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萃取1
- 格式:ppt
- 大小:692.50 KB
- 文档页数:68
下册 第4章 萃取B4-1萃取过程是利用溶液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 而达到混合液中组分分离的操作。
B4-2在三角形坐标图上,三角形的顶点代表 ,三条边上的点代表 ,三角形内的点代表 。
B4-3分配系数是指 A k ,其值愈大,萃取效果 。
B4-4影响分配系数数值的因素有 A k , , 。
B4-5通常,物系的温度升高,组分B 、S 的互溶度 ,两相区面积 ,不利于萃取分离。
B4-6溶质的分配系数越大,稀释剂的分配系数越小,则选择性系数A k B k β值 ,越有利于萃取分离。
B4-7在单级萃取器中,用纯溶剂S 萃取A 、B 混合液中的溶质A ,测得平衡的萃取相与萃余相中组分A 的质量分数分别为A y =0.37,A x =0.14,组分B 、S 可视作完全不互溶,则组分A 的分配系数= A k ,萃取剂的选择性系数β=。
萃取中,β值均应 。
B4-8溶解度曲线将三角形相图分为两个区,曲线内为 ,曲线外为 ,萃取操作只能在 内进行。
B4-9单级萃取操作中,平衡时E 相组成为39%的A 和2.4%的B ,R 相的组成为16%的A 及83%的B ,则组分A 的分配系数= A k ,萃取剂的选择性系数β= 。
B4-10萃取中选择萃取剂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 、 及 。
B4-11萃取中,萃取剂的加入量应使和点M 的位置位于 。
B4-12萃取装置中,根据两相接触方式的不同,分为 和 两大类。
填料萃取塔属于 ,筛板塔属于 。
B4-13写出有外加能量输入的三种萃取器名称: 、 、 。
B4-14萃取器的主要类型有 、 和 。
B4-15萃取中当出现下列情况时,说明萃取剂的选择是不适宜的( )。
A. <1B. =1C. A k A k β>1D. β≤1B4-16单级萃取中,在维持料液组成F x 、萃取相组成A y 不变条件下,若用含有一定溶质A 的萃取剂代替纯溶剂,所得萃取相组成R x 将( )。
A.增高 B.减小 C. 不变 D. 不确定B4-17用纯溶剂S 对A 、B 混合液进行单级萃取,F 、F x 不变,加大萃取剂用量,通常所得萃取液组成'A y 将( )。
高中化学必修一萃取教案主题:萃取原理和方法教学目标:1. 理解萃取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 掌握萃取的方法和操作步骤3. 能够运用萃取技术解决化学实验中的问题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分液漏斗、滤纸、试管等2. 实验药品:乙酸、水、氯仿等3. 教学资料:萃取原理的图示及说明教学步骤:1. 引入:介绍萃取的概念和应用领域,引发学生对萃取技术的兴趣2. 原理讲解:讲解萃取的原理,包括两相不溶液的特点和分离原理3. 操作演示:演示萃取的操作步骤,包括添加溶剂、摇匀、分离两相等4. 实验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实践萃取技术5. 结果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萃取过程中的操作技巧和结果6. 总结反思:总结萃取的方法和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教学评估:1. 实验操作: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得当,是否能够独立进行萃取实验2. 知识掌握:考察学生对萃取原理和方法的理解程度,是否能够准确解释萃取的过程3. 问题解决:观察学生在实验中是否能够独立解决问题,是否能够灵活运用萃取技术解决化学实验中的问题教学反馈:1. 对学生进行实时反馈,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加强知识的巩固和应用2. 鼓励学生多做实践操作,提高萃取技术的熟练度和灵活性3. 鼓励学生探索萃取技术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更复杂的萃取实验,提高实践能力和操作技巧2. 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萃取技术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开拓视野,培养工程技术意识3. 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探究,研究萃取技术的新进展和应用领域,提高综合能力和科研意识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全面理解萃取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掌握萃取实验的操作技巧,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愿学生在化学学习中不断进步,成为优秀的化学人才。
萃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萃取的定义和原理;2.掌握萃取的分类和常用方法;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萃取的定义和原理萃取是指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相溶的液体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将一种或多种物质从一种液体中转移到另一种液体中的过程。
萃取的原理是根据物质在两种不相溶的液体中的溶解度不同,使物质在两种液体之间分配,从而实现分离纯化的目的。
2. 萃取的分类萃取可分为单级萃取和多级萃取两种。
单级萃取是指将混合物与一种溶剂接触,使混合物中的某些成分向溶剂中转移,从而实现分离纯化的目的。
多级萃取是指将单级萃取得到的产物再次进行萃取,以进一步提高分离纯化的效果。
3. 萃取的常用方法萃取的常用方法包括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和超临界萃取。
3.1 液液萃取液液萃取是指将混合物与一种溶剂接触,使混合物中的某些成分向溶剂中转移,从而实现分离纯化的目的。
液液萃取的优点是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溶剂的选择和回收、萃取效率低等。
3.2 固相萃取固相萃取是指将混合物中的某些成分通过吸附作用分离纯化的过程。
固相萃取的优点是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选择性好,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吸附剂的选择和回收、萃取效率低等。
3.3 超临界萃取超临界萃取是指将混合物与超临界流体接触,使混合物中的某些成分向超临界流体中转移,从而实现分离纯化的目的。
超临界萃取的优点是操作简单、选择性好、萃取效率高,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设备成本高、操作难度大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讲授环节,教师将通过PPT、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介绍萃取的定义、原理、分类和常用方法。
在实验环节,学生将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萃取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验方法。
四、教学过程1. 讲授环节1.1 萃取的定义和原理1.介绍萃取的定义和原理;2.通过实例向学生解释萃取的原理。
1.2 萃取的分类1.介绍萃取的分类;2.通过实例向学生解释单级萃取和多级萃取的区别。
高中化学萃取知识点
萃取是一种将混合物中的有机物或无机物分离出来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差异,通过提取剂与混合物相互作用,使目标物质从混合物中转移到提取剂中,从而实现分离纯化的目的。
以下是高中化学萃取的相关知识点:
1. 萃取溶剂的选择:根据目标物质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溶剂,使得目标物质在溶剂中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同时与其他杂质的相互作用较小。
2. 萃取的条件:萃取过程中的条件包括温度、压力等,合适的条件有助于增加目标物质与提取剂的相互作用力,从而提高分离效果。
3. 萃取剂的选择:常用的萃取剂包括有机溶剂(如乙醚、氯仿、煤油等)和无机溶剂(如酸、碱等),其选择要考虑目标物质的化学性质和萃取过程的要求。
4. 萃取的方法:常见的萃取方法包括单次萃取、多次萃取、连续萃取等。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萃取方法,以达到更好的分离效果。
5. 萃取的应用:萃取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常用于提取植物中的有效成分(如药物、香精等)、分离油脂、提纯有机合成产物等领域。
总之,化学萃取是一种重要的分离技术,通过选择合适的溶剂和提取剂,以及合理的条件和方法,可以实现目标物质的高效分离和纯化。
习题:1-311 液液萃取11.1概述11.1.1液液萃取过程一、液液萃取的目的和依据 目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下列情况采取萃取过程较为有利:①混合液的相对挥发度小或形成恒沸物; ②混合液浓度很稀;③混合液含热敏性物质。
依据:液体混合液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
原料: A 溶质A 溶剂SB稀释剂萃余相 B+A+S 萃取相 S+A +B x y B A B A x /x y /y溶剂S 必须满足的两个基本要求:① 溶剂不能与被分离混合物完全互溶,只能部分互溶;② 溶剂对A 、B 两组分有不同的溶解能力。
定义:选择性系数βBABA x /x y /y =β二、工业萃取过程工业萃取过程(稀醋酸水溶液的分离)须解决的问题:(1)选择一合适的萃取剂;(2)提供优良的萃取设备;(3)完成萃取相、萃余相的脱溶剂。
11.1.2萃取过程的经济性过程的经济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
萃取剂的技术指标:(1)溶解能力强;(2)选择性高;(3)与被分离组分A之间的相对挥发度要高;(4)在混合液中的溶解度要小。
11.1.3两相的接触方式微分接触式级式接触式11.2液液相平衡 11.2.1三角形相图一、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归一条件:萃取相:1=++S B A y y y 萃余相:1=++S B A x x x x i ,y i 均为质量分率两相中均存在A,B,C 三组分三组分溶液的组成包含两个自由度,用平面坐标上的一点表示。
纯ABF 点(0.47,0.53) ABS E 点(0.47,0.06,0.47)二、物料衡算与杠杆定律设R (x A ,x B ,x S )与E (y A ,y B ,y S )混合, 得M (z A ,z B ,z S )。
M =R +EMz A =Rx A +Ey A Mz S =Rx S +Ey Ssss s AAA A zy x z z y x z R E ----== 此式表明,混合液组成M 点位置必在R 与E 的联线上,并且满足:EM RM E =M 点称为R,E 的和点,此式称为杠杆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