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教案与课件:《表面处理技术概论》第三章 涂料与涂装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1.74 MB
- 文档页数:67
武汉理工大学教案课程名称:涂料与涂装工艺学Paint and Coating Technology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年级:2006级学年:第3学年学期:第6学期任课教师:张学敏魏铭编写时间:2009《涂料与涂装工艺学》教案课程名称:涂料与涂装工艺学/Paint and coating Technology课程类别:涂料涂装方向限修课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总学时:48学时先修课程: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本课程目的:通过向学生传授现代涂料研究和生产的基本理论、生产工艺、现代涂漆工艺和方法等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巩固和加强学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使学生在知识的综合运用方面得到训练,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课程各章教学内容:§1绪论,2h§2合成树脂,8h §3颜料,4h§4溶剂,4h§5助剂,2h §6涂料配方设计,4h§7涂料生产工艺,2h§8涂料种类与特性,2h§9涂料的选用,2h§10漆前处理,4h§11涂装方法和装备,4h§12涂料干燥与成膜,2h§13涂漆工艺,6h期中考查,2h课程改革与特色本课程用powerpoint课件教学,并采用丰富的图片资料提高学生的认识、理解能力;由于涂料是涂装的基础,故在课程中间进行期中考查,便于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立即得到解决,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涂料与涂装的系统知识。
由于本课程知识是众多基础知识的综合体现与应用,与社会生产实际联系紧密,本专业知识的发展依赖于相关基础学科的最新成就和发展,采用创造性学习法教学,锻炼学生获取与应用新知识、锻炼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创新能力。
教材:张学敏等.涂料与涂装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参考书与文献资料:1.F. P. Henry “Organic Coating Technology”(V olume 2), John Wiley &Sons, Inc. 19692.[J] Journal of Coatings Technology3.[J] 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4.[J] Modern Paint and Coatings5.[J] World Surface Coating Abstracts6.[J] Paint Manufacture7.[J] Paint and Resin8.[J] Polymers Paint Color J9.Z.W.威克斯,F.N.琼斯,S.P.柏巴斯.有机涂料科学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310.张学敏.涂装工艺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911.叶扬祥等.涂装技术实用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6第1章:1.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对本课程知识体系及框架结构有个整体了解,使学生制订和安排本课程学习计划正确理解下例概念、定义或相互关系:主要成膜物质(基料)、次要成膜物质。
涂料及涂装技术涂料,即习惯上所称的油漆,是一类化工材料。
将它们涂覆于物体表面上。
形成粘结牢固具有一定机械强度、一层或多层复合的固态薄膜,习惯称它为涂膜、或涂层、或漆膜。
涂膜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 1 ) 保护功能。
在物体表面涂覆的涂层能够阻止或延缓各种腐蚀环境因素对金属材料的腐蚀、木材的腐朽、混凝土的风化侵蚀等等。
( 2 )装饰功能。
在物体表面形成五光十色、绚丽多彩的外观,起到美化环境、增强视觉效应的作用。
除这两方面的功能外,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一些能提供特殊功能的涂料愈来愈显示出它们的重要性。
如电绝缘、电磁波屏蔽、防静电和导电的电性能功能涂料、军事装备的伪装涂料、各类结构材料的阻燃涂料、船舶和海洋结构的防污涂料等等。
在各类防腐蚀技术和措施中,采用涂料防腐蚀是一种最为简单而且很有效的方法。
应用广泛。
据日本防腐蚀技术协会的一份调查报告统计,采用表面涂装的费用约占全部防腐蚀费用的62.5 %。
人类使用涂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
我国自古沿用生漆保护埋在土壤中的棺木,距今已有七千年之久。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作为涂料中基料的树脂也有了很大改进。
工业革命时代采用亚麻油、红丹漆等,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已大量应用硝酸纤维素漆,第二次大战后则出现了许多新型的涂料,如磷化底漆、氯化橡胶漆、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体涂料。
在50年代发展了环氧对提高防腐蚀涂料的富锌底漆和丙烯酸涂料,树脂和聚氨酯树脂,性能起了很大的作用。
60年代出现了阳极电沉积漆,环氧涂料和聚氨酯涂料在船舶工业中的应用已趋成熟。
7 0年代出现了阴极电泳漆,其防腐蚀性大大超过阳极电泳漆的,有机锡自抛光船舶防污漆开始应用,表现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使用性能。
80年代阴极电泳漆在大部分汽车厂已相继普及,重防腐涂料配套涂料已广泛应用于海洋石油、石油化工、滨海电厂等。
在工业日新月异迅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开始更加关心自己的家园——地球的环境保护,重视涂料的溶剂对大气的污染,各种重金属颜料对人类,以至整个生物圈的毒性和影响,积极研制和发展了粉末涂料、水性涂料和高固体分涂料。
武汉理工大学教案课程名称:涂料与涂装工艺学Paint and Coating Technology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年级:2006级学年:第3学年学期:第6学期任课教师:张学敏魏铭编写时间:2009《涂料与涂装工艺学》教案课程名称:涂料与涂装工艺学/Paint and coating Technology课程类别:涂料涂装方向限修课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总学时:48学时先修课程: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本课程目的:通过向学生传授现代涂料研究和生产的基本理论、生产工艺、现代涂漆工艺和方法等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巩固和加强学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使学生在知识的综合运用方面得到训练,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课程各章教学内容:§1绪论,2h§2合成树脂,8h §3颜料,4h§4溶剂,4h§5助剂,2h §6涂料配方设计,4h§7涂料生产工艺,2h§8涂料种类与特性,2h§9涂料的选用,2h§10漆前处理,4h§11涂装方法和装备,4h§12涂料干燥与成膜,2h§13涂漆工艺,6h期中考查,2h课程改革与特色本课程用powerpoint课件教学,并采用丰富的图片资料提高学生的认识、理解能力;由于涂料是涂装的基础,故在课程中间进行期中考查,便于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立即得到解决,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涂料与涂装的系统知识。
由于本课程知识是众多基础知识的综合体现与应用,与社会生产实际联系紧密,本专业知识的发展依赖于相关基础学科的最新成就和发展,采用创造性学习法教学,锻炼学生获取与应用新知识、锻炼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创新能力。
教材:张学敏等.涂料与涂装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参考书与文献资料:1.F. P. Henry “Organic Coating Technology”(V olume 2), John Wiley &Sons, Inc. 19692.[J] Journal of Coatings Technology3.[J] 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4.[J] Modern Paint and Coatings5.[J] World Surface Coating Abstracts6.[J] Paint Manufacture7.[J] Paint and Resin8.[J] Polymers Paint Color J9.Z.W.威克斯,F.N.琼斯,S.P.柏巴斯.有机涂料科学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310.张学敏.涂装工艺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911.叶扬祥等.涂装技术实用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6第1章:1.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对本课程知识体系及框架结构有个整体了解,使学生制订和安排本课程学习计划正确理解下例概念、定义或相互关系:主要成膜物质(基料)、次要成膜物质。
一、电镀溶液1、主盐:溶液中能在阴极上沉积出所要求镀层金属的盐。
主盐浓度:都有一个适宜的范围或与其他成分维持适当的浓度比值。
主盐浓度高,可以使电流密度的上限值提高。
影响电镀层质量的基本因素2、导电盐:在溶液中提高溶液导电能力,对放电金属不起配合作用的盐。
3、缓冲剂能够调节溶液的pH值,在一定范围内使pH值的变化幅度减小。
4、阳极去极化剂是在电镀时阳极电位变负,促进阳极溶解。
5、配合剂(络合剂)能配合主盐中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物质。
配合剂能使镀层的结晶变细致,同时能促进阳极正常溶解。
游离配合剂:配合剂的含量高于所需配合的金属离子,这些多余的配合剂称为游离配合剂。
6、添加剂—不会明显改变电性,但能显著改善镀层性能的物质(1)光亮剂它是能使镀层光亮的物质。
(2)整平剂它是能使镀件的微观谷处比微观峰处镀得更厚镀层的能力的物质。
(3)润湿剂能使溶液易于在电极表面铺展的物质。
(4)应力消除剂它是能降低镀层内应力,提高镀层韧性的物质。
(5)镀层细化剂能使镀层结晶细致的物质。
二、工艺条件1、电流密度(D K )电流密度是电流强度除以镀件的面积D K = I/S (单位A/dm 2 )它表示要完成这次的电镀需要在电极上加多大的电流。
例如:光亮镀镍配方中D K = 2~4 A/dm 2这说明:在工件上镀镍需要在每平方分米的面积上加上2~4安培的电流才能完成电镀镍的过程。
任何镀液都有一个获得良好镀层的电流密度范围,如:2~4 A/dm3 。
电流密度的最小值(即获得良好镀层的电小电流密度)称为电流密度的下限。
而最大值(即获得良好镀层的最大电流密度)称为电流密度的上限。
电流密度的范围大小,通常是由镀液的性质、主盐浓度、镀液温度、搅拌和pH值等决定的。
一般规律是:提高主盐浓度、升高温度、加速搅拌镀液及降低镀液的pH值(在弱酸性或弱碱性镀液不同),可以提高电流密度的上限,有时向镀液中加入适量的盐或添加剂,也能提高电流密度的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