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萃取的习题解答Word版
- 格式:doc
- 大小:455.50 KB
- 文档页数:7
萃取练习题(总4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萃取练习题一、填空题1、液-液萃取可分为 级式 萃取过程和 微分 萃取过程,其中 级式 过程又可分为 单级 萃取和(多级)萃取。
2、液-液萃取设备按气液接触情况可分为 分级接触 式和 微分接触 式,其中板式塔属于 分级接触式 ,填料塔属于 微分接触式 。
3、液-液萃取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所选定的溶剂中 溶解度 的差异来达到各组分分离的目的。
4、萃取后两液相能否 顺利分层 是使用萃取操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5、填料萃取塔是典型的 微分接触 式萃取设备。
6、对于同一物系,A k 值随温度面变,在恒定温度下的A k 值随溶质A 的变化而变,只有在 组成变化范围不大 条件下的A k 值才可近似视为常数。
7、选择合适的萃取剂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萃取剂的选择性 、 萃取剂S 与原溶剂B 的互溶度 、 萃取剂的其它有关性质 、 萃取剂的回收 。
8、目前选取萃取剂主要有三大类方法,即 实验法 、 性质约束法 、 计算机优化法 。
9、通常,温度升高,液体的互溶度 增大 ,对萃取操作 不利 。
10、在三角形相图上,三角形的顶点代表 纯物质 、三条边上的点代表 二元混合液 、三角形内的点代表 三元混合液 。
11、分配系数是指 x y / ,用符号___A k ____表示。
分配系数越大,萃取分离的效果 越好 。
12. 萃取操作处理的对象是液体均相混合物,其分离的理论依据为利用混合液体(或原料液)中各组分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不同。
二、选择题1、利用液体混合物各组分在液体中溶解度的差异而使不同组分分离的操作称为B 。
A、蒸馏B、萃取C、吸收D、解吸2、萃取操作是 B 相间的传质过程。
A、气-液B、液-液C、气-固D、液-固3、液-液萃取操作也称为 C 。
A、萃取精馏B、汽提C、抽提D、解吸4、在萃取过程中,所用的溶剂称为 A 。
j10b15006 6某混合液含溶质A30%(质量%,下同)原溶剂B70%,用纯溶剂S进行单级萃取,要求萃余液中A的浓度不超过10%,此时A组分的分配系数kA=1.5。
试求:1.所需溶剂比;2.所得萃取液中A的浓度;3.过程的选择性系数。
物系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j10b15007 4溶质A,原溶剂B,萃取剂S所构成的三元系统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原溶液含A35%、B65%,采用单级萃取。
所用萃取剂为含A为5%,S为95%的回收溶剂。
求:(1)当萃取相中A的浓度为30%时,每处理100Kg原料液需用多少Kg回收溶剂?(2)在此原料条件下,单级萃取能达到的萃余相中A的最低浓度为多少?j10b10009 5有A、B、S三种有机液体,A与B、A与S 完全互溶,B 与S 部分互溶。
其溶解度曲线与辅助曲线如图,进料量为100Kg/h。
①若采用单级萃取,萃取液可达到最大浓度为多少?②当进料为含A30%的AB混合液,萃取液的浓度达到了最大值,此时溶剂用量为多少?j10b15011 4用溶剂S萃取A、B二组分混合液中的A,操作条件下A-B-S系统的相图见本题附图已知料液处理量为1000Kg/h,其中含A35%(质量)。
今欲通过连续逆流萃取获得最高浓度的萃取液。
且要求萃余相中含A不超过5%(质量),求溶剂用量,萃取液浓度及所需理论级数。
j10b15012 7在多级逆流接触的萃取器内,用纯溶剂S处理含有溶质A30%(质量%)的两组分溶液,原料液F=1000Kg/h。
今欲获得最终萃取相中A的含量为40%(质量%,下同),萃余相中A含量不高于10%。
试求:1.萃取剂S的用量,Kg/h;2.在图上标出萃取液、萃余液的组成;3.完成上述分离任务所需的理论级数NT .操作条件下,系的溶解度曲线和辅助w10b05004 3是非题1.溶质A在萃取相和萃余相中的分配系数kA>1,是选择萃取剂的必备条件之一。
2.标出单级萃取的最大萃取液浓度点和最小萃余液浓度点。
1.简述溶剂萃取与反萃取的含义答:溶剂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容的两中不想混合的液体之间分配系数的不同来达到分离和富集的目的。
溶剂反萃取:利用合适的水相溶液,破坏萃取络合物的结构,使它从疏水性转变为亲水性,从而使被萃取物从有机相转移到水相中去,使萃取的逆过程。
2、物理萃取和化学萃取的含义、各举一例答:化学萃取:利用可与被萃目标物发生反应的非极性物质作为萃取剂进行的反应。
物理萃取:利用溶剂对需分离组分有较高的溶解能力,分离过程纯属物理过程。
用四氯化碳从水相中萃取碘。
3. 查阅文献(1)萃取铜(或有色金属)的工艺及进展(2)固相萃取及固相微萃取原理及应用由图9流程可知,该工艺是由浸出、萃取、电积三大工序组成流程中有三个溶液循环系统,即:(1)浸出作业得到的含铜浸出液用于萃取,经过萃取后的萃余液又返回用于浸出;(2)由LIX984+煤油组成的有机相用于萃取,萃后富铜有机相进行反萃取,反萃后的有机相又返到萃取作业:(3)反萃得到的富铜反萃液进行电积,电积后的电解废液,返回反萃取。
这三个循环是萃取法生产铜的特点,既可使生产成本下降,又满足环保要求,实现了无污染冶金显示了突出的优点,湿法冶金界公认为是提取铜的重大先进技术。
浸出使用的原料可以是废矿石、低品位氧化矿或其他低品位含铜物料。
浸出方法有槽浸、堆浸及原地浸出等方式,但使用最多的是堆浸及原地浸出,而后者又是当今采冶中的先进技术。
细菌浸出技术的发现与应用,也是铜生产的一个很大的技术进步,因这一技术使低品位的硫化铜矿石可以作为浸出原料。
例如,在有细菌(氧化铁硫杆菌等) 的作用下,最难提出的黄铜矿,可进行如下的化学反应。
由于细菌浸出成功,使从低品位含铜硫化矿石回收铜成为可能,从而扩大铜的可用资源。
1、分配比及萃取率的含义(课件上,见萃取分离的基本参数)答:分配比定义:有机相中被萃取物的总浓度与水相中被萃取物的总浓度之比,它随实验条件(如被萃物浓度、溶液的酸度、萃取剂的浓度、稀释剂的性质等)的变化而异。
萃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萃取过程中,溶剂的选择主要取决于()。
A. 溶质的极性B. 溶剂的极性C. 溶质的沸点D. 溶剂的沸点答案:A2. 在萃取过程中,溶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的现象称为()。
A. 溶解B. 沉淀C. 转移D. 分离答案:C3. 萃取操作中,为了提高萃取效率,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 增加溶剂量B. 增加萃取次数C. 增加溶质量D. 增加温度答案:B4. 在萃取过程中,如果溶质在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不大,那么萃取效果()。
A. 很好B. 一般C. 较差D. 无法进行答案:C5. 萃取时,如果溶剂与原溶剂不互溶,则可以使用()方法进行分离。
A. 蒸馏B. 过滤C. 离心D. 沉降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在萃取操作中,通常使用______作为萃取剂,以提高溶质的分离效率。
答案:与原溶剂不互溶的溶剂2. 萃取时,如果萃取剂与溶质反应,则会影响萃取的______。
答案:效果3. 在萃取过程中,如果溶质在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相差很大,那么萃取效果会______。
答案:很好4. 萃取操作中,为了减少溶剂的挥发,通常在萃取器上安装______。
答案:冷凝器5. 萃取操作完成后,通常需要通过______来分离萃取剂和萃取物。
答案:分液漏斗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萃取操作的基本原理。
答案:萃取操作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通过一种溶剂将溶质从另一种溶剂中转移出来的过程。
2. 在实验室中进行萃取操作时,需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答案:在实验室进行萃取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确保使用的安全设备,如通风柜;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室防护眼镜和手套;避免使用易燃或有毒的溶剂;在操作过程中避免溶剂接触皮肤或吸入溶剂蒸气;在操作完成后妥善处理剩余的溶剂和萃取物。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练习1 在水蒸气蒸馏装置中从进水口通入水的作用是()。
A.加热 B.防止过度沸腾C.过滤 D.冷却2 用于提取植物芳香油的植物器官包括()。
A.花、茎、叶 B.树干、树皮C.根、果实、叶子 D.以上三项全是3 下列不属于水蒸气蒸馏方式的是()。
A.水中蒸馏 B.水上蒸馏C.水下蒸馏 D.水气蒸馏4 提取玫瑰精油的正确步骤是()。
A.鲜玫瑰花+清水→水蒸气蒸馏→除水→分离油层→玫瑰油B.鲜玫瑰花+清水→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除水→玫瑰油C.鲜玫瑰花+清水→除水→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玫瑰油D.鲜玫瑰花+清水→分离油层→除水→水蒸气蒸馏→玫瑰油5 下列化学药品中,除哪项外,均为玫瑰精油提取过程中必须用到的化学试剂?()A.NaCl B.无水硫酸钠C.清水 D.小苏打6 在提取玫瑰精油时,为了使油水混合物分层,应向乳化液中加入()。
A.无水Na2SO4 B.NaClC.MgCl2 D.水7 安装水蒸气蒸馏装置时,除要注意安装的顺序外,还应使整个装置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其主要原因是()。
A.防止水蒸气泄漏B.防止芳香油的挥发C.避免有机溶剂的挥发D.减少对人体的毒害8 压榨完橘皮后,处理压榨液时,在用分液漏斗处理前,也可以进行离心,离心的目的可能是()。
A.除去质量较小的残留固体物B.除去固体物和残渣C.除去果蜡、果胶D.除去水分9 橘皮中提取的橘皮精油具有________特点?()A.黄色透明 B.红色透明C.无色透明 D.粉色透明10 分离出的橘皮精油一般要放在5~10 ℃的冰箱中,静置5~7天,其主要目的是()。
A.低温保持橘皮精油的活性B.低温降低精油的挥发性C.去除水和蜡质等杂质D.低温使精油凝固11 制取橘皮精油的过程,需先后进行A、B两次过滤,则橘皮精油为()。
A.经过A后的滤液B.经过A和B后的滤液C.经过B后的滤液D.经过A后静置处理的上清液和经过B后的滤液12 提取胡萝卜素和提取玫瑰油时都需要加热,但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时,采用的是水浴加热法,而用蒸气蒸馏法提取玫瑰油时是直接加热。
第四章测评(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萃取前往往要将胡萝卜烘干、粉碎,并且原料颗粒越小越好,这样做的目的是()A.让胡萝卜尽快溶解成胡萝卜素B.让原料与萃取剂充分接触,提高萃取效率C.让原料颗粒尽快溶于萃取剂中D.节省萃取剂的使用量解析: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原料形成尽量小的颗粒,以便原料颗粒能与萃取剂充分地接触,保证萃取的彻底性,提高萃取的效率。
答案:B2.用于提取植物芳香油的植物器官包括()A.花、茎、叶B.树干、树皮C.根、果实、种子D.以上三项全是解析:用于提取植物芳香油的植物器官有:花、茎、叶、根、果实、种子、树干、树皮、地下茎。
答案:D3.植物芳香油的提取中,若植物有效成分在高温下易水解,则不宜接受哪种提取方法?()A.萃取法B.水中蒸馏法C.压榨法D.浸泡法解析:水中蒸馏是植物芳香油提取的常用方法,若水中蒸馏导致原料焦糊或有效成分水解等,则不宜接受此法。
但可以接受压榨或萃取的方法来提取。
答案:B4.植物芳香油挥发性强,不易溶于水,提取时下列试剂适合用作萃取剂的是()A.石灰水B.水C.酒精D.盐酸解析:植物芳香油不易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因此萃取剂应选择有机溶剂,所给试剂中,只有酒精是有机溶剂。
答案:C5.在蒸馏、压榨和萃取三种提取方法中都涉及了()A.除水B.水浴加热C.干燥D.过滤解析:在蒸馏过程中制得的油层,用无水硫酸钠除水后,过滤除去固体硫酸钠;在压榨过程中,得到的产品含有杂质沉淀,需过滤提纯;在萃取过程中得到的产品因含有不溶物,也需要进行过滤。
答案:D6.萃取法是将粉碎、干燥的植物原料用有机溶剂浸泡,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蒸发出某种物质,就可以得到纯洁的植物芳香油。
蒸发出的物质是()A.有机溶剂B.芳香油C.有机溶剂中的杂质D.芳香油中的杂质解析:萃取法是将粉碎、干燥的植物原料用有机溶剂浸泡,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的方法,然后再把有机溶剂蒸发,从而得到芳香油。
高一萃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物质中,不能用于萃取碘水中碘的是()。
A. 四氯化碳B. 苯C. 酒精D. 汽油2. 在萃取过程中,萃取剂的选择原则不包括()。
A. 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B. 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C. 萃取剂与原溶剂反应D. 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的大3. 下列关于萃取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萃取是一种物理变化B. 萃取是一种化学变化C. 萃取是一种物理性质D. 萃取是一种化学性质4. 在萃取碘水时,加入的萃取剂是苯,那么分液漏斗中上层液体的颜色应该是()。
A. 无色B. 紫色C. 黄色D. 红色5. 在萃取过程中,分液漏斗的使用步骤不包括()。
A. 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水B. 将萃取剂和溶液混合C. 将混合物倒入分液漏斗D. 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倒回原容器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萃取是一种利用溶质在______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2. 萃取剂的选择原则包括: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与溶质不反应、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的______。
3. 在萃取碘水时,通常使用的萃取剂是______,因为碘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
4. 分液漏斗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它的作用是______。
5. 在萃取过程中,如果萃取剂与原溶剂互溶,那么萃取将无法进行,因为萃取剂和原溶剂会混合在一起,无法实现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萃取过程中分液漏斗的使用步骤。
2. 为什么在萃取碘水时,不能使用酒精作为萃取剂?四、实验题(共15分)1. 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萃取的原理。
(10分)2. 在实验中,如何判断萃取是否成功?(5分)答案:一、选择题1. C2. C3. A4. B5. D二、填空题1. 两种不同溶剂2. 大3. 四氯化碳4. 分离两种不相溶的液体5. 分离三、简答题1. 分液漏斗的使用步骤包括: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水、将萃取剂和溶液混合、将混合物倒入分液漏斗、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下层液体流出,关闭活塞,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一、单选题1.进行萃取操作时应使溶质A的() CA 分配系数大于1B 分配系数小于1C 选择性系数大于1D 选择性系数小于12.一般情况下,稀释剂B组分的分配系数k B值:() BA 大于1B 小于1C 等于1D 难以判断,都有可能3.用纯溶剂S对A、B混合液进行单级(理论)萃取,当萃取剂用量增加时(进料量和组成均保持不变)所获得的萃取液组成变化是()。
DA 增加B 减少 C不变 D变化趋势不确定4.单级(理论)萃取中,在维持进料组成和萃取相浓度不变的条件下,若用含有少量溶质的萃取剂代替纯溶剂所得萃余相浓度将()。
CA 增加B 减少 C不变 D不一定5.单级(理论级)萃取操作中,在维持相同萃余相浓度下,用含有少量溶质的萃取剂代替纯溶剂,则萃取相量与萃余相量之比将()。
AA 增加B 不变C 降低 D不定6.单级(理论级)萃取操作中,在维持相同萃余相浓度下,用含有少量溶质的萃取剂代替纯溶剂,萃取液的浓度(指溶质)将()。
BA 增加B 不变 C降低 D不定7.萃取剂加入量应使原料和萃取剂的和点M位于()。
CA 溶解度曲线之上方区B 溶解度曲线上C 溶解度曲线之下方区D 座标线上8.萃取是利用各组分间的()差异来分离液体混合物的。
CA 挥发度B 离散度C 溶解度D 密度9.采用多级逆流萃取与单级萃取相比较,如果溶剂比、萃取相浓度一样,则多级逆流萃取可使萃余相分率()。
BA 增大B 减少C 基本不变D 增大、减少都有可能10.在B-S部分互溶萃取过程中,若加入的纯溶剂量增加而其它操作条件不变,则萃取液浓度()。
DA 增大B 下降C 不变D 变化趋势不确定11.液液萃取三元物系中,按其组分之间互溶性可区分为()种情况。
BA 两种B 三种C 四种D 多种二、填空题1.萃取过程是。
于混合液中加入溶剂使溶质由原溶液转移到溶剂中的过程2.在多级逆流萃取中,欲达到同样的分离程度,溶剂比愈大则所需理论级数愈。
1、胺类离子缔合萃取体系的特点、应用范围和主要影响因素。
伯、仲、叔胺分子中的氮原子具有孤对电子,能和无机酸的H+离子以稳定的配位键形成相应的铵盐。
这些铵盐和季铵盐中的阴离子与水相中的金属络阴离子发生交换,使被萃取物进入有机相。
萃取机理主要是阴离子交换。
对酸的萃取,萃取酸是胺的基本性质,当溶于有机溶剂中的游离胺与含有无机酸HL的水相接处时,便发生萃取反应;阴离子交换反应溶于有机相的铵盐能与水相中的阴离子进行离子交换反应;对金属离子的萃取,金属元素除了以阳离子形式存在于水溶液中外,还可以以阴离子或洛和阴离子形式存在,如。
在一定条件下,这些阴离子能与有机胺盐阳离子相结合,生成电中性的疏水性化合物,从而实现金属离子从亲水性向疏水性的转化,从而被萃入有机相。
这种依靠正负电荷相吸引而结合生成的电中性化合物又称缔合物,因此,胺类萃取可看作是离子缔合物的萃取;影响因素:1)胺类萃取剂的结构与萃取性能的关系,胺类萃取剂的萃取能力和选择性与胺的类型和结构有关,因为胺是一种亲质子试剂,当氨分子中的氢逐步被烷基取代后,由于烷基的斥电子作用使氮的电负性增加,碱性增强,萃取能力提高。
支链多少、位置、以及碳链长度对胺类粒离子缔合萃取体系也有影响;2)稀释剂的性质,稀释剂的性质,尤以极性对胺类萃取剂的萃取能力有很大影响;3)酸及其浓度的影响,总的来说,大多数可被胺类萃取的金属离子,其分配比随水相酸度的增加出现一极大值,但对不同的萃取体系,这种变化的程度却很不相同2、简述溶剂萃取与反萃取的含义,举一例说明。
溶剂萃取:被分离物质由一液相转入互不相容另一液相的过程。
例:用二氯甲烷或四氯乙烯把咖啡因萃取出来反萃取:一种新的不含被萃取物的水相与萃取液接触,使被萃取物返回水相的过程。
例:RNH3+Cl(O)+NaOH=RNH2(O)+NaCl+H2O3、萃取剂的选择原则是什么?萃取剂的选择原则是1萃取容量大,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的萃取剂所能萃取物质的饱和容量要大,这就要求萃取剂具有较多的功能基和适量的分子量2选择性好,即对所要分离的物质具有较强的选择性,从而保证所得产品的质量3闪点、燃点、沸点都高,挥发性低,无毒或毒性小,便于安全操作4化学稳定性好,要求萃取剂抗水解、耐氧化还原能力强,对设备的腐蚀性小,辐射稳定性好4易于实现反萃,即要求对被萃取物质具有较高的萃取能力和选择性,同时也要求容易用适当的反萃取剂进行反萃4、分配比及萃取率的含义。
姓名:班级:学号:液液萃取练习题一、选择题1、进行萃取操作时应使溶质A的()A、分配系数大于1B、分配系数小于1C、选择性系数大于1D、选择性系数小于12、一般情况下,稀释剂B组分的分配系数k B值()A、大于1B、小于1C、等于1D、难于判断,都有可能3、用纯溶剂S对A、B混合液进行单级萃取,当萃取剂用量增加时(进料量和组成均保持不变)所获得的萃取液组成变化是()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4、单级萃取中,在维持进料组成和萃取相浓度不变的情况下,若用含有少量溶质的萃取剂代替纯溶剂,所得萃余相浓度将()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5、萃取剂加入量应使原料和萃取剂的和点M位于()A、溶解度曲线的上方B、溶解度曲线上C、溶解度曲线的下方D、坐标轴上6、多级逆流萃取与单级萃取相比,如果溶剂比、萃取相浓度一样,则多级逆流萃取可使萃余相浓度()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7、在B-S部分互溶萃取过程中,若加入的纯溶剂增加而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萃取液浓度将(同3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二、填空题1。
2、分配系数k A ˂13、在B-S A 为85kg ,稀释剂B 为25kg ,溶剂S 为100kg ,则萃取相中4A 组分,将使B-S 则B-S三、计算题采用纯溶剂进行单级萃取。
已知料液组成x F =0.3 (质量分率,下同),选择性系数为6,在萃余相中x A /x B =0.25,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试求: (1) 萃取液量与萃余液量的比值; (2)溶剂比S/F 是最小溶剂比 (S/F)min 多少倍?(用线段表示)000.250.21A A A B Ax x x x x ==∴=-0000016(1)10.250.6A A A A AB B A B A A y x y x y y x y x y y β===⨯=--∴=︒︒=︒︒FE F R R E 000.30.210.60.33F A A F x x y x --===--。
化学萃取练习题
萃取是一种常用的分离与提纯技术,通过溶剂选择性地将化合物从混合物中提取出来。
下面是一些化学萃取练习题,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技术。
1. 某化合物A的水溶液需要进行萃取分离,但是该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所以需要选择合适的非极性溶剂进行萃取。
请问以下溶剂中,哪个最适合作为A的萃取溶剂?醚、醇、酯、酸。
2. 甲苯和苯的共沸点为80℃,若将甲苯-苯液体混合物用水进行连续萃取,当甲苯含量为20%时,用1次萃取将其降低至5%需要进行几次萃取?
3. 现有一烃类混合溶液,其中包括正己烷、正庚烷和正辛烷。
为了使正己烷的浓度尽可能高,应该选择以下哪一种溶剂作为萃取溶剂?正辛醇、二氯甲烷、氯仿、苯。
4. 使用萃取技术从橙色溶液中提取某酸,下面是一些关于萃取的条件和溶剂选择,请选择最佳的萃取方案。
条件:
- 溶剂A的萃取常数为2
- 溶剂A的分配系数为1.5
- 溶剂B的萃取常数为3
- 溶剂B的分配系数为2
溶剂选择:
- 溶剂A在水中无溶解度
- 溶剂B在水中有少量溶解度
5. 原料中含有某有机物A和杂质B,需要通过萃取将A从杂质B 中提取出来。
若在提取过程中使用了过量的萃取剂,对于下面两种情况,请判断哪种情况下更容易导致A的丢失,以及给出原因。
情况一:溶剂A的分配系数较小
情况二:溶剂A的萃取常数较小
以上是几个化学萃取的练习题,通过思考和解答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应用萃取技术。
化学萃取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制药、食品、环境和化工等行业。
希望这些练习题对你的学习和理解有所帮助。
萃取习题课1.萃取剂加入量应使原料和萃取剂的和点M 位于____ B _。
(A )溶解度曲线上方区 (B )溶解度曲线下方区;(C )溶解度曲线上 (D )纵坐标线上2.萃取操作中,溶剂选用的必要条件是 C 。
(A) 分配系数k A>1;(B) 萃取相含量y A>萃余相含量x A ;(C) 选择性系数β>1;(D) 分配系数k B>1。
3.萃取是利用各组分间的____C_____差异来分离液体混合液的?(A)挥发度 (B) 离散度 (C)溶解度 (D)密度4. 用溶剂S 分离A 、B 液相混合物(A 为溶质),二相平衡时萃取相中y A=0.2,y S=0.6;萃余相中x A=0.15, x S=0.05,则分配系数k A 为___1.33____,选择性系数β为___5.33____。
5.在三角形相图上,三角形的顶点代表()物系、三条边上的点代表( )物系、三角形内的点代表( )物系。
6.分配系数是指()。
7.分配系数越大,萃取分离的效果()。
8.通常,物系的温度越高,稀释剂与萃取剂的互溶度(),越不利于萃取操作。
9.选择性系数的定义式为()。
10.溶质的分配系数越大,稀释剂的分配系数越小,则选择性系数(),越有利于组分的萃取分离。
11.选择萃取剂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12.溶解度曲线将三角形相图分为两个区域,曲线内为()区,曲线外为( )区,萃取操作只能在( )进行。
13.根据两相接触方式的不同,萃取设备可分为()式和( )式两大类。
填料萃取塔属于( ),筛板萃取塔属于( )。
14. 某混合液含溶质A20%,稀释剂80%,拟用纯溶剂S 单级萃取,要求萃余液中A 的含量为10%,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在操作范围内溶质A 的分配系数k A=1,试求:(1)每处理100kg 原料液时,需溶剂用量S 多少kg ?(2)所得萃取液中A 的浓度yA0为多少?(3)过程的选择性系数β为多少?(4)若不改变萃取液中A 的含量,何种操作方法可减少萃余液A 的含量。
第 2 课时蒸馏和萃取1.蒸馏(1) 原理利用混淆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一样,用蒸馏的方法除掉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2)实验室制取蒸馏水①写出 A 、 B所代表仪器的名称:A :圆底烧瓶B :冷凝管。
② 冷却水的流向为:下口进水,上口出水。
③实验操作1在 100mL 烧瓶中加入约3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 (或碎瓷片 ),按上图连结好装置,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
加热烧瓶,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采集蒸馏水。
(3) 自来水和蒸馏水的差异(Cl -的查验 )2.萃取和分液(1) 萃取依照:物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种溶剂里溶解度不一样。
萃取过程:物质从溶解度小的溶剂进入溶解度大的溶剂。
仪器:分液漏斗。
↓分液:将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
(2)操作 (用 CCl 4萃取碘水中的碘)装液方法:用量筒量取10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而后注入 4mLCCl 4,盖好玻璃塞。
现象:液体分层,有色层在基层。
↓振荡方法: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使两种液体充足混淆。
↓方法: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
静置现象:液体分层,上层:无色。
基层:紫红色。
↓分液方法: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翻开 (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瞄准漏斗上的小孔 ),再将分液漏斗下边的活塞拧开,使基层液体沿烧杯壁流下;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温馨提示:①在萃取过程中,不可以用乙醇(酒精 )作萃取剂,由于乙醇与水互溶。
② 萃取后的操作一般是分液,但分液不必定要有萃取。
③ 分液和萃取的差异与联系分液既是萃取操作中的一个步骤,也是一个独立的分别混淆物的方法,工业生产和实验室中常常利用萃取分液的方法分别提纯物质,如分别水和CCl 4的混淆物时可用分液的方法。
(时间 20分钟,满分 30分 )知识点一蒸馏1.以下相关蒸馏的实验装置与操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 .蒸馏烧瓶一定垫石棉网加热B.冷凝管中的水流是从下口进入,上口排出C.实验中需要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防备出现暴沸现象D.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蒸馏烧瓶中的液面以下答案: D分析:蒸馏烧瓶加热需垫石棉网,且蒸馏烧瓶中需放碎瓷片,A 、C 正确;冷凝管中的水流方向是从下口进入,上口排出, B 正确;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D错误。
化工原理复习题--萃取习题【例8-4】在25℃下以水(S)为萃取剂从醋酸(A)与氯仿(B)的混合液中提取醋酸。
已知原料液流量为1000kg/h,其中醋酸的质量百分率为35%,其余为氯仿。
用水量为800kg/h。
操作温度下,E相和R相以质量百分率表示的平均数据列于本例附表中。
试求:(1)经单级萃取后E相和R相的组成及流量;(2)若将E相和R相中的溶剂完全脱除,再求萃取液及萃余液的组成和流量;(3)操作条件下的选择性系数β;(4)若组分B、S可视作完全不互溶,且操作条件下以质量比表示相组成的分配系数K=3.4,要求原料液中溶质A的80%进入萃取相,则每公斤稀释剂B需要消耗多少公斤萃取剂S?解:根据题给数据,在等腰直角三角形坐标图中作出溶解度曲线和辅助曲线,如本题附图所示。
例8-4 附表氯仿层(R相)醋酸 0.00 6.77 17.72 25.72 27.65 32.08 34.16 42.5水 0.99 1.38 2.28 4.15 5.20 7.93 10.03 16.5水层(E相)醋酸 0.00 25.10 44.12 50.18 50.56 49.41 47.87 42.50水 99.16 73.69 48.58 34.71 31.11 25.39 23.28 16.50(1)两相的组成和流量根据醋酸在原料液中的质量百分率为35%,在AB边上确定F点,联结点F、S,按F、S的流量用杠杆定律在FS线上确定和点M。
因为E相和R相的组成均未给出,需借辅助曲线用试差作图法确定通过M点的联结线ER。
由图读得两相的组成为E相 yA=27%,yB=1.5%,yS=71.5% R相 xA=7.2%,xB=91.4%,xS=1.4% 依总物料衡算得 M=F+S=1000+800=1800kg/h由图量得RM=45.5mm及RE=73.5mm用式8-32求E相的量,即E?M?RM?1800?45.5?111k4g/ h73.5RE R=M-E=1800-1114=686kg/h(2)萃取液、萃余液的组成和流量连接点S、E,并延长SE与AB边交于E′,由图读得yE′=92%。
萃取练习卷班级学号姓名一、填空题1.液液萃取是分离混合物。
2.萃取是利用原料液中各组分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单元操作。
3.溶解度曲线将三角形相图分为两个区域,曲线内为区,曲线外为区。
萃取操作只能在内进行。
4.分配系数k A是指一定温度下,之比。
数学表达式为。
5.选择性系数β与分配系数k的关系是,选择性系数β与精馏中相当。
β值越小,表示。
6.在B-S部分互溶物系中加入溶质A,将使B-S互溶度。
适当降低操作温度,B-S 的互溶度将。
二、选择题1.进行萃取操作时,应使()。
A.分配系数k A>1; C. 分配系数k A<1;B.选择性系数β>1; D. 选择性系数β<12.通常,原料液中稀释剂B组分的分配系数k B的值为()。
A.大于1; C. 小于1;B. 等于1; D. 无法判断3.萃取剂加入量应使原料和萃取剂的和点M位于()。
A.溶解度曲线上方区; C. 溶解度曲线下方区;B.溶解度曲线上; D. 纵坐标线上4.用纯溶剂S对A、B混合液进行单级理论萃取,当S用量增加时,保持进料量F和组成x F 不变,所获得萃取液组成应()。
A.增加; C. 减少;B.不变; D. 不一定二、简答题1.图1,某液体组成为x A=0.6,x B=0.4,试在三角形相图上表示该点坐标位置。
若在其中加入等量的S,在三角形相图中标明坐标点位置,并写出组成:x A= ,x B= ,x S= 。
(2)选择性系数 ;为100kg,组成x FA为0.3(质量分S用量;(3)萃取相及萃。
高一萃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萃取的叙述,正确的是()A. 萃取剂的选择必须符合下列条件: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要大;萃取剂与原溶剂不相溶;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
B. 萃取剂的选择必须符合下列条件: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要小;萃取剂与原溶剂相溶;萃取剂与溶质反应。
C. 萃取剂的选择必须符合下列条件: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要大;萃取剂与原溶剂相溶;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
D. 萃取剂的选择必须符合下列条件: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要小;萃取剂与原溶剂不相溶;萃取剂与溶质反应。
答案:A2. 在萃取过程中,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萃取失败()A. 萃取剂与原溶剂不互溶B. 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C. 萃取剂与原溶剂互溶D. 萃取剂与溶质反应答案:C3. 萃取操作中,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其主要目的是()A. 避免两种液体相互污染B. 避免萃取剂挥发C. 避免溶质损失D. 避免操作者中毒答案:A二、填空题4. 萃取是一种______操作,通过使用______将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中的溶质分离出来。
答案:分离;萃取剂5. 在萃取过程中,萃取剂的选择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①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要______;②萃取剂与原溶剂______;③萃取剂与溶质______。
答案:大;不相溶;不反应三、简答题6. 简述萃取的原理。
答案: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操作方法。
萃取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选择一种对溶质溶解度大,对原溶剂溶解度小的溶剂,使溶质从原溶剂中转移到萃取剂中,从而实现分离。
7. 为什么在萃取过程中需要使用分液漏斗?答案:分液漏斗是一种实验室常用的玻璃仪器,主要用于分离两种不相溶的液体。
在萃取过程中,使用分液漏斗可以有效地将萃取后的两种液体分离,避免相互污染,确保萃取效果。
第四章 萃取的习题解答2.在单级萃取装置中,用纯水萃取含醋酸309毛(质量分数,下同)的醋酸一庚晦3棍合液1刷屿,要求萃余相中醋酸组成不大于1096。
操作条件下的平衡数据见习题1。
试求:")水的用量为若干公斤?(2)萃余相的量及醋酸的萃余率(即萃余相中的醋酸占原料液中醋酸的百分数)。
解: 由30%F x =在AB 边上确定'F .(见习题1附图1) 5联接'F S 过由10%R x =在溶解度曲线上确定'R ,过'R 作联结线''R E 并与'F S 线交于'M ,则水的用量和萃余相的量可根据杠杆规则确定,即 (1) 水的用量S ''5910001283'46F M S F kg M S =⨯=⨯= (2) 萃余相的量和萃余率 100012832283M F S k =+=+= ''292283807.482''E M R M kg E R =⨯=⨯=所以萃余率=''807.40.126.91%10000.3R F Rx Fx ⨯==⨯3. 在25℃下,用甲基异丁基甲酮(MBK)从含丙酮40%(质量分数)的水溶液中萃取丙酮。
原料液的流量为1500kg/h 。
试求:(1)当要求在单级萃取装置中获得最大组成的萃取液时,萃取剂的用量为若干(kg/h)?(2)若将(l)求得的萃取剂用量分作两等份进行两级错流萃取,试求最终萃余相的流量和组成。
(3)比较(1)(2)两种操作方式中丙酮的回收率(即萃出率)。
操作条件下的平衡数据见本题附表。
习题3附表1溶解度曲线数据(质量分数)习题3附表2联结线数据(丙酮的质量分数)解:根据附表数据绘溶解度曲线及辅助曲线如附图所示 (1)萃取剂用量过S 作溶解度曲线的切线SE 并延长交AB 边于点'E ,过点E 作联结线ER 与FS 交于点M ,利用杠杆规则求得 361500760/71FM S F kg h MS=⨯=⨯=(3) 两级错流萃取的最终萃余相的组成和流量每级溶剂的用量1760380/2S kg h =⨯=由1S 和F 的流量确定1M ,且1M 150********/kg h =+= 过1M 作联结线11R E ,由杠杆规则确定1R1111113218801253/48E M R M kg h R E =⨯=⨯=联结1R S ,由1R 和1S 确定2M ,过2M 作联结线22E M 由杠杆规则确定第二级萃余相的流量2R ,即 22222240(1253380)1020/64E M R M kg h R E =⨯=+⨯=由图读得 20.18x =(4) 两种操作方式中丙酮的萃取率 单级萃取: 0.31A y =30(1500760)1149/59RM E M kg h RE=⨯=+⨯=丙酮的萃取率 11490.310.69469.4%15000.4A A F Ey Fx ϕ⨯====⨯ 4. 在多级错流接触萃取装置中,以水作萃取剂从含乙醛6%(质量分数,下同)的乙醛一甲苯混合液中提取乙醛。
原料液的流量为120kg/h,要求最终萃余相中乙醛含量不大于0.5%。
每级中水的用量均为25kg/h 。
操作条件下,水和甲苯可视作完全不互溶,以乙醛质量比组成表示的平衡关系为:Y=2.2X 。
试在X-Y 坐标系上用作图法和解析法分别求所需的理论级数。
解:由题给条件可知 6/940.0638F x == 0.5/99.50.005n x == 0S Y = (1)120(10.06)113/F B F x kg h =-=⨯-= (1) 用作图法求理论级数由平衡关系知,分配曲线为通过原点的直线,如本题附图QK 所示 操作线斜率为: 1134.5225B S -=-=- 由F x 在横轴上确定点(0)S J Y =. 过点J 作斜率为 4.52-的操作线交分配曲线于点N ,点N 代表第一级所对应的萃取相与萃余相组成的坐标点,过点N 作x 轴的垂线交x 轴于点T ,过点T 做操作线,如此重复,70.0035x =。
即共需6.5个理论级。
(2) 解析法求理论级数2.2250.487113m KS A B ⨯=== 110.0638ln ln 6.4ln(1)ln(10.487)0.005F m n x n A x ===++5.将习题3的两级错流接触萃取改为两级逆流接触萃取,其他条件均相同,试求丙嗣的萃取率。
解:由题给条件知 1500/F kg h =,760/S kg h =, 0.4F x = 由习题3的平衡数据作溶解度曲线与辅助曲线,由已知量确定,F M 点 由于2x 为未知,故需试差法。
即先假设2x ,若由作图求得的2x 与假设相符,则计算结果有效。
假设20.12x =,由此确定2R ,连接2R M ,延长后与溶解度曲线交于1E ,联结1FE 与2SR ,两线近似平行,可按操作线平行试差。
试差结果表明,原设20.12x =正确,由图读得10.38y =。
根据杠杆规则 212134(1500760)1302/59R M E M kg h R E =⨯=+⨯=丙酮的萃取率 1113020.380.82582.5%15000.4A F E y Fx ϕ⨯====⨯ 6.在级式接触萃取器中用纯溶剂S 逆流萃取A 、B 棍合液中的溶质组分A 。
原料液的流量为1000kg/h 其中A 的组成为0.30(质量分数,下同),要求最终萃余相中A 的质量分数不大于0.010采用的溶剂比(S/F)为0.8。
操作范围内的平衡关系为4.075.0A A x y =A S y y 04.1992.0-= A S x x 06.00099.0+=试求所需的理论级数。
解:已萃取装置为对象做物料衡算 11.81800n F S F E R +===+ 组分A 1110000.30.01n n R E y ⨯=+ 组分B ,11,1800n S n S x R E y =+式中 ,0.00990.060.010.0105n S x =+⨯= 1,1,0.992 1.04S A y y =-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11106/E kg h = 694/n R kg h = 1.0.265A y = 1.0.7164S y =又由0.41.1,0.750.265A A y x == 解得 1.0.0742A x =1.0.00990.060.07420.01435S x =+⨯=对第一级列物料衡算及平衡关系式,得211F E R E +=+组分A 22,110000.30.074211060.265A E y R ⨯+=+⨯ 组分B 22,10.0143511060.7164S E y R =+⨯ 2,3,0.992 1.04S S y y =-解得2861.2/E kg h = 1755.2/R kg h = 2.0.057A y =又由0.42.2,0.750.057A A y x == 解得 2.0.00160.01A n x x =<=两个理论级即可满足分离要求7.某混合液含A 、B 两组分,在填料层高度为3m 的填料塔内用纯搭剂S 逆流萃取混合液中的组分A 。
原料液流量为1500kg/h,其中组分A 的质量比组成为0.018,要求组分A 的回收率不低于90%,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2倍,试求:(1)溶剂的实际用量,kg/h(2)填料层的等板高度HETS,取K A =0.855,再用解析法计算;(3)填料层的总传质单元数N OR 。
操作条件下的分配曲线数据如本题附表所示。
组分B 、S 可视作完全不互溶。
习题7附表解:由题给数据在X Y -坐标系中绘出分配曲线OP ,由图看出,在操作条件下,分配曲线为过原点的直线。
由于组分,B S 为完全不互溶,操作线也为直线。
故可用对数平均推动x 法求解OR N由题给条件知 0.018F X =, (10.9)0.0018n F X X =-=15001473/110.018F F B kg h X ===++ (1) 求溶剂用量由,F n X X 及0S Y =在X 轴上定出F 及n R 两点,过F 作X 轴的垂直线交分配曲线于'N 点,连接'n R N 线,此即最小溶剂用量的操作线。
max min 0.01540.9510.0180.9B S δ===⨯ min max14731150/0.951B S kgs h δ=== 所以min 1.2 1.215501860/S S kgs h ==⨯= (2) 等板高度HETS h HETS n=1〈〉图解法求n由14730.7921860B S ==,过n R 作操作线n R N ,在操作线与分配曲线之间作梯级,共需7个理论板。
2〈〉解析法求n0.8551860/ 1.081473m A KS B ⨯===则 1111111ln (1)ln (1) 6.64ln ln1.08 1.0810.9 1.08F m m n m X n A A X A ⎡⎤⎡⎤=-+=-+=⎢⎥⎢⎥-⎣⎦⎣⎦ 取 7n = 所以:30.437HETS m == (3) 传质单元数OR N1〈〉用对数平均推动x 法计算由图读得*0.015FX = *0n X = 则 *10.0180.0150.003F FX X X ∆=-=-= *20.018n nX X X ∆=-= 12120.0030.00180.0023490.003ln ln0.0018m X X X X X ∆-∆-∆===∆∆ 0.0180.00186.8960.002349F m OR m X X N X --===∆2〈〉用萃取因子法求解11111111ln (1)ln (1) 6.89611/111/1.08 1.0810.9 1.08m m A m n A A A ϕ⎡⎤⎡⎤=-⨯+=-⨯+=⎢⎥⎢⎥----⎣⎦⎣⎦ 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一致(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