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时练古诗三首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4
、给下面的字注音。
簸() 涯( ) 苔( ) 畦( ) 、解释下面词语。
簸:酒旗:畦:、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
1. 九曲黄河万里沙, 。
2.,同到牵牛织女家。
3. ,花木成畦手自栽4. 一水护田将绿绕, 。
参考答案第一课时、 bō y á gu ō t ái q í t à、 颠簸 依山而建的城 酒招子 青苔 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
推开门、1. 浪淘风簸自天涯 2. 如今直上银河去3. 茅檐长扫净无苔4. 两山排闼送青来17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郭( ) 闼( )山郭: 苔: 排闼:17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一、下面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A.茅檐| 长扫|静| 无苔,B.花木| 成畦|手自|栽,C.一小| 护田|将绿|绕,D.两山| 排闼|送| 青来。
二、阅读练习。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并翻译诗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啼:风:2.本诗的作者是,他是晚唐一位著名诗人。
与李商隐合称为,以区别于李白和杜甫的。
著有《》。
参考答案第二课时、D、1. 啼叫迎风招展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客的酒旗在风中招展。
2. 杜牧小李杜大李杜樊川文集类文阅读-18 只有一个地球保护地球是全人类的使命,保护地球,中国在行动!(节选)欧阳艳玲科学技术成几何倍速度递增,给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进步和发展,使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极度丰富,人类实现登月、遨游太空、潜入海底的探索。
机器人代替繁脏劳动,坐着点击鼠标便可轻松(浏览欣赏)世界,生命质量得到空前提升,现代医疗技术(制造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人口数量不断刷新,仅中国六十年前为四亿人口,而今增至十多亿⋯⋯然而,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光明便利的同时,也将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灾难,人类必须清醒客观地看到这一(严酷残酷)现实!老龄化趋势(沉重严重)。
“织女”指 。
_字词模块 一、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茅檐.(y án) 畦.田(q í) 环绕.(r ǎ o) B. 排闼.(t à) 山郭.( ɡu ō) 天涯.(y á) C .颠簸.(b ó) 淘.气(t áo) 莺啼.(t í) 二、根据拼音写生字。
我想去天 y á( ) 海角游玩,我想去看黄 y īng (三、判断,对的画 “√” ,错的画 “×”。
1.“浪淘风簸自天涯”中“簸”是簸箕的意思。
( 2.“千里莺啼绿映红”中的“千里”是实指,指一千里的范围。
( )3.“水村山郭酒旗风”中的“山郭”是山城,山村。
( )句子模块四、品析下面的诗句。
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 1) “九曲”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自天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 这两句诗作者运用 __________ 的修辞方法,写出了黄河的雄伟气势。
诗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 “牵牛”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17 古诗三首) ,所以我不怕劳累 )(2) 诗句的意思: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1) 用“ ____ ”画出描写江南独特的地形风貌的诗句。
(2) 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写模块五、(一) 课内阅读。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三首》课时练习题(含答案)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九曲.黄河(qǔ)环绕.(rào)天涯B.花木成畦.(qí)南朝.(cháo)黄莺C.浪淘风簸.(bǒ)织.女(zhī)毛檐D.两山排闼.(dá)银.河(yín)酒旗2.诗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浪淘风簸.自天涯簸:颠簸。
B.水村山郭..酒旗风山郭:山城,山村。
C.茅檐长扫净无苔.苔:青苔。
D.千里..莺啼绿映红千里:一千里地。
3.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夸张C.拟人D.引用4.下面诗句与课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如今直到银河去,同上牵牛织女家。
B.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C.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D.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5.下列关于《浪淘沙》(其一)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出了黄河裹挟黄沙、奔腾而来的汹涌气势B.这首诗的后两句,诗人展开了浪漫的想象,表现出逆流而上、直冲九霄的豪迈气概C.“如今直上银河去”说明诗人由黄河联想到了传说中的银河D.“同到牵牛织女家”表达了诗人要和家人一起去牛郎、织女家中做客6.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 ___,浪淘风簸自天涯。
(2)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 ____。
(3)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_____ _______。
7.比一比,选字填空。
淘陶( )气自我( )醉( )器大浪( )沙涯崖天( )无边无( ) 山( )悬( )峭壁8.对于《江南春》诗的后两句,有人认为是表达诗人对江南景物的神往,有人认为是借古讽今。
你赞同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书湖阴先生壁》这首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描写自然景物?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六年级(上)第3课《古诗三首》一课一练第一课时一、读拼音,写词语。
hēi yún chuī sàn míng chán jiàn dé jiāng()()()()dào huā wā shēng máo diàn wàng hú lóu()()()()二、解释词语。
别枝:_____________________鸣:____________________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林:____________________三、补充诗句。
,日暮客愁新。
2.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想一想,回答问题。
1.《宿建德江》描绘了怎样的景色?2.苏轼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中描写了哪几个场景?3.“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30字内)第二课时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停泊.()泊烟渚.()日暮.()野旷.()二、比一比,再组词。
移()泊()旷()渚()侈()伯()犷()诸()三、课内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词题是。
2.词中的“见”读,它的意思与“”相同。
3.词中描写的景物有。
4.本词上片写的夏夜,以鸟惊、、这些山村特有的音响,把写得生机勃勃;下片以轻云小雨、和的突然发现,表现的乐趣。
本词流露出作者和。
答案第一课时一、(黑云)(吹散)(鸣蝉)(建德江)(稻花)(蛙声)(茅店)(望湖楼)二、别枝:飞离树枝鸣:鸣叫见:同“现”,出现的意思。
社林:社庙丛林。
三、1.移舟泊烟渚 2.白雨跳珠乱入船四、1.原野空旷无边,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古诗三首》一课一练第一课时一、看拼音,写词语。
jīng yíng bāo guǒ lán qiú zī yuán( ) ( ) ( ) ( )gòng xiàn làn yòng jī chǔ qīn yǎn mù dǔ( ) ( ) ( ) ( ) 二、辨字组词。
萤( )蓝( )资( )竭( )慨( )莹( )篮( )姿( )渴( )概( )赐( )协( )赌( )薄( )监( )惕( )胁( )睹( )簿( )滥( )三、巧填关联词。
1.地球的资源()上帝的恩赐,()经过漫长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2.()这些设想能够实现,()是遥远的事情。
3.()地球被破坏了,我们()会别无去处。
4.我们()要好好保护地球,()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的家园。
四、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六千四百千米的星球。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1.地球在宇航员的眼中是怎样的:。
2.画“”的句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3.画“”的句子用了的修辞手法,将地球比作、,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地球与人类密不可分的关系。
4.看过这段话后,你对地球母亲有什么话想说?第二课时一、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后面画“√”。
遨.游(áo ào)扁.舟(piān biǎn)枯.竭(gū kū)慷慨.(kǎi gǎi)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毁坏——()容易——()精心——()美丽——()三、选词填空。
结果成果后果1.不听劝告,()自负。
2.不听劝告,不会有什么好的()的。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3.古诗三首课时练一、看拼音,写词语。
rì mù()mò shuǐ()xǐ què()chán míng()wā shēng()máo diàn()pǐn dé()zhù sù()二、先解释加点字词,再写出句子的意思。
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3.明月别枝..。
..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三、把古诗和所描写的季节连一连。
春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夏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冬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四、根据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选一选。
1.辛弃疾和孟浩然,分别是哪个朝代的人?()A.北宋、明B.南唐、南宋C.南宋、唐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有两处对偶句,它们是()(多选)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D.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望湖楼”在()。
A.浙江金华B.扬州瘦西湖边C.杭州西湖边五、根据所学古诗内容填空。
1.《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的景色,但表达了不同的情感。
2.《宿建德江》是诗人漫游途中停泊在边时写的一首小诗,描写了作者旅途中夜泊江上,在所见到的_ 的景象,抒发了作者远离家乡、旅居在外时的之情。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我国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吟咏的词。
该词分别从、、三个方面描写了的美丽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写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之情。
“西江月”是词牌名,我知道的词牌名还有、、等。
六、阅读下面两首古诗,按要求完成练习。
(一)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古诗三首》一课一练第一课时一、看拼音写词语。
dé xíng xǐ què chán míng dào zi()()()()二、填空。
1.“移舟泊烟渚”的“移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泊”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2.“日暮客愁新”中的“客”是指 ____________,勾起愁思不用“生”而用“新”,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翻译诗句。
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四、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完成练习。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宋)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写出了骤雨初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的。
2.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四句诗分别写了四个场景,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__。
在诗人笔下的这场雨的特点是。
第一课时一、解释加点字。
1.日暮客愁..新()2.江清月近人...()3.黑云翻墨..未遮山()4.望湖楼下水如天...()5.明月别.枝惊鹊()6.路转溪桥忽见.()二、“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调动的是哪些感官?为什么这样写?这句词在文中有什么重要作用?三、读句子,根据提示完成练习。
明月别枝惊鹊,。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词题是。
2.把词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3.词中的“见”读,它的意思与“”相同。
4.词中描写的景物有、、、、、、、。
答案第一课时一、德行喜鹊蝉鸣稻子二、1.划船靠岸停船夜宿2.“客”是诗人自指,“新”有增添的意思,愁上加愁。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古诗词三首(第1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3个生字。
2.背诵课文。
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想象画面,理解诗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述。
重点、难点重点:1.背诵课文。
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想象画面,理解诗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述。
突破方法通过理解诗句意思来记忆诗句;借助图画,帮助想象,理解诗意,促进表达。
难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突破方法通过师生对话,多种形式朗读,走进诗歌意境,感悟诗人心境。
教法与学法教法:情景教学法、体验法、启发式教学法、谈话法、点拨法、问题导读法。
学法:读悟结合、读写结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搜集作者及创作背景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会写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理解诗意,体会表达的情感。
一、观看插图,初游建德江师:看第1幅插图,你看到了什么?能否用几句话来说一-说。
根据学生说话内容相机导人:这幅画描绘的正是《宿建德江》这首诗的情景。
(板书课题:宿建德江)二、字字落实,读通诗歌(一)自由读师:前两遍读准字音,把你觉得要注意的音节圈起来,争取做到字正腔圆;后两遍争取把诗句读通念顺。
(二)准确读“泊”在这里是“停泊”的意思,念作bó。
“泊烟渚"的“渚”读zhŭ。
“德”:书写时注意不要丢了右边中间的“一”。
(三)有节奏地读。
师:读诗不光要字正腔圆,还要读出节奏。
1.古诗五言句按音节划分般是: 2/2/1或2/1/2。
例如:“移舟/泊/烟渚”为2/1/2。
2.有破读现象时,要按意义划分。
每行前两个字学生读,后三个字老师读。
然后交换读。
三、走进诗境,感悟情感(一)许多古诗都有“诗眼”,它就像诗的“眼睛”,是能揭示诗的中心、点明诗人心境的字。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时练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一、给下面的字注音.
簸()涯()郭()
苔()畦()闼()
二、解释下面词语.
簸:山郭:
酒旗:苔:
畦:排闼:
三、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
1.九曲黄河万里沙, .
2. ,同到牵牛织女家.
3. ,花木成畦手自栽.
4.一水护田将绿绕, .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一、bō yá guō tái qí tà
二、颠簸依山而建的城酒招子青苔
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 推开门
三、1.浪淘风簸自天涯 2.如今直上银河去
3.茅檐长扫净无苔
4.两山排闼送青来
17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一、下面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A.茅檐|长扫|静|无苔,
B.花木|成畦|手自|栽,
C.一小|护田|将绿|绕,
D.两山|排闼|送|青来.
二、阅读练习.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并翻译诗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啼:风:
2.本诗的作者是,他是晚唐一位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合称为
,以区别于李白和杜甫的 .著有《》.
参考答案
第二课时
一、D
二、1.啼叫迎风招展
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客的酒旗在风中招展.
2.杜牧小李杜大李杜樊川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