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试题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6
材料科学及工程专业的金属材料试卷一、简答题1. 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是指金属原子在空间中的排列方式。
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是面心立方结构、体心立方结构和密排六方结构。
2. 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主要包括强度、硬度、韧性、塑性和抗疲劳性能。
其中,强度是指材料抵抗外部力量破坏的能力,硬度是指材料抵抗刮擦的能力,韧性是指材料抵抗断裂的能力,塑性是指材料受力后发生变形的能力,抗疲劳性能是指材料在交变应力下不断变形的能力。
3. 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护金属材料的腐蚀是指金属在特定环境中发生化学反应而导致表面损失的现象。
常见的金属腐蚀形式有电化学腐蚀、化学腐蚀和微生物腐蚀等。
为了防止金属材料腐蚀,可以采取表面处理、镀层、防腐涂料等方法进行防护。
4.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工艺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工艺是指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等过程,改变金属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的方法。
常见的热处理工艺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
5. 金属材料的应用及发展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设备、建筑工程等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金属材料正朝着高强度、高韧性、轻量化、节能环保等方向发展。
二、论述题1. 金属材料的晶粒生长及控制金属材料的晶粒生长是指晶体在凝固形成过程中的结晶过程。
控制金属材料的晶粒生长可以通过合理选择凝固条件、添加晶粒细化剂、进行变形处理等方法来实现。
2. 金属材料的强化机制金属材料的强化机制包括固溶强化、析出强化、形变强化和晶界强化等。
固溶强化是通过溶质原子固溶到基体金属晶格中,使得金属晶粒的强度提高。
析出强化是在金属基体中析出溶质原子形成比基体硬度高的析出相,从而提高金属的强度和硬度。
3. 金属材料的断裂行为及控制金属材料的断裂行为包括韧性断裂和脆性断裂两种。
控制金属材料的断裂可以通过提高金属材料的韧性、改善材料的缺陷、控制应力集中和预应力处理等方法来实现。
4. 金属材料的热稳定性及提高方法金属材料的热稳定性是指金属在高温、高应力环境下的稳定性能。
材料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材料科学中,材料的基本组成单元是()。
A. 分子B. 原子C. 离子D. 电子答案:B2. 金属的塑性变形主要是通过()来实现的。
A. 弹性变形B. 位错运动C. 相变D. 断裂答案:B3. 在材料科学中,硬度的定义是()。
A. 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B. 材料抵抗磨损的能力C. 材料抵抗压缩的能力D. 材料抵抗拉伸的能力答案:B4. 材料的热处理过程中,淬火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硬度B. 增加韧性C. 减少变形D. 提高导电性答案:A5. 以下哪种材料不属于复合材料?A. 碳纤维增强塑料B. 钢筋混凝土C. 不锈钢D. 玻璃钢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材料的强度是指材料在受到______作用时,抵抗______的能力。
答案:外力;破坏2. 材料的断裂韧性是指材料在______条件下,抵抗______的能力。
答案:裂纹存在;断裂3. 材料的疲劳是指材料在______作用下,经过______循环后发生断裂的现象。
答案:交变应力;多次4. 材料的导热性是指材料在______条件下,抵抗______的能力。
答案:温度梯度;热量传递5. 材料的电导率是指材料在单位电场强度下,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______。
答案:电荷量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的区别。
答案:弹性模量是指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应力与应变的比值,反映了材料抵抗形变的能力。
屈服强度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下,从弹性变形过渡到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值,反映了材料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
2. 描述材料的疲劳破坏过程。
答案:材料的疲劳破坏过程通常包括三个阶段:裂纹的萌生、裂纹的扩展和最终断裂。
在交变应力作用下,材料内部的微裂纹逐渐扩展,当裂纹扩展到一定程度,材料无法承受继续增加的应力时,就会发生断裂。
3. 什么是材料的热处理?请列举几种常见的热处理方法。
材料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试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单项选择题 根据GB/T175-2007,下列指标中属于选择性指标的是( )A.KH 减小,SM 减小,铝率增大。
B.KH 增大,SM 减小,铝率增大。
C.KH 减小,SM 增大,铝率减小。
D.KH 增大,SM 增大,铝率增大。
本题答案: 2、单项选择题 注射速度增大,下降的是( )A.冲模压力 B.内应力 C.接缝强度 D.表面质量 本题答案: 3、判断题 界面间粘结过强的复合材料易发生脆性断裂。
本题答案: 4、填空题 注射机按照结构l 本题答案: 6、名词解释 熔体破碎 本题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7、问答题螺位错区别于刃位错的特征是是什么?本题答案:8、单项选择题小角度晶界模型中的扭转晶界是由()组成的。
A.刃型位错B.螺旋位错C.混合位错D.位错中心重叠本题答案:9、问答题塑料在挤出机中的熔化长度的意义是什么?本题答案:10、名词解释弗伦克尔缺陷与肖特基缺陷本题答案:11、填空题复合材料可分为()和()两大类。
本题答案:12、填空题在烧结初期,若x/r与t1/3成正比,其属于()传质过程,这种烧结的推动力是(),收缩率为()。
本题答案:13、判断题竹、麻、木、骨、皮肤是天然复合材料。
本题答案:14、填空题热敏电阻陶瓷可分为()、()和()。
本题答案:15、填空题切削加工分为()两类;机械零件的加工质量是指()。
材料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试卷及答案(最新版)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多项选择题 各种纤维在拉伸断裂前不发生任何屈服,但在SEM 下观察到( )A 、Kevlar 纤维呈韧性断裂,有径缩及断面减小。
B 、碳纤维呈韧性断裂,有断面收缩。
C 、玻璃纤维呈韧性断裂,有断面收缩。
D 、碳纤维、玻璃纤维呈脆性断裂,无断面收缩。
本题答案: 2、填空题 退火有三种方法完全退火、( )退火和( )退火。
本题答案: 3、判断题 螺杆加料段第一个螺槽的容积与均化段最后一个螺槽容积之比称为压缩比。
本题答案: 4、多项选择题 MMC 制备工艺中,固态法与液态法相比( )A 、增强材料与基体浸润性要求可以降低。
B 、增强材料在基体中分布更均匀。
C 、增强材料仅局限于长纤维。
D 、增强材料/基体界面反应更剧烈(如果存在界面反应时)。
本题答案: 5、问答题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试写出少量MgO掺杂到Al2O3中和少量YF3掺杂到CaF2中的缺陷方程。
(a)判断方程的合理性。
(b)写出每一方程对应的固溶式。
本题答案:6、问答题复合材料的基体和增强体在材料中分别起什么作用?本题答案:7、名词解释界面能本题答案:8、问答题当锌向铜内扩散时,已知在x点处锌的含量为2.51017个锌原子/cm3,300℃时每分钟每mm2要扩散60个锌原子,求与x点相距2mm处锌原子的浓度。
(已知锌在铜内的扩散体系中D0=0.3410-14m2/s;Q=4.5kcal/mol)本题答案:9、填空题自游基链转移有多种方式,可向()、()、()、()或()转移。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题集大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是材料的基本属性?A. 密度B. 颜色C. 形状D. 体积2.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包括哪一项?A. 导电性B. 耐腐蚀性C. 强度D. 透明度3.下列哪一项不是金属材料的常见类型?A. 钢铁B. 铝合金C. 陶瓷D. 铜合金4.材料的硬度是指其抵抗什么的能力?A. 拉伸B. 压缩C. 弯曲D. 刻划5.下列哪一项是热塑性材料的特性?A. 在加热后不能变形B. 在加热后可以永久变形C. 在冷却后可以恢复原形D. 在任何温度下都不易变形6.材料的韧性是指其在受力时什么的能力?A. 易碎B. 易弯曲C. 吸收能量而不破裂D. 迅速恢复原形7.下列哪一项是陶瓷材料的主要成分?A. 金属B. 塑料C. 无机非金属D. 有机物8.复合材料是由哪两种或多种材料组合而成的?A. 同一种材料的不同形态B. 不同性质的材料C. 相同性质的材料D. 任意两种材料9.下列哪一项不是高分子材料的特性?A. 高强度B. 高韧性C. 低密度D. 低耐温性10.材料的疲劳是指其在什么条件下性能逐渐降低的现象?A. 持续受力B. 持续加热C. 持续冷却D. 持续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大题二:填空题1.材料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材料的______。
2.材料的导电性是指材料传导______的能力。
3.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常见的有______、体心立方和面心立方。
4.陶瓷材料因其______、高硬度和高耐温性而被广泛应用于高温和腐蚀环境。
5.复合材料的优点包括高强度、高刚性和良好的______。
6.高分子材料的分子结构特点是具有长链状的______结构。
7.材料的疲劳强度是指材料在______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大题三:判断题1.材料的力学性能只包括强度和硬度。
()2.金属材料都是良好的导体。
()3.陶瓷材料的主要成分是金属。
()4.复合材料的性能总是优于其单一组分的性能。
()5.高分子材料的耐温性一般较低。
材料科学与工程期末考试复习试题材料科学与工程期末考试复习试题1.相律是在完全平衡状态下,系统的相数、组元数和温度压力之间的关系,是系统的平衡条件的数学表达式:f=C-P+22.二元系相图是表示合金系中合金的间关系的图解。
3.晶体的空间点阵分属于大晶系,其中正方晶系点阵常数的特点为,请列举除立方和正方晶系外其他任意三种晶系的名称交。
4.合金铸锭的宏观组织包括三部分。
5.在常温和低温下,金属的塑性变形主要是通过的方式进行的。
此外还有和折等方式。
6.成分过冷区从小到大,其固溶体的生长形态分别为。
1.原子扩散的驱动力是:组元的化学势梯度2.凝固的热力学条件为:过冷度3.某金属凝固时的形核功为△G*,其临界晶核界面能为△G,则△G*和△G 的关系为△△G5.金属液体在凝固时产生临界晶核半径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过冷度。
6.菲克第一定律表述了稳态扩散的特征,即浓度不随变化。
7.冷变形金属加热过程中发生回复的驱动力是:冷变形过程中的存储能9.合金铸锭的缺陷可分为缩孔和偏析两种。
1.体心立方结构是原子的次密排结构,其致密度为。
2.同一种空间点阵可以有无限种晶体结构,而不同的晶体结构可以归属于同一种空间点阵。
3.结晶时凡能提高形核率、降低生长率的因素,都能使晶粒细化。
4.合金液体在凝固形核时需要能量起伏、结构起伏和成分起伏。
5.小角度晶界的晶界能比大角度晶界的晶界能高。
6.非均匀形核时晶核与基底之间的接触角越大,其促进非均匀形核的作用越大。
7.固溶体合金液体在完全混合条件下凝固后产生的宏观偏析较小。
8.冷形变金属在再结晶时可以亚晶合并、亚晶长大和原晶界弓出三种方式形核。
9.动态再结晶是金属材料在较高温度进行形变加工同时发生的再结晶、其形变硬化与再结晶软化交替进行。
10.金属-非金属型共晶具有粗糙-光滑型界面,所以它们多为树枝状、针状或螺旋状形态。
11.孪生变形的速度很快是因为金属以孪生方式变形时需要的临界分切应力小。
12.相图的相区接触法则是相邻相区相数差1。
材料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问答题 说明斯宾那多分解相变和成核-生长相变的主要区别? 本题答案: 2、判断题 高分子原子量大,所以它的结构很复杂。
本题答案: 3、问答题 简要介绍玻璃的生成工艺流程。
本题答案: 4、单项选择题 如何增加歧化终止比例(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升高压力 D.降低压力 本题答案: 5、填空题 约束超导现象的三大条件是( )、( )和( )。
本题答案: 6、单项选择题 属于多孔催化剂载体的是( )A 、刚玉粉 B 、碳化硅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C、磨细的玻璃D、多孔金属本题答案:7、单项选择题滞弹性是无机固体和金属的与时间有关的弹性,它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A.温度;B.形状和大小;C.载荷频率本题答案:8、问答题高分子有哪三种力学状态?各有什么特点?本题答案:9、多项选择题在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工业实施方法有()。
A.本体聚合B.悬浮聚合C.乳液聚合D.溶剂聚合本题答案:10、问答题.在三元系统中,无变量点有三种,分别是什么?本题答案:11、名词解释晶界能本题答案:12、单项选择题测定PE.PP相对分子质量方法有().A.稀溶液黏度法B.熔体流动速率法(MFR)C.光散射法D.气相色谱法本题答案:13、名词解释空间点阵本题答案:14、单项选择题鞣制后的动物毛皮称为()A.生皮B.裘皮C.皮革D.绒面革本题答案:15、单项选择题下列官能度体系中,能生成体型产物的是()A.1-1B.1-3C.2-2D.2-3本题答案:16、判断题基体与增强体间界面的模量比增强体和基体高,则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也越高。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期末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硬度和韧性B. 强度和塑性C. 韧性和导电性D. 硬度和导热性2. 下列哪种材料属于金属材料?A. 橡胶B. 陶瓷C. 合金D. 塑料3. 材料的微观结构对其宏观性能有何影响?A. 无影响B. 微观结构决定宏观性能C. 宏观性能决定微观结构D. 两者相互独立4. 以下哪种材料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A. 聚氯乙烯B. 聚苯乙烯C. 聚碳酸酯D. 聚乙烯5. 材料的疲劳是指材料在何种条件下的性能退化?A. 长期受力B. 瞬间受力C. 周期性受力D. 高温条件下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材料的硬度是指材料抵抗________的能力。
2. 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主要通过________来实现。
3. 陶瓷材料通常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的性质。
4. 聚合物材料的分子结构对其________和________有重要影响。
5.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________和________组合而成的材料。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材料的分类及其特点。
2. 描述金属材料的腐蚀机理,并提出防止腐蚀的措施。
3. 解释半导体材料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性。
四、计算题(每题20分,共40分)1. 一根直径为10mm的钢棒,在一端受到1000N的拉力,假设钢的杨氏模量为200GPa,求钢棒的伸长量。
2. 一块厚度为5mm,面积为100cm²的铝板,在100℃的环境下放置1小时后,其长度增加了0.2mm。
假设铝的线膨胀系数为23.6×10^-6/℃,计算铝板在室温(20℃)到100℃之间的平均线性膨胀系数。
五、论述题(30分)选择一种你感兴趣的新型材料,论述其结构特征、性能优势以及可能的应用领域。
材料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真题1、多选(江南博哥)高分子链的旋光异构体有():A.同规立构B.全同立构C.间同立构D.无规立构本题答案:B,C,D2、单选下列化合物中,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十二烷B.丙烯C.苯酚D.酚醛树脂本题答案:D3、单选 CaTiO3在高温时为()晶系。
A.三斜B.六方C.四方D.立方本题答案:D4、单选复合材料界面的作用()A、仅仅是把基体与增强体粘结起来。
B、将整体承受的载荷由基体传递到增强体。
C、总是使复合材料的性能得以改善。
D、总是降低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
本题答案:B5、名词解释亚稳相解析:指的是热力学上不能稳定存在,但在快速冷却成加热过程中,由于热力学能垒或动力学的因素造成其未能转变为稳定相而暂时稳定存在的一种相。
6、填空题陶瓷的质量取决于原料的()、细度、坯料的均匀性、()、()和窑内气氛、冷却速度等。
解析:纯度;成形密度;烧结温度7、问答题为什么发光材料中一般含有的金属原子是Fe.Co.Ni等?解析:因为这些原子含有d轨道,d电子数目较多,能级丰富,能级间隙小,发光波长长。
8、名词解释尖晶石与反尖晶石解析:正尖晶石:在AB2O4尖晶石型晶体结构中,若A2+分布在四面体空隙、而B3+分布于八面体空隙,称为正尖晶石;反尖晶石:若A2+分布在八面体空隙、而B3+一半分布于四面体空隙另一半分布于八面体空隙,通式为B(AB)O4,称为反尖晶石。
9、名词解释表面能解析:当T,P及组成不变的条件下,增加单位表面积对系统所做的功。
10、单选下列官能度体系中,能生成体型产物的是()A.1-1B.1-3C.2-2D.2-3本题答案:D11、单选斜方晶系的晶体常数特征为:()A.a≠b≠c,α=β=γ=90°B.a=b≠c,α=β=γ=90°C.a=b=c,α=β=γ=90°D.a≠b≠c,α≠β≠γ≠90°本题答案:A12、单选氧化镁晶胞中含有()个分子。
第一章 原子排列与晶体结构1. fcc 结构的密排方向是 ,密排面是 ,密排面的堆垛顺序是 ,致密度为 ,配位数是 ,晶胞中原子数为 ,把原子视为刚性球时,原子的半径r 与点阵常数a 的关系是 ;bcc 结构的密排方向是 ,密排面是 ,致密度为 ,配位数是 ,晶胞中原子数为 ,原子的半径r 与点阵常数a 的关系是 ;hcp 结构的密排方向是 ,密排面是 ,密排面的堆垛顺序是 ,致密度为 ,配位数是 ,,晶胞中原子数为 ,原子的半径r 与点阵常数a 的关系是 。
2. Al 的点阵常数为0.4049nm ,其结构原子体积是 ,每个晶胞中八面体间隙数为 ,四面体间隙数为 。
3. 纯铁冷却时在912e 发生同素异晶转变是从 结构转变为 结构,配位数 ,致密度降低 ,晶体体积 ,原子半径发生 。
4. 在面心立方晶胞中画出)(211晶面和]211[晶向,指出﹤110﹥中位于(111)平面上的方向。
在hcp 晶胞的(0001)面上标出)(0121晶面和]0121[晶向。
5. 求]111[和]120[两晶向所决定的晶面。
6 在铅的(100)平面上,1mm 2有多少原子?已知铅为fcc 面心立方结构,其原子半径R=0.175×10-6mm 。
答案:1. [110], (111), ABCAB C…, 0.74 , 12 , 4 ,ar 42=; [111],(110) , 0.68 , 8 , 2 ,ar 43=; ]0211[, (0001) , ABAB , 0.74 ,12 , 6 ,2a r =。
2. 0.01659nm 3 , 4 , 8 。
3. FCC , BCC ,减少 ,降低 ,膨胀 ,收缩 。
4. 解答:见图1-15. 解答:设所决定的晶面为(hkl ),晶面指数与面上的直线[uvw]之间有hu+kv+lw=0,故有:h+k-l=0,2h-l=0。
可以求得(hkl )=(112)。
材料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试卷及答案(最新版)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单项选择题 以下哪个指标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降低( )A.抗张强度 B.断裂伸长 C.蠕变 D.热变形温度 本题答案: 2、填空题 洋葱状富勒烯是一个多层的类似洋葱的笼状大分子,其最内层是一个( ),从内到外每层原子数为( )。
本题答案: 3、问答题 简述短纤维增韧机理。
本题答案: 4、问答题 从结构上说明高岭石、蒙脱石阳离子交换容量差异的原因。
本题答案: 5、问答题 对某晶体的缺陷测定生成能为84KJ/mol ,计算该晶体在1000K 和1500K 时的缺陷浓度。
本题答案: 6、填空题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材料的结构包括键合结构、()和组织结构。
本题答案:7、单项选择题纳米材料的物理本质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小尺寸效应B.表面和界面效应C.宏观量子隧道效应D.光学效应本题答案:8、单项选择题在天然纤维中,弹性最好的是()A.棉B.毛C.丝D.麻本题答案:9、判断题橡胶在加工、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内因和外因的影响,逐渐失l本题答案:13、判断题硼纤维是由三溴化硼沉积到加热的丝芯上形成的。
本题答案:14、问答题在热固性塑料模压成型中,提高模温应相应地降低还是升高模压压力才对模压成型工艺有利?为什么?本题答案:15、名词解释滞后效应本题答案:16、问答题金刚石结构中C原子按面心立方排列,为什么其堆积系数仅为34%。
材料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试题及答案模拟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名词解释 挤出成型 本题答案: 2、判断题金属的焊接性是指金属材料对焊接加工的适应性,其评定的方法有碳当量法、冷裂纹敏感系数法。
本题答案: 3、名词解释 共格相界 本题答案: 4、判断题混合过程发生的主要作用包括剪切;分流、合并和置换;挤压;聚集,不包括拉伸。
本题答案: 5、判断题催化剂中金属原子或金属离子的d 轨道一般为全充满。
本题答案: 6、问答题试就(a )推动力来源;(b )推动力大小;(c )在陶瓷系统的重要性来区别初次再结晶,晶粒长大和二次再全结晶。
本题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7、填空题颗粒增韧的增韧机理主要包括()、()、和()。
本题答案:8、单项选择题剩余压力现象中存在剩余压降P,对于牛顿流体有()A.P>0B.P<0C.P=0D.P0本题答案:9、问答题假定碳在α-Fe(体心立方)和γ-Fe(面心立方)中的扩散系数分别为:本题答案:10、判断题隐身材料就是一种肉眼不见其身影的材料。
本题答案:11、lE.大件本题答案:15、多项选择题碳纤维表面处理是为了()A、表面引入活性官能团,如羧基、羟基、羰基等。
B、表面引入偶联剂。
C、清除表面污染。
D、增加纤维与基体粘结强度。
本题答案:16、单项选择题晶体的表面能与所显露的那个晶面有关,密排的晶面表面能()。
A.最低B.最高C.适中D.不确定本题答案:17、名词解释非均匀形核本题答案:18、问答题简述非晶态合金的形成条件与制备方法。
材料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单项选择题 晶体的表面能与所显露的那个晶面有关,密排的晶面表面能( )。
A.最低 B.最高 C.适中 D.不确定 本题答案: 2、判断题 电子由于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因此存在隧道效应。
本题答案: 3、问答题 叙述鲍林二规则内容,并举例说明应用。
本题答案: 4、判断题 纯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承受的载荷由基体和增强颗粒共同承担。
本题答案: 5、问答题 要使聚合物在加工中通过拉伸获得取向结构,应在该聚合物的什么温度下拉伸? 本题答案: 6、填空题 在变价金属化合物催化剂中,通常是( )化合物具有催化活性。
(填“高价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态”或“低价态”)本题答案:7、单项选择题自由基聚合反应是借助光、热、辐射能、引发剂等作用,使单分子活化为活性自由基,以下哪一种最常用?()A、光B、热C、辐射能D、引发剂本题答案:8、单项选择题在书写晶体结构缺陷符号时,上标’’表示带()个电荷。
A.-1B.+2C.-2D.+1本题答案:9、单项选择题干洗与水洗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除了()A.能去除油性污垢B.使衣物不起皱C.使衣物不收缩D.衣物容易褪色本题答案:10、判断题干纺初生纤维的断面形态结构特征可用E/v值来表征。
E/v值越接近于1,固化过程越缓慢和均匀,横截面越接近于圆形。
本题答案:11、单项选择题下列不属于催化剂毒物的是()A.化学吸附毒物B.物理吸附毒物C.选择性毒物D.稳定性毒物本题答案:12、问答题简述对生物医学材料的基本要求.本题答案:13、单项选择题剪切效应是指()A、短纤维与基体界面剪应力的变化。
材料工程基础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的核心是什么?A. 材料的合成B. 材料的性能C. 材料的加工D. 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关系2. 金属材料的强度主要取决于以下哪个因素?A. 原子间结合力B. 晶格类型C. 晶粒大小D. 杂质含量3. 下列哪种材料属于高分子材料?A. 钢B. 玻璃C. 塑料D. 陶瓷4. 陶瓷材料通常具有哪些特性?A. 高强度、高韧性B. 耐高温、耐腐蚀C. 良好的导电性D. 良好的导热性5. 复合材料通常由哪些部分组成?A. 基体和增强体B. 金属和非金属C. 有机和无机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6. 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硬度等。
7. 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主要通过______和______两种机制实现。
8. 玻璃的主要成分是______,而陶瓷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9. 复合材料的______性能通常优于单一材料。
10. 材料的疲劳是指材料在______作用下逐渐发生损伤和断裂的现象。
三、简答题11. 简述材料的热处理工艺有哪些类型,并说明它们的主要作用。
12. 什么是材料的疲劳寿命?影响疲劳寿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3. 描述金属材料的腐蚀机理,并简述如何防止金属腐蚀。
14. 阐述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方法及其应用领域。
15. 复合材料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有哪些优势?四、计算题16. 已知某金属材料的屈服强度为300 MPa,抗拉强度为400 MPa,试计算其弹性模量(假设弹性模量为210 GPa)。
17. 假设有一块长1米,宽0.5米,厚0.02米的钢板,其密度为7850 kg/m³,求该钢板的质量。
五、论述题18. 论述材料的微观结构如何影响其宏观性能,并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
19. 讨论材料的可持续性在现代材料工程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实现材料可持续性的方法。
参考答案:1. D2. A3. C4. B5. A6. 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7. 滑移、孪生8. 硅酸盐、氧化物9. 综合性10. 循环载荷11.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分别用于降低硬度、细化晶粒、提高硬度和韧性、消除内应力。
材料科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材料科学中的“四要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组成B. 结构C. 性能D. 工艺2. 以下哪种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A. 钢B. 铝C. 塑料D. 铜3. 材料的强度和硬度通常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化学成分B. 微观结构C. 温度D. 颜色4. 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主要发生在哪种晶体结构中?A. 面心立方(FCC)B. 体心立方(BCC)C. 六方密排(HCP)D. 非晶态5. 陶瓷材料的主要特点是什么?A. 高塑性B. 高韧性C. 高硬度D. 高导电性6. 以下哪种材料是高分子材料?A. 玻璃B. 橡胶C. 石墨D. 陶瓷7. 材料的疲劳寿命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应力水平B. 材料的疲劳极限C. 环境温度D. 材料的颜色8. 以下哪种合金属于铁基合金?A. 铝合金B. 铜合金C. 钛合金D. 不锈钢9. 材料的断裂韧性通常与以下哪个因素有关?A. 材料的密度B. 材料的弹性模量C. 材料的微观结构D. 材料的导热性10. 以下哪种方法不能用于材料的表面处理?A. 镀层B. 热处理C. 喷砂D. 抛光答案:1. D2. C3. D4. A5. C6. B7. D8. D9. C10. 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材料的______和______是决定其性能的两个基本要素。
2. 金属材料的腐蚀主要分为化学腐蚀和______。
3. 材料的疲劳是指在______作用下,材料发生断裂的现象。
4. 陶瓷材料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5. 高分子材料的分子结构通常是______结构。
6. 材料的热处理包括______、正火、回火和______。
7. 材料的断裂韧性是指材料在______条件下的断裂能力。
8. 合金的组成元素通常分为基体元素和______。
9. 材料的硬度与材料的______和微观结构有关。
10. 材料的导热性是指材料在温度梯度作用下的______能力。
1.纳米材料有哪些微观结构特点?这些结构特点为什么会引起宏观物理性能的变化?纳米材料有哪些特殊性?答:所有的纳米材料具有3个共同的结构特点:纳米尺度结构单元,大量的界面或自由表面以及各纳米单元之间存在着或强或弱的交互作用。
在纳米尺度内,分子和原子相互作用强烈影响材料的宏观物理性能,纳米材料之所以能具备独到的特殊性,是由于当组成物质的某一项的某一维的尺度缩小到纳米级别时,物质的物理性能将出现根本不是其任一组份所能比拟的改变。
纳米材料的特性:(1)表面与界面效应,这是指纳米晶体粒表面原子数与总原子数之比随粒径变小而急剧增大后所引起的性质上的变化。
(2)小尺寸效应,当纳米微粒尺寸与光波波长,传导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及超导态的相干长度、透射深度等物理特征尺寸相当或更小时,它的周期性边界被破坏,从而使其声、光、电、磁,热力学等性能呈现出“新奇”的现象。
(3)量子尺寸效应,当粒子的尺寸达到纳米量级时,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能级由连续态分裂成分立能级。
当能级间距大于热能、磁能、静电能、静磁能、光子能或超导态的凝聚能时,会出现纳米材料的量子效应,从而使其磁、光、声、热、电、超导电性能变化。
(4)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微观粒子具有贯穿势垒的能力称为隧道效应。
纳米粒子的磁化强度等也有隧道效应,它们可以穿过宏观系统的势垒而产生变化,这种被称为纳米粒子的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2.具备什么性能的材料称为半导体?表征载流子特性的主要参数有哪些?如何定义?半导体:电阻率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并有负的电阻温度系数的物质称为半导体。
本征半导体:不含杂质且无晶格缺陷的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
P型半导体的导电特性:它是靠空穴导电,掺入的杂质越多,多子(空穴)的浓度就越高,导电性能也就越强。
N型半导体:在纯净的硅晶体中掺入五价元素(如磷),使之取代晶格中硅原子的位置,形成N型半导体。
表征载流子特性的主要参数有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
载流子浓度:单位体积的载流子数目。
在室温无补偿存在的条件下等于电离杂质的浓度。
迁移率:在单位电场强度下,引起载流子的平均漂移速度的数值。
3.什么是压敏电阻器?常用压敏电阻材料有哪几种?举例说明其典型应用。
压敏电阻器:具有非线性伏安特性并有抑制瞬态过电压作用的固态电压敏感元件。
当端电压低于某一阈值时,压敏电阻器的电流几乎等于零;超过此阈值时,电流值随端电压的增大而急剧增加。
压敏电阻器的非线性伏安特性是由压敏体(或称压敏结)电压降的变化而引起的,所以又称为非线性电阻器。
常用压敏电阻材料有碳化硅、氧化锌、硅等。
压敏电阻器主要用于限制有害的大气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能有效地保护系统或设备。
用氧化锌压敏材料制成高压绝缘子,既有绝缘作用,又能实现瞬态过电压保护。
此外,压敏电阻器在电子电路中可用于消火花、消噪音、稳压和函数变换等。
4.溶液法、熔体法和气相法晶体生长的原理是什么?试用热力学原理分析这几种方法实现晶体生长的条件。
溶液法:溶液法晶体生长是首先将晶体的组成元素(溶质)溶解在另一溶液(溶剂)中,然后通过改变温度、蒸汽压等状态参数,获得过饱和溶液,最后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形成晶体的方法。
熔体法:在一定温度场、提拉速度和旋转速度下,熔体通过籽晶生长,形成一定尺寸的单晶。
气相法:将拟生长的晶体材料通过升华、蒸发、分解等过程转化为气态,然后再适当条件下使其成为过饱和蒸汽,经过冷凝结晶生长出晶体。
热力学原理:晶体生长的原理基于物种晶相化学势与该物种在相关物相中化学势间准平衡关系的合理维持。
如在溶液中的晶体生长要求在平衡溶解度附近溶质有一定合宜的过饱和度。
5.电子化合物,间隙相,间隙化合物,金属间化合物,拓扑密堆相。
电子化合物:由IB族或过渡族金属元素与IIB族、IIIA族、IV A族金属元素形成的金属化合物(中间相),虽可用分子式表示,但大多不遵守化合价规律,而按一定的电子浓度值形成化合物,电子浓度不同,形成的化合物晶格类型也不同。
电子化合物中以金属键为主,故有明显的金属特性。
尺寸因素化合物:这类中间相主要受组元的原子尺寸因素控制,分为间隙相和间隙化合物,拓扑密堆相。
间隙相及间隙化合物:间隙化合物通常是由过渡族金属与原子半径很小的非金属元素组成,后者处于化合物晶格的间隙中,按照非金属(X)和金属原子(M)半径之比分类,R X/R M<0.59时,形成具有简单结构的简单间隙化合物(间隙相),R X/R M>0.59,形成复杂结构的相,称为复杂间隙化合物。
拓扑密堆相:由两种大小不同的金属原子所构成的一类中间相,通过适当的配合构成空间利用率和配位数很高的复杂结构。
金属间化合物:各种金属元素按一定比例相互化合形成的,晶体结构不同于组元,往往只有长程有序的超点阵结构。
6.简述纯金属的形核与长大方式。
纯金属凝固时,晶核的形成过程是各种物理和热力学条件的综合结果,按形核的方式分为均匀形核、非均匀形核,实际结晶时,大多为非均匀形核。
均匀形核:在均一液相中靠自身在一定的过冷度下的结构起伏和能量起伏等条件形成晶核。
非均匀形核:实际结晶中,常常依附在液相中的外来固体表面形核(包括容器壁),称为非均匀形核,非均匀形核比均匀形核更容易进行,尤其是杂质与新晶体的结构相似或相同时,更有利于形核。
长大方式有两种:平面长大:晶核各表面几乎同时向液相中推进,形成以密排面围城的规则形状的晶粒。
树枝状长大:晶核上易于扩散和散热的地方,优先向液体内长大,从而形成一个“晶轴”,从一个晶轴上又可长成与其垂直的晶轴,整个晶核像树枝一样长大。
7.纯金属凝固时的凝固界面的微观结构与晶核长大机制的关系。
按照原子尺度,可以把固/液相界面结构分为粗糙界面和光滑界面两类。
粗糙界面上有一半位置被固相原子占据,一半为空位,从微观上看,界面是粗糙的,高低不平,界面由几个原子厚度的过渡层组成,宏观上看界面是平直的。
光滑界面上几乎没有空位,从微观上看,界面是光滑的,界面为一个原子厚度的过渡层,固液相截然分开,由于界面各处的晶面取向不同,从宏观上看界面是曲折、锯齿形的小平面。
晶核长大机制:(1)垂直长大机制:在粗糙界面上,约有一半原子位置空着,故液相的原子可以进入这些空位与晶体结合,晶体便连续地向液相生长,称为垂直长大。
(2)二维晶核长大机制:具有光滑界面的晶体长大,不是单个原子的附着,而是以均匀形核的方式,在晶体学小平面界面上形成一个原子层厚的二维晶核与原界面间形成台阶,单个原子可以在台阶上填充,使二维晶核侧向长大,在该层填满后,则在新的界面上形成新的二维晶核,继续填满,如此反复进行。
(3)螺型位错长大机制:若晶体的光滑界面存在有螺型位错的露头,则该界面成为螺旋面,并形成永不消失的台阶,原子附着到台阶上使晶体长大。
8.说明冷变形金属的低温、中温、高温回复机制,包括发生条件、变化过程、组织特征、性能特点等。
回复:金属在加热时,在光学显微组织发生改变前所产生的某些微结构和性能的变化过程。
一般认为回复是点缺陷和位错在加热时发生运动从而改变它们组态分布和数量的过程。
低温回复时(0.1T m-0.3T m,T m为金属熔点):原子活动能力有限,点缺陷主要是空位比较容易移动,通过空位迁移至晶界、位错或与间隙原子结合而消失,空位浓度明显下降。
中温回复时(0.3T m-0.5T m):原子活动能力增强,除点缺陷外,位错也开始运动,主要机制是位错滑移导致位错重新组合,以及异号位错互相抵消,位错密度有所下降。
高温回复时(大于0.5T m):位错不但可以滑移,还可以攀移,分布于滑移面上的同号刃位错相互排斥,沿垂直于滑移面的方向排列成位错墙,构成小角度亚晶界,在变形晶粒中形成回复亚晶。
回复过程中金属的纤维组织无显著变化,晶粒仍保持变形组织形态,金属机械性能变化不大,但某些物理化学性能发生明显改变,如电阻减小,抗蚀性能提高,第一应力基本消除。
9.说明冷变形金属再结晶的三种形核机制,发生条件、变化过程、组织特征等。
再结晶:当冷变形金属热处理温度高于回复温度时,在变形组织的基体上产生新的无畸变的晶核,并迅速长大,形成等轴晶粒,逐渐取代全部变形组织,这个过程称为再结晶。
再结晶热处理后,金属强度、硬度明显下降,塑性、韧性提高,应力完全消除,金属复原到冷变形之前的状态。
亚晶形核机制:回复阶段由多边形化产生的小角晶界所包围的某些无畸变的较大晶粒可以通过两种方式生长为再结晶的形核。
(a)通过某些局部位错密度很高的亚晶界的迁移,吞并相邻的变形基体和亚晶粒而成长为再结晶晶核。
(b)通过两亚晶粒之间亚晶界的消失,使两相邻的亚晶粒合并而形核,此时亚晶界的消失是亚晶粒边界上的位错通过攀移和滑移,并转移到邻近的晶界或亚晶界中去。
亚晶的生长是包围着它的亚晶界位向差越来越大,变为大角度晶界,由大角晶界包围的无畸变晶体就成为再结晶的核心(一般发生在冷变形度>20%的金属中)。
晶界凸出形核机制:金属变形程度较小时(<20%),金属的变形不均匀,各晶粒的位错密度互不相同,再结晶退火时,现有的大角度晶界上有一段通迁移向亚晶粒细小、位错密度高的一侧,在其前沿扫过的区域留下无畸变的晶体,成为再结晶核心。
当变形晶粒完全消失,被新生的无畸变的再结晶晶粒代替时,再结晶结束。
再结晶织构是由于材料经退火后导致的,其晶粒形成择优取向的现象。
使材料宏观性能有明显的方向性,再结晶织构是在变性组织的基础上产生的。
其织构即可以与变形织构一致,也可以不一致,新织构与变形织构大多有一定的位向关系,有时也是随机的。
一次再结晶后形成的再结晶织构,其中大部分晶粒间为小角度晶界,迁移率较小,仅有少数大角度晶界有较高的迁移率,此处晶粒能迅速长大。
这种再结晶完成后,少数晶粒突发性地、迅速地粗化,好像在再结晶后均匀细小的等轴晶粒中又重新发生了再结晶,称为二次再结晶。
10.简述动态回复与动态再结晶。
动态回复:热加工时由于温度很高,金属在变形的同时发生回复,同时发生加工硬化和软化两个相反的过程。
这种在热变形时由于温度和外力联合作用下发生的回复过程称为“动态回复”。
是金属热塑性变形过程中通过热激活,空位扩散、位错运动(滑移、攀移)相消和位错重排的过程。
对一些层错能高的金属以及一些密排金属,在热加工过程中容易发生动态回复动态再结晶是指金属在热变形过程中发生的再结晶现象。
与热变形各道次之间以及变形完毕后加热和冷却时所发生的静态再结晶相比,动态再结晶的特点是:(1)动态再结晶要达到临界变形量和在较高的变形温度下才能发生;(2)与静态再结晶相似,动态再结晶易在晶界及亚晶界形核;(3)动态再结晶转变为静态再结晶时无需孕育期;(4)动态再结晶所需的时间随温度升高而缩短。
11.简述包晶合金凝固特点和原理。
包晶合金凝固转变时是指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由一定成分的液相和一定成分的固相生成一定成分的新固相的凝固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