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政策与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
- 格式:docx
- 大小:24.46 KB
- 文档页数:2
一、基本概念1、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世界卫生组织经研究提示影响个人健康和寿命有四大因素:生物学基础占15%、环境因素占17%、保健设施占8%和生活方式占60%。
(一)生物学因素是指遗传和心理。
遗传不是可改的因素,但心理因素可以修改,保持一个积极心理状态是保持和增进健康的必要条件。
影响健康的生物因素包括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二)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所有人类健康问题都与环境有关。
污染、人口和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社会问题。
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人民健康的根本保证。
(三)卫生服务因素卫生服务的范围、内容与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的生、老、病、死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健康问题。
(四)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包括危害健康行为与不良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所形成的生活意识和生活行为习惯的统称。
不良生活方式和有害健康的行为已成为当今危害人们健康,导致疾病及死亡的主因。
在我国前三名死因中是恶性肿瘤、脑血管和心脏病,这些疾病是由生活习惯和不良卫生行为所引起的。
2、健康教育是旨在帮助对象人群或个体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系统的社会活动。
3、健康教育与卫生宣传的区别与联系联系:我国当前的健康教育是在过去卫生宣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在的健康教育主要措施仍可称为卫生宣教。
区别:(1)比之过去的卫生宣教,健康教育明确了自己特定的工作目标——促使人们改善健康相关行为,从而防治疾病、增进健康,而不是仅仅作为一种辅助方法为卫生工作某一时间的中心任务服务;(2)健康教育不是简单的、单一方向的信息传播,而是既有调查研究又有干预的,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涉及多层次多方面对象和内容的系统活动;(3)健康教育在融合医学科学和行为科学(社会科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传播学、管理科学等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4、WHO定义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境的战略,它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第一章绪论(1)1.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主要是从社会的角度,应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一门医学学科2.社会医学的性质:社会医学是医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3.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①社会卫生状况②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③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4.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①倡导积极的健康观②弘扬正确的医学模式③发现社会卫生问题④制订卫生政策和策略⑤常见病的社会防治⑥促进人群健康⑦加强社会医学教育5.德国医学家诺尔曼及病理学家魏尔啸都强调社会经济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重要作用。
课后习题:1.填空题(1)社会医学是医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
(2)社会医学具体内容包括三个层面:社会卫生状况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2.单选题(1)社会医学概念是谁第一次提出来的(A)A.盖林B.魏尔啸C.格罗蒂扬D.彼得·弗兰克(2)社会医学是(D)A.临床医学的分支学科B.理论学科C.社会科学的分支学科D.交叉学科3.名词解释(1)社会医学(2)医学社会学4.问答题(1)试述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
答:倡导积极的健康观;弘扬正确的医学模式;发现社会卫生问题;制订卫生政策和策略;常见病的社会防治;加强社会医学教育;促进人群健康(2)社会医学在发展过程中有哪些特点?答:实践性;政策性;社会性;创新性。
第二章医学模式(2)1.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是指在不同历史阶段和科学发展水平条件下,人类与疾病作斗争和处理医学领域中各种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是人类对健康和疾病观察与处理方法的宏观概括,其核心就是医学观。
(医学模式包括医学认知模式和医学行为模式,前者是指一定历史时期人们对医学自身的认识即医学认识论,后者是指一定历史时期人们医药实践活动的行为规范,即医学方法论)2.医学模式的特点:①医学模式产生的社会性②医学模式存在的普遍性③医学模式作用的广泛性④医学模式发展的动态性3.医学模式的作用:①推进医学理论的发展②指引医学实践的改进③促进医学教育的革新4.医学模式演变过程: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一机械论医学模式一生物医学模式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经验医学时代实验医学时代整体(系统)医学时代5.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产生的原因:①疾病谱和死亡谱的改变②人们对卫生保健需求的提高③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④人们对健康和疾病认识的深化⑤健康影响因素的多元化⑥卫生保健实践的启示6.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凝聚的过程:①环境健康医学模式的提出②综合健康医学模式的提出③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7.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基本内涵:①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揭示了医学观的动态性②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更准确地肯定了生物因素的含义和生物医学的价值③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确立了心理和社会因素在医学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立体地探索了健康概念8.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影响:(一)对卫生事业的影响①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把健康推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②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促成了大卫生观形成③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二)对卫生服务的影响①从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②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③从医院内服务扩大到医院外服务④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三)对医学教育的影响①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要有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献身精神②现代型的医学人才就要有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又要有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③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应加强社会实践的锻炼(四)对临床医学的影响由以医疗为导向向以预防为导向转变,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转变,由偏重个体诊治向更加重视群体健康防护转变,由着眼于分析影响健康的生物因素向综合性多因素分析转变,由单纯性治疗向兼顾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社会支持等转变(五)对预防医学的影响9.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①生物遗传因素②环境因素③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④医疗卫生服务因素课后习题:1,填空题(1)医学模式的演变经历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五种模式。
社会医学填空题第一章绪论社会医学是医学与社会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
社会医学具体内容包括:社会卫生状况、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
第二章医学模式医学模式的演变经历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五种模式。
影响健康的因素包括生物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行为与生活方式、医疗卫生服务因素四大类。
第三章社会医学基本理论现代研究认为,人们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不同是造成健康不公平的主要原因。
健康社会决定因素行动框架中将影响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分为日常生活环境和社会结构性因素两种因素。
高危性观点包括高危人群、高危因素、高危环境。
第四章社会医学研究方法从调查对象的范围看,调查研究分为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
根据问题是否预设答案,可将问题分为开放性问题和封闭式问题两种。
对于敏感性问题,非随机化应答技术主要包括剔除法、匿名法和编辑法。
第五章社会卫生状况社会卫生状况内容广泛大体上可分为下列六类:人群健康状况、卫生政策、与卫生有关的社会经济状况、卫生保健、卫生资源、卫生行为等。
婴儿死亡率是一个敏感、综合的指标,不仅直接反映影响婴儿健康的卫生问题,而且也反映母亲的健康状况、产前和产后的保健水平以及婴儿保健水平和环境卫生状况等。
第六章社会因素与健康社会因素大体上可将其归为环境、人口和文明三个类别。
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社会阶层主要由个人的教育、职业和收入等因素来决定。
职业生涯中对人们精神健康产生重要影响的状态主要有职业倦怠、失业和退休。
社会支持的构成要素有人际关系、社会网络和凝聚力。
第七章心理、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心理过程又可分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压力是由压力源、压力反应、压力管理三方面要素构成。
第八章生命质量评价根据评价目的分类,生命质量评价量表分为鉴别量表、预测量表、评估量表。
生命质量评价的特征是:评价内容综合性、评价指标主观性、生命质量动态性。
十一章社会卫生政策分析SWOT分析就是为了了解组织的优势、劣势、威胁、机会。
社会决定因素【篇一:健康的社会和经济决定因素】健康的社会和经济决定因素郭岩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我今天主要讲的是健康社会决定因素。
在这样的一讲中,我想主要跟大家讨论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健康社会决定因素概念框架第一,什么是健康社会决定因素。
也就是说可能健康是大家所熟知的概念,但是健康社会决定因素可能是最近几年才开始为大家所了解的这样一个概念,所以我们跟大家回顾一下,到底什么是健康社会决定因素,它的框架是什么。
第二点健康社会决定因素概念最先提出或者是说以一个整体的完整的概念框架提出,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它的报告里边,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报告里边提出来的,所以借这个机会,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决定因素的行动策略是什么?基于这样一个行动策略在两年之后世界卫生组织在澳大利亚的南澳的首都阿德雷德召开了一个会议,这个会议结束以后发表了一个宣言,它的宣我言名字就是《阿德雷德宣言》,它的副标题就是《health in all policy》,或者说将健康融入所有的社会政策之中。
我们想用一点点的时间跟大家分享一下,将健康融入所有的社会政策之中,它的一个基本的原则是什么,它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首先我们先看健康社会因素的概念。
既然健康社会决定因素,首先我们看什么是健康。
对于健康,我相信大家所熟知的就是我们ppt里边所展示的,说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与身体虚弱,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都处于一种完满的状态。
首先我在这一点上我想有两点跟大家强调,第一点要强调的就是健康这样一个概念的给出就是不仅仅是是我们传统意义上来说没有疾病了,而是它包括了心理上和社会上处于一种完满的状态。
既然它心理上和社会上处于一种完满的状态,也就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身体疾病实际上是受社会因素的影响的,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要跟大家强调的,常常我们在媒体说这是新的健康观,或者有一些领导说是新的健康观,但是我要强调的是这个概念是世界卫生组织成立的时候,也就是说,世界卫生组织在1948年成立,在它成立的时候,这段话已经写入了它的组织宪章,也就是说这个概念不是一个新的概念。
卫生政策与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
一、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
二、卫生的定义与发展
2.1 卫生的概念及特征
2.2 卫生的发展历程
2.3 卫生的重要性
三、社会决定因素与健康
3.1 社会决定因素的概念及分类
3.2 社会决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3.3 社会决定因素与卫生的关系
四、卫生对社会决定因素的应对
4.1 领导角色与卫生
4.2 卫生对社会决定因素的管理
4.3 卫生的重要措施
五、案例分析:的关系
5.1 案例一:边远地区行动医疗的有效推行
5.2 案例二:城市环境改善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5.3 案例三:医疗服务均等性对社会健康的影响
六、卫生与健康的重要挑战
6.1 卫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6.2 资源分配的不平等性
6.3 构建公平可持续的卫生
七、未来展望与建议
7.1 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的措施
7.2 卫生的可持续发展
7.3 多方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八、结论
8.1 主要研究发现
8.2 研究局限和建议
总结:
的研究对于了解卫生对健康的实际影响以及优化卫生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
告通过对卫生的定义与发展、社会决定因素与健康的关系、卫生对社会决定因素
的应对以及相关案例分析和挑战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提供有关之间的关联性和
相互影响的综合认识。
同时,也对未来卫生的发展和健康促进的措施提出了建议,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制定者和决策者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