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与初诊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度的相关性
- 格式:pdf
- 大小:153.09 KB
- 文档页数:2
内科学:结缔组织病1、单选女性,30岁,出现蛋白尿3个月,24小时尿蛋白总量为35g,有肘、肩、双手指关节疼痛病史已2年,为明确诊断,最需要做的检查是()A.抗核抗体谱检查B.肾功能检查C.抗"O"检(江南博哥)查D.类风湿因子E.C反应蛋白正确答案:A2、单选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最佳筛选试验是()A.ANAB.ESRC.抗双链DNA抗体D.抗Sm抗体E.抗磷脂抗体正确答案:A3、单选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相关的抗体是()A.ANAB.抗Sm抗体C.抗RNP抗体D.抗dsDNA抗体E.抗PCNA抗体正确答案:D4、单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体阳性易形成动、静脉血栓的是()A.ANAB.抗核糖体RNP抗体C.抗磷脂抗体D.抗Sm抗体E.抗双链DNA抗体正确答案:C5、单选下列描述中哪项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具特征的临床表现()A.多发性口腔溃疡B.蝶形红斑C.雷诺现象D.光过敏E.肾小管酸中毒正确答案:B6、单选下列关于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叙述,错误的是()A.长期应用B.口服用药C.不能控制病情进展D.不单独使用E.有效缓解症状正确答案:A7、单选女性,47岁,反复低热半年余,伴双手腕关节及掌指关节肿痛,晨起关节有胶黏着样感觉,症状加重时脚踝部可见大小不一、无压痛的皮下结节,伴口干,查血白细胞9.3×10/L,血红蛋白93g/L,血沉83mm/h,ANA(-),RF (+),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风湿关节炎B.系统性红斑狼疮C.干燥综合征D.类风湿关节炎E.痛风性关节炎正确答案:D8、单选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体阳性易形成习惯性流产的是()A.抗磷脂抗体B.抗双链DNA抗体C.抗Sm抗体D.ANAE.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正确答案:A9、单选用于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最常用实验室检查是()A.血沉B.抗核抗体C.类风湿因子D.C反应蛋白E.关节滑液检查正确答案:C10、单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双链DNA抗体滴度升高的最主要临床意义是()A.心脏受累B.肝脏受累C.肾脏受累D.肺脏受累E.其他脏器受累正确答案:C11、单选不属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特点的是()A.女性多见B.起病隐匿C.好发于60岁以上老年人D.早期小关节受累E.可致关节畸形与功能障碍正确答案:C12、单选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点,错误的是()A.晨僵见于95%以上患者B.多由腕、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开始C.类风湿结节多位于关节隆突部位皮下D.晚期出现手指关节鹅颈样畸形E.活动期可见血小板减少正确答案:E13、单选下列哪项属于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病理表现()A.血管炎B.类风湿结节C.纤维蛋白沉积D.滑膜炎E.淋巴细胞浸润正确答案:D14、单选下列描述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疼痛的临床特征,错误的是()A.持续性但时轻时重B.腕、掌指关节最常见C.关节间游走性疼痛D.双侧对称性E.趾、膝、踝关节也可出现正确答案:C15、单选女性,29岁。
抗MCV抗体、抗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及其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张宪波;刘月皎【期刊名称】《广西医学》【年(卷),期】2024(46)1【摘要】目的探讨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CV)抗体、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其与RA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74例RA患者(RA组)、95例结缔组织病患者(非RA组)和6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
基于红细胞沉降率的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ESR)将RA组患者分为高活动期组(n=22)、中活动期组(n=18)、低活动期组(n=14)和缓解期组(n=20)。
比较RA组、非RA组、健康对照组之间的血清抗MCV抗体、血清抗CCP抗体、血清类风湿因子(RF)和ESR阳性率,以及RA不同活动期组之间的血清抗MCV抗体水平、血清抗CCP抗体水平、血清RF水平和ESR。
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抗MCV抗体水平、血清抗CCP抗体水平、血清RF水平和ESR单独及联合诊断RA的价值。
分析RA组患者血清抗MCV抗体水平、血清抗CCP抗体水平、血清RF水平和ESR与DAS28-ESR的相关性。
结果(1)RA组的血清抗MCV抗体、血清抗CCP抗体、血清RF和ESR阳性率高于非RA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非RA组的血清抗CCP抗体、血清RF 和ESR阳性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但两组的血清抗MCV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缓解期组、低活动期组、中活动期组、高活动期组的血清抗MCV抗体水平、血清抗CCP抗体水平和ESR依次升高(P<0.05);高活动期组血清RF水平高于其他3组(P<0.05),其他3组之间的血清R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血清抗MCV抗体水平、血清抗CCP抗体水平单独诊断RA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85,且均大于血清RF水平和ESR的AUC(P<0.05);血清抗MCV抗体水平与血清抗CCP抗体水平诊断RA的敏感度、特异度、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抗MCV抗体水平、血清抗CCP抗体水平、血清RF水平和ESR联合诊断RA的AUC达0.935,大于任意单一指标诊断RA的AUC(P<0.05)。
血清信号素3A在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宋丽云;宋丽青;戴薇;曾频频;谭立明【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24(22)6【摘要】目的通过检测血清信号素3A(Sema3A)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RA的诊断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到赣州市人民医院就诊者并分为三组:(1)RA组(病情活动性RA 51例,病情非活动性RA 52例)。
(2)非RA组患者93例。
(3)健康对照组(HC)50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Sema3A、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anti-CCP)和抗RA33抗体(anti-RA33);散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和C-反应蛋白(CRP);魏氏法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
结果RA组血清Sema3A、anti-CCP、RF和anti-RA33表达水平分别为(27.15±8.19)ng/ml、131.31(399.50)U/ml、105.90(167.50)U/ml和30.80(23.80)U/ml,与非RA组和HC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
Sema3A对RA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76,标准误为0.03,95%可信区间(95%CI)为0.70~0.82。
ROC曲线分析各项指标对RA的诊断显示,特异度最高的是anti-CCP(Sp=0.92),灵敏度最高的是RF(Se=0.83),约登指数和曲线下面积最高的是anti-CCP(YDI=0.73,AUC=0.85)。
RA病情活动组和非活动组血清Sema3A水平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血清Sema3A与ESR、CRP、DAS28均呈负相关(r=-0.54,r=-0.66,r=-0.42,P<0.01)。
结论Sema3A对RA患者具有良好诊断价值,与非RA患者比较具有鉴别诊断价值,且可以用来判断RA疾病的严重程度。
【总页数】4页(P5-8)【作者】宋丽云;宋丽青;戴薇;曾频频;谭立明【作者单位】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赣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赣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3.22【相关文献】1.血清COMP蛋白、转甲状腺素蛋白及维生素D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2.趋化因子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a在肝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3.尿信号素3A联合肾阻力指数对脓毒症患儿继发肾损伤早期预测价值研究4.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检测对慢性肾脏疾病3a~5期非透析患者心功能损伤诊断的价值5.信号素蛋白3A通过Notch1信号通路参与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作者:蒋磊英来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年第15期【摘要】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60例RA患者,其中包括活动期40例与非活动期20例,另選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所有受检者接受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C3、C4)检测,比较检测结果。
结果:RA活动期组与RA非活动期组患者IgG水平较健康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A活动期组C3水平较RA非活动期组、健康组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IgA、IgM、C4水平方面,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清IgG可作为临床诊断RA的参考指标,而血清C3可作为RA活动状态的监测指标。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为风湿免疫科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晨僵、手足腕踝颞颌关节等关节炎及关节畸形等,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临床对RA具体病因还未完全明确,很多学者认为其发病可能与感染因子、关节滑膜增生以及细胞、体液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其中体液免疫紊乱为RA发病最为重要的因素,而血清免疫球蛋白与补体系统又为体液免疫中较为重要的部分[1]。
因此,本研究观察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C3、C4)在RA患者血液中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检测意义。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60例RA患者,其中包括活动期40例与非活动期20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
所有受检者肝肾功能均正常,同时排除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其他免疫系统疾病以及其他类型风湿性疾病者。
RA活动期组中男12例,女28例;年龄30~78岁,平均年龄(56.2±8.6)岁;非活动期组中男6例,女14例;年龄31~75岁,平均年龄(56.7±8.3)岁;健康组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28~77岁,平均年龄(55.8±8.0)岁。
2024年医疗卫生行业继续教育-临床内科学-内分泌学-风湿免疫疾病诊疗进展课后练习答案目录一、2023年类风湿关节炎诊疗进展 (1)二、风湿病的靶向药物诊疗规范 (3)三、MRI在axSpA诊疗管理中的应用和进展 (5)四、系统性红斑狼疮规范诊治及进展 (7)五、类风湿关节炎的危害和预防 (9)六、强直性脊柱炎的规范诊治 (11)七、超声与风湿病 (12)八、痛风的规范化诊疗及进展 (14)九、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的诊治难点和进展 (16)十、类风湿关节炎的达标治疗 (18)十一、难治性痛风诊治新进展 (20)十二、骨关节炎的诊治 (21)一、2023年类风湿关节炎诊疗进展1.首次证明ADAb与托珠单抗治疗无应答存在相关性的研究是()A.ABIRISK研究B.Nipocalimab研究C.RABBIT研究D.GLORIA研究E.NORD-STAR研究参考答案:A2.一项发表于2023年新英格兰杂志peresolimab(II)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peresolimab在第()周DAS28较基线改善更显著A.10B.12C.14D.16E.18参考答案:B3.根据瑞典ARTIS项目的数据,不属于巴瑞替尼相对于依那西普在安全性方面优势的是()A.MACE发生率更少B.因AE导致中断治疗的发生率更低C.带状疱疹发生率更低D.严重感染发生率更低E.以上都正确参考答案:C4.在大型多国真实世界RA注册研究(JAK-pot)中,与TNFi相比,JAKi组的MACE发生率如何()A.显著更高B.显著更低C.未发现显著更高D.未发现显著更低E.无法确定参考答案:C5.GLORIA研究的结果表明,低剂量GC治疗RA()后停用,其安全性比较好A.6个月B.8个月C.12个月D.18个月E.24个月参考答案:E二、风湿病的靶向药物诊疗规范1.首个作用于BLyS的一种重组的完全人源化IgG2λ单克隆抗体是()A.贝利尤单抗B.泰他西普C.利妥昔单抗D.阿仑单抗E.阿巴西普参考答案:A2.风湿疾病中,不属于生物制剂的是()A.肿瘤坏死因子a抑制剂B.T细胞调节剂C.B细胞调节剂D.JAK激酶抑制剂E.非中和性抗体参考答案:D3.下列属于白介素17拮抗剂的是()A.西伐单抗B.托珠单抗C.依奇珠单抗D.阿达木单抗E.列洛西普参考答案:C4.目前发现Janus激酶有4个家族成员中,仅存在于骨髓和淋巴系统的是()A.JAK1B.JAK2C.JAK3D.TYK2E.TYK3参考答案:C5.生物制剂和小分子靶向药物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包括()A.使用前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B.使用前需做好感染的筛查C.使用前需做好肿瘤的筛查D.用药期间需注意随访药物可能出现的副反应E.以上都正确参考答案:E三、MRI在axSpA诊疗管理中的应用和进展1.根据1984年修订的纽约诊断标准,可以确诊为AS的是()A.双侧骶髂关节炎Ⅰ级,胸廓扩展范围小于同年龄和性别的正常值B.单侧骶髂关节炎Ⅲ级,胸廓扩展范围大于同年龄和性别的正常值C.双侧骶髂关节炎Ⅱ级,胸廓扩展范围大于同年龄和性别的正常值D.单侧骶髂关节炎Ⅳ级,胸廓扩展范围小于同年龄和性别的正常值E.腰椎在前后和侧屈方向活动受限,胸廓扩展范围小于同年龄和性别的正常值参考答案:D2.加拿大脊柱关节炎协会(SPARCC)-脊柱活动性MRI评分中,每个层面每个VU最多为()分A.2分B.4分C.6分D.8分E.10分参考答案:C3.关于脊柱关节炎描述错误的是()A.是一组慢性炎症性风湿性疾病B.具有特定的临床和遗传特征C.以非对称性、寡关节炎、附着点炎或指(趾)炎为突出特点D.与HLA-B27无关E.以强直性脊柱炎为原型参考答案:D4.ASAS对中轴型SpA的分类标准规定,腰背疼痛时长为()A.≥1 个月B.≥3 个月C.≥4 个月D.≥6 个月E.≥12 个月参考答案:B5.MRI在关节部位应用中,对观察炎性病变有帮助的是()A.T1WIB.T1W2C.脂肪抑制技术D.PDWIE.骨成像序列参考答案:C四、系统性红斑狼疮规范诊治及进展1.“洋葱皮样病变”是指小动脉周围有显著向心性纤维增生,明显表现于()A.肝总动脉B.脾中央动脉C.下腔静脉D.脾静脉E.肾动脉参考答案:B2.几乎所有SLE均有肾脏病理学改变()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狼疮肾炎中最常见的是()A.局灶性狼疮肾炎B.膜增生性狼疮肾炎C.膜性狼疮肾炎D.弥漫性狼疮肾炎E.轻微系膜性狼疮肾炎参考答案:D4.抗核抗体谱中,和干燥综合征相关的是()A.抗rRNP抗体B.抗RNP抗体C.抗Sm抗体D.抗SSB(La)抗体参考答案:D5.对处于疾病活动期的SLE患者,建议至少每()评估()疾病活动度,如果出现复发,则应按照疾病活动来处理A.半个月,1次B.1个月;1次C.3个月,1次D.6个月,两次参考答案:B五、类风湿关节炎的危害和预防1.抗CCP和RF在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早期就能够被检测到,即使是在临床症状首次出现之前数年,两者均有助于预测关节炎()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发现RA临床前期的筛查手段不包括()A.握力测试B.血清学检查C.血常规D.关节超声E.核磁共振参考答案:C3.不属于RA高风险人群的是()A.干燥综合征患者B.更年期、哺乳期女性C.长期在炎热潮湿的地方工作和生活者D.血缘亲属中有类风湿关节炎者E.口腔卫生欠佳、有牙周炎等口腔疾病者参考答案:C4.类风湿关节炎可累计全身多个脏器,其表现不包括()A.干燥性角结膜炎B.周围神经病变C.雷诺现象D.血小板减少E.骨质疏松样改变参考答案:D5.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A.慢性的B.炎症性的C.系统性的D.是一种自身免疫病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六、强直性脊柱炎的规范诊治1.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首次出现症状和首次确诊的年龄平均延迟诊断()年A.7B.8C.9D.10参考答案:C2.下面哪些表现未提示需要更积极的干预治疗,以预防更进一步的结构进展()A.基线CRP升高B.NSAIDs应答不佳C.MRI检测到明显脂肪浸润以及骨芽形成D.脊柱强直参考答案:D3.下面哪些药物明确不能抑制AS患者中轴关节放射学进展()A.NSAIDsB.MTXC.TNFiD.IL-17i参考答案:B4.下面哪类药物不用于AS原发病的治疗()A.TNFiB.IL-17iC.IL-6iD.JAKi参考答案:C5.下面关于axSpA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哪句话是对的()A.Nr-axSpA和AS的患者在功能损害和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方面没有太大差别B.Nr-axSpA患者在功能损害和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方面比AS患者轻C.Nr-axSpA患者在功能损害和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方面比AS患者重D.Nr-axSpA患者功能损害比AS患者轻,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AS患者没有太大差别参考答案:A七、超声与风湿病1.RA分类标准评分表中所占权重最大的是()A.血清学B.滑膜炎持续时间C.急性相反应物D.关节受累参考答案:D2.颞动脉超声(TAUS)是即使在学习阶段也能排除()的可靠技术A.亚临床滑膜炎B.RAC.PsAD.GCA参考答案:D3.PsA与RA超声表现的区别,下面描述错误的是()A.指(趾)炎是RA特有的,PsA少见B.早期PsA与早期RA相比,骨侵蚀较少C.PsA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炎症更明显D.在MCP关节处的伸肌筋腱膜炎以及皮筋膜增厚和软组织水肿参考答案:A4.关节积液和滑膜增生在超声上的表现相同的是()A.移动性B.关节间异常的低回声或无回声C.压缩性D.是否有多普勒信号参考答案:B5.在超声引导下滑膜活检中,对超声下病变最严重的()关节进行针刺穿刺滑膜活检A.手部B.脚部C.肘部D.膝部参考答案:A八、痛风的规范化诊疗及进展1.下列哪一项不是痛风的临床特征()A.高尿酸血症B.反复发作急性关节炎C.痛风石D.心脑血管病参考答案:D2.下列选项都是2022年英国NICE痛风诊断与管理指南中的内容,其中错误的是()A.有以下情况之一应怀疑痛风:第一跖趾关节(MTP1)迅速出现剧烈疼痛并伴有红肿(通常在夜间);出现尿酸性肾结石B.如果怀疑是化脓性关节炎,应立即转诊C.对于出现慢性炎症性关节痛的患者,应考虑慢性痛风性关节炎D.如果痛风的诊断仍然不明确,可考虑关节穿刺和显微镜检查关节液参考答案:A3.痛风疾病状态定义有三个阶段,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的是()A.临床前阶段B.临床阶段C.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D.疾病病程参考答案:C4.2022年英国NICE痛风诊断与管理指南指出,预防痛风急性发作首选药物是()A.秋水仙碱B.NSAIDsC.短程糖皮质激素D.IL-1抑制剂参考答案:A5.在2022年NICE指南中,控制通风急性发作的二线药物是()A.秋水仙碱B.NSAIDsC.短程糖皮质激素D.IL-1抑制剂参考答案:D九、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的诊治难点和进展1.AS诊断性检查有()A.骶髂关节和椎旁肌肉压痛B.骶髂关节及脊柱X线C.高分辨CT扫描D.骶髂关节MRE.以上都包括参考答案:E2.下列关于AS治疗预后的说法错误的是()A.症状通常持续几十年,无论是疾病早期还是晚期都对患者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B.应强调AS的临床病程和疾病严重程度有很强的异质性,部分患者病情反复发作、持续进展,另一部分可能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C.与一般人群相比,AS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女性的标准化死亡率高于男性D.仅局部受累的轻度AS患者可以几乎不影响机体功能和工作能力参考答案:C3.下面2009年ASAS炎性背痛诊断标准中,说法错误的是()A.发病年龄<40岁B.隐匿起病C.活动后症状好转D.休息时加重E.夜间痛(起床后未见好转)参考答案:E4.下列AS分类诊断标准中,目前使用最多的是()A.1984年修订的AS纽约标准B.ASAS推荐的中轴型SpA分类标准C.欧洲脊柱关节病研究组(ESSG)D.Amor参考答案:A5.下列不属于AS关节外临床表现的是()A.前葡萄膜炎B.髋部受累C.回肠和结肠粘膜炎症D.银屑病参考答案:B十、类风湿关节炎的达标治疗1.在判断RA疾病活动性方面,已明确的核心关注点不包括()A.关节肿胀数B.CRP数值C.关节压痛数D.骨密度E.患者整体感受参考答案:D2.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现状,不正确的是()A.一旦得了风湿病,就会致残B.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不能治愈的慢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因此不存在病因治疗C.由于患者和公众的认知程度不高,就诊延误、自我治疗不当等现象十分常见D.炎症控制不好,或者疼痛减轻即随意减停药,是影响预后的负面因素;许多患者因此出现骨侵蚀,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E.RA的治疗策略与方法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新疗法不断涌现,临床疗效明显改善参考答案:A3.临床研究提示,不同定义决定了不同缓解比例;而最严格的缓解标准是ACR/EULAR2010标准,达到ACR/EULAR缓解的RA患者的关节功能优于DAS28缓解患者()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类风湿关节炎,以()性多发,男女之比为()A.女,1:1.5B.女,1:10C.女,1:3D.男,2:1E.男,3:1参考答案:C5.RA的治疗经历过非常大的演化,医学界不断发掘新药物,然后又不断验证、甚至否定;目前,较为肯定的治疗药物或方式是()A.激素B.金制剂C.甲氨蝶呤D.全身淋巴结的 X 线照射参考答案:C十一、难治性痛风诊治新进展1.属于选择性COX-2药物的是()A.双氯芬酸钠B.艾瑞昔布C.扶他林D.布洛芬E.吲哚美辛参考答案:B2.难治性痛风治疗的关键在于()A.改善生活方式B.有效镇痛C.降尿酸持续达标D.积极处理合并症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3.下列属于低嘌呤食材的是()A.黄豆B.香菇C.龙虾D.海蜇皮E.猪脑参考答案:D4.难治性痛风患者可以长期碱化尿液:使用碳酸氢钠或枸橼酸盐制剂,使尿PH维持在(6.2-6.9),每2h测尿pH以指导调剂量()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5.不符合抗炎镇痛药使用原则的是()A.痛风急性发作时,越早使用效果越好B.急性发作后36小时使用效果不佳C.糖皮质激素为一线用药D.预防治疗时,疗程为3-6个月E.秋水仙碱为一线用药参考答案:C十二、骨关节炎的诊治1.关于OA的临床表现,描述不正确的是()A.一般起病隐匿,但进展迅速B.疼痛多发生于活动以后,休息可以缓解C.晨僵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30分钟D.疼痛主要由关节其他结构如滑膜、骨膜、软骨下骨及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等受累引起E.疼痛严重而持续者,常伴发焦虑和抑郁状态参考答案:A2.快速进展性OA多见于髋关节,疼痛剧烈;()即可诊断A.6个月内关节间隙增加2mm或以上者B.12个月内关节间隙增加2mm或以上者C.6个月内关节间隙减少2mm或以上者D.12个月内关节间隙减少2mm或以上者参考答案:C3.OA的非药物治疗不包括()A.物理治疗B.活动/行动支持C.充足日晒D.矫形支具参考答案:C4.不属于OA治疗的药物是()A.NSAIDsB.氨基葡萄糖C.钙剂D.硫酸软骨素E.曲马多参考答案:C5.手OA多见于中、老年女性,()最常累及A.膝关节B.远端指间关节C.第一腕掌关节D.肘关节E.肩锁关节参考答案:B。
血常规指标如何判断RA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类风湿关节炎(RA)是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特点是以关节滑膜为代表的不同器官的慢性、渐进性炎症,导致关节损伤和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影响寿命。
炎症反应是RA致残和死亡最主要的机制,因此应用可靠的指标评价RA炎症程度对预测长期预后十分重要。
血常规是临床最为基本的且不可或缺的血液检查,报告单包括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细胞体积等,并可衍生出其他相关指标。
血常规改变可以协助临床医师筛查血液系统疾病,初步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如感染、贫血等。
RA可引起循环血中细胞数量和成分改变,血液系统改变是RA重要的关节外表现之一,因此血常规结果与RA关系密切。
那么,血常规指标是如何判断RA活动性的呢?1 白细胞参数RA发病机制不明确,但目前研究已发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均通过不同途径参与RA的发生发展。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作为免疫细胞,可释放多种炎性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反之,炎症细胞因子可激活炎性免疫细胞。
在RA病理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细胞中,中性粒细胞的细胞毒性潜力最强。
原因在于它能够释放降解酶、活性氧,以及近年研究新发现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其在杀灭胞外微生物的同时提供自身抗原,与自身抗体的产生有关。
RA患者常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异常升高,但中性粒细胞减少亦不少见。
T淋巴细胞亚群是RA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细胞组分,迄今为止研究认为Th17与Treg细胞比例失衡为RA发病机制的关键。
B淋巴细胞可通过抗体依赖及非抗体依赖途径参与RA发病、发展过程。
但是,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与RA活动性的关系,研究结果不一。
因感染、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免疫抑制剂、激素等多种因素均能影响白细胞指标,其敏感度及特异性均不佳。
临床工作中最常用的炎症指标是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二者是计算RA活动性指标DAS28评分的基础。
然而,这二者均有局限性,如仅能反应短期炎症反应、易受其他合并炎症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