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3.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学案 苏教版选修4
- 格式:doc
- 大小:75.00 KB
- 文档页数:4
酸和碱是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的物质,但能力有所增强。
离子电荷数.一种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原物质一定是电解质吗?HclO不一定,羧酸等是弱是导电原因相同?二氧化硫是混合物;能完全电离)[课后练习]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CDA.乙醇B.氯气C.氯化铝D.冰醋酸2.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mol/L的下列溶液,盐酸、硫酸、醋酸,导电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A.盐酸=硫酸>醋酸B.盐酸>硫酸>醋酸C.硫酸>盐酸>醋酸D.硫酸>盐酸=醋酸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和足量锌反应,开始时,盐酸反应速率快。
B.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与足量锌反应,盐酸放出H2多。
C.同体积浓度的盐酸和醋酸与足量锌反应,盐酸放出的热量多。
D.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均为Zn+2H—=Zn2++H2↑4.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是()BDA.醋酸能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
B.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相同的醋酸和盐酸溶液中,H+物质的量浓度盐酸与醋酸溶液中要大的多。
C.醋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含H+数相同的两种体积相同的盐酸和醋酸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醋酸要比盐酸大得多。
5.区别强弱电解质的根本标准是()AA.电离程度B.化学键类型C.物质的状态D.溶液的导电能力6.某固体化合物A不导电,但熔化水都能完全电离。
下列关于物质A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A.A为非电解质B.A是强电解质C.A是离子晶体D.A是弱电解质7.相同温度下,下列物质中导电能力最强的是()DA.100mL 0.1mol/L 的KOH溶液B.2L 0.1mol/L的CH3COOH溶液C.100mL 0.1mol/L的HF溶液D.100mL0.1mol/L的K2SO4溶液8.在KHSO4的极稀溶液和熔融状态都存在的离子是()DA.H+ B.HSO4—C.SO4—D.K+[直击高考]1.把0.05mol NaOH固体,分别加入下列100mL溶液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的是()BDA.自来水B.0.05/L mol醋酸C.0.5mol/L醋酸D.0.05mol/LNH4Cl溶液2.甲酸和一合水氨都是__________电解质,其0.1mol/L水溶液导电能力较_________,若将上述两种溶液混和,其导电能力变__________,生成物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两溶液混合时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考点精讲】1. 电离平衡的建立在肯定条件下〔如温度、压强等〕,当弱电解质电离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到达了平衡。
2. 电离平衡的特征3. 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①内因:弱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②外因:以0.1 mol·L-1 CH3COOH溶液为例:CH3COOH CH3COO-+H+〔正向吸热〕。
实例〔稀溶液〕CH3COOH H++CH3COO-ΔH>0转变条件平衡移动方向n〔H+〕c〔H+〕导电力量K a加水稀释→增大减小减弱不变参加少量冰醋酸→增大增大增加不变加HCl〔g〕←增大增大增加不变加NaOH〔s〕→减小减小增加不变参加镁粉→减小减小增加不变上升温度→增大增大增加增大a. 温度:上升温度,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缘由是电离过程吸热。
b. 浓度:加水稀释,使弱电解质的浓度减小,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c. 同离子效应:例如向CH3COOH溶液中参加CH3COONa固体,溶液中c〔CH3COO-〕增大,CH3COOH的电离平衡向左〔填“左〞或“右〞〕移动,电离程度减小,c〔H+〕减小,pH值增大。
d. 电离过程是可逆过程,可直接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去分析电离平衡。
深度思索1. 电离平衡右移,电解质分子的浓度肯定减小吗?离子的浓度肯定增大吗?答案:都不肯定。
如对于CH3COOH CH3COO-+H+平衡后,参加冰醋酸,c〔CH3COOH〕增大,平衡右移,依据勒夏特列原理,只能“减弱〞而不能“消退〞,再次平衡时,c〔CH3COOH〕比原平衡时大;加水稀释或加少量NaOH固体,都会引起平衡右移,但c〔CH3COOH〕、c 〔H+〕都比原平衡时要小。
深度思索2. 稀释一弱电解质溶液时,全部粒子浓度都会减小吗?答案:对于弱酸或弱碱溶液,只要对其稀释,电离平衡均会发生右移,例如HA溶液稀释时,c〔HA〕、c〔H+〕、c〔A-〕均减小〔参加平衡建立的微粒〕,但c〔OH-〕会增大。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3.1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第2课时)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醋酸、一水合氨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COOH OCH3COOH(闻子化“(吸热)表示(mol)[课后练习]1.锌粒和醋酸溶液反应时,若向醋酸中加入一定量的固体醋酸钠,则产生氢气的速率会()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2.向0.1mol/L的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A.NH3·H2O浓度 B.OH—浓度C.NH3+数目 D.NH4—浓度3.在稀氨水中:(1)国入NH4Cl固体(2)通入NH3(3)煮沸(4)加入少量NaOH(D)加入少量NaCl,其中能使碱性增强的是()A.(1)(2)(4) B.(2)(3)(4)C.(2)(4) D.(4)(5)4.对氨水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平衡NH3·H2O NH4++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水后,溶液中n(OH—)增大B.加入少量浓盐酸,溶液中n(OH—)增大C.加入少量浓NaOH溶液,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加入少量NH4Cl固体,溶液中c(NH4+)减少[直击高考]1、(已知0.1mol/L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 3COOH CH3COO-+H+要使溶液中c(H +)/c(CH3COOH)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07上海BD)A 加少量烧碱溶液B 升高温度C 加少量冰醋酸D 加水2.有如下说法:①电解质一定能够导电,能导电的一定是电解质;②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强;③弱电解质的电离存在平衡状态,且当达到平衡时便不再电离;④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且温度升高,电离平衡常数变大;⑤酸越难以电离出质子,其对应的酸根离子就越易水解;⑥溶液的酸性越强,则溶液中的[H+]越大,水的电离程度就越小;⑦在水中完全电离的酸一定是强酸,但强酸的水溶液的酸性不一定强;⑧强电解质都是可溶性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难溶性化合物。
第一单元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学习目标】1 •掌握电解质的强弱与导电性强弱的区别。
2•理解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和电离平衡的特征;3•掌握影响电离平衡移动的因素;4•掌握电离平衡常数和电离度的概念,并能用平衡常数讨论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学习重难点】影响电离平衡移动的因素、电离平衡常数【学习过程】回顾复习广强电解质(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解质V广化合物'概念: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弱电解质(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纯净物非电解质(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质1混合物注:1.无论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2.电解质必须是本身能电离出离子;3.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由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决定,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
例1下列物质:a.氨水b.液态HCI c. Fe d.固体BaSO4 e.冰醋酸f.SO2 g. Na2O h. CO2 I. NH 3 j. NaCI 固体k. KOH 溶液I.蔗糖其中能导电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强电解质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弱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电离平衡常数和电离度1 •电离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溶液中达到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 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值。
+ -HA ------- H + Ac A -c HK -----------c (HA)注:(1)在此计算公式中,离子浓度都是平衡浓度;(2) 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的,一般温度越高,电离平衡常数越 ___________ (填 大”或 小”); (3) 电离平衡常数反映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通常用K a 表示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用K b 表示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
专题三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第一单元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学习目标】1、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建立及电离平衡状态2、掌握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3、掌握电离平衡常数、电离度【学习重点】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离平衡常数、电离度【学习难点】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离平衡常数、电离度【温故知新】写出醋酸的电离方程式:【自主学习】课本P641、开始时,V(电离)和 V(结合)怎样变化?2、当V电离 = V结合时,可逆过程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画出弱电解质电离时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曲线v0 t【总结归纳】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概念:2、电离平衡的特征: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有哪些特点(与化学平衡比较)【讨论】1、在醋酸溶液中存在怎样的电离平衡?向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盐酸、NaOH溶液、CH3COONa溶液、水、加热对平衡有什么影响?讨论与探究:⒈弱电解质加水稀释时,离子浓度_ _? (填变大、变小、不变或不能确定)⒉画出用水稀释冰醋酸时离子浓度随加水量的变化曲线。
【讨论】2、在氨水中存在怎样的电离平衡?向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盐酸、NaOH溶液、NH4Cl溶液以及大量的水,对平衡有什么影响?【总结归纳】3、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符合原理(2)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同离子反应: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将电离;④加入能反应的物质,将电离。
【阅读课本P65】交流与讨论【归纳总结】4、弱电解质电离程度相对大小的参数一—电离平衡常数(K)(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的电离达到时,溶液中电离出来的各离子浓度的乘积跟浓度的比值是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为电离平衡常数,简称电离常数。
(2)表达式:对于一元弱酸:HA H++A-,平衡时 Ka=对于一元弱碱:MOH M++OH-,平衡时 Kb=(3)电离平衡常数的意义(4)电离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练习:1、影响因素(完成上述两表格K的变化)2、计算(课本上例题)【合作探究】例1、体积为0.1L,溶液浓度同为0.01mol/L的盐酸、醋酸和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镁反应时,起始哪种酸的反应速度快?哪种酸跟镁反应产生的氢气多?变式:体积为0.1L,氢离子浓度为0.01mol/L的盐酸、硫酸和醋酸,分别跟足量金属镁反应时,起始哪种酸的反应速度快?哪种酸跟镁反应产生的氢气多?【考点突破】一元强酸(碱)与一元弱酸(碱)的比较1、相同PH、相同体积的一元强酸(如盐酸)与一元弱酸(如醋酸)的比较:2、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一元强酸(如盐酸)与一元弱酸(如醋酸)的比较测】1.COOH CH3COO - + H+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CH3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加入少量0.1mol/L盐酸,溶液中c(H+)减小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在0.01mol/L醋酸中加入少量硫酸后,其变化结果是A.氢离子浓度变小 B.醋酸的浓度减小C.酸性增强,pH变小 D.醋酸根离子浓度变小3、下列关于电离平衡常数(K)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离平衡常数(K)只与弱电解质本身和温度有关B.电离平衡常数(K)随浓度的变化而变化C.电离平衡常数(K)越大标志着该电解质电离程度越小D.电离平衡常数(K)只与弱电解质本身有关,与其它外部因素无关4、在含有酚酞的0.1 mol/L氨水中加入少量的NH4Cl晶体,则溶液颜色A.变蓝色B. 变深C.变浅D.不变5、化合物HIn在水溶液中因存在以下电离平衡,故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H+(溶液)+ In-(溶液)HIn(溶液Array红色黄色浓度为0.02 mol/L的下列各溶液①盐酸②石灰水③NaCl溶液④NaHSO4溶液⑤NaHCO3溶液⑥氨水其中能使指示剂显红色的有A.①④⑤ B.②⑤⑥ C.①④ D.②③⑥6、在100mL0.1mol/L的氨水中,欲使氨水的电离度变大,溶液的碱性减弱,可采用的是A.加热B.加水C.加少量NH4Cl固体D.加CH3COOH溶液7、现有H+浓度相同的醋酸溶液和盐酸,分别用蒸溜水稀释,至原体积的m倍和n倍,稀释后两溶液的H+浓度仍然相等,则m和n的关系是A.m > n B.m = n C.m< n D.无法确定【能力提高】8、一定量的盐酸与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A.NaOH(S)B.H2O C.NH4Cl(S)D.CH3COONa9、使某弱酸HX的电离程度增大,溶液中的C(H+)减小的措施有A.加水稀释 B.加NaX C.加热 D.加镁粉10、欲使醋酸溶液中的CH3COO-浓度增大,且不放出气体,可加入的少量固体是A.NaOHB.NaHCO3C.CH3COOKD.Mg11、用水稀释0.1mol/L氨水时,溶液中随水的量增加而减小的是A、c(OH-)/c(NH3·H2O)B、c(NH3·H2O)/c(OH-)C、c(OH-)D、n(OH-)12、甲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A.0.1mol/L甲酸溶液的C(H+)﹤0.1mol/LB.甲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C.10mL 1mol/L甲酸恰好与10mL1mol/LNaOH的溶液完全反应D.在相同的条件下,甲酸的导电性比一元强酸溶液的弱13、在同一温度下,某弱电解质溶液a,强电解质溶液b,金属导体c的导电能力相同。
3.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第1课时学案(苏教版选修4)三点剖析重点1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判断【例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CH3CH2COOHB.Cl2C.NH4HCO3D.SO2解析:选项中的四种物质的水溶液都能导电,但原因有所不同。
CH3CH2COOH和NH4HCO3均为电解质,水溶液能导电;Cl2和SO2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它们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SO2+H2OH2SO3,因生成物均为电解质,故溶液也导电。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Cl2是单质,因此只有SO2为非电解质。
答案:D重点2 离子反应1.概念: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2.本质:反应中某些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小。
3.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1)离子交换型:向着生成难溶物、难电离物、挥发性物质方向进行。
(2)氧化还原型:氧化剂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离子反应越易进行。
(3)络合型:形成络合物,使离子浓度降低,例如SCN-、与Fe3+的反应。
4.离子方程式的正确书写第一步,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第二步,把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第三步,删去方程式两边没有参加反应的离子;第四步,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并检查各物质前面的系数比是否为最简单的整数比。
【例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Fe2++Cl2====Fe3++2Cl-B.三氯化铁溶液跟过量氨水反应Fe3++3NH3·H2O====Fe(OH)3↓+3C.碳酸氢钙溶液跟稀硝酸反应Ca(HCO3)2+2H+====Ca2++2H2O+2CO2↑D.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2Cl2+2====Cl-+ClO-+H2O解析:A项中电荷不守恒;C项中Ca(HCO3)2应拆成离子形式;D项电荷不守恒,电子转移也不守恒。
答案:B各个击破类题演练1下列能证明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的是()A.氯化氢易溶于水B.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C.液态氯化氢不导电D.氯化氢不易分解解析:A项中氯化氢易溶于水是HCl的溶解性问题,不能证明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B项中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HCl在水中发生了电离,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也不能证明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D项中氯化氢不易分解是HCl的热稳定性问题,它不是共价化合物与离子化合物的本质区别。
专题三第一单元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第二课时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学习目标】1.使学生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了解浓度、温度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2.充分利用学生对化学平衡的理解建立电离平衡的概念,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实验探究、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总结归纳能力。
【学习过程】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交流与讨论1』醋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是一个可逆过程,随着电离的进行,CH 3COOH 电离成H + 和CH 3COO -的速率与H + 和CH 3COO -结合成CH 3COOH 的速率如何变化?溶液中各离子及分子浓度如何变化?『交流与讨论2』当电离达到最大程度之后,CH 3COOH 电离成H + 和CH 3COO -的速率与H + 和CH 3COO -结合成CH 3COOH 的速率存在什么关系?溶液中各离子及分子的浓度是否发生变化?结论: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在一定温度下,当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达到最大程度时,弱电解质分子 的速率与离子 的速率相等,溶液中 的浓度都 ,达到了电离平衡状态。
2试用v-t 图表示出弱电解质电离过程中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交流与讨论3』表3-3是实验测定的醋酸电离达到平衡时各种微粒的浓度,请填写表中空白,请你的结论与同学交流并讨论。
结论:1.在一定温度下,当醋酸达到电离平衡时, 是一常数,称为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2.一元弱酸和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 )()()(33COOH CH c H c COO CH c +-⋅如:CH3COOH CH3COO—+ H+K a= 。
NH3·H2O NH4+ +OH—K b= 。
注:①K越大,离子浓度越大,表示该弱电解质越易电离。
所以可以用K a或K b的大小判断弱酸或弱碱的相对强弱。
②K只与有关,不随改变而改变。
3.弱电解质的电离度可表示为:注意:影响电离度的主要因素(内因)是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其外部因素(外因)主要是溶液的浓度和温度。
3.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第2课时学案(苏教版选修4)三点剖析重点1 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1.以0.1 mol·L-1的CH3COOH为例(CH3COOHH++CH3COO-),当改变条件,其平衡移动方向、K a、n(H+)、导电性变化如下表所示:2.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1)浓度:减小溶液的浓度,电离程度增大;增加溶液浓度,电离程度减小。
(2)温度:电离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
故有升高温度,电离程度增大;降低温度,电离程度减小。
(3)外加试剂:①向弱酸(弱碱)溶液中加入强酸(强碱),则抑制电离;②向弱酸或弱碱溶液中加入能够与其自己电离出来的某种离子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时,就可使其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
【例1】化合物HIn在水溶液中因存在以下电离平衡,故可用作酸碱指示剂HIn(溶液)H+(溶液)+In-(溶液)红色黄色浓度为0.02 mol·L-1的下列各溶液中能使指示剂显红色的是()①盐酸②石灰水③NaCl溶液④NaHSO4溶液⑤NaHCO3溶液⑥氨水A.①④⑤B.②⑤⑥C.①④D.②③⑥解析:要使指示剂显红色,以上平衡要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加入①HCl、④NaHSO4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大增加,即增加了生成物浓度,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使指示剂显红色。
加入石灰水、氨水促使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加入水冲释使弱电解质的电离度增大,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所以加水、氨水、石灰水溶液显黄色。
答案:C重点2 电离平衡常数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
这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简称电离常数,用K a来表示(一般酸的电离常数用K a表示,碱的电离常数用K b表示)。
2.电离常数的意义:电离常数数值的大小,可以估算弱电解质电离的趋势。
K值越大,电离程度越大,酸性越强。
如相同条件下常见弱酸的酸性强弱:H2SO3>H3PO4>HF>CH3COOH>H2CO3>H2S>HClO3.电离常数的影响因素(1)电离常数随温度而变化,但由于电离过程热效应较小,温度改变对电离常数影响不大,其数量级一般不变,所以室温范围内可忽略温度对电离常数的影响。
江苏省句容市高中化学3.1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学案(无答案)苏教版选修4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句容市高中化学3.1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学案(无答案)苏教版选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句容市高中化学3.1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学案(无答案)苏教版选修4的全部内容。
主题3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1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学习目标:1.了解电解质、强弱电解质的概念2.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能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3。
掌握弱电解质在水溶液的电离平衡及其影响因素活动一:认识电解质、强弱电解质。
1。
分析硫酸溶液与金属铜的导电原理不同之处。
2.判断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属于强电解质的有,属于弱电解质的有 .(1)氯化氢气体(2)硫酸溶液(3)乙醇(4)氯化钠溶液(5)氨气(6)氢氧化铝(7)氯化铵(8)醋酸(9)碳酸钙(10)氯气(11)水(12)金属铜(13)石墨(14)醋酸铵(15)三氧硫小结:强电解质包括: 弱电解质包括:活动二: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试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1)NH3·H2O(2)Ba(OH)2(3)H2SO3(4)NaHCO3书写的注意点:2.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冰醋酸至反应完全;醋酸溶液中通氨气至反应完全.(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分别分析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情况。
3.完成下表HAc H++ Ac—△H>0NH3·H2O OH- +NH4+ △H>0平衡移动方向平衡常数c(H+)n(Ac—)平衡移动方向平衡常数c(OH-)n(NH4+)加水加浓盐酸加固体NaOH加醋酸铵固体升温活动三:结合强弱电解质电离区别,对下列数据进行比较。
2021年高中化学专题三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案(4)苏教版选修4本节教材分析(1)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弱电解质电离平衡(2)理解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化学平衡知识复习,运用类比、推理、迁移的方法,建立电离平衡概念,学习分析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学习,体会自然界物质间相互对立统一,彼此依赖的和谐美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2)教学重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浓度、温度对电离平衡的影响(3)教学难点弱电解质和水的电离平衡之间的相互影响(4)教学建议本节课内容为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包括电离平衡的建立及浓度等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是本节的重点和本章的核心,是上一章化学平衡知识的拓展和深化,是学习后面的几节知识的重要基础。
通过该部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各种平衡体系的共性的认识,并且能够培养学生迁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设计重点是通过化学平衡知识复习,建立起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认识到化学平衡的原理完全适用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化学平衡知识,加深对各种平衡体系的共性的认识。
教学中应着重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弱电解质溶于水后不能完全电离的原因是什么?(2)建立电离平衡的条件是什么?(3)电离平衡的特征是什么?(4)改变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让学生联系化学平衡的学习方法进行分析、讨论,独立寻求答案,获取知识。
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平衡的原理完全适用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建立起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学会类比推理的方法。
新课导入设计导入一【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强、弱电解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并判断以下物质哪些是强电解质,哪些是弱电解质,并写出电解质相对应的电离方程式。
蔗糖、H2SO4、NaOH、KClO3、饱和食盐水、Cu、CH3COOH、干冰、NH3·H2O【学生活动】思考,回答(复习巩固已学知识,引出课题)【引入】]弱电解质的电离有什么特点?弱电解质电离的正反应和逆反应对应的分别是怎样的过程?【学生活动】思考,回答。
第一单元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学习目标】
1.掌握电解质的强弱与导电性强弱的区别。
2.理解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和电离平衡的特征;
3.掌握影响电离平衡移动的因素;
4.掌握电离平衡常数和电离度的概念,并能用平衡常数讨论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学习重难点】影响电离平衡移动的因素、电离平衡常数
【学习过程】
回顾复习
强电解质(概念:)
弱电解质(概念:)纯净物
非电解质(概念:)
单质
混合物
注:1. 无论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
2. 电解质必须是本身能电离出离子;
3.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由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决定,与电解质
的强弱无关。
例1 下列物质:a. 氨水 b. 液态HCl c. Fe d. 固体BaSO4 e. 冰醋酸
f. SO2
g. Na2O
h. CO2 I. NH3 j. NaCl固体k. KOH溶液l.
蔗糖其中能导电的有,属于电解质的有
,属于非电解质的有,属于强电解质的有
,属于弱电解质的有。
注:难溶盐(如:BaSO 4、AgCl 、CaCO 3等)一般是强电解质,尽管难溶,但溶于水的那部分是完全电离的。
而许多难溶性碱(如Al (OH )3)却是弱电解质。
例2 按要求书写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1) CH 3COOH
NH 3•H 2O
H 2CO 3
H 2SO 4 (2)NaHSO 4①溶液中 ②熔化时
NaHCO 3①溶液中
②熔化时
二、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
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压强),当弱电解质电离 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 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做电离平衡。
三、电离平衡的特征
电离平衡是化学平衡的一种,因此同样具有“ ”、“ ”、“ ”、“ ”的特征。
四、电离平衡常数和电离度
1.电离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溶液中达到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值。
HA H + + A -
()()()
HA c H c c K +
⋅=
-A
注:(1)在此计算公式中,离子浓度都是平衡浓度;
(2)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的,一般温
度越高,电离平衡常数越 (填“大”或“小”);
(3)电离平衡常数反映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通常用K a 表示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用K b
表示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
K a 越大,弱酸的酸性越强;K b 越大,弱碱的碱性越强。
多元弱酸是分布电离的,每一级电离都有相应的电离平衡常数(用K a1、K a2等表示),且电离平衡常数逐级减小。
2.电离度
%100⨯=弱电解质的初始浓度
已电离的弱电解质浓度α
注:弱电解质的电离度与溶液的浓度有关,一般而言,浓度越大,电离度越小 ;浓度越小,
电离度越大。
五、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移动的因素
1.浓度:弱电解质的溶液中,加水稀释,电离平衡正移,电离度增大。
即稀释(填“促进”或“抑制”)电离。
思考:此规律用电离平衡常数如何解释?
2.温度:因为电离是吸热的,因此升温(填“促进”或“抑制”)电离。
3.加入其它电解质
(1)加入与弱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相同的离子,电离平衡移动,电离度;
(2)加入与弱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反应的离子,电离平衡移动,电离度。
—+
33
思考2:一元强酸与一元弱酸的比较
3
+
3
例:将C(H+)相同,溶液体积也相同的两种酸溶液(甲:盐酸;乙:醋酸)分别与锌反应,,若最后有一溶液中有锌剩余,且放出的气体一样多,对此有如下判断:
(1)反应所需时间:乙 < 甲(2)开始时反应速率:甲 > 乙(3)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甲 = 乙(4)整个反应阶段的平均速率:乙 > 甲(5)盛盐酸的容器中有锌剩余(6)盛醋酸的容器中有锌剩余,以上判断正确的是()A.(1)(2)(3)(5) B.(1)(3)(5) C.(2)(3)(6) D.(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