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康宝鉴》之男女 房事 戒期
- 格式:docx
- 大小:3.23 MB
- 文档页数:5
夫妻间闺房之礼的戒忌和求子之道夫妻之间的相处,虽然是人伦之始,但如不能节制,以致常受疾病的侵袭,或于神明降鉴之期,淫污冒渎,而阴遭削禄减年之祸。
所以为了免使身心受损伤和受阴谴,应当遵守一些禁忌,以免误犯。
古圣王以爱民之故,即夫妇房事,不惜令遒人以木铎巡于道路,冀免误送性命之虞;其慈爱为何如也。
及至后世,不但国家政令不复提及,即父母与儿女亦不提及,不但如此,纵欲、色情的宣传、渲染充斥于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邪淫、纵欲之风愈演愈烈!很多青少年少年,在身体还没强固,学业尚未完成之时就忙着搞对象,甚至常常出现未婚先孕、堕胎或急着婚嫁等情况……而很多夫妻也容易疏忽闺房之礼的戒忌,不知在一年中,确有必须戒防的日期,至于神明降察或圣诞之日,如果淫污冒渎,将遭受谴害阴德而不自知。
因此世上有人虽循谨忠厚,却常有多病短寿之患,又常有功名被削、年寿被减的祸报,这些往往都由于在闺房之礼上,不加戒忌的原故。
近代净土宗祖师印光大师曾说过:吾常谓世间人民,十分之中,由色欲直接而死者,有其四分。
间接而死者,亦有四分,以由色欲亏损,受别种感触而死。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推广节制情欲、保身广嗣的教育道理,已时不我待!下面末学简要地列举一些神明降鉴应斋戒的日期及天地忌(节气变化、自然状况的禁忌)和人忌(自身状况的禁忌)的情况,愿为人夫妇者,都能遵守,纵欲邪淫者都能警醒,以保各人的福寿安康。
一、神明降鉴应斋戒的日期每月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诸日等为神明降鉴,察人善恶之期,宜斋戒不可行房,以免冒渎而受阴谴。
《寿康宝鉴》及其白话解列出了每个月详细的戒期表(每个月大约有十几到二十几天是禁忌日),可参阅。
二、天忌●春分前三日,天雷将发,节气转换,倘若不戒,则生子难全,必有凶灾。
况且人身的气血流行,原是和天地间的节气相感应。
如果在不适当的时日交泄,则易使气血不合,精气伤损,远较其它时日走泄严重百倍。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其气甚微,如草木萌生,易于伤伐。
《寿康宝鉴》夫妻保身立命戒期及天地人忌查询表+特殊日子补充现恭录斋戒的日期,以及天地人的忌日,希望爱惜自身的人,都遵守它。
以下补充介绍夫妻性生活应知的戒期和忌讳:说明:12年为一纪,100天为一算,夺纪、夺算都是减寿。
批:以上戒期每年通共225天。
闰月照前。
皆系每月中之一定者。
12个月份算下来是224日,少1日还没找出来在哪。
注:以上戒期,每月中都是固定的,出现闰月时遵照前一月。
另外还有部分节气等特殊日子应该持戒遵守的,如下表所示:一、二分月、二至月、冬至日:1.二分之月:春分、秋分;此二节之前3天、后3天共7日,犯之必得危疾。
尤宜切戒。
宜从惊蛰节禁起。
戒过一月。
宜从白露节禁起。
戒过一月。
2. 二至之月:夏至、冬至;此二节之前3天、后3天共7日,犯之必得急疾。
尤宜切戒。
宜从芒种节禁起。
戒过一月。
宜从大雪节禁起。
戒过一月。
3.冬至日:半夜子时、后庚、辛日、第三戌日。
犯之皆主在一年内亡。
说明:冬至日的半夜子时和冬至日后的庚、辛日以及第三个戌日二、以下皆大不吉日,宜戒:1.三元日:农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为上中下三元。
犯之皆减寿五年。
2.四立、四离、四绝、二社日:犯之皆减寿五年。
①四立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的合称;②四离日: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前一天,称为离日;③四绝日: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叫做“绝日;④二社日: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秋社日;社日受胎者毛发皆白。
犯之皆减寿五年。
3.三伏日、弦日、晦日、每月三辛日:犯之皆减寿一年。
①三伏日:初伏、中伏、末伏,共30或40天。
初伏、末伏各10天,中伏10天或20天。
②弦日:分上弦和下弦,上弦为农历每月初七、初八。
下弦为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
③晦日: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
④每月三辛日:每月的三辛日(即日干为“辛”的日子)4.甲子日、庚申日、太岁日、拈香持斋供谢佛日:犯之皆减寿一年。
春分可以同房吗【篇一:房事避忌法】房事避忌法房事避忌是指导夫妇房事活动的卫生保健方法,用以避免和防治由于性生活不当而引起的各种有损于身心健康的房事疾病。
有关房事避忌的理论与方法,历代医家和养生家多有阐述。
如《天下至道谈》提出了房中“七损八益”的理论和方法,《内经》批评了“醉以入房”、“不知持满”、“起居无节”、“逆于生乐“等伤神竭精的错误行为,《素女方》、《千金要方》、《玉房秘诀》等医籍中有专章讨论了房中七忌及补救方法,所谓“七伤之情,不可不察,常能审慎,长生之道也“等。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注重房事避忌和性教育的思想不但渊源有自,而且在实际指导人们房事活动中趋利避害也曾有过辉煌的成就,起到了积极的“治未病”作用。
【操作方法】梁代养生名家陶弘景强调:“房中之事,能生人,能杀人。
辟(譬)之水火,知用之者可以养生,不能用之者立可死也。
“审慎房事之首务,在于知有所禁忌,谨守房事避忌法则,则可避免和防止因“暗犯其禁“而造成的伤损与夭折。
作为古代房事卫生的避忌方法,主要有和情悦性、顺应时令、节宣劳逸、慎和饮食、避会三期等。
《玉房指要》还认为“男欲接而女不乐,女欲接而男不欲,二心不和,精气不感“,是房中交接之大忌;倘若一方不悦而“卒上暴下“,强行交合,不仪有悖房中养生宗旨,而且容易伤损络脉,或造成性心理障碍而引起阳痿、阴冷等房事病。
正确的方法是,交接之前,男女双方应先相互爱抚,倾诉衷肠,待到双方“情意合同,俱有悦心“,阴阳互感,“男欲求女,女欲求男“,才能使性生活和谐而有益于身心健康。
自然界时令气候及其灾变对人的心理、生理及病理变化有明显的影响,孙思邈在总结前人有关论述的基础上,特别强调了交会当避“大风、大雾、大寒、雷电霹雳、天地晦冥、日月薄蚀、虹霓地动“等自然灾变。
如若犯禁,可“损男百倍,令女得病“,甚而导致下一代癫痴愚钝,聋哑跛盲。
陶弘景也认为在春分、秋分、冬至、夏至等节变之际同房,有“泻正纳邪,所伤正气甚矣“之害,因而强调交节前后五日内戒行房事;如能长年遵循“春三日一施精,夏及秋一月再施精,冬常闭精勿施“的方法调节房事活动,则可顺应四时阴阳消长之机而免受天刑,同登寿域。
农历五月俗称毒月(男女禁欲)农历五月俗称毒月。
其中,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五、二六、二七,此九天为“天地交泰九毒日”;“十四”为天地交泰日,一共十天。
这十天内,务必端容肃己,严禁杀生,行淫,否则严重伤身损气耗精元。
农历五月,是最要注意的一个月份。
能全月不同房。
对身心都有极大的好处,手淫更是万万不可!所以古代有习俗,五月让妇女回娘家住一个月。
其中的九毒日更要慎重。
端午正是九毒日之首,也因此这一天有许多喝雄黄酒、插艾草…等避邪驱毒的仪式,其中都寓有古德智慧经验的传承。
此时的节气,乃阴阳相争死生分判之时,宜从农历五月初一芒种节禁起,戒过一月。
果能色欲撙节,自可百病消除。
今人每多腰腿酸疼,脊肩酸麻,四肢无力,背心发热,咳嗽不止,时而头昏头痛,时而眼花眼痛,秋冬则恶寒怕风,手足发冷,春夏则喉疼目红,腹痛闭痧。
正当年壮之时,乃见种种不足之症,推原其故,无不因未能节欲而来。
其为病也由渐而深,由微而着,初虽所患尚小,久则酿成大病,不可不畏死而谨守于先也。
多欲伤生,断非药饵能补,好色者恃药以恣欲,此亡身之本也。
草根树皮之品,万难益髓填精,其能滋补者,不过偏阴偏阳,藉以流通气血,及气血既亏,虽药石亦无从补救。
古云「服药百颗,不如一宵独卧」,慎无恃药可补身。
以下是2018年农历五月份的「九毒日」及「十四」,请千万谨慎这十天,甚至是一整个月喔。
九毒日——行房纵欲不宜(农历)(以下三日为「初毒日」)初五(阳历 6月18日):地腊,五帝校定生人官爵,犯者削禄夺纪,又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杨公忌。
初六(阳历6月19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雷斋日。
初七(阳历 6月20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
(以下三日为「中毒日」)十五(阳历 6月28日):月望,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四天王巡行。
十六(阳历 6月29日):九毒日,又天地元气造化万物之辰,犯者三年内夫妻俱亡。
十七(阳历 6月30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
冬至可以同房吗【篇一:房事戒期】《寿康宝鉴》白话房事戒期《寿康宝鉴》白话※按此月宜全戒为是《寿康宝鉴》白话【篇二:房事会死人择日受孕出贵人】【篇三:房事养生篇】房事养生篇谈养生不讲房事如瘸子走路。
人的许多病症是因房事不当所致;人的许多不快是房事失常引起的。
所以,养生必须对房事略懂一二。
一、惜精养神孟子说:人莫大于食色二欲。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可以毫无忌讳地谈论饮食文化,相比之下,谈性则色变。
按理而论,食维持生命,色繁衍生命,两者同等重要。
饮食需要遵循规律,性生活同样如此。
违反规律要受惩罚,这是常人皆知的道理。
当今社会里,年过四十的中年人事业和生活都很重,他们中感到身体不适者已不是少数,但有谁会想到,病因与夫妻性生活有关;事业与身体有关。
古代的大禹病患缠身,治水屡败,便向天师癸请教。
天师癸说:凡属治理国家大事的纲纪,一定要从考虑自己身体的状况开始。
这种天人合一的观点告诉我们,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其各种行为都要符合自然。
《黄帝内经》中有段论述:上古有道之人,效法阴阳,遵循规律,起居有常,不做违反天道之事,故能神形统一,度百余岁而去。
而今一些人则不然,以酒为水,逆天地而为,醉酒**,为极力满足性欲狂泻元精,精枯则神散,故半百而废。
精,人之精华,包括男性的精液、女子的卵和性冲动时的分泌物。
懂得惜精养神的道理十分重要。
唐代大医学家、养生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讲:一些人中年后百病缠身,乃青少年纵精施泻落下的病,可惜的是这些人年轻时什么都不信,到老时有所体会,为时已晚。
老子讲:有悟性的人为上士,得道后认真循道,非常自如地驰聘于天地之间;悟与不悟之间的人为中士,随波逐流,既不会坚定地循道,也不敢离道太远;没有悟性的人为下士,不懂得道为何物,觉得道好笑。
这恰恰表明了道的高深。
因为道永远只被少数有悟性的人所掌握,否则,道就不是道了。
二、夫妻房事过好性生活不仅是维持夫妻关系的基础,也是保证双方身体健康的大事。
所以,要养生必须了解性生活规则。
《寿康宝鉴》现代全译【十一】有关“善、福、祸、淫”之道理,前面都已详细进行了说明。
然而,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世间的“常伦夫妇”,不知道一年当中,有很多日子是断淫之日,是斋戒之日。
例如,月令先雷三日(乃春分前三日),有人则敲打“木铎”以警告诸百姓平民,并言道:‘雷将发声,若有不戒其色,不正其容的人,生子不备(五官有缺陷,六根不足。
),必有凶灾…等等。
’况且,人身“气血”流行,原与天地节气相应,倘若“非时走泄”(不该行欲的时候行欲。
),则气血不能“合和”成“精”,其伤精损气的程度,百倍于其他时间!至于神明降鉴的时候,有些人不知道,也不懂得忌讳,而犯淫欲,以至于污渎冒犯神明,受到“阴间”谴责而不知。
故世间人,有很多不谨慎的人,在世间,莫名其妙地感受到疾病,甚至夭劄之伤等等;在暗处,遭受削禄减寿之祸而不觉。
这些灾祸的引发,往往都是因为他不知道“非时不淫;非处不淫;恭敬神明,当有所回避和忌讳”而造成的。
世间人,与其追悔不及,何不如遵戒守期,以自求多福,以幸免于难?今天,特敬录有关“戒期和天地人忌之期”,冀自爱者,都能遵守,且勿轻犯。
注:夺纪(十二年为一纪,夺纪即是减去十二年的寿命),夺算(一百天为一算,夺算即是减去一百天的寿命)○三元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犯之减寿五年。
○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离(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的前一天合称"四离")、四绝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合称"四絶"),二社日,犯之皆减寿五年。
○社日受胎者,毛发皆白。
○三伏日,弦日,晦日,每月三辛日,犯之皆减寿一年。
○甲子日,庚申日,太岁日,拈香持斋供谢佛日,犯之皆灭寿一。
○祖先亡忌日,父母诞日,忌日,犯之皆减寿一年。
○己身夫妇本命诞日,犯之皆减寿。
○丙丁日,天地仓开日,犯之皆得病。
○毁败日:大月十八日,小月十七日,犯之得病。
○十恶大败日:甲己年,三月戊戌日,七月癸亥日,十月丙申日,十一月丁亥日。
《寿康宝鉴》之保身立命戒期及天地人忌愿善祸淫之理。
言之详矣。
若夫夫妇之际。
人所易忽。
不知一岁之中。
有断宜斋戒之日。
如月令先雷三日(乃春分前三日)奋木铎以令兆民曰。
雷将发声。
有不戒其容止者。
生子不备。
必有凶灾。
是也。
况人身气血流行。
原与天地节气相应。
倘非时走泄。
则气血不能合度。
其伤精损气。
百倍他时。
至于神明降鉴之期。
而淫污冒渎。
有阴被谴责而不觉者。
故世有循谨之人。
而阳受疾病夭札之伤。
阴遭削禄减年之祸往往皆由于此。
与其追悔而莫挽。
何如遵戒以自新。
敬录戒期。
及天地人忌。
冀自爱者。
咸遵守焉。
批:以上戒期每年通共二百二十五日。
闰月照前。
皆系每月中之一定者。
○二分之月○二至之月○冬至○三元日。
犯之减寿五年。
○四立。
四离。
四绝日。
二社日。
犯之皆减寿五年。
○社日受胎者。
毛发皆白。
○三伏日。
弦日。
晦日。
每月三辛日。
犯之皆减寿一年。
○甲子日。
庚申日。
太岁日。
拈香持斋供谢佛日。
犯之皆灭寿一年。
○祖先亡忌日。
父母诞日。
忌日。
犯之皆减寿一年。
○己身夫妇本命诞日。
犯之皆减寿。
○丙丁日。
天地仓开日。
犯之皆得病。
○毁败日:大月十八日。
小月十七日。
犯之得病。
○十恶大败日:甲己年。
三月戊戌日。
七月癸亥日。
十月丙申日。
十一月丁亥日。
○乙庚年。
四月壬申日。
九月乙巳日○丙辛年。
三月辛巳日。
九月庚辰日。
十月甲辰日。
○丁壬年。
无忌。
○戊癸年。
六月己丑日。
此皆大不之日。
宜戒○阴错日○阴错日批:以上戒期。
每年俱宜按照时宪书。
逐月查明录出。
夹在此本。
遵依禁戒。
●天忌切宜禁戒●地忌切宜禁戒●人忌切宜禁戒按以上逐月戒期。
及天忌人忌等日外。
每月尚有六七日毫无忌犯之日。
若论保身之士。
每月本属至多三四次。
故能疾病不侵。
精神强固。
而且寡欲者必多男。
后嗣身体亦必强固。
彼少年新娶。
往往纵欲戕身。
使百年好合。
一时□丧净尽深可悲也。
则何如谨守戒期。
保身立命。
使后日有偕老齐眉之乐。
子孙众多之庆。
何快如之。
11。
《寿康宝鉴》白话文连载(二十五)——戒之在色赋戒之在色赋(以题为韵)荡荡情天,昏昏欲界,智慧都迷,痴呆难卖。
亦念夫夫妇妇,正家道以无乖,庶几子子孙孙,肃闺门而勿坏。
如何钻穴,绝无烦蛱蝶之媒,竟至逾墙,偿不了鸳鸯之债。
万恶以淫为首,曾榜森罗。
百殃悉降于身,非徒夭瘵。
削他桂籍,生前则穷巷空悲。
斩尔椒条,死后之荒茔孰拜。
个个《中庸》记得,九经忘远色之经。
人人《论语》读完,三戒昧少时之戒。
血气多缘未定,智愚哪得不移。
和也者财先可饵,强乎哉力莫能支。
刑于寡妻,破节而故夫暗泣。
搂其处子,含羞而新妇群疑。
以佣妪为易奸,麀而忽聚。
以乳娘为可犯,蛊岂堪医。
美婢调来,狮吼之威教遍受。
顽童比及,龙阳之丑更难知。
带肉骷髅,偏喜狎颠狂之妓。
低眉菩萨,亦怒污清净之尼。
《传》曰:“男有室,女有家,毋相渎也。
”《礼》云:“内外乱,禽兽行,则必灭之。
”则有舌上灿花,毫端错彩,诱人颠坠于邪山,罚尔沉沦于苦海。
自诩文人才子,风流之趣语频翻,遂令怨女旷夫,月下之佳期早待。
好谈中冓,一言伤天地之和。
妄著淫书,万劫受泥犁之罪。
演出横陈之剧,声音笑貌,谁则弗思?描来秘戏之图,袒裼裸裎,焉能不浼?酣歌艳曲,魂已荡而魄已消。
伪造仙方,阳可补而阴可采。
是皆导入三途,能不孽添百倍!放郑声而有训,此语应闻。
思《鲁颂》以无邪,其言犹在。
何勿念淫,转而好德。
无思乃保无为,有物本来有则。
想到悬崖撒手,欲火难红。
急从彼岸回头,狂澜勿黑。
过而能改,福尚可以自求。
善更能迁,祸定消于不测。
绿衣引去,洪学士之上寿还登。
黄纸标来,项秀才之高魁旋得。
出乎尔,反乎尔,报应分明。
不可逭,犹可违,挽回顷刻。
罪不加忏悔之人,梦已入清凉之国。
非礼勿动,衾影中浩浩其天。
反身而诚,伦纪中贤贤易色。
乐尔妻孥,毕其嫁娶。
夭桃各咏于归,少艾焉容外慕。
鸾帏梦畅,提头而人面模糊。
凤管词新,拔舌而鬼形恐怖。
戒得心中如铁,法网讵罹。
色原头上从刀,杀机已露。
生贪有限之欢,没受无穷之苦。
能忍、坚忍、狠忍,便致神钦。
五月戒除淫邪关键时期,切记!五毒月来了,禁止行房纵欲!从5月26日,正式进入农历五月,这个月称为“五毒月”,是禁止性行为的!按照农历推算,最好要全月戒淫,谨守清净梵行!请大家多多转载,利益众生,功德无量!以下是2017年农历五月份的「九毒日」及「十四」,请千万谨慎这十天,甚至是一整个月喔。
2017年九毒日——行房纵欲不宜(农历)五月初五(阳历5月30日):地腊,五帝校定生人官爵,犯者削禄夺纪,又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杨公忌。
初六(阳历 5月31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雷斋日。
初七(阳历 6月1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
(以上三日为「初毒日」)十五(阳历6月9日):月望,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四天王巡行。
十六(阳历6月10日):九毒日,又天地元气造化万物之辰,犯者三年内夫妻俱亡。
十七(阳历6月11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
(以上三日为「中毒日」)廿五(阳历 6月19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月晦日。
廿六(阳历 6月20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
廿七(阳历 6月21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斗降。
(以上三日为「末毒日」)十四(阳历6月8日)——四天王巡行,夜子时为天地交泰,三年内夫妇俱亡。
今年天灾人祸频繁,现在又进入农历五月了,后天是农历五月初一。
是五月的开始。
大家慎重注意五月的九毒日。
(佛教日历上皆能查到)农历五月俗称毒月,其中更有九天伤身损气耗精元的日子,就是古代所谓的「九毒日」。
其中,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五、二六、二七,此九天为“天地交泰九毒日”;“十四”为天地交泰日,一共十天。
这十天内,务必端容肃己,严禁杀生,行淫,否则严重伤身损气耗精元。
农历五月,是最要注意的一个月份。
能不同房,对身心都有极大的好处。
所以古代有习俗,五月让妇女回娘家住一个月。
其中的九毒日更要慎重。
端午正是九毒日之首,也因此这一天有许多喝雄黄酒、插艾草…等避邪驱毒的仪式,其中都寓有古德智慧经验的传承。
寿康宝鉴?之保身立命戒期及天地人忌愿善祸淫之理。
言之详矣。
假设夫夫妇之际。
人所易忽。
不知一岁之中。
有断宜斋戒之日。
如月令先雷三日〔乃春分前三日〕奋木铎以令兆民曰。
雷将发声。
有不戒其容止者。
生子不备。
必有凶灾。
是也。
况人身气血流行。
原与天地节气相应。
倘非时走泄。
那么气血不能合度。
其伤精损气。
百倍他时。
至于神明降鉴之期。
而淫污冒渎。
有阴被谴责而不觉者。
故世有循谨之人。
而阳受疾病夭札之伤。
阴遭削禄减年之祸往往皆由于此。
与其追悔而莫挽。
何如遵戒以自新。
敬录戒期。
及天地人忌。
冀自爱者。
咸遵守焉。
批:以上戒期每年通共二百二十五日。
闰月照前。
皆系每月中之一定者。
○二分之月○二至之月○冬至○三元日。
犯之减寿五年。
○四立。
四离。
四绝日。
二社日。
犯之皆减寿五年。
○社日受胎者。
毛发皆白。
○三伏日。
弦日。
晦日。
每月三辛日。
犯之皆减寿一年。
○甲子日。
庚申日。
太岁日。
拈香持斋供谢佛日。
犯之皆灭寿一年。
○祖先亡忌日。
父母诞日。
忌日。
犯之皆减寿一年。
○己身夫妇本命诞日。
犯之皆减寿。
○丙丁日。
天地仓开日。
犯之皆得病。
○毁败日:大月十八日。
小月十七日。
犯之得病。
○十恶大败日:甲己年。
三月戊戌日。
七月癸亥日。
十月丙申日。
十一月丁亥日。
○乙庚年。
四月壬申日。
九月乙巳日○丙辛年。
三月辛巳日。
九月庚辰日。
十月甲辰日。
○丁壬年。
无忌。
○戊癸年。
六月己丑日。
此皆大不之日。
宜戒○阴错日○阴错日批:以上戒期。
每年俱宜按照时宪书。
逐月查明录出。
夹在此本。
遵依禁戒。
●天忌切宜禁戒●地忌切宜禁戒●人忌切宜禁戒按以上逐月戒期。
及天忌人忌等日外。
每月尚有六七日毫无忌犯之日。
假设论保身之士。
每月本属至多三四次。
故能疾病不侵。
精神强固。
而且寡欲者必多男。
后嗣身体亦必强固。
彼少年新娶。
往往纵欲戕身。
使百年好合。
一时□丧净尽深可悲也。
那么何如谨守戒期。
保身立命。
使后日有偕老齐眉之乐。
子孙众多之庆。
何快如之。
第 21 页。
保身立命戒期及天地人忌谨将戒日及天地人忌列表敬录于后,愿为人夫妇者,都能够遵守,以保福寿安康.月份:正月戒日戒由(原因)犯者报应(果报)初一天腊玉帝校世人神气禄命月朔削禄夺纪(十二年为一纪,一百日为一算,夺纪夺算都是减寿)初三万神都会斗降夺纪初五五虚忌(五虚,中医谓体虚地五种症状指脉细、皮寒、泄利前后、饮食不入、真气不足)初六六耗忌(阴、阳、晦、明、风、雨所导致地六种病)雷斋日(每月同)减寿初七上会日损寿初八五殿阎罗天子诞四天王巡行(每月同)夺纪初九玉皇上帝诞夺纪十三杨公忌十四三元降四天王巡行(每月同)减寿十五三元降上元神会月望(每月同)四天王巡行(每月同)减寿夺纪十六三元降减寿十九长春真人诞廿三三尸神奏事四天王巡行(每月同)廿五月晦日(每月同)天地仓开日减寿损寿子带疾廿七斗降(每月同)夺纪廿八人神在阴(每月同)(宜先一日即戒)得病廿九四天王巡行(每月同)三十月晦司命奏事(每月同)四天王巡行(每月同)(月小即戒廿九)减寿月份:二月戒日戒由(原因)犯者报应(果报)初一月朔一殿秦广王诞夺纪初二万神都会福德土地正神诞夺纪得祸初三斗降文昌帝君诞削禄夺纪初六雷斋日东岳帝君诞减寿初八释迦牟尼佛出家宋帝王诞张大帝诞四天王巡行夺纪(一纪年阳寿)十一杨公忌十四四天王巡行十五释迦牟尼佛涅磐月望太上老君诞四天王巡行夺纪十七东方杜将军诞十八四殿五官王诞至圣先师孔子讳辰削禄夺纪十九观音大士诞夺纪廿一普贤菩萨诞廿三四天王巡行廿五月晦日减寿廿七斗降夺纪廿八人神在阴得病廿九四天王巡行三十月晦司命奏事四天王巡行(月小即戒廿九)减寿月份:三月戒日戒由(原因)犯者报应(果报)初一月朔二殿楚江王诞夺纪初三斗降玄天上帝诞夺纪初六雷斋日减寿初八六殿卞城王诞四天王巡行夺纪初九牛鬼神出杨公忌产恶胎十二中央五道诞十四四天王巡行十五月望玄坛诞昊天上帝诞四天王巡行夺纪十六准提菩萨诞夺纪十八中岳大帝诞后土娘娘诞三茅降二十天地仓开日子孙娘娘诞损寿廿三四天王巡行廿五月晦日减寿廿七斗降七殿泰山王诞夺纪廿八人神在阴苍颉至圣先师诞得病削禄夺纪廿九四天王巡行三十月晦司命奏事四天王巡行(月小即戒廿九)减寿月份:四月戒日戒由(原因)犯者报应(果报)初一月朔八殿都市王诞夺纪初三斗降夺纪初四万神善化文殊菩萨诞夭胎初六雷斋日减寿初七南斗北斗西斗同降杨公忌减寿初八释迦牟尼佛诞万神善化善恶童子降九殿平等王诞四天王巡行夺纪夭胎血死十四纯阳祖师诞四天王巡行减寿十五月望钟离祖师诞四天王巡行夺纪十六天地仓开日损寿十七十殿转轮王诞夺纪十八天地仓开日紫微大帝诞减寿二十眼光圣母诞廿三四天王巡行廿五月晦减寿廿七斗降夺纪廿八人神在阴得病廿九四天王巡行三十月晦司命奏事四天王巡行(逢月小即成廿九)减寿月份:五月戒日戒由(原因)犯者报应(果报)初一月朔南极长生大帝诞夺纪初三斗降夺纪初五地腊五帝校定人官爵九毒日杨公忌削禄夺纪夭亡奇祸不测初六九毒日雷斋日夭亡奇祸不测初七九毒日夭亡奇祸不测初八南方五道诞四天王巡行损寿十一天仓开日天下都城隍诞损寿十二炳灵公诞损寿十三关圣降神削禄夺纪十四四天王巡行夜子时为天地交泰三年内夫妇俱亡十五月望九毒日四天王巡行夭亡奇祸不测十六九毒日天地元气造化万物之辰三年内夫妇俱亡十七九毒日夭亡奇祸不测十八张天师诞廿二孝蛾神诞夺纪廿三四天王巡行廿五九毒日月晦日夭亡奇祸不测廿六九毒曰夭亡奇祸不测廿七九毒日斗降夭亡奇祸不测廿八人神在阴得病廿九四天王巡行三十月晦司命奏事四天王巡行(月小即戒廿九)※按此月宜全戒为是减寿月份:六月戒日戒由(原因)犯者报应(果报)初一月朔夺纪初三斗降杨公忌夺纪初四南赡部洲转大法轮损寿初六天仓开日雷斋日损寿初八四天王巡行初十金粟如来诞十三井泉龙王诞十四四天王巡行十五月望四天王巡行夺纪十九观音大士涅磐(成道日)夺纪廿三南方火神诞四天王巡行遭回禄廿四雷祖诞关帝诞削禄夺纪廿五月晦日减寿廿七斗降夺纪廿八人神在阴得病廿九四天王巡行三十月晦司命奏事四天王巡行(月小即戒廿九)减寿月份:七月戒日戒由(原因)犯者报应(果报)初一月朔杨公忌夺纪初三斗降夺纪初五中会日一作初七损寿初六雷斋日减寿初七道德腊五帝校生人善恶魁星诞削禄夺纪初八四天王巡行初十阴毒日大忌十二长真谭真人诞十三大势至菩萨诞减寿十四三元降四天王巡行减寿十五月望三元降地官校籍四天王巡行夺纪十六三元降减寿十八西王母诞夺纪十九太岁诞夺纪廿二增福财神诞削禄夺纪廿三四天王巡行廿五月晦减寿廿七斗降夺纪廿八人神在阴得病廿九杨公忌四天王巡行三十地藏菩萨诞月晦司命奏事四天王巡行(月小即戒廿九)夺纪减寿月份:八月戒日戒由(原因)犯者报应(果报)初一月朔许真君诞夺纪初三斗降北斗诞司命灶君诞削禄夺纪遭回禄初五雷声大帝诞夺纪初六雷斋减寿初八四天王巡行初十北斗大帝诞十二西方五道诞十四四天王巡行十五月望太阴朝元(宜焚香守夜)四天王巡行暴亡十六天曹掠刷真君降贫夭十八天人兴福之辰(宜斋戒存想吉事)廿三四天王巡行汉桓侯张显王诞廿四灶君夫人诞廿五月晦日减寿廿七斗降至圣先师孔子诞杨公忌削禄夺纪廿八人神在阴四天会事得病廿九四天王巡行三十月晦司命奏事诸神考校四天王巡行(月小即戒廿九)减寿夺算月份:九月戒日戒由(原因)犯者报应(果报)初一月朔南斗诞自初一至初九北斗九星降(此九日俱宜斋戒)削禄夺纪初三五瘟神诞初八四天王巡行初九斗母诞都大帝诞玄天上帝飞升削禄夺纪初十斗母降夺纪十一宜戒十三孟婆尊神诞十四四天王巡行十五月望四天王巡行夺纪十七金龙四大王诞水厄十九日宫月宫会合观世音菩萨出家日减寿廿三四天王巡行廿五月晦日杨公忌减寿廿七斗降夺纪廿八入神在阴得病廿九四天王巡行三十药师琉璃光佛诞月晦日司命奏事四天王巡行(月小即戒廿九)危疾减寿月份:十月戒日戒由(原因)犯者报应(果报)初一月晦民岁腊四天王降夺纪一年内死初三斗降三茅诞夺纪初五下会日达摩祖师诞损寿初六天曹考察夺纪初八佛涅磐日大忌色欲四天王巡行初十四天王降一年内死十一宜戒十四三元降四天王巡行减寿十五月望三元降下元水府校籍四天王巡行夺纪十六三元降减寿廿三杨公忌四天王巡行廿五月晦日减寿廿七斗降北极紫薇大帝降夺纪廿八人神在阴得病廿九四天王巡行三十月晦司命奏事四天王巡行(月小即戒廿九)减寿月份:十一月戒日戒由(原因)犯者报应(果报)初一月朔夺纪初三斗降夺纪初四至圣先师孔子诞削禄夺纪初六西岳大帝诞初八四天王巡行十一天仓开日太乙救苦天尊诞夺纪十四四天王巡行十五月望四天王巡行上半夜犯男死下半夜犯女死十七阿弥陀佛诞十九太阳日宫诞奇祸廿一杨公忌廿三张仙诞四天王巡行绝嗣廿五掠刷大夫降月晦日大凶廿六北方五道诞廿七斗降夺纪廿八人神在阴得病廿九四天王巡行三十月晦司命奏事四天王巡行(月小即戒廿九)减寿月份:十二月戒日戒由(原因)犯者报应(果报)初一月朔夺纪初三斗降夺纪初六天仓开日雷斋日减寿初七掠刷大夫降恶疾初八王侯腊释迦如来成佛之辰四天王巡行初旬内戊日夺纪十二太素三元君朝真十四四天王巡行十五月望四天王巡行夺纪十六南岳大帝诞十九杨公忌二十天地交道促寿廿一天猷上帝诞廿三五岳神降四天王巡行廿四司命朝天奏人善恶大祸廿五三清玉帝同降考察善恶奇祸廿七斗降夺纪廿八人神在阴得病廿九华严菩萨诞四天王巡行三十诸神下降,察访善恶犯者男女俱亡春分雷将发声. 犯者生子,五官四肢不全.父母有灾. 宜从惊蛰节禁起,戒过一月. 秋分杀气浸盛,阳气日衰. 宜从白露节禁起,戒过一月.夏至阴阳相争,死生分判之时,宜从芒种节禁起,戒过一月.冬至阴阳相争,死生分判之时,宜从大雪节禁起,戒过一月甲子日,庚申日,太岁日,拈香持斋供谢佛日,犯之皆灭寿一.○祖先亡忌日,父母诞日,忌日,犯之皆减寿一年.○己身夫妇本命诞日,犯之皆减寿.●天忌切宜禁戒酷暑严寒. 犯之得重疾不救.烈风雷雨.天地晦冥.日月薄蚀.虹现地动. 犯之产怪物身死.白昼.星月之下.灯火之前. 犯之皆减寿.●地忌切宜禁戒庙宇寺观堂之内. 犯之大减禄寿.井灶圊厕之侧.荒园冢墓尸柩之旁. 犯之恶神降胎.并产怪物身死.●人忌切宜禁戒郁怒大怒伤肝.犯之必病.远行行房百里者病.百里行房者死.醉饱醉饱行房.五脏反复.空腹犯之伤元神.病后犯之变证复发.胎前犯之伤胎.故凡有孕后.即宜分床绝欲.一则恪遵胎训.一则无堕胎之患.及小儿胎毒胎瘁.凶险疳痘.游风惊痫.牙疳等病.二则所生之儿.男必端严方正.女必贞静幽闲,自然不犯淫佚. 产后十余日内犯之妇必死.百日内犯之妇必病.天癸来时犯之成血麻证.男女俱病.竹席竹性寒凉.犯之易感寒气.薄衾犯之寒气入骨.窗隙有风宜避.夜深就枕宜戒.交合才毕.婴儿在旁啼哭.勿则与乳.交罢勿即挥扇.及饮冷茶水.以若过受凉.或至即死.一夕勿两度.勿服春方邪药.生病生疮出痘非十分复原.万不可犯,犯则多半必死.目疾未愈或始愈,犯之必瞎.虚劳证虽养好强健.犹须断欲一年.若以为复原而犯,多半必死.伤损筋骨好后犹须戒百七八十日.若未过百日.犯之必死.纵过亦必致残废.过辛苦过操心过热过惊恐过忧愁皆不可犯.犯之轻则痼疾.重则即死亡.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行房求子中医有讲究文源九生夫妻之间的相处,虽然是人伦之始,但如不能节制,以致常受疾病的侵袭,或于神明降鉴之期,淫污冒渎,而阴遭削禄减年之祸。
所以为了免使身心受损伤和受阴谴,应当遵守一些禁忌,以免误犯。
古圣王以爱民之故,即夫妇房事,不惜令遒人以木铎巡于道路,冀免误送性命之虞;其慈爱为何如也。
及至后世,不但国家政令不复提及,即父母与儿女亦不提及,不但如此,纵欲、色情的宣传、渲染充斥于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邪淫、纵欲之风愈演愈烈!很多青少年,在身体还没强固,学业尚未完成之时就忙着搞对象,甚至常常出现未婚先孕、堕胎或急着婚嫁等情况,而很多夫妻也容易疏忽闺房之礼的戒忌,不知在一年中,确有必须戒防的日期,至于神明降察或圣诞之日,如果淫污冒渎,将遭受谴害阴德而不自知。
因此世上有人虽循谨忠厚,却常有多病短寿之患,又常有功名被削、年寿被减的祸报,这些往往都由于在闺房之礼上,不加戒忌的原故。
印光大师曾说过:吾常谓世间人民,十分之中,由色欲直接而死者,有其四分。
间接而死者,亦有四分,以由色欲亏损,受别种感触而死。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推广节制情欲、保身广嗣的教育道理,已时不我待!一、神明降鉴应斋戒的日期每月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诸日等为神明降鉴,察人善恶之期,宜斋戒不可行房,以免冒渎而受阴谴。
《寿康宝鉴》及其白话解列出了每个月详细的戒期表(每个月大约有十几到二十几天是禁忌日),可参阅。
二、天忌●春分前三日,天雷将发,节气转换,倘若不戒,则生子难全,必有凶灾。
况且人身的气血流行,原是和天地间的节气相感应。
如果在不适当的时日交泄,则易使气血不合,精气伤损,远较其它时日走泄严重百倍。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其气甚微,如草木萌生,易于伤伐。
倘犯色戒,则来年精神必疲惫。
所以冬夏二至之前后半月,切忌行房。
●凡朔望先夜及四时节气之日,不可行房。
五更已过,身中阳气初生,一次当百次,有损气血,切忌行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