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潮汐调和分析及海洋垂直基准面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1.35 MB
- 文档页数:69
潮汐调和常数计算方式及其应用梁国亭李文学张晨霞(黄委员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郑州450003)(黄委会黄河水利技术学院475001)摘要在潮位预测中最大体的工作,第一就是计算潮汐调和常数。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短时刻观测资料和30天观测资料的潮汐调和常数计算及潮汐预测模型,为深切研究黄河口的治理计划提供重要工具。
关键词潮汐分潮调和常数潮位预测1前言潮汐是河口最重要的海洋动力之一。
由于它周而复始的作用于河口、海岸的冲淤转变和入海泥沙等物质的扩散运移,直接影响着河口防洪安全、河口航运事业进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
关于定点潮汐现象的预测研究,主如果按如实测资料通过调和分析,把复杂的潮汐曲线分解成许多调和项,即许多分潮,然后再按照调和常数和天文要素的转变推算潮汐。
所以调和常数是潮汐推算和进行潮波散布数值计算不可缺少的数据[1][2]。
河口泥沙数学模型除具有一般泥沙数学模型的特点外,还必需解决数学模型的下边界条件,即河口开边界的潮位进程线。
因此,研究潮汐调和常数的计算方式是研制河口泥沙数学模型的一项基础性研究工作。
2潮汐调和常数潮汐转变取决于地球、月球和太阳相对位置的转变。
按照万有引力定律,潮高的表达式,通过度解可取得月球平衡潮如下形式:ζ月=34(ME) (aD)3 a [(12-32Sin2ϕ) (23-2Sin2δ)+Sin2ϕSin2δCosT1+Cos2ϕCos2δCos2T1 ](1) 式中,M、E别离为月球和地球的质量,a~地球平均半径,D~地、月中心距,ϕ~地理纬度,δ~月球赤纬,T1~月球时角。
对(1)式中的变量,赤纬用经度、月球时角用太阳时替换,并引进辅助春分点,展开后略去4次方项,取得许多主要的调和项,即称分潮。
由于系数决定着潮差,相角决定着分潮周期。
在实际的海洋中,由于水流运动存在惯性、摩擦等缘故,天体在天顶时刻潮位并非发生最高,往往要掉队一段时刻才出现高潮,因此,通过对式(1)进行简化,可得:ζ=fHCos(σt+v0+u-K) (2) 式中的H为平均振幅,K为地方迟角。
潮汐与潮流2008-04-02 22:28:09| 分类:自然地理|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潮汐与潮流潮汐(Tide)是海面周期性的升降运动。
与潮汐现象同时发生的还有海水周期性的水平流动,即潮流(Tidal Stream)。
潮汐与渔业、盐业、港口建筑、以及海水动力利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潮汐与航海的关系也非常重要,将直接影响船舶的航行计划的实施和航海安全,如需要通过浅水区,须预先依据潮汐资料计算出当地潮高、潮时,并正确调整吃水差;为了保证船舶安全地航行在计划航线上,须随时掌握当的潮汐与潮流资料,观测船位,调整航向。
即使是在港内,也不容忽视潮汐、潮流对船舶安全的影响。
在沿岸航行中,船长的航行命令、公司的航行规章制度、国际性机构对航行值班驾驶员的指导性文件中,都将掌握当时和未来的潮汐和潮流列为确保航行安全的驾驶台工作的重要内容。
潮汐学有着丰富的内容,本章仅从航海应用实际出发,阐述潮汐的基本成因、潮汐术语、潮流的计算方法等内容。
§13—1 潮汐的基本成因和潮汐术语一、潮汐的成因海水的涨落现象是由诸多复杂因素决定的,经研究表明,潮汐产生的原动力,是天体的引潮力,即天体的引力、地球与天体相对运动所需的惯性离心力的向量和。
其中最主要的是月球的引潮力,其次是太阳的引潮力。
本章仅从航海实际需要出发,扼要地利用平衡潮理论(静力学理论)分析潮汐的基本成因,并对调和常数分析法作简单扼要的介绍。
平衡潮理论是牛顿创立的,所谓平衡潮是指海水在引潮力和重力作用下,达到平衡时的潮汐。
为了使问题简化,作以下两个假设:1、整个地球被等深的海水所覆盖,所有自然地理因素对潮汐不起作用;2、海水没有摩擦力、惯性力,外力使海水在任何时候都处于平衡状态。
下面以月引潮力为例来分析潮汐的成因:㈠月球的引力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有:式中:mM ——月球质量;mE——地球质量;R——地月中心距离;k——万有引力系数。
而地球表面上至月球中心距离为X的单位质点P所受的引力为:所以:(如图5-1-1所示)月球引力的方向:均指向月心;大小:与天体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中期水位观测资料的最小二乘分析报告摘要:本次实验中采用了KM站(28.05N,121.17E)1997年8月的逐时潮位数据,运用中期水位观测资料的最小二乘分析方法,通过奇异值剔除、调和分析、逐时潮位回报、高低潮及余水位计算等工作,对此验潮站的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并了解了中期水位资料分析的基本流程。
报告主要内容:(1)11个主要分潮(MSf Q1 O1 K1 N2 M2 S2 MK3 M4 MS4)及两个随从分潮(P1 K2)的调和常数H和g(2)图像和数据文件的基本信息(3)平均潮差和潮汐类型(4)余水位特征分析(5)误差分析(6)程序的相关说明(1)潮汐的调和常数:利用最小二乘原理,通过引入差比关系的方法,我们可以成功得到11个主要分潮和2个随从分潮的调和常数如下:分潮名称调和常数H 调和常数gMSf 121.2222 -32.38747Q1 62.95736 233.5120O1 225.5294 238.7111K1 266.1612 113.2537N2 420.5689 167.2492M2 1922.772 174.8581S2 679.3940 197.3759MK3 33.19594 252.1002M4 32.43390 121.7806MS4 33.60584 198.8826M6 3.762754 94.29744P1 73.46050 109.5160K2 192.9479 201.4156程序运行结果如图:其中H关系到分潮的振幅,g关系到分潮的相位。
从表中可以看出,M2分潮的振幅最强,对当地潮位的贡献最大,这与实际情况相符,但K1分潮的调和常数H仅有266.1412,结果偏小。
(2)图像和数据文件的基本信息:本次报告中包含以下数据文件:1. KM9708new.dat数据原始文件。
2. KM9708new_02.dat经过奇异值订正的数据文件,为方便画图时读取,没有输入数据质量信息。
海洋测绘复习要点第⼀章海洋与海洋测绘1、海岸:是陆地与海洋相互作⽤、相互交界的地带。
2、海岸带:海陆交互的地带,其外界应在15—20⽶等深浅⼀带,这⾥既是波浪、潮流对海底作⽤有明显影响的范围,也是⼈们活动频繁的区域。
3、海岸线:近似于平均⼤潮、⾼潮的痕迹所形成的⽔陆分界线。
4、⼤陆架:⼤陆周围被海⽔淹没的浅⽔地带,是⼤陆向海洋底的⾃然延伸。
国际海洋法中,⼤陆架定义为沿海国的⼤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的全部⾃然延伸,扩展到⼤路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或者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到⼤陆边缘外缘的距离不到200 n mile,则扩展到200 n mile的距离。
5、⼤陆专属经济区:为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介于领海与公海之间,具有特定法律制度的国家管辖⽔域。
专属经济区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n mile。
15、海洋测绘是海洋测量和海图绘制的总称,其任务是对海洋及其邻近陆地和江河湖泊进⾏测量和调查,获取海洋基础地理信息,编制各种海图和航海资料,为航海、国防建设、海洋开发和海洋研究服务。
海洋测绘的主要内容有:海洋⼤地测量、⽔深测量;海洋⼯程测量;海底地形测量;障碍物探测;⽔⽂要素调查;海洋重、磁⼒测量;海洋专题测量和海区资料调查;各种海图、海图集、海洋资料的编制和出版;海洋地理信息的分析、处理及应⽤。
16、海洋测量⼯作的主要内容:第⼆章海洋⼤地控制⽹1、海洋⼤地测量控制⽹:是陆上⼤地⽹向海域的扩展。
海洋⼤地测量控制⽹主要由海底控制点、海⾯控制点(如固定浮标)以及海岸或岛屿上的⼤地控制点相连⽽组成。
2、海⾯控制⽹:主要包括以固定浮标为控制点的控制⽹、海岸控制⽹、岛屿控制⽹以及岛屿—陆地控制⽹。
3、海洋⼤地测量:是研究海洋⼤地控制点⽹及确定地球形状⼤⼩,研究海⾯形状变化的科学,其中包括与海⾯、海底以及海⾯附近进⾏精密测量和定位有关的海事活动。
第三章海洋⽔⽂要素观测1、⽔⽂要素:是指在江河、湖泊、海洋的某⼀点或断⾯上观测各种⽔⽂要素,并对观测资料进⾏分析和整理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