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健康年鉴2015:中国2014年饮用水经常性卫生监督监测情况统计
- 格式:xls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1
2024年饮用水监督检查情况总结范文____年饮用水监督检查情况总结一、引言饮用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我国的饮用水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政府对饮用水进行了严格的监督检查。
本文将对____年饮用水监督检查情况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饮用水监督工作提供参考。
二、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____年,我国饮用水监督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饮用水源地环境监测。
政府加大对饮用水源地的环境监测力度,确保水源地水质符合国家标准和人民群众的需求。
饮用水源地环境监测主要包括水质监测和周边环境监测,通过定期采样检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水源地环境问题。
2.饮用水厂水质监测。
政府对饮用水厂的水质进行定期检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和人民群众的需求。
饮用水厂水质监测主要包括原水检测和出厂水检测,通过严格控制水质,保障饮用水的安全性。
3.饮用水供应网络监测。
政府对饮用水供应网络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质问题,确保居民饮用水的安全。
4.饮用水卫生监督。
政府对饮用水卫生进行监督,包括卫生信息管理、卫生检验和卫生评价等。
通过加强卫生监督,确保饮用水的卫生安全。
5.饮用水事件处理。
政府及时处理饮用水相关的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饮用水权益。
三、监督检查的主要成果____年,经过政府的不懈努力,饮用水监督检查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1.饮用水源地环境监测取得突破。
政府加大饮用水源地环境监测力度,在水源地采取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水质明显改善。
2.饮用水厂水质得到有效控制。
政府对饮用水厂的水质进行严格监测,加大惩罚力度,水质合格率明显提高。
3.饮用水供应网络监测取得突破。
政府修复了一批老旧的供水管网,确保供水水质达到国家标准。
4.饮用水卫生监督加强。
政府加大对饮用水卫生的监督力度,对不合格的饮用水进行了查处和整改,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
5.饮用水事件处理机制完善。
2015中国卫生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一、医疗卫生机构
医疗卫生机构数
二、卫生人员
2014年儿童医院卫生机构人员数
妇幼保健院(所、站)人员数
三、卫生设施
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万张)
四、卫生经费
卫生总费用
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支出
2014年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收入与支出
2014年门诊和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
五、医疗服务
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数
2014年医疗卫生机构分科门急诊人次及构成
医院诊疗人数
各类医院诊疗人次数(按登记注册类型/管理类别/等级)
医疗卫生机构入院人数医院入院人数
2014年分科出院人数
2014年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利用情况
医院病床使用情况
医院病床使用率(%)
医平均住院日
八、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
儿童保健情况
九、人民健康水平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与此同时自然增长率
城市7岁以下儿童身体发育情况
农村7岁以下儿童身体发育情况
青少年身体发育情况
十四、人口指标人口数构成
人口基本情况。
中国2014年各地区孕产妇保健情况统计地区活产数高危产妇比重(%)建卡率(%)系统管理率(%)总计1517888120.795.890北京14270744.199.796.4天津9694445.296.993.3河北99561813.995.989.6山西36157515.495.584.2内蒙古21985825.697.794.7辽宁33758019.798.893.7吉林1819022596.891.4黑龙江21668416.797.793.8上海9970236.810095.2江苏73927830.999.7100浙江41631746.999.696.8安徽72361120.69176.3福建53485031.696.290.5江西64807115.291.886.5山东105543811.295.290.8河南155730915.688.981湖北63238620.198.292.1湖南78057426.996.690.4广东127999519.896.291广西78188524.499.896.8海南11308912.995.486.3重庆29499915.796.889.1四川71375216.295.993.2贵州4143899.994.890.4云南56908026.398.993.9西藏459298.57849.6陕西37895620.598.295.4甘肃30298412.597.894.3青海6609214.592.391.7宁夏8084828.899.697新疆39647922.894.584.6摘编自《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5》合计市县合计市县合计市县产科出血妊娠高血压疾病96.293.999.699.999.499.910099.898.996.61001001001001001007.7 6.410.30095.894.91001001001001001009.310.6 4.711.133.395.892.81001001001001001008.87.69.523.9 2.395.192.399.910099.810010010014.412.2162513.597.196.299.910099.910010010019.618.220.614798.296.110010010010010010010.711.67.611.1 5.695.894.510010010010010010025.82430.221.38.597.596.310010010010010010014.812.718.212.512.598.698.41001001001001001005 5.10202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 1.9 1.6 2.521.414.398.798.2100100100100100100 5.5 6.4 3.717.48.790.784.999.999.899.910010010011.514.49.926.58.496.793.610010010010010010010.3911.510.912.794.993.699.999.999.91001001009 6.110.322.413.894.693.110010099.910010099.99.5811.1121394.287.710010010010010010011.211.61123.69.896.895.610010010010010010098.310.214 3.595.99499.910099.910010010014.99.817.524.1 6.99795.399.899.999.41001001008.49.6 5.323.211.199.398.999.999.999.910010010014.114.21412.7 6.495.889.199.999.999.899.910099.81517.710.111.8 5.996.593.498.999.298.699.599.399.718.319.417.129.6 5.695.894.997.599.896.299.110098.618.613.621.538.4695.894.598.59998.399.910099.926.828.426.232.414.498.597.898.999.798.599.810099.722.115.225.139.77.988.975.6859783.896.699.196.3108.90120.2381698.19799.999.999.910010010011.610.81220.511.497.996.899.399.699.299.910099.919.519.419.532.2 6.895.794.396.899.596.498.799.998.533.33133.740.99.199.398.799.910099.810010010014.810.219.216.78.394.391.798.799.298.699.199.399.139.134.140.93120产前检查率(%)产后访视率(%)住院分娩率(%)新法接生率(%)孕产妇死亡率(1/10万)孕产妇死因构成(%)内科合并羊水栓塞其他症63.69.127.311.111.133.326.12522.726.921.213.520.918.639.536.127.819.434 4.331.921.915.637.5600028.614.321.434.817.421.732.58.424.132.721.821.81929.315.529271928.217.820.729.826.326.326.715.526.721.325.918.532.729.119.152.911.817.727.81324.119.613.522.617.112.623.415.919.117.51862220.529.618.21725.418.622.79.118.233.38.333.320920。
国务院关于保障饮用水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2.06.27•【分类】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正文国务院关于保障饮用水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2012年6月27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情况,请审议。
一、近年来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进展及成效饮用水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做好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本要求。
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各地区、有关部门把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和投入力度,工程建设显著加快,监管力度持续加强,城市和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饮用水状况总体安全。
(一)关于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1.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十一五”期间,全国设市城市和县城公共供水日供水能力增加0.33亿立方米,管网长度增加22.21万公里,用水人口增加0.96亿人。
截至2010年底,全国城镇(设市城市、县城和建制镇)供水人口6.3亿人,供水普及率达90.3%。
2011年,按照自2012年7月开始全面实施的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评价,全国设市城市公共供水厂出厂水水样达标率为83.0%,设市城市和县城公共供水末梢水水样达标率为79.6%。
目前,全国约85%的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划定了保护区,编制了水源地保护规划,城市饮用水水源达标率基本稳定在80%左右。
2.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体系初步建立。
2007年,经国务院同意,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和卫生部印发了《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城市饮用水规划》)。
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督管理分析生活饮用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保障人们的饮用水卫生安全是政府的责任,也是社会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督管理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等方面展开分析。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体系主要由国家、省、市及县四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成,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生活饮用水卫生进行监督管理。
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全国生活饮用水卫生进行监督管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协调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目前,我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体系已经初具规模,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
在法律法规、监测技术、人员队伍和政策措施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国家不断加大对卫生监督管理的投入,不断改进监督管理工作方法和手段,提高监督管理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的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
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督职能不足。
目前我国卫生行政部门在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中的职能还不够清晰,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职责分工不明确、监督权力不足、监督依据不够等问题。
二是监督管理手段不够多样。
目前我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主要以例行监测和定期检查为主,监督手段相对单一。
在新型监督手段方面,如大数据监测、人工智能监测等方面还有待完善。
三是监督管理人员队伍不足。
我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工作队伍相对薄弱,监督管理人员数量不足,专业素质不高,导致监督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对一些违法行为的监督制裁不力。
四是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
我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还存在不少漏洞,对一些新兴问题的法律法规缺失,导致一些管理难点难以得到解决。
改进措施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生活饮用水的卫生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应采取以下改进措施:二是多样化监督管理手段。
《2009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目录一、卫生机构简要说明及主要指标解释 1 1-1-1卫生机构数 3 1-1-22008年各地区卫生机构数 4 1-1-32008年各类卫生机构数 6 1-2-12008年医疗机构数10 1-2-22008年各地区医疗机构数(非营利性)11 1-2-32008年各地区医疗机构数(营利性)12 1-3-12008年医院、妇幼保健院、专科疾病防治院等级情况13 1-3-22008年各地区医院等级情况14 1-4-12008年按床位数分组的医院、妇幼保健和专科疾病防治机构数15 1-4-22008年各地区按床位数分组医院数16 1-4-32008年按床位数分组卫生院数17 1-4-42008年各地区按床位数分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数18 1-5村卫生室数19二、卫生人员简要说明及主要指标解释21 2-1-1卫生人员数23 2-1-22008年各类卫生机构人员数24 2-1-32008年卫生人员数(按市县/经济类型/主办单位分)28 2-1-42005年卫生人员性别、年龄、学历及职称构成(%)29 2-1-52008年各地区卫生人员数30 2-1-62008年各地区卫生人员数(市)31 2-1-72008年各地区卫生人员数(县)32 2-2-1高、中级卫生技术人员数33 2-2-2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33 2-2-32008年各地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34 2-32008年医疗机构人员数35 2-4-12005年执业(助理)医师性别、年龄、学历及职称构成(%)37 2-4-22005年各地区分科执业(助理)医师数38 2-4-32005年分科执业(助理)医师数及构成40 2-4-42005年医师执业类别构成41 2-4-52005年各地区医师执业类别构成(%)42 2-5-12008年各地区医院人员数43 2-5-22005年医院人员性别、年龄、学历及职称构成(%)44 2-6-12008年各地区乡镇卫生院人员数45 2-6-22005年乡镇卫生院人员性别、年龄、学历及职称构成(%)46 2-7-12008年各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人员数47 2-7-22005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性别、年龄、学历及职称构成(%)48 2-8-12008年各地区妇幼保健院(所、站)人员数492-8-22005年妇幼保健院(所、站)人员性别、年龄、学历及职称构成(%)50 2-9-12008年各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数51 2-9-22005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性别、年龄、学历及职称构成(%)52 2-10-12008年各地区卫生监督所(中心)人员数53 2-10-22005年卫生监督机构人员性别、年龄、学历及职称构成(%)54 2-10-32005年卫生监督员数及构成55 2-11-1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57 2-11-22008年村卫生室人员数57 2-11-32008年各地区村卫生室人员数58 2-12-1医学专业招生及在校学生数59 2-12-2医学专业毕业人数60 2-12-3医学专业研究生及出国留学人数61三、卫生设施简要说明及主要指标解释63 3-1-1卫生机构床位数(万张)65 3-1-22008年各类医疗机构床位数66 3-1-32008年各地区医疗机构床位数68 3-1-4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70 3-1-5医疗机构分科床位数及构成71 3-1-62008年各地区医院分科床位数72 3-22008年卫生机构万元以上设备台数74 3-3-12008年卫生机构房屋建筑面积(平方米)76 3-3-22008年政府办医疗机构房屋建筑面积(平方米)78四、卫生经费简要说明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79 4-1-1卫生总费用81 4-1-2政府预算卫生支出(亿元)82 4-1-3卫生事业费83 4-1-4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支出84 4-2-12008年卫生机构资产与负债85 4-2-22008年卫生机构资产与负债(按经济类型/主办单位/地区分)87 4-2-32008年医疗机构资产与负债88 4-3-12008年各类卫生机构收入与支出89 4-3-22008年卫生机构收入与支出(按经济类型/主办单位/地区分)91 4-3-32008年医疗机构收入与支出92 4-3-42008年政府办医疗机构收入与支出93 4-4-1综合医院收入与支出94 4-4-22008年五级综合医院收入与支出95 4-5-1综合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96 4-5-22008年各地区综合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97 4-6-12008年30种疾病平均住院医药费98 4-6-22008年五级医院30种疾病平均住院医药费99五、医疗服务简要说明及主要指标解释101 5-1-1医疗机构诊疗人次数105 5-1-22008年各类医疗机构门诊服务情况106 5-1-32008年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门诊服务情况107 5-1-42008年营利性医疗机构门诊服务情况108 5-1-52008年政府办医疗机构门诊服务情况109 5-1-62008年医疗机构分科门急诊人次及构成110 5-2-1医院诊疗人次数111 5-2-22008年各地区医院门诊服务情况112 5-2-32008年各地区政府办医院门诊服务情况113 5-2-42008年各地区医院分科门诊人次数114 5-2-5综合医院分科门诊人次及构成116 5-3-1医疗机构入院人数117 5-3-22008年医疗机构住院服务情况118 5-3-32008年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住院服务情况119 5-3-42008年营利性医疗机构住院服务情况120 5-3-52008年政府办医疗机构住院服务情况121 5-3-62008年医疗机构分科出院人数及构成122 5-4-1医院入院人数123 5-4-22008年各地区医院住院服务情况124 5-4-32008年各地区政府办医院住院服务情况125 5-4-42008年各地区医院分科出院人数126 5-5-12008年医疗机构床位利用情况128 5-5-22008年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床位利用情况129 5-5-32008年营利性医疗机构床位利用情况130 5-5-42008年政府办医疗机构床位利用情况131 5-6-1医院病床使用情况132 5-6-22008年各地区医院床位利用情况133 5-7-12008年医疗机构服务质量与效率134 5-7-22008年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服务质量与效率135 5-7-32008年营利性医疗机构服务质量与效率136 5-7-42008年政府办医疗机构服务质量与效率137 5-8-12008年各地区医院服务质量与效率138 5-8-22008年各地区政府办医院服务质量与效率139 5-9-12008年各地区医院医师工作负荷140 5-9-2综合医院工作效率141 5-10-12008年医院出院病人疾病转归情况142 5-10-22008年城市医院出院病人疾病转归情况146 5-10-32008年县医院出院病人疾病转归情况150 5-11-12008年医院出院病人年龄别疾病构成(%)(合计)154 5-11-22008年医院出院病人年龄别疾病构成(%)(男)158 5-11-32008年医院出院病人年龄别疾病构成(%)(女)1625-12-11993年调查地区居民两周就诊率(‰)166 5-12-21998年调查地区居民两周就诊及未就诊率167 5-12-32003年调查地区居民两周就诊及未就诊率168 5-12-42008年调查地区居民两周就诊及未就诊率169 5-13-11998年调查地区居民疾病别两周就诊率(‰)170 5-13-22003年调查地区居民疾病别两周就诊率(‰)171 5-13-32008年调查地区居民疾病别两周就诊率(‰)172 5-14-11993年调查地区居民住院率(‰)173 5-14-21998年调查地区居民住院率(‰)174 5-14-32003年调查地区居民住院率(‰)175 5-14-42008年调查地区居民住院率(‰)176 5-15-11998年调查地区居民疾病别住院率(‰)177 5-15-22003年调查地区居民疾病别住院率(‰)178 5-15-32008年调查地区居民疾病别住院率(‰)179 5-161998、2003、2008年调查地区居民经常就诊单位及原因构成(%)180 5-171998、2003、2008年调查地区住户距最近医疗单位距离和时间构181 成(%)5-181998、2003、2008年调查地区居民医疗保障制度构成(%)182六、农村与社区卫生简要说明及主要指标解释183 6-1各地区县及县级市医院工作情况185 6-2各地区县及县级市妇幼保健院(所、站)工作情况186 6-3各地区县及县级市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工作情况187 6-4乡镇卫生院机构、床位、人员数188 6-52008年乡镇卫生院分科床位、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数及构成188 6-6-1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情况189 6-6-22008年各地区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情况190 6-7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床位、人员数191 6-82008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科床位、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数及构191 成6-9各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医疗服务情况192 6-102008年各地区家庭卫生服务人次数193七、妇幼保健简要说明及主要指标解释195 7-1监测地区5岁以下儿童和孕产妇死亡率197 7-2监测地区孕产妇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死因构成197 7-3儿童保健情况198 7-4-1孕产妇保健情况199 7-4-22008年各地区孕产妇保健情况200 7-5妇女病查治情况202 7-6-1计划生育手术情况203 7-6-22008年各地区计划生育手术情况2047-7-1婚前检查保健情况(合计)206 7-7-2婚前检查保健情况(男)207 7-7-3婚前检查保健情况(女)208八、人民健康水平及营养状况简要说明及主要指标解释209 8-1-1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与自然增长率211 8-1-2各地区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212 8-2-1婴儿死亡率与期望寿命213 8-2-2年龄别男女期望寿命213 8-2-3各地区婴儿死亡率与期望寿命214 8-3-11993年调查地区居民两周患病率(‰)215 8-3-21998年调查地区居民两周患病率216 8-3-32003年调查地区居民两周患病率217 8-3-42008年调查地区居民两周患病率218 8-4-11998年调查地区居民疾病别两周患病率(‰)219 8-4-22003年调查地区居民疾病别两周患病率(‰)220 8-4-32008年调查地区居民疾病别两周患病率(‰)221 8-51998、2003、2008年调查地区居民两周患疾病严重程度221 8-6-11993年调查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222 8-6-21998年调查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223 8-6-32003年调查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224 8-6-42008年调查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225 8-7-1城市7岁以下儿童身体发育情况226 8-7-2农村7岁以下儿童身体发育情况227 8-7-3城乡青少年身体发育情况228 8-8-1城乡居民每人每日营养素摄入量229 8-8-2城乡居民膳食结构(%)230 8-8-3 城乡居民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克)231九、疾病控制与公共卫生简要说明及主要指标解释233 9-1-12008年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及死亡数排序235 9-1-22008年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及病死率排序236 9-1-3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及病死率237 9-1-42008年各地区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及病死率245 9-21岁儿童国家免疫规划接种率(%)253 9-3-12002年我国居民高血压患病率(%)253 9-3-22002年我国居民高血压治疗率(%)253 9-4-1前十位恶性肿瘤死亡率(合计)254 9-4-2前十位恶性肿瘤死亡率(男)254 9-4-3前十位恶性肿瘤死亡率(女)254 9-4-4前十位恶性肿瘤死亡率(城市)255 9-4-5前十位恶性肿瘤死亡率(农村)2559-5-12008年血吸虫病防治情况256 9-5-22008年血吸虫病查灭螺情况256 9-6-12008年克山病防治情况257 9-6-22008年大骨节病防治情况257 9-6-32008年地方性氟中毒(水型)防治情况258 9-6-42008年地方性氟中毒(燃煤污染型)防治情况259 9-6-52008年地方性砷中毒(水型)防治情况259 9-6-62008年地方性砷中毒(燃煤污染型)防治情况259 9-6-72008年碘缺乏病防治情况260 9-7-1农村改水情况261 9-7-22008年各地区农村改水情况262 9-7-3各地区农村改水受益人口占农村人口比重263 9-7-4农村改厕情况264十、居民病伤死亡原因简要说明及主要指标解释265 10-1-11990年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构成267 10-1-21995年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构成267 10-1-32000年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构成268 10-1-42008年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构成268 10-1-52008年大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构成269 10-1-62008年中小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构成269 10-2-12008年城市居民年龄别疾病别死亡率(1/10万)(合计)270 10-2-22008年城市居民年龄别疾病别死亡率(1/10万)(男)274 10-2-32008年城市居民年龄别疾病别死亡率(1/10万)(女)278 10-3-12008年大城市居民年龄别疾病别死亡率(1/10万)(合计)282 10-3-22008年大城市居民年龄别疾病别死亡率(1/10万)(男)286 10-3-32008年大城市居民年龄别疾病别死亡率(1/10万)(女)290 10-4-12008年中小城市居民年龄别疾病别死亡率(1/10万)(合计)294 10-4-22008年中小城市居民年龄别疾病别死亡率(1/10万)(男)298 10-4-32008年中小城市居民年龄别疾病别死亡率(1/10万)(女)302 10-5-11990年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构成306 10-5-21995年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构成306 10-5-32000年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构成307 10-5-42008年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构成307 10-6-12008年农村居民年龄别疾病别死亡率(1/10万)(合计)308 10-6-22008年农村居民年龄别疾病别死亡率(1/10万)(男)312 10-6-32008年农村居民年龄别疾病别死亡率(1/10万)(女)316十一、卫生监督简要说明及主要指标解释321 11-12008年建设项目卫生审查情况323 11-2-12008年食品卫生被监督单位情况323 11-2-22008年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经常性监督监测情况32411-2-32008年食品抽样监测情况324 11-2-42008年食品卫生监督处罚案件(件)325 11-3-12008年公共场所卫生被监督单位情况326 11-3-22008年公共场所经常性卫生监督监测情况326 11-3-32008年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处罚案件(件)327 11-4-12008年饮用水卫生(供水)被监督单位情况328 11-4-22008年饮用水卫生(涉水产品)被监督单位情况328 11-4-32008年饮用水经常性卫生监督监测情况328 11-4-42008年涉水产品抽样监测情况328 11-4-52008年饮用水卫生监督处罚案件(件)329 11-5-12008年化妆品卫生被监督单位情况330 11-5-22008年化妆品经常性卫生监督监测情况330 11-5-32008年化妆品卫生监督处罚案件(件)331 11-6-12008年消毒产品被监督单位情况332 11-6-22008年消毒产品经常性卫生监督监测情况332 11-7-12008年职业卫生技术机构被监督单位情况333 11-7-22008年职业卫生被监督单位情况334 11-7-32008年职业卫生监督处罚案件(件)336 11-8-12008年放射卫生被监督单位情况338 11-8-22008年放射卫生监督处罚案件(件)339 11-92008年医疗卫生监督处罚案件340 11-102008年采供血卫生监督处罚案件(件)342 11-112008年传染病防治监督处罚案件(件)343十二、医疗保障制度简要说明及主要指标解释345 12-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情况347 12-22008年各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情况347 12-3城镇居民和职工医疗保险情况348 12-4生育保险情况349 12-5民政部门医疗救助情况350十三、人口指标简要说明及主要指标解释351 13-1人口数及构成353 13-2人口基本情况354 13-3各地区总人口(万人)355 13-4各地区市县人口及城乡人口356 13-5各年龄段人口数(万人)357 13-6各地区人口年龄结构358 13-7各地区性比例、人口密度与抚养比359 13-8入学率、升学率及每十万人口在校学生数360 13-9各地区文盲人口和文盲率361附录一、主要社会经济指标简要说明及主要指标解释363 附录1-1-1全国行政区划(2008年底)365 附录1-1-2城乡基层组织情况366 附录1-2-1国内生产总值与财政收支367 附录1-2-22008年各地区生产总值与财政收支368 附录1-3价格指数(上年=100)369 附录1-4就业和工资情况370 附录1-5农村居民贫困状况370 附录1-6-1城乡居民家庭收支情况371 附录1-6-2各地区城乡居民家庭收支情况372 附录1-7城市设施水平373附录二、世界各国卫生状况简要说明及主要指标解释375 附录2-1死亡及疾病负担376 附录2-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84 附录2-3卫生服务覆盖392 附录2-4环境危险因素396 附录2-5卫生资源404 附录2-6卫生经费408 附录2-7人口与社会经济4/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zwgkzt/ptjnj/200908/42635.htm。
2014年,全国发生过多起自来水安全事件。
据《瞭望东方周刊》不完全统计,仅在2014年1~4月全国范围内曝光的自来水问题事件就高达十余起,平均下来几乎每周一起。
尤其是2014年4月的兰州自来水污染事件,将饮用水水质问题再度置于聚光灯下。
“饮用水安全”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焦点,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
为了解城市饮用水水质,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中国水安全公益基金在全国选取29个大中城市进行水质检测。
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18个城市是直辖市或者各省省会;深圳、苏州、宁波、无锡、青岛、大连、厦门7个是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
此外,本次检测还特别抽取了位于湖南省的衡阳、邵阳、娄底、郴州4个城市。
众所周知,湖南是“有色金属之乡”,开采历史长达2700多年。
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湖南有色金属开采与冶炼提速,经历了数十年的开采后,给当地环境带来了巨大隐患,成为全国典型的重金属污染区域。
因此,湖南地区的城市饮用水水质值得特别关注。
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本次检测共选取20项能直观反映水质的检测指标。
本次检测共选取水样89个,所有水样均由公开招募的50多名志愿者采集,采样容器由中国水安全公益基金统一提供,采样严格按照检测机构要求进行,并在样品规定的保存时间内送至当地的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本次检测的发起单位中国水安全公益基金是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下属的一个专项基金,成立于2013年4月9日,是取得合法公募资格的公益基金。
这个基金致力于披露水污染、遏制污染蔓延,希望通过跨界合作来探索和建立一个水污染控制与治理的体系,配合支持国家治理污染的行动。
全国29城市饮用水水质报告29个城市中15个城市的20项饮用水指标全部合格,约占抽检城市总数的52%;14个城市存在一项或多项指标不合格的情况,约占抽检城市总数的48%《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王元元/北京报道2014年11月~2015年1月,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中国水安全公益基金历时3个月对全国29个大中城市的居民饮用水水质进行取样检测。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总结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总结1为加强供水单位卫生管理工作,切实履行卫生部门监管职责,提高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定,结合辖区实际情况,20__年分所开展了一系列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监督监测工作。
现将本年度生活饮用水监督监测工作总结如下:一:饮用水供水单位卫生条件现状调查和监督检查从检查情况看,2家供水单位均取得有效供水单位卫生许可证,共抽查从业人员9名,均持有效健康证,两证持证率100%;2家单位均成立卫生管理组织及专职卫生管理人员1名,各项卫生制度基本齐全;使用的水源均为水库水,水源四周无污染源;取水点水源卫生防护到位,厂区内卫生状况好;水质净化消毒设施有且正常使用;均配备专职检验人员,落实水质自检及监测工作,检验记录基本完整。
二:水质监测全年抽检共采水样44份,其中水源水4份,出厂水4份,末梢水36份。
根据县疾控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显示,44份样品,2份出厂水不合格,4份水源水不做评价,其中20__年6月14日抽检的富春水务开发有限公司出厂水浑浊度不符合卫生要求;20__年8月2日抽检的富春水务开发有限公司出厂水浑浊度以及菌落总数不符合卫生要求。
三:饮用水供水单位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为规范饮用水供水单位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提高饮用水卫生安全水平,根据省所《关于印发浙江省饮用水供水单位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实施方法(试行)的通知》及本所《关于开展20__年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监督监测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横村分所积极开展了对辖区内集中式供水单位量化分级评定工作。
根据量化要求对辖区内2家集中式供水单位(桐庐双龙供水有限公司、桐庐富春水务开发有限公司)进行了检查,重点就卫生许可证及员工健康证持证情况、卫生管理组织及制度、水质净化消毒设施、水质检验室及检验人员资质、水质检验记录、采购的涉水产品、消毒剂索证情况等进行检查。
经评比,桐庐双龙供水有限公司被评定为C级;桐庐富春水务开发有限公司被评定为C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