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病人护理教案讲稿
- 格式:doc
- 大小:65.50 KB
- 文档页数:6
目录•慢性支气管炎概述•慢性支气管炎病人护理评估•慢性支气管炎病人护理措施•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康复期管理与教育指导•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慢性支气管炎概述发病机制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通常认为是多种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这些因素包括吸烟、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空气污染、感染因素等。
其中,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最重要的环境发病因素。
定义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或更长时间,连续2年或2年以上,并排除其他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疾病。
定义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分型临床表现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
症状在冬春季或气候突变时加重,夏季或气候转暖时减轻。
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随着病情进展,呼吸困难逐渐加重。
分型根据病程和临床表现,慢性支气管炎可分为单纯型和喘息型。
单纯型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型除有咳嗽、咳痰外,尚有喘息,伴有哮鸣音,喘鸣在阵咳时加剧,睡眠时明显。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诊断标准根据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或更长时间,连续2年或2年以上,并排除其他心肺疾病后,可作出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
鉴别诊断慢性支气管炎需要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等疾病进行鉴别。
支气管哮喘多在儿童或青少年期起病,以发作性喘息为特征;支气管扩张症多有持续或反复的咳嗽、咳痰或咳脓痰;肺结核常有发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
预后及影响因素预后慢性支气管炎的预后因个体差异而异。
部分患者病情可控制,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而另一些患者可能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导致严重呼吸困难和肺功能下降。
影响因素影响慢性支气管炎预后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职业暴露、家族史等。
其中,吸烟是影响预后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及时诊断和治疗也对预后有重要影响。
慢性支气管炎病人护理评估健康史采集与身体评估01询问病史了解病人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程、发作频率、症状严重程度等。
慢性支气管炎病人护理教案讲稿h u x i z h i q i g u a n y a n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第三次课教案指导学生进行各期各型的比较结合实例简单讲解启发思考再归纳出(指导学生比较各期治疗重点)提问结合已学巩固提问,并举例讲授各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讨论归纳【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复习】▲提问:1.如何决定氧流量2.氧疗注意事项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护理第三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概念 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呈进行性发展的肺部疾病.举例COPD危害性:【病例】病人,女,55岁,咳嗽、咳痰10余年,每年秋冬季节明显,且持续3~4个月。
近1周咳嗽加重,伴发热。
查:T38℃,P116次/分,R32次/分,BP130/75mmHg,双肺可闻及湿啰音。
初步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
【启发思考】――什么是满性支气管炎呢★―――指导学习书本病例得出概念概念★慢性支气管炎―――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常见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吸烟是导致慢支发生的最重要因素。
2.呼吸道感染感染是引起慢支反复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病毒,细菌)3.理化因素长期接触职业性粉尘及化学物质。
4.气候因素:寒冷5.其他:过敏,营养状况【启发思考】:由病因得出出如何对慢支病人进行健康指导二、临床表现★(一)症状:慢性咳嗽,咳痰或伴喘息【举例】临床慢支病人晨起咳嗽严重,黏液痰,一旦感染――脓痰。
(二)体征1.早期可无任何异常体征。
2.伴感染时双肺可闻及湿啰音。
喘息型病人可闻及哮鸣音。
(三)分型分期1.分型:单纯型(咳,痰);喘息型(咳痰喘)2.分期(1)急性发作期:指在一周内出现脓痰,痰量增多,双肺可闻及湿啰音或伴有发热、白细胞增高,或咳嗽、咳痰、喘息任何一项加重。
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护理1.做好疾病的教育工作:护士应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介绍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症状、发展过程和需要采取的治疗措施等。
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病情,掌握合理的用药及呼吸康复训练的方法,提醒患者戒烟、避免过敏原等对疾病有利的措施。
2.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常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护士要监测患者呼吸道状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如提醒患者保持正常呼吸方式,教导正确的咳嗽方式和排痰方式等。
帮助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气道堵塞。
3.规律用药:护士要做好患者用药的指导工作,包括药物的名称、用法、副作用等的详细解释,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并定期进行药物复查,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监测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4.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护士应监测患者居住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流通情况等,并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污染。
如患者有过敏史,应避免接触过敏原。
5.饮食调理:护士应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推荐低盐、低脂、高纤维等营养平衡的饮食,增加免疫力,促进炎症的消退。
此外,要提醒患者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饮酒,戒烟。
6.呼吸康复训练:护士要引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呼吸康复训练,例如深呼吸、吐气操、口腔抽气等,有助于改善肺功能,增强呼吸肌的力量,减轻症状。
7.心理支持:慢性支气管炎可能给患者带来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等。
护士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倾听患者的心声,提供情绪上的支持和安慰,引导患者积极面对疾病,保持良好的心态。
8.定期随访:护士应定期进行患者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及用药情况,解答患者的疑问,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通过定期随访,护理人员可以认识到患者的变化,并对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总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需要综合治疗,包括正确用药、科学合理的饮食、良好的呼吸康复训练、健康的生活习惯等。
通过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疾病对患者的影响。
《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护理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慢性支气管炎的概念,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及怎样护理2、熟悉蛮像支气管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诊断要点3、了解慢性支气管炎的有关检查4、学会对本节涉及到的护理操作进行操作,重点、难点:1、掌握慢性支气管炎的概念,临床表现,治疗要点2、掌握慢性支气管病人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3、学习过程中涉及到的护理技能操作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学法指导:小组讨论小组操作教学过程:一、慢支的概念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以慢性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为临床特征。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慢支的病因较复杂,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l大气污染吸人大气中的刺激性烟雾、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氯气等可损伤支气管粘膜,引起纤毛清除功能降低,粘液分泌增加,致气道防御功能下降,为细菌侵人创造条件。
2吸烟吸烟者患慢支是非吸烟者的2倍。
3感染反复、长期感染是慢支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4过敏因素过敏反应可引起支气管收缩或痉挛,组织损害和炎症反应,进一步发展成慢支。
三、【临床表现】1症状(1)慢性咳嗽一般以晨间咳嗽为主,白天咳嗽较轻,睡前有阵咳(2)咳痰以清晨排痰较多,一般为白色粘液或浆液泡沫痰。
(3)喘息或气促有支气管痉挛者可出现喘息,症状反复发作。
2体征早期无异常体征。
急性发作期,多在背部和两肺下部闻及散在干、湿性啰音,咳嗽后可改变或消失。
啰音的多寡或部位不一定。
喘息型慢支者可闻及哮鸣音和呼气延长。
3临床分型和分期(1)分型①单纯型:以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②喘息型:有咳嗽、咳痰和喘息症状,常伴有哮鸣音,喘鸣于睡眠时明显,阵咳时加剧。
(2)分期①急性发作期:指病人1周内出现脓性或粘液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多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或指1周内“咳”、“痰”、“喘”症状中任何一项明显加重者。
②慢性迁延期: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咳”、“痰”、“喘”症状,迁延达1个月以上。
第三次课教案
【组织教学】
【复习旧课】
【讲授新课】
(概述什么是COPD与慢支,肺气
肿关系)
由病例引出什么是慢支
举例分析病因
举例分析
指导学生进行各期各型的比
较
结合实例简单讲解
启发思考再归纳出
(指导学生比较各期治疗重点)
提问
结合已学巩固提问,并举例
讲授各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讨论归纳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复习】
▲提问:1.如何决定氧流量2.氧疗注意事项
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第三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
概念 COPD
―――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呈进行性发展的肺部疾病.
举例COPD危害性:
【病例】病人,女,55岁,咳嗽、咳痰10余年,每年秋冬季节明显,且持续3~4个月。
近1周咳嗽加重,伴发热。
查:T38℃,P116次/分,R32次/分,BP130/75mmHg,双肺可闻及湿啰音。
初步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
【启发思考】――什么是满性支气管炎呢★―――指导学习书本病例得出概念
概念★慢性支气管炎
―――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常见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吸烟是导致慢支发生的最重要因素。
2.呼吸道感染感染是引起慢支反复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病毒,细菌)
3.理化因素长期接触职业性粉尘及化学物质。
4.气候因素:寒冷
5.其他:过敏,营养状况
【启发思考】:由病因得出出如何对慢支病人进行健康指导
二、临床表现★
(一)症状:
慢性咳嗽,咳痰或伴喘息
【举例】临床慢支病人晨起咳嗽严重,黏液痰,一旦感染――脓痰。
(二)体征
1.早期可无任何异常体征。
2.伴感染时双肺可闻及湿啰音。
喘息型病人可闻及哮鸣音。
(三)分型分期
1.分型:单纯型(咳,痰);喘息型(咳痰喘)
2.分期
(1)急性发作期:指在一周内出现脓痰,痰量增多,双肺可闻及湿啰音或伴有发热、白细胞增高,或咳嗽、咳痰、喘息任何一项加重。
(2)慢性迁延期:不同程度的咳、痰、喘症状迁延不愈一个月以上。
(3)临床缓解期:症状消失或偶有轻微咳,少量痰,2个月以上。
【病例】患者陆某,女,55岁,咳嗽、咳痰10余年,每年秋冬季节明显,且持续3~4个月。
近1周咳嗽加重,伴发热。
查:T38℃,P116次/分,R32次/分,BP130/75mmHg,双肺可闻及湿啰音。
【启发思考】书本病例中病人处于什么期,是哪个类型
三、实验室及特殊检查及诊断要点
(一)检查
1.早期胸部X片和呼吸功能等检查多无异常。
2.伴感染时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加。
3.痰涂片或培养可获得致病菌。
(二)诊断要点(前面已经介绍)复习提问
四、治疗要点★
【启发讨论】有感染时怎样处理没感染时怎样处理
(一)急性发作期
1.控制感染开始时一般根据临床经验用药,同时积极进行痰病原菌培养和药敏实验。
轻者可口服,较重者可肌注或静脉滴注抗生素,常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等抗生素。
2.止咳祛痰常用溴己新(必漱平)、鲜竹沥、乙酰半胱氨酸(痰易净、易咳净)、盐酸氨溴索
3.解痉平喘喘息型慢支,常选用解痉平喘药。
常用氨茶碱、沙丁胺醇等。
(二)慢性迁延期(同上)
(三)临床缓解期
1.增强体质。
2.避免各种致病因素。
3.加强营养。
五、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一)护理诊断(提问)
1.清理呼吸道无效或低效与无效咳嗽、痰液粘稠有关。
2.体温过高与慢支并发感染有关。
(二)护理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已学)。
2.抗生素合理应用★。
(1)青霉素:询问过敏史,现配现用,按时用药。
青霉素G 氨卞西林,阿莫西林
【举例】临床中碰到病人要求将每天两次的青霉素一次输完该怎么办
(2)头孢菌素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之间有部分交叉过敏反应。
对青霉素类过敏者慎用头孢菌素类。
头孢拉定,替他欣
(3)大环内酯类(胃肠道反应)。
口服可以引起胃肠道反应,宜餐后服用。
因食物影响其吸收,一般在餐后3~4h服用。
不能与酸性药同服。
用药期间要多饮水。
对静脉刺激性强,应稀释后缓慢静脉滴注。
红霉素,阿奇霉素
(4)氨基糖苷类(耳,肾毒性)。
注意观察有无眩晕、耳鸣等耳毒性症状,有无肾功能改变等肾毒性症状。
氨基糖苷类刺激性较强,应深部肌肉注射,并注意更换注射部位,或稀释后缓慢静脉滴注。
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奈替米星
(5)氟喹诺酮类
空腹服药,服后多饮水,避免与抗酸剂同服,以免降低本类药的生物利用度。
用药期间,应避免阳光或人造紫外线的直接或间接照射,以免发生光毒性反应或光变态反应。
氧氟沙星
3.观察病情
【启发思考】重点观察――咳嗽咳痰的情况
4.日常护理★
【启发讨论】根据临床表现及治疗,你将如何护理
(1)休息活动护理:适当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
(2)饮食护理: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
(3)环境护理:避免诱发因素。
5.健康指导。
(1)疾病知识。
(2)增强体质,避免诱因:鼓励病人坚持锻炼,加强耐寒能力与机体抵抗力。
注意保暖,预防感冒,积极戒烟,消除及避免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
【小结】
慢支是支气管非特异性炎症。
吸烟、寒冷、呼吸道感染是最重要病因。
主要症状咳、痰、喘。
实验室检查常无异常。
咳、痰、喘每年持续三个月,连续两年或以上,排除其他疾患,即可诊断。
治疗护理重点保持呼吸道通畅,急性发作期抗感染。
【作业布置】
1.慢性支气管炎起病、加重和复发的基本原因是:
A.吸烟
B.呼吸道感染
C.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D.气候变化
E.大气污染
2.慢性支气管炎最突出的症状是:
A.长期反复咳嗽、咳痰
B.发热胸痛
C.反复感染
D.喘息
E.咯血
3.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
A.解痉平喘
B.止咳祛痰
C.输液
D.控制感染
E.吸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