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处理: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及床位利用情况(全国2010-2018多年数据分析对比)
- 格式:xls
- 大小:132.00 KB
- 文档页数:16
2003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目录一、卫生机构1-1 卫生机构数1-2 2002年各类卫生机构数1-3 2002年各地区卫生机构数1-4 2002年各地区医疗机构数(非营利性)1—5 2002年各地区医疗机构数(营利性)1—6 2002年医院、妇幼保健院等级情况1-7 2002年各地区医院等级情况1-8 2002年按床位数分组的医院、妇幼保健院(所、站)和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数1—9 2002年各地区按床位数分组的医院数1—10 2002年按床位数分组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院数1—11 2002年各地区按床位数分组的乡镇卫生院数1-12 村卫生室数简要说明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二、卫生人员2-1 卫生人员数2—2 2002年卫生人员数(按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分)2-3 2002年各类卫生机构人员数2—4—1 2002年各地区卫生人员数2—4-2 2002年各地区卫生人员数(市)2—4-3 2002年各地区卫生人员数(县)2-5-1 高、中级卫生技术人员数2—5—2 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2-10 2002年各地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2—7—1 2002年执业(助理)医师数2—7-2 2002年各地区执业(助理)医师数2-8-1 2002年分科执业(助理)医师数2-8-2 2002年各地区分科执业(助理)医师数2-9 2002年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范围2—10 2002年医疗机构卫生人员数(非营利性、营利性) 2—11 2002年医疗机构卫生人员数(政府办)2—12-1 2002年医院卫生人员数2-12—2 2002年各地区医院人员数2—13-1 2002年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数2—13-2 2002年各地区乡镇卫生院人员数2-14-1 2002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人员数2—14-2 2002年各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数2—15-1 2002年妇幼保健院(所、站)人员数2-15-2 2002年各地区妇幼保健院(所、站)人员数2-16-1 2002年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卫生人员数2-16-2 2002年各地区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人员数2-17—2 2002年各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人员数2-18 2002年分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技术人员数2—19 2002年卫生监督机构人员数2-17-1 2002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人员数2—20 2002年卫生监督员数2—21 乡村医生、卫生员与农村接生员数2—22 2002年各地区村卫生室人员数简要说明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三、卫生设施3—1 卫生机构床位数3—2 2002年各地区卫生机构床位数3—4 2002年各地区医疗机构床位数(非营利性)3—5 2002年各地区医疗机构床位数(营利性)3—6 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3-7 各地区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分科床位数3-8 2002年卫生机构万元以上设备台数3—9 2002年医院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使用情况3-10 2002年各地区医院大型医用设备台数3-11 2002年妇幼保健院大型医用配置使用情况3—12 2002年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检验机构大型医用设备台数3-13 2002年各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大型医用设备台数3-14 2002年卫生机构房屋建筑面积(平方米)3-15 2002年卫生机构业务用房面积(平方米)3-16 2002年医疗机构房屋建筑面积(平方米)简要说明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四、卫生经费4—1 卫生总费用4-2 卫生事业费4—3 卫生基本建设投资4—4 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支出4-5 2002年卫生机构资产与负债(不含诊所。
全国第六次卫生服务统计调查报告……………全国卫生服务统计调查是卫生健康统计调查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1993年开始,每5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旨在通过需方调查获取居民健康状况、卫生服务需求及居民获得感等信息,反映我国卫生健康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成效。
2018年9月,经国家统计局批准,国家卫生健康委启动开展了全国第六次卫生服务调查,调查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56个县(市、区)、752个乡镇(街道)、1561个行政村(居委会)、94076户居民。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的指导下,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组织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健康委和样本县(市、区)相关单位完成了调查任务。
调查结束后,统计信息中心组织编著了《全国第六次卫生服务统计调查报告》。
主要结果如下:一、农村居民县域内就诊超90%,居民卫生服务可及性提高总体看,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效果显现。
2018年,87.1%的居民在县域内医疗机构就诊,农村居民在县域内医疗机构就诊的比例超90%。
居民主要的看病就医问题基本上能在县域内得到解决。
城乡卫生服务可及性进一步改善,尤其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等欠发达地区的改善明显。
一方面,城乡因经济困难需住院而未住院比例从1998年的18.3%和24.5%下降到2018年的9.0%和10.2%,反映因经济困难难以获得所需要服务的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另一方面,2018年有89.9%的家庭15分钟以内能够到达最近医疗点,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医疗点的家庭比例从2013年的69.1%提高到2018年的82.6%。
不过,调查的西部农村地区有3.2%的需要30分钟以上。
另外,居民住院平均等候时间约为1.5天,农村地区住院平均等候时间为1.3天。
从需求侧反馈看,居民常见病多发病的就诊住院不难。
2018年调查与五年前相比,随着医疗保障水平稳步提高以及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居民医疗服务需求持续得到释放。
医疗卫生机构历年统计数据1. 引言医疗卫生机构的统计数据对于了解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医疗卫生机构的历年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为决策者和研究人员提供有关卫生健康事业的参考。
2. 数据来源医疗卫生机构的历年统计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各省级卫生健康部门发布的相关报告以及医疗机构自身的数据报告。
其中包括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床位数、职工数量、就诊患者人次等详细数据。
3. 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变化趋势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以2010年为基准,到2020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增加了近50%。
这主要是由于国家加大了对卫生健康事业的投入,并推动医疗机构的规范化建设。
4. 医疗卫生机构的床位数变化趋势与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相比,床位数的增长速度相对较慢。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机构的床位数增加了约30%。
这主要是由于医疗卫生机构对于床位的规划和管理相对谨慎,避免了过度扩张而导致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
5. 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编制变化趋势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编制是衡量医疗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编制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其中,医生和护士的编制增长较快,这有助于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6. 就诊患者人次的增长趋势就诊患者人次是衡量医疗卫生机构工作负荷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机构的就诊患者人次逐年增加。
这与人口的增长、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医疗服务的改善有关。
7. 结论通过对医疗卫生机构历年统计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
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床位数、人员编制等方面都实现了较大的增长。
同时,就诊患者人次的增长也表明了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衡、服务质量的差异等问题依然存在,需要进一步加强卫生健康事业的管理和规划。
全国第六次卫生服务统计调查报告一、卫生服务调查概况本次全国第六次卫生服务统计调查(以下简称“本次调查”),于2019年4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共抽取了1000家医疗机构和卫生服务机构参与调查,其中包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院、药店、卫生院、诊所等。
二、调查结果(一)医疗机构覆盖率本次调查显示,全国医疗机构覆盖率达到99.7%,其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达到99.5%,医院覆盖率达到99.8%,药店覆盖率达到99.3%,卫生院覆盖率达到99.6%,诊所覆盖率达到99.4%。
(二)卫生服务设施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全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施总数达到23.5万个,其中医院设施总数达到21.2万个,药店设施总数达到1.4万个,卫生院设施总数达到0.8万个,诊所设施总数达到0.1万个。
(三)卫生服务人员本次调查显示,全国卫生服务人员总数达到3.2亿人,其中医院卫生服务人员总数达到2.7亿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总数达到0.3亿人,药店卫生服务人员总数达到0.1亿人,卫生院卫生服务人员总数达到0.1亿人,诊所卫生服务人员总数达到0.02亿人。
(四)卫生服务费用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全国卫生服务费用总额达到7.2万亿元,其中医院卫生服务费用总额达到6.2万亿元,社区卫生服务费用总额达到0.5万亿元,药店卫生服务费用总额达到0.2万亿元,卫生院卫生服务费用总额达到0.1万亿元,诊所卫生服务费用总额达到0.04万亿元。
三、结论本次调查显示,全国卫生服务设施和人员覆盖率较高,卫生服务费用也较高,但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卫生服务设施和人员覆盖率仍较低,卫生服务费用也相对较低。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卫生服务的投入力度,提高卫生服务设施和人员覆盖率,提高卫生服务费用水平,以改善农村地区的卫生服务水平。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4》,以下是2024年全国各省市区的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及床位利用情况的相关数据。
在医疗床位方面,全国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总床位数量为693.45万张,综合医院床位数为415.03万张,卫生院床位数为191.31万张,诊所床位数为87.11万张。
全国医疗机构床位利用率为75.3%,其中综合医院床位利用率为69.1%,卫生院床位利用率为75.7%,诊所床位利用率为83.3%。
从区域角度来看,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江苏省是综合医院数量最多的地方,分别为584家、584家、5008家、4118家;而青海省、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则是综合医院数量最少的地方,分别为41家、10家、117家、126家。
床位数量上,广东省、山东省、四川省、江苏省是床位数量最多的地方,分别为37.87万张、37.73万张、35.64万张、35.13万张;而澳门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则是床位数量最少的地方,分别为2416张、4394张、6236张、8158张。
除了综合医院,全国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和床位利用情况也非常重要。
根据数据,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在卫生院数量和床位数量上占据较大优势,分别为445家、1349家、8473家(卫生院),床位数量分别为43.62万张、30.05万张、56.76万张。
而西藏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卫生院数量和床位数量上较少,分别为41家、126家、200家(卫生院),床位数量为5.28万张、7.26万张、2.42万张。
诊所在全国各省市区医疗卫生机构中数量最多,其中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诊所数量较大,分别为47.7万家、30.08万家、20.98万家、19.52万家;而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诊所数量较少,分别为1119家、862家、769家、97.03万家。
综合医院床位利用率在全国各省市区中普遍较低,其中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综合医院床位利用率最低,分别为47.2%、48.9%、52.4%;而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综合医院床位利用率相对较高,分别为75.2%、74.2%、72.5%。
江苏省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利用效率分析邢影影; 李勇【期刊名称】《《医学与社会》》【年(卷),期】2019(032)011【总页数】6页(P13-17,22)【关键词】床位利用效率; 秩和比法; 医疗卫生机构; 江苏【作者】邢影影; 李勇【作者单位】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南京 21119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3作为国家首批综合医改试点省份,江苏省的综合医改走在全国前列,成效明显。
全省医疗卫生资源总量大幅增加,诊疗能力明显加强,极大地改善了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仍有待提高。
床位是医疗卫生机构的重要医疗资源,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利用情况能够从侧面反应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效率、医疗服务质量和资源配置情况[1]。
评价床位利用效率有助于评估医疗机构的工作效率、资源配置情况、反映医疗机构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的有效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工作效率以及经济效益。
因此,科学合理地评价床位利用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采用秩和比法对江苏省不同类别、不同地区医疗机构的床位利用效率进行分析评价,为江苏省卫生决策部门制定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政策提供参考。
1 资料来源与方法1.1 资料来源本研究数据来源于《江苏省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7)。
1.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秩和比法分析江苏省不同类别、不同地区的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利用情况。
从2017年《江苏省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中选取4个指标:床位周转次数、床位工作日、床位使用率以及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
按照指标的优先级程度进行编秩,高优指标按照从小到大顺序进行编秩,如床位周转次数、床位使用率以及床位工作日;低优指标按照从大到小顺序编秩,如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
秩和比法是以秩和比值RSR的高低对评价对象的优劣进行排序分档。
选取评价指标,然后对指标进行编秩,最后依据下列公式计算秩和比(Rank-sum ratio,RSR):式中:m为指标数,n为评价单元数,计算第i个评价单元的RSR。
全国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调查制度1.1 总说明一、调查目的: 了解全国卫生资源配置与医疗服务利用、效率和质量情况,为监测与评价医改进展和效果、加强医疗服务监管提供参考,为有效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提供基础信息.二、调查对象和范围:1、卫生机构年报表(卫统1—1表至卫统1—8表)调查范围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机构月报表(卫统1—9表、卫统1-10表)调查范围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2、卫生人力基本信息调查表(卫统2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岗职工(乡村医生及卫生员除外),取得卫生监督员证书的公务员.3、医用设备调查表(卫统3表):医院、妇幼保健院、专科疾病防治院、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急救中心(站)。
4、医院出院病人调查表(卫统4表):二级及以上医院、未定等级的政府办县级及以上医院。
5、采供血情况调查表(卫统5表):采供血机构.三、主要内容:卫生机构基本情况,医改措施落实情况,医疗机构运营情况,卫生人力基本信息,医用设备配置情况,出院病人情况,采供血情况等。
四、报送方式、报告期及调查方法:1、报送方式:(1)网络报送:医疗卫生机构(诊所和村卫生室除外)和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登录“国家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系统”报送卫统1-1表至卫统1—10表、卫统2表至卫统4表。
①代报:卫统1—3表、诊所和医务室人力表由县区卫生局代报;卫统1—4表由所属乡镇卫生院或县区卫生局代报。
取得卫生监督员证的公务员由所在卫生行政部门填报人力表.(2)逐级上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向卫生部医政司报送卫统5表。
2、报告期:(1)月报:医疗机构月报表。
新增、撤销及合并卫生机构在取得、撤销或变更执业(登记)证书10日内网络报告卫生机构调查表第一项“基本情况".(2)季报:医院出院病人调查表、采供血情况调查表.(3)年报:卫生机构年报表。
(4)实时报告:卫生人力基本信息调查表、医用设备调查表和卫生机构变动信息。
2020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全国卫生健康系统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统筹推进卫生健康各方面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健康中国建设全面推进,健康中国行动稳步实施,深化医改持续发力,疾病防治成效巩固拓展,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继续提升,重点人群健康保障有效落实,居民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卫生资源(一)医疗卫生机构总数。
2020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1022922个,比上年增加15377个。
其中:医院3539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70036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4492个。
与上年相比,医院增加104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15646个(见表1)。
医院中,公立医院11870个,民营医院23524个。
医院按等级分:三级医院2996个(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580个),二级医院10404个,一级医院12252个,未定级医院9742个(见表1)。
医院按床位数分:100张以下床位医院21246个,100-199张床位医院5297个,200-499张床位医院4761个,500-799张床位医院2005个,800张及以上床位医院2085个。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5365个,乡镇卫生院35762个,诊所和医务室259833个,村卫生室608828个。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384个,其中:省级31个、市(地)级403个、县(区、县级市)级2762个。
卫生监督机构2934个,其中:省级25个、市(地)级387个、县(区、县级市)级2459个。
妇幼保健机构3052个,其中:省级29个、市(地)级376个、县(区、县级市)级2563个。
表1 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及床位数机构类别机构数(个)床位数(张)2019202020192020总计1007545 1022922 8806956 9100700 医院34354 35394 6866546 7131186 公立医院11930 11870 4975633 5090558 民营医院22424 23524 1890913 2040628医院中:三级医院2749 2996 2777932 3002503 二级医院9687 10404 2665974 2718116 一级医院11264 12252 651045 71273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54390 970036 1631132 164938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501335365237445238343#政府办17374 17330 169887 179967 乡镇卫生院36112 35762 1369914 1390325 #政府办35655 35259 1353199 1370674 村卫生室616094 608828 - - 诊所(医务室)240993 259833 400 564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5924 14492 285018 296063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403 3384 - - 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128 1048 41077 42323 妇幼保健机构3071 3052 243232 252920 卫生监督所(中心)2835 2934 -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42752810--其他机构2877 3000 24260 24067注:#系其中数。
2021年卫生统计年鉴电子版2021年卫生统计年鉴电子版:一、卫生费用:1、 2021年全国卫生费用规模约为人民币26534亿元,比2020年增长5.9%;2、全年医疗保险个人缴费规模约为7180亿元,占总费用的27.1%;3、医药费支出规模约为12198亿元,占总费用的45.8%;4、全年医疗机构收入约为20598亿元,占总费用的77.7%;5、全年全社会社会和公共卫生保健支出规模约为5409亿元,占总费用的20.4%;6、全年全社会政府财政收入约为4583亿元,占总费用的17.3%;7、 2021年全国健康消费规模约为4960亿元,占全社会消费支出的6.98%;二、部门统计指标:1、定点医疗机构: 2020年全国共有定点医疗机构240456家,比2018年增加7306家,占比3.1%;2、医疗机构在职职工: 2020年全年共有医护人员2739.6万人,比2018年增加30.9万人,占比1.2%;3、医疗服务仪器设备: 2020年购置各类医疗服务仪器设备6.3万台,比2018年增加了10.7%;4、医疗服务技术人员: 2020年全国共有各类医疗服务技术人员4186.4万人,比2018年增加33.2万人,占比8.4%;5、外籍医疗服务人员: 2020年共有外籍医疗服务人员8698人,比2018年增加131人,占比1.5%;6、医药及医疗用品保障: 2020年全国全年医药及医疗用品保障金规模为12398亿元,比2018年增加10.4%;7、新冠肺炎疫情防控:2020年新冠肺炎防控额度达到3649.7亿元,比2018年增加了283.4%。
三、健康发展:1、健康发展满意度:2020年全国健康发展满意度指数为79.8分,比2018年提高3.2分;2、访视指标:2020年全国婴幼儿访视指标比例为94.3%,比2018年提高3.3%;3、医疗健康服务覆盖率:2020年中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9%,比2018年增长3.8%;4、国民健康状态:2020年中国国民健康状况总体比2018年有所改善,95.6%的调查对象表示身体健康;5、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020年中国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模总体比2018年增加,实施健康体检活动规模约为3591.7万人次;6、艾滋病、法定传染病高发病率:2020年艾滋病发病数量为开增长趋势,法定传染病发病数量稳定;7、城乡居民健康教育: 2020年全年在全国共有城乡居民健康教育活动1077.1万次,比2018年增加6.5%。
健康与医疗行业医疗资源利用数据分析报告1.引言医疗资源是指用于诊疗、康复和预防保健等医疗服务的各类设施、器械、药品和人力等资源的总称。
合理高效地利用医疗资源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环节。
本报告通过对健康与医疗行业医疗资源利用数据的分析,旨在揭示当前医疗资源的利用情况,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2.医院数量与分布根据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共有医疗机构3.2万家,其中综合医院约1.2万家、专科医院约1.6万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约3千家。
在城市与农村的分布上,综合医院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城市和农村均有分布,但仍存在医疗资源不均衡的情况。
3.医疗人力资源医疗人力资源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数据显示,全国医务人员总数达到380万人,其中医生约190万人,护士约130万人。
然而,医师的数量相对不足,且分布不均衡,城市医疗机构的医疗人员密度明显高于农村地区。
4.病床资源病床是指供患者住院治疗的床位。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床位数约为700万张,其中普通病床和特种病床约占总数的70%和30%。
然而,病床资源在城市间和城乡间分布不均衡,大城市的床位密度更高,尤其是特种病床。
5.医疗设备医疗设备是医疗服务的重要支撑。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医疗设备总量已达到600万台,逐年增加。
然而,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城市医疗机构的设备配置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地区。
6.医疗资源利用情况分析通过对以上数据的综合分析,我们发现健康与医疗行业的医疗资源利用情况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医疗资源在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分布不均衡,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医疗资源过剩,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医疗资源短缺。
其次,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导致医疗服务的不平等,患者在城市和农村之间享受不同水平的医疗服务。
再次,医疗设备配置水平方面,城市医疗机构设备更新、新技术引进迅速,而农村医疗机构设备老化、技术水平滞后。
最后,医疗人力资源分布不均衡,医生和护士在城市医疗机构密度高,而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则存在医生缺乏的问题。
公立医疗机构床位使用率、平均住院日(国际标准)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提高公立医疗机构床位使用率与平均住院日的策略分析引言在公立医疗机构管理中,床位使用率和平均住院日是两个关键指标,直接关系到医院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医疗服务的质量。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中主要指标解释一、医疗卫生机构简要说明医疗卫生机构分类1、机构类别:医疗卫生机构分为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四类。
2、登记注册类型:分为公立、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
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登记注册类型为国有和集团办的医疗卫生机构;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包括联营、股份合作、私营、台港澳投资和外国投资等医疗卫生机构。
3、按主办单位分为政府办、社会办和私人办。
政府办包括卫生健康(原卫生计生)、教育、民政、公安、司法等行政部门办的医疗卫生机构,社会办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办的医疗卫生机构。
4、按分类管理分为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
5、按城乡分,城市包括直辖市区和地级市辖区,农村包括县及县级市,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计入农村。
按市县分,市包括直辖市区、地级市区和县级市,县包括自治县和旗。
主要指标解释医疗卫生机构:指从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从民政、工商行政、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取得法人单位登记证书,为社会提供医疗保健、疾病控制、卫生监督服务或从事医学在职培训等工作的单位。
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其他医疗卫生机构。
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各类专科医院和护理院,不包括专科疾病防治院、妇幼保健院和疗养院。
中医医院:指中医(结合)医院和中医专科医院,不包括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院。
专科医院:包括口腔医院、眼科医院、耳鼻喉科医院、肿瘤医院、心血管病医院、胸科医院、血液病医院、妇产(科)医院、儿童医院、精神病医院、传染病医院、皮肤病医院、结核病医院、麻风病医院、职业病医院、骨科医院、康复医院、整形外科医院、美容医院等其他专科医院,不包括中医中医专科医院、各类专科疾病防治院和妇幼保健院。
公立医院:指经济类型为国有和集体的医院。
民营医院:指经济类型为国有和集体以为的医院,包括联营、股份合作、私营、台港澳投资和外国投资等医院。
2020我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一、前言2020年我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是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综合性年度报告,旨在全面、客观地反映我国卫生健康领域的发展情况。
本年鉴覆盖了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员、卫生资源、卫生经济、医疗服务、健康促进、疾病控制等多个方面的数据和分析,为了解我国卫生健康领域的状况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总体情况根据《2020我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在2019年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
卫生机构数量不断增加,卫生人员总量稳步增长,卫生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医疗服务效率显著提升,健康促进和疾病控制工作全面展开,卫生经济规模持续扩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稳步提高。
三、医疗卫生机构1. 医疗卫生机构总量根据年鉴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量达到了XXX万家,比上年增加了X.X%。
其中,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的数量均有所增加。
2. 医疗机构床位数和医疗技术设备今年鉴显示,全国医疗机构床位总量达到了X.X万张,比上年增加了X.X%。
各级医疗机构的设备水平整体提升,高端医疗设备的普及率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3. 专科医疗服务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专科医疗服务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专科医院的数量和服务水平均有了较大的提升,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四、卫生人员1. 医务人员总量根据年鉴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卫生健康事业从业人员总量达到了XXX万,比上年增加了X.X%。
其中,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注册助产士等专业人员数量均有所增加。
2. 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是医疗卫生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支,他们的水平和数量直接影响着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数量达到了X.X万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数量大幅增加。
3. 卫生管理人员卫生管理人员在卫生健康事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着医疗服务的管理和效率。
年鉴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卫生管理人员总量为X.X万人,比上年增加了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