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离心泵工作点及选型
- 格式:ppt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44
离心泵的工作点
离心泵是一种常见的水泵,它通过离心力将液体送出,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等领域。
离心泵的工作点是指泵在工作状态下的流量、扬程和效率等参数的组合点,是泵的性能特征之一。
在实际工程中,了解离心泵的工作点对于正确选择和使用离心泵至关重要。
首先,离心泵的工作点与流量有关。
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泵的液体体积,
通常用立方米每小时或者升每秒来表示。
离心泵的工作点会随着流量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流量越大,离心泵的工作点越靠近最大流量点。
其次,离心泵的工作点与扬程有关。
扬程是指泵在单位重力下输送液体时所克
服的液体静压头和动压头之和,通常用米来表示。
离心泵的工作点会随着扬程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扬程越大,离心泵的工作点越靠近最大扬程点。
此外,离心泵的工作点还与效率有关。
效率是指泵将输入的机械能转化为输出
流体能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来表示。
离心泵的工作点会随着效率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效率越高,离心泵的工作点越靠近最高效率点。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工况要求和泵的性能曲线来确定离心泵的
工作点。
通过合理选择泵的转速、叶轮直径和叶片数等参数,使得离心泵在工作状态下能够达到最佳的工作点,从而实现最佳的输送效果。
总之,离心泵的工作点是泵在工作状态下的流量、扬程和效率等参数的组合点,是泵的性能特征之一。
了解离心泵的工作点对于正确选择和使用离心泵至关重要。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工况要求和泵的性能曲线来确定离心泵的工作点,从而实现最佳的输送效果。
离心泵的设计与选型1.引言1.1 概述离心泵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流体传输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叶轮的旋转运动将液体带入泵体,并通过离心力将液体从泵体的中心推到出口,从而实现流体的输送。
离心泵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流量大、压力高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冷却水循环、供水系统、石油化工、农业灌溉等领域。
在设计离心泵时,需要考虑一系列要点。
首先,泵的结构设计应合理,包括叶轮、泵体、轴承等部分的选择和设计,以确保泵能够正常运行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其次,泵的性能参数,如流量、扬程、效率等,应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同时,还需要考虑泵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介质的特性,选择适合的材料和密封方式,以确保泵的运行安全可靠。
此外,对于大型离心泵,还需要考虑泵的运行成本和能耗情况,进行经济性分析,从而选型合适的离心泵。
综上所述,离心泵的设计与选型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设计人员应充分了解离心泵的基本原理和设计要点,结合实际应用需求,合理选型,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设计与选型建议,以提高离心泵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是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布局进行介绍,以引导读者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安排。
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文章1.2文章结构的内容: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和分析离心泵的设计与选型:1. 引言:首先,我们将对离心泵的概述进行介绍,包括离心泵的定义和应用领域。
接着,我们将说明本文的目的,即为读者提供关于离心泵设计与选型的详细指导。
2. 正文: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阐述离心泵的基本原理,包括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
同时,我们还将重点讨论离心泵的设计要点,涵盖了功率计算、叶轮设计、进出口截面积的确定等关键问题。
通过深入分析这些要点,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离心泵的设计与选型过程。
3. 结论:最后,我们将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在总结部分,我们将回顾离心泵的基本原理和设计要点,并给出相应的设计与选型建议。
优秀水泵制造商-上海沈泉泵阀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销售管道泵,隔膜泵,磁力泵,自吸泵,螺杆泵,排污泵,消防泵,化工泵等给排水设备的厂家,产品涉及工矿企业、农业、城市供水、石油化工、电站、船舶、冶金、高层建筑、消防供水、工业水处理和纯净水、食品、制药、锅炉、空调循环系统等行业领域。
一、列出基本数据:
1、运送介质的物理化学功能,如:介质名称、介质特性(耐腐蚀、磨损性、毒性等)、是不是含固体颗粒、液体粘度、密度、汽化压力等。
2、选型参数,如流量Q、扬程H、进口压力和出口压力、温度气蚀余量、操作状况等数据进行具体的离心泵选型。
所谓合理地进行立式离心泵选型,就是要综合考虑水泵机组和泵站的投资和运行费用等综合性的技术经济指标,使之符合经济、安全、适用的原则。
二、选型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1:所选择的水泵既要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便宜,又要具有良好的特性和较高的效率。
2:必须满足使用流量和扬程的要求,即要求泵的运行工次点(装置特性曲线
与泵的性能曲线的交点)经常保持在高效区间运行,这样既省动力又不易损坏机件。
3:按所选水泵建泵站,工程投资少,运行费用低。
4:具有良好的抗汽蚀性能,这样既能减小泵房的开挖深度,又不使水泵发生汽蚀,运行平稳、寿命长。
离心泵的工作点与调节(一)管路特性曲线与泵的工作点当离心泵安装在特定的管路系统中工作时,实际的工作压头和流量不仅与离心泵本身的性能有关,还与管路的特性有关,即在输送液体的过程中,泵和管路是互相制约的。
所以,在讨论泵的工作情况前,应先了解与之相联系的管路状况。
在图2—17所示的输送系统中,若贮槽与受液槽的液面均保持恒定,液体流过管路系统时所需的压头(即要求泵提供的压头),可由图中所示的截面1—1,与2-2,间列柏努利方程式求得,即H e = (2-28)在特定的管路系统中,于一定的条件下进行操作时,上式的均为定值,即若贮槽与受液槽的截面都很大,该处流速与管路的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则。
式2-28可简化为H e =K+H f (2-29)若输送管路的直径均一,则管路系统的压头损失可表示为(2-30) 式中 Q e —管路系统的输送量,m 3/h ;A —管路截面积,m 2。
对特定的管路,上式等号右边各量中除了和Q e 外均为定值,且也是Q e 的函数,则 可得(2-31)f Hg u g p Z +22∆+∆+∆ρg pZ ρ∆∆与K g p Z =+ρ∆∆022≈∆g u =++=∑g u d l l H e c ef 2)2ζζλ+(g A Q d l l e e c e 2)3600/()2ζζλ+(++∑λλ)(e f Q f H =将式2-31代人式2-29中可得(2-32)式2-32或式2-29即为管路特性方程。
若流体在该管路中流动已进入阻力平方区,又可视为常量,于是可令则式2-30可简化为H e = B所以,式2-29变换为 H e =K+B (2-33)由式2-33可看出,在特定的管路中输送液体时,管路所需的压头H e 随液体流量Q e 的平方而变。
若将此关系标在相应的坐标图上,即得如图2—18所示的H e —Q e 曲线。
这条曲线称为管路特性曲线,表示在特定管路系统中,于固定操作条件下,流体流经该管路时所需的压头与流量的关系。
挑选离心泵看离心泵技术原理和选型规律选择离心泵看离心泵技术原理和离心泵选型规律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是将由试验测定的Q、H、N、η等数据标绘而成的一组曲线。
离心泵特性曲线不同型号泵的特性曲线不同,但均有以下三条曲线:(1)H-Q 线表示压头和流量的关系;(2)N-Q线表示泵轴功率和流量的关系;(3)η-Q线表示泵的效率和流量的关系;(4)泵的特性曲线均在肯定转速下测定,故特性曲线图上注出转速n值。
离心泵特性曲线上的效率最高点称为设计点,泵在该点对应的压头和流量下工作最为经济。
离心泵铭牌上标出的性能参数即为最高效率点上的工况参数。
离心泵的性能曲线可作为选择泵的依据。
确定泵的类型后,再依流量和压头选泵。
下面我们特地搜集了一些离心泵的类型和选用的规律,盼望对您的实际选用有所关心一、离心泵的类型按被输送液体的性质可分为:(1)水泵(B型、D型、sh型)用于输送清水及物理、化学性质类似于水的清洁液体。
(2)耐腐蚀泵(F型)用于输送酸、碱等腐蚀性液体。
(3)油泵(Y型)用于输送石油产品。
二、离心泵的选用(1)依据被输送液体的性质及操作条件确定类型;(2)依据流量(一般由生产任务定)及计算管路中所需压头,确定泵的型号(从样本或产品名目中选取);(3)若被输送液体的粘度和密度与水相差较大时,应核算泵的特性参数:流量、压头和轴功率。
选择离心泵时,可能有几种型号的泵同时满意在最佳范围内操作这一要求,此时,可分别确定各泵的工作点,比较工作点上的效率,择优选取。
离心泵的特点是,送液力量大,流量匀称,但产生的压头不高,且压头随着流量的转变而变化。
我们都知道,在泵阀类家族中。
离心泵是最浩大的一支,也与我们日常的生活关系最大,当然,其在市场上的需求程度也是处于Number1的位置。
上面的详细案例、工作原理以及离心泵的选型规律信任您已经有了肯定的了解。
浅谈离心泵的选型作为一种最常用的流体输送设备,离心泵广泛应用于炼油厂各类工艺装置及各种辅助设施中。
据统计,炼厂装置中所用的各类泵中,离心泵约占70%以上。
离心泵的类型很多,规格更是十分广泛,如何从如此繁多的泵中选出合适的泵型以满足不同操作要求呢?本文简单论述了离心泵选型的步骤和所需注意的问题。
1 离心泵的分类离心泵的类型很多,根据泵轴的位置可分为立式和卧式,其中卧式离心泵在石油化工装置中应用最为普遍。
卧式泵按泵壳的剖分形式有径向剖分和轴向剖分两种,按泵壳的数量有单壳体和双壳体(筒型)两种,按轴承支撑方式有悬臂式和两端支撑式两种,按叶轮级数有单级和多级两种。
下表列出了API-610所规定的各种泵型。
离 心 泵 悬臂式挠性联轴器传动卧式底脚安装 OH1中心线支承 OH2带轴承座的立式管道泵OH3 刚性联轴器传动立式管道泵 OH4 共轴式立式管道泵 OH5与高速齿轮合成一整体的泵OH6两端支承式单级和两级轴向剖分式 BB1径向剖分式 BB2多级轴向剖分式 BB3径向剖分式单层壳体 BB4双层壳体 BB5立式悬吊式单层壳体导流壳式 VS1涡壳式 VS2轴流式 VS3长轴式 VS4悬臂式 VS5 双层壳体导流壳式 VS6涡壳式 VS72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离心泵的主要工作部件是叶轮,当原动机带动叶轮旋转时,叶轮中的叶片迫使流体旋转,即叶片对流体沿它的运动方向做功,从而使流体的压力势能和动能增加。
与此同时,流体在惯性力的作用下,从中心向叶轮边缘流去,并以很高的速度流出叶轮,进入压出室(导叶或蜗壳),再经扩散管排出。
同时,由于叶轮中心的流体流向边缘,在叶轮中心形成低压区,当它具有足够的真空时,在吸入端压强的作用下,流体经吸入室进入叶轮。
由于叶轮连续地旋转,流体也就连续地排出、吸入,形成离心泵的连续工作。
3 离心泵的基本性能参数和特征参数3.1 流量泵的流量是指泵在单位时间内所输送的液体量。
正确的流量选择是首先确定工艺操作下的液体正常、最大及最小流量,选泵时一般以最大流量为基础,并考虑最小流量的要求。
漫谈离心泵选型漫谈离心泵选型前言当泵制造商收到买方的询价资料时,需要进行的第一项工作就是选型。
合理的选型不仅有利于泵制造商提高中标概率、降低用户投资成本,而且直接影响到泵组是否能够长期、可靠、高效运行。
简要选型步骤泵的选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必须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如:泵使用场合、运行工况(包括流量、扬程、装置汽蚀余量、介质特性、密度、温度、粘度、现场条件)、材料及机械密封的选择、电动机及辅助设备(齿轮箱、润滑油站等)的匹配等。
选型程序大概如下:1. 执行标准的确定设计制造标准通常由买方确定,但是有时由于买方缺乏实际应用经验无法做出合理判断,为此,必须进行充分的调研和沟通,以明确标准。
1)石油工业、重化学工业和天然气工业,以及化肥、煤化工等领域重要用泵,通常选用API泵2)火电厂、核电站内重要用泵(如给水泵和凝结水泵),通常执行GB/T 16907标准。
3)各方面要求都不高的普通清水离心泵,通常执行GB/T 5656或GB/T 5657标准。
2. 根据运行参数初步选型图1给出了不同泵型近似的运行范围。
图1 - 泵型选择参考图卧式离心泵选型参考图2。
图2 - 卧式离心泵选型参考图1)对于小流量、高扬程工况,通常选用开式叶轮、悬臂式泵(OH1型泵)或采用配带一体化增速齿轮的高速离心泵(OH6型泵)。
2)对于大流量、低扬程工况,通常选用双吸式离心泵(BB1、BB2型泵)。
3)对于大流量、高扬程工况,通常选用多级离心泵(BB3、BB4、BB5型泵)。
4)泵的额定流量点应位于所提供叶轮的最佳效率点的80~110 %区间内。
3. 根据泵的装置汽蚀余量缩小选型范围针对上节初步选出的泵型,确定其是否满足现场装置要求:1)当高转速泵不能满足现场装置要求时,可选用低转速泵。
2)可以选用双吸泵,多级泵首级采用双吸。
3)首级叶轮进行特殊设计,如加大入口面积等。
4)可以选择带一只诱导轮。
不过UOP5-11-7规范明确规定卧式泵不允许带诱导轮。
离心泵选型设计石油、化工生产中常要用流体输送机械驱动流体通过各种设备,流体输送就是向流体作功以提高其机械能。
输送液体的机械则称为泵。
泵是一种面大量广的通用型机械设备,它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矿山、选船、轻工、农业、民用和国防各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而离心泵由于其具有性能适用范围广(包括流量、压头及对介质性质的适应性)、体积小、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流量均匀、故障少、寿命长、购置费和操作费均较低等突出优点,在化工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1.离心泵的功用1.1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当离心泵启动后,泵轴带动叶轮一起作高速旋转运动,迫使预先充灌在叶片间液体旋转,在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自叶轮中心向外周作径向运动。
液体在流经叶轮的运动过程获得了能量,静压能增高,流速增大。
当液体离开叶轮进入泵壳后,由于壳内流道逐渐扩大而减速,部分动能转化为静压能,最后沿切向流入排出管路。
所以蜗形泵壳不仅是汇集由叶轮流出液体的部件,而且又是一个转能装置。
当液体自叶轮中心甩向外周的同时,叶轮中心形成低压区,在贮槽液面与叶轮中心总势能差的作用下,致使液体被吸进叶轮中心。
依靠叶轮的不断运转,液体便连续地被吸入和排出。
液体在离心泵中获得的机械能量最终表现为静压能的提高。
1.2离心泵的基本结构离心泵的基本部件是高速旋转的叶轮和固定的蜗牛形泵壳,导轮以及防止泄露的轴封装置。
叶轮是离心泵的关键部件。
叶轮直接对泵内液体做功的部件,为离心泵的供能装置。
具有若干个(通常为4~12个)后弯叶片的叶轮紧固于泵轴上,并随泵轴由电机驱动作高速旋转。
泵壳就是泵体的外壳,它包围旋转的叶轮。
泵壳中央的吸入口与吸入管路相连接,吸入管路的底部装有单向底阀。
为了减少离开叶轮的液体直接进入泵壳时因冲击而引起的能量损失,在叶轮与泵壳之间有时装置一个固定不动而带有叶片的导轮。
泵壳侧旁的排出口与装有调节阀门的排出管路相连接。
由于泵轴转动而泵壳固定不动,在轴和泵壳的接触处必然有一定间隙。
离心泵的工作点与调节(一)管路特性曲线与泵的工作点当离心泵安装在特定的管路系统中工作时,实际的工作压头和流量不仅与离心泵本身的性能有关,还与管路的特性有关,即在输送液体的过程中,泵和管路是互相制约的。
所以,在讨论泵的工作情况前,应先了解与之相联系的管路状况。
在图2—17所示的输送系统中,若贮槽与受液槽的液面均保持恒定,液体流过管路系统时所需的压头(即要求泵提供的压头),可由图中所示的截面1—1,与2-2,间列柏努利方程式求得,即H e = (2-28)在特定的管路系统中,于一定的条件下进行操作时,上式的均为定值,即若贮槽与受液槽的截面都很大,该处流速与管路的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则。
式2-28可简化为H e =K+H f (2-29)若输送管路的直径均一,则管路系统的压头损失可表示为(2-30)式中 Q e —管路系统的输送量,m 3/h ;A —管路截面积,m 2。
对特定的管路,上式等号右边各量中除了和Q e 外均为定值,且也是Q e 的函数,则 可得(2-31)f Hg u g p Z +22∆+∆+∆ρg pZ ρ∆∆与K g p Z =+ρ∆∆022≈∆g u =++=∑g u d l l H e c ef 2)2ζζλ+(g A Q d l l e e c e 2)3600/()2ζζλ+(++∑λλ)(e f Q f H =将式2-31代人式2-29中可得(2-32)式2-32或式2-29即为管路特性方程。
若流体在该管路中流动已进入阻力平方区,又可视为常量,于是可令则式2-30可简化为H e = B所以,式2-29变换为 H e =K+B (2-33)由式2-33可看出,在特定的管路中输送液体时,管路所需的压头H e 随液体流量Q e 的平方而变。
若将此关系标在相应的坐标图上,即得如图2—18所示的H e —Q e 曲线。
这条曲线称为管路特性曲线,表示在特定管路系统中,于固定操作条件下,流体流经该管路时所需的压头与流量的关系。
阐释离心泵选型、使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离心泵是常见的一种水泵类型,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中的供水、排水和液体输送等工艺流程。
正确的离心泵选型和使用具有关键性的意义,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确保工作安全。
本文将从离心泵的选型和使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两个方面进行阐释。
一、离心泵选型1. 流量和扬程:在确定离心泵的类型和规格时,首先需要明确工艺流程的所需的流量和扬程。
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的液体输送量,扬程是指液体输送过程中克服的水头高度差。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流量和扬程范围,以确保泵的运行稳定和效率。
2. 泵的工作条件:在离心泵选型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泵的工作条件,包括液体特性、温度、压力和粘度等。
根据液体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泵材料和密封形式,以确保泵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正常运行,并且不会造成损坏或泄漏等安全隐患。
3. 泵的功率和效率:选型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泵的功率和效率。
泵的功率是指所需的电动机功率大小,而泵的效率是指输入的功率与输出功率之间的比值。
选择功率适当的泵可以确保在实际工作中具有足够的功率储备,并且高效率的泵可以节约能源和降低运行成本。
4. 泵的可靠性和维修便捷性:在选型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泵的可靠性和维修便捷性。
选择具有良好品质和可靠性的泵,可以减少故障和维修次数,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选择结构简单且易于拆卸、维修和更换零部件的泵,可以减少维修时间和成本。
二、离心泵使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 泵的安装与定位:离心泵的安装位置应选择平稳、坚固的地面或基础,以防止泵在运行过程中的晃动或倾斜。
安装时,要确保泵与进出口管道连接正确,并且管道与泵的连接牢固。
同时,还应注意泵的进水口不能出现泡,以免引起气蚀或效率下降。
2. 电动机与泵的联接:在安装电动机和泵之前,应仔细检查电机的相序和电压是否与泵的标牌参数一致。
同时,要确保电机和泵之间的联轴器装配正确,并且紧固可靠。
定期检查联轴器的磨损情况,并根据需要及时更换。
3. 泵的启动和停机:在启动离心泵之前,首先要确保泵的进出口阀门是打开状态,以免产生过大的启动压力。
离心泵设计需要的知识点离心泵是一种常见的流体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城市供水系统中。
为了确保离心泵的性能和效率,设计者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的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离心泵设计所需的知识点,包括工作原理、选型参数、设计要点等。
一、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离心泵利用离心力将液体从低压区域输送到高压区域。
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吸入过程:当泵轴以一定的速度旋转时,叶轮中心会形成负压区域。
此时,液体会通过进水口进入叶轮,并随后被叶轮推向叶片外缘。
2. 加速过程:液体在叶轮中被加速,离心力作用下,液体的速度增加,同时压力减小。
3. 引导过程:叶片的形状和角度设计得当,能够引导流体从进口到出口,减小流体的阻力和涡流损失。
4. 推出过程:当液体达到叶片外缘时,离心力将其推向出口,同时压力增加。
二、离心泵的选型参数离心泵的选型参数包括流量、扬程、效率和轴功率等。
1. 流量: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泵的液体体积。
根据工艺需求和供液条件,确定所需的流量大小。
2. 扬程:扬程是指液体从进口到出口时所需克服的高度差和压力损失。
根据输送距离和高度差确定所需的扬程。
3. 效率:泵的效率是指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间的比值,即泵的输出能量和输入能量之间的转换效率。
高效率的泵可以提供更大的流量和更高的扬程。
4. 轴功率:轴功率是指泵轴的输出功率,用于计算泵的能耗。
根据所需的流量、扬程和效率,确定泵的轴功率。
三、离心泵的设计要点离心泵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1. 泵的类型选择:根据工艺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适合的泵型。
目前常见的离心泵包括单级、多级、离心隔膜泵等。
2. 叶轮与叶片设计:叶轮是离心泵的关键部件之一,其叶片的形状和角度决定了泵的性能。
合理设计叶轮和叶片,能够提高泵的效率和稳定性。
3. 泵壳和吸入管道设计:泵壳和吸入管道的设计直接影响泵的吸入性能和阻力损失。
合理设计泵壳和吸入管道的形状和尺寸,优化流体的流动路径。
4. 密封系统设计:离心泵的密封系统用于防止液体泄漏。
离心泵及选型过程介绍一、离心泵的介绍:离心泵是指靠叶轮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来输送液体的泵。
被输送液体和叶轮一同高速旋转,获得了足够的运动势能(扬程、压力),从而实现流通输送的目的。
按照不同区分方法,可将离心泵类型分为:单级泵、多级泵;低压泵、中压泵、高压泵;单侧进水式泵、双侧进水式泵;卧式泵、立式泵;蜗壳泵、导叶泵;自灌式离心泵、吸入式离心泵;磁力泵、屏蔽泵;油泵、水泵、凝结水泵、排灰泵、循环水泵等。
离心泵选型时,需明确我们需要的是哪一类型的泵。
从设备结构上区分,可将离心泵的基本构造分为:叶轮、泵体、泵轴、轴承、密封、电机、联轴器、基座以及附属的冷却、润滑、密封等装置。
在选型过程中,对每一部件机构、装置的要求也需具体化。
二、离心泵叶轮加工过程介绍离心泵的性能参数(流量、扬程等)由叶轮的直径大小、过流部分的体积(叶轮的厚度)等决定。
用户对流量、扬程的需求是随机的。
叶轮一般由铸造加工而成,其过流部分的厚度一般只有几个常用规格,厂家通过切削叶轮的直径大小,来满足不同流量、扬程的需求。
三、离心泵性能曲线图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流量Q、扬程H、轴功率N和效率耳。
在一定转速下,离心泵的扬程H、轴功率N和效率n均随实际流量Q的大小而变化,泵的生产部门将表明Q-H、Q-N及Q-n 关系的曲线,标绘在一张图上,称为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是反映泵各性能参数之间的关系曲线。
离心泵的实际特性曲线需经过实际的工况(通过调节泵出口阀门,测试不同流量和压力、功率的对应关系)测试而成。
选型前期可作为选型的参考,使用中也可以作为考核厂家产品性能是否稳定的一个依据。
各个厂家叶轮的铸造工艺不同,其流量、扬程和效率也不尽相同,各有特色。
由图可见,一般情况下当扬程升高时流量下降;可以根据扬程查到流量,也可从流量查到扬程;还有根效率曲线,表现为中间高,两边低,标明流量与扬程 在中间段是效率最高,因此选泵时要注意泵运行时的扬程与流量, 力求处于效率 曲线最高附近,这也就是离心泵需注重选型的必要性了。
离心泵的选型原则、依据1.选型的依据各种型号的泵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首先应当根据被输送液体的性质和生产条件的要求确定泵的种类,然后再进一步确定泵的具体型号。
离心泵具有转速高、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流量大、结构简单、输液无脉动、性能平稳、容易操作和维修方便等特点。
因此除以下情况外,应尽可能选用离心泵:有计量要求时,选用计量泵扬程要求很高,流量很小且无合适小流量高扬程离心泵可选用时,可选用往复泵,如汽蚀要求不高时也可选用旋涡泵。
扬程很低,流量很大时,可选用轴流泵和混流泵。
介质粘度较大(大于650~1000mm2/s)时,可考虑选用转子泵或往复泵(齿轮泵、螺杆泵)介质含气量75%,流量较小且粘度小于37。
4mm2/s时,可选用旋涡泵。
对启动频繁或灌泵不便的场合,应选用具有自吸性能的泵,如自吸式离心泵、自吸式旋涡泵、气动(电动)隔膜泵。
2.离心泵的选择方法和步骤离心泵的选择就按下列顺序进行。
(1)确定被输送液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液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包括温度、粘度、密度、饱和蒸气压、腐蚀性和毒性等,是否含有固体粒子或气泡。
由此才能决定泵的种类和型号,确定泵零部件的材料、密封件的类型、防止泵腐蚀和汽蚀的措施等。
(2)确定泵的流量根据生产条件的要求,计算出单位时间需要输送的液体量,增加一定裕量后(一般取5%—10%),作为离心泵的流量。
(3)计算泵的扬程根据泵的流量和管路及装置的情况,计算管路的液体阻力损失,求出泵所需要的扬程,也增加一定的裕量(5%—10%),作为选泵的的依据。
额定流量一般直接采用最大流量,如缺少,则采取正常流量的1.1-1.15倍。
额定扬程取装置所需扬程的1.05-1.1倍。
对粘度大于20mm或含固体颗粒的介质,需换算成输送清水时的额定流量和扬程。
按额定流量和扬程查处初步选择的泵型号,可能有几种。
按性能曲线校核泵的额定工作定是否落在泵的高效工作区内;校核泵的装置汽蚀余量NPSHA-必须汽蚀余量NPSHR是否符合要求。
离心泵如何选型
1.离心泵选型的条件:
(1)离心泵选型:输送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能。
输送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能直接影响泵的性能、材料和结构,是离心泵选型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能包括:介质名称、介质特性(如腐蚀性、磨蚀性、毒性等)、固体颗粒含量及颗粒大小、密度、粘度、汽化压力等。
必要时还应列出介质中的气体含量,说明介质是否易结晶等。
(2)离心泵选型:工艺参数。
工艺参数是离心泵选型的重要依据,应根据工艺流程和操作变化范围慎重确定。
①流量Q。
流量是指工艺装置生产中,要求泵输送的介质量,流量也是离心泵选型要注意的要素,工艺人员一般应给出正常、小和大流量。
泵数据表上往往只给出正常和额定流量。
离心泵选型时,要求额定流量不小于装置的大流量,或取正常流量的1.1~1.15倍。
②扬程H。
扬程是指工艺装置所需的扬程值,也称计算扬程。
一般离心泵选型要求水泵的额定扬程为装置所需扬程的1.05~1.1倍。
③进口压力P和出口压力P。
出口压力指泵进出接管法兰处的压力,进出口压力的大小影响到壳体的耐压和轴封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