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值分析 数值逼近课件PP3
- 格式:pps
- 大小:165.50 KB
- 文档页数:8
第三章 函数逼近与曲线拟合1 函数的逼近与基本概念1.1问题的提出多数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只提供加、减、乘、除四种算术运算指令,因此为了计算大多数有解析表达式的函数的值,必须产生可用四则运算进行计算的近似式,一般为多项式和有理分式函数.实际上,我们已经接触到两种逼近多项式,一种是泰乐多项式,一种是插值多项式.泰乐多项式是一种局部方法,误差分布不均匀,满足一定精度要求的泰乐多项式次数太高,不宜在计算机上直接使用.例如,设()f x 是[1,1]-上的光滑函数,它的Taylor 级数0()k k k f x a x ∞==∑,()(0)!k k f a k =在[1,1]-上收敛。
当此级数收敛比较快时,11()()()n n n n e x f x s x a x ++=-≈。
这个误差分布是不均匀的。
当0x =时,(0)0n e =,而x 离开零点增加时,()n e x 单调增加,在1x =±误差最大。
为了使[1,1]-的所有x 满足()()n f x s x ε-<,必须选取足够大的n ,这显然是不经济的。
插值函数出现的龙格现象表明,非节点处函数和它的插值多项式相差太大。
更重要的是,实际中通过观测得到的节点数据往往有各种误差,此时如果要求逼近函数过全部节点,相当于保留全部数据误差,这是不适宜的。
如图1所示,给出五个点上的实验测量数据,理论上的结果应该满足线性关系,即图1中的实线。
由于实验数据的误差太大,不能用过任意两点的直线逼近函数。
如果用过5个点的4次多项式逼近线性函数,显然误差会很大。
实验数据真函数插值多项式逼近精确的线性逼近图11.2范数与逼近一、线性空间及赋范线性空间要深入研究客观事物,不得不研究事物间的内在联系,给集合的元素之间赋予某种“确定关系”也正是这样的道理.数学上常把在各种集合中引入某些不同的确定关系称为赋予集合以某种空间结构,并将这样的集合称为空间.最常用的给集合赋予一种“加法”和“数乘”运算,使其构成线性空间.例如将所有实n 维数对组成的集合,按照“加法”和“数乘”运算构成实数域上的线性空间,记作n R ,称为n 维向量空间.类似地,对次数不超过n 的实系数多项式全体,按通常多项式与多项式加法及数与多项式乘法也构成数域R 上一个线性空间,用n H 表示,称为多项式空间.所有定义在[,]a b 上的连续函数集合,按函数加法和数与函数乘法构成数域R 上的线性空间,记作[,]C a b .类似地,记[,]p C a b 为具有p 阶连续导数的函数空间.在实数的计算问题中,对实数的大小、距离及误差界等是通过绝对值来度量的.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对一般线性空间中的向量大小和向量之间的距离进行度量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在一般线性空间上,赋予“长度”结构,使线性空间成为赋范线性空间.定义1 设X 是数域K 上一个线性空间,在其上定义一个实值函数,即对于任意,x y X ∈及K α∈,有对应的实数x 和y ,满足下列条件(1) 正定性:0x ≥,而且0x =当且仅当0x =;(2) 齐次性:x x αα=;(3) 三角不等式:x y x y +≤+;称为X 上的范数,定义了范数的线性空间就称为赋范线性空间.以上三个条件刻划了“长度”、“大小”及“距离”的本质,因此称为范数公理.对n X 上的任一种范数,n X ∀∈x,y ,显然有±≥-x y x y .n R 上常用的几种范数有:(1) 向量的∞-范数:1max i i nx ∞≤≤=x(2) 向量的1-范数:11n i i x ==∑x(3) 向量的2-范数:12221()n i i x ==∑x (4) 向量的p -范数:11()n p pi p i x ==∑x其中[1,)p ∈∞,可以证明向量函数()p N x x ≡是nR 上向量的范数. 前三种范数是p -范数的特殊情况(lim p p ∞→∞=x x ).我们只需表明(1).事实上1111111max max max n n p pp p i i i i i n i n i n i i x x x x ≤≤≤≤≤≤==⎛⎫⎛⎫≤≤≤ ⎪ ⎪⎝⎭⎝⎭∑∑及max 1p →∞=,故由数学分析的夹逼定理有1l i m ma x i p p i nx ∞→∞≤≤==x x 。
第三章样条插值与曲线拟合
学习目标:掌握分段线性插值、分段Hermite插值、样条插值
方法以及贝齐尔曲线拟合曲
线的方法。
重点是分段线性
插值、分段Hermite插值、样
条插值。
1901年龙格(Runge )给出一个例子:
,定义在区间[-1,1]上,这是一个很光滑的函数,它的任意阶导数都存在,对它在[-1,1]上作等距节点插值时,插值多项式的情况见图1
§1多项式插值的龙格现象
22511)(x
x f +=
俄罗斯数学家伯恩斯坦(C.H.Bernstein )在1916年还给出如下定理。
定理1函数在[-1,1]上取n 个等距节点,构造n-1次插值多项式,当n 增大时,除了-1,0,1三点外,在[-1,1]中任何点处都不收敛于。
x x f =)(1,11=-=n x x )(1x P n -x 上述介绍的现象和定理告诉我们用高次插值多项式是不妥当的,从数值计算上来看也是这样,前一章介绍过的差分的误差传播会随阶数的提高越来越严重,因此,实践上作插值时一般只用一次、二次,最多用三次插值多项式。
而提高插值精度的方法,可采用分段插值:
譬如在[a,b]上定义的连续函数,在[a,b]上取节点构造一个分段一次多项式,即在上为由一次插值的余项知在上,
)
(x f b
x x x x a n n =<<<<=-121 )(x L )(x L ],[1+i i x x i i i i i i i i x x x x x f x x x x x f --+--++++1111)()()
)()(,,()()()(11++--=-=i i i i x x x x x x x f x L x f x R ],[1+i i x x 228
)(h M x R ≤
§2 样条插值
定义1 对于[a ,b ]上给定的分划:,若满足:
(1)在中为3次多项式;
(2)在(a,b)上的一阶、二阶导数都连续;则称为三次样条函数。
b x x x a x n n =<<<<=-121 )(x s )(x s )
(x s )(x s ],[1+i i x x 为了能唯一确定的3次样条插值函数,还要附加两个方程。
且通常是在区间[a,b]的两个端点上各补充一个条件,这种加在边界上的条件称为边界条件。
通常有如下3种情况:
)(x f
1.给定端点的一阶导数值,即
,,这种情况称为D1样条;
2.给定端点的二阶导数值,即
,,这种情况称为D2样条。
特别当时,称为自然样条;
3.去掉的条件,但要求,,,这种情况称为周期样条。
)()(11x f x s '=')()(n n x f x s '=')()(11x f x s ''='')()(n n x f x s ''=''0)()(1=''=''n x s x s )()(n n x f x s =)()()(11n x s x f x s ==)()(1n x s x s '=')()(1n x s x s ''=''
§3 贝齐尔曲线
定义2 设是平面上依次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的n+1个点,
是定义在上的n 次伯恩斯坦(Bernstain )多项式的n+1个基函数,则称
(23)为n 次贝齐尔曲线,称为控制点。
n i y x P i i i ,,2,1,0, =⎪⎭⎫ ⎝⎛=⎪⎪⎭⎫ ⎝⎛-==-=-)!(!!,,,2,1,0)1()(,i n i n C n i t t C t B n i i n i
n i n i 10≤≤t ∑===⎪⎪⎭
⎫ ⎝⎛n i n i i t B P t P t y t x 0,)
()()()(),,1,0(n i P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