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热力学自测题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162.65 KB
- 文档页数:4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与热效应练习题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化规律以及能量转化过程中所伴随的其他物理和化学性质变化的学科。
在化学反应中,热力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反应的方向、速率以及能量转化的方式。
本文为大家提供几道关于化学反应热力学与热效应的练习题,帮助大家巩固所学知识。
1. 根据下面的反应方程式写出反应的反热。
2. 计算下面反应的焓变值:2H2(g) + O2(g) → 2H2O(l)3. 结合下面的数据计算反应的焓变值:反应1: C(graphite) + 2H2(g) → CH4(g) ΔH1 = ?反应2: C(graphite) + 2H2(g) + O2(g) → CH3OH(l) ΔH2 = -726 kJ反应3: CO(g) + 2H2(g) → CH3OH(l) ΔH3 = -91 kJ反应4: CO2(g) + 2H2(g) → CH3OH(l) ΔH4 = -195 kJ反应5: CO2(g) + 4H2(g) → CH4(g) + 2H2O(l) ΔH5 = ?反应6: CH3OH(l) → CH4(g) + 1/2O2(g) ΔH6 = ?4. 结合下面的反应焓变值计算反应的焓变值:反应1: 2H2(g) + O2(g) → 2H2O(g) ΔH1 = -572 kJ反应2: H2(g) → H2(g) + 1/2O2(g) ΔH2 = -286 kJ反应3: 2H2(g) → 2H2(g) + O2(g) ΔH3 = ?5. 如下为反应方程式和各反应物和产物的焓变值,请根据热力学定律判断该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反应。
反应:2H2(g) + O2(g) → 2H2O(g) ΔH = -484 kJ答案与解析:1. 例如:2H2(g) + O2(g) → 2H2O(l) 反热为 -483.6 kJ2. 反应的焓变值为ΔH = -484 kJ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反应物的摩尔数系数为2,产物的摩尔数系数为2,所以焓变值也是反应方程式右边各物质的摩尔数系数与它们的焓变之和。
化学热力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物质在标准状态下不是气体?A. 水B. 氧气C. 氮气D. 氢气答案:A2. 化学热力学中,系统与环境之间能量交换的主要方式是:A. 热能B. 电能C. 光能D. 机械能答案:A3.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哪种情况描述正确?A. 能量守恒B. 能量可以创造C. 能量可以消失D. 能量可以转化为质量答案:A4. 熵是热力学中描述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下列哪种情况下系统的熵会增加?A. 液体凝固成固体B. 气体压缩成液体C. 固体溶解于液体D. 气体扩散到真空答案:D5. 吉布斯自由能(G)是描述化学反应自发性的一个物理量,其表达式为:A. G = H - TΔSB. G = H - TSC. G = ΔH - TΔSD. G = ΔH + TΔS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不可能从单一热源_______热能并使之完全转化为_______而产生其他影响。
答案:吸取;机械功2. 绝对零度是温度的下限,其值为_______开尔文。
答案:03. 一个化学反应在恒温恒压下进行,如果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小于零,则该反应是_______的。
答案:自发4.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PV=nRT,其中P代表_______,V代表_______,n代表_______,R代表_______,T代表_______。
答案:压强;体积;摩尔数;气体常数;温度5. 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当温度趋近于绝对零度时,系统的熵趋近于_______。
答案:零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物理意义。
答案:热力学第一定律,也称为能量守恒定律,表明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在任何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和在任何物理或化学过程中都是恒定的。
其物理意义在于,它为能量转换和守恒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科学原则。
高三化学化学热力学练习题及答案1. 选择题1. 下列原因中,能够说明热力学第一定律成立的是:A. 熵是一个状态函数B. 热力学第二定律成立C. 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D. 等温过程中,热容量为0答案:D2. 熵最小原理是热力学第几定律的基础?A. 热力学第一定律B. 热力学第二定律C. 热力学第三定律D. 热力学第四定律答案:C3. 以下哪个过程属于绝热过程?A. 等温过程B. 等通压过程C. 等经热过程D. 等熵过程答案:D2. 填空题1. 在绝热条件下,压强增加时,气体的_________。
答案:温度增加2. 一种气体的摩尔熵为5R/J·K^-1,当气体的摩尔数变为原来的2倍时,熵的变化量为_________。
答案:5R/J·K^-13. 摩尔焓是单位质量物质的_________。
答案:焓3. 计算题1. 一个氧气分子的质量为5.3×10^(-26) kg,它的平均动能为3.01×10^(-19) J,求氧气分子的温度。
答案:298 K解析:根据理想气体的平均动能公式:K_avg = (3/2)kT其中,K_avg为平均动能,k为玻尔兹曼常数,T为温度。
将已知数据代入计算:3.01×10^(-19) J = (3/2) × 1.38×10^(-23) J/K × TT = (3.01×10^(-19) J × 2) / ((3/2) × 1.38×10^(-23) J/K)T = 298 K2. 某物质在压强为1 atm,温度为298 K时,其体积为10 L。
将压强增加到2 atm,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体积变为多少?答案:5 L解析: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其中,P为压强,V为体积,n为物质的摩尔数,R为气体常数,T 为温度。
将已知数据代入计算:1 atm × 10 L = n × 0.0821 L·atm/(mol·K) × 298 Kn = 10 L × 1 atm / (0.0821 L·atm/(mol·K) × 298 K) ≈ 0.406 mol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将n和T保持不变,有:2 atm × V = 0.406 mol × 0.0821 L·atm/(mol·K) × 298 KV = 5 L4. 解答题请结合热力学第一定律回答以下问题:在一个封闭容器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初始温度为300 K。
2019年化学热力学基础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体系接受环境做功为160J ,热力学能增加了200J ,则体系(A )A.吸收热量40JB.吸收热量360JC.放出热量40JD.放出热量360J2、环境的熵变等于(B 、C ) A.环体T Q δ B.环体T Q δ- C.环环T Q δ D.环环T Q δ- 3、理想气体的不可逆循环,G ∆( B )A.0<B.0=C.0>D.无法确定4、下列各式中哪个是化学势: ( C )A. (∂H/∂n B )T,p ,n ZB. (∂F/∂n B ) T,p ,n ZC. (∂G/∂nB ) T,p ,n Z D. (∂U/∂n B ) T,p ,n Z5. 已知反应C (s )+O 2(g )→CO 2(g )的ΔrHm θ (298K)<0,若常温常压下在一具有刚壁的绝热容器中C 和O 2发生反应.则体系( D )AB C D6. 373.2 K 和101.3 kPa 下的1 mol H 2O(l),令其与373.2 K 的大热源接触并向真空容器蒸发,变为373.2 K 、101.3 kPa 下的H 2O(g),对这一过程可以判断过程方向的是 ( C) A BC D7. ( C)ABCD8、373.15K和p下,水的摩尔汽化焓为40.7kJ·mol-1,1mol水的体积为18.8cm3,1mol水蒸气的体积为30 200cm3,1mol水蒸发为水蒸气的ΔU为(C )。
A、45.2kJ·mol-1B、40.7kJ·mol-1C、37.6kJ·mol-1D、52.5kJ·mol-19. 液体在其T,p满足克-克方程的条件下进行汽化的过程,以下各量中不变的是:( C )(A)摩尔热力学能(B)摩尔体积(C)摩尔吉布斯函数(D)摩尔熵10、在一定压力下,纯物质A的沸点、蒸气压和化学势分别为T b*、p A*和m A*,加入少量不挥发性的溶质形成溶液之后分别变成T b、p A和m A,因此有(D )(A) T b*< T b,p A*< p A,,m A*<m A(B) T b*> T b,p A*> p A,,m A*>m A(C) T b*> T b,p A*< p A,,m A*>m A。
1、理想气体经绝热可逆膨胀至一定的终态,该过程中体系的熵变ΔS体及环境的熵变ΔS环应为:(D )(A) ΔS体>0,ΔS环<0 (B)ΔS体<0,ΔS环>0(C) ΔS体>0,ΔS环=0 (D)ΔS体=0,ΔS环=02、下列四种表述:(2) 应改成“隔离体系经历一自发过程总是d S > 0”。
(3) 应改成“自发过程的方向就是使隔离体系混乱度增加的方向”。
(1) 等温等压下的可逆相变过程中,体系的熵变ΔS =ΔH相变/T相变(2) 体系经历一自发过程总有d S > 0(3) 自发过程的方向就是混乱度增加的方向(4)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体系的熵变为零两者都不正确者为:( C)(A) (1),(2) (B) (3),(4) (C) (2),(3) (D) (1),(4)(B) 因为绝热可逆ΔS = 0 ,绝热不可逆 S > 0。
所以状态函数S不同,故终态不能相同。
(A) 可以从同一始态出发达到同一终态(B) 从同一始态出发,不可能达到同一终态(C) 不能断定(A)、(B) 中哪一种正确(D) 可达到同一终态,视绝热膨胀还是绝热压缩而定4、下列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B)(A) (U/V)S = -p(适用于任何物质)(B) d S = Cp dln(T/K)- nR dln(p/p$) (适用于任何物质)(C) (S/V)T = (p/T)V(适用于任何物质)(D) (U/p)T = 0 (适用于理想气体)5、N2和O2混合气体的绝热可逆压缩过程中,体系的热力学函数变化值在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C) 因为Q R= 0 故ΔS = 0(A) ΔU= 0 (B) ΔA= 0 (C) ΔS= 0 (D) ΔG = 06、在下列结论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下列的过程可应用公式△S =nR ln(V2/V1) 进行计算:(1) 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膨胀( √) (2)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膨胀( ×)(3) K 和101325 kPa 下水的汽化( ×) (4) 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 √)7、将1 mol 甲苯在kPa,110 ℃(正常沸点)下与110 ℃的热源接触,使它向真空容器中汽化,完全变成kPa 下的蒸气。
物理化学热力学单元检测含答案热力学单元检测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5题,共计70分)(1)1mol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绍代艾态p1=202650pa,t1=273k沿着p/v=常数的途径可逆变化到终态为p2=405300pa则δh为()(a)17.02kj(b)-10.21kj(c)-17.02kj(d)10.21kj(2)半封闭体系中,存有一个状态函数维持恒定的变化途径就是什么途径?()(a)一定就是对称途径(b)一定就是不可逆途径(c)不一定就是对称途径(d)体系没产生变化(3)当体系将热量传递给环境之后,体系的焓:()(a)必定增加(b)必定减少(c)必定维持不变(d)不一定发生改变(4)下列关系式中哪个不需要理想气体的假设?()(a)cp-cv=nr(b)(dlnp)/dt=δh/(rt2)(c)对恒压过程,δh=δu+pδv(d)对边界层可逆过程,pv=常数。
(5)对于孤立体系中发生的实际过程,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w=0b.q=0c.δu=0d.δh=0(6)例如图,在边界层盛水容器中,灌入电阻丝,通电一段时间,通电后水及电阻丝的温度均略有升高,今以电阻丝为体系有()。
a.w=0,q<0,δu<0b.w>0,q<0,δu>0c.w<0,q<0,δu>0d.w<0,q=0,δu>0(7)某物质b的标准摩尔燃烧焓为?chm(298.15k)??200kj?mol,则该物质b在298.15k时冷却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小?rhm为()。
a.?200kj?molb.0kj?molc.200kj?mol?1?1?1$?1$d.40kj?mol?1(8)在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中,哪一组描述是正确的()。
a.q>0,δh=0,δp<0b.q=0,δh<0,δp>0c.q=0,δh=0,δp<0d.q<0,δh=0,δp<0(9)一对称热机与另一不可逆热机在其他条件都相同时,冷却等量的燃料,则可逆热机拖动的列车运行的速度()。
化学热力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量在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时改变?A. 分子振动B. 分子旋转C. 分子间距D. 分子排列方式2. 当一个化学反应进行至平衡时,下列哪个量不会发生变化?A. 反应速率B. 物质浓度C. 反应物质摩尔比D. 平衡常数3. 完全燃烧1 mol甲烷生成CO2和H2O的焓变是-802.3 kJ/mol,那么生成1 mol CO2需要吸收多少热量?A. -400.2 kJB. -401.15 kJC. -802.3 kJD. 802.3 kJ二、填空题1. 标准状态下,1 mol反应物在298 K时的标准摩尔焓变称为______。
答:标准反应焓变2. 爱因斯坦提出的爱因斯坦关系式将______定量地和______联系在一起。
答:能量、物质三、计算题1. 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c为0.05,如果初始反应物摩尔浓度分别为1 mol/L和2 mol/L,则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浓度分别为多少?答:设平衡时反应物A的摩尔浓度为x mol/L,则反应物B和生成物C 的摩尔浓度也为x mol/L。
由平衡常数的定义可得:Kc = [C]^n/[A]^m[B]^n代入已知的值可得:0.05 = x^1/x^1*x^2化简得 0.05 = 1/x解得x ≈ 20 mol/L所以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浓度均为20 mol/L。
2. 给定以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p为0.05:2CO(g) + O2(g) ⇌ 2CO2(g)已知在某实验温度下CO的分压为0.3 atm,O2的分压为0.4 atm,求CO2的分压。
答: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可得:Kp = P(CO2)^2/[P(CO)]^2[P(O2)]代入已知的值可得:0.05 = [P(CO2)]^2/[0.3]^2[0.4]化简得 [P(CO2)]^2 = (0.05)(0.3)^2(0.4)解得P(CO2) ≈ 0.13 atm所以CO2的分压约为0.13 atm。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自测题与答案. I选择题1.物质的量为n的纯理想气体,该气体的下列物理量中,其值确定后,其他状态函数方有定值打得是(d)。
(a)p(b)V (c)T,U (d)T,p2.有一真空绝热瓶子,通过阀门和大气相隔。
当阀门打开时,大气(视为理想气体)进入瓶内,此时瓶内气体的温度将(a)。
(a)升高(b)降低(c)不变(d)不确定3.公式∆H=Q p适用于下列过程中的(b)。
(a)理想气体从1013.25 kPa反抗很定的外压101.325 kPa膨胀(b)273 K,1013.25 kPa下冰融化成水(c)298 K,下电解CuSO4水溶液(d)气体从状态I等温可逆变化到状态II4.可逆机的效率为η,冷冻机的冷冻系数为β,则β和η的数值满足(d)。
(a)η<1,β<1 (a)η<1,β<1(a)η<1,β>1 (a)η<1,β可能小于、等于或大于15.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有可能发生的过程是(a)。
(1)对外做功且放出热量(2)很容绝热升温、无非膨胀功(3)恒压绝热膨胀(4)恒温绝热膨胀(a)(1),(4)(b)(2),(3)(c)(3),(4)(d)(1),(2)6.实际气体经节流膨胀后,(d)。
(a)Q<0,∆H=0,∆p<0(a)Q=0,∆H=0,∆T<0(a)Q=0,∆H<0,∆p<0(a)Q=0,∆H=0,∆p<07.某气体的状态方程为pV m=RT+bp(b为大于零的常数)。
此气体向真空绝热膨胀后的温度将(a)。
(a)升高(b)降低(c)不变(d)不确定8.根据定义:等压膨胀系数1=pVV Tα∂⎛⎫⎪∂⎝⎭,等容压力系数1=Vpp Tβ∂⎛⎫⎪∂⎝⎭,等温压缩系数1=TVV pκ⎛⎫∂⎪∂⎝⎭。
,,αβκ三者间的关系为(d)。
(a)α⋅β=p⋅κ(b)α⋅β⋅κ=1(c)α⋅κ=β/p(d)α=p⋅β⋅κ9.van der waals 气体经Joule实验后(绝热向真空膨胀),气体的温度将(b)。
化学反应系统热⼒学习题及答案物理化学第三章化学反应系统热⼒学习题及答案§ 标准热化学数据(P126)1. 所有单质的 Om f G ? (T )皆为零?为什么?试举例说明?答:所有处于标准态的稳定单质的O m f G ? (T ) 皆为零,因为由稳定单质⽣成稳定单质的状态未发⽣改变。
如:单质碳有⽯墨和⾦刚⽯两种,O m f G ? ,⽯墨)=0,⽽O m f G ? ,⾦刚⽯)= kJ·mol -1 (课本522页),从⽯墨到⾦刚⽯状态要发⽣改变,即要发⽣相变,所以O m f G ? ,⾦刚⽯)不等于零。
2. 化合物的标准⽣成热(焓)定义成:“由稳定单质在和100KPa 下反应⽣成1mol 化合物的反应热”是否准确?为什么?答:标准⽣成热(焓)的定义应为:单独处于各⾃标准态下,温度为T 的稳定单质⽣成单独处于标准态下、温度为T 的1mol 化合物B 过程的焓变。
此定义中(1)强调压⼒为⼀个标准⼤⽓压,⽽不强调温度;(2)变化前后都单独处于标准态。
3. ⼀定温度、压⼒下,发⽣单位化学反应过程中系统与环境交换的热Q p 与化学反应摩尔焓变r m H ?是否相同?为什么?答:等压不作其他功时(W’=0),数值上Q p =n r H ?。
但Q p 是过程量,与具体的过程有关;⽽r m H ?是状态函数,与过程⽆关,对⼀定的化学反应有固定的数值。
如将⼀个化学反应⾄于⼀个绝热系统中,Q p 为零,但r m H ?有确定的数值。
§ 化学反应热⼒学函数改变值的计算(P131)1. O m r G ?(T )、m r G ?(T )、O m f G ?(B,相态,T )各⾃的含义是什么?答:Om r G ?(T ):温度为T ,压⼒为P θ,发⽣单位反应的ΔG;m r G ?(T ):温度为T ,压⼒为P ,发⽣单位反应的ΔG;Omf G ?(B,相态,T ):温度为T ,压⼒为P θ,由各⾃处于标准状态下的稳定单质,⽣成处于标准态1mol 化合物反应的ΔG。
检测题(一)选择题1.25℃时,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约为6 mol/L,若在1升水中加入1摩尔NaCl,则其溶解的过程为A.∆G >0,∆S >0 B.∆G <0,∆S >0C.∆G >0,∆S <0 D.∆G <0,∆S <02.下列反应中哪一个的熵值变化最大:A.C(s)+O2(g) = CO2(g) B.2SO2(g)+O2(g) = 2SO3(g)C.CaSO4(s)+2H2O(l) = CaSO4.2H2O(s) D.3H2(g)+N2(g) = 2NH3(g)3.汽化是这样一个过程,其A.∆H、∆S和∆G在一切温度下均为正值B.∆H和∆S为正值C.∆G在T值低时为负值,在T值高时为正值D.∆H与压力有极大关系4.下列提法中哪一个最好地表达了∆G与温度之间的关系A.∆G与T无关B.∆G随T而变C.∆G是T的线性函数D.∆G一般随T降低而减小5.反应CaO(s)+H2O(1) = Ca(OH)2(s) 在25℃是自发的,其逆反应在高温下变为自发,这意味着A.∆H为+,∆S为+ B.∆H为+,∆S为-C.∆H为-,∆S为-D.∆H为-,∆S为+6.AgCl的∆f G mØ为-110.4 kJ/mol,反应2AgCl(s) = 2Ag (s)+Cl2(g)的∆r G mØ为A.–110.4×2 kJ/mol B.–110.4 kJ/molC.+110.4 kJ/mol D.+110.4×2 kJ/mol8.NO(g) + CO(g) = 1/2N2 (g) + CO2(g) ∆r H mØ = -373.27 kJ/mol,预期什么条件有利于使有害气体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取得最高转化率?A.低温高压B.高温高压 C .低温低压D.高温低压9.下列情况属于封闭体系的是A.用水壶烧开水B.氢气在盛有氯气的密闭绝热容器中燃烧C.氢氧化钠与盐酸在烧杯中反应D.反应N2O4 (g) = 2NO2(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等于反应的焓变B.化学反应的Q p = ∆H,所以Q p也是状态函数C.反应的∆H等于产物的生成热之和减去反应物的生成热之和D.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H≈∆U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则含的热量越多B.煤炭中有很多热C.只有等压过程才有∆HD.热力学过程的Q-W只由始态和终态决定,而与途径无关12.对于放热反应H2(g) + 1/2O2 (g) = H2O(g),Q p与Q v关系是A.Q p=Q v B.Q p>Q vC.Q p<Q v D.无法判断13.某体系开始于能量状态U1,若体系输出100 J的热能,环境对体系做了250 J的功,则体系终态的能量为A.U1+ 150 J B.U1-150 JC.等于U l J D.U l + 350 J14.已知下列数据:A + B = C + D ∆r H mØ = -10 kJ/mol,C + D = E ∆r H mØ =5 kJ/mol,则反应A + B = E的∆r H mØ为A.+5 kJ/mol B.-15 kJ/molC.-5 kJ/mol D.+15 kJ/mol15.已知反应2Al(s) + Fe2O3(s) = 2Fe(s) + Al2O3 (s),标准状态下的等压热效应Q p= - 847.6 kJ/mol,如果实验测定反应放热7588 kJ,则生成的铁为A.9 mol B.1.00 kgC.10 kg D.无法计算16.下列反应中,C2H5OH(1)的标准生成热与化学反应的焓变相等的反应是A.2C(金刚石) + 3H2(1) + 1/2O2(g) = C2H5OH (1)B.2C(石墨) + 3H2(g) + 1/2O2 (1) = C2H5OH (1)C.2C(石墨) + 3H2(g) + 1/2O2 (g) = C2H5OH (1)D.2C(石墨) + 3H2(g) + 1/2O2 (g) = C2H5OH (g)17.已知∆f H mØ(H2O,1) = -285.85 kJ/mol,∆f H mØ(H2O,g) = -241.84 kJ/mol,298K时,l mol 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所吸收的热量是A.44.01 kJ B.285.85 kJ C.241.84 kJ D.018.C(石墨)的标准燃烧热,也是下列哪种物质的标准生成热A.CO(g) B.CO2(g) C.O2 (g) D.CO2 (1)19.指出下列反应既可表示硫燃烧,又符合生成热定义的是A.S(s) + O2 (g) = SO2(g) B.S(g) + O2 (g) = SO2(g)C.S(s) + 3/2 O2 (g) = SO3(g) D.S(s) + 3/2 O2 (g) = SO3 (s)20.液态水的标准生成热是下列哪种物质的标准燃烧热A.H2(g) B.O2 (g) C.H(g) D.O(g)21.CO2(g)的标准生成热等于A.CO2(g)的标准燃烧热B.CO2 (g)标准燃烧热的负值C.金刚石的标准燃烧热D.石墨的标准燃烧热22.∆c H mØ(石墨)= -393.7 kJ/mol,∆c H mØ(金刚石)= -395.8 kJ/mol,则反应C(石墨) = C(金刚石)的焓变应为A.-789.5 kJ/mol B.-2.1 kJ/molC.+2.1 kJ/mol D.+789.5 kJ/mol23.按通常规定,标准生成热为零的物质有A.N2(1) B.Na(g) C.红磷(s) D.Hg (1)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放出的热量不一定是该反应的焓变B.某一物质的燃烧热愈大,则其生成热就愈小C.某一状态下体系的焓即为该状态下体系所含有的热量D.在任何情况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过程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25.如果体系经过一系列变化后又回到初始状态,则体系的A.Q =0W =0∆U =0∆H =0B.Q ≠0 W ≠0 ∆U =0 ∆H =0C.Q = W∆U = Q-W ∆H =0D.Q ≠-W∆U = Q-W∆H =0(二)填空题1.在热力学中,∆H、∆S和∆G分别称为、、,它们都是体系的函数,在同一反应的正、逆反应中,它们的数值符号,三者的关系式为。
化学热力学基础自测题一.选择题1.反应CO(g) + 1/2O2(g)→CO2(g)的∆rHØm,下列说法那一个不恰当()A.∆rHØm是CO2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B. ∆rHØm是CO 的标准摩尔燃烧焓C. 小于零D. ∆rHØm不等于∆rUØm2. 从始态A变化到终态B,经不可逆过程∆S的数值如何变化()A. ∆S>0B. ∆S<0C. ∆S=0D.无法判断3. 孤立体系内发生了一个自发过程,∆G值:()A. ∆G<0B. ∆G>0C. ∆G=0D.不能确定4. 同一温度下同一物质其固态和液态相比较其标准摩尔生成焓∆f HØm谁大()A. ∆f HØm(B,S )= ∆f HØm(B,l )B. ∆f HØm(B,S )>∆f HØm(B,l )C. ∆f HØm(B,S )<∆f HØm(B,l )D. 无法判断5. 一物质在指定温度T K,摩尔蒸发焓为∆Vap H m,摩尔熔化焓为∆fus H m,则摩尔升华焓∆sub H m为()A. ∆sub H m=∆fus H m -∆Vap H mB. ∆sub H m=∆fus H m+∆Vap H mC. ∆sub H m=∆Vap H m -∆fus H mD. ∆sub H m=2∆fus H m -∆Vap H m6. 将5mol A置于封闭体系中进行反应:2A → 3B,体系中产生了2molB时,反应进度为( )molA.2/5B.3/5C.2/3D.17. 一封闭体系(I)和(II)两条不同途径从始态A变化到终态B,下列式子中那些可以成立()A.Q I=Q IIB.W I=W IIC.∆U I =∆U IID. ∆H I= Q I8. 理想气体恒温膨胀由1000KPa变化到100KPa,则:(1)Q()0 (2)∆U()0 (3)∆H()0 (4)W()0 A.〈 B. 〉 C. =9. 根据热力学知识,下列定义中不正确的是()a. H2 (g)的∆ r G θm= 0b. H+(aq)的∆ r G θm= 0c. H (g)的∆ r Hθm = 0d. H2 (g)的∆ r H θm= 010.反应C(s) + O2(g) → CO2(g) 的∆rHØm,下列说法中那一个是不恰当的()A.∆rHØm是CO2(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B. ∆rHØm是C(s)的标准摩尔燃烧焓C. ∆rHØm为正值D. ∆rHØm= ∆rUØm11.下面那些过程式子∆H=Q P是适用的()A.理想气体从1000KPa反抗恒定的100KPa外压膨胀到100KPaB.0℃,101.325KPa下冰融化为水C.电解CuSO4水溶液D.在25℃,101.325KPa下酸碱中和反应12.对于实际气体不可逆循环过程,下列结论中那些是正确的()A.∆U=0 B.∆H=0 C.Q=0 D.W=013.在封闭体系内当热从体系传向环境时,体系的内能如和变化()A.必增加B.必降低C.保持不变D.不一定降低14. 298.15KPa下反应可经两条途径完成:途径(1)使反应在烧杯中进行,途径(2)使反应在电池中可逆的进行,则下面式子那些成立()A. ∆H1 = ∆H2B. Q1 = Q2 C ∆H I = Q1 D. ∆H2= Q215.下述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焓只是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才与系统反应热相等B.焓是人为定义的一种具有能量量纲的热力学量C.焓是状态函数D.焓是系统能与环境进行热交换的能量16.在下列反应中,进行1mol反应时放出热量最大的是()A.CH4(l) + 2O2(g) =CO2(g) + H2O(g)B.CH4(g) + 2O2(g) =CO2(g) + H2O(g)C.CH4(g) + 2O2(g) =CO2(g) + H2O(l)D.CH4(g) + 3/2O2(g) =CO(g) + H2O(l)17.下列对功和热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都是途径函数,无确定的途径变化就无确定的数值B.都是途径函数,对应于某一状态有一确定值C.都是状态函数,变化量与途径无关D.都是状态函数,始终态确定,其值也确定18.在温度T的标准状态下,若已知反应A→2B的标准摩尔反应焓∆rHØm,1,与反应2A→C的标准摩尔反应焓∆rHØm,2,则反应C4B的标准摩尔反应焓∆rHØm,3与∆rHØm,1及∆rHØm,2的关系为:∆rHØm,3=()A.2∆rHØm,1 + ∆rHØm,2 B.∆rHØm,1 - 2∆rHØm,2C.∆rHØm,1 + ∆rHØm,2 D.2∆rHØm,1 - ∆rHØm,219.某恒容绝热箱中有CH4 和O2 混合气体,通电火花使它们起反应(电火花的能可以不计),该变化过程的()a.ΔU = 0,ΔH = 0b.ΔU = 0,ΔH > 0c.ΔU = 0,ΔH < 0d.ΔU < 0,ΔH > 020.如果系统经过一系列变化,最后又变到初始状态,则系统的()a. Q = 0,W = 0,ΔU = 0,ΔH = 0b. Q ≠ 0,W ≠0,ΔU = 0,ΔH = Qc. Q = W,ΔU = Q - W,ΔH = 0d. Q ≠ W,ΔU = Q - W,ΔH = 021.根据热力学知识,下列定义中不正确的是()a. H2 (g)的∆ r G θm= 0b. H+(aq)的∆ r G θm= 0c. H (g)的∆ r Hθm = 0d. H2 (g)的∆ r H θm= 022.在下列反应中,焓变等于AgBr(s)的∆ f H θm的反应是()a. Ag+(aq) + Br-(aq) → AgBr (s)b. 2Ag (s) + Br2 (g)→2AgBr (s)c. Ag (s) +1/2 Br2 (g) → AgBr (s)d. Ag (s) +1/2 Br2 (g) → AgBr(s)23.已知NH3(g)的∆ f H θm=-46 kJ·mol-1,H – H 键能为435 kJ·mol-1,N≡N键能为941kJ·mol-1,则N –N 键的平均键能(kJ·mol-1)为()a. -390b. 1169c. 390d. -116924.在标准条件下石墨燃烧反应的焓变为-393.6 kJ·mol-1,金刚石燃烧反应的焓变为-395.6 kJ·mol-1,则石墨转变成金刚石反应的焓变为()a. -789.3 kJ·mol-1b. 0c. +1.9 kJ·mol-1d. -1.9 kJ·mol-125.25℃时NaCl 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约为6 mol·dm-3,若在1 dm-3 水中加入1 mol NaCl,则NaCl (s) +H2O (l) → NaCl (aq)的()a. ΔS > 0,ΔG > 0b. ΔS > 0,ΔG < 0c. ΔG > 0,ΔS < 0d. ΔG < 0,ΔS < 026.某温度下,A+B===2C 反应达到平衡,若增大或减少B 的量,C 和A 的平衡浓度都不变,则B是()a. 纯固体或纯液体b. 气体c. 溶液27.下列哪一种有关同时平衡体系的说法是错误的()a. 同时平衡时,某一物质的浓度(或分压)发生变化,则其他物质的浓度(或分压)也都发生变化;b. 在计算中可忽略平衡常数特别小的反应;c. 其中某一平衡常数值改变,则其他平衡常数值都将随之改变;d. 各反应的平衡常数数值互相有关。
A r H/fX298J5/C) = 2x(-393.5U^7w/-1) + 2x(-285.8V-m^/-,)-(-484.5U-m<?/-1)= S14AU-mol-i7.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造出来的B.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不引起其他变化是不可能的C.一切实际过程都是热力学不可逆过程D.功可以全部转化力热,但热一定不能全部转化力功这是有条件的,即在不引起环境改变的前提下(不留下痕迹)二、填空题(在以下各小题中岡有“_________ 处填上答案)1.物理量Q (热量)、T (热力学温度)、V (系统体积)、W (功),其中属于状态函数的是_T、V ;与过程有关的量是_Q、W ;状态函数中属于广度量的是_ V •.属于强度景的是_ T 。
2.0', = AU、,的应用条件是_ 恒容;W =0 ; 封闭系统。
100嫩W v 、Q 、AU #AHo解:G )由^2C Cp ,”t _pjn _Q 7=C ZAWI -/? = 28.8-8.314i 43p }V } _ 3.04x10s P6zxl.43xl0-3m 3RT' 8.314J • jnol~l • /C 1x 298.15尺Q=0W v =AU = U(T 2 - 7;) = n(C p .m - /?)(r 2 - 7;) =0.175 x (28.8 - 8.314) x (225 -298.15) -2627\H = nC 戸(72-7;) = 0.175X 28.8X (225-298.15) = -368.6J3. lOOg 液体苯在正常沸点80.2°C 及101.325kPa 下蒸发为苯蒸气,己知苯的摩尔蒸发潜 热2\哪//,。
=30.810以’/^厂1,试求上述蒸发过程的W v 、Q 、Z\U 和Z\H 。
苯的摩尔质量 A/QH6 =78。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练习题焓变熵变与自由能变化化学反应的热力学练习题:焓变、熵变与自由能变化热力学是物理化学中研究物质能量转化和能量传递的分支学科。
在化学反应中,焓变、熵变和自由能变化是热力学中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通过解答几个化学反应的热力学练习题,深入探讨焓变、熵变和自由能变化的计算与解释。
1. 根据如下反应方程式,求解该反应的焓变、熵变和自由能变化:2H2(g) + O2(g) → 2H2O(g)解答: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反应物和产物的标准生成焓(ΔHf)。
根据反应物和产物的摩尔数,可以得到焓变ΔH = Σ(ΔHf产物) - Σ(ΔHf反应物)。
进一步地,熵变ΔS = Σ(S产物) - Σ(S反应物)。
最后,自由能变化ΔG = ΔH - TΔS,其中 T 为反应发生的温度。
2. 给定以下反应的熵变值,利用熵变的性质回答问题:CO(g) + 1/2O2(g) → CO2(g) ΔS = -72.8 J/K·mol2H2(g) + O2(g) → 2H2O(g) ΔS = -88.7 J/K·mol问题:以上两个反应的混合熵变是多少?解答:根据熵变的性质,混合熵变ΔS_mix= Σ(ΔS产物) - Σ(ΔS反应物)。
根据题目所给的熵变值,代入计算得到ΔS_mix = (-88.7 J/K·mol) + (-72.8 J/K·mol) = -161.5 J/K·mol。
3. 对于以下两个反应,计算它们的自由能变化,并判断哪一个反应更有可能发生:反应A:2NH3(g) → N2(g) + 3H2(g) ΔG = -33.2 kJ反应B:N2(g) + 3H2(g) → 2NH3(g) ΔG = 12.3 kJ解答:自由能变化ΔG 可以通过ΔG =ΔH - TΔS 计算得到。
根据给定的ΔG 和ΔS 的数值,我们可以使用ΔG = ΔH - TΔS 推导出ΔG = -RTlnK 的公式。
高三化学化学热力学练习题及答案高三化学热力学练习题及答案热力学是化学中重要的分支,探讨了热量和能量转化的规律。
对于高三学生来说,熟练掌握热力学理论和解题方法非常关键。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高三化学热力学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练习题一:1. 在一容器中放入氮气和碘气,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N2(g) + 3I2(g) → 2NI3(g) ΔH = -600 kJ。
根据上述反应,回答以下问题:a) 反应放出的热变化是吸热还是放热?b) 化学反应的焓变是多少?c) 按照化学方程式,当2 mol N2 和 6 mol I2 参与反应时,放出的热量是多少?答案:a) 反应放热。
b) 化学反应的焓变为-600 kJ。
c) 根据化学方程式,2 mol N2 和 6 mol I2 参与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600 kJ/mol × 4 mol = -2400 kJ。
练习题二:2. 用能量转化的角度回答以下问题:a) 定义化学反应的焓变是什么?b) 如何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c) 焓变与热量有什么区别?答案:a) 化学反应的焓变是指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变化。
b) 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可以通过焓变的正负来确定。
焓变为正值时,说明反应为吸热反应;焓变为负值时,说明反应为放热反应。
c) 焓变是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变化,是一个物理量;而热量是能量的传递形式,是热力学的概念。
练习题三:3. 已知反应:2H2(g) + O2(g) → 2H2O(l) ΔH = -572 kJ根据上述反应,回答以下问题:a) 反应放出的热变化是吸热还是放热?b) 当反应需要5.0 mol O2 参与时,释放出的热量是多少?答案:a) 反应放热。
b) 当反应需要5.0 mol O2 参与时,释放出的热量为-572 kJ/mol × 5.0 mol = -2860 kJ。
练习题四:4. 反应:2SO2(g) + O2(g) → 2SO3(g) ΔH = -196 kJ根据上述反应,回答以下问题:a) 反应放出的热变化是吸热还是放热?b) 当反应需要2.5 mol O2 参与时,释放出的热量是多少?答案:a) 反应放热。
2019年化学热力学基础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一绝热箱内,一电阻丝浸入水中,通以电流。
若以水和电阻丝为体系,其余为环境,则(C )A.0,0,0>∆=>U W QB.0,0,0>∆==U W QC.0,0,0>∆>=U W QD.0,0,0<∆=<U W Q2、2H 和2O 在绝热定容的体系中生成水,则(D )A.0,0,0=∆>∆=孤S H QB.0,0,0>∆=>U W QC.0,0,0>∆>∆>孤S U QD.0,0,0>∆==孤S W Q3、℃10-、标准压力下,1mol 过冷水蒸汽凝集成冰,则体系、环境及总的熵变为( B )A.0,0,0<∆<∆<∆univ sur sys S S SB.0,0,0>∆>∆<∆univ sur sys S S SC.0,0,0>∆>∆>∆univ sur sys S S SD.0,0,0<∆>∆<∆univ sur sys S S S4、 在101.3kP a 、373K 下,1molH 2O (l )变成H 2O (g )则( D )A 、 Q < 0B 、 △U = 0C 、 W > 0D 、 △H > 05、 等温等压下过程可以自发进行时,肯定成立的关系是 ( B )A (ΔGT,p + Wf) > 0B ΔGT,p < 0C ΔS 总 > 0D ΔH S,p > 0 6、CA B C D7、、pV g =常数( g =C p ,m /C V ,m )的适用条件是(C )A 、绝热过程B 、理想气体绝热过程C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D 、绝热可逆过程8.对一理想气体,下列哪个关系式不正确 A .A .B .C .D .9. 克-克方程式可用于( A )(A) 固-气及液-气两相平衡 (B) 固-液两相平衡 (C) 固-固两相平衡10、已知环己烷、醋酸、萘、樟脑的凝固点降低系数k f 分别是20.2、9.3、6.9及139.7K ·kg · mol -1。
1、对反应CO(g)+H 2O(g)=H 2(g)+CO 2(g) ( B )(A) O K =1 (B) O K =K c (C) O K >K c (D) O K <K c2、化学反应体系在等温等压下发生Δξ= 1 mol 反应,所引起体系吉布斯自由能的改变值Δr G m 的数值正好等于体系化学反应吉布斯自由能 (∂G /∂ξ)T ,p ,i n 的条件是: ( D )(A) 体系发生单位反应 (B) 反应达到平衡(C) 反应物处于标准状态 (D) 无穷大体系中所发生的单位反应3、饱和溶液中溶剂的化学势μ与纯溶剂的化学势μ*的关系式为: ( C )(A )μμ=* (B )μμ>* (C )μμ<* (D )不能确定4、饱和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势μ与纯溶质的化学势μ*的关系式为: ( A )(A )μμ=* (B )μμ>* (C )μμ<* (D )不能确定5、不饱和溶液中溶剂的化学势μ与纯溶剂的化学势μ*的关系式为: ( C )(A )μμ=* (B )μμ>* (C )μμ<* (D )不能确定6、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势μ与纯溶质的化学势μ*的关系式为: ( C )(A )μμ=* (B )μμ>* (C )μμ<* (D )不能确定7、化学反应等温式 Δr G m =O m G r ∆+ RT ln Q a ,当选取不同标准态时,反应的O m G r ∆将改变,该反应的 Δr G m和 Q a 将: ( C )(A) 都随之改变 (B) 都不改变(C) Q a 变,Δr G m 不变 (D) Q a 不变,Δr G m 改变8、在等温等压下,当反应的O m G r ∆= 5 kJ ⋅mol -1时,该反应能否进行? ( C )(A) 能正向自发进行 (B) 能逆向自发进行(C) 不能判断 (D) 不能进行9、已知反应 2NH 3= N 2+ 3H 2在等温条件下,标准平衡常数为 0.25,那么,在此条件下,氨的合成反应 (1/2) N 2+(3/2) H 2= NH 3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 C )(A) 4 (B) 0.5 (C) 2 (D) 110、某化学反应在298 K 时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为负值,则该温度时反应的K 将是: ( C )(A) K = 0 (B) K < 0 (C) K > 1 (D) 0 < K < 111、25℃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3.168 kPa,此时液态水的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O m G r ∆为- 237.19 kJ·mol -1,则水蒸气的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为: ( D )(A) -245.76 kJ ⋅mol -1 (B) -229.34 kJ ⋅mol -1 (C) -245.04 kJ ⋅mol -1 (D) -228.60 kJ ⋅mol -112、理想气体反应CO g H g CH OH g ()()()+=223的O m G r ∆与温度T 的关系为:K T mol J G r /92.5221660/1O m +-=⋅∆-若在标准状态下的反应向右进行,则应控制反应的温度: ( B )(A )须高于409.3 K (B )须低于409.3 K (C )须等于409.3 K (D )须低于409.3 °C13、对理想气体反应 CO(g) + H 2O(g) = H 2(g) + CO 2(g) ,下述哪种关系是正确的? ( B )(A) K x < K p (B) K p = K x (C) K x = K c (D) K p < K c14、理想气体反应平衡常数 K x 与 K c 的关系是∶ ( D )(A) K x = K c (RT )νB B ∑ (B) K x = K c p νB B ∑ (C) K x = K c (RT /p BB )ν-∑ (D) K x = K c (V /νB B ∑n B ) νB B ∑15、在1100℃时,发生下列反应:(1) C(s) + 2S(s) = CS 2(g) K 1= 0.258(2) Cu 2S(s) + H 2(g) = 2Cu(s) + H 2S(g) K 2= 3.9×10-3(3) 2H 2S(g) = 2H 2(g) + 2S(s) K 3= 2.29×10-2则1100℃时反应 C(s) + 2Cu 2S(s) = 4Cu(s) + CS 2(g) 的 K 为: (A )(A) 8.99×10-8 (B) 8.99×10-5 (C) 3.69×10-5 (D)3.69×10-816、气相反应 A +B = 2L +M ,在 25℃下和恒定容器内进行,最初 A 和 B 各为101.325 kPa,而没有L 和M ,平衡时A 和B 均为13×101.325 kPa ,则该反应的K c / mol·cm -3 为: ( A ) (A) 4.31×10-3 (B) 8 (C) 10.67 (D) 1617、在732 K 时反应NH 4Cl(s)=NH 3(g)+HCl(g)的O m G r ∆为-20.8 kJ ⋅mol -1,O mH r ∆为154 kJ ⋅mol -1, 则反应O m S r ∆为: ( A )(A) 239 J ⋅K -1⋅mol -1 (B) 0.239 J ⋅K -1⋅mol -1 (C) 182 J ⋅K -1⋅mol -1 (D) 0.182 J ⋅K -1⋅mol -118、一定温度压力下,化学反应吉布斯自由能Δr G m =(∂G /∂ξ)T ,p ,1n 与标准化学反应吉布斯自由O Gr ∆相等的条件是: ( D )(A) 反应体系处于平衡 (B) 反应体系的压力为p (C) 反应可进行到底 (D) 参与反应的各物质均处于标准态19、 298 K 时,气相反应H 2+I 2=2HI 的O m G r ∆=-16 778 J ⋅mol -1,则反应的平衡常数O K 为:( C )(A) 2.0×1012 (B) 5.91×106 (C) 873 (D) 18.920、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量的 PCl 5(g) 在一密闭容器中达到分解平衡。
1、对于理想气体的内能有下述四种理解:(1) 状态一定,内能也一定(2) 对应于某一状态的内能是可以直接测定的(3) 对应于某一状态,内能只有一个数值,不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值(4) 状态改变时,内能一定跟着改变其中正确的是:( D)(A) (1),(2) (B) (3),(4) (C) (2),(4) (D) (1),(3)2、下面陈述中,正确的是:( C)(A) 虽然Q和W是过程量,但由于Q V =ΔU,Q p=ΔH,而U和H是状态函数,所以Q V和Q p 是状态函数(B) 热量是由于温度差而传递的能量,它总是倾向于从含热量较多的高温物体流向含热量较少的低温物体(C) 封闭体系与环境之间交换能量的形式非功即热(D) 两物体之间只有存在温差,才可传递能量,反过来体系与环境间发生热量传递后, 必然要引起体系温度变化4、"压强",即物理化学中通常称为"压力"的物理量,其量纲应该是什么? (A )(A) 动量(B) 力(C) 动能(D) 加速度面积·时间面积·时间面积·时间面积·质量5、一体系如图,隔板两边均充满空气(视为理想气体),只是两边压力不等,已知p右<p左,则将隔板抽去后应有:( A)(A) Q = 0 W = 0 ΔU = 0 (B) Q = 0 W < 0 ΔU > 0(C) Q > 0 W < 0 ΔU > 0 (D)ΔU = 0 , Q=W≠08、对于孤立体系中发生的实际过程,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D)(A) W = 0 (B) Q = 0 (C) ΔU= 0 (D) ΔH = 010、某绝热封闭体系在接受了环境所做的功之后,其温度: ( A)(A) 一定升高(B) 一定降低(C) 一定不变(D) 不一定改变12、1mol 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298 K,202.65 kPa 经历:①等温, ②绝热, ③等压。
1、对反应CO(g)+H2O(g)=H2(g)+CO2(g) ( B )
(A)=1 (B)=K c (C)>K c (D)<K c
2、化学反应体系在等温等压下发生Δξ= 1 mol 反应,所引起体系吉布斯自由能的改变值Δr G m的数值正好等于体系化学反应吉布斯自由能(G/ξ)T,p,的条件是:(D)
(A) 体系发生单位反应 (B) 反应达到平衡
(C) 反应物处于标准状态 (D) 无穷大体系中所发生的单位反应
3、饱和溶液中溶剂的化学势与纯溶剂的化学势的关系式为:
( C )
(A)(B)(C)(D)不能确定
4、饱和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势与纯溶质的化学势的关系式为:
( A )
(A)(B)(C)(D)不能确定
5、不饱和溶液中溶剂的化学势与纯溶剂的化学势的关系式为:
( C )
(A)(B)(C)(D)不能确定
6、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势与纯溶质的化学势的关系式为:
( C )
(A)(B)(C)(D)不能确定
7、化学反应等温式Δr G m=+ RT ln Q a,当选取不同标准态时,反应的将改变,该反应的 Δr G m和Q a将: ( C )
(A) 都随之改变 (B) 都不改变
(C) Q a变,Δr G m不变 (D) Q a不变,Δr G m改变
8、在等温等压下,当反应的= 5 kJmol-1时,该反应能否进行?
( C )
(A) 能正向自发进行 (B) 能逆向自发进行
(C) 不能判断 (D) 不能进行
9、已知反应2NH3= N2+ 3H2在等温条件下,标准平衡常数为0.25,那
么,在此条件下,氨的合成反应(1/2) N2+(3/2) H2= NH3的标准平衡常
数为: ( C )
(A) 4 (B) 0.5 (C) 2 (D) 1
10、某化学反应在298 K时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为负值,则该温度时
反应的K将是: ( C )
(A) K= 0 (B) K< 0 (C) K> 1 (D) 0 < K< 1
11、25℃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3.168 kPa,此时液态水的标准生成吉布斯
自由能为- 237.19 kJ·mol-1,则水蒸气的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为:
( D )
(A) -245.76 kJmol-1 (B) -229.34 kJmol-1 (C) -245.04 kJmol-1 (D)
-228.60 kJmol-1
12、理想气体反应的与温度的关系为:
若在标准状态下的反应向右进行,则应控制反应的温度:
(B)
(A)须高于409.3 K (B)须低于409.3 K (C)须等于409.3 K (D)须低于409.3 C
13、对理想气体反应 CO(g) + H2O(g) = H2(g) + CO2(g) ,下述哪种关系是
正确的? ( B )
(A) K x< K p (B) K p= K x (C) K x= K c (D) K p< K c
14、理想气体反应平衡常数K x与K c的关系是∶ ( D )
(A) K x= K c(RT) (B) K x= K c p (C) K x= K c(RT/p (D) K x= K c(V/n B)
15、在1100℃时,发生下列反应:
(1) C(s) + 2S(s) = CS2(g) K1= 0.258
(2) Cu2S(s) + H2(g) = 2Cu(s) + H2S(g) K2= 3.9×10-3
(3) 2H2S(g) = 2H2(g) + 2S(s) K3= 2.29×10-2
则1100℃时反应 C(s) + 2Cu2S(s) = 4Cu(s) + CS2(g) 的K为: (A
)
(A) 8.99×10-8 (B) 8.99×10-5 (C) 3.69×10-5 (D)3.69×10-8
16、气相反应 A+B = 2L+M ,在 25℃下和恒定容器内进行,最初 A 和
B 各为101.325 kPa,而没有L和M,平衡时A和B均为×101.325 kPa,则该反应的K c / mol·cm-3为: ( A )
(A) 4.31×10-3 (B) 8 (C) 10.67 (D) 16
17、在732 K时反应NH4Cl(s)=NH3(g)+HCl(g)的为-20.8 kJmol-1,为154 kJmol-1, 则反应为: ( A )
(A) 239 JK-1mol-1 (B) 0.239 JK-1mol-1 (C) 182 JK-1mol-1 (D) 0.182 JK-1mol-1
18、一定温度压力下,化学反应吉布斯自由能Δr G m=(G/)T,p,与标准化学反应吉布斯自由相等的条件是: ( D )
(A) 反应体系处于平衡 (B) 反应体系的压力为p
(C) 反应可进行到底 (D) 参与反应的各物质均处于标准态
19、298 K 时,气相反应H2+I2=2HI的=-16 778 Jmol-1,则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C )
(A) 2.0×1012 (B) 5.91×106 (C) 873 (D) 18.9
20、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量的PCl5(g) 在一密闭容器中达到分解平衡。
若往容器中充入氮气,使体系的压力增加一倍(体积不变),则PCl5的解离度将为 ( C )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不定
21、PCl5的分解反应是PCl5(g) =PCl3(g) + Cl2(g),在473 K达到平衡时, PCl5(g)有 48.5% 分解,在573 K 达到平衡时,有 97% 分解,则此反应为 ( B )
(A) 放热反应 (B) 吸热反应 (C) 即不放热也不吸热 (D) 这两个温度下的平衡常数相等
22、已知反应3O2(g) = 2O3(g) 在25℃时,=-280 Jmol-1,则对该反应有利的条件是: ( C )
(A) 升温升压 (B) 升温降压 (C) 降温升压 (D) 降温降压
23、化学平衡的化学势判据是 ___ = 0 _____ ,其适用条件是____只作体积功的封闭体系,恒温、恒压条件下或恒温、恒容条件下的化学平衡体系_________ 。
24、若298 K 时,反应N2O4(g) =2NO2(g) 的= 0.1132,则:(1) 当p (N2O4) = p (NO2) = 1 kPa 时,反应将 _____(B)______; (2) 当p (N2O4) =
10 kPa,p (NO2) = 1 kPa 时,反应将 ___(A)_____ 。
(A) 向生成 NO2的方向进行 (B) 向生成 N2O4的方向进行
(C) 正好达化学平衡状态 (D) 难于判断其进行方向
25、在298 K时,磷酸酯结合到醛缩酶的平衡常数=540,直接测定焓的变化是-87.8 kJmol-1,若假定与温度无关,则在310 K时平衡常数的值是__137 __ 。
26、温度对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影响很大,在恒压下,它们的定量关系是___ (ln K /T)p=Δr H /RT2______ 。
当 ___Δr H > 0 ___时,升高温度对反应进行有利;当 ____Δr H < 0 ___ 时,升高温度对反应进行不利。
27、一个抑制剂结合到碳酸酐酶,在298 K时反应的平衡常数=4.17×107,=-45.1 kJmol-1,则该温度下反应的=____-5.53 ____ JK-1mol-1。
28、将A,B两种气体以1:2的比例封入一真空容器,反应
A(g)+2B(g)=C(g) 为吸热反应, 300℃下平衡时系统的总压力为p1,在500℃下平衡时总压力为p2,则p1__> __ p2 (填<,>,=)。
29、反应CO(g) + 2H2(g) = CH3OH(g) 在300℃,1013.25 k Pa压力下进行,按理想气体反应处理时,其平衡常数K c=10 mol-2dm6, 则K x= _____ 0.46 ________ 。
30、低压气相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压力的关系分别是:K p只是温度的函数, K c是 _ T __的函数,K x是 ________ T, p ___ 的函数。
31、在一定温度下,对于给定反应,K p= K x= K m= K c的条件是 __理想气体___ 和 __= 0 __ 。
32、已知N2O4的分解反应N2O4(g) = 2NO2(g),在25℃时,= 4.78 kJmol-1。
此温度时,在p(N2O4) = 3,p(NO2)=2的条件下,反应向____向左____ 方向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