,以及输尿管结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