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理解和把握“疑罪从无”

如何理解和把握“疑罪从无”

如何理解和把握“疑罪从无”
如何理解和把握“疑罪从无”

如何理解和把握“疑罪从无”

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时间:2006年06月20日08时52分作者: 杨宇冠郭志远新闻来源:检察日报

●疑罪既可能涉及事实认定问题,又可能涉及法律适用问题。疑罪是法院作出判决时对被告人是否应作有罪判决还没有确定,从而作出无罪判决的一种法律评价。

●从广义角度看,疑罪可以划分为三种情形:案件事实认定上的疑罪;犯罪性质认定上的疑罪;罪数与刑罚适用上的疑罪。

●“疑罪有利于被告”是法院作出判决时适用的原则;与之相比较,无罪推定着重于被告人的权利和待遇。

“疑罪从无”这一理论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对刑事司法中的定罪量刑,乃至惩治犯罪和保障人权这两个刑事司法的最基本的功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疑罪从无这个提法现在被广泛使用,成为刑事司法理论界和实践部门熟悉的一个概念。但是,如何理解、怎样把握“疑罪从无”仍有不同认识,笔者对此探讨如下:

■对疑罪概念、种类的界定与划分

(一)关于疑罪的几种观点

疑罪从无首先必须分析何谓“疑罪”,这个概念不仅我国相关立法及司法解释没有规定,而且学术界也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归纳起来,有以下观点:

1.疑罪是指“主要是指事实不能查清或者不能完全查清的犯罪”。

2.疑罪是指“有相当的证据说明被告人有重大犯罪嫌疑,但全案证据尚未达到确实、充分

的程度”。

3.疑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司法机关对受理的刑事案件经审查在定罪与否的问题上存在疑问且未得到合理排除的一种状态”。

4.疑罪是指“诉讼主张虽有证据予以支持,却达不到证明程度所要求的标准,对被告人是否构成犯罪或其罪行轻重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而处于悬疑状态”。

5.所谓疑罪,有人称之为疑案,是指“因证据不足或适用法律上存在疑难而导致的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一罪与数罪等难以认定的案件。由此可见,疑案包括三种情形:一是证据不足的疑案;二是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存在,但在犯罪性质的认定上存有疑难的案件:三是认定某人的行为应定为一罪还是数罪的疑案”。

从对案件事实及案件性质的认定角度论,上述观点可归纳为两类:第一类是仅从案件事实的认定角度而言,疑罪仅指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能够作出是有罪还是无罪的判断的案件。第二类是从对案件事实与案件性质两方面认定而言,疑罪不仅包含从证据、案件事实方面无从作出有罪还是无罪的判断,而且还包含了在作出准确的案件事实认定后,该行为在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或重刑与轻刑之间无从判断。笔者认为第一类疑罪属于狭义疑罪的范畴,第二类疑罪属于广义疑罪的范畴,正如有学者所言,“目前在我国备受关注的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疑罪从无’实际上就是从狭义上理解疑罪的概念的,即认为只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有罪存疑的案件才是疑罪案件,对这类案件,应按疑罪从无的原则处理。事实上,疑罪的情况是十分复杂的,疑罪不只是罪疑,还存在适用法律存疑的情况,如果只将疑罪理解为是否有罪存疑,则是将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疑罪案件简单化了”。

(二)关于疑罪的分类

要想准确把握疑罪的概念和种类,笔者认为应明确以下几点:

第一,疑罪发生于审判即将结束,法院须作出判决时,对被告人是否应作出有罪判决还不确定,处于两难境地。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犯罪嫌疑人只是涉嫌犯罪,没有被排除无罪的可能,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作为控诉机关,负有提供证据证明其在审判阶段指控成立的责任,即犯罪嫌疑人实施了犯罪行为,并构成何罪。因此,案件没有经过法院的最终认定,犯罪嫌疑人在事实上既可能有罪,也可能无罪是正常情形,是符合诉讼规律的;

第二,疑罪既可能涉及事实认定问题,又可能涉及法律适用问题。从事实认定角度论,现有的证据虽足以让法官形成指控的案件事实成立的确信,相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但若

从法律适用角度来说,法官依据罪刑法定原则,难以作出该行为究竟是此罪还是彼罪,轻罪还是重罪的判断,此时亦会形成疑罪。据此,可将疑罪定义为“刑事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重罪与轻罪界限不明的疑难情形”;

第三,疑罪是一种法律上的评价。在审判中,有可能法官虽然在事实上相信被告人是有罪的,但最终因为证据排除等因素的存在,定案证据不足以达到认定被告人有罪的程度,使其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究竟是有罪还是无罪的判断之间徘徊,最终只好从法律上宣布被告人无罪。

从广义角度看,正因为疑罪既可能涉及证据、事实问题,又可能涉及法律问题,可将其划分为三种情形:

1.案件事实认定上的疑罪。即控方提供的证据没有达到法律上要求的认定有罪证明标准的充分程度,但在很大程度上法官又可以据此相信案件事实成立,导致法官对案件事实存在与否的确信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疑罪是人们在事实探知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现象。从理论上而言,世界虽然是可知的,但在实践中由于人们认识能力上的局限性,诉讼证明标准的不确定性,一个法官对于现有证据究竟是否满足了“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要求作出判断,或者认为在很大程度上相信满足了这个要求,但仍没有完全的确信,难以在事实的真与伪之间作出选择。从而,疑罪现象得以出现。

2.犯罪性质认定上的疑罪。即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存在,但对其行为性质如何定性却存在疑问,对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应定为此罪还是彼罪,由于证据不足或法律适用问题而难以认定。这种疑罪区别于第一种疑罪之处在于第二种疑罪的前提是法院已根据现有证据相信被告人的行为构成了犯罪,但由于个别案件适用法律意见不同,而形成疑罪。

3.罪数与刑罚适用上的疑罪。在审判实践中,常会遇到一些复杂、存疑的案件,有些犯罪行为貌似一罪而实为数罪;有些犯罪行为貌似数罪而实为一罪;对有些犯罪行为,应处以何种程度刑罚才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意见不一。在我国,对某些疑难案件在认定其构成一罪与数罪问题上,既存在理论上的分歧,又存在着立法上的不完善。譬如,我国刑法学界对牵连犯应当适用何种原则进行处理众说纷纭。牵连犯理论研究的困惑局面,往往使得审判实践对牵连关系的判断标准无所适从以致产生差距甚大的处断结果。

■“疑罪从无”不是国际刑事司法准则的要求

在我国理论界,有人认为疑罪从无原则是一项国际刑事司法准则。笔者认为,这些说法值得进一步研究。从笔者掌握的资料看,所谓的疑罪从无原则只是我国一些学者在研究无罪推定原则内涵的过程中,概括出来或简单使用的一个概念,是“如果控诉方不能完成证明责任,判决应当有利于被告”这层意义上的简略说法。但是,经过仔细推敲,笔者觉得这个简略提

法值得商榷。

无罪推定思想的产生已经有两百多年。例如,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第九条明文规定:“任何人在宣判有罪之前应当视为无罪。”这是“无罪推定”原则在法律上最早的规定。

联合国成立之后,在人权和刑事司法的文件中一再确认无罪推定的原则。《世界人权宣言》第十一条:“凡受刑事控告者,在未经获得辩护上所需的一切保证的公开审判而依法证实有罪以前,有权被视为无罪。”《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凡受刑事控告者,在未依法证实有罪之前,应有权被视为无罪。”

1985年联合国制定的《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北京规则)第七十一条也规定:“在诉讼的各个阶段,应保证基本程序方面的保障,诸如假定无罪……的权利。”

《联合国保护被剥夺自由少年规则》第十七条规定:“被逮捕扣押的少年或待审讯(‘未审讯’)的少年应假定是无罪的,并当做无罪者对待,应尽可能避免审前的拘留的情况,并只限于特殊情况。”

1955年联合国《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标准规则》第八十四条第二款规定了无罪推定,其文如下:“未经判罪的囚犯视同无罪,并应受到如此待遇。”第八十五条第一款规定:“未经审讯的囚犯应同已经判罪的囚犯隔离。”

以上联合国文件的规定并没有提出疑罪从无。对于无罪推定的理解,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指出:“对保护人权十分重要的假定无罪的规定,含义常常甚不明确,在某种情况下可能变成无效。基于无罪推定,对控诉的举证责任由控方承担,对疑案的处理应有利于被指控人。在对指控的证明达到超出合理怀疑的程度之前,不能推定任何人有罪。而且,无罪推定暗含着被指控的人享有按照这一原则对待的权利。因此,所有的公共当局都有义务不得预断审判结果。”

由此可见,这些文件一般提倡“疑罪有利于被告”,但并不主张“疑罪从无”。

■“疑罪从无”与“疑罪有利被告人”在外延上不能等同

疑罪有利被告是法院在对疑罪处理时通常遵循的一项原则,因为法院对所有的证据、事实进行认定后,仍不能确信被告人是否有罪的情况下,而又必须作出判决,那些不能完全得到认证的事实,不能转嫁到被告人身上而不利于被告人,因此,在对判决具有重要意义的事实尚

存怀疑的情况下,应当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裁决。但是“有利”并不简单地意味“从无”。在重罪与轻罪有疑问时,“有利”可能是从轻;在量刑较高与量刑较低存在疑问时,“有利”可能是从低;在有罪与无罪之间选择时,“有利”可能是“从无”。可见“疑罪从无”只是疑罪有利于被告人原则的若干选择中的一种,而不能笼统地一律适用“疑罪从无”。

另外,疑罪有利于被告人是无罪推定的要求,而疑罪从无不是。无罪推定仅是一种推定,它是在法律上创设的一种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诉讼权利进行保护的制度,推定被告人无罪,并不是确定被告人无罪,被告的无罪推定可被反证。无罪推定要求被告的犯罪事实的认定及刑罚的确定必须于合乎诉讼规则的程序,被证明达到法院确信其有罪的程度后,法院才能作出有罪判决;在法院形成有罪的确信心证程度之前,应推定被告无罪。其适用于法院作出生效判决前的所有阶段。疑罪有利于被告原则是无罪推定原则要求之一。疑罪有利于被告是法院评价证据后,也就是依照调查证据程序所得后,作出判决时适用的原则;与之相比较,无罪推定着重于被告人的权利和待遇,是刑事诉讼各个阶段应当遵循的原则。

■“疑罪从无”对我国法律的影响

近年来,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逐步得到人们的认可,疑罪从无被当做无罪推定的一部分也得以在我国法律和司法解释中有所反映。1989年11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一审判决宣告无罪的公诉案件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批复》中指出:“对于因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经多次退查后,检察院仍未查清犯罪事实,法院自己调查也无法查证清楚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可直接宣告无罪。”这一重要批复,其实质就是吸收了无罪推定关于“疑罪从无”的处理观念。后来,最高人民法院在1994年《关于审理刑案件程序的具体规定》的批复中又规定,“人民法院对案件的主要事实不清、证据充分,而又确实无法查证清楚、不能证明被告人有罪的,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1996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一条反映了无罪推定的部分内容,但是,该条并不是无罪推定的完整表述,因此,我国是否已经确立无罪推定的原则还是不能完全肯定的。另外,该条也没有说应疑罪从无。与无罪推定有关联的还有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该条规定:“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这项规定也被作为是“疑罪从无”的法律根据。其实,疑罪从无在我国目前法律中是模糊不清的,在实践中也难以操作。

笔者认为,在我国的刑事司法改革中,亟须明确的是无罪推定原则,而“疑罪从无”的提法增加了确立无罪推定原则的困难,不宜作为无罪推定的必要条件提出。

■对疑罪处理的思考

对疑罪应当如何处理,这是古今中外刑事司法难以回避的问题。

中国古代的刑事司法对疑罪和疑罪的处理是有法律规定的。如《唐律》规定:“疑,谓虚实之证等,是非之理均;或事涉疑似,傍无证见;或傍有闻证,事非疑似之类。即疑狱,法官执见不同者,得为异议,议不过三。”在我国古代,对疑案的处理基本上是采取“罪疑从赦”的原则,即身有疑罪的人犯虽可免徒刑之苦,但仍需根据疑罪的社会危害性轻重缴纳金额不等的赎金。我国古代对疑罪的处理在实质上是一种有罪处罚,不过是“罪疑惟轻”而已,而不是疑罪从无。

西方国家,如英美等国没有疑罪从无的说法,但有疑罪的提法。英美法系的刑事司法中,证明有罪的标准是“排除合理怀疑”。“排除合理怀疑”不等于没有怀疑,而是可以有各种怀疑,其中当然包含疑罪。即使存在怀疑,如果审判人员确信被告人有罪,则作有罪判决;不能肯定被告人有罪,则作无罪判决。可见疑罪并不一定要从无。不实行疑罪从无,也可能产生误判,特别是将无罪的人误判为有罪,这是任何国家的刑事司法都免不了的事。关键是要将误判减少到最低程度和发现误判后及时纠正并采取补救措施。

对疑罪的判决应当根据怀疑的程度、怀疑的种类分别处理,具体案件具体分析。但是,也不能没有总的原则。笔者认为,判决有罪无罪的总原则应当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方式。以判决有罪为例,主观上审判人员应当在确信被告人有罪的情况下才能作有罪判决,而这个确信的客观根据则是证据,以及对证据的判断。这就要求审判人员有较高的水平和责任心。

为了减少误判,增强审判人员的责任心,并且增加司法的透明度,笔者建议,审判人员在判决书上说明判决理由。我国现在的情况是,法院作出的判决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说理简单甚至没有,在一个判决书中只是列出控方指控的内容、提交的证据,辩方提出的意见、提交的证据,法院自己查证的事实,再加上“本院认为”、“依据某某法某某条之规定”等格式化、机械化的语言。法院作出这样判决的各种证据、审判人员的思维和推理过程都没有。这样的判决书不要说有时候当事人自己不明白,就是法官自己也可能不清楚。在实践中,甚至有一、二审法院作出判决的理由是一样的,但结果不一样。因此,有必要在立法上建立判决说理制度,要求法官对证据的采信、事实的认定、法律的适用理由与过程都必须详细地记载于判决书中。对疑罪判决来说,判决说理制度要求法官在对疑案作出有罪、从轻判决时必须有充分的、可见于书面的理由,在案件存疑时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判断也要有理由。这样,一方面可以强化法官适用法律的责任心,避免事实认定与法律适用的随意性,防止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草率作出一些违法判决。另一方面可以让当事人容易明白、接受法院的裁判,从而增强其权威性。

(作者分别为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安徽大学法学院讲师)

全面理解和把握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全面理解和把握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高一《思想政治》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现阶段维护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举措。全面理解和把握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要突出以下几点: 一、感知教材,夯实基础 1、基本含义:社会保障制度指由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贴的一种制度。这一概念点明了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保障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直接目的是保障基本生活 2、基本内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其中,社会保险是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它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它们的区别是: 3、基本原则:第一,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第二,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4、重要意义:①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企业深化改革,充 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想作用。②有利于增强企业活力。 ③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

二、点击误区。强化理解 误区一:任何社会成员都同等地享受社会保障 [评析]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不可分离,是统一的。任何权利的实现都是以义务的履行为条件。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公民享有受社会保障的基本权利,同时公民又有缴纳社会保障费的义务。公民只有在履行规定义务的前提下,才能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对那些有能力履行义务而不履行者,社会有权力把他们排除在社会保障之外。 误区二:社会保障水平越高越好 [评析]社会保障所需资金来自国民收入,生产的发展是社会保障的物质基础。过高的社会保障水平会造成政府负担过重,不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过低的社会保障则会损害劳动者的积极性,对生产不利。因此,我国的社会保障,要把基点放在我国现有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上,要从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低、人口多且老龄化加快的基本国情出发,考虑国家、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本着兼顾发展生产与保障劳动者基 本生活的原则进行 三、体验真题。激活思维

把握与理解教材

例谈如何把握与理解教材 数学教材体系有两条线索:第一条是数学知识,这是写在教材上的明线;第二条是数学思想方法,这是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是一条暗线。前者容易理解,后者不易看明,前者是教材写什么,后者是明确为什么要这样写。因此,解读(通览教材,掌握内容,明确定位)———深究(深钻教材,弄清重点,把握意图)———理解(理解教材,挖掘深度,拓展广度),对于数学教学非常重要。 只有教师把握、理解了教材,学生才能得以更好地发展。数学教师应如何比较准确地把握、理解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呢?通常是做到: 一、通读教材,系统归类,全面了解各部分内容在本单元和本册书中的位置和作用(解读:通览教材,掌握内容,明确定位)首先通读教材,把教材内容按知识体系再进行归纳,实现把课本变薄。如“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前后衔接紧密,一脉相承,第四单元是学习第六单元的基础,同时第六单元又是第四单元小数意义和性质的深化和应用。 其次对于要准确定位并实现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须把本节课放在本单元、本册书中,清楚了解本册书内容及前后单元间的联系、课时与课时之间的联系,做到对一节课在单元、本册书中的位置和作用与上、下课时的联系心中有数,实现目标“定位准确、不越位、不缺位”。

如“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中,包括“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生活中的小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上面这些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同时本单元是学生学习后面“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以及初步学习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等内容的基础。这是对第四单元在教材中的位置和作用的简要了解。 再以第一小节“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为例,简要说说课时定位:例1重点揭示小数的意义,是基础,例2、例3安排了小数数位顺序表的整理,其目的是为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写,比较小数的大小,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提供重要的基础。这样再把一节课置身于整个单元中和一小节中,使内容纵向成线,前后承上启下,而一节课的内容又独立成块。在定位教学目标时就会找准位置,重点突出。 二、深入解读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每节课的知识点(深究:深钻教材,弄清重点,把握意图) 在清楚每节课在单元和整册书中的位置和作用后,第二步教师要“钻”进教材之中,集中精力备好每一节课,解读其知识内容,弄清编排意图。具体做到“两看四找”,即一看本课时教材安排了哪些知识点,二看知识点间的关系,也就是教材中所提供的明线。以“小数的性质“第二课时为例:

张明楷如何区分盗窃罪与侵占罪

如何区分盗窃罪与侵占罪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明楷 盗窃罪的基本特征,是违反被害人的意志,使用平和的方式,将他人占有的财物转移为自己或者第三者占有。而侵占罪的基本特征,是将自己占有的他人财物转移为自己所有,或者将脱离了占有的他人财产(遗忘物、埋藏物)转移为自己所有。因此,区分盗窃罪与侵占罪的关键,在于判断作为犯罪对象的财物是否脱离占有以及由谁占有。行为人不可能盗窃自己事实上占有的财物,对自己事实上已经占有的财物只能成立侵占罪。但是,行为人在法律上占有的财物而事实上由他人占有时,仍然可以成为盗窃罪的对象。例如,甲持有某种提单,因而在法律上占有了提单所记载的货物;但当该货物事实上由乙占有时,甲窃取该货物,仍然成立盗窃罪。侵占罪则不仅可能侵占自己事实上占有的财物,而且可能侵占法律上占有的财物。因为侵占罪的特点是将自己占有的财产不法转变为所有,因此,只要某种占有具有被处分的可能性,便属于侵占罪中的代为保管,即占有。不动产的名义登记人完全可能处分不动产;提单或有价证券的持有人也完全可能处分提单等记载的财物。所以,侵占罪既可能侵占自己事实上占有的财物,也可能侵占自己在法律上占有的财产。司法实践所遇到的疑难问题,是如何判断事实上的占有,即某种财物在事实上是属于行为人占有,还是被害人占有或暂时脱离了占有。 盗窃罪的对象必须是他人占有的财物,对于自己占有的他人财物不可能成立盗窃罪。从客观上说,占有是指事实上的支配(与非法占有目的中的占有不是等同概念),不仅包括物理支配范围内的支配,而且包括社会观念上可以推知财物的支配人的状态。(1)只要是在他人的事实支配领域内的财物,即使他人没有现实地握有或监视,也属于他人占有。例如,他人住宅内、车内的财物,即使他人完全忘记其存在,也属于他人占有的财物。再如,游人向公园水池内投掷的硬币,属于公园管理者占有的财物。行为人取走这些财物的,成立盗窃而非侵占。又如,甲搬家后尚未退房,让好友乙为其打扫室内卫生。乙在打扫卧室

入室盗窃案例分析2012.3.4

入室盗窃案例分析 广西润和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某某管理处杨怡平2012.3.4 一、事情简述: 2012年2月6号某某小区业主发现被入室盗窃,业主发现后报了案,刑侦大队和我们协管队员们也一起看现场。从业主口录中得知业主损失现金并不少,现金三万块!其他损失还有一些首饰、相机一台、笔记本一台。 过后业主对我们的管理愤愤不满,责怪我们工作做不到位。过后黄助理和我第一时间进行了回访,得知业主对我们不满之处,并要求我们给他一个说法和赔偿,我们跟他说了根据《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相关规定物业已经按合同服务,对贵业主被盗表示同情,但物业公司没有责任。因为,在购房时,业主与开发商签订的《购房合同书》中,已经包含了业主与物业公司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该合同是物业公司对业主提供物业管理服务的承诺和业主愿意接受服务和物业管理的明确表示。双方并未就业主的财产由物业公司保管签订过保管合同或有其他约定,物业公司无保管业主自私人财产的义务。尽管物业公司对小区的安全负有日常管理的义务,但其所承担的小区安全防范的义务只是协助义务。 几天后我们再次主动约见业主,杨主任和我上门对业主进行回访。杨主任代表公司给业主明确答复:广西润和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已经按照《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约定服务,对业主的被盗事件只能表示同情,但是广西润和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没有责任,不承担任何赔偿。 此后业主提出了一些小区加强安防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表示接受业主提出各种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并尽快落实。 经过这次回访,业主的心态已经基本上平复了。 后续跟踪工作将由杨银燕和黄毅孙负责,要求达到业主完全理解和支持我

们管理处的工作。 二、分析: 1、第一时间进行回访,采取下一步措施,让业主感受到物业全体上下都很重视,也采取确实有效的管理措施了。也明确物业公司已按服务合同服务,对于业主私人财产没有保管义务。 2、物业公司在物业服务过程中,要加强防范,巡查、人员来访登记等工作必须要记录完整,以免留下“工作不到位”的证据给业主,造成物业承担违约责任的被动局面。 三、点评 1、当前,业主与物业公司的纠纷,很多已经开始转移到家庭财产的失窃方面。业主家里发生被盗事件以后,许多业主片面理解物业公司就是小区的“第二警力”,一旦自己家庭财产遭遇损失动辄就要物业公司承担赔偿责任,这是违反了合同法的等价有偿原则,违反了《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的行为。 2、此类事件发生后,管理处要长期跟踪,管理处对业主提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的态度和处理过程及结果都要及时反馈给业主,让业主感觉到我们物业对他的重视,从而消除业主对物业公司的不良情绪和印象,争取业主的理解和支持。此项工作应该由该楼栋的管理员、协管负责人来负责此项跟踪工作。

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实事求是

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实事求是 【内容提要】实事求是是我们认识事物、把握规律、开展工作的根本指南,但在实践中出现了“重实事轻求是、重现象轻本质、重偶然轻必然”等背离实事求是的倾向,需要从“坚持实事与求是的统一,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统一”三个方面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实事求是,从“弘扬实事求是的精神、提高实事求是的能力、形成实事求是的环境”三个方面去努力实践实事求是。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我们认识事物、把握规律、开展工作的根本指南。历史证明,什么时候我们能够坚持实事求是,做到实事求是,我们的事业就会进步和发展;什么时候放弃实事求是,甚至背离实事求是,我们的事业就会停止和倒退。历史也证明,从封闭禁锢、困难挫折中走出来要靠实事求是,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也要靠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要经受“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外部环境”的考验,战胜“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需要我们进一步掌握好实事求是这一思想理论武器,全面地理解它,正确地把握它,科学地运用它。 一、为什么重提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对于实事求是的内涵以及为什么必须

坚持实事求是,是一个早已在认识上解决了的问题。毛泽东曾经指出:“无产阶级的最尖锐最有效的武器只有一个,那就是严肃的战斗的科学态度。共产党不靠吓人吃饭,而是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靠实事求是吃饭、靠科学吃饭” [1]836。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伊始就强调:“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2]143。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3]11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深刻指出:“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4] 有了以上共识,理解和实践实事求是应当不存在问题。为什么还要提出“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实事求是”这个问题呢?这是因为在实践中存在着对实事求是庸俗化的理解及背离实事求是的倾向。 一是重实事轻求是,即只重视事物本身而忽视了事物的本源。在目前形形色色的所谓党内潜规则中,在理想信念方面“不认主义认实惠”,在政党认同方面“不认组织认个人”,在决策方面只唯上不唯下,在选人用人方面“唯钱、唯亲、唯顺”,在干部考评方面“唯GDP”和“唯政绩论”,在党内政治生活方面“小团体利益优先”“关系是第一生产力”等[5],这些潜规则之所以能够存在,甚至在有的地区和单位大行其道,其思想根源就是重视了“实惠”、“个人”“升迁”、“现实利益”、“政绩”、“小团体利益”和“关系”这些“实事”,而轻视了党的本质、党的利益和党的事业这个“是”。

如何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

如何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以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以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为根本政治立场、以与时俱进为理论品质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仅包括世界观、方法论,而且还应包括用这种世界观、方法论去解决现实问题而作出的具有普适性的理论概括。 具有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是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前提条件,要深刻地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就必须从整体上对马克思主义有一定的理解。那么要怎样才能真正地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呢?下面概括了几点。 在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 马克思主义是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了相当发展的时代和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实践的要求,在对人类文明成果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与在此之前的所有资产阶级理论不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全部理论活动都是为了人类解放这一目标而进行的,其根本宗旨是实现人类解放。马克思主义的这一理论目标决定了它必然是一种以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为基本原则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其理论活动的开始就特别地强调了这一原则,在其后继承者那里,这一原则得到了坚持和发展。 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定义。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但不管从什么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都必须看到,马克思主义是彻底而严整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所包含的所有内容虽然各自的侧重点不同,但都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体现,都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都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学说 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 从科学性与革命性统一的角度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是包含四个最根本最核心内容的严整体系。 第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第二,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第三,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第四,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以上这四个方面,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从整体上把握的马克思主义。今天,我们坚持和

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争议问题探究

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争议问题探究 一、基本案情 某年3月15日犯罪嫌疑人梁某某通过某酒店招聘面试后,酒店通知其17日来试工一个月,填了登记表,酒店方准备在其试用合格再签劳务合同。梁某某主要负责接待前来住店的客人,办理入住登记,收取住房押金。客人离开时,他办理退房手续,退还剩余的押金。酒店每天会有一万元人民币的备用金,由前台收银员保管。梁某某在17日上午趁前臺另一名收银员离开之际将前台抽屉里存放的7500元人民币备用金拿走后离开,后关闭手机,把备用金挥霍消费。 二、本案在司法实践中定性的分歧 关于本案,对于梁某的行为性质的认定存在两种不同的处理意见:第一种观点认为:梁某作为酒店前台,利用自身酒店收银员的职务便利条件,趁机监守自盗前台先进7500元现金,在不考虑犯罪数额的情况下,其行为符合《刑法》第271条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 第二种观点认为:梁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梁某在上班第一天采用私自窃取的形式取得前台备用金,可推断出梁某有事前预谋在上班后盗窃财物的故意;同时在此期间,梁某作为试用人员,酒店未给予梁某授权管理备用金的权利,其行为性质符合盗 窃罪的构成要件 关于从犯罪构成要件的内涵界定论我国犯罪构成德日构成要件理论的嬗变——贝林及其之后的理论构成要件理论的违法

•有责行为类型说浅析环境共同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及实现机制浅析根本违约构成要件及其法律效果/孙倩关于德日刑法中“构成要件”内涵的解读操纵证券市场民事责任构成要件的研究论盗窃罪的主观构成要件探讨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罪量要素浅析盗窃罪的主观构成要件 。 本案只是众多易混淆的职务侵占与盗窃案之一。检察机关经过讯问嫌疑人,细致分析认定梁某某涉嫌职务侵占罪,因犯罪数额未能达到最新司法解释规定标准,适用法律发生变化,公安机关申请全案撤回。 三、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定义以及构成要件分析与对比 (一)犯罪的主体不同 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是所谓特殊主体,并非任何人员均能构成。而盗窃罪的犯罪主体没有此限制。因此,前者的犯罪主体具有特定性,盗窃罪的犯罪主体范围要比职务侵占罪的主体范围宽。 (二)犯罪客观方面不同 盗窃罪是非法对他人占有之物的占有,职务侵占罪是利用职务之便,将本单的财物占为己有。后者较前者有限定条件,即利用自身的职务便利,没有这个前提,无法成立职务侵占罪。 (三)构罪的数额标准不同 职务侵占罪要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才能构罪。职务侵占罪中的数

入户盗窃与入户抢劫的认定分析

入户盗窃与入户抢劫的认定分析 《刑法修正案(八)》对盗窃罪条文进行了修改,在1997年刑法规定的“多次盗窃”基础上,增加了“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与“扒窃”三种特殊盗窃行为类型。相对于“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普通盗窃行为类型而言,成立特殊类型的盗窃罪,不要求达到数额较大。这意味着,在盗窃未达数额较大时,是否认定为“入户盗窃”,直接关系到罪与非罪的区分(不考虑多次盗窃、携带凶器盗窃及扒窃的情形)。此外,刑法第263条将“入户抢劫”规定为抢劫罪的加重情节之一,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因而,是否认定为“入户抢劫”,直接影响到是适用抢劫罪的基本刑“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还是抢劫罪的加重刑“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在《刑法修正案(八)》通过之前,刑法理论与实务普遍关注“入户抢劫”的适用,最高司法机关也出台了相关司法解释,但迄今仍然纷争不断。“入户盗窃”入罪后,有不少论着主张参照“入户抢劫”的相关司法解释认定“入户盗窃”。[1]不过也有人认为,“入户盗窃”中的“户”的认定应比“入户抢劫”中“户”的范围宽泛一些。[2]2013年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盗窃解释》)第3条规定,非法进入供他人家庭生活,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盗窃的,应当认定为“入户盗窃”。看来,司法解释完全沿用入户抢劫的相关规定。可是,入户盗窃只是盗窃罪的基本犯,入户抢劫则是抢劫罪的情节加重犯,而且“盗窃”明显不同于“抢劫”,在同一部法典内,刑法用语的含义固然具有统一性的一面,但不可否认也有相对性的一面。“为了使值得科处刑罚的行为都置于刑法的规制之下,以免形成不公平的遗漏;为了使刑法整体协调,以免自相矛盾,不得不对相同用语做出不同的解释。”[3]因而,对于“入户盗窃”与“入户抢劫”的含义,必须根据立法目的,考量法益保护与人权保障的要求,做出合理的解释。 一、立法目的 入户盗窃与多次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同为特殊盗窃类型,成立犯罪不要求达到数额较大。相对于普通盗窃单纯着眼于被盗物品的数额,即财产法益侵害性的大小而言,必然存在其他因素的考量,才使得行为的违法性与有责性达到值得科处刑罚的程度。大致可以认为,多次盗窃入罪的主要考量因素,一是多次盗窃所形成的法益侵害或者危险性较大,二是多次盗窃行为彰显行为人有较高的人身危险性,即特殊预防的必要性较大;携带凶器盗窃入罪的主要考量因素是,相对于未携带凶器的盗窃而言,携带凶器对被害人身体、生命安全形成的危险性较大;扒窃入罪的主要考量因素是,在公共场所窃取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一方面造成民众的安全感下降,另一方面,丢失出门所随身携带的财物,

如何全面理解和把握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如何全面理解和把握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教学原则之一。要求教学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传授和学习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学懂并运用知识于实际,学会基本技能,养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手脑并用的操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是人类认识或学习活动的普遍规律之一,是教学必须遵守的。不少教育家对这个要求从不同的知行统一观出发作过理论探讨。在中国古代,荀况就提出:“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颜元反对“以空言立教”,主张学以致用,他把自己教学的地方命名为“习斋”。在西方,古希腊智者派发表过这样的见解:“没有实践的理论和没有理论的实践都没有意义”。古罗马教育家M.F.昆体良以及捷克教育家J.A.夸美纽斯、瑞士教育家J.H.裴斯泰洛齐等人,都重视教学中的练习和实习作业。但是在历史上,在存在剥削阶级的社会里,学校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决定了当时的教学必然带上教条主义性质,书本与实际严重脱节。В.И.列宁把它称之为旧社会留下的最大祸害之一。在理论上,绝大多数教育家对教学中理论和实践关系的理解,或者其命题本身就是唯心主义的,或者停留在朴素唯物论或朴素经验论水平上,都不能达到全面的辩证的认识,因而不能全面地解决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问题。以美国教育家J.杜威为代表的实用教学论,则片面地主张“从做中学”,忽视教学中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 教学原则 中国社会主义学校的教学,目的是要使学生获得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比较完全的知识,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同时,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在教学中,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循着由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的路线进行的。而且,教学中学生的认识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掌握人类历史上积累起来的书本知识为主的认识过程。这些,决定了理论联系实际应该成为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 实际原则 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最主要的是要正确处理好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实际的关系,关键在于保证理论知识的主导作用;同时在理论知识指导下,使学生从事各种实际活动。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和学习理论知识。基础理论知识反映了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发

了解理解掌握运用完整版

了解理解掌握运用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怎样理解“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术语 《标准》使用“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术语表述学习活动结果目标的不同水平,使用“经历、体验、探索”等术语表述学习活动过程目标的不同程度。这些词的基本含义如下。 了解: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或者举例说明对象。 理解: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阐述此对象与相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用于新的情境。 运用:综合使用已掌握的对象,选择或创造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经历: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感性认识。 体验: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主动认识或验证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 探索: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理解或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发现对象的特征及其与相关对象的区别和联系,获得一定的理性认识。 说明:在标准中,使用了一些词,表述与上述术语同等水平的要求程度。这些词与上述术语之间的关系如下: (1)了解 同类词:知道,说出,辨认,识别。 实例:知道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2)理解 同类词:认识,会。 实例:认识三角形;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 (3)掌握 同类词:能。 实例: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4)运用 同类词:证明。 实例:证明“角角边”定理:两角及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经历 同类词:感受、尝试。 实例: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 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6)体验 同类词:体会。 实例: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

《刑法修正案(八)》中“扒窃”的理解与适用

《刑法修正案(八)》中“扒窃”的理解与适用 摘要:1997年刑法的修订和最高人民法院对盗窃罪的解释将盗窃罪进一步细化,但是随着扒窃在涉盗违法犯罪行为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并逐渐呈现团伙作案、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的特点,有限的行政处罚手段未能实现预期的效果,对盗窃罪起刑点的调整也未能见效。在此背景下,《刑法修正案(八)》把扒窃行为明确纳入盗窃罪中来,使之成为一个可以不受数额限制、次数限制、独立的定罪行为。正确理解和规范适用已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刑法修正案(八)》;扒窃;内涵;认定 《刑法修正案(八)》第三十九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构成盗窃罪。至此,扒窃行为已明确纳入盗窃罪的犯罪构成中成为盗窃罪的罪状之一,使其成为可以不受数额限制、次数限制、独立成罪的行为类型。《刑法修正案(八)》实施后,对扒窃行为如何理解和适用就成为司法实践中的首要任务。 一、扒窃行为独立成罪的立法背景与意义 在当前的各类刑事案件中,扒窃案件的发案率越来越高,严重危害了群众的财产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而由于受到数额、次数的限制,扒窃案件在司法实践中多以治安处罚案件处理,这不利于保护群众的财产安全,也助长了扒窃分子的嚣张气焰。为此,《刑法修正案(八)》将扒窃明确纳入盗窃罪中,使其不再受数额、次数限

制。 1. 宪法保障公民的财产权的体现。 扒窃是常见的一种盗窃作案方式,此类案件约占刑事案件总数的30%左右。因其发案率高而且破案难度大,对社会治安危害极大。有效预防和控制扒窃违法犯罪行为,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公私财产,具有重大意义。 2.统一了对扒窃案件的追诉标准 认定扒窃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一是犯罪数额标准,二是刑法及司法解释规定的盗窃次数的情节标准。实践中,由于扒窃犯罪起刑点有数额或者次数要求,扒窃犯罪总获利数额的证据难以收集,很大一部分扒窃犯罪人员抓获,只能认定单次犯罪数额,在起刑点以下,只能采取劳动教养或治安处罚手段进行处理。《刑法修正案(八)》实施后,扒窃行为不再受数额和次数的限制,对扒窃行为统一了追诉标准。 二、扒窃的界定 (一)扒窃的概念界定 扒窃(pick-pocketing)是盗窃行为的一种,但其本身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法律用语。“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曾于2004年就扒窃行为做出明确界定,扒窃行为一般具备两个特征:一是秘密窃取行为通常发生在公共场所,包括公共交通工具、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市场、商场、公园、广场、娱乐场、运动场、展览馆等公用建筑、

让你参与进来,你会完全理解掌握

让你参与进来,你会完全理解掌握 未来之路将是信息高速路。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就要从小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经验供教师借鉴,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提出“让你参与进来,你会完全理解掌握!”将从以下四方面进行论述:一是调动兴趣,主动参与;二是因材施教,全员参与;三是环环相扣,全程参与;四是创设情境,有效参与。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模式越来越开放、教学手段越来越丰富、教学方法越来越灵活,这就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现在的“教”已不再是传统模式下的生搬硬套、灌输式教学,它加入了一些新元素: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创新意识的培养,要发散学生的思维,要给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要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发现……总之,重视教师的“教”过渡到重视学生的“学”,这是课改一个质的飞跃。 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供我们借鉴,那么在信息技术课中通过何种手段让学生的“学”发挥其最大效应呢?我认为“参与”是上上策。记得上师范时,教“教育学”的王辉老师曾告诉过我们一句话,时至今日仍记忆犹新:“告诉你,你会忘记;做给你看,你会记住;让你参与进来,你会完全理解掌握。”参与要体现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有效参与。一、调动兴趣,主动参与

要想让学生主动参与,导课不容忽视,你的导课是否成功直接影响学生参与的效果。所以在导课中我经常运用“设疑导入”、“激趣导入”、“情感导入”、“猜谜导入”等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的导课方式,在课的开始就激起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主动参与进来,这是上好信息技术课的第一步。 二、因材施教,全员参与 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 关注学困生。由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不同,那么势必接受知识的过程有快有慢,而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前后联系又比较密切,如果学生掉队了,以后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就很难再赶上队伍,形成恶性循环,阻碍学生“学”的同时也影响了教师的“教”,所以在课堂上我因材施教,为了使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特别关注的是学困生,我从来没有放弃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放弃就意味着毁灭。身为师,尽其责,更要有一颗爱生如子的心。为了“全员参与”,备课时多备学困生,上课时多顾学困生,下课时多辅学困生,让他们把当堂的知识当堂消化,并且引导他们预习下一课知识,如此良性循环,使他们和大部队同步前行,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培养兴趣,树立信心。对于一小部分对信息技术课兴趣淡薄且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我用了“计算机五子棋大赛”、“我是小画家”、

(完整版)盗窃罪与职务侵占罪的案例分析

案情分析 张某为某小超市(营业执照为个体工商户)员工,主要负责商品的出库和入库管理,同事又负责收银。后发现张某利用工作便利,通过将商品价格调低或调高的方式从而将获得的差价部分据为已有。 请问:张某的行为是构成盗窃罪还是职务侵占罪。 分析:盗窃罪(刑法第264条)和职务侵占罪(刑法第271条)虽同属刑法分则第五章侵犯财产罪,但性质不同,有着严格的区分界限。但是对于监守自盗的行为,在办案中区分起来难度较大,存在不同的模糊认识。如何定性此类犯罪行为是盗窃还是职务侵占,犹如在本案中张某的行为是构成盗窃罪还是职务侵占罪,下面我们从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进行说明。 据刑法第264条的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职务侵占罪(刑法第270条),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盗窃罪和职务侵占罪的区分主要如下: 一是从犯罪主体上讲,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具体而言,包括:1、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单位

财物,数额较大的;2、非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那么其他组织是否包括个体工商户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个体工商户在法律地位上相当于自然人,不具有企业或其他单位的性质。因此,个体工商户的工作人员不构成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其他单位的人员”主要包括两类人员,一类是集体单位的人员,如村民委员会委员,另一类是群众性组织的人员,如居民委员会、民办学校、民办医院等等。相对而言,盗窃罪只是一般主体,不需要行为人具有特殊身份。 二是两罪的主观方面均只能是故意。职务侵占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的目的。盗窃罪的主观方面也是故意,并且具有将公私财物秘密的非法占有的目的。张某通过调低或调高价格的方式获取财物,主观上具有明显的故意,符合盗窃罪主观方面构成要件。 三是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财物的所有权,盗窃罪的犯罪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个体工商户不再“其他单位”之列,其财产属于个人财产,更不符合职务侵占罪犯罪客体的要求。张某利用工作的便利,通过调价的方式获取的财物属于小超市经营者所有,张某却据为己有,侵犯的小超市经营者的财产所有权。 四是盗窃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盗窃罪和窃取型职务侵占

“多次盗窃”司法解释的理解和适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12080776.html, “多次盗窃”司法解释的理解和适用 作者:姜新国许小珍 来源:《中国检察官·经典案例》2015年第09期 内容摘要:在多次盗窃中,已受行政处罚的盗窃行为可以作为成立多次盗窃的事实依据,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对于新司法解释实施前发生的行为,行为时已有相关司法解释的,依照行为时的司法解释办理,但适用新的司法解释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利的,适用新的司法解释。行为人多次盗窃的,认定年度时以第一次盗窃行为着手作为起点,按照盗窃行为的间隔时间来计算。 关键词:多次盗窃行政处罚时间效力年度计算 [基本案情]犯罪嫌疑人江某,2012年3月7日因盗窃价值人民币159元的废旧钢轨被行政拘留五日,2013年1月29日因盗窃价值人民币150元的大米被行政拘留五日,2013年4月22日因盗窃价值人民币37.5元的煤块被行政拘留十日。因涉嫌盗窃价值人民币144元的黄豆, 于2013年6月15日被刑事拘留。 一、司法实务分歧 对江某的行为定性,司法实务产生了分歧。第一种意见认为,犯罪嫌疑人江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理由是: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性质不同,已受行政处罚的行为应当计入多次盗窃的次数。第一起事实2012年3月7日不能计入多次盗窃次数。犯罪嫌疑人江某在2013年一年内三次实施盗窃行为,根据1998年施行的《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1998解释》),对于一年内盗窃三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多次盗窃”,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第二种意见认为,犯罪嫌疑人江某的行为不构成盗窃罪。理由是:根据一事不再罚原则和禁止重复评价原则,已受行政处罚的行为不能计入多次盗窃的次数,江某前三次的盗窃行为已受过行政处罚,不能计入多次盗窃的次数。2013年6月15日盗窃价值144元的黄豆既没有达到盗窃罪数额较大的标准,也不符合多次盗窃的标准,因此江某不构成盗窃罪。 第三种意见认为,犯罪嫌疑人江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理由有两点:一是根据我国刑法原理及司法解释精神,一事不再罚原则是行政法特有的原则,在刑法领域不适用,已受行政处罚的盗窃行为应当计入多次盗窃的次数。二是《1998解释》规定对于一年内盗窃三次以上的, 应当认定为“多次盗窃”,以盗窃罪定罪处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的于2013 年4月4日起施行的《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2013解释》)第3条规定:二年内盗窃三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多次盗窃”。第15条规定:本解释发布实施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1998〕4号)同时废止;之前发布的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以本解释为

如何全面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何全面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生活与哲学》学习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它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具体办法。其含义主要有两层:一是具体分析矛盾的特点;二是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第一层是认识问题,第二层是解决问题。认识问题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因此第二层是第一层的目的和落脚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不是哲学原理,而是方法论要求,其原理依据是矛盾的特殊性。 一、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之所以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在于它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它们各有其特殊的矛盾,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其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正确认识事物的目的是为了正确解决矛盾,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可能千篇一律。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 法。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要求 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是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时,只有承认矛盾的普遍存在,才能进一步对矛盾作具体分析。二是注意研究事物的特点、本质以及该事物存在的具体条件。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条件下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只有研究这些特点,才能把不同的事物区别开来,做到具体以问题具体分析。三是在运动中把握事物及其矛盾。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发展,同一事物的矛盾在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只有在运动中把握事物,才能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四是反对“一刀切”、“一风吹”。这种不分时间、地点、条件、千篇一律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只会给工作带来很大的损失。五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到具 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前提。 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什么关系 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的区别表现在: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从唯物论的角度,侧重强调从客观存在的时事中提炼正确认识,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则从辩证法的角度,侧重认识解决问题时,注意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二者的联系表现在:二者都突出强调了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去认识事物的不同性质。从实际出发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从实际出发的深刻表现。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实际出发才能贯彻到底。 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怎样体现唯物论和辩证法统一的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虽然是从辩证法的角度,侧重于在认识和解决问题时,注意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但要真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必须坚持从实际出

对于理解与把握“行为动词”的困惑

(一)对于理解和把握“行为动词”的困惑 “分析、举例、说明、运用”等几个“行为动词”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频频出现,然而,很多地理教师对此却倍感困惑,具体表现在: 1.把握程度存在困惑。在教学中,许多地理教师对于这些“行为动词”与“内容”之间的关系感到难以捉摸。比如说,在“必修一”中的“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之“分析”,对于让学生分析到何种程度、应重点分析哪些内容,存在各行其是的状况。 2.课堂落实存在困惑。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对于那些笼统、含糊的行为动词难于把握,因而课堂教学中对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需要达到什么程度,教师心中无数。尤其是当这些行为动词具体到某一地理知识时,地理教师面对“标准”中的“行为动词”,究竟用什么方式呈现给学生。或者说是,究竟能达到一个什么效果,许多高中地理教师有些“迷茫”。 (二)对于“标准”中“行为动词”的合理理解 1.对于“分析”一词的理解。“分析”作为一种学习或思考问题的方法,是把一件事、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联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其实“分析”就是让学生能够学会将地理事物分解开来逐“块”或逐“点”认识,这也是课标所期望的结果。例如,高中地理教学使用比较多的是“影响因素”分析,就是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来看一件地理事物存在的理由。 2.对于“运用”一词的理解。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运用”应该还包括“结合”、“联系”的内容。“运用”强调让学生学会使用资料来阐述对某一原理或规律的认识,而避免死记硬背理论的知识。同时,也有帮助学生学会在不同地理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的作用。 3.对于“举例”一词的理解。“举例”,有减少教学内容要求、降低课程难度之意,同时也用来引导地理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变的意思。对某些问题来说,学生只要能够举出例子说明就可以了,不一定去“死记硬背”成套的地理原理或地理事实。 4.对于“说明”一词的理解。根据课程标准里的具体内容,“说明”主要是“解释”的意思。“说明”与“分析”相比,前者更多的含有表达出来的意思,在思维活动的水平上,“说明”要低一些。例如,“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生只要解释清楚洋流对地理环境有哪些影响就可以了。如果是“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则不仅需要找出主要原因,还要建立各个方面之间的本质联系。 总之,“标准”频繁使用“分析”、“说明”、“运用”、“举例”等行为动词,从它们的含义来看,具有降低学习难度的导向作用。 (三)对于“标准”中“行为动词”的正确把握 1.从研究的角度去把握“行为动词”。一方面可以在教师培训的课程体系中加重教育原理和教育心理学的分量,使之更好地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另一方面,还可以组织本校优秀老师根据“课标”、“高考方案”、“教师用书”以及学校的实际来研究这些行为动词在每一节中如何把握,并编写出具有学校特色的、适合本校执行课标和适合学生的学案。 2.从学情角度去把握。在教学中,学校并没有一个相对适合学校实际的教学目标,如针对“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鲁教版)一课,有些老师用二课时,有些用四课时;有些老师只就教材教教材(初次教学的年轻教师居多),长期低标准运行,而有些则把目标提到了学生很难接受的目标(长期从事高三教学而回到高一教学的老教师居多)。对于“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标准”规定: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运动是地理环境的形成以及地理环境

抢劫罪,抢夺罪,盗窃罪和侵占罪

抢劫罪,盗窃罪,抢夺罪和侵占罪 抢劫罪(刑法第263条),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或者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所谓暴力,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的身体实行打击或者强制。较为常见的是有殴打、捆绑、禁闭。伤害,直至杀害。这里的胁迫,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以立即实施暴力相威胁,实行精神强制,使被害人恐惧而不敢反抗,被迫当场交出财物或任财物被劫走。这里的其他方法,是指行为人实施暴力、胁迫方法以外的其他使被害人不知反抗或不能反抗的方法。 基本特征: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财物所有人、持有人或者保管人等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财物,或者迫使其当场交出财物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盗窃罪(刑法第264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基本特征: 1、抢夺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2、抢夺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乘人不备,公然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其特点是:(1) 必须是公然夺取。(2)抢夺是一种强力行为,因为不实施强力夺取,就不能实现财 物的非法转移。但必须以不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胁迫的手段为前提。 3、抢夺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抢夺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并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 抢夺罪(刑法第267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是中国刑法第五章侵犯财产罪中的一项罪名,是介于盗窃罪与抢劫罪之间的一种犯罪形态。抢夺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是构成抢夺罪的重要条件。此外抢夺的情节对定抢夺罪也具有影响。因此,抢夺公私财物数额不大,情节显著轻微的,不构成犯罪。 基本特征: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3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能构成。 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侵占罪(刑法第270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犯罪对象只限于三种财物:一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二是他人的遗忘物,遗忘物不等于遗失物,也不同于遗弃物;三是他人的埋藏物。 基本特征: 1、侵害的客体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本罪的犯罪对象为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和埋藏物。 2、客观方面表现为将他人的交由自己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