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系统中防雷器的使用和基本原理
- 格式:pdf
- 大小:261.72 KB
- 文档页数:8
避雷器工作原理
避雷器是一种用于保护电气设备和建筑物免受雷电冲击的装置。
它利用了一种称为空气放电的物理现象来有效地分离和引导雷电电流,从而保护被保护设备和建筑物。
避雷器通常安装在建筑物的屋顶、高耸物体上或电力系统的关键节点处。
避雷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1. 内部电气结构:避雷器的主要部件是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MOV)。
MOV由金属氧化物陶瓷颗粒制成,颗粒之间用电
极连接成链状结构。
当正常工作电压下,MOV表现出高电阻。
2. 正常工作状态:在正常情况下,电力系统的电压不会超过避雷器的正常工作电压。
因此,避雷器处于高电阻状态,不会导通电流。
3. 雷电冲击:当电力系统或建筑物遭受雷电冲击时,系统电压会瞬间升高。
一旦电压超过避雷器的击穿电压(也称为耐压等级),避雷器内部的MOV会进入放电状态。
4. 放电过程:放电过程中,MOV内部颗粒之间的电阻急剧下降,使得电流能够通过避雷器进行传导。
这样,避雷器将雷电电流引导到地面或其他合适的导体上,以避免电流破坏设备或建筑物。
5. 再次正常状态:当雷电冲击结束后,电力系统电压恢复正常。
避雷器内部的MOV将重新回到高电阻状态,不会导通电流。
总结起来,避雷器通过利用MOV内部电阻的变化,将雷电电
流引导到地面或其他导体上,以保护电气设备和建筑物免受雷电冲击。
防雷器工作原理
防雷器是一种用于保护建筑物、电力设备和通信设备等免受雷击的装置。
它通
过引导和分散雷电的电流,将其安全地传导到地面,以防止雷电对设备和建筑物造成损坏。
防雷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导电材料:防雷器通常由导电材料制成,例如铜、铝等金属。
这些导电材料
能够有效地传导电流,将雷电的能量引导到地面。
2. 接地系统:防雷器通常与地面建立良好的接触,以便将雷电的电流引导到地下。
接地系统通常由导体材料制成,例如铜杆或铜板,埋入地下,与防雷器连接。
3. 放电路径:当雷电击中建筑物或设备时,防雷器会迅速接收到雷电的电流。
防雷器内部的导电材料会形成一条放电路径,将雷电的电流引导到接地系统。
4. 放电阻抗:防雷器内部的导电材料和接地系统之间会形成一定的电阻,称为
放电阻抗。
放电阻抗的大小直接影响着防雷器的工作效果。
合适的放电阻抗能够有效地将雷电的电流引导到地下,减少对设备和建筑物的损害。
5. 防雷器类型: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防雷器有多种类型,例如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
它们的工作原理略有不同,但都是通过引导和分散雷电的电流,保护设备和建筑物的安全。
总结起来,防雷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导电材料、接地系统、放电路径和放电阻
抗等组成,将雷电的电流安全地引导到地下,从而保护设备和建筑物免受雷击。
不同类型的防雷器适用于不同的场景,但其基本原理都是相似的。
通过合理设置和使用防雷器,可以有效地保护设备和建筑物的安全。
三相电源防雷器工作原理
三相电源防雷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1. 圆锥放电器:安装在杆塔上,通常是金属材料制成的锥形装置。
当雷电靠近时,圆锥放电器形成一个尖端,并且通过其尖端将电荷从大气中释放到地面,从而减轻了雷电对电源系统的影响。
2. 避雷器:避雷器是安装在电源系统中的保护装置。
当雷电击中电源线路时,避雷器能够通过其内部的气体放电通道,将雷电的能量引导到接地电极,并将这些能量导向地面。
3. 接地电极:接地电极通过将过电压引导到地面来保护电源系统。
当雷电引起过电压时,接地电极将这些过电压放散到地面,从而保护电源系统免受损坏。
4. 短路器:短路器是通过电阻和电感来实现对过电压的短路保护。
当过电压发生时,短路器将电流通过电阻和电感来限制,防止过电压进入电源系统。
综上所述,三相电源防雷器通过圆锥放电器、避雷器、接地电极和短路器等装置的组合来保护电源系统免受雷击的影响,并将过电压导向地面,以确保电源系统的正常运行。
防雷器工作原理
防雷器是一种用于防止雷击的装置,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导电材料和放电
装置来引导雷电,将雷电的能量释放到地面,从而保护建筑物和设备不受雷击损坏。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防雷器的工作原理。
首先,防雷器通常由避雷针、导线和接地装置组成。
避雷针是防雷器的核心部件,它通常安装在建筑物或设备的高处,具有尖锐的形状,能够有效地吸引雷电。
导线则是将避雷针引导的雷电传输到接地装置的导体,接地装置则将雷电的能量释放到地面,从而达到防雷的目的。
其次,当雷电接近建筑物或设备时,避雷针会吸引雷电,将其引导到导线上。
导线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能够有效地传输雷电的能量。
接地装置则通过大面积接地,将雷电的能量释放到地面,避免雷电对建筑物或设备造成损坏。
此外,防雷器还可以通过放电装置来控制雷电的释放。
放电装置通常由避雷针
和接地装置之间的导线和放电装置组成,当雷电达到一定电压时,放电装置会自动放电,将雷电的能量释放到地面,从而保护建筑物和设备不受雷击损坏。
总的来说,防雷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导电材料和放电装置来引导雷电,将雷电
的能量释放到地面,从而保护建筑物和设备不受雷击损坏。
通过合理的安装和使用防雷器,可以有效地防止雷击对建筑物和设备造成损坏,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重视防雷工作,合理安装防雷器,定期检查和维护防
雷器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护建筑物和设备不受雷击损坏,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防雷工作,做好防雷措施,预防雷击事故的发生。
电源防雷器工作原理
,要求整洁,简洁
电源防雷器的工作原理
一、电源防雷器的定义
电源防雷器是一种可以防止和减轻由于雷引发的电容器放电对网络、设备、信号传输电缆或者电子组件所造成的毁伤。
它是一种防雷系统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从阻断雷击波的来源一直到整个防雷系统的最后一环,电源防雷器的性能将直接影响防雷系统的总体能力,故必须设计合理、安装科学以满足用户系统的保护要求。
二、电源防雷器的工作原理
电源防雷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它的脉冲抑制电路,以及通过压降控制参数把危险的波形
抑制减弱和消耗掉。
电源防雷器通过将高能电磁
波放电转换成低能电磁波,从而减小入射电磁波
所传递的能量和幅度,防止电子产品受到雷电侵害。
电源防雷器就是这样一种依靠电路设计来处理
异常脉冲,然后使其转化为可容忍范围的脉冲,
最终带给电源的是正常的电压供应,从而改善了
电子设备的工作稳定性。
三、电源防雷器的功能及作用
电源防雷器的功能十分强大,可以抑制LOQ
幅度以及阻断NLOQ幅度以上的异常脉冲对网络、设备、信号传输电缆或者电子产品的攻击,使得
电子产品的可靠性更高。
除此电源防雷器还可以
增加电压补偿,稳定电源电压,提高系统及产品
的稳定性及质量。
前言:在电路保护解决方案中,雷击浪涌防护是电子工程师尤为关注的一个防护重点,浪涌也叫突波,顾名思义就是超出正常工作电压的瞬间过电压,浪涌保护器,也叫防雷器,是一种为各种电子设备、仪器仪表、通讯线路提供安全防护的电子装置。
当电气回路或者通信线路中因为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尖峰电流或者电压时,浪涌保护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从而避免浪涌对回路中其他设备的损害,本质上讲,浪涌是发生在仅仅几百万分之一秒时间内的一种剧烈脉冲。
1最原始的浪涌防雷保护器羊角形间隙,出现于19世纪末期,用于架空输电线路,防止雷击损坏设备绝缘而造成停电,故称“浪涌保护器”,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铝浪涌保护器,氧化膜浪涌保护器和丸式浪涌保护器,30年代出现了管式浪涌保护器,50年代出现了碳化硅防雷器,70年代又出现了金属氧化物浪涌保护器,现代高压浪涌保护器,不仅用于限制电力系统中因雷电引起的过电压,也用于限制因系统操作产生的过电压。
1、浪涌防雷保护器按工作原理分:浪涌保护器中的元件(压敏电阻MOV,硅雪崩二极管SAD、空气导管、大放电电容)是采用损耗自身的方式对冲击电流进行消解(发热,融化),从而使导入地下的冲击电流在安全范围之内,不会形成二次反击。
抑制元件的自身寿命会因为反复承受电流冲击而缩短,SineTamer采用了40模块和热、电熔断双保险、热分担算法等,确保了SineTamer的使用寿命。
SineTamer约消解90%的过电压和过电流,剩余的10%则导入地下。
2SPD并联于线路(L/N)与大地之间,在正常工作电压情况下,MOV处于高阻状态,相当于线路对地开路,不影响线路正常工作,故障显示窗口呈绿色,当线路由于雷电或开关操作出现瞬时脉冲过电压时,防雷模块在纳秒级时间内迅速导通,将过电压短路到大地泄放,当该脉冲过电压消失后,防雷模块又自动恢复高阻状态,不影响用户供电。
当防雷模块长期工作在超负荷工作状态,其性能劣化而发热到一定温度,模块中的热感断路器(K1)会自动断开避雷模块回路,保护电源电路工作不受影响,防止火灾发生,当线路感应过大雷电流时,过流断路器(K2)迅速断开,防止SPD爆炸。
防雷系统得组成及工作原理一、防雷接地原理:接地系统接地就是避雷技术最重要得环节,不管就是直击雷、感应雷、或其她形式得雷,最终都就是把雷电流送入大地。
因此,没有合理而良好得接地装置就是不能可靠地避雷得。
接地电阻越小,散流就越快,被雷击物体高电位保持时间就越短,危险性就越小。
对于计算机场地得接地电阻要求≤4欧姆,并且采取共用接地得方法将避雷接地、电器安全接地、交流地、直流地统一为一个接地装置。
如有特殊要求设置独立地,则应在两地网间用地极保护器连接,这样,两地网之间平时就是独立得,防止干扰,当雷电流来到时两地网间通过地极保护器瞬间连通,形成等电位连接。
1、防雷接地装置包括以下部分:1) 雷电接受装置:直接或间接接受雷电得金属杆(接闪器),如避雷针、避雷带(网)、架空地线及避雷器等.2)接地线(引下线):雷电接受装置与接地装置连接用得金属导体。
3) 接地装置:接地线与接地体得总与。
接地体指得就是降阻剂,离子接地极,扁钢等2、弱电系统与防雷系统采用联合接地方式时,其接地电阻应满足什么条件?联合接地时接地电阻值取弱点系统与防雷系统要求得最小值,1)比如防雷系统要求小于10欧姆,弱点系统要求小于4欧姆,联合接地就取小于4欧姆。
2)防雷系统要求小于1欧姆,弱点系统要求小于4欧姆,联合接地就取小于1欧姆。
二、防雷电源(LightningPower)随着城市经济得发展,感应雷与雷电波侵入造成得危害却大大增加。
一般建筑物上得避雷针只能预防直击雷,而强大得电磁场产生得感应雷与脉冲电压却能潜入室内危及电视、电话及电子仪表等用电设备。
然而,信息时代得今天,电脑网络与通讯设备越来越精密,其工作环境得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雷电以及大型电气设备得瞬间过电压会越来越频繁得通过电源、天线、无线电信号收发设备等线路侵入室内电气设备与网络设备,造成设备或元器件损坏,人员伤亡,传输或储存得数据受到干扰或丢失,甚至使电子设备产生误动作或暂时瘫痪、系统停顿,数据传输中断,局域网乃至广域网遭到破坏。
防雷器工作原理防雷器的工作原理是:雷电通过电压使内外间隙放电,内间隙电弧高温使产气材料产生气体,让管内气压迅速变多,最后高压气体从喷口喷出灭弧。
防雷器也叫浪涌保护器。
防雷包括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
外部防雷是为了确保建筑物本体免受直击雷的侵袭,将可能击中建筑物的雷电传入大地。
内部防雷包括防雷电感应、线路浪涌、地电位反击、雷电波入侵以及电磁与静电感应的措施。
防雷器的工作原理是用一种低压时呈现高阻开路状态,高压时呈现低阻短路状态,能承受数百安培大电流通过的过压保护电子器件组合并联在供电线路、信号传输线路上使用。
当遇到雷击和高电压大电流时其立即呈现短路,同时断开总电源开关,使电脑设备受到保护。
串联安装使用只不过时它的物理表面形式。
信号线防雷器要求对高频信号损耗要小。
特点①二级防雷保护②响应迅速,纳秒级③高传输速率:10Mbps④残压低,衰减小(≤0.5dB)⑤体积小,安装方便、简单安装方法及注意事项①防雷器串联在信号通道和被保护设备之间②IN端接进线,OUT端接MODEM,不能接反③接地地线力求短、粗、直,以减小分布电感对雷电泄放的影响。
④本产品无需特别维护。
当系统工作出现故障时,可拆除防雷器后再检查,若还原到使用防雷器前的状态后系统恢复正常,则应更换防雷器适用范围(1)信号防雷产品:RJ11 、RJ45等,适用于计算机、机等其它有线通信设备。
(2)电源防雷产品:PU40、PM40、ESP等,适用于220伏、380伏供电电路中。
技术原理发生雷击时,直击雷或沿着线进入室内的感应雷会使MODEM的进线电压急速升高,达到几百甚至上千伏,由于在进线端采用了第一级保护,并联一个气态放电管,通过惰性气体的电离,能转移大部分的瞬变能量,由于无分布电感电容,通流容量极大,特别适合用于吸收直击雷,保护后的残留电压为二十几伏,对于集成电路而言,这个电压还是偏高,还起不到有效保护,另外气态放电管,反应速度慢,导致其上冲电压可冲至电压峰值,有鉴于此,增加一级保护,并且在两极之间采用电感耦合,利用电感电流不能突变的原理,起到一个延迟的作用,为第二级保护赢得时间,并减轻对第二级的压力,第二级主要是采用固态放电管,它是基于可控硅原理的一种负阻器件,在冲击电压作用下,其前沿上冲电压非常低,显示出*的抑制特性,并且响应速度非常快(纳秒级),分布电容小,残压低于5伏,且对电流的吸收能力也相当大,非常适合用于网络通讯工程、电子部件的防雷保护。
防雷器工作原理引言概述:防雷器是一种用于保护建筑物和电气设备免受雷击损害的重要设备。
它能够迅速引导雷电流流入地下,以保护周围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防雷器的工作原理,并分为五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防雷器的基本原理1.1 接地原理:防雷器的接地原理是通过将设备与地面接通,使雷电能够迅速流入地下,从而减少雷电对设备和建筑物的损害。
接地系统通常由接地体、接地线和接地极等组成。
1.2 放电原理:当雷电接近设备或建筑物时,防雷器会迅速形成一个低阻抗通路,将雷电引导到接地体中。
这是通过防雷器内部的放电装置实现的,放电装置通常由气体放电管、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等组成。
1.3 分流原理:防雷器能够将雷电流分流到地下,从而减少雷电对设备和建筑物的冲击。
它通过提供一个低阻抗通路,使雷电流能够快速流入地下,而不是通过设备或建筑物。
二、防雷器的类型2.1 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MOV):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是一种常用的防雷器类型。
它利用氧化锌陶瓷的特性,在正常工作电压下表现为高阻抗,但在过电压情况下会迅速变为低阻抗,将雷电引导到地下。
2.2 气体放电管:气体放电管也是一种常见的防雷器类型。
它利用气体放电管内部的气体放电原理,当雷电接近时,气体放电管会迅速形成一个低阻抗通路,将雷电引导到地下。
2.3 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是一种专门用于保护电气设备免受电涌损害的防雷器。
它能够迅速响应电压过高的情况,并将过电压引导到地下,保护设备的安全。
三、防雷器的安装位置3.1 建筑物外部:防雷器通常安装在建筑物的外部,以便能够迅速接收到雷电信号,并将其引导到地下。
建筑物外部的防雷器可以分为避雷针、避雷网等不同类型。
3.2 电气设备附近:在电气设备附近安装防雷器可以有效保护设备免受雷击损害。
这些防雷器通常与设备的接地系统相连,能够迅速将雷电引导到地下。
3.3 通信线路上:防雷器还可以安装在通信线路上,以保护通信设备免受雷击损害。
这些防雷器通常通过分流和放电原理,将雷电引导到地下,保护通信线路的安全。
浪涌保护器浪涌保护器,也叫防雷器,是一种为各种电子设备、仪器仪表、通讯线路提供安全防护的电子装置。
当电气回路或者通信线路中因为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尖峰电流或者电压时,浪涌保护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从而避免浪涌对回路中其他设备的损害。
[1]浪涌保护器,适用于交流50/60HZ,额定电压220V至380V的供电系统中,对间接雷电和直接雷电影响或其他瞬时过压的电涌进行保护,适用于家庭住宅、第三产业以及工业领域电涌保护的要求。
目录.1用途.2基本特点.3专业术语.4发展历程.5分析.6分类.▪工作原理.▪按用途分.7工作原理.8基本元件.9基本电路.10分级防护.▪第一级保护.▪第二级防护.▪第三级保护.▪第四级及以上.11安装方法.12作用用途编辑浪涌也叫突波,顾名思义就是超出正常工作电压的瞬间过电压。
本质上讲,浪涌是发生在仅仅几百万分之一秒时间内的一种剧烈脉冲,可能引起浪涌的原因有:重型设备、短路、电源切换或大型发动机。
而含有浪涌阻绝装置的产品可以有效地吸收突发的巨大能量,以保护连接设备免于受损。
浪涌保护器基本特点编辑浪涌保护器SPD·带有电源状态指示,指示浪涌保护器工作状态;·结构严谨,工作稳定可靠。
专业术语编辑1、接闪器 Air-termination system用于直接接受或承受雷击的金属物体和金属结构,如:避雷针、避雷带(线)、避雷网等。
2、引下线 Down conductor system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
3、接地装置 Earth termination system接地体和接地体连接导体的总和。
4、接地体 Earth electrode埋入地中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
也称接地极。
直接与大地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设施、金属管道、金属设备等可以兼作接地体,称为自然接地体。
5、接地体连接导体Earth conductor从电气设备接地端子接到接地装置的连接导线或导体,或从需要等电位连接的金属物体、总接地端子、接地汇总板、总接地排、等电位连接排至接地装置的连接导线或导体。
防雷器工作原理一、引言防雷器是一种用于保护电子设备和电力设备免受雷击的重要装置。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设备和电力设备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雷击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它可能对这些设备造成严重的损害或甚至完全瘫痪。
因此,了解防雷器的工作原理对于保护设备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二、防雷器的定义和分类防雷器是一种用于保护设备免受雷击的装置,它能有效消除或减小雷击造成的电压和电流冲击。
根据其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防雷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避雷针、避雷带、避雷器等。
三、防雷器的工作原理防雷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电磁感应和电场效应。
当雷电靠近或直接击中设备时,会产生巨大的电压和电流。
这些电压和电流会通过防雷器进行导向和疏导,从而保护其他设备免受雷击的影响。
具体而言,防雷器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导电材料制成,例如金属或碳化硅等。
当雷电击中设备时,防雷器会吸收大部分电压和电流,有效地将其导向地面或其他安全可控的区域。
防雷器的工作原理还依赖于其内部的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
这些元件在防雷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当雷电冲击通过防雷器时,电阻会吸收部分电能,并将其转化为热能。
电容和电感则可以起到滤波作用,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四、防雷器的应用领域防雷器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电力设备中,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通信设备、电视、雷达、电力线路等。
这些设备通常需要24小时不间断运行,因此保护其免受雷击的影响至关重要。
此外,防雷器还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和电力系统中。
建筑物通常通过安装避雷针或避雷带来保护其免受直接雷击的影响。
而电力系统通常会在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等关键部位安装专业的防雷器设备,以确保电力供应不受雷击干扰。
五、防雷器的发展趋势。
防雷体系的构成及工作道理一.防雷接地道理:接地体系接地是避雷技巧最重要的环节,不管是直击雷.感应雷.或其他情势的雷,最终都是把雷电流送入大地.是以,没有合理而优越的接地装配是不克不及靠得住地避雷的.接地电阻越小,散流就越快,被雷击物体高电位保持时光就越短,安全性就越小.对于盘算机场地的接地电阻请求≤4欧姆,并且采纳共用接地的办法将避雷接地.电器安然接地.交换地.直流地同一为一个接地装配.若有特别请求设置自力地,则应在两地网间用地极呵护器衔接,如许,两地网之间日常平凡是自力的,防止干扰,当雷电流来到时两地网间经由过程地极呵护器刹时连通,形成等电位衔接.1.防雷接地装配包含以下部分:1)雷电接收装配:直接或间接接收雷电的金属杆(接闪器),如避雷针.避雷带(网).架旷地线及避雷器等.2)接地线(引下线):雷电接收装配与接地装配衔接用的金属导体.3)接地装配:接地线和接地体的总和. 接地体指的是降阻剂,离子接地极,扁钢等2.弱电体系与防雷体系采取结合接地方法时,其接地电阻应知足什么前提?结合接地时接地电阻值取弱点体系和防雷体系请求的最小值, 1)比方防雷体系请求小于10欧姆,弱点体系请求小于4欧姆,结合接地就取小于4欧姆.2)防雷体系请求小于1欧姆,弱点体系请求小于4欧姆,结合接地就取小于1欧姆.二.防雷电源(Lightning Power)跟着城市经济的成长,感应雷和雷电波侵入造成的伤害却大大增长.一般建筑物上的避雷针只能预防直击雷,而壮大的电磁场产生的感应雷和脉冲电压却能潜入室内危及电视.德律风及电子内心等用电装备.然而,信息时期的今天,电脑收集和通信装备电气装备的刹时过电压收集装备,造成装备或元器件破坏,人员伤亡,传输或储存的数据受到干扰或丧掉,甚至使电子装备产生误动作或临时瘫痪.体系停留,数据传输中止,局域网甚至广域网遭到破坏.其伤害触目惊心,间接损掉一般远弘远于直接经济损掉.是以,防雷电源便应运而生.1电源避雷器的装配请求在装配电源避雷器时,请求避雷器的接地端与接地网之间的衔接距离尽可能越近越好.假如避雷器接地线拉得过长,将导致避雷器上的限制电压(被呵护线与地之间的残压)过高,可能使避雷器难于起到应有的呵护感化.是以,避雷器的准确装配以及接地体系的优越与否,将直接关系到避雷器防雷的后果和质量.避雷器装配的根本请求如下:2.电源避雷器的衔接引线,必须有足够粗,并尽可能短;引线应采取截面积不小于25mm2的多股铜导线;假如引线长度超出1.0m时,应加大引线的截面积;引线应紧凑并排或帮扎布放;电源避雷器的接地线应为不小于25~35m2多股铜导线,并尽可能就近靠得住入地.三.盘算机收集体系雷电伤害盘算机收集的方法有两种:直击雷伤害和感应雷伤害.雷电直接击中装备地点建筑物或装备衔接线路并经由收集装备入地的雷击过电流称为直击雷;由雷电电流产生的壮大电磁场经导体感应出的过电压.过电流所形成的雷击称为感应雷.直击雷击中建筑物,会产生壮大的雷电流,假如电压散布不均会产生局部高电位,对四周电子装备形成高电位回击,击毁建筑物,破坏装备,甚至造成人员伤亡.感应雷一般由电磁感应产生,经由过程电力线路.旌旗灯号馈线感应雷电压入侵盘算机收集体系,从而造成收集体系装备的大面积破坏.雷电对盘算机收集体系的入侵门路重要有三种:供电电源线路.通信线路及接地体系入侵盘算机收集体系.盘算机收集体系的防雷主如果针对供电电源线路.通信线路及接地体系入侵盘算机收集体系进行雷电防护,经由过程增长各级防雷举措措施,尽可能地防御和减轻雷电灾祸对盘算机收集体系造成的伤害.盘算机收集体系的供电体系并不是自力的,而是由电力线路输入室内,理论上电力线路可能遭遇直击雷和感应雷.假如直击雷击中高压线路,经由变压器耦合到低压端,经由过程盘算机供电装备入侵盘算机收集体系;同样低压线路也可能被直击雷击中或感应过电压.无论是何种情形下的雷电造成电源线路的过电压,均会对盘算机收集体系装备造成扑灭性的破坏.四.防雷体系的构成:防雷体系重要有接闪器(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线和避雷网).引下线和接地装配构成.建筑物的耐雷程度是指建筑物防雷体系推却最大雷电流冲击而不至于破坏时的电流值(单位Ka).避雷针:实用于呵护细高的建筑物或修建物.露天变配电装配.电力线路等.可以用Φ25的镀锌圆钢或SC40钢管束成,针上端砸扁并搪锡,以利于尖端放电.自力避雷针实用于呵护较低矮的库房和厂房,特别实用于那些请求防雷导线与建筑物内各类金属及管线隔离的场合.也可应用海胆状多针避雷针,如北京亚运会国度奥林匹克体育中间泅水馆有两组,各12根针.避雷带和避雷网:避雷带是指沿屋脊.山墙.通风管道以及平屋顶的边沿等最可能受雷击的地方敷设的导线.当屋顶面积很大时,采取避雷网.它是为了呵护建筑的表层不被击坏,避雷网和避雷带宜采取镀锌圆钢或扁钢,应优先选用圆钢,其直径不该小于8mm,扁钢宽度不该小于12mm,厚度不该小于4mm.避雷线实用于长距离高压供电线路的防雷呵护.架空避雷线和避雷网宜采取截面积大于35mm²的镀锌钢绞线.引下线:引下线分为暗装和明装两种情势.暗装引下线平日采取构造柱钢筋作引下线,但钢筋直径不克不及小于12mm.并且应用柱内的主筋作引下线时,IEC规范指出“平日不须要装设衔接各引下线的专用环形导体,因为钢筋混土壤程度梁内衔接的钢筋可以或许实现这个功效”.高层建筑中采取专门的扁钢作为引下线时,一方面敷设艰苦,另一方面引下线的数目较小,流过的电流较大,轻易因高电位引起回击变乱.故对高层来说不是好的做法.接地装配:接地装配中接地极一般采取Φ19或Φ25的圆钢或者L40X4或L50X5的角钢.钢管时为G50.接地极埋深不小于0.6m;垂直接地体长度不小于2.5m,其间距不小于5m,两接地极间采取接地母线即扁钢焊接.为防止跨步电压对人体的伤害,接地体距外墙不小于3m,避开人行道不小于1.5m.接地极也可以沿建筑物四周砸一圈垂直接地体,即四周式接地方法.这时,不须要分开外墙3m,而以接近建筑物基本沟槽的外沿敷设为合理.因为它与基本钢筋距离较近,能起到平衡电位的后果.但假如可以或许采取建筑物的基本主筋作接地体后果更好,不但节俭钢材,并且接地电阻较小.。
防雷器的原理
防雷器是一种用来保护建筑物、设备和人员免受雷击危害的装置。
它的原理是
利用电磁感应和导电原理来引导雷电,将其安全地释放到地面,从而避免损坏和伤害。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防雷器的原理。
首先,防雷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
当雷电产生时,会在云层和地面之间
形成电场和电荷分布。
防雷器利用这种电场和电荷分布的特性,通过合理设计和布置导体,使其能够感应到雷电的存在,并迅速将其引导到地面,避免对建筑物和设备造成损害。
其次,防雷器的原理还涉及到导电原理。
导体是一种能够传导电流的材料,通
常是金属或含有金属成分的材料。
防雷器利用导体的导电性能,将雷电引导到地面,使其能够安全地释放。
同时,防雷器还能够将建筑物和设备上的静电荷释放到地面,避免静电积聚导致的危险。
另外,防雷器的原理还包括了对电压和电流的控制。
当雷电击中建筑物或设备时,会产生极大的电压和电流,如果不能及时释放和控制,就会对周围的环境和人员造成严重危害。
防雷器通过合理设计和配置,能够有效地控制雷电产生的电压和电流,将其安全地引导到地面,保护建筑物和设备的安全。
总的来说,防雷器的原理是基于电磁感应和导电原理,通过合理设计和配置,
能够及时感应和引导雷电,将其安全地释放到地面,从而保护建筑物、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防雷器在现代建筑和设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原理和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以应对不断变化的雷电环境和需求。
电源系统中防雷器的使用和基本原理
一、雷电防护基本原理
雷电及其它强干扰对通信系统的致损及由此引起的后里是严重的,雷电防护将成为必需。
雷电由高能的低频成份与极具渗透性的高频成份组成。
其主要通过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金属管线或地线直接传导雷电致损设备;一种是闪电通道及泄流通道的雷电电磁脉冲以各种耦合方式感应到金属管线或地线产生浪涌致损设备。
绝大部分雷损由这种感应而引起。
对于电子信息设备而言,危害主要来自于由雷电引起的雷电电磁脉冲的耦合能量,通过以下三个通道所产生的瞬态浪涌。
金属管线通道,如自来水管、电源线、天馈线、信号线、航空障碍灯引线等产生的浪涌;地线通道,地电们反击;空间通道,电磁小组的辐射能量。
其中金属管线通道的浪涌和地线通道的地电位反击是电子信息系统致损的主要原因,它的最见的致损形式是在电力线上引起的雷损,所以需作为防扩的重点。
由于雷电无孔不入地侵袭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将是个系统工程。
雷电防护的中心内容是泄放和均衡。
1.泄放是将雷电与雷电电磁脉冲的能量通过大地泄放,并且应符合层次性原则,即尽可能多、尽可能远地将多余能量在引入通信系统之前泄放入地;层次性就是按照所设立的防雷保护区分层次对雷电能量进行削弱。
防雷保护区又称电磁兼容分区,是按人、物和信息系统对雷电及雷电电磁脉冲的感受强度不同把环境分成几个区域:LPZOA区,本区内的各物体都可能遭到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