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基础知识
- 格式:docx
- 大小:15.42 KB
- 文档页数:10
7步教你掌握手机技术的基础知识手机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社交媒体的使用,还是在线购物和支付,手机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手机技术仍然是一个陌生的领域。
本文将为你介绍7个步骤,帮助你掌握手机技术的基础知识。
第一步:了解手机的基本组成手机由许多不同的部件组成。
屏幕、处理器、内存、电池和摄像头都是手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这些部件的功能和作用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手机的工作原理。
第二步:熟悉手机操作系统手机操作系统决定了手机的外观和功能。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手机操作系统有iOS和Android。
熟悉不同操作系统的界面和特点,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使用手机,并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手机。
第三步:学习手机的基本设置了解手机的基本设置是使用手机的重要前提。
这包括调整音量、设置屏幕亮度、连接Wi-Fi和蓝牙等。
掌握这些设置,可以让你更好地适应手机的使用环境,并提升手机的使用效率。
第四步:学会下载和使用手机应用手机应用是手机功能的重要扩展。
了解如何下载和使用手机应用,可以让你享受到更多的功能和服务。
你可以通过应用商店下载各种类型的应用,如社交媒体、游戏、音乐和新闻等。
第五步:保护手机安全和隐私手机安全和隐私是使用手机时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设置密码、安装杀毒软件、不随意下载不明应用和保护个人信息等都是保护手机安全和隐私的基本措施。
了解这些措施,并积极采取行动,可以避免手机被黑客攻击和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第六步:学习手机摄影技巧手机摄影已经成为人们记录生活和分享经历的重要方式。
学习手机摄影技巧,可以让你拍出更好的照片和视频。
了解光线、构图和后期处理等基本技巧,可以提升你的手机摄影水平。
第七步:了解手机维护和故障排除手机维护和故障排除是保持手机正常运行的重要步骤。
清理手机缓存、定期更新系统、及时修复软件漏洞等都是维护手机的基本措施。
当手机出现故障时,了解一些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可以帮助你快速解决问题。
手机基础知识论述随着时代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手机的普及度越来越高,但是有些人对手机的基础知识却不是很了解。
今天,我们就来论述一下手机基础知识。
一、手机的分类目前市面上的手机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功能机功能机是最早出现的手机,它只拥有最基本的通话和短信功能。
这种手机常被称作“老年机”,因为它使用方便,价格实惠,适合年纪稍大的人使用。
2.普通手机普通手机则是指那些具备更为丰富的功能,如MP3,相机等,但与智能手机相比,这种手机的性能相对较低,价格也相对便宜。
3.智能手机智能手机的应用最为广泛,其不仅拥有通话和短信功能,还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应用程序,如网上浏览、游戏、拍照、社交软件等等。
二、手机的操作系统手机的操作系统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Android系统Android系统是目前市面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操作系统之一,它是由Google公司开发。
Android系统具有开放性和自由性,用户可以随意更改和自定义软件。
2.iOS系统iOS系统则是苹果公司专门为iPhone手机开发的操作系统,该系统的数据安全性高,且在操作上非常的简单。
3.Windows Phone系统Windows Phone系统是由微软公司推出的手机操作系统,该系统同样具有开放性,可自由下载软件。
相较于其他操作系统,Windows Phone更加注重社交网络的体验。
三、手机的处理器手机的处理器可以决定手机运行速度,目前市面上主要分为以下两类:1.高通骁龙高通骁龙指高通公司生产的处理器,其性能较为出色,也是目前市面上售价最高的手机处理器之一。
2.联发科联发科是台湾的一个芯片制造公司,其处理器价格相对较低,但在性能上却与高通骁龙有所差距。
四、手机的屏幕手机的屏幕是人们平日使用手机时最为直接的视觉接口,其分辨率的高低可以影响到用户的使用体验。
手机屏幕尺寸一般在4-6英寸之间,其中最流行的分辨率为1080p,即1920 X 1080。
手机制式目前,手机制式主要包括GSM、CDMA、3G三种,手机自问世至今,经历了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第2.5代移动通信技术CDMA 和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
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是由欧洲主要电信运营者和制造厂家组成的标准化委员会设计出来的,它是在蜂窝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成。
包括GSM900MHz、GSM1800MHz及GSM1900MHz等几个频段。
GSM系统有几项重要特点:防盗拷能力佳、网络容量大、号码资源丰富、通话清晰、稳定性强不易受干扰、信息灵敏、通话死角少、手机耗电量低等。
CDMA是码分多址的英文缩写(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它是在数字技术的分支--扩频通信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而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
它能够满足市场对移动通信容量和品质的高要求,具有频谱利用率高、话音质量好、保密性强、掉话率低、电磁辐射小、容量大、覆盖广等特点,可以大量减少投资和降低运营成本。
3G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是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通称。
3G系统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语音、文本和数据服务。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较而言,3G技术的主要优点是能极大地增加系统容量、提高通信质量和数据传输速率。
此外利用在不同网络间的无缝漫游技术,可将无线通信系统和Internet连接起来,从而可对移动终端用户提供更多更高级的服务。
CDMA手机与GSM手机相比,CDMA手机具有以下优点:CDMA手机采用了先进的切换技术:软切换技术(即切换是先接续好后再中断),使得CDMA手机的通话可以与固定电话媲美;使用CDMA网络,运营商的投资相对减少,这就为CDMA手机资费的下调预留了空间;因采用以拓频通信为基础的一种调制和多址通信方式,其容量比模拟技术高10倍,超过GSM网络约4倍;基于宽带技术的CDMA使得移动通信中视频应用成为可能,从而使手机从只能打电话和发送短信息等狭窄的服务中走向宽带多媒体应用。
手机原理基础知识手机原理基础知识指的是手机的工作原理和组成部分。
手机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在硬件方面,手机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存储器、屏幕、摄像头、音频芯片、通信芯片和电池等组件。
中央处理器是手机的核心部件,用于处理各种计算任务。
内存用于存储手机运行时的数据和程序。
存储器则用于存储用户的数据。
屏幕是手机的输出设备,显示各种图像和文字。
摄像头用于拍摄照片和录制视频。
音频芯片用于播放音乐和处理通话声音。
通信芯片则是手机实现通信功能的关键部件。
在软件方面,手机使用操作系统来管理硬件和软件资源。
常见的操作系统包括Android、iOS和Windows Phone等。
操作系统通过与硬件交互,提供用户界面和各种功能,使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按键或声音等方式与手机进行交互。
同时,操作系统还支持手机应用程序的运行,用户可以通过应用商店下载和安装各种应用程序,实现各种功能需求。
手机的工作原理基于电子技术。
当用户使用手机时,电池提供电力,通过电路将电能转化为手机所需的各种形式的能量。
手机的基本工作流程包括接收信号、处理信号和输出信号等步骤。
当手机接收到来自基站的信号时,通信芯片将信号接收并转换为数字信号。
中央处理器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将其转化为可识别的数据,然后通过操作系统控制硬件完成相应任务,比如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浏览网页等。
通过屏幕和音频芯片,手机将处理后的数据转化为人类可理解的文字、图像和声音等形式输出给用户。
总之,手机原理基础知识涉及到手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部分,以及手机的工作原理。
了解手机原理的基础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手机的运作机制,并有效地使用手机。
手机的基础知识。
一、智能机智能手机(Smartphone),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样一类手机的总称”。
这是个很官方的说法。
简单的说,过去流行过一段时间的电子词典,还有以前黑白屏的手机,这些东西的特点就是你不能随意的安装软件,它们的功能是出厂时就被限定了的。
这类是封闭式操作系统的电子设备,用封闭式操作系统的手机就不是智能机。
而像个人电脑、笔记本、苹果电脑一类,可以通过随意安装软件来实现功能扩展的操作系统叫做开放式操作系统。
安装开放式操作系统的手机就叫智能手机。
二、手机屏幕为什么要把手机屏幕拿出来单独讲呢?因为屏幕随着手机的发展,在手机整体上的重要性越来越高。
过去手机都是按键式的,屏幕只有个显示的功能,甚至没屏幕也就那样了,按完号码呼叫就行了。
现在则不同,大部分手机都是触摸屏,按键也都是触摸屏上的虚拟键盘。
而且随着手机功能越来越丰富,手机需要显示的东西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
要说手机屏幕不重要?大哥,您是从30年前穿来的吧?首先是大小。
现在主流手机的屏幕尺寸是2.8寸-4.3寸。
再大就是平板电脑了,比如张立军用的那个,那应该叫有通话功能的3G平板电脑,而不是手机。
按照人体工学来说, 3.5寸以下的屏比较适合单手使用,4.3的屏比较适合姚明那样的单手使用……比如我们单位发的手机,诺基亚5235是3.2的屏,Iphone3是3.5的屏,乐phone是3.7的屏。
大家在使用的时候可能会发现一个问题,诺基亚那款手机是可以用指甲来触摸的,其他的iPhone、三星、乐phone都必须用指腹(俗称指头肚)来触摸。
这就是电阻屏和电容屏的区别。
关于电阻屏和电容屏的对比,足够写篇论文了。
这里直接说二者的优缺点吧。
电阻屏:优点:成本低、可以用指甲来触摸(有些人就是喜欢这点)、精度高。
智能手机行业基础知识1. 智能手机简介智能手机是一种具有智能处理、无线通信与媒体播放的智能手持设备。
它拥有处理器、运行系统、存储器以及与外部设备如显示器等连接的功能。
智能手机以便携式和准便携式形式普及,主要运行系统包括Android和iOS。
2. 智能手机组成智能手机主要由屏幕、电池、机身、电路、被动件、处理器、运行系统、存储器、摄像头、传感器及接口等组成,能快速通信交流,拥有行动互联网应用。
3. 智能手机的功能(1)通讯功能:智能手机集无线移动通讯、互联网数据上网等基本功能于一体,能完成发短消息、打电话、发送邮件等操作。
(2)定位功能:智能手机具备定位功能,能实现用户地理位置定位,了解用户当前所处的环境和位置,可以识别其他用户的设备的位置。
(3)多媒体功能:智能手机具有播放图片、音乐、视频等媒体文件的多媒体功能,能够下载和播放。
(4)其他功能:智能手机还具备其他功能,如日程管理、金融管理、文档编辑、软件安装、数据储存等。
4. 智能手机的发展(1)2016年,智能手机行业发展迅猛,进入智能手机技术快速发展时期,智能手机增强实用功能,如云端技术应用、虚拟现实、自动语音识别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普及。
(2)2017年,智能手机品牌加入了物联网,不断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算法,更好地定位和量身定制用户体验,使得智能手机产品、服务更加强大。
(3)2018年,智能手机行业不断推出技术先锋的多芯片和高性能手机,智能手机技术已进入全面普及时期。
5. 智能手机行业前景目前智能手机行业已进入全面普及时代,智能手机行业也将进入技术演进期,实现智能服务的大规模落地,出现更多技术发展新趋势,即智能识别技术、无线网络技术、人脸识别技术、触控屏技术、拍摄技术、机器识别技术等。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智能手机行业可以实现在行业内的全新升级,未来将迎来更大的发展前景。
用苹果手机必知的12个基础知识一、开关机①关机:在iPhone开机状态下,按Power键3秒出现关机滑块,滑动关机。
②开机:在iPhone关机状态下,按Power键1秒出现苹果LOGO,开始启动。
③自动关机:在iPhone开机状态下,同时按Power键+Home键保持7秒(期间会出现关机滑块的),自动关机。
④唤醒:在待机锁定黑屏状态下,按一下Power键或Home键,都可唤醒iPhone而来到锁屏状态。
(这条大家都会—.—!)二、屏幕截图开机状态下,无论锁屏还是没锁屏,同时按Power键+Home键,然后同时松开,屏幕白了一下并听到照相的“喀嚓”声,这时你iPhone当前的屏幕已经被快照到照片库中。
你可以打开iPhone的相册查看了。
也可以连接电脑在电脑里在进行查看或者编辑。
(这条比较适合做iphone教程用截图,省的不知道还去找什么截图软件来下载)三、退出软件①退出运行的软件:在软件运行状态下(未锁屏时),按一下Home 键,回到桌面。
②强制退出运行的软件:在软件运行状态下(未锁屏时),按Home 键8秒,回到桌面。
可用在软件假死的时。
四、音乐播放①在锁屏状态下连按两下Home键,会出现iPod的简单控制(播放、暂停、上一首和下一首)。
当然按照这样的操作4S还会在屏幕右下角出现相机图标,触摸之后即可进入该程序,体验锁屏状态下瞬间进入拍照状态进行拍照,但是拍完照片后不能进去相册查看…,因为你忘了把你手机解锁了(没滑动解锁滑块的后果)…②在未锁屏状态下连按Home键,会进入电话个人收藏或者是iPod,可以在设置→通用→主屏幕按钮中进行设置。
③晃动iPhone随机播放音乐。
原装的耳机上,按一下暂停,两下连按快进,三下连按后退倒歌.按住不动是同一首歌里前进快退。
(我不大用耳机听…这样的线控已经很牛了)五、电话(这边新手们请注意了,实用的来了,线控耳机操作在这里很详细了)①拒接来电:电话来时双击电话顶部POWER键即可拒接来电。
关于混频:两个不同频率的信号同时加载在一个非线性响应的器件上会在输出负载上产生两个信号频率的成分以外,还有两个频率任意线性组合的频率成分,这个现象叫混频。
增益是指:在输入功率相等的条件下,实际天线与理想的辐射单元在空间同一点处所产生的信号的功率密度之比。
它定量地描述一个天线把输入功率集中辐射的程度。
增益显然与天线方向图有密切的关系,方向图主瓣越窄,副瓣越小,增益越高解调是从携带消息的已调信号中恢复消息的过程。
在各种信息传输或处理系统中,发送端用所欲传送的消息对载波进行调制,产生携带这一消息的信号。
接收端必须恢复所传送的消息才能加以利用,这就是解调。
射频(RF)是Radio Frequency的缩写,表示可以辐射到空间的电磁频率,频率范围从300KHz~30GHz之间。
射频就是高频。
射频(RF)是Radio Frequency的缩写,表示可以辐射到空间的电磁频率,频率范围从300KHz~30GHz之间。
射频简称RF射频就是射频电流,它是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的简称。
每秒变化小于1000次的交流电称为低频电流,大于10000次的称为高频电流,而射频就是这样一种高频电流。
有线电视系统就是采用射频传输方式的在电子学理论中,电流流过导体,导体周围会形成磁场;交变电流通过导体,导体周围会形成交变的电磁场,称为电磁波。
在电磁波频率低于100khz时,电磁波会被地表吸收,不能形成有效的传输,但电磁波频率高于100khz时,电磁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并经大气层外缘的电离层反射,形成远距离传输能力,我们把具有远距离传输能力的高频电磁波成为射频,英文缩写:RF将电信息源(模拟或数字的)用高频电流进行调制(调幅或调频),形成射频信号,经过天线发射到空中;远距离将射频信号接收后进行反调制,还原成电信息源,这一过程称为无线传输。
无线传输发展了近二百年,形成了大量的用户和产品群,但是,由于气候的变化和地表障碍物的影响,不能传输完美的信息。
近代人类发明了廉价的高频传输线缆(射频线),为了追求完美的信息传输质量,兼顾原有的无线设备,无线方式有线传输开始流行。
产生了射频传输这一概念。
如果你的信息源经过二次调制,用线缆传输到对端,对端用反调制将信息源还原后再应用,不管频率多低,也是射频传输方式,如果没有调制反调制过程,只是将信息源用线缆传送到对端直接使用,不管频率有多高,都是一般的有线传输方式。
调制:将原始信号转换成适合信道传输的信号原始信息/信号(一般叫做基带信号)通常都不适合在信道中传输,会很快损耗消失。
调制就是将其变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方式,可以低损耗的传输,实现远距离通信的目的。
用信号A去改变信号B的某些参数,使得信号B变成信号C,就是调制。
之所以要这么折腾,是因为信号C有信号A没有的一些优良特性,例如便于传输,便于复用等。
打个比方,如果不经过调制,那么有线电视电缆里绝不会同时传输100套电视节目,因为大家的频率占用都是相同的,都是0-6MHz左右,混到一块就绝对分不出来了,也就是只能同时传送一套节目。
但如果经过调制,不管是模拟的残留边带调制还是数字电视的QAM,把不同的节目搁在不同的载波上,就可以同时传输很多套节目,达到信道复用的效果。
1 射频(RF)指标的定义和要求1.1 接收灵敏度(Rx sensitivity)(1)定义接收灵敏度是指收信机在满足一定的误码率性能条件下收信机输入端需输入的最小信号电平。
衡量收信机误码性能主要有帧删除率(FER)、残余误比特率(RBER)和误比特率(BER)三个参数。
这里只介绍用残余误比特率(RBER)来测量接收灵敏度。
残余误比特率(RBER)的定义为接收到的错误比特与所有发送的的数据比特之比。
(2)技术要求●对于GSM900MHz频段接收灵敏度要求:当RF输入电平为一102dBm时,RBER不超过2%。
测量时可测试实际灵敏度指标。
根据多款移动电话的测试结果来看:当RBER=2%时,若RF输入电平为-l09一l07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优;若RF输入电平为-l07一l05dBm,则接收灵敏度为良好;若RF 输入电平为-105一l02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一般;若RF输入电平>-l02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不合格。
●对于DCSl800MHz频段接收灵敏度要求:当RF输入电平为-l00dBm,RBER不超过2%。
测量时可测试实际灵敏度指标。
根据多款移动电话的测试结果来看:当RBER=2%时,若RF输入电平为一l08一 -105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优;若RF输入电平为一105-- -l03dBm,则接收灵敏度为良好;若RF输入电平为-l03一 -100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一般;若RF输入电平为>-l00 dB mm,则接收灵敏度为不合格。
1.2频率误差Fe、相位误差峰值Pepeak、相位误差有效值PeRMS(1)定义测量发射信号的频率和相位误差是检验发信机调制信号的质量。
GSM调制方案是高斯最小移频键控(GMSK),归一化带宽为BT=0.3。
发射信号的相位误差定义为:发信机发射信号的相位与理论上最好信号的相位之差。
理论上的相位轨迹可根据一个己知的伪随机比特流通过GMSK脉冲成形滤波器得到。
频率误差定义为考虑了调制和相位误差的影响以后,发射信号的频率与该绝对射频频道号(ARFCH)对应的标称频率之间的差。
它通过相应误差做线性回归,计算该回归线的斜率即可得到频率误差(因为ω=θ/t)相位误差峰值Pepeak是离该回归线最远的值。
相位误差有效值PeRMS即相位误差均方根值,是所有点的相位误差和其线性回归之间的差的均方根值。
(2)技术要求●对于GSM900MHz频段①频率误差Fe若Fe<40Hz,则频率误差为优;若40Hz≤Fe6≤60Hz,则频率误差为良好;若60Hz≤Fe≤90Hz,则频率误差为一般;若Fe>90Hz,则频率误差为不合格。
②相位误差峰值Pepeak若Pepeak<7de8,则相位误差峰值为优;若7deg≤Pepeak≤l0deg,则相位误差峰值为良好;若10deg≤Pepeak≤20deg则相位误差峰值为一般;若Pepesk>20deg,则这项指标为不合格。
②相位误差有效值PeRMS若PeRMs<2.5deg,则相位误差有效值为优;若2.5deg≤PeRMS≤4deg,则相位误差有效值为良好;若4deg≤PeRMS≤5deg,则相位误差有效值为一般;若PeRMS>5deg,则这项指标为不合格。
●对于沉S1800MHz频段①频率误差Fe若Fe<80Hz,则频率误差为优;若80Hz≤Fe≤100Hz,则频率误差为良好;若100HZ≤Fe≤180Hz,则频率误差为一般:若F e>l 80H z,则这项指标为不合格。
②相位误差峰值Pepeak同GSM900MHz的指标。
②相位误差有效值PeRMS同GSM900MHz的指标。
1.3 射频输出功率Po(1)定义鉴于移动通信组网时的远近效应,在与基站通信过程中必须对移动台的发射功率进行控制(动态调整),以便能保证移动台与基站之间一定的通信质量而又不至于对其它移动台产生明显的干扰。
同样,也可以对基站的发射功率进行射频功率控制。
测试移动台的射频输出功率在功率控制的每一级电平上是否满足ETSI规定的功率要求。
(2)技术要求●对于GSM900Mz频段每一功率控制电平对应的标称功率和允许的误差如表l(对于class IV移动台)。
●对于DCSl800MHz频段每一功率控制电平对应的标称功率和允许的误差如表2(对于class I移动台)。
1.4调制频谱和开关频谱(1)定义由于GSM调制信号的突发特性,因此输出射频频谱应考虑由于调制和射频功率电平切换而引起的对相邻信干扰。
在时间上,连续调制频谱和功率切换频谱不是发生的,因而输出射频频谱可分为连续调制频谱和切态频谱来分别地加以规定和测量。
连续调制是测量由GSM调制处理而产生的在其标称载频同频偏处(主要是在相邻频道)的射频功率。
开关频谱即切换瞬态频谱,是测量由于调制突发的上下降沿而产生的在其标称载频的不同频偏处(主要是在相邻频道)的射频功率。
(2)技术要求●对于GSM900MHz频段①调制频谱(MOD pectsrum)测试指标要求:调制频谱的每一条谱线均应在ETSI规定的Time-Plate的下方(具体的技术要求可参见ETSIll.10中的规定);测试条件:功率电平设置?(33dB m):测试时,可选择中间信道进行测试。
在衡量调制频谱时,可使用谱线的指标余量(margin)。
指标余量即最接近Time-Plate的一条谱线与Time-Pkate之间的距离。
指标余量越大,则调制频谱越好,即对邻道的干扰越小。
对指标余量可作如下分析:若margin>l0dBm,则调制频谱为优;若0<margin<l0dBm,则调制频谱为较好;若margin=0或谱线高度超出Time-Plate,则调制频谱为不合格。
②开关频谱(switch spectum)测试指标要求:调制频谱的每一条谱线均应在ETSI规定的Time-Plate的下方;测试条件:功率电平设备在5(33dBm);测试时,可选择低、中、高三个信道进行测试如CH1、 CH62、 CHl24)。
对指标余量可作如下分析:若margin>10dBm,则开关频谱为优;若0<margin<l0dBm,则开关频谱为较好;若margin=0或谱线高度超出Time-Plate,则开关频谱指标为不合格。
●对于DCSl800MHz频段①调制频谱(MOD spectrum)功率电平设置为0(30dBm) 。
指标要求同GSM900MHz。
1.5 杂散辐射(1)定义杂散辐射是指用标推测试信号调制时在除载频和由于正常调制和切换瞬态引起的边带以及邻道以外离散频率上的辐射(即远端辐射)。
杂散辐射按其来源的不同可分为传导型和辐射型两种。
传导型杂散辐射是指天线连接器处或进入电源引线(仅指基站)引起的任何杂散辐射;辐射型杂散辐射是指由于机箱(或机柜)以及设备的结构而引起的任何杂散辐射。
这里只介绍Tx发射时传导型杂散的测量。
(2) 技术要求测试条件:分辨带宽RB=l0KHz或分辨带宽RB=3MHz视频带宽VB=l0KHz 视频带宽VB23MHz(频谱仪带宽设置与有用信号和杂散信号的相对位置有关。
) 功率电平设置为对应频段的最大功率等级指标要求:①对于在发射状态的移动台,传导型杂散辐射在段频9KHz-1GHz 内的杂散辐射功率电平应小于250nw(即-36dBm);在1GHz一1275GHz 频段内的传导型杂散辐射功率电平应小于1uw(即号-30dBm)。
②对于空闲状态的移动台来说,9kHz-1GHz频段内的传导型杂散功率电平应小于2nW(-57dBm);1GHz-12.75GHz频段内的传导型杂散功率电平应小于20nW(即-47dB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