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西南大学《文字学》[0209]大作业标准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2
一、分析汉字的结构。
1.人2.女3.首4.目5.自6.马7.牛8.木9.水10.泉11.舟12.日13.月14.弓15.斤16.衣17.眉18.电19.一20.二21.三22.亦23.上24.下25.寸26.刃27.本28.末29.朱30.取31.各32.出33.即34.既35.戒36.析37.伐38.及39.光40.宗41.男42.从43.步44.武45.北46.友47.比48.歪49.棋50.逆51.唯52.政53.在54.江55.河56.院57.打58.训59.购60.问61.闷62.徒63.郎64.围65.胡二、用楷书转写古文字。
1. 2. 3. 4. 5. 6. 7. 8. 9.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26. 27. 28. 29. 30. 31. 32. 33.34. 35. 36. 37. 38. 39. 40. 41.42. 43. 44. 45. 46. 47. 48. 49.50.三、名词解释。
1.汉字2.文字3.文字学4.异体字5.古文字6.今文字7.现代汉字8.象形字9.会意字10.通假字11.六国文字12.形声字13.大徐本14.小徐本15.六书说16.三书说17.指事字18.合体字19.独体字20.繁简字四、简答。
1.简论文字与语言的关系。
2.简述汉字形体发展的规律性。
3.简述有关汉字的起源的传说。
4.简述从时间角度的古文字分类。
5.举例说明假借的类型。
6.简述甲骨文的特点。
7.简述西周金文的特点。
8.简述六国古文在形体上的特点。
9.简述大篆的特点。
10.简述小篆的特点。
11.简述隶书的特点。
12.简述章草的特点。
13.简述今草的分类。
14.简述行书的特点。
15.列举五部文字学著作。
16.列举五位文字学家。
17.简介《说文解字》。
18.《说文解字》中有哪些字体。
19.三体石经有哪些字体。
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课程名称【编号】:(0209)《文字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道题2.0分,共40.0分)1.在《语言论》中将汉字视为词文字的美国学者是()。
A.布龙菲尔德B.索绪尔C.萨丕尔D.乔姆斯基2.“曰“的六书类型是()。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3.“木“的六书类型是()。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4.“去“的六书类型是()。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5.“虎“的六书类型是()。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6.《现代汉语常用字表》规定现代汉字常用字()。
A.3500个B.7000个C.2500个D.1000个7.“晶“的六书类型是()。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8.“宫“的六书类型是()。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9.“獨“的六书类型是()。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10.“先“的六书类型是()。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11.“杯“的六书类型是()。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12.“问“的六书类型是()。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13.“具“的六书类型是()。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14.“無(无)”的六书类型是()。
A.象形B.会意C.形声D.指事15.篇幅最长的金文是()。
A.墙盘B.散氏盘C.毛公鼎D.中山王鼎16.“争“的六书类型是()。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17.“月”的六书类型是()。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18.“娶”的六书类型是()。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19.“哆”的六书类型是()。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20.“戍“的六书类型是()。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道题3.0分,共30.0分) 1.关于字的本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替”的本义为废弃。
2.关于假借,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B.许慎给假借举的例字是不恰当的。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20年春0209]《文字学》作业标准答案1、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
. A. 同化.声化.繁化.简化2、《说文解字》的作者是()。
.徐铉.段玉裁.许慎.王筠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中的“反”与“返”是()。
. F. 代词.形容词尾.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繁简字4、属于繁简字的是()。
.岳—嶽.止—趾.猿—猨.寶—宝5、下列人物不属于文字学家的是()。
.蔡元培.许慎.顾野王.李斯6、“日”是()字。
.象形.形声.会意.指事7、“武”是()字。
.形声.指事.会意.象形8、下列人物不属于文字学家的是()。
.王力.唐兰.陈梦家.郭沫若9、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
.繁化.简化.讹化.同化10、“宴尔新昏,如兄如弟”中的“昏”与“婚”是()。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11、下列著作,研究金文的是()。
.《三代吉金文存》.《草字编》.《说文解字》.《文字学概要》12、段玉裁的著作是()。
.《说文解字注》.《说文解字义证》.《说文通训定声》.《说文解字》13、许慎是()人。
.东汉.西汉.北宋.清代14、“果”是()字。
.会意.指事.象形.形声15、“域”是()字。
.会意.形声.指事.象形16、不属于今文字的是()。
.隶书.楷书.章草.小篆17、“闻”是()字。
.象形.会意.形声.指事18、“好”是()字。
.会意.形声.指事19、“国”是()字。
.象形.会意.形声.指事20、“上”是()字。
.会意.形声.指事.象形21、《说文解字》主要分析()。
.小篆.古文.籀文.重文22、甲骨文是()代的文字。
.商.周.商周.夏23、“问”是()字。
.会意.形声.指事.象形24、“下”是()字。
.会意.指事.形声25、“武”是()字。
.会意.形声.指事.象形26、“末”是()字。
.指事.象形.会意.形声27、“舟”是()字。
.会意.象形.指事.形声28、“花”是()字。
.象形.会意.形声.指事29、“木”是()字。
三、名词解释。
(40分)
1、六国文字(20分)
2、形声字(20分)
四.举例阐述古代文献中汉字与汉语词的关系。
(60分)
五、谈谈汉字与文化的关系。
(60分)
五、首先,汉字是中国人的第五大发明。
没有汉字就不会有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
可以说汉字是中华文明之母,就这个意义上讲,令国人自豪的四大文明都是汉字这个大发明的衍生物。
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由于文字的产生和发展,组故意来的治学、文化、科技和历史才得以记载和流传至今;人类的思想、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才得以广泛传播和日益提高;人类的智慧才得以充分发挥;人类社会才越来越光辉灿烂、丰富多彩。
其次,东方文化圈实际上就是汉字文化圈。
而且这个文化圈的形成,丝毫不带强迫成分。
汉字创造了动荡遥遥领先的古代文化,记载了先进的文明成果。
相对其他落后的民族、国家和地区,通过学用汉字使自己开会进步,进而创造自己的文化,这样很快形成了汉字文化圈。
另外,如今汉字走红全球。
从伦敦到纽约,从东京到悉尼,华语在世界树渐走强,成为热闹的语言。
何以如此?理智的理解,并不是因为汉字有那么多有点,而是由于中国在世界经济、政治地位的提升——国运盛汉字兴。
最后总结,过去汉字与龟甲结合,开创了一个辉煌灿烂的东方古代文明。
今天,汉字与硅片结合,势必使古老的汉字焕发青春的活力。
汉字的信息化,使汉字从苍老变得年轻,从苦难走向辉煌。
从而使汉字具有无比光明的未来。
单项选择题1、认为汉字是记写汉语单音节的词或词素文字的学者是()。
李学勤郑林曦高明裘锡圭2、“乘“的六书类型是()。
形声指事象形会意3、“注“的六书类型是()。
C. 指事会意形声象形4、“哂”的六书类型是()。
指事形声象形会意5、“且”的六书类型是()。
象形形声会意指事6、“涉“的六书类型是()。
指事形声会意象形7、“子”的六书类型是()。
指事形声会意象形8、“田“的六书类型是()。
形声象形会意指事9、“趾”的六书类型是()。
会意象形形声指事10、甲骨文发现的时间是()。
1900年1901年1899年1898年11、“省“的六书类型是()。
形声会意指事象形12、“立“的六书类型是()。
指事会意象形形声13、在《给汉字正名》中把汉字定名为“音节——语素文字”的学者是()。
周有光高明裘锡圭尹斌庸14、“休“的六书类型是()。
形声象形指事会意15、“擒”的六书类型是()。
会意象形形声指事16、“罗“的六书类型是()。
形声象形会意指事17、“牙”的六书类型是()。
指事象形会意形声18、“”的六书类型是(羞)。
形声指事象形会意19、“好“的六书类型是()。
形声指事会意象形20、“哀“的六书类型是()。
形声象形指事会意21、“隹“的六书类型是()。
会意形声象形指事22、“各“的六书类型是()。
指事象形形声会意23、甲骨文的发现者是()。
B. 王襄刘鹗王懿荣罗振玉24、”大“的六书类型是()。
指事象形形声会意25、“竹“的六书类型是()。
会意形声象形指事26、“折“的六书类型是()。
象形会意指事形声指事会意形声象形28、“门“的六书类型是()。
指事形声会意象形29、1985年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共审订异读词()。
850条830条840条839条30、“腰”的六书类型是()。
形声象形指事会意31、“天”的六书类型是()。
会意形声指事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象形33、崇冈在《汉语音韵学的回顾与前瞻》中认为汉字是()。
(0209)《文字学》复习思考题一、分析汉字的结构。
1.人2.女3.首4.目5.自6.马7.牛8.木9.水10.泉11.舟12.日13.月14.弓15.斤16.衣17.眉18.电19.一20.二21.三22.亦23.上24.下25.寸26.刃27.本28.末29.朱30.取31.各32.出33.即34.既35.戒36.析37.伐38.及39.光40.宗41.男42.从43.步44.武45.北46.友47.比48.歪49.棋50.逆51.唯52.政53.在54.江55.河56.院57.打58.训59.购60.问61.闷62.徒63.郎64.围65.胡二、用楷书转写古文字。
1.2.3.4.5.6.7. 8. 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三、名词解释。
1.汉字2.文字3.文字学4.异体字5.古文字6.今文字7.现代汉字8.象形字9.会意字10.通假字11.六国文字12.形声字13.大徐本14.小徐本15.六书说16.三书说17.指事字18.合体字19.独体字20.繁简字四、简答。
1.简论文字与语言的关系。
2.简述汉字形体发展的规律性。
3.简述有关汉字的起源的传说。
4.简述从时间角度的古文字分类。
5.举例说明假借的类型。
6.简述甲骨文的特点。
7.简述西周金文的特点。
8.简述六国古文在形体上的特点。
9.简述大篆的特点。
10.简述小篆的特点。
11.简述隶书的特点。
12.简述章草的特点。
13.简述今草的分类。
14.简述行书的特点。
15.列举五部文字学著作。
16.列举五位文字学家。
17.简介《说文解字》。
18.《说文解字》中有哪些字体。
19.三体石经有哪些字体。
20.花草的“花”和花钱的“花”在结构上有何不同?五、论述。
[0209]《文字学》第一批次[论述题]一、分析汉字的结构。
1.文2.院3.秉4.承5.含6.光7.往8.来9.校10.训11.和12.牛13.特14.西15.行16.天17.下18.精19.神20.几21.人22.薪23.火24.结25.构26.理27.工28.作29.资30.力31.果32.在33.牧34.有35.手36.足37.字39.口40.羊41.云42.雨43.河44.江45.武46.步47.册48.虫49.山50.一二、名词解释。
1.文字2.六书说3.文字学4.小学5.古文字6.今文字三、论述题。
1.谈谈你对汉字起源的认识。
2.谈谈你对汉字前途的认识。
3.举例说明形声字产生的途径。
参考答案:一、分析汉字的结构。
1.象形2.形声3.会意4.会意5.形声6.象形7.形声8.象形9.形声10.形声11.形声13.形声14.象形15.象形16.象形17.指事18.形声19.形声20.象形21.象形22.形声23.象形24.形声25.形声26.形声27.象形28.形声29.形声30.象形31.象形32.形声33.会意34.会意35.象形36.象形37.形声38.象形39.象形40.象形41.象形42.象形43.形声44.形声45.会意46.会意47.象形48.象形49.象形50.指事二、名词解释。
1.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是最重要的辅助交际系统。
2.六书说指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定义的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指事,象形,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3.文字学是研究文字的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4.小学是我国古代关于汉语言文字学的术语,包括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
5.古文字是指自汉字产生以来到小篆等一系列字体,主要包括甲骨文、金文、六国古文、小篆等。
6.今文字指秦隶以后的字体,包括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三、论述题。
1.答案要点:(1)汉字起源有很多传说,影响比较大的有结绳记事说,八卦说,仓颉造字说,这些说法是不科学的;(2)汉字不是一时一地由某个人创造的,汉字是由汉族先民集体创造的,起源于6000年前,成熟于4000年前;(3)汉字来源于图画与刻画符号。
0209 20221单项选择题1、认为汉字是记写汉语单音节的词或词素文字的学者是()。
1.李学勤2.郑林曦3.高明4.裘锡圭2、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
1.同化2.声化3.繁化4.简化3、“注“的六书类型是()。
1. C. 指事2.会意3.形声4.象形4、“占“的六书类型是()。
1.象形2.指事3.形声4.会意5、“ 且”的六书类型是()。
1.象形2.形声3.会意4.指事6、“子”的六书类型是()。
1.指事2.形声3.会意4.象形7、“我“的六书类型是()。
1.象形2.指事3.形声4.会意8、“犬“的六书类型是()。
1.会意2.形声3.象形4.指事9、“牙”的六书类型是()。
1.指事2.象形3.会意4.形声10、“朱“的六书类型是()。
1.会意2.象形3.形声4.指事11、“”的六书类型是(羞)。
1.形声2.指事3.象形4.会意12、“哀“的六书类型是()。
1. F. 形声2.象形3.指事4.会意13、1952年,提出汉字是词-音节文字的美国学者是()。
1.乔姆斯基2.布龙菲尔德3.萨丕尔4.Gelb14、“各“的六书类型是()。
1.指事2.象形3.形声4.会意15、甲骨文的发现者是()。
1. B. 王襄2.刘鹗3.王懿荣4.罗振玉16、”大“的六书类型是()。
1.指事2.象形3.形声4.会意17、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是()。
1.汉字2.阿拉伯字母3.拉丁字母4.斯拉夫字母18、“並(并)”的六书类型是()。
1.指事2.形声3.象形4.会意19、在《汉字的性质》中认为汉字是语素-音节文字的学者是()。
1.文武2.裘锡圭3.周有光4.高明20、“折“的六书类型是()。
1.象形2.会意3.指事4.形声21、“石“的六书类型是()。
1.指事2.会意3.形声4.象形22、“门“的六书类型是()。
1.指事2.形声3.会意4.象形23、1985年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共审订异读词()。
1.850条2.830条3.840条4.839条24、“技“的六书类型是()。
《文字学》(0209)《文字学》复习思考题一、文字学术语解释1.小学 2.小篆3.大篆4.古文 5.合文6.以形会意字7.借形变体字 8.合音字9.异体字10.古今字二、填空1.《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是(),《甲骨文字释林》的作者是()。
2.《说文释例》的作者是(),《说文通训定声》的作者是()。
3.《三代吉金文存》的作者是(),《两周金文辞大系》的作者是()。
4.《甲骨文编》的作者是(),《金文编》的作者是()。
5.周有光在《文字演进的一般规律》一文中根据汉字使用符号所起的表意和表音作用的整个状况得出汉字是()文字的结论;裘锡圭在《汉字的性质》一文中根据汉字字符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将汉字又叫做()文字。
6.1935年唐兰先生在《古文字学导论》中批判了六书说,提出了三书说,把汉字分成象形文字、()文字、()文字三类。
7.1956年陈梦家先生在《殷墟卜辞综述》中谈到整个汉字发展的过程,把汉字分为()、()和形声三种基本类型。
8.人们一般把自汉字产生以来至小篆的字体书写的文字,统称为(),把用秦隶书以后的字体书写的文字,统称为()。
秦隶书写的文字是二者的分水岭。
9.古文字按照时代的先后,可以区分为原始文字、()文字,西周春秋文字和()文字等类别。
10.多数的古今字从意义上看,今字只是分担古字的()个意义。
11.汉字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同一词义先后异字的现象,即表达同一词义,因时代不同而出现形体不同的汉字,其中产生时代较早的称为(),产生时代较晚的称为()。
12.异体字的()和()完全相同。
13.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字形的变化规律主要表现在字形的表意性()而表音性(),由日益繁化转为逐渐简化,不断地变异又不断地规范三方面。
14.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字形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其主要表现在字形的()削弱而()增强,由日益繁化转为逐渐简化,不断地变异又不断地规范三方面。
15.笔画的简省,是汉字字形简化的主要方面,这种现象只存在于各个时期的()字形中间,而并非所有的字形都有。
0209《文字学》二、名词解释1、会意字:会意字,是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所组合成的一个新汉字,这种造字法就叫作会意,属于六书中的一种。
用会意造字法造出的汉字就是会意字。
2、大篆:大篆是指先秦时期东方六国的文字,字型比较夸张,其主系文字主张以上压下,以下托上的字型格局,最为代表的有吴越一带的鸟虫篆书,属于非主流文字。
“大篆”是商朝甲骨文以后与秦朝小篆出现之前这段时间中,各国文字的统称。
五、谈谈汉字与文化的关系。
答:文化,从广义上讲,它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而从狭义上说,它只着眼于精神方面,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民族心态、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等。
这里所涉及到的文化是作比较宽泛的理解的。
文字是文化的产物,又服务于文化,促进文化的发展,它自身又是文化的一部分。
”汉字作为自源文字,是汉族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的,它是汉文化的产物。
先有汉文化,然后才有汉字,但它又服务于汉文化,对促进汉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关系:汉字是文化自信的伟大基石。
1、没有汉字,就没有中华文化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和智慧的结晶,“在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中,汉字作为汉语的最重要的交流手段,作为记录汉语信息的载体和传媒,在汉民族和以汉民族为中心的整个中华民族的政治、文化、经济生活中,一直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汉字是维系祖国统一的文化基因作为记录中华文化的载体与媒介,汉字一直是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支柱。
汉字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图形符号。
从汉朝到现在,不管历朝各地如何读音,汉字的构形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在宋代印刷术发达以后,汉字的字形基本固定下来,成为中华文化的基因,是维护国家统一之最恒久、最深刻、最强大的力量。
一、文字学术语解释5. 周有光在《文字演进的-般规律》一文中根据汉字使用符号所起的表意和农音作用的幣个状况得出汉 字是( )文字的结论;裘锡圭在《汉字的性质》一文中根据汉字字符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6. 1935年唐兰先生在《古文字学导论》中批判了六书说,提出了三书说,把汉字分成象形文字、()文字、()文字三类。
7. 1956年陈梦家先生在《殷墟卜辞综述》中谈到桀个汉字发展的过程,把汉字分为()、)和形声三种基本类型。
8.人们-•般把自汉字产生以來至小篆的字体书写的文字,统称为( 书写的文字,统称为( )。
秦隶书写的文字是二者的分水岭。
9. 古文字按照时代的先后,可以区分为原始文字、()文字,西周春秋文字和() 文字等类别。
10. 多数的古今字从意义上看,今字只是分担古字的()个意义。
11. 汉字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同一词义先后异字的现象,即表达同一词义,因时代不同而出现形体不同的汉字,英中产生时代较早的称为(),产生时代较晚的称为()。
12. 异体字的()和()完全相同。
13. 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字形的变化规律主要表现在字形的表意性()而表音性(),山日益繁化转为逐渐简化,不断地变异又不断地规范三方面。
14. 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字形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其主要表现在字形的()肖弱()增强,山日益繁化转为逐渐简化,不断地变并又不断地规范三方而。
15.笔画的简省,是汉字字形简化 的主要方面,这种现彖只存在于各个时期的()字形中间,而并非所有的字形都有。
16.汉字字形不仅所记词义有的要随汉语的发展演变而演变,所记语音有的也要随( )的演变而发生变化,随()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0209)《文字学》复习思考题1.小学2.小篆 6.以形会意字7.借形变体字二、填空1. 《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是(2. 《说文释例》的作者是(3. 《三代吉金文存》的作者是(4. 《甲骨文编》的作者是(3.大篆 8.合音字4.古文 9.异体字5.合文 10.古今字),《甲骨文字释林》的作者是( )。
[0209]《文字学》一、1、形声2、形声3、指事4、会意5、象形6、会意7、象形8、象形9 、象形 10、会意二、许慎《说文解字》裘锡圭《文字学概要》王宁《汉字构形学讲座》李玲璞《甲骨文文字学》张涌泉《汉语俗字学导论》苏培成《现代汉字学纲要》王宁《训诂学原理》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郭在贻《训诂丛稿》黄金贵《解物释名》三、1.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是最重要的辅助交际系统。
2.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
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
属于上古汉语(old chinese),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语系的语言。
3.古今字是指文献中记录同一个词项而不同时代使用了不同字符的“历时同词异字”现象。
4.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
四、1.答:汉字的形体最早可追溯到商代后期的甲骨文、金文。
在此后的三千多年中历尽沧桑而沿用至今。
其间汉字形体虽然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汉字的性质,汉字的形体变化是一脉相承的。
从总体上来看,汉字的形体演变分为字形体态的变化和字形结构的变化。
汉字字形体态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笔势和笔意的走向、呈现的状态,。
字形结构的变化,则表现为结构的繁复和简化、分化和同化以及讹变等。
汉字的字体演变,总的来说可分为古文字和今文字两大阶段。
从古至今汉字的形体发展有几次大的变化,即篆变、隶变、楷化、简化。
正体、俗体之分,始终伴随着汉字发展的全过程。
甲骨文:甲骨文是商代和西周早期的代表文字,从字形方面说:甲骨文是块体文字,以象形字为基础,带有较强的图画性;笔划的线条细瘦,直画居多;存在不少异字同形现象。
从构形特点上说:甲骨文构形存在着上下、左右等多种构形方式,并且字形的相对位置也体现一定的意义;存在大量异体字,尤其是象形字中,字无定格,存在相当数量的合文。
西南大学《文字学》全部(一、二、三、四批)作业(总7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第一次作业一、分析汉字的结构。
二、 1.文:象形。
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
"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
本义:花纹;纹理。
三、 2.院:形声。
从阜(fù),完声。
"阜”是土山,与土、建筑有关。
本义:庭院,院子。
房屋围墙以内的空地。
四、 3.秉:会意。
从又,从禾,表示以手持禾。
"又”篆体象一只手。
本义:禾把,禾束。
五、 4.承:会意。
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跽跪着的人,下面象两只手。
合起来表示人被双手捧着或接着。
本义:捧着。
六、 5.含:形声。
从口,今声。
本义:含在嘴里。
七、 6.光:会意。
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
本义:光芒,光亮。
八、7.往:会意。
甲骨文字形,从止,从土。
意为从这个地方走向目的地。
本义:去,到…去。
九、8.来:象形。
甲骨文字形。
象麦子形。
本义:麦。
小麦叫"麦”,大麦叫"麰”(或写作"牟”)十、9.校:形声。
从木,交( jiào)声。
( jiào)本义:古代拘囚犯人的刑具。
十一、10.训:形声。
从言,川声。
本义:教育,教导。
11.和:形声。
和,相应也。
12.牛:象形。
甲骨文字形作"牜”。
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13.特:形声。
从牛,寺声。
本义:雄性的牛马。
14.西:象形。
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
"西”是"栖”的本字。
本义:鸟入巢息止。
15.行:象形。
本义:道路。
16.天:会意。
甲骨文字形。
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
本义:人的头顶。
17.下:指事。
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
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18.精:形声。
从米,青声。
本义:挑选过的好米,上等细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