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分解反应及条件
- 格式:ppt
- 大小:464.50 KB
- 文档页数:29
复分解反应知识汇总一、定义1.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物质的反应。
AB+CD=AC+BD 例如Fe2O3+6HCl=2FeCl3+3H2O2.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3.判断复分解反应(1)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化合物。
(2)两种化合物之间必须相互交换成分。
易错:容易错误的认为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就是复分解反应。
忽略了相互交换成分这个条件。
例如:CO2+Ca(OH)2=CaCO3+H2O,CO2+2NaOH=Na2CO3+H2O,由于没有交换成分,故不是复分解反应。
二、反应条件1、反应物:两溶酸不管反应物中如果没有酸两种反应物必须可溶。
例如碱+盐,盐+盐这两种反应中反应物首先必须是可溶的。
反应物中如果有酸,另一种物质不溶也可发生反应。
例如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
2、生成物:有沉淀,气体,水之一。
即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后必须有沉淀,气体或者水三种物质中的一种生成。
复分解常见沉淀:五白 CaCO3 AgCl BaSO4BaCO3Mg(OH)2一蓝 Cu(OH)2一红 Fe(OH)3常见气体:CO2 ( H+ +CO32- = H2O + CO2↑)NH3 (NH4+ + OH- = NH3↑+H2O)三、复分解条件应用:离子共存:同一溶液中若离子之间符合下列三个条件之一就会发生离子反应,离子间便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①生成沉淀物:如Cl—与Ag+,Ba2+与S O42—,OH—与Cu2+、Fe3+,CO32—与Ca2+、Ba2+等不能大量共存;②生成气体:如OH—与NH4+,H+与CO32-、HCO3-等不能共存;③生成H2O:如H+与OH—不能共存。
另外还应注意题中的附加条件,如溶液无色透明,则溶液中肯定没有有色离子(常见的有色离子如Fe3+、Cu2+、Fe2+、MnO4—等);四、解题示范:例1、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CuSO4、Ca(OH)2、NaCl B. KOH、Na2SO4、HNO3C. BaCl2、NaOH、KNO3D. Na2CO3、HCl、KCl【分析】物质或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若发生反应,则不能共存。
复分解反应的类型化学学习中有一类反映叫复分解反应,它的实质是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沉淀、气体、水,使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化学反应即向着离子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
今天,咱们来看看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以常见的复分解反应有哪些,巩固复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1)反应物:必须可溶(包括可溶入酸)(2)产品:降水、气体或水。
常见的复分解反应:1、碱性氧化物+酸→盐+H2O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CuO+H2SO4==CuSO4+H2O ZnO+2HNO3==Zn(NO3)3+H2O2、碱+酸→盐+H2OCu(OH)2+2HCl==CuCl2+2H2O Cu(OH)2+H2SO4==CuSO4+2H2ONaOH+HCl==NaCl+H2O 2NaOH+H2SO4==Na2SO4+2H2ONaOH+HNO3==NaNO3+H2O Mg(OH)2+2HNO3==Mg(NO3)2+2H2OB a(OH)2+H2SO4==BaSO4↓+2H2O3、酸+盐→新盐+新酸CaCO3+2HCl==CaCl2+H2O+CO2↑Na2CO3+2HCl==2NaCl+H2O+CO2↑HCl+AgNO3==AgCl↓+HNO3 H2SO4+BaCl2==BaSO4↓+2HClBa(NO3)2+H2SO4==BaSO4↓+2HNO3NaHCO3+HCl==NaCl+H2O+CO2↑4、盐1+盐2→新盐1+新盐2KCl+AgNO3==AgCl↓+KNO3 NaCl+AgNO3==AgCl↓+NaNO3Na2SO4+BaCl2==BaSO4↓+2NaClBaCl2+2AgNO3==2AgCl↓+Ba(NO3)25、盐+碱→新盐+新碱CuSO4+2NaOH==Cu(OH)2↓+Na2SO4FeCl3+3NaOH==Fe(OH)3↓+3NaClCa(OH)2+Na2CO3==CaCO3↓+2NaOHNaOH+NH4Cl==NaCl+NH3↑+H2O编辑:珂珂标签:知识要点,复分解反应汇总。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概念 复分解反应是初中化学必须掌握中的四⼤反应类型之⼀,复分解反应发⽣的条件,在教材中只是对于反应物和⽣成物进⾏了概括性的描述。
以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关于复分解反应的定义,欢迎⼤家前来阅读!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 复分解反应是指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AB+CD=AD+CB)。
复分解反应是化学中四⼤基本反应类型之⼀,其实质是:发⽣复分解反应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沉淀、⽓体、⽔,使溶液中离⼦浓度降低,化学反应即向着离⼦浓度降低的⽅向进⾏。
复分解反应介绍 复分解反应是化学中四⼤基本反应类型之⼀。
(复分解反应中有⼀特例——中和反应,即酸与碱发⽣的复分解反应)要理解它必须抓住概念中的“化合物”和“互相交换成分”这两个关键词。
酸、碱、盐溶液间发⽣的反应⼀般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形成的,即参加复分解反应的化合物在⽔溶液中发⽣电离并解离成⾃由移动的离⼦,离⼦间重新组合成新的化合物。
因此酸、碱、盐溶液间的反应⼀般是复分解反应。
⽆机化学中,很少有既是复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在中学阶段不考虑化合价变化的复分解反应,如Mg2Si+4HCl=2MgCl2+SiH4(硅烷⽓体)。
复分解反应发⽣条件 碱性氧化物+酸:酸的酸性较强(如HCl、H2SO4、HNO3等),可发⽣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当酸、碱都很弱时,不发⽣反应。
酸+盐:强酸制弱酸;交换离⼦后有沉淀;强酸与碳酸盐反应;满⾜⼀个条件即可发⽣反应。
碱+盐:强碱与铵盐反应;两种反应物都可溶、交换离⼦后有沉淀、⽔、⽓体三者之⼀;满⾜⼀个条件即可发⽣反应。
盐+盐:两种反应物都可溶,交换离⼦后有沉淀、⽔、⽓体三者之⼀。
复分解反应反应⽰例 酸与盐 反应时酸完全可以不溶,例如硅酸溶于碳酸钠浓溶液 如:2HCl+CaCO₃=CaCl₂+H₂O+CO₂↑(⽣成H₂CO₃和CaCl₂,H₂CO₃不稳定分解成H₂O和CO₂) BaCl₂+H₂SO₄=BaSO₄↓+2HCl AgNO₃+HCl=AgCl↓+HNO₃ 注:⼤多数酸都可以与碳酸盐(碳酸氢盐)反应,⽣成新盐,⽔和⼆氧化碳。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条件复分解反应,是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交换离子,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沉淀、气体或弱电解质(最常见的为水),使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化学反应即向着离子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从化学反应的形式来看,复分解反应就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而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可简单表示为:AB+CD=AD+CB。
其特点为:(1)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而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2)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保持不变。
实验证明,复分解反应常常发生在两种碱、酸、盐及氧化物之间,反应的方向是向着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少的方向进行。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对于生成物来说:如果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那么就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的条件,这是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必要条件;对于反应物来说: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酸要溶于水,且一般为强酸;碱与酸反应,至少有一种溶于水,酸一般为强酸;碱与盐反应,两者均要溶于水;酸与盐反应,酸要溶于水,盐要溶于酸;盐与盐反应,两者均要溶于水,这是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基本条件。
有的同学只顾生成物中是否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就盲目确认。
碱+酸性氧化物一盐+水,如CO2+Ca(OH)2=CaCO3+H2O。
虽然此反应生成物中有沉淀析出,但对照定义,可知此反应却不是复分解反应,因为CO2与Ca(OH)2并没有相互交换成分,因此判断时,必须把定义和条件结合起来共同考虑。
有的同学片面认为复分解反应一定要在水溶液中进行离子交换才能进行。
其实不然,某些复分解反应也能在干燥条件下发生,如熟石灰与硝酸铵研磨便能反应。
还有的同学硬背定义和条件,认为硫酸和氯化钠溶液能发生下列反应:H2SO4+2NaCl=Na2SO4+2HCl↑。
经分析知道,假设反应能发生,生成的氯化氢几乎全部溶于反应体系的水中不能逸出,故此反应实际上是不能进行到底的。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在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大多是在酸、碱、盐之间进行的,而酸、碱、盐在溶液中都能解离出离子。
复分解反应是基本反应类型吗复分解反应是四⼤基本反应类型之⼀。
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发⽣复分解反应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交换离⼦,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沉淀、⽓体或弱电解质(最常见的为⽔),使溶液中离⼦浓度降低,化学反应即向着离⼦浓度降低的⽅向进⾏。
复分解反应基本条件基本条件:发⽣复分解反应的两种物质能在⽔溶液中交换离⼦,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沉淀、⽓体或弱电解质)。
1、碱性氧化物+酸:酸的酸性较强(如HCl、H2SO4、HNO3等),可发⽣反应。
2、酸+碱(中和反应):当酸、碱都很弱时,不发⽣反应。
3、酸+盐:强酸制弱酸;交换离⼦后有沉淀;强酸与碳酸盐反应;满⾜⼀个条件即可发⽣反应。
4、碱+盐:强碱与铵盐反应;两种反应物都可溶、交换离⼦后有沉淀、⽔、⽓体三者之⼀;满⾜⼀个条件即可发⽣反应。
5、盐+盐:两种反应物都可溶,交换离⼦后有沉淀、⽔、⽓体三者之⼀,满⾜⼀个条件即可发⽣反应。
复分解反应注意事项特别要注意的是,碱+⾮⾦属氧化物→盐+⽔的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
因为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定义。
只有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才是复分解反应。
如H2SO4+BaCl2====BaSO4↓+2HCl这个反应中,硫酸的成分(H+和SO42-)与氯化钡的成分(Cl-和Ba2+)互相交换,形成了硫酸钡和盐酸。
⽽CO2+Ca(OH)2====CaCO3↓+H2O反应中⼆氧化碳的成分并没有与氢氧化钙的成分互相交换,所以这样的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
可以看成CO2溶于⽔⽣成H2CO3后,H2CO3再与Ca(OH)2发⽣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判断
复分解反应是指一种化学反应,其中两种化合物通过交换离子来形成
新的化合物。
在这种反应中,反应物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才能进行复
分解反应。
本文将会介绍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判断。
一、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1. 反应物中必须至少有两种阳离子或两种阴离子。
2. 反应物中必须至少有一种可溶性盐。
3. 反应物中形成的生成物中,必须有至少一种不溶性盐,也就是沉淀。
4. 反应物的可溶性必须大于生成物的可溶性。
5. 反应物的水解度差异大于生成物的水解度差异。
二、复分解反应的判断
1. 反应物状态的改变:反应物状态改变是复分解反应的重要表现之一,较纯净的反应物愈容易发生状态变化。
2. 沉淀的产生:复分解反应中,大部分离子可溶性较好,但生成物会
形成不溶性沉淀,从而导致颜色的变化,这也是复分解反应的标志之一。
3. 电解解离度:复分解反应产生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其电解离度都应
该比反应物中的离子电解离度小,用电离度比较法可以判断复分解反应是否发生。
4. 杂质对反应的影响:当我们控制好反应条件,但复分解反应始终不发生时,可能是因为加入几分质量的杂质,导致反应受到抑制,不能发生。
以上就是关于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判断的介绍,复分解反应在实验上有着重要的应用,通过了解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和判断,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生成气体的复分解反应一、引言气体是一种常见的物质状态,在生活中和工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而生成气体的复分解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过程,它能够通过分解反应产生气体,并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反应物的再生。
二、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复分解反应是指一个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分解成两个或多个较为简单的物质。
在复分解反应中,通常会产生气体作为产物。
这种反应过程可以通过热、光、电等外界条件来触发。
三、复分解反应的原理复分解反应是一种热力学过程,它遵循能量守恒和熵增原理。
在复分解反应中,反应物的化学键被打破,形成更稳定的产物。
通常情况下,复分解反应会释放出能量,使反应过程向熵增的方向进行。
四、复分解反应的应用1. 氢氧化铝的复分解反应氢氧化铝是一种常见的化合物,它可以通过加热分解成氧化铝和水。
这个反应是一个典型的复分解反应,产生的氧化铝可以用于制备陶瓷材料和高温耐火材料。
2. 二氧化氯的复分解反应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氧化剂,它可以通过加热分解成氯气和氧气。
这个反应是一种典型的复分解反应,产生的氯气可以用于消毒和工业生产中的氯化反应。
3. 碳酸氢钠的复分解反应碳酸氢钠是一种常见的化合物,它可以通过加热分解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这个反应是一种典型的复分解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用于饮料中的起泡作用和灭火器中的灭火作用。
五、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复分解反应通常需要一定的触发条件,例如温度、压力、光照等。
不同的化合物在不同的条件下会有不同的复分解反应。
一般来说,提高温度和压力可以加快反应速率,而光照可以激发光敏化合物的复分解反应。
六、复分解反应的机理复分解反应的机理通常涉及中间产物的生成和消失。
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会先发生化学键的断裂,生成中间产物。
然后,中间产物会进一步分解或重新组合,生成最终的产物。
七、复分解反应的影响因素复分解反应的速率和产物选择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压力、催化剂等。
提高温度和压力可以加快反应速率,而添加催化剂可以提高产物选择性。
复分解反应进行的条件
易位反应是其中两种化合物彼此交换成分以生成两种其他化合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条件为:反应物不溶于有酸的水,不溶于无酸的水;产品包括气体、降水和水(至少任何一种)。
复分解反应条件:
1.反应物和产物的类型:反应物和产物都是两种化合物。
2、反应前后物质变化的组合形式:即反应是否“互相交换成分”。
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来看,在复分解反应的过程中,只是化合物之间彼此互相交换了成分,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如酸与碱反应、盐与盐反应等。
3、反应的规律和条件:反应的规律和条件一定要记住,记住就可以了。
(1)酸碱中和反应
规律:酸+碱→盐+水
条件:酸和碱中至少有一种是可溶的。
通常,酸是可溶的,碱可以是可溶的,也可以是不溶的。
(2)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
规律: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条件:酸要能溶于水,一般是强酸。
(3)碱与盐的反应
规律:碱+盐→新盐+新碱
条件:参与反应的碱和盐都必须是可溶的;生成的新盐和新碱中的至少一种是沉淀。
(4)酸与盐的反应:
规律:酸+盐→新盐+新酸
条件:反应酸为可溶性强酸和高沸点酸,生成的酸为弱酸,易挥发或易分解;形成的盐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反应中形成的酸。
(5)盐与盐的反应
规律:盐+盐→新盐+新盐
条件:参与反应的两种盐都必须是可溶的;形成的两种新盐中至少有一种是沉淀。
初三科学第四讲 复分解反应及其反应的条件【知识要点】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物有沉淀生成,或有气体生成,或有水生成【例题解析】1.(2008年宜昌市)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下图是关于盐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A 、C 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
完善这个知识网络:⑴写出A 、B 、C 的化学式: A______;B______;C______。
⑵根据自己得出的知识网络写出一个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2.现在BaCl 2、Na 2CO 3 、Ca(OH)2 、 稀H 2SO 4 、NaOH 五种溶液及CO 2。
请按下图所表示的关系,将这六种物质填入相应的长方格中(长方格之间的连线,表示长方格内的物质能够发生反应),并写出有关么应的化学方程式。
图如下:3.在复分解反应中,往往有易溶物质转化为微溶物质,微溶物质转化为难溶物质,难溶物质又可转化为更难溶的物质等现象。
某一温度下下列物质的溶解度为:物 质 (NH 4)2SO 4NH 4HCO 3CaSO 4 Ca(HCO 3)2 溶解度(克)75.4 21 0.188 0.166 物 质 Ca(OH)2(白)CaCO 3(白) AgCl (白) Ag 2S (黑) 溶解度(克)0.1650.00151.5×10-41.3×10-6(1)生产化肥硫酸铵的一种方法是:用石膏粉(CaSO 4)悬浮于水中,不断地通入CO 2和氨气,充分反应后,立即过滤(沉淀物是CaCO 3),再经蒸发而得到(NH 4)2SO 4晶体。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在放有AgCl 固体的水中加入Na 2S 溶液,可能出现什么现象?HClZ nACB【练习巩固】1.下列物质混合,能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
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1. 生成物必须有沉淀或水或气体生成,否则不反应。
①,有水生成。
②,即没有沉淀或水生成,也没有气体生成。
2. 反应物也有一定的要求,否则同样也不反应。
(1)碱与盐反应必须都可溶,但都可溶不一定都能反应。
①,因为反应物都可溶,且生成物中有沉淀。
②,虽然好像有沉淀生成,但是反应物都不溶或不都溶。
③,因为反应物虽都可溶,但没有符合条件的生成物。
(2)盐与盐的反应,反应物必须都可溶,但都可溶也不一定都能反应。
①,因为反应物都可溶,且有沉淀生成。
②,,好像都有沉淀生成,但是两个反应的反应物都不溶或有一种不溶,所以都不反应。
③,虽然反应物都可溶,但生成物中无沉淀、无水、也无
气体。
(3)常见的酸与碱,无论碱是否可溶,它们都能反应生成盐和水。
(4)常见的酸与盐的反应,这类反应比较复杂,初中阶段只要求记住碳酸盐与常见的酸都能反应,其他盐则要求可溶且生成物中要有气体或沉淀或水。
①,生成物、反应物都符合要求。
②,,前一个反应式中的反应物不溶,所以不反应。
后一个反应式中的反应物虽都可溶,但生成物不符合要
求,因此也不反应。
同学们要掌握两种化合物间是否会发生复分解反应,不仅要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还必须掌握酸、碱、盐的溶解性。
(注:文章中的可溶是指可溶于水。
)。
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及其应用一、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看生成物是否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
例如:1、有沉淀生成:⑴Na2CO3溶液和石灰水反应,生成CaCO3沉淀,同时得到NaOH溶液。
Na2CO3 + Ca(OH)2 = CaCO3↓ + 2NaOH⑵硝酸银溶液能与氯化物的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氯化银沉淀。
利用这一反应可以检验溶液中的Cl-离子。
AgNO3 + NaCl = AgCl ↓ + NaNO3⑶氯化钡溶液与硫酸或硫酸盐溶液反应,得到不溶于稀盐酸(或稀硝酸)的硫酸钡(白色)沉淀。
利用这一反应可以检验溶液中的SO42-离子。
BaCl2 + K2SO4 = BaSO4↓+ 2KCl2、有气体放出:碳酸钠溶液和盐酸反应,放出CO2气体,利用这一反应可以检验碳酸盐。
NaCO3 + 2HCl = 2NaCl + 2H2O + CO2↑3、有水生成: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有水生成。
NaOH + HCl = NaCl + H2O二、复分解反应的常见类型:1、酸+碱──盐+水2、酸+盐──新酸+新盐3、碱+盐──新碱+新盐4、盐+盐──新盐+新盐5、酸+金属氧化物──盐+水三、复分解反应的应用应用一:判断物质能否在溶液中共存物质相互间不反应就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比如:H+与CO32-、OH-不能共存,OH- 与NH4+、H+、Fe3+、Cu2+不能共存,Ag+与Cl-、OH-不能共存,Ba2+与CO32-、SO42-不能共存。
例题: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FeCl3、Na2SO4、HCl B.NaOH 、NaCl 、HNO3C.MgSO4、NaNO3、KOH D.Na2CO3 、KNO3、HCl【分析】此类题目可用排除法来选择。
B组中NaOH和HNO3可以反应,C组中MgSO4和KOH可以反应,D组中Na2CO3 和HCl可以反应,故选A。
应用二、除杂除杂质遵循的原则:选用的试剂只和杂质反应,且不带入新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