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寿宝鉴,行房禁忌(时间表保身立命的大事呀)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39
《寿康宝鉴》夫妻保身立命戒期及天地人忌查询表+特殊日子补充现恭录斋戒的日期,以及天地人的忌日,希望爱惜自身的人,都遵守它。
以下补充介绍夫妻性生活应知的戒期和忌讳:说明:12年为一纪,100天为一算,夺纪、夺算都是减寿。
批:以上戒期每年通共225天。
闰月照前。
皆系每月中之一定者。
12个月份算下来是224日,少1日还没找出来在哪。
注:以上戒期,每月中都是固定的,出现闰月时遵照前一月。
另外还有部分节气等特殊日子应该持戒遵守的,如下表所示:一、二分月、二至月、冬至日:1.二分之月:春分、秋分;此二节之前3天、后3天共7日,犯之必得危疾。
尤宜切戒。
宜从惊蛰节禁起。
戒过一月。
宜从白露节禁起。
戒过一月。
2. 二至之月:夏至、冬至;此二节之前3天、后3天共7日,犯之必得急疾。
尤宜切戒。
宜从芒种节禁起。
戒过一月。
宜从大雪节禁起。
戒过一月。
3.冬至日:半夜子时、后庚、辛日、第三戌日。
犯之皆主在一年内亡。
说明:冬至日的半夜子时和冬至日后的庚、辛日以及第三个戌日二、以下皆大不吉日,宜戒:1.三元日:农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为上中下三元。
犯之皆减寿五年。
2.四立、四离、四绝、二社日:犯之皆减寿五年。
①四立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的合称;②四离日: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前一天,称为离日;③四绝日: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叫做“绝日;④二社日: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秋社日;社日受胎者毛发皆白。
犯之皆减寿五年。
3.三伏日、弦日、晦日、每月三辛日:犯之皆减寿一年。
①三伏日:初伏、中伏、末伏,共30或40天。
初伏、末伏各10天,中伏10天或20天。
②弦日:分上弦和下弦,上弦为农历每月初七、初八。
下弦为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
③晦日: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
④每月三辛日:每月的三辛日(即日干为“辛”的日子)4.甲子日、庚申日、太岁日、拈香持斋供谢佛日:犯之皆减寿一年。
寿康宝鉴夫妻间保身立命戒期表2014年参照附表戒期说明:二分、二至之月,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此四节当日之前后共七日,犯之必得危疾,每个节气宜戒过一月。
三元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绝(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前一日),四离(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之前一日),二社日(立春后、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以上节日犯之皆减寿五年。
三伏日(初伏、中伏、末伏),弦日(上弦:初七、初八,下弦:二十二、二十三日),晦日(每月最后一天),每月三辛日、甲子日、庚申日、值年太岁日及拈香持斋供谢神佛日,犯之皆减寿一年。
丙丁日,天地仓开日,毁败日(小月十七日、大月十八日)犯之得病。
十恶大败日,阴错日,阳错日皆大不吉之日宜戒。
农历正月、九月为月斋月,五月、十一月犯之失一如失百,此四月宜戒。
夺纪:即减寿,十二年为一纪。
削禄:即减削福报。
祖先亡忌日,父母诞日、忌日,己身夫妇本命诞日犯之皆减寿一年。
寿康宝鉴戒期表附表(下列戒期表与寿康宝鉴戒期表共同参照)13年十二月:初二(二九三天、冬至节)初四(二九五天、冬至节)初五(二九六天)初九(三九一天、冬至节)初十(莲师视察日、三九二天、辛巳日)十一(三九三天)十七(三九九天)十八(十斋日、四九一天)二十(辛卯日、四九三天)二十二(下弦日、四九五天)二十六(四九九天)14年正月(月斋月):初二(斋月、五九六天)初四(四绝日、斋月、五九八天)初十(莲师视察日、斋月、辛亥日、六九五天)十一(斋月、六九六天)十二(斋月、六九七天)十七(斋月、七九三天、毁败日)十八(斋月、七九四天、十斋日)二十(辛酉日、斋月、七九六天)二十一(斋月、七九七天)二十二(下弦日、斋月、七九八天)二十四(十斋日、斋月、八九一天)二十六(斋月、八九三天)二月:初四(九九一天)初五(九九二天)初七(春分节内宜戒一月、观音斋日、上弦日、九九四天)初九(观音斋日、阳错日、春分节内、九九六天)初十(莲师视察日、春分节内、九九七天)十二(春分节内、九九九天)十三(春分节内)十六(伏义诞、春分节内)二十(春分节前一日)二十二(下弦日、春分节后一日)二十四(十斋日、春分节内)二十六(春分节内)三月:初二初四初五(春分节内)初七(上弦日)初十(莲师视察日)十一(辛亥日)十三(观音斋日)十七(毁败日)二十(辛酉日)二十二(下弦日)二十四(十斋日、甲子日)四月:初二(辛末日)初十(莲师视察日)十二(辛巳日)二十二(观音斋日、辛卯日)二十四(十斋日)五月:(斋月、失一如失百)初二(辛丑日、斋月)初四(斋月)初九(是日芒种、夏至节内宜戒一月、斋月)初十(夏至节、莲师视察日、斋月)十九(夏至节、斋月)二十(夏至节、斋月)二十一(庚申日、夏至节、斋月)二十四(十斋日、是日夏至、斋月)六月:初二(夏至节)初五(夏至节)初七(夏至节、上弦日)初九(夏至节)十一(是日小暑、夏至节)十六(观音斋日)十八(观音斋日、十斋日、毁败日)二十二(下弦日、初伏一天)二十六(初伏五天)七月:初二(中伏一天)初四(中伏三天)初九(中伏六天)十一(四绝日、中伏十天)十七(毁败日、末伏六天)二十(末伏九天)二十一(末伏十天)二十四(十斋日、龙树诞)二十六(甲子日)八月:初三(灶神诞)初四(辛末日)初七(上弦日)十七(秋分节内宜戒一月)十九(秋分节)二十(秋分节内)二十一(秋分节内)二十二(燃灯佛诞、下弦日、秋分节内)二十六(秋分节内)九月(月斋月初一至初九):初二(秋分后二日、斋月)初四(辛丑日、斋月、秋分节内)初五、初六(秋分节、斋月)初七十二十六(斋月)十八(十斋日、斋月)二十二十一(斋月)二十二(增福财神诞、斋月)二十四(十斋日、辛酉日、斋月)二十六(斋月)润九月:初二(斋月)初四(辛末日、斋月)初五初六(斋月)初七(上弦日、斋月)十二十六(斋月)十八(十斋日、斋月)二十二十一(斋月)二十二(增福财神诞、下弦日)二十四(十斋日、辛卯日)二十六(斋月)十月:初二(观音斋日)初七(上弦日)十七(冬至节内宜戒一月)十八(毁败日、冬至节内、十斋日)十九二十二十一(冬至节内)二十二(下弦日、冬至节内)二十四(十斋日、冬至节内、庚申日)二十六(冬至节内)十一月(斋月、失一如失百):初二(冬至后一日、斋月、一九二天)初五(辛末日、斋月、冬至节内、一九五天)初七(上弦日、斋月、冬至节内、一九七天)初九(斋月、冬至节内、一九九天)初十(斋月、冬至节内、二九一天、莲师视察日)下列日期表内共计21天,是无斋戒日,再除去天忌、地忌、人忌等忌日。
《寿康宝鉴》之保身立命戒期及天地人忌愿善祸淫之理。
言之详矣。
若夫夫妇之际。
人所易忽。
不知一岁之中。
有断宜斋戒之日。
如月令先雷三日(乃春分前三日)奋木铎以令兆民曰。
雷将发声。
有不戒其容止者。
生子不备。
必有凶灾。
是也。
况人身气血流行。
原与天地节气相应。
倘非时走泄。
则气血不能合度。
其伤精损气。
百倍他时。
至于神明降鉴之期。
而淫污冒渎。
有阴被谴责而不觉者。
故世有循谨之人。
而阳受疾病夭札之伤。
阴遭削禄减年之祸往往皆由于此。
与其追悔而莫挽。
何如遵戒以自新。
敬录戒期。
及天地人忌。
冀自爱者。
咸遵守焉。
批:以上戒期每年通共二百二十五日。
闰月照前。
皆系每月中之一定者。
○二分之月○二至之月○冬至○三元日。
犯之减寿五年。
○四立。
四离。
四绝日。
二社日。
犯之皆减寿五年。
○社日受胎者。
毛发皆白。
○三伏日。
弦日。
晦日。
每月三辛日。
犯之皆减寿一年。
○甲子日。
庚申日。
太岁日。
拈香持斋供谢佛日。
犯之皆灭寿一年。
○祖先亡忌日。
父母诞日。
忌日。
犯之皆减寿一年。
○己身夫妇本命诞日。
犯之皆减寿。
○丙丁日。
天地仓开日。
犯之皆得病。
○毁败日:大月十八日。
小月十七日。
犯之得病。
○十恶大败日:甲己年。
三月戊戌日。
七月癸亥日。
十月丙申日。
十一月丁亥日。
○乙庚年。
四月壬申日。
九月乙巳日○丙辛年。
三月辛巳日。
九月庚辰日。
十月甲辰日。
○丁壬年。
无忌。
○戊癸年。
六月己丑日。
此皆大不之日。
宜戒○阴错日○阴错日批:以上戒期。
每年俱宜按照时宪书。
逐月查明录出。
夹在此本。
遵依禁戒。
●天忌切宜禁戒●地忌切宜禁戒●人忌切宜禁戒按以上逐月戒期。
及天忌人忌等日外。
每月尚有六七日毫无忌犯之日。
若论保身之士。
每月本属至多三四次。
故能疾病不侵。
精神强固。
而且寡欲者必多男。
后嗣身体亦必强固。
彼少年新娶。
往往纵欲戕身。
使百年好合。
一时□丧净尽深可悲也。
则何如谨守戒期。
保身立命。
使后日有偕老齐眉之乐。
子孙众多之庆。
何快如之。
11。
《寿康宝鉴》夫妻保身立命戒期及天地人忌查询表+特殊日子补充现恭录斋戒的日期,以及天地人的忌日,希望爱惜自身的人,都遵守它。
以下补充介绍夫妻性生活应知的戒期和忌讳:说明:12年为一纪,100天为一算,夺纪、夺算都是减寿。
批:以上戒期每年通共225天。
闰月照前。
皆系每月中之一定者。
12个月份算下来是224日,少1日还没找出来在哪。
注:以上戒期,每月中都是固定的,出现闰月时遵照前一月。
另外还有部分节气等特殊日子应该持戒遵守的,如下表所示:一、二分月、二至月、冬至日:1.二分之月:春分、秋分;此二节之前3天、后3天共7日,犯之必得危疾。
尤宜切戒。
宜从惊蛰节禁起。
戒过一月。
宜从白露节禁起。
戒过一月。
2. 二至之月:夏至、冬至;此二节之前3天、后3天共7日,犯之必得急疾。
尤宜切戒。
宜从芒种节禁起。
戒过一月。
宜从大雪节禁起。
戒过一月。
3.冬至日:半夜子时、后庚、辛日、第三戌日。
犯之皆主在一年内亡。
说明:冬至日的半夜子时和冬至日后的庚、辛日以及第三个戌日二、以下皆大不吉日,宜戒:1.三元日:农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为上中下三元。
犯之皆减寿五年。
2.四立、四离、四绝、二社日:犯之皆减寿五年。
①四立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的合称;②四离日: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前一天,称为离日;③四绝日: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叫做“绝日;④二社日: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秋社日;社日受胎者毛发皆白。
犯之皆减寿五年。
3.三伏日、弦日、晦日、每月三辛日:犯之皆减寿一年。
①三伏日:初伏、中伏、末伏,共30或40天。
初伏、末伏各10天,中伏10天或20天。
②弦日:分上弦和下弦,上弦为农历每月初七、初八。
下弦为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
③晦日: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
④每月三辛日:每月的三辛日(即日干为“辛”的日子)4.甲子日、庚申日、太岁日、拈香持斋供谢佛日:犯之皆减寿一年。
保身立命守则保身立命守则★天地间节气的变化,和人身气血的流动,有着息息的关系,假如不能配合气节而走泄了精血,那么身体上脏腑气血的流行,就会受到损伤。
夫妇之间的相处,虽然是人伦之始,但如不能节制,以致常受疾病的侵袭,或于神明降鉴之期,淫污冒渎,而阴遭削禄减年之祸。
所以为了免使身心受损伤和受阴谴,应当遵守一些禁忌,以免误犯。
●每月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诸日为神明降鉴,察人善恶之期,宜斋戒不可行房,以免冒渎而受阴谴。
●郁怒,大怒后伤肝,不可行房,犯者必病。
●欲远行不可行房,行房后走百里者病。
走百里路后行房者必死。
●醉饱后行房,五脏反覆损精伤气。
●空腹行房,大伤元神。
●病后行房,病症复发并加剧。
●胎前行房伤胎,故凡有孕后,即宜分床绝欲,一则恪遵胎训,一则无堕胎之患。
及小儿毒胎□,凶险喑痘,游空惊痫,牙疳等病。
二则所生之儿,男必端严方正,女必贞静幽闲,自然长大后不犯淫泆。
●产后百日内不可行房,若强行房,妇必病。
产后十余日即行房,妇必死。
天癸(月经)来时行房,成血奸症,男女俱病。
●竹席上不可行房,因竹性寒冷,犯者易感寒气。
●交合才毕,婴儿在旁啼哭勿即与乳,恐气血受损。
●行房后勿即挥扇,及饮冷茶水,若过受凉,或至即死。
●一日勿两度,勿服春方邪药,勿蓄缩不泄。
●凡生病,生疮出痘后,非十分复原,万不可行房,若犯者则多半必死。
●凡目疾未愈,或始愈,若行房目必成瞎。
●凡虚痨症,虽养好强健,犹须断欲一年,若以为复原而行房,多半必死。
●凡伤损筋骨,好后犹须戒一百七十日。
若未过百日而行房必死。
纵过百日亦必致成残废。
●凡过操劳、过热、过忧愁、过惊恐后,皆不可行房,犯者轻者则成痼疾,重则即死亡。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其气甚微,如草木萌生,易于伤伐。
倘犯色戒,则来年精神必疲惫。
所以冬夏二至之前后半月,切忌行房。
●凡朔望先夜及四时节气之日,不可行房。
五更已过,身中阳气初生,一次当百次,有损气血,切忌行房。
保身广嗣要义——摘自《寿康宝鉴》保身广嗣要义褚尚书在《广嗣》中说,古时候的男子三十岁才娶妻,女子二十才出嫁。
就是要使其身体发育成熟,所以婚后一交合就受孕,生下的孩子体质健康,将来也得长寿。
后世的人就不能遵从了,男子未满十六岁,女子未满十四岁,过早的婚嫁,由于人的五脏(指心、肝、脾、肺、肾五种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完满,后来往往发生奇怪的病症,生下的孩子多数不能长成人,所以民多夭折。
这都是由于世人不知道如何去当父母的道理和方法所造成的。
此道的关系实在不小啊!当父亲的不便教子,为师傅的不便传徒,后来发现,祸患已成,后悔已经晚了!现在特用粗浅的文字讲说,使后生之辈都能明白。
女子十四岁后,月经每月来一次,三天才停止,但总以三十天来一次为正常,如果二十几天就来,或三十几天才来,就是月经不调,多数难以生育儿女。
那么就要吃中药,先调理经期。
月经调理正常,然后夫妇相交,但也必须等月经干净三天之后才可以同房。
袁了凡先生说,凡是妇女月经干净后,只有一天是受孕最好的时机,就是所谓春意发动。
但因女人害羞不肯说,作丈夫的,平时要秘密地告诉她,叫她到时相告,可以一举而得受孕。
张景岳说,男女交合形成胎孕的精血是后天的有形之物,只有等那一点先天无形的气到了,然后才能成孕。
男子先天之气强胜的,多数生男孩,女子先天之气强胜的,多数生女孩。
但都是在男女二人的先天之气一齐到来、恰巧碰到那个时机才决定生男生女。
但女子非到情动之极先天之气不易到,若到了,子宫必然打开,吸而受孕。
但恐男子精气薄弱不能成胎,施予无用。
故上等者,保持数月才相交一次。
古人说“寡欲多生子”就是这个道理。
中等者,待女子月经干净之后则可行,或月明晴朗没有风雨之夜也可以。
而平常之日,则不接近女身,或另睡一间房,或别睡一张床,再不然就各盖一床被。
这样不单生育儿女容易成人,就是对自己的身体也是一种保护。
若是下等之人,无论时间日期,或三五夜一次,此人必定导致内伤。
又有下而下者,夜夜一次,或一夜两次,如此亡命之徒,精液必定如水一样薄,要不了多久就会得暴病而死。
夫妻同房万万不能触碰的3大禁忌,古时皇家进贡之物,教你做自己当爱情需要用外力——诸如法律、道德等来维系时,也许外力无情地暗示了人的善变与爱情的脆弱。
但当外力强大至战争、毁灭、生死存亡时,爱情又似乎超凡脱俗地回归了本真——只是人与人之间的需要,只是一个女人与一个男人简单且没有要求的爱。
不知这能否算作爱情的规律。
但在读过周东屏与徐海东的爱情故事后,我固执其是了。
所谓“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夫妻间,一起生活一辈子,当然这其中必会出现小吵小闹;不管哪一方再怎么生气,也不可做出来。
有些事一旦做了,将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小编给大家总结了一些,对于夫妻之间最禁忌的事,所有人都需看看!禁忌一、九毒日不行房事。
九毒日指的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廿五、廿六、廿七这九天,俗称“天地交泰九毒日”。
另外需特别说明,农历十四为天地交泰日,加上之前所说九毒日,一共十天,这十天,忌讳行房事。
农历五月在民俗节气里亦称“毒月”,而毒月的九毒日是最伤身耗气损精元的日子,切忌行房。
古人在这些日子里通常会喝雄黄酒、插艾草来驱邪、祛晦气。
禁忌二、头七日不行房事。
头七属于白事的日子在民间习俗中,人过世后的七天里,过世的人不知道自己已经死去,会在家里或生前喜欢的地方游荡。
而在宗教的说法上,男女之间的房事属于不洁净之事。
所以,家族有人去世,头七天内不宜房事,以免沾惹去世者的灵体或污浊气场,如不是自家亲属去世的除外。
禁忌三、月虚不行房事,日虚不行房事。
月虚指的是农历节气与天文历象里面“上弦月”的前几天。
日虚指的是天地变化形成阴风阵阵、风雨交加的日子。
这些时间段行房事,天地之间变化较大,对于养生不利,在这样的日子下,行房事容易影响健康运势和谐的夫妻生活,需要一个“金刚不坏”的肾!许多男人苦恼自己肾不好,不能给她更长久的“爱”!有时候是不是觉得,肾到用时方恨少!特别是30岁之后,这种感觉尤为明显。
从而也导致一系列的家庭不和睦、不幸福。
保身守命——天地交泰九毒日切忌淫欲——行房纵欲大伤身一、什么是五月九毒日?农历五月俗称毒月,民间有“烂五月”之说,即农历五月,衣物,木料,藤制品很容易受潮,变霉,腐烂。
可见农历五月,是一个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很容易繁殖的时候。
而大家都知道,性生活是人体正气的一种消耗。
在农历五月,外邪如此厉害的日子,如果我们不节制性生活,肆无忌惮的消耗正气,不正给厉害的外邪以可趁之机。
此时,对人体来说,就是非常容易生病的。
有可能您在“九毒日”犯了戒,而没有染病,但是可能已经种下了疾病的种子。
其中更有九天伤身损气耗精元的日子,就是古代所谓的九毒日。
九毒日实际上就是位理学上的“虚”日,这段时间人们容易元气受损,因此适当的清心寡欲是符合天地人和谐之原理。
端午正是九毒日之首,也因此这一天有许多喝雄黄酒、插艾草……等避邪驱毒的仪式。
从位理学角度来看,农历五月,是最要注意禁忌的一个月份。
能全月不同房,对身心都有极大的好处。
**更是万万不可!所以古代有习俗,五月让妇女回娘家住一个月。
为的防止夫妻之间行房纵欲而伤身。
其中都寓有古德智慧经验的传承。
二、九毒日具体日期?九毒日一共有十天。
具体日期就是:农历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五、二六、二七,这九天为“天地交泰九毒日”及十四日为天地交泰日。
三、九毒日戒淫欲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黄帝内经》中有段采用轩辕黄帝和素女对话方式,谈论了性生活的忌日。
素女论曰:“五月十六日,天地牝牡日,不可行房。
犯之,不出三年必死。
何以知之?但取新布一尺,此夕悬东墙上,明日视之,必有血色,切忌之。
”对于这种规劝,许多人是不信的,但知道后又未必敢以身试法。
农历五月十六日子夜观天象,天呈淡红色。
子时是23时至1时,不是出晚霞的时辰,此时天色红必有原因。
人类对大对大自然的认识是极为有限的。
传说古人为验证此忌日,为一些乞丐提供费用在这一天嫖娼,跟踪调查的结果证明了素女的观点。
在当代生活中,常有一些人突然猝死而查不出任何病因,究竟是否与此有关,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寿康宝鉴》现代全译【十一】有关“善、福、祸、淫”之道理,前面都已详细进行了说明。
然而,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世间的“常伦夫妇”,不知道一年当中,有很多日子是断淫之日,是斋戒之日。
例如,月令先雷三日(乃春分前三日),有人则敲打“木铎”以警告诸百姓平民,并言道:‘雷将发声,若有不戒其色,不正其容的人,生子不备(五官有缺陷,六根不足。
),必有凶灾…等等。
’况且,人身“气血”流行,原与天地节气相应,倘若“非时走泄”(不该行欲的时候行欲。
),则气血不能“合和”成“精”,其伤精损气的程度,百倍于其他时间!至于神明降鉴的时候,有些人不知道,也不懂得忌讳,而犯淫欲,以至于污渎冒犯神明,受到“阴间”谴责而不知。
故世间人,有很多不谨慎的人,在世间,莫名其妙地感受到疾病,甚至夭劄之伤等等;在暗处,遭受削禄减寿之祸而不觉。
这些灾祸的引发,往往都是因为他不知道“非时不淫;非处不淫;恭敬神明,当有所回避和忌讳”而造成的。
世间人,与其追悔不及,何不如遵戒守期,以自求多福,以幸免于难?今天,特敬录有关“戒期和天地人忌之期”,冀自爱者,都能遵守,且勿轻犯。
注:夺纪(十二年为一纪,夺纪即是减去十二年的寿命),夺算(一百天为一算,夺算即是减去一百天的寿命)○三元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犯之减寿五年。
○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离(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的前一天合称"四离")、四绝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合称"四絶"),二社日,犯之皆减寿五年。
○社日受胎者,毛发皆白。
○三伏日,弦日,晦日,每月三辛日,犯之皆减寿一年。
○甲子日,庚申日,太岁日,拈香持斋供谢佛日,犯之皆灭寿一。
○祖先亡忌日,父母诞日,忌日,犯之皆减寿一年。
○己身夫妇本命诞日,犯之皆减寿。
○丙丁日,天地仓开日,犯之皆得病。
○毁败日:大月十八日,小月十七日,犯之得病。
○十恶大败日:甲己年,三月戊戌日,七月癸亥日,十月丙申日,十一月丁亥日。
每月之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
据地藏经说,以上十日是诸罪结集定其轻重的日子,若人能于此十斋日对着佛菩萨的圣像读诵地藏经一遍,则东西南北百由旬内,无诸灾难。
2011年三伏时间表2011年7月14日——2011年7月23日(头伏)2011年7月24日——2011年8月12日(中伏)2011年8月13日——2010年8月22日(末伏)晦日是指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即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正月晦日作为一年的第一晦日即“初晦”,受到古人的重视。
初一为朔日,十五为望日晦日,又单称一个晦字,名词,形声字,从日,每声,本义是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说文》,晦,月尽也。
《论衡·四讳》,三十日日月合宿,谓之晦。
一个月之中,除月末一日称为晦之外,月初一日叫做朔,十五日叫做望。
所以,《庄子·逍遥游》说,朝菌不知晦朔。
另外,晦又指黑夜,晦明是从黑夜到天明。
即昼夜;晦晓是夜晚与天明。
晦作形容词时又作昏暗讲,所以有晦冥(昏暗)、晦蒙(昏暗)、晦盲(昏暗不明)、晦芒(昏暗)等词。
引申为义理深微,隐晦,含蓄。
例如:晦伏(隐晦不显)、晦昧(隐晦不明)、晦窒(晦涩不通)、晦塞(晦涩不畅)、晦在(凋零将尽,健在的已经很少了);又引申为倒霉。
如:晦气星(比喻能使人倒霉的人或事);晦气色(难看的、呈青黄色的脸色)。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代称夜为宵,故称“元宵”。
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又分别是春、秋、冬三季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又称“三元”,即上元、中元、下元。
三伏日、弦日、晦日,即每月三辛日2006年的第一个甲子日是2006.02.04日,再过60天是第二个,又过60天是第三个,......60天一个,自己算吧!庚申日:庚申,在六十花甲中排在倒数第五位。
庚申日是按照日历累计循环而得出来的。
例如,前一个庚申日是在2008年5月20日,后一个庚申日是在2008年的7月19日丙丁日分别是丙日和丁日,60甲子是10天干和12地支组合的60天一个循环。
保身立命戒期及天地人忌保身立命戒期及天地人忌谨将戒日及天地人忌列表敬录于后,愿为人夫妇者,都能够遵守,以保福寿安康。
月份:正月戒日戒由(原因)犯者报应(果报)初一天腊玉帝校世人神气禄命月朔削禄夺纪(十二年为一纪,一百日为一算,夺纪夺算都是减寿)初三万神都会斗降夺纪初五五虚忌(五虚,中医谓体虚的五种症状指脉细、皮寒、泄利前后、饮食不入、真气不足)初六六耗忌(阴、阳、晦、明、风、雨所导致的六种病)雷斋日(每月同)减寿初七上会日损寿初八五殿阎罗天子诞四天王巡行(每月同)夺纪初九玉皇上帝诞夺纪十三杨公忌十四三元降四天王巡行(每月同)减寿十五三元降上元神会月望(每月同)四天王巡行(每月同)减寿夺纪十六三元降减寿十九长春真人诞廿三三尸神奏事四天王巡行(每月同)廿五月晦日(每月同)天地仓开日减寿损寿子带疾廿七斗降(每月同)夺纪廿八人神在阴(每月同)(宜先一日即戒)得病廿九四天王巡行(每月同)三十月晦司命奏事(每月同)四天王巡行(每月同)(月小即戒廿九)减寿月份:二月戒日戒由(原因)犯者报应(果报)初一月朔一殿秦广王诞夺纪初二万神都会福德土地正神诞夺纪得祸初三斗降文昌帝君诞削禄夺纪初六雷斋日东岳帝君诞减寿初八释迦牟尼佛出家宋帝王诞张大帝诞四天王巡行夺纪(一纪12年阳寿)十一杨公忌十四四天王巡行十五释迦牟尼佛涅磐月望太上老君诞四天王巡行夺纪十七东方杜将军诞十八四殿五官王诞至圣先师孔子讳辰削禄夺纪十九观音大士诞夺纪廿一普贤菩萨诞廿三四天王巡行廿五月晦日减寿廿七斗降夺纪廿八人神在阴得病廿九四天王巡行三十月晦司命奏事四天王巡行(月小即戒廿九)减寿月份:三月戒日戒由(原因)犯者报应(果报)初一月朔二殿楚江王诞夺纪初三斗降玄天上帝诞夺纪初六雷斋日减寿初八六殿卞城王诞四天王巡行夺纪初九牛鬼神出杨公忌产恶胎十二中央五道诞十四四天王巡行十五月望玄坛诞昊天上帝诞四天王巡行夺纪十六准提菩萨诞夺纪十八中岳大帝诞后土娘娘诞三茅降二十天地仓开日子孙娘娘诞损寿廿三四天王巡行廿五月晦日减寿廿七斗降七殿泰山王诞夺纪廿八人神在阴苍颉至圣先师诞得病削禄夺纪廿九四天王巡行三十月晦司命奏事四天王巡行(月小即戒廿九)减寿月份:四月戒日戒由(原因)犯者报应(果报)初一月朔八殿都市王诞夺纪初三斗降夺纪初四万神善化文殊菩萨诞夭胎初六雷斋日减寿初七南斗北斗西斗同降杨公忌减寿初八释迦牟尼佛诞万神善化善恶童子降九殿平等王诞四天王巡行夺纪夭胎血死十四纯阳祖师诞四天王巡行减寿十五月望钟离祖师诞四天王巡行夺纪十六天地仓开日损寿十七十殿转轮王诞夺纪十八天地仓开日紫微大帝诞减寿二十眼光圣母诞廿三四天王巡行廿五月晦减寿廿七斗降夺纪廿八人神在阴得病廿九四天王巡行三十月晦司命奏事四天王巡行(逢月小即成廿九)减寿月份:五月戒日戒由(原因)犯者报应(果报)初一月朔南极长生大帝诞夺纪初三斗降夺纪初五地腊五帝校定人官爵九毒日杨公忌削禄夺纪夭亡奇祸不测初六九毒日雷斋日夭亡奇祸不测初七九毒日夭亡奇祸不测初八南方五道诞四天王巡行损寿十一天仓开日天下都城隍诞损寿十二炳灵公诞损寿十三关圣降神削禄夺纪十四四天王巡行夜子时为天地交泰三年内夫妇俱亡十五月望九毒日四天王巡行夭亡奇祸不测十六九毒日天地元气造化万物之辰三年内夫妇俱亡十七九毒日夭亡奇祸不测十八张天师诞廿二孝蛾神诞夺纪廿三四天王巡行廿五九毒日月晦日夭亡奇祸不测廿六九毒曰夭亡奇祸不测廿七九毒日斗降夭亡奇祸不测廿八人神在阴得病廿九四天王巡行三十月晦司命奏事四天王巡行(月小即戒廿九)※按此月宜全戒为是减寿月份:六月戒日戒由(原因)犯者报应(果报)初一月朔夺纪初三斗降杨公忌夺纪初四南赡部洲转大法轮损寿初六天仓开日雷斋日损寿初八四天王巡行初十金粟如来诞十三井泉龙王诞十四四天王巡行十五月望四天王巡行夺纪十九观音大士涅磐(成道日)夺纪廿三南方火神诞四天王巡行遭回禄廿四雷祖诞关帝诞削禄夺纪廿五月晦日减寿廿七斗降夺纪廿八人神在阴得病廿九四天王巡行三十月晦司命奏事四天王巡行(月小即戒廿九)减寿月份:七月戒日戒由(原因)犯者报应(果报)初一月朔杨公忌夺纪初三斗降夺纪初五中会日一作初七损寿初六雷斋日减寿初七道德腊五帝校生人善恶魁星诞削禄夺纪初八四天王巡行初十阴毒日大忌十二长真谭真人诞十三大势至菩萨诞减寿十四三元降四天王巡行减寿十五月望三元降地官校籍四天王巡行夺纪十六三元降减寿十八西王母诞夺纪十九太岁诞夺纪廿二增福财神诞削禄夺纪廿三四天王巡行廿五月晦减寿廿七斗降夺纪廿八人神在阴得病廿九杨公忌四天王巡行三十地藏菩萨诞月晦司命奏事四天王巡行(月小即戒廿九)夺纪减寿月份:八月戒日戒由(原因)犯者报应(果报)初一月朔许真君诞夺纪初三斗降北斗诞司命灶君诞削禄夺纪遭回禄初五雷声大帝诞夺纪初六雷斋减寿初八四天王巡行初十北斗大帝诞十二西方五道诞十四四天王巡行十五月望太阴朝元(宜焚香守夜)四天王巡行暴亡十六天曹掠刷真君降贫夭十八天人兴福之辰(宜斋戒-存想吉事)廿三四天王巡行汉桓侯张显王诞廿四灶君夫人诞廿五月晦日减寿廿七斗降至圣先师孔子诞杨公忌削禄夺纪廿八人神在阴四天会事得病廿九四天王巡行三十月晦司命奏事诸神考校四天王巡行(月小即戒廿九)减寿夺算月份:九月戒日戒由(原因)犯者报应(果报)初一月朔南斗诞自初一至初九北斗九星降(此九日俱宜斋戒)削禄夺纪初三五瘟神诞初八四天王巡行初九斗母诞都大帝诞玄天上帝飞升削禄夺纪初十斗母降夺纪十一宜戒十三孟婆尊神诞十四四天王巡行十五月望四天王巡行夺纪十七金龙四大王诞水厄十九日宫月宫会合观世音菩萨出家日减寿廿三四天王巡行廿五月晦日杨公忌减寿廿七斗降夺纪廿八入神在阴得病廿九四天王巡行三十药师琉璃光佛诞月晦日司命奏事四天王巡行(月小即戒廿九)危疾减寿月份:十月戒日戒由(原因)犯者报应(果报)初一月晦民岁腊四天王降夺纪一年内死初三斗降三茅诞夺纪初五下会日达摩祖师诞损寿初六天曹考察夺纪初八佛涅磐日大忌色欲四天王巡行初十四天王降一年内死十一宜戒十四三元降四天王巡行减寿十五月望三元降下元水府校籍四天王巡行夺纪十六三元降减寿廿三杨公忌四天王巡行廿五月晦日减寿廿七斗降北极紫薇大帝降夺纪廿八人神在阴得病廿九四天王巡行三十月晦司命奏事四天王巡行(月小即戒廿九)减寿月份:十一月戒日戒由(原因)犯者报应(果报)初一月朔夺纪初三斗降夺纪初四至圣先师孔子诞削禄夺纪初六西岳大帝诞初八四天王巡行十一天仓开日太乙救苦天尊诞夺纪十四四天王巡行十五月望四天王巡行上半夜犯男死下半夜犯女死十七阿弥陀佛诞十九太阳日宫诞奇祸廿一杨公忌廿三张仙诞四天王巡行绝嗣廿五掠刷大夫降月晦日大凶廿六北方五道诞廿七斗降夺纪廿八人神在阴得病廿九四天王巡行三十月晦司命奏事四天王巡行(月小即戒廿九)减寿月份:十二月戒日戒由(原因)犯者报应(果报)初一月朔夺纪初三斗降夺纪初六天仓开日雷斋日减寿初七掠刷大夫降恶疾初八王侯腊释迦如来成佛之辰四天王巡行初旬内戊日夺纪十二太素三元君朝真十四四天王巡行十五月望四天王巡行夺纪十六南岳大帝诞十九杨公忌二十天地交道促寿廿一天猷上帝诞廿三五岳神降四天王巡行廿四司命朝天奏人善恶大祸廿五三清玉帝同降考察善恶奇祸廿七斗降夺纪廿八人神在阴得病廿九华严菩萨诞四天王巡行三十诸神下降,察访善恶犯者男女俱亡春分雷将发声。
现恭录斋戒的日期,以及天地人的忌日,希望爱惜自身的人,都遵守它。
以下介绍夫妻性生活应知的戒期和忌讳:
保身立命戒期及天地人忌
注:以上戒期,每月中都是固定的,出现闰月时遵照前一月。
另外还有部分节气等特殊日子应该持戒遵守的,如下表所示:
二、天地人忌一览表(切宜禁戒)
【批语】按照以上逐月戒期及“天地人忌”等日外,每月尚有六七日毫无忌犯之日。
应该说,知道保养身体的人,每月本应该最多“三、四次”,所以能疾病不侵,精神强固。
而且寡欲者肯定多生男孩,后代身体也一定强壮。
那些新婚少年往往不知节制,纵欲伤身,导致体衰寿短,使百年好合的美好生活一时耗丧殆尽,真是可悲!不如谨守戒期,保身立命,使日后享受“偕老齐眉之乐,子孙众多之庆”,人世间还有什么比这更快乐呢?。
黄帝内经:夫妻房事遵守的禁忌夫妻之间的相处,虽然是人伦之始,但如不能节制,以致常受疾病的侵袭,或于神明降鉴之期,淫污冒渎,而阴遭削禄减年之祸。
所以为了免使身心受损伤和受阴谴,应当遵守一些禁忌,以免误犯。
古圣王以爱民之故,即夫妇房事,不惜令遒人以木铎巡于道路,冀免误送性命之虞;其慈爱为何如也。
及至后世,不但国家政令不复提及,即父母与儿女亦不提及,不但如此,纵欲、色情的宣传、渲染充斥于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邪淫、纵欲之风愈演愈烈!很多青少年,在身体还没强固,学业尚未完成之时就忙着搞对象,甚至常常出现未婚先孕、堕胎或急着婚嫁等情况,而很多夫妻也容易疏忽闺房之礼的戒忌,不知在一年中,确有必须戒防的日期,至于神明降察或圣诞之日,如果淫污冒渎,将遭受谴害阴德而不自知。
因此世上有人虽循谨忠厚,却常有多病短寿之患,又常有功名被削、年寿被减的祸报,这些往往都由于在闺房之礼上,不加戒忌的原故。
印光大师曾说过:吾常谓世间人民,十分之中,由色欲直接而死者,有其四分。
间接而死者,亦有四分,以由色欲亏损,受别种感触而死。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推广节制情欲、保身广嗣的教育道理,已时不我待!一、神明降鉴应斋戒的日期每月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诸日等为神明降鉴,察人善恶之期,宜斋戒不可行房,以免冒渎而受阴谴。
《寿康宝鉴》及其白话解列出了每个月详细的戒期表(每个月大约有十几到二十几天是禁忌日),可参阅。
二、天忌●春分前三日,天雷将发,节气转换,倘若不戒,则生子难全,必有凶灾。
况且人身的气血流行,原是和天地间的节气相感应。
如果在不适当的时日交泄,则易使气血不合,精气伤损,远较其它时日走泄严重百倍。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其气甚微,如草木萌生,易于伤伐。
倘犯色戒,则来年精神必疲惫。
所以冬夏二至之前后半月,切忌行房。
●凡朔望先夜及四时节气之日,不可行房。
五更已过,身中阳气初生,一次当百次,有损气血,切忌行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