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2节 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
- 格式:ppt
- 大小:8.71 MB
- 文档页数:8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2.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教学重点】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教学难点】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教具】显微镜,装片【教学过程】〖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让学生看图思考讨论并回答讨论题,师提示。
1.提示:从图中至少可以看出5种细胞,它们分别是:红细胞、白细胞、口腔上皮细胞、正在分裂的植物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
这些细胞共同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2.提示: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是因为生物体内的细胞所处的位置不同,功能不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例如,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这有利于与氧气充分接触,起到运输氧气的作用;洋葱表皮细胞呈长方体形状,排列紧密,有利于起到保护作用。
播放PPT,为学生展示不同形状的细胞的显微图片,使学生从表观层面上对细胞的多样性有个初步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图片上不同形状的细胞具有相似之处吗?具体表现在哪个方面?”。
待学生们对所展示图片进行一定时间的观察和讨论后,引导学生得出以下结论:细胞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
多种多样的细胞用肉眼是看不见的,必须借助于显微镜。
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学生实验)1.显微镜的结构:镜座、镜柱、镜筒、镜臂、转换器、载物台(压片夹、通光孔、遮光器(1)镜头目镜:无螺纹;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有螺纹;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2)粗(细)准焦螺旋:调节镜筒的升:逆时针旋转降:顺时针旋转(3)反光镜:分平面镜、凹面镜,调节视野的亮度(4)光圈:可调节光线的强弱探究1.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范围和亮度)、物像(数目和大小)有什么变化?物像视野物镜与玻片之间距离大小数目大小数目低倍镜高倍镜探究2.若利用显微镜来观察无色透明的洋葱表皮细胞时,应怎样调节视野的亮度?2.显微镜的使用(1)取镜:右手握住镜臂,左手平托镜座【二次备课】课堂小结: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1.显微镜的结构2.显微镜的使用:取镜和安放→对光→压片→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3.注意①显微镜的使用原则:先低倍镜,后高倍镜(高倍镜下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②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的操作: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亮度→调节细准焦螺旋③显微镜成像特点:成放大、倒立的像④污物位置的判断:若移动目镜,污物随之移动,污物就在目镜上;若移动物镜,污物随之移动,污物就在物镜上;若移动装片,污物随之移动,污物就在装片上。
理科教案总第12 页课题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9月2 日星期四第 1 课时(共2 课时)教学目标1、领悟原理,细心操作,学会使用高倍镜。
2、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3、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教学重点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教学难点几种细胞的联系和区别主要教法实验操作教具显微镜、载玻片、镊子等学法指导显微镜的使用的注意事项板书设计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教学后记总第 2 页教学过程(时间分配)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展示“光学显微镜下的几种细胞”图(3分钟)通过回忆和讨论,你已经初步认识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在初中阶段,通常都是用光学显微镜的低倍镜来观察细胞的,而且观察的材料有限。
现在,让我们来尝试用高倍镜来观察更多种类的细胞。
高倍镜的使用:(10分钟)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
问题:(1)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的视野大,视野明亮?为什么?问题:(2)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象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并轻轻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问题: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制作临时装片:(5分钟)注意事项:材料不宜过多切片不宜太厚要盖盖玻片,注意方法。
压片方法: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25分钟)真菌(如酵母菌)细胞低等植物(如水绵等丝状绿藻)细胞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探讨中的讨论1、学生思考并回答:学生思考并回答:学生思考并回答:学生体会、在操作时要注意。
学生动手操作总第 3 页教学过程(时间分配)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高等植物细胞(如叶的保卫细胞)动物细胞(如鱼的红细胞或蛙的皮肤上皮细胞)。
展示:学生中做得好的组并提出表扬教师给学生提供以下图片:单细胞生物(真菌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多细胞生物【植物细胞(低等植物、高等植物)、动物细胞】比较几种细胞在结构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第2节 实验: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从容说课]在初中阶段,学生通常都是用光学显微镜的低倍镜来观察细胞,本节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生物材料,让学生用高倍镜去观察、比较,从中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同时训练学生正确使用高倍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技能。
[三维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2) 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2、 过程和方法自主探究:根据使用低倍镜观察积累的经验,并参考教材P 8图小组讨论提出使用高倍镜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参与小组合作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2) 认同细胞既具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教学重点]1、 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步骤和要点。
2、 归纳比较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
[教学难点]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
[教具准备]1、 各种实验仪器。
2、 教师准备观察材料:⎪⎪⎩⎪⎪⎨⎧⎪⎩⎪⎨⎧⋅⎪⎩⎪⎨⎧片: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鱼的红细胞动物细胞莲或睡莲的保卫细胞叶表皮细胞洋葱鳞片叶肉细胞高等植物细胞水绵低等植物细胞植物细胞多细胞生物草履虫动物细胞衣藻低等植物细胞酵母菌真菌细胞单细胞生物,::.::::: 3、 学生自带观察材料,但使用前应经老师的允许。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1、 课前培训8个学生充当“小老师”协助老师指导同学使用显微镜。
2、 教师课前10分钟,制作好所有已选材料的临时装片。
二、情境创设屏幕显示教师课前10分钟,制作好所有已选材料的临时装片同学们,这是老师我课前10分钟,制作好所有已选材料的临时装片并显微投影出来的。
你们希望了解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什么样的吗?请自己动手吧。
三、师生互动四、教师精讲1、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应严格按照步骤和要求来进行:(1)步骤:对光——放置装片——使镜筒下降——使镜筒上升——观察——将要用高倍镜观察的部位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至高倍镜——观察。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第一课时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说出高倍显微镜的构造、原理和操作步骤要点;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训练归纳对比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参与小组合作,体验合作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高倍显微镜的构造和操作步骤;
教学难点:正确规范地使用高倍显微镜;从观察结果比较归纳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三、课型
新授课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1、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距装片距离越近,放大倍数越大。
2、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放大倒置的虚像
物像往哪边偏,载玻片就往哪边移
3、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取镜安放,对光,放置装片,粗调,低倍调清晰物像移中央,换镜,细调,观察。
【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一、目标要求1.巩固低倍显微镜的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2.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高等植物的保卫细胞。
二、重点、难点1.重点学会使用高倍显微镜。
2.难点运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
三、实验材料高等植物的保卫细胞装片四、实验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清水五、方法步骤1.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2.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保卫细胞移至视野中间。
3.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
4.观察并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六、教学形式1.理论部分采用视频教学与ppt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2.实践部分采用分组方式,2人一组进行分组实验。
七、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同学们在初中时已经使用过低倍显微镜,现在同学们还能回忆起来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我们所说的一低一高指的是物镜的放大倍数。
新课教学:1、在上新课之前,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显微镜的基本构造(通过PPT演示,向同学们依次展示显微镜的构造)2、本实验是以植物的保卫细胞为观察对象,在做实验之前,我们一起复习下植物保卫细胞的结构特征:具有成对的半月形或哑铃形的细胞。
用ppt展示细胞显微镜下的保卫细胞如下图所示:A是闭合时的保卫细胞,B是张开时的保卫细胞。
3、实验操作过程讲解(利用实验教学视频跟学生展示整个实验操作过程,接着在操作关键处暂时讲解,如果同学没有听懂,可以重复播放实验视频):(1)对光。
先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再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
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实验要点:视野明亮的判断标准:和日光灯差不多亮。
(2)低倍镜观察。
第一步,将装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第二步,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装片;第三步,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第四步,将要放大的保卫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常见细胞,加深对其结构和特征的理解,并学习
使用高倍显微镜进行观测。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高倍显微镜
•盖玻片
•显微镜片
•经过染色的细胞样本
2.2 实验方法
1.取出经过染色的细胞样本。
2.将样本滴在盖玻片上。
3.轻轻放上显微镜片。
4.将样本放到高倍显微镜下观察。
三、实验结果
3.1 骨髓细胞
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骨髓细胞的细胞质分布广泛,胞浆一般呈淡紫色,细胞核体积较大,有明显的核仁。
髓样细胞也较为丰富。
3.2 血液细胞
血液细胞的颗粒状核仁明显,一般不含明显的细胞质。
白血细胞一般呈圆形,
外形饱满,巨噬细胞较为明显。
红血细胞外观呈扁平圆形,无明显细胞核,带有一定弹性。
3.3 肌肉组织细胞
从肌肉组织细胞的形态上来看,其具有不同的纤维类型。
肌肉纤维看起来像是
微小的有规则的长方形。
在高倍显微镜下,你会看到彩色的线条,这些线条代表肌纤维。
这些线条的颜色不同,因为它们包含不同的蛋白质,如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
此外,你也可以看到肌肉单元中的细胞核,它们呈线状分布。
四、分析和
通过这次实验,我进一步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特征,掌握了使用高倍显微镜进行观测的方法。
同时,也对不同种类的细胞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能够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它们细致的结构组成。
对于我今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这些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