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_萃取剖析
- 格式:ppt
- 大小:4.59 MB
- 文档页数:97
第二节双水相萃取主要内容一、概述二、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三、双水相萃取工艺流程四、双水相萃取技术的应用一、概述过滤和离心技术(取决于分离颗粒的尺寸或密度差异)难于进行收集微生物的细胞器、分离除去细胞碎片、提取和浓缩胞内物质的操作。
萃取已广泛用于液液分离,但一般的有机溶剂萃取难于分离蛋白质:(1)许多蛋白质有极强的亲水性,不溶于有机溶剂;(2)蛋白质在有机溶剂相中易变性失活。
在一定条件下,水相也可形成两相甚至多相。
使将水溶性的酶、蛋白质等生物活性物质从一个水相转移到另一水相中成为可能。
1、最早的双水相萃取现象:1896年Be jerinck,把明胶与琼脂或把明胶和可溶性淀粉的水溶液混合,可分为两相(大部分明胶/大部分琼脂),聚合物的“不相溶性”。
多种不相溶的聚合物可得到多相体系。
原因?(1)聚合物的空间阻碍作用,相互间无法渗透。
(2)聚合物与无机盐可形成聚合物-盐双水相。
2、双水相萃取的优势(见表,有一系列数据说明问题)3、双水相萃取的特点:(1) 条件温和,保留产物活性;(2) 含水量高,表面张力低,耗能少(3) 大分子及小分子(红霉素、氨基酸等)萃取;(4) 易于放大(5) 影响因素复杂;(6) 成本高4、两水相体系形成聚合物混合时,是分层或成一相,取决于两种因素:一是体系熵增加,表明系统混沌程度的量,与分子数量有关;二是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量有关,分子量越大,分间作用力也越大。
分子之间作用力:(1)A-A >A-B 相分离(2)A-A<A-B 混合(3)A-B>>A-A凝聚复合5、两水相体系类型两种都是非离子型高聚物(PEG / DEX、聚丙二醇/ DEX等)其中一种是离子型高聚物(羧甲基纤维素钠/葡聚糖DEX)两种都是离子型高聚物(羧甲基纤维素/羧甲基葡聚糖钠)其中一种是无机盐(磷酸盐、硫酸盐等)6、相图(见课件中图)理解:双结线(TKB);;结点(T/B);临界点(K);系线(TB)上相(T,轻相);下相(B,重相)当M点下移时,系线长度缩短,两相差别减小,到K点时,系线长度为0,两相差别消失而成为一相。
第四章 萃 取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之间分配系数的不同而使溶质得到纯化或浓缩的方法 物理萃取:萃取剂与溶质间不发生化学反应。
化学萃取:利用萃取剂与溶质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实现溶质向有机相的分配。
萃取方式 互不相溶的两相溶剂萃取 固相或水相和有机溶剂相反胶团萃取 自由水相、结合水相与有机溶剂相 双水相萃取 两个互不相溶的水溶高聚物相 超临界萃取 超临界流体与固相或液相常用名词: 料液:含有目标产物的供提取的溶液,通常是水溶液萃取剂:用来萃取产物的溶剂 萃取液:溶质转移到萃取剂中与萃取剂形成的溶液 萃余液:被萃取出溶质后的料液分配定律: 在恒温、恒压条件下,溶质在两个互不相溶的两相中达到分配平衡时,如果其在两相中的相对分子量相等,则其在两相中的平衡浓度之比为一常数K0,这个常数即分配常数。
上式成立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必须是稀溶液;(2)溶质对溶剂的互溶没有影响;(3)必须是同一种分子类型,即不发生缔合或离解。
分配系数 在恒温、恒压条件下,溶质在两个互不相溶的两相中达到分配平衡时,则其在两相中的总浓度之比称为分配系数。
分离因子:溶剂萃取: 将选定的某种溶剂,加入到液体混合物中,由于混合物中不同组分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就可将所需要的组分分离出来,这个操作过程称为溶剂萃取。
应用领域: 主要用于分离相对分子量小于1000的化合物,如抗生素、有机酸等。
萃取剂的选择依据:依据相似相溶原理选择萃取剂相似:1)分子的组成、官能团、形态结构相似; 2)相互作用力相似相互作用力有极性与非极性之分,常用介电常数作为一个化合物摩尔极化程度的量度。
萃取剂的选择依据根据萃取目标产物的介电常数,寻找极性相接近的溶剂作为萃取剂,是溶剂选择的重要方法。
分子的极化程度可用介电常数D 表示。
各种溶剂的介电常数(在25?C 时) 溶剂 介电常数D /(F ·m-1) 溶剂 介电常数D /(F ·m-1)己烷 1.90(极性最小) 1—丁醇 17.8 环己烷2.02 1—戊醇 20.1 氯 仿 4.87 甲酸 59四氮化碳 2.24 丙 酮20.7苯 2.28 丙 醇 22.2 甲 苯 2.37 乙 醇 24.3 二乙醚 4.34 甲 醇 32.6 乙酸乙酯 6.02 水 78.54(极性最强) 2一丁醇 15.8一个良好的萃取剂应满足以下要求:1) 有很大的萃取容量2)有良好的选择性3)与被萃取的液相互溶度要小,且粘度和界面张力均较低,有利于传质和相分离4)溶剂的回收和再生容易5)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对设备腐蚀性小6)经济性好,价廉易得,安全性好,闪电高、低毒等 生物工业上常用的萃取剂有酯类、醇类和酮类等物理萃取 以青霉素(弱酸)为例,在溶液中存在下述电离平衡方程式: 不解离的青霉素的分配系数K0为: 萃余相浓度萃取相浓度==R L c c K 0t ,1t,2c c m =杂产m m =αHL RCOOH RCOOH K ][][0=表观分配系数K 为:HH LRCOO RCOOH RCOOH K ][][][-+=电离平衡常数Ka 为:HHa RCOOH RCOO H K ][]][[-+=由上面四个关系可以导出:apK pH a a K H K H K H K K K -++++=+=+=1011][][]/[11000 对于弱碱,得到类似的结果:pHpK b K K -+=10110 水相物理条件对萃取的影响pH :弱酸性电解质pH 低有利,若碱性电解质则相反无机盐的存在可降低溶质在水相中的溶解度,有利于溶质向水相中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