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美术留住秋天湘美版
- 格式:ppt
- 大小:1.64 MB
- 文档页数:43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1. 留住秋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11. 留住秋天》这一课是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秋天的自然景色,运用美术的基本技巧和语言,用画笔留住秋天的美丽。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秋天景色的图片和文字描述,以及一些绘画技巧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品。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观察能力,他们对于秋天的印象也各有不同。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对于秋天的景色和特点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表达方式,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并引导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秋天的自然景色和特点,增强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感受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和技巧,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秋天的理解和感受。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体验,运用美术的基本技巧和语言,用画笔留住秋天的美丽。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创新表达,将自己的独特理解和感受通过绘画作品表现出来。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观察和体验:让学生走出教室,到户外去观察和体验秋天的自然景色,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受力。
2.讲解和示范: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和个体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和文字,引导学生回忆和分享自己对秋天的印象和感受。
2.观察和体验:学生分组走出教室,到户外去观察和体验秋天的自然景色,记录下自己看到的和感受到的。
3.讲解和示范:教师讲解和示范如何运用美术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将秋天的景色和特点表现出来。
4.绘画实践:学生根据观察和体验的结果,选择适合自己的绘画材料和工具,开始绘画作品。
5.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和分享自己的作品,相互学习和借鉴,同时进行个体自主的学习和创作。
教案第11课留住秋天(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能够用美术的方式表现秋天的美。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3. 引导学生运用色彩、线条等美术语言,创作一幅关于秋天的作品。
二、教学内容1. 秋天的特点:气候、植物、动物等方面的变化。
2. 秋天的色彩:黄色、红色、棕色等。
3. 秋天的景象:落叶、丰收、迁徙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特点,运用美术语言表现秋天的美。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色彩、线条等美术语言,创作一幅具有秋天特点的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视频等方式,展示秋天的美景,引导学生关注秋天的特点。
2. 新课内容:讲解秋天的特点,让学生了解秋天的气候、植物、动物等方面的变化。
3. 案例分析:展示一些关于秋天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分析作品中的秋天特点。
4. 实践操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关于秋天的作品。
5.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留住秋天2. 秋天的特点:气候、植物、动物等方面的变化。
3. 秋天的色彩:黄色、红色、棕色等。
4. 秋天的景象:落叶、丰收、迁徙等。
5. 美术表现方法:色彩、线条等。
七、作业设计1. 画一幅秋天的画,要求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表现出秋天的特点。
2. 收集一些秋天的物品,如树叶、果实等,进行手工制作。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秋天的特点是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3.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4. 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美术创作的兴趣?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并能够运用美术语言表现秋天的美。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大自然的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1. 留住秋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留住秋天》是一篇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的教材,主要让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留住秋天的美好。
教材通过提供丰富的秋天景物素材,引导学生观察、感受秋天的变化,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创作欲望。
教材内容包括秋天的风景、果实、动物等,学生可以通过绘画、剪贴等方式,将这些元素融合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出秋天的独特美感。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秋天的认知也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出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秋天的感知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观察、实践等方式,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美好。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学会观察和感受秋天的美好。
2.培养学生运用绘画、剪贴等方式,创作出具有秋天特色的美术作品。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美术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秋天景物,运用绘画和剪贴技巧,创作出富有秋天特色的作品。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观察秋天,将秋天元素巧妙地运用在作品中,表现出秋天的美感。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学生观察秋天的景物,引导学生发现秋天的特点。
2.实践法:让学生通过绘画、剪贴等方式,将秋天的元素运用在自己的作品中。
3.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小组合作: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秋天景物的图片、实物等素材,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创作。
2.准备绘画、剪贴等工具和材料,如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3.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秋天的美景和作品示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秋天景物的图片、实物等素材,引导学生关注秋天,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秋天的认识和感受。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多媒体课件,展示秋天的美景和作品示例,让学生欣赏和分析秋天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秋天的美。
《留住秋天》学习目标:认识目标:利用大自然环境资源,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与变化,进行秋天的感受和欣赏。
能力目标:学习利用落叶拼贴,进行美的再创作。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意识,将美丽的秋天留在心中。
学习难点:结合自然环境资源,利用落叶拼贴创作。
学习难点利用落叶拼贴创作学习准备:树叶、固体胶、彩色笔学习课时:2课时学习准备:树叶、固体胶、彩色笔、范画、课件学习过程:第1课时一、诗歌导入——秋的声音老师最近读了一首诗歌,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愿意听吗?《秋的声音》1.小结:这是诗人毕国瑛对秋天的感受,现在正值金秋,谁来说说你对秋天的感受?2.总结:是的,秋天给我们的印象是丰富多彩的,秋天不仅有美妙动听的声音,还有着五彩缤纷的颜色,现在,让我们一起来领略秋天的魅力!二、欣赏感悟——秋的颜色1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最美的季节[出示秋天的课件]2.谁能用最美的词语来概括刚才看到的秋天的美景。
3秋天的确是绚丽多姿,色彩斑斓,可是秋天的美景正如昙花一现,“刷刷”黄叶和手臂就说“拜拜”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到了秋天,树叶会落下来呢?4.到了秋天,降水会逐渐变少,空气、土壤中的水分也会减少而变得干燥,而树叶又会蒸发掉许许多多的水分,大树为了保存自己的生命,不得不褪掉树叶道声“拜拜”,以保存仅有的水分不被蒸发,到明年春雨绵绵的季节长出更嫩绿的树叶。
5.同学们有什么方法可以把秋天的多姿多彩留住呢?(照相、写作文、……)6.小结:是的,当我们踏着满地堆积的缤纷的落叶总觉可惜时,何不“留得残荷听雨声,拾得落叶留秋景”呢?板书:留住秋天三、示范巩固——了解方法1.今天,我们就用捡来的落叶贴画吧!林老师也捡来几片树叶,你们看是什么形状的?(对了,是卵形叶、掌形叶,你们还有一些什么形状的树叶?)可老师该怎么一步步的贴画呢?2.小组讨论,谁来说说!3.掌形叶象什么?卵形叶象什么?……4.拼一拼,摆一摆5.认为满意就用固体胶贴牢固!边说边板书:1、构思2、拼贴、修剪3、粘贴四、欣赏范作——拓宽思路1.让我们再来欣赏其他学校同学们的作品吧!2.小结:他们的作业都十分大胆地进行了创作,但同时我认为还有一点不足,你们发现了没有?……是的,最后一步我们应该运用添画环境的方法进行添画。
第11课留住秋天(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秋天的树叶,了解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纹理,学习用拓印和画线的方法制作树叶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环境保护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观察秋天的树叶,了解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2. 学习用拓印的方法制作树叶画。
3. 学习用画线的方法制作树叶画。
4. 学生合作完成一幅树叶画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秋天的树叶,学习用拓印和画线的方法制作树叶画。
2. 教学难点:如何拓印和画线,使作品更具美感和创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树叶拓印模板、画纸、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
2. 学具:画纸、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树叶,讨论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纹理,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 新课教学:教师讲解拓印和画线的方法,演示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学习并实践。
3.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合作,用拓印和画线的方法制作树叶画,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留住秋天2. 内容:(1)观察秋天的树叶,了解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2)学习用拓印和画线的方法制作树叶画。
(3)合作完成一幅树叶画作品。
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用拓印和画线的方法制作一幅树叶画。
2. 家庭作业:观察身边的树叶,尝试用其他方法(如剪贴、拼贴等)创作一幅树叶画。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秋天的树叶,让学生了解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纹理,学习用拓印和画线的方法制作树叶画。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作品丰富多彩。
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1. 留住秋天》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留住秋天》这一课是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的第11课。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发现秋天的美,并用画笔把秋天的美景留住。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秋天景物的图片,以及一些绘画技法和例作,供学生参考和借鉴。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对于秋天的印象大多是美好的,对秋天的事物充满好奇和兴趣。
但是,他们在绘画方面的技巧和经验还不够丰富,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来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学会观察和发现秋天的美。
2.培养学生用画笔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和体验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合理的绘画技巧和材料,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秋天画作。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发现秋天的美,并用画笔把它留住。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合理的绘画技巧和材料,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秋天画作。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秋天的景物,发现秋天的美。
2.示范法:教师示范绘画技巧和步骤,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评价法: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进步和优点。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忆秋天的特点和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与体验:学生观察教材中的秋天景物图片,感受秋天的美。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和体验,增加对秋天的感受。
3.示范与讲解:教师示范绘画技巧和步骤,讲解如何表现秋天的美景。
4.创作与指导: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合理的绘画技巧和材料,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秋天画作。
5.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进步和优点。
七.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课题:《留住秋天》2.教学目标:发现秋天美、表现秋天美、创作秋天美3.绘画技巧:线条、颜色、构图等八.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学生对秋天美景的观察和发现能力。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1. 留住秋天》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11. 留住秋天》是一堂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的课题。
秋天是一个五彩斑斓的季节,充满了丰富的视觉和感官体验。
这个课题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学会用美术的方式留住秋天的美好。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创作方法和素材,如剪纸、拼贴、绘画等,以及丰富的图片和文字指导,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色彩、形状有一定的认识和掌握。
他们善于观察,喜欢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秋天的感知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引导和启发,帮助他们发现秋天的美,并用美术的方式表达出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感受秋天的美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引导学生运用剪、贴、画等技法,创作出富有秋天气息的美术作品。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秋天,发现秋天的美,学会用美术的方式表达秋天。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剪、贴、画等技法,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秋天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景物,发现秋天的美。
2.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剪、贴、画等技法。
3.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秋天的图片、实物等教学素材。
2.准备剪刀、胶水、画纸、画笔等美术创作工具。
3.准备相关的视频、课件等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实物等素材,引导学生观察秋天,让学生谈谈对秋天的印象。
通过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秋天的美。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关于秋天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分析这些作品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通过分析,让学生了解秋天的美可以通过剪、贴、画等技法表现出来。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创作实践。
每组选择一种技法,如剪纸、拼贴或绘画,创作一幅富有秋天特色的美术作品。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小学美术湘美版三年级上册 11. 留住秋天教案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留住秋天》2. 教学年级和班级:小学三年级3. 授课时间:第11课时4. 教学时数: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和美丽景色,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 学习使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回顾秋天的特点,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秋天的认识和感受。
2. 讲解和示范如何使用水彩、蜡笔等绘画工具,描绘秋天的景色。
3. 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图片,学习如何表现秋天的色彩和氛围。
4. 组织学生进行绘画实践,创作一幅以“留住秋天”为主题的画作。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老师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回顾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 老师讲解如何使用绘画工具和材料,示范描绘秋天的景色,强调秋天的色彩和氛围。
3. 学生实践(20分钟)- 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开始绘画实践,创作自己的作品。
4. 评价与展示(10分钟)- 学生相互评价,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老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作业与拓展】1.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可以尝试用其他材料或方式表现秋天的景色。
2.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秋游,实地观察秋天的景色,为创作积累素材。
【教学反思】课后,老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学科核心素养:1. 美术鉴赏能力:通过观察秋天的图片和实景,学生能够感受秋天的色彩、形态和氛围,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
2. 艺术表现能力:学生运用所学绘画技巧,用画笔和水彩等材料,自主创作一幅表现秋天景色的画作,提升艺术表现力。
3. 创新思维能力:在创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设计独特的画面构图和色彩搭配,培养创新思维。
4. 文化理解与传承:了解秋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寓意和象征,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文化传承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