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预算控制浅析
- 格式:pdf
- 大小:540.05 KB
- 文档页数:14
预算与费用控制的技术和方法在日常生活和企业管理中,预算和费用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技术和方法。
预算可以使个人和企业在日常生活和业务活动中更加高效地管理财务资源。
费用控制则是通过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和管理支出,从而增加利润和资本回报。
本文将探讨预算和费用控制的技术和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管理财务资源。
预算的基础预算是一个预测和计划财务收入和支出的过程。
预算的基础是确定财务目标和预测未来的收入和支出。
对于个人而言,预算可以帮助管理个人收入和开支,以确保实现消费目标,如旅游和购买新车等。
对于企业而言,预算可以帮助公司确定收入目标、开支和成本,并为决策提供基础。
通过预算,个人和企业可以了解财务状况、控制开支和规划未来,从而避免浪费资源和支出。
确定预算目标为了制定一个有效的预算,必须先确定预算目标。
预算目标应该明确、可行、可衡量和与财务计划相符。
对于个人而言,预算目标可能包括通过在一年内减少不必要开支和增加储蓄来实现某项支出目标,如支付首付。
对于企业而言,预算目标可能包括利润增长、成本降低或营收增加等。
预测收入和支出预算的核心是预测财务收入和支出。
对于个人而言,收入可能包括工资、奖励和来自投资和股票的收入等。
支出可能包括房租、汽车贷款、食品、旅游和娱乐等。
对于企业而言,财务收入可能包括销售收入、股票和债券收益等。
开支可能包括工资、供应商费用、房租和设备等。
分配收入和预算支出在预测收入和支出后,接下来是分配收入和预算支出。
在个人和家庭预算中,分配收入可能包括通过优化开支和转移部分收入来实现目标。
对于企业而言,收入分配考虑到不同的成本和支出,如股东回报、资本支出和管理费用等。
确认预算差距一旦确定目标并分配收入和支出,接下来是确认预算差距。
预算差距是当前支出和收入与预算的差异。
对于个人而言,预算差距的大小可能会影响个人储蓄和消费决策。
对于企业而言,预算差异可能会影响销售策略、成本控制和利润目标。
费用控制费用控制是一种有效管理财务支出的技术和方法。
关于对管理费用预算控制的几点认识管理费用预算控制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在实践中,对管理费用预算的控制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注重细节,注重管理,全面提高管理费用预算控制的效果。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对管理费用预算控制的认识。
一、重视费用预算控制的重要性管理费用是企业开支的一部分,包括办公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宣传费等,这些费用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本和盈利能力。
只有通过对管理费用预算的合理控制,才能确保企业的长期稳健经营。
费用预算控制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引起企业领导和全体员工的高度重视。
二、建立科学的管理费用预算在进行费用预算控制之前,首先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费用预算。
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和发展战略,合理确定管理费用预算,做到既能保证企业的正常经营运转,又能节约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科学合理的管理费用预算是费用预算控制工作的基础,必须认真制定和执行。
三、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推动管理费用预算控制的深入开展。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体系,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加强对费用开支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费用开支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其次要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机制,对各项费用开支进行规范管理和限额控制,防止超支和浪费。
四、厉行节约,降低成本节约是企业的传统优良品质,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管理费用预算控制中,要厉行节约,降低成本,做到精打细算。
首先要加强对各项费用开支的审批和管理,严格控制费用开支的范围和标准,杜绝不必要的浪费。
其次要倡导员工节约意识,提高绩效奖励制度,激励员工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费用节约和成本控制工作。
五、采用科技手段,提高管理效率现代科技手段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效率和降低成本。
在管理费用预算控制中,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费用开支的监督和管理,实现电子化审批和报销,做到财务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加强成本控制。
会议费用的预算与控制会议作为一种常见的沟通和交流方式,在现代商务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会议举办所需的费用往往不菲,因此预算与控制成为了组织者必须重视和面对的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会议费用的预算与控制方法。
1. 设定预算目标在计划会议时,设定明确的预算目标是预算与控制的基础。
预算目标应考虑会议规模、参与人数、会议地点和时间等因素,并合理平衡各项费用。
在设定预算目标时,应从整体角度考虑,充分了解会议需求和预算限制,确保合理科学地制定预算。
2. 细化费用项目为了更好地控制会议费用,需要对费用项目进行细化。
常见的会议费用包括会议场地租赁、会议材料制作、用餐费用、交通费用、住宿费用以及嘉宾费用等。
将这些费用项目进行分类和分项预算,有助于明确控制重点和及时调整预算。
3. 寻求供应商合作合理选择供应商也是控制会议费用的一种策略。
与可靠的供应商合作,可以获得更有竞争力的价格和更优质的服务。
在选择供应商时,应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和比较,并与多个供应商进行洽谈,以获得最佳报价。
4. 采用节约策略采用节约策略是控制会议费用的重要手段。
例如,在会议材料制作方面可以选择电子版材料替代纸质材料,既节省了成本又符合环保要求;在用餐费用方面可以选择简餐或自助餐替代套餐,以降低成本。
此外,还可以通过灵活安排行程和报销政策等方式进一步降低费用。
5. 实时监控与调整会议费用的控制不仅仅是在预算制定阶段,还需要在会议进行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
通过与供应商的沟通和协商,及时调整预算,并且对超出预算的费用进行合理分摊和控制。
同时,建立完善的费用审核和报销流程,确保费用的透明和可控。
6. 数据分析与总结会议结束后,及时进行费用数据的分析和总结,对比预算与实际费用的差异,找出费用超出的原因,并分析其合理性和影响因素。
在下一次会议预算中,可以根据经验和教训进行合理的调整,进一步提升费用控制水平。
综上所述,会议费用的预算与控制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从设定预算目标、细化费用项目、寻求供应商合作、采用节约策略、实时监控与调整以及数据分析与总结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关于对管理费用预算控制的几点认识1. 引言1.1 管理费用预算控制的重要性管理费用预算控制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成果和长期发展。
对管理费用预算控制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管理费用预算控制有助于明确企业的预算目标和指标。
通过对管理费用进行预算控制,可以为企业制定清晰的经济目标和实现路径,明确各项费用指标,并为实现企业长期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和保障。
管理费用预算控制有助于合理分配资源和控制成本。
通过对费用预算的控制,企业可以有效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管理费用预算控制有助于监督和评估执行情况。
通过对费用预算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费用预算的有效执行,提高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第四,管理费用预算控制有助于及时调整预算方案。
在实际经营中,可能出现各种不可预测的情况,通过对费用预算的控制,可以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确保企业在充满挑战的市场中保持灵活应变的能力。
管理费用预算控制有助于强化内部控制。
通过对费用预算的控制,可以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防范和减少各类风险,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风险管理水平。
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费用预算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通过对管理费用预算的有效控制,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明确预算目标和指标明确预算目标和指标是管理费用预算控制的重要环节。
明确预算目标可以帮助企业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制定相应的费用预算计划。
通过设定具体、可衡量的预算目标,可以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同时也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明确的指引,避免费用在使用过程中的盲目浪费。
明确预算指标是评估费用控制效果的重要依据。
通过设定合理的预算指标,可以实现对费用支出的实时监控和调整,帮助企业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
明确的预算指标还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可比较的标准,方便进行绩效评估和提升管理水平。
关于对管理费用预算控制的几点认识管理费用预算控制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控制成本、提高效益、优化资源配置。
对管理费用预算控制的认识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对管理费用预算控制做一些更深入的探讨。
一、管理费用预算控制的基本概念管理费用预算控制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各项管理费用进行合理的预算安排和科学的控制,以保证企业在实现经营目标的尽可能地减少成本和浪费,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管理费用包括各种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用品、差旅费、培训费、市场推广费用等,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支出。
管理费用预算控制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功,它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合理调配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还能够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加强对管理费用预算控制的认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降低企业成本。
通过管理费用预算控制,企业可以合理安排各项管理费用的支出,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2. 提高企业效益。
管理费用预算控制可以使企业在管理成本方面做到精打细算,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空间,提高企业的效益。
3. 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对管理费用的预算控制,企业可以更加合理地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4. 提升品牌形象。
合理控制管理费用可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具竞争力,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
1. 制定合理的预算计划。
企业在进行管理费用预算控制时,首先要制定合理的预算计划,对各项管理费用进行科学的预算安排,使各项费用得到合理的分配和利用。
2. 加强管理费用的审批和监督。
企业管理者要加强对各项管理费用的审批和监督,建立健全的审批制度和监督体系,防止各种费用的滥用和浪费。
3. 提高管理效率。
企业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费用支出。
4. 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
企业可以采用各种先进的管理技术和工具,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从而降低管理费用支出。
年会方案的费用预算与控制一、形成年会方案的费用预算与控制的重要性年会作为公司的一项年度盛事,旨在宣传企业形象、加强内部沟通、激发员工积极性,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年会方案的实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因此,对于费用的预算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年会方案费用预算与控制的重要性。
二、明确年会目标,合理规划费用预算在制定年会方案时,企业首先应明确年会的目标,比如是加强团队凝聚力、提高员工满意度还是扩大企业影响力。
在明确了年会目标后,企业可以根据目标合理规划年会预算,包括场地租赁、餐饮费用、礼品购买等。
合理规划费用预算能够保证年会的质量和效果,同时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三、细化预算项目,科学控制费用高效的费用控制是年会方案实施的重要环节。
企业应该将年会费用细化到每个项目,包括会议场地费、音响设备租赁费、嘉宾邀请费等。
通过科学控制每个项目的费用,避免过高的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企业还可以与供应商进行多方位的洽谈,争取到更好的价格优惠,进一步降低成本。
四、合理配置资源,避免冗余浪费在年会方案费用预算控制中,合理配置资源也是至关重要的。
企业可以对不同项目的资源需求进行评估,明确资源的紧缺性和优先级。
在资源配置中,应避免冗余浪费,尽可能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
比如,对于场地租赁,可以选择灵活的场地布局,根据参会人数和活动内容合理确定场地面积,避免租用过大的场地造成不必要的费用浪费。
五、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节约费用支出合作伙伴在年会筹备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企业可以与酒店、餐饮公司、礼品供应商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从而获得更多的优惠和折扣。
此外,企业还可以在年会方案中寻找合适的赞助商,将部分费用外包给赞助商承担,从而减轻企业的负担。
六、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降低费用在年会方案实施过程中,提高效率可以进一步降低费用,实现节约。
例如,在会议过程中,可以采用电子化的方案,减少纸质文件的打印和分发,降低印刷费用和人力成本。
浅谈企业费用预算制定和控制摘要:提出费用预算制定和控制的重要性,说明费用预算制定的几种方法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影响,目前费用预算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控制设想。
关键词:企业;利润最大化;费用;制定;控制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01现代企业管理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这一主题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发展的内在要求。
围绕这一目的企业积极发挥管理作用,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管理上的优劣关系到企业最终的强大。
现代企业管理涵盖方方面面,已经打破以往职能管理界限,围绕经济目标企业内部综合协调管理,全面推行预算管理,对经济活动进行计划控制,评价部门业绩。
预算管理水平高低,对企业成本目标,利润实现,现金流量稳定都起着重要作用。
上世纪80年代初西方管理会计在我国广泛采用,推动了我国预算管理应用。
我国早在十年前财政部发文明确企业资本运营和各项财务活动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同时各种预算管理办法相继出台,保证企业预算管理的顺利实施。
企业在面对新的市场条件下,就如何做好费用预算制定和控制,笔者浅谈一点体会。
一、费用预算的制定1.弹性费用预算。
弹性预算是在静态预算基础上延伸出来的。
编制制造费用预算时主要为弹性预算。
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及附加、劳动保护费、折旧费、水电费、运输费等根据计划产量和预计增长比例分别制定预算额,以反映不同产品产量的费用水平。
传统的静态预算详尽地预计经营活动可能达到的某一水平,容易偏离实际经营情况。
实际经营水平不一定完全与预期相同,而变动的产量和收入随着市场需求变化而变化。
它的出现使不同的财务经济指标水平或同一经济的不同业务量水平有了相应的预算额。
因此,在实际业务量发生后,可将实际发生量和与之相应的预算数进行对比,有效的分析企业的经济活动与预期的目标。
2.零基费用预算。
企业排除过去和现实中存在而又可以避免的种种消极因素的影响,把各项生产经营业务视为从头开始,以零点为基础而编制预算的一种方法。
浅析私营企业期间费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市场经济渐趋成熟和市场调节机制发挥的杠杆作用,使我国私营企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并且一直保持着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对全国经济的发展起着促进和示范作用。
吸收和安置了大批的劳动力,而且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不但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还对稳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私营企业的期间费用控制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本文就其如何有效地开展私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加强企业期间费用的控制能力,对努力提高私营企业的经营和理财能力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私营企业; 期间费用;存在问题;措施AbstractWith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market economy gradually hasten is mature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 to play the leverage effect, make our country private enterprise economy continue to grow and develop, and has maintained a sustained and stable development tren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plays a promoting role. Absorption and placement of a large number of labor, and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not only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also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able and harmonious. But private enterprise during the cost control still exist certain problems. This article on how to effectively carry out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 strengthen enterprise during the cost control ability, to improve the private enterprise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ability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measures.Key words: private enterprises; period expenses; problems; measures目录第1章绪论 (1)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2 文献综述 (1)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2)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2)第2章期间费用的概念和构成以及控制的意义 (3)2.1 期间费用的涵义 (3)2.2 期间费用的构成 (3)2.3 私营企业期间费用控制的意义 (3)第3章私营企业期间费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5)3.1 期间费用预算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5)3.1.1 对期间费用预算的认识存在偏差 (5)3.1.2 预算编制制度缺失 (5)预算制度是导 (5)3.1.3 预算结果执行不严 (5)3.2 期间费用审核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6)3.2.1审核原则不规范 (6)3.2.2 费用金额的准确性的审核不严格 (6)3.3私营企业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6)3.3.1 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 (6)3.3.2私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6)3.3.3 管理人员以及会计人员的素质偏低 (7)3.3.4 责任指标的制定不够公平合理 (7)第4章私营企业期间费用控制薄弱的原因 (9)4.1 私营企业的业主文化素质不高 (9)4.2 缺乏高素质的财会人员 (9)4.3 私营企业的企业文化意识不强 (10)4.3.1 对企业文化建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10)4.3.2 私营企业的价值观处于追求单一经济效益的状态 (10)第5章私营企业期间费用控制的措施 (13)5.1 建立完善的期间费用预算制度体系 (13)5.2 加强私营企业的内部控制 (13)5.2.1 加强内部控制,分析差异,实施控制 (13)5.2.2 加强企业内部对期间费用的分析与考核 (14)5.3 加强我国私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 (14)5.4 提高管理人员以及财会人员的素质 (15)5.5 适当调整科目设置 (15)第6章结论 (16)致谢 (17)参考文献 (18)第1章绪论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我国私营企业较多,是一个庞大而且还在不断发展的企业群体。
费用预算控制浅析
本文概述
z本文档适用于 K/3 12.1 WISE 费用预算和费用管理模块
z本文档围绕如何实现预算控制来做具体的分析
z关键字:费用预算 控制策略 预算控制
版本信息
z2011年01月25日 V1.0 编写人: 吴 薇
z2011年01月26日 V2.0 修改人: 周 赞
版权信息
z本文件使用须知
著作权人保留本文件的内容的解释权,并且仅将本文件内容提供给阁下个人使用。
对于内容中所含的版权和其他所有权声明,您应予以尊重并在其副本中予以保留。
您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复制、公开展示、公布或分发这些内容或者以其他方式把它们用于任何公开或商业目的。
任何未经授权的使用都可能构成对版权、商标和其他法律权利的侵犯。
如果您不接受或违反上述约定,您使用本文件的授权将自动终止,同时您应立即销毁任何已下载或打印好的本文件内容。
著作权人对本文件内容可用性不附加任何形式的保证,也不保证本文件内容的绝对准确性和绝对完整性。
本文件中介绍的产品、技术、方案和配置等仅供您参考,且它们可能会随时变更,恕不另行通知。
本文件中的内容也可能已经过期,著作权人不承诺更新它们。
如需得到最新的技术信息和服务,您可向当地的金蝶业务联系人和合作伙伴进行咨询。
著作权声明 著作权所有 2011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所有权利均予保留
目 录
1. 案例背景 (3)
2. 解决方案 (3)
2.1新增要素项目 (3)
2.2新增预算控制策略 (3)
2.3新增预算方案 (6)
2.4预算控制 (7)
3. 分析 (10)
3.1控制方式 (10)
3.2是否汇总控制 (10)
3.3是否考虑已审核业务 (12)
1. 案例背景
随着新预算功能使用者的增加,越来越多客户会询问到如何使用新预算来实现本企业需要的预算控制。
本文档结合客户需求,围绕费用预算如何实现预算控制做具体的分析。
在阅读本文前请先了解费用预算的控制流程。
案 例
企业使用费用预算,费用项目有A、B、C、X、Y,预算编制时只编制A、X、Y的数据,如何来实现做报销控制时费用项目A、B、C发生额会受这三项费用的预算总金额控制,费用项目X、Y一一对应控制,即按预算编制数据来达到控制,我们以此例来展开分析。
2. 解决方案
2.1 新增要素项目
我们在要素项目中新增费用项目A、B、C、X、Y,如图-1。
图-1 新增要素项目
2.2 新增预算控制策略
企业想实现报销控制时费用项目A、B、C发生额会受这三项费用的预算总金额控制,费用项目X、Y一一对应控制。
此步是关键的一步,我们要新增预算控制策略,预算控制策略
新增时我们只新增一个控制策略,策略中分别新增X、Y和A、B、C三行明细策略,控制策略设置分别如图-2、图-3、图-4。
图-2 项目X的控制策略设置
图-3 项目Y的控制策略设置
图-5 预算控制策略
2.3 新增预算方案
我们在业务预算方案中新增明细方案01,如图-6。
图-6 新增预算方案
将方案01点编制、完编、执行,方案状态改变为执行中,再点控制,将方案01关联预算控制策略04.00001,如图-7。
图-7 关联预算控制策略
2.4 预算控制
录入一张管理费用预算单1,方案选择01,单据日期为2010-01-20,录入X、Y、A三行预算数据,预算费用分别为100、200、300,如图-8。
图-8 管理费用预算单1
在费用管理中录入费用报销单1, 录入四行明细,分别为:项目Y录入费用金额188、项目X录入费用金额88、项目B录入金额200,项目C录入金额99。
如图-9。
图-9 费用报销单1 保存时会弹出提示1,如图-10。
图-10 提示1
点击确定,会依次再弹出提示2、提示3,如图-11、图-12。
图-11 提示2
图-12 提示3
这样我们就实现了企业的需求,能够在报销时,控制费用项目A、B、C发生额会受这三项费用的预算总金额控制,费用项目X、Y一一对应控制。
3. 分析
我们来对以上案例做进一步分析。
本文只从控制方式和是否汇总控制做进一步分析,保存控制强度等较好理解,此处不再分析。
3.1 控制方式
控制方式选择项有:实际数大于等于预算数、实际数小于等于预算数、实际数等于预算数、实际数大于预算数、实际数小于预算数。
本案例中控制方式我们选的都是实际数大于等于预算数,X的控制金额为100、Y的控制金额为200,报销单录入的X的金额为88,Y的金额为188,会分别弹出控制信息提示,见图-10、图-11,查看差额都为-12,不符合控制要求,可分析得出执行金额即实际数大于等于预算数时符合条件,小于时不符合控制要求。
此处需注意,有客户会理解相反,认为控制方式为实际数大于等于预算数,是指实际数大于等于预算数时进行控制,实则是满足控制方式时为合法,不满足时进行控制。
结论:当业务预算方案执行控制策略作用于业务执行单据时,实际数与预算数的对比,满足控制方式的条件时,视为合法,否则,为非法,系统将采用控制强度设置的措施控制业务单据。
(注:需要综合偏差额、偏差给综合考虑,此处暂不考虑)。
3.2 是否汇总控制
是否汇总控制可选值有是和否两种。
本案例中是否汇总控制X、Y选择了否,A-C选择了是。
在控制时,X、Y分别对应各自录入的预算单据一对一的进行明细控制,见图-10、图-11,需要判断X是否超过X的预算,Y是否超过Y的预算;
A-C我们只录入了A项目的预算金额300,在同张单据中录入B、C的实际数分别为200和99,控制时是将B和C的总金额同A、B、C三者的预算合计金额进行对比来达到控制,见图-12,将B、C的合计数299同预算数300进行对比,按控制要求来达到控制。
由此可分析得出汇总控制选择否,是一对一的进行明细控制;选择是,按选择维度范围的总额预算进行控制。
如案例:维度为费用项目,明细范围为A-C,那么汇总控制时,A、B、C三个费用项目的合计实际数与三个费用项目的合计预算数比较,进行预算控制。
此案例中只录了项目A 预算数300,我们再做进一步验证,录入一张项目B的管理费用预算单2,如图-13 。
图-13 管理费用预算单2
在费用管理中录入费用报销单2,录入三行明细,分别为:项目A录入费用金额80、项目B录入费用金额80、项目C录入金额80。
如图-14。
图-14 费用报销单2
点保存时会弹出提示4,如图-15。
图-15 提示4
由上例可验证得出:汇总控制选择是,进行预算控制时,将 A、B、C三个费用项目的合计实际数与三个费用项目的合计预算数比较,进行预算控制。
3.3 是否考虑已审核业务
以上两张费用报销单1、2都没有审核过,费用报销单1、2都是依据每张单据的实际金额进行预算控制。
我们现在将费用报销单1先审核,然后再录入费用报销单3,如图-16。
图-16 费用报销单3
保存,会依次弹出提示5、提示6,如图-17、图-18。
图-17 提示5
图-18 提示6
从图-17、图-18可看出:预算报销单3保存时,预算控制显示实际数X加上了报销单1的实际数88,合计实际数为98; A~C实际数加上了报销单1的实际数299,合计实际数为349。
再以此合计实际数同预算数对比来进行预算控制。
从中可分析得出:单据审核后,预算控制实际数会加上已审核单据的实际数;反之,单据未审核过,预算控制时实际数是不包括未审核单据在内的。
注意:12.1wise版本安装补丁PT035056后,在预算控制策略平台新增控策略时,系统直接会多出“仅考虑已审核业务”字段,可以选择“是”或者“否”,然后系统会根据这两种不同情况去区分实际数是否包含未审核单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