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三上 实验报告单
- 格式:doc
- 大小:846.97 KB
- 文档页数:15
苏教版三----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汇总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一览表单元课题实验名称实验材料实验类型周次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2了解土壤用实验证明土壤里含有空气烧杯、玻璃棒、土壤、水观察1 用实验证明土壤里含有腐殖质和水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蒸发皿、玻璃片、烧杯、土壤演示1 3肥沃的土壤做肥料袋袋子、土、水果皮、菜叶、水自制 2模拟水土流失实验喷壶、水、平盘、有植被土壤和无植被土壤各一块演示2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1果实和种子探究种子里面有什么用水泡过的蚕豆、放大镜、镊子分组4 2根和茎探究茎的作用芹菜的茎、红墨水、烧瓶观察 4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1认识固体研究固体的共同性质桌、直尺、玻璃、红领巾等学生自己身边的物品观察7 探究固体的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的变化情况黄豆、米、面粉、天平、量筒分组72把固体放到水里探究固体的沉浮蜡烛、小瓶盖、粉笔、布、水槽、树叶、苹果、铁钉分组8 3认识液体研究同体积液体的重量油、水、蜂蜜、量筒、天平分组94把液体倒进水里研究液体的沉浮油、水、蜂蜜、烧杯演示9研究液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的变化情况酒精、水、天平、量筒(量杯)演示9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探究使物体上浮的办法水槽、盐、糖、味精、玻璃棒、汤匙分组10第四单元关心天气2气温有多高测量气温温度计分组12 3雨下得多大制作雨量筒大饮料瓶、剪刀、硬纸片制作134今天刮什么风制作风向标硬纸板、大头针、泡沫板、小珠子制作15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观察研究土壤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2、了解土壤实验器材:湿土块、含较多腐殖质的土壤、餐巾纸、烧杯、水、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蒸发皿实验类型:学生操作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实验目的:认识土壤的成分实验步骤操作要点1.分组研究土壤成分1、让学生用餐巾纸包住刚从花圃里挖出的土块(不要太干燥),然后用手使劲握一握,观察餐巾纸的变化。
2、将刚才的土块放入水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土壤刚放进水里和过了一会儿的发现与变化。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科学实验报告单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观察和记录,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二、实验材料1. 一杯水2. 一块糖3. 一块铁4. 一块木头5. 一块橡胶三、实验步骤1. 将水倒入杯中,观察水的颜色和状态。
2. 将糖放入杯中,观察糖的溶解情况。
3. 用手指触摸铁块,观察铁的温度和硬度。
4. 用手指触摸木头,观察木头的温度和硬度。
5. 用手指触摸橡胶,观察橡胶的温度和硬度。
四、实验结果1. 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呈流动状态。
2. 糖在水中溶解,水变甜。
3. 铁块冰冷且坚硬。
4. 木头温暖且坚硬。
5. 橡胶温暖且柔软。
五、实验分析1. 水的性质:水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能够流动。
这表明水具有流动性和透明性。
2. 糖的性质:糖在水中溶解,水变甜。
这说明糖具有可溶解性,能够改变水的味道。
3. 铁的性质:铁块冰冷且坚硬。
这表明铁具有导热性和硬度。
4. 木头的性质:木头温暖且坚硬。
这说明木头具有保温性和硬度。
5. 橡胶的性质:橡胶温暖且柔软。
这表明橡胶具有保温性和柔软性。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变化。
2. 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能够流动。
3. 糖在水中溶解,能够改变水的味道。
4. 铁块冰冷且坚硬,具有导热性和硬度。
5. 木头温暖且坚硬,具有保温性和硬度。
6. 橡胶温暖且柔软,具有保温性和柔软性。
七、实验思考1. 为什么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水的无色透明是由于水分子的结构和排列方式决定的。
2. 为什么糖能够溶解在水中?糖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使得糖能够溶解在水中。
3. 为什么铁块比木头和橡胶冷?铁是一种导热性能较好的金属,能够迅速吸收周围的热量,所以感觉冷。
4. 为什么木头和橡胶比铁块温暖?木头和橡胶的导热性能较差,不容易吸收周围的热量,所以感觉温暖。
5. 为什么橡胶比木头柔软?橡胶分子的结构和排列方式使得其具有较好的弹性,所以感觉柔软。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一、实验名称:观察水的性质实验目的:1、了解水的颜色、气味和透明度。
2、探究水的流动性和形状变化。
实验材料:一杯清水、一个透明塑料杯、一个勺子实验步骤:1、用眼观察杯中水的颜色,发现水是无色透明的。
2、凑近杯子,用鼻子闻水的气味,没有闻到特殊的气味。
3、将水缓慢倒入另一个杯子,观察水的流动情况,发现水能够顺畅地流动。
4、用勺子把水舀起来,再倒回杯子,观察水的形状变化,发现水没有固定的形状。
实验结果: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且没有固定的形状。
二、实验名称:溶解实验实验目的: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实验材料:食盐、沙子、白糖、三个透明杯子、搅拌棒、水实验步骤:1、在三个杯子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
2、向第一个杯子中加入一勺食盐,用搅拌棒搅拌,观察食盐的溶解情况。
3、向第二个杯子中加入一勺沙子,搅拌后观察沙子在水中的情况。
4、向第三个杯子中加入一勺白糖,搅拌后观察白糖的溶解情况。
实验结果:食盐和白糖能在水中溶解,而沙子不能溶解在水中。
三、实验名称:空气占据空间实验实验目的:证明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实验材料:一个塑料瓶、一个气球、水槽、水1、将气球套在塑料瓶口。
2、将塑料瓶底部扎几个小孔,放入水槽中,观察气球的状态。
3、挤压塑料瓶,再次观察气球的变化。
实验结果:未挤压塑料瓶时,气球没有明显变化;挤压塑料瓶后,气球鼓起来,说明空气占据空间,受到挤压时会排出。
四、实验名称:测量物体的温度实验目的: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实验材料:温度计、热水、冷水、杯子实验步骤:1、观察温度计的刻度和单位。
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入冷水中,等待一会儿,读取温度计的示数。
3、将温度计从冷水中取出,擦干,再放入热水中,读取温度计的示数。
冷水的温度较低,热水的温度较高,温度计能够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五、实验名称:磁铁的性质实验目的:探究磁铁的吸引和排斥性质实验材料:条形磁铁、回形针、铁钉、塑料片、纸片实验步骤:1、用磁铁分别靠近回形针、铁钉、塑料片和纸片,观察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
三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①班级三( )班姓名: 时间 年 月 日实验课题 让纸鹦鹉“站”起来 实验目的我们通过探究让纸鹦鹉立于手指上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我发现能让各种物体“站”起来的秘密是:★我会填,我还会画。
1.回形针别在纸鹦鹉的 ,纸鹦鹉就能“站”在我们的手指上。
2.请把回形针的位置(重物)用圆点(●)、鹦鹉站立的位置(支撑点)用(△)表示,要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哦!三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②班级三()班姓名:时间年月日实验课题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实验目的能够用多种感官观察有生命的物体,并知道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
实验器材实验步骤1、以小组为单位,在老师指定的地点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并把它们的名称和发现地点记录下来。
(不知道名称的可以画下来)2、全班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观察结果。
3、小组讨论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
实验记录寻找到有生命物体的名称该物体的发现地点实验结论它们的共同特征我认为最重要的(√)(1)它们都需要养料我的理由(2)它们都(3)它们都(4)它们都(5)它们都班级三()班姓名:时间年月日实验课题观察校园里的植物实验目的引发学生认识植物的兴趣,通过观察认识不同树木的树皮有差异、认识树叶不同的生长方式和花的形状和颜色的多样性。
实验器材记录纸、铅笔、透明度好的白纸实验步骤1、以小组为单位,在老师指定的地点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并把它们的名称和发现地点记录下来。
(不知道名称的可以画下来)2、全班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观察结果。
3、小组讨论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
实验记录项目第①种植物第②种植物植物名称高矮花的特点叶子生长形式(写或画)生长特点生长环境实验结论我们认为植物的相同点是:班级三()班姓名:时间年月日实验课题观察校园里的小动物实验目的能够对小动物进行细致观察并了解它们,并用文字、图画描述观察结果。
实验器材记录纸、笔、放大镜、小瓶子、面包渣、菜叶、肉片、苹果皮、醋、酒实验步骤1、以小组为单位,在校园寻找有生命的小动物。
三年级科学上册必做试验一、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实验名称: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实验目的: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实验器材:一杯温水、温度计、毛巾或卫生纸、烧瓶刷、抹布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2.手拿着温度计的上端,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
3.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稍等几分钟,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
4.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实验结束后用布或卫生纸擦干温度计上的水渍,放入盒中以备下次使用。
6.记录实验数据。
7.整理实验器材。
二、热水温度的变化实验名称:热水温度的变化实验目的:探究常温下一杯热水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器材:铁架台、温度计、烧杯、计时器、烧瓶刷、抹布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2.在烧杯内倒上温度大约80℃的半杯热水,将温度计悬吊在铁架台上,并调整与温度计的位置,是温度计的液泡完全浸没到热水中,但不要接触杯壁和杯底。
3.当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到99最高点时,读出此时的温度,并将温度填写在表格内。
从此时起每隔两分钟记录一次,持续观察15—20分钟。
4.记录实验数据。
5.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记录:实验现象:热水的温度逐渐降低,当降至室温时,温度不再下降。
实验结论:热水降温的过程是先快后慢,直到与室温相同。
三、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实验名称: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实验目的:正确使用量筒和胶头滴管来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实验器材:合适规格的量筒、胶头滴管、烧杯、水、烧瓶刷、抹布。
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2.将量筒放置平稳。
先用烧杯向量筒中倒入水,当量筒内液体接近目标刻度线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到刻度位置。
3. 读数,使视线与液面凹面最低处相平,写下体积数。
4.整理实验器材。
【说明】1、水面接近刻度线时再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2、读数时,要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不能用手拿起。
四、改变浮和沉实验名称:改变浮和沉实验目的:探究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
三年级上册苏教版科学实验报告单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探究水能传导的条件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水能传导的条件实验材料:- 一根新鲜的花枝- 一杯装满水的玻璃杯- 一些食用色素(红色、蓝色等)实验步骤:1. 将花枝放入玻璃杯中,确保花枝底部与水接触。
2. 观察花枝的颜色,并记录下来。
3. 在另一杯水中加入一些食用色素,搅拌均匀。
4. 将花枝放入有色水中,确保花枝底部与水接触。
5. 再次观察花枝的颜色,并记录下来。
实验记录:----------------------------------------------条件 | 结果----------------------------------------------花枝放入清水 | (原本的颜色)----------------------------------------------花枝放入有色水 | (变成的颜色)----------------------------------------------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当花枝放入有色水中时,花枝的颜色会逐渐变成有色水的颜色。
这说明水中的色素能够传导到花枝上。
而当花枝放入清水中时,花枝的颜色没有变化,说明清水中没有色素可以传导到花枝上。
实验结论:水能传导的条件是水中含有液体色素。
只有当水中含有色素时,水才能将色素传导到其他物体上。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确保安全。
2. 实验记录要准确,并用图表形式展示实验结果。
3. 实验后要清理实验器材和工作区域。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一、实验名称:观察水的特征。
(一)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水是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的液体。
(二)实验器材。
透明水杯、水、牛奶、白醋、筷子、水槽。
(三)实验步骤。
1. 观察水的颜色。
- 将水倒入透明水杯中,透过水杯观察水的颜色,记录下来。
2. 闻水的气味。
- 轻轻扇动水杯口的空气,闻水的气味,与闻白醋和牛奶的气味方法相同,进行对比并记录。
3. 观察水的透明度。
- 在明亮处观察装水的水杯,看能否透过水看到水杯后面的物体,再与装有牛奶的水杯对比观察,记录结果。
4. 观察水的流动性。
- 将水杯中的水缓慢倒入水槽中,观察水的流动状态,并用筷子在水中搅拌,观察水的变化并记录。
(四)实验现象。
1. 水在透明水杯中看起来没有颜色。
2. 闻不到水有特殊的气味。
3. 能够清楚地透过水看到水杯后面的物体,水是透明的,而牛奶是不透明的白色。
4. 水从水杯倒入水槽时呈柱状流下,用筷子搅拌时水会随着筷子的搅动而改变形状,证明水会流动。
(五)实验结论。
水是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的液体。
二、实验名称:探究纸的吸水性。
(一)实验目的。
比较不同种类纸张的吸水性强弱。
(二)实验器材。
卫生纸、打印纸、牛皮纸、滴管、红墨水、同样大小的纸片(每种纸若干片)、盘子。
(三)实验步骤。
1. 在盘子里倒入适量的红墨水。
2. 用滴管吸取红墨水,分别在三张同样大小的卫生纸、打印纸和牛皮纸的一端滴上一滴红墨水。
3. 观察红墨水在不同纸张上的扩散情况,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红墨水扩散的范围大小,持续观察5分钟。
(四)实验现象。
1. 卫生纸:红墨水在卫生纸上扩散速度非常快,1分钟内就扩散出较大范围,5分钟后几乎扩散到纸张的大部分区域。
2. 打印纸:红墨水在打印纸上的扩散速度比卫生纸慢,1分钟时扩散范围较小,随着时间推移,5分钟后扩散范围约占纸张的三分之一左右。
3. 牛皮纸:红墨水在牛皮纸上扩散最慢,1分钟时几乎看不到明显扩散,5分钟后扩散范围也很小,仅在滴墨水处周围有一点淡淡的红色。
科学三上
班 级 记录员: 时间 年 月 日
实验名称 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
实验目的 我们通过探究让纸鹦鹉立于手指上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实验器材
彩纸、剪刀、回形针、夹子、铅笔、金属丝等
实验步骤
1、从活动记录上描下或剪下鹦鹉图形。
2、将鹦鹉图形贴在卡纸上,沿轮廓剪下,纸鹦鹉就做好了。
3、不加回形针先试着让鹦鹉站在指尖上,看能不能站起来。
4、试着在纸鹦的不同部位加回形针,看能不能让鹦鹉站在指尖上。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我们发现把曲别针等重物挂在纸鹦鹉的( )部,纸鹦
鹉能站在自己的指尖上。
★我们会填,我们还会画。
1.回形针别在纸鹦鹉的 ,纸鹦鹉就能“站”在我们的手指上。
2.请把回形针的位置(重物)用圆点(●)、鹦鹉站立的位置(支撑点)用(△)表示,
要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