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化学法和沉渣镜检法检测尿液白细胞结果对比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93.30 KB
- 文档页数:2
尿白细胞检查干化学法与沉渣镜检法不一致的原因分析尿干化学法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普遍的应用,较过去的手工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但由于方法学的限制,干化学法经常出现假性结果,如果得不到很好的鉴别,往往给临床诊断造成困扰。
作者收集了800例干化学法测定与沉渣镜检不符的标本,探讨导致两者不一致的原因。
1 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留尿后2小时检测完毕,选取干化学法测定与沉渣镜检不一致的标本800例,每例分为两份进行分析。
1.2仪器与试剂H-500尿液分析仪及配套试纸条,Olympus双目显微镜。
1.3检测方法1.3.1 干化学法尿液充分混匀,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操作。
1.3.2 沉渣镜检发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非染色尿沉渣镜检操作方法操作。
(白细胞正常范围为O-3/HP)。
1.3.3 取步骤1中的第二份标本首先在室温(20℃)用干化学法测定,再将尿液标本及试纸条密封置于4℃冰箱中15分钟后取出进行干化学测定。
分析两种温度的尿白细胞检测干化学法与沉渣镜检的结果。
1.3.4 取步骤1中的第二份标本首先在室温(20℃)用干化学法测定,再加入蛋白(1.0g/L),5分钟后进行干化学法测定。
分析两种情况下尿白细胞检测干化学法与沉渣镜检的结果。
1.3.5 取步骤1中的第二份标本首先在室温(20℃)用干化学法测定,再加入糖(10g/L),5分钟后进行干化学法测定。
分析两种情况下尿白细胞检测干化学法与沉渣镜检的结果。
1.3.6 取步骤1中的第二份标本首先在室温(20℃)用干化学法测定,然后标本室温放置3小时后进行干化学法测定。
分析两种情况下尿白细胞检测干化学法与沉渣镜检的结果。
2 结果2.1 从表1可以看出,800例标本中,两种方法的阳性符合率仅为64%,白细胞(+):37.5%,白细胞(++):40.6%,白细胞(+++):30.6%,白细胞(++++):26.7%。
表1 白细胞干化学法与沉渣镜检法结果对比2.2 从表2可以看出,200例标本中室温与4℃时干化学法与沉渣镜检法结果差异较大,4℃阳性程度明显降低。
尿沉渣镜检与尿液干化学分析法测定白细胞结果分析目的对尿液干化学分析法与尿沉渣镜检法测定白细胞结果进行比对分析,以求得检测白细胞最准确的方法。
方法用采用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Ur itest-200B 型尿液分析仪及URIT-11A尿试纸条,作尿液干化学分析与尿沉渣镜检对1380 份尿标本进行检测。
结果尿液干化学分析仪阴性的结果中镜检法阳性可达5.38%,而镜检白细胞阴性时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结果阳性占21.37%。
结论2种方法检测尿液结果有一定差异,干扰因素多,应将2种方法结合起来以提高检出率。
特别强调尿液干化学分析法不能完全替代镜检法对尿液白细胞进行检测,两种方法结果不成正比关系,二者相互补充,缺一不可。
标签:尿白细胞;尿液干化学分析法;尿沉渣镜检法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目前已经在临床检验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此法操作简单、快速,给临床迅速诊断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条件。
但在实际检测中,干化学分析法因受多种因素影响,经常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反应,如果检验人员不重视与尿沉渣镜检法的核对,往往会给医生提供不可靠的检验结果,造成误诊及漏诊。
为了分析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的关联效果,对1380份尿液检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3 年8月~10月患者尿液1380 份,2 h 内完成检测。
1.2仪器干化学分析采用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Ur itest- 200B 型尿液分析仪及URIT-11A 尿试纸条。
镜检法使用奥林巴斯CHK双目显微镜和80-2 台式离心机等。
1.3方法尿液干化学分析法每天用质控物校正分析仪校正合格后进行测定,测定时用尿液离心管取混匀的10 mL尿液,将试纸的试剂部分浸入样本中2 s后取出,检测并打印结果。
镜检法取混合均匀尿液10 mL 于尿液离心管内以1500 r/min 离心5 min,弃去上清液,充分混匀后取约0.02 mL 滴于载玻片上镜检,以高倍镜计10 个视野所见细胞平均数,并记录数据。
尿干化学法、尿沉渣分析仪、尿直接镜检不一致性的分析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尿沉渣分析仪已在国内大多数医院普及,其工作效率相对以往单一的尿液干化学法与费时费力的直接镜检大有提高。
这三种尿常规检测方法因检测原理报告方式不一,难以找出三者间相对应的关系。
针对这一现象,本人收集了本院门诊住院病人晨尿共1000例,同时用AVE-763尿沉渣分析仪、尿干化学法和尿液非离心镜检法同时检验,降低对检验结果的错报、漏报或误报率,使得检验结果更加准确,现将结果报告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用一次性专用尿杯收集门诊住院病人晨尿1000人份,其中女性580例,男性420例,年龄10~55岁。
1.2 仪器和试剂:迪瑞H-800尿液分析仪及迪瑞配套H-800试纸, AVE-763尿沉渣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奥林巴斯CX21FS1显微镜及洁净玻璃片。
1.3 方法:AVE-763尿沉渣分析仪按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迪瑞尿液分析仪按操作说明书操作,尿液涂片镜检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操作及报告,各仪器每日均做日常保养及质控尿液。
2 结果2.1 结果判断镜检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红细胞0-3/HPF,白细胞0-5/HPF为阳性。
AVE-763沉渣镜检:红细胞.0-8个/ul、白细胞0-6个/ul。
分别见表1尿干化学、沉渣镜检与涂片镜检结果。
检测结果分别见表1-表4。
表13 讨论3.1 由表1-3可以看出,尿液干化学法、AVE-763尿沉渣镜检与直接涂片镜检均有不同程度的不一致性,表4的一致性高。
而WBC干化学法与两种镜检相吻合阳性的真阳性率69%,BLO干化学法与两种镜检吻合率73%,进一步证实了干化学法与镜检的不一致性。
3.2 白细胞不一致性的原因分析:干化学法检尿中白细胞原理:尿白细胞试剂带中的吲哚酚酯重氮盐与粒细胞胞质的酯酶反应形成紫色缩合物,其颜色深浅与细胞的多少量成正比例关系;而AVE-763沉渣分析仪是以尿液注入流动池中,通过显微镜对流动池中有形成份通过摄像放放大,然后高倍阴性过筛高倍镜跟踪识别进行处理。
尿常规检验过程中尿沉渣镜检和尿常规干化学法的应用对比摘要:目的本文析尿常规检验中尿沉渣镜检与尿常规干化学法的检测价值。
方法此次实验从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尿常规检验的患者中的样本中,挑选220例当作研究样本。
将样本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10例。
对照组采用尿常规干化学法检测,观察组采用尿沉渣镜检法进行检测,分析两组检测价值。
结果对比两组检测RBC、WBC、PRO的检查结果,观察组检出上述指标的阳性比率更高于对照组(P<0.05)。
比较两组检测结晶、黏丝液、管型等指标的检查结果,观察组检测上述指标的阳性比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尿常规检验中,尿沉渣镜检验和尿常规干化学法都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把两者相结合应用,可以更好提升检测精准度。
关键词:尿沉渣镜检;尿常规干化学法;检测;价值尿常规检验是临床经常使用的检测的手段。
尿常规检验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重要参考,同时还可以判断患者的机体状况,以利于预防疾病。
本文分析尿常规检验中尿沉渣镜检与尿常规干化学法的检测价值,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此次实验从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尿常规检验的患者中的样本中,挑选220例当作研究样本,入选条件:患者了解本次实验目的,都表示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凝血功能异常者;重大脏器损伤者。
观察组男48例,女62例,年龄22-55岁,平均(38.5±3.7)岁。
对照组男45例,女65例,年龄24-57岁,平均(40.5±4.1)岁。
分析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尿常规干化学法检验。
所有受检人员于清晨中段时段,使用一次性留尿容器采集10ml尿液。
采用自动分析仪器,并搭配对应试剂,检测样本。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检测。
离心尿液,再使用离心管提取,滴入样本至试纸上,2s后取出,使用滤纸吸干残留尿液样本,实施试纸检测,通过尿液分析仪进行检测。
尿沉渣、尿干化学及显微镜3种方法检测尿液白细胞的对比分析目的对比分析Sysmex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Arkray AX-4030 尿干化学分析仪及光学显微镜检测尿液白细胞的一致性。
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5~12月于我院住院患者的新鲜尿液标本500例,分别用Sysmex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Arkray AX-4030尿干化学分析仪及OLUMPUS CX31光学显微镜进行检测,对比分析3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是否一致。
结果以显微镜检查作为对照,Sysmex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Arkray AX-4030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白细胞的敏感度分别为98.35%、71.90%,特异性分别为93.40%、85.75%,假阳性率分别为6.60%、1.58%,假阴性率分别为1.65%、67.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需要将3种方法联合检测。
根据仪器检测规律制定镜检复检规则,才能快速、准确地为临床提供有效、可靠的检验结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consistency of urine white blood cells by Sysmex UF1000i automatic urine sediment analyzer,Arkray AX-4030 urine dry chemical analyzer and optical microscope. Methods A total of 500 fresh urine specimens from May to December 2017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etected by Sysmex UF1000i automatic urine sediment analyzer,Arkray AX-4030 urine dry chemical analyzer and OLUMPUS CX31 optical microscope. Whether the test results were consistent of the three test method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Using microscopy as a control,the sensitivity of white blood cells test of the Sysmex UF1000i automatic urine sediment analyzer and the Arkray AX-4030 urine dry chemical analyzer was 98.35% and 71.90%,respectively,and the specificity was 93.40% and 85.75%,respectively;the false positive rates were 6.60% and 1.58%,respectively,and the false negative rates were 1.65% and 67.77%,respectively,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process,the three detection methods need to be combined. According to the instrument detection rules,the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and reexamination rules can be formulated to provide effective and reliable test results for the clinic quickly and accurately.[Key words] Urine sediment;Urine dry chemistry;Microscope;White blood cells尿檢也称尿液分析(uninalysis),定义为采用目测、理学、化学、显微镜及仪器对尿液进行分析,以达到对泌尿、循环、肝、胆、内分泌等疾病进行预防、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等目的。
尿液干化学分析法与尿沉渣镜检中的对比分析摘要:尿液分析又称尿常规,是医院中最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是反映身体健康状况的基本指标之一,当人体发生疾病时,往往可从尿液的变化中表现出来,因此,对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查是评估患者身体状况的重要依据,对泌尿系统和糖尿病的筛检有重要价值[1]。
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会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出现有形成分。
尿异常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第一个指征,也常是提供病理过程的重要线索,由此可见尿液分析在临床应用的广泛性。
而对于尿液的检查,临床的方法比较多,不同的检测方法由于实验原理不同,结果也存在一定差异。
近年来,尿干化学方法的应用提高了尿液分析的检测速度,由于其操作的简便、快捷性,在临床使用广泛.在尿液标本的RBC与WBC检测中,干化学法检测无法完全取代显微镜检查,临床必需将两者相结合,才能提高准确率。
关键词:干化学法;显微镜法;红细胞;白细胞尿液分析仪是测定尿中某些化学成分的自动化仪器,依测试项目将其分为两类:①主要用于患者初诊及健康检查使用的8~11项筛选组合尿试带;②主要用于已确诊的疗效观察,如肾病患者可用pH值、蛋白、隐血(红细胞)组合试带,糖尿病患者pH值、糖、酮体组合试带等。
尿沉渣镜检是尿液常规检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对泌尿系统疾病、肾脏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等的诊断、鉴别诊断、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具有采集样本方便,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临床诊断信息等优点。
本文对临床就诊的260例患者尿标本用干化学分析法和尿沉渣镜检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6月-2014年7月我院住院患者新鲜晨尿标本260例,其中男139例,女121例。
年龄5-70岁,平均年龄42岁。
每份量不少于10ml,在2h内完成尿检测。
1.2仪器与方法干化学法采用日本希森美康US一2100R尿干化学分析仪,配套试纸条及尿干化学质控品;镜检法使用奥林巴斯CHK双目显微镜。
尿沉渣镜检与干化学分析的临床对比分析摘要:目的对比尿沉渣镜检与干化学分析法检测尿液中的化学成分的精密度。
方法从门诊尿标本中随机抽取1300例,分别使用尿沉渣镜检法和干化学检测法进行尿液十项检测。
对比二者检测结果中的白细胞、红细胞、滴虫、管型、结晶为阳性的标本数。
结果1300例标本中,经过干化学分析法分析后,结果显示异常者437例,而经过尿沉渣镜检,其中59例正常,干化学法假阳性率为13.51%。
;干化学法检测的863例阴性,经过尿沉渣检测后,有31例正常,其假阴性率为3.59%。
两种检测方法得出的结果经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尿沉渣镜检与干化学分析法所测结果应综合实用,互相补充。
关键词:尿沉渣镜检干化学分析尿检尿液检测是为了分析尿液中的各种有形成分,帮助医生临床诊断泌尿系统疾病和肾脏疾病。
尿液的检测方法有很多,现在被普遍使用的是尿液干化学分析法和尿沉渣镜检。
通过检验出的白细胞、红细胞、滴虫、管型、结晶等成分的数量多少,判断患者有无病变。
尿沉渣显微镜检查更为准确,但时间较长;干化学法检测容易,但有误差。
为了对比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的检测结果是否存在明显差异,我院对1300例患者的尿液分别进行两种方法的检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300例标本来源于2009年末~2010年末在我院门诊检测的尿标本。
所有标本均为患者晨起新鲜尿液,并在1个小时内完成测定。
检测仪器为:优利特100a尿液分析仪和与其配套的专用试纸;显微镜、离心机。
1.2方法干分析法检测尿液严格按照仪器说明进行操作,并在测试前进行校正。
尿沉渣镜检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执行。
使用显微镜连续观察10个视野。
1.3判断标准和结果红细胞(rbc)0~3个/hp,白细胞(wbc)0~5个/hp。
干分析法测量结果为阴性,而尿沉渣镜检结果为阳性时,判断为假阴性。
干分析法测量为阳性,而尿液镜检为阴性时,判断为假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