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知识结构图
- 格式:doc
- 大小:341.73 KB
- 文档页数:2
世界近代史归纳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欧美近代发展发展与经济1960-70年代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什么这一潮流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主要潮流: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的兴起。
主要原因:工业革命席卷欧洲,并开始向世界范围扩展主要表现在那些国家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其共同影响1861年俄国亚历山大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美国的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美国的经济的发展;日本的明治维新——废除了封建制度,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共同影响: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俄、美、日在发展过程中,如何解决土地问题?俄:得到份地,高价赎买美:《宅地法》日:承认土地私有,废除法令1960俄、日改革在其性质、作用、局限性方面的相同点?时间相同:都发生在19世纪下半期性质相同: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作用相同:使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方式相同:都是封建统治者自上而下颁布改革措施局限性相同: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1960年代美俄两国面临的共同危机是什么分别是如何解决的两国统治者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危机清除后,对两国经济发展起到的共同作用共同危机:奴隶制度影响资本主义发展如何解决:美国内战,1861年改革根本出发点:维护国家统一/巩固统治共同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19世纪英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政治经济因素政治上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率先确立起了资本主义这更之体制不断完善,政权稳定;2、欧洲其他制度的确立比英国晚,而且经常处于战乱之中。
3、大力拓张殖民地,拥有做多的殖民地,建立起了。
4、先后打败荷兰、西班牙、法国,成为海上霸主经济上:1、率先完成,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经济实力雄厚!2、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占有大量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3、银行和造船业发达,英镑是当时的,伦敦成为当时世界的金融中心考点名称:1861年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俄国沙皇亚力山大二世推行的改革。
《世界历史》第二册世界近代史(续)一、知识结构世界近代史分为三条基本线索:资本主义发展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民族解放运动史。
(一)资本主义发展史主要涵盖资本主义的形成、确立和发展。
《世界历史》第二册讲述了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到德意志、意大利统一、日本明治维新(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基本形成)。
1、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19世纪科学技术的新发展—2、新机器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具体表现)(第二次工业革命)3、新的信息传递工具的发明促进了生产力美、德后来居上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英、法相对缓慢(原因)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广泛途径日本开始崛起俄国有所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辛迪加、卡特尔、托拉斯)→帝国主义阶段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三国同盟(德、奥、意)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争夺霸权→军事侵略团三国协约(英、法、俄)1、开始:1914、7 奥匈对塞尔维亚宣战扩军备战→第一次世界大战2、战线西:1914马恩河、1916凡尔登索姆河(萨拉热窝事件)东:南:3、结束:1918年德国投降(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包含了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1864年在伦敦成产第一国际;1871年,巴黎公社成产,这是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1889年第二国际成立;20世纪初列宁主义在与修正主义作斗争中诞生。
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1864、9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马恩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伦敦圣马丁堂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无产阶级1889、7、14和资产阶级矛盾激烈第一国际(“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欧美各国成产了社会主义政党和组巴黎反“修正主义”的斗争德:伯恩施坦倍倍尔.卢森堡(左派)1903、8——8月俄国社会民主党代表大会→布尔什维克党(列宁主义诞生)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1870、9资产阶级共和派政权建立普鲁士军逼进巴黎→1871、3、18革命→巴黎公社(第一个无(蒙马特尔.棱蒙)1871、3、28产阶级政权)→保卫公社的战斗(意义)1871、4——1871、5(三)民族解放运动史亚洲:1857——1859年的民族起义1905——1908年印度民族运动的高涨1905——1911年伊朗资产阶级革命1908——1909年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非洲:1881年苏丹马赫迪大起义1895——1896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拉美:1910——1917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知识结构:开始:密拉特士兵发动印度民族起义中心城市:德里印(1857——1859)领导:士兵度英雄:占西女王反失败:各自为战;封建王公动摇投敌英领导:1885年成立的国大党(资产阶级和地主利益)罢人、罢市、示威游行、抵制英货印度民族运动高涨运动提出“自治”(左派提拉克)(1905——1908)孟买工人政治总罢工伊朗资产阶级革命(1905——1911)反对英国、俄国将其沦为半殖民地。
九年级上世界近代史知
识图示思维导图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19882)
世界近代史:文艺复兴——1917年
资本主义社会(时代)
文艺复兴思想文化基础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4—16世纪)(1640—1688)
曙光人被发现资本主义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开端经济基础欧洲兴起(政治基础)蒸汽时代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2、美国独立战争技术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15—17世纪)17世纪—18世纪(1775—1783)(18世纪60年代—1840年前后)
世界被发现罪恶与压迫
血腥的资本积累3、法国大革命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1789—1794)
三角贸易;殖民统治(例子:英国对印度的殖民侵略)
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黑奴贸易)有压迫就有反抗例子:印度民族大起义;南美的解放英国宪章运动《共产党宣言》
(1857—1859)(1816—1826)
17世纪牛顿;18世纪伏尔泰启蒙运动
1、1861俄国农奴制改革19世纪达尔文;20世纪爱因斯坦
技术革命
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的改革与革命思想文化
(1861—1865)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工业革命18—19世纪贝多芬、
梵高、列夫·托尔斯泰
3、日本明治维新(1868—20世纪初)电气时代。
中国近代史知识结构图(1840——1949)主要矛盾:中华民族与外国侵略者之间的矛盾主要特征:屈辱与反抗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开始沦为2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完全陷入侵略与反抗1林则徐虎门销烟2左宗棠收复新疆反抗3邓世昌命捐黄海4太平天国运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5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1840——1919)学技术:洋务运动自强求富戊戌变法救亡图存近代化的探索学制度辛亥革命三民主义学思想: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开始:彻底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中共成立:开天辟地焕然一新1、国民革命时期1、黄埔军校(第一次合作)(1924-1927) 2、北伐战争1、南昌起义2、土地革命时期2、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7-1937)3、井冈山会师(第一次分裂4、长征(遵义会议生死攸关转折点)十年内战) 1、局部抗战:九一八事变(193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1919——1949)3、抗日战争时期事变的和平解决(1937-1945)3、全民族抗战:七七事变(1937)(第二次合作) ①第一次大捷:平型关大捷4 抗战②重大胜利:台儿庄战役③主动出击最大规模百团大战、重庆谈判:《双十协定》2、内战爆发:1946 进攻中原解放区3、揭开进攻序幕:挺进大别山4、解放战争时期①辽沈战役解放东北(1945-1949)4主力决战②淮海战役奠定解放长(第二次分裂江以南各省的基础三年内战) ③平津战役解放华北(1949 ---------至今)筹备:第一届政协会议成立:标志:开国大典(1949.10.1)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抗美援朝(1950---1953 )巩固土地改革(1950----1952)新中国的成立并政治:三大改造(1953--1956)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过渡经济:执行“一五”计划(1953--1957)(1949----1956)民主法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良好开端:中共八大(1956)大跃进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失误教训:要立足国情,遵循经济规律,(1956----1966)人民公社化运动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历史考研知识世界近代史历史考研知识(世界近代史)如下:第一章近代初期的欧洲(1)文艺复兴发生的背景,为什么会首先发生在意大利;(2)文艺复兴的表现和历史意义,要重点掌握;(3)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与表现;(4)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过程、影响;(5)宗教改革以及反对宗教改革发展的背景;德意志成为矛盾焦点的原因;(6)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的主要教义主张异同;(7)各大宗教在各国的成就及历史地位;(8)君主专制时期英法的社会经济状况;(9)重商主义以及商业战争的根源、目的、影响要特别注意。
第二章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转型(1)英法两国资产阶级革命、尼德兰革命的原因以及意义;(2)开明君主制主要是相对于君主专制而言的,其主旨在于将君主的权力与资产阶级所强调的理性结合起来,通过实施各种资本主义化的开明与进步措施,达到富国强兵,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目标。
这个知识点是今年大纲中新加的内容,关于它的原因、过程、影响要掌握;(3)启蒙运动及其与文艺复兴运动的比较以及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影响要掌握;(4)宪章运动与19世纪英国议会改革的区别和联系;(5)19世纪法国政治思想的社会背景与特点;(6)意大利统一的背景、早期革命活动、1848-1849年的革命以及国家的建立;(7)美国独立战争发生的原因、过程以及影响;(8)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内容以及意义;(9)德意志统一的过程一定要知道;(10)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内容以及意义;(11)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1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第三章近代的亚非拉(1)西属拉美独立战争;巴西独立战争;印度尼西亚爪哇人民的反荷大起义;(2)伊朗巴布教徒起义,印度民族大起义;(3)大西洋奴隶贸易的构成、制度以及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政策及其影响;(4)埃及人民抗英斗争及其在整个反帝斗争中的作用影响;(5)苏丹马赫迪的大起义的起义背景、过程、影响,出了名词解释或者让你说说马赫迪,要知道怎么回答;(6)埃塞俄比亚的两次重要的抗意斗争及其在整个反法西斯战争中所起的作用要清楚;(7)古巴独立战争过程、结果、意义、影响;(8)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9)土耳其坦志麦特;(10)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以及意义;这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会以论述和名词解释的方式进行考查;(11)阿里改革的背景、时间、目的、内容、结果、性质及其意义都要掌握。
知识点:世界近代史高考历史高考历史世界近代史一、世界近代史主题线索1、整体时间:公元14世纪萌芽、复兴——1917年十月革命。
世界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确立对世界统治的历史。
世界近代史模块知识体系(纵向)2、主题线索(1)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确立对世界统治的历史。
(2)是人类由分散隔绝状态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体化过程。
(3)从社会转型:近代化(现代化)。
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具体表现为:经济—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转化;政治—专制独裁向民主法制转化;思想—愚昧迷信向民主科学转化。
(4)按近代化经营模式可分为: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垄断、国家垄断)3、世界近代史的分期---世界近代史通史知识体系(横向)(1)公元14世纪——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兴起阶段(2)17世纪—18世纪工场手工业时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3)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蒸汽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4)19世纪后期———1917年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二、世界近代史通史结构(一)内容总论1、以文明发展为主题,世界近代工业文明的经历了四个阶段:从15、16世纪起,人类文明开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
17、18世纪的政治革命开启了工业文明的大门。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是工业文明时代确立和扩展的世纪。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工业文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一步深化。
在此过程中,世界各国文明相互碰撞,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共同推动了世界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进程。
2、以现代化主题,西方的现代化历程首先在思想领域获得了突破,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吹起了思想解放的号角;然后在政治领域取得重大成果,英法美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提供了制度保障;最后在经济领域迎来了工业化,最终完成了现代化历程。
西方现代化历程的特点是先思想解放,然后制度创新,最后工业革命,是早发内生型的现代化模式。
而中国近代化(现代化)历程走的路与西方正好相反,是属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模式。
高三历史一轮大通史复习的实践与思考——“数轴通史体系+历史核心概念”郭继凯今年是自己第三次带高三毕业班,经过与同行老师的学习,自己的不断学习、反思,关于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逐渐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些高中学生学习历史有困难,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1、学生对时间概念把握不准。
时间概念有大概念和小概念,大概念指大的、宏观的历史背景,小概念指某一具体的历史时间。
然而,一些学生张冠李戴,使历史失去了真实性。
2、学生没有准确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决定了历史概念的深度和广度,是判断该历史概念与其它概念有无交叉及交叉深浅的重要标准。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认为在一轮大通史复习中应把高中三本必修打破顺序,依照时间空间先后顺序,分成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近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现代史五个部分。
每一部分又分若干节,如中国古代史分为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等。
在每一节的学习过程中,我借鉴历史概念教学法逐渐形成了适合我班学生实际的一轮复习法——“数轴通史体系+历史核心概念”。
第一,何为“数轴通史体系”根据百度百科定义,规定了原点(origin),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在历史教学中,自然不能照搬数轴的概念,只能算是借鉴。
原点0就是某一段历史时期的起点(一般是标志性事件),某一单位长度就是一定历史时期,横坐标的正方向就是时间前行方向,不同单位长度代表的是历史时期,纵坐标上的单位怎是代表着不同类别事件,如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显示的是同一时期内并列发生的历史事件。
构建数轴通史体系时有几个需要说明的,一是单位长度不会像数学中那么严格,要求每一个单位长度都代表同样数值,历史事件长短不一,复杂纷繁,所以,同一单位长度可能是一个世纪也可能是好几个世纪,追求的不是准确数值,而是大致的时间范围和先后顺序。
二是数轴中的历史事件不可能面面俱到,不追求知识的全面,主要是抓住主干知识,抓住主要事件。
九年级上册
世界近代史知识结构图
(14、16世纪——1917年)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思想基础促进资本主萌芽启蒙运动义的产生、新航路开辟:(哥伦布、麦哲伦)物质基础发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克伦威尔《权利法案》三个文献是资产确立美国独立战争华盛顿《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阶级反封建革命法国大革命拿破仑《人权宣言》《法典》的纲领、理论旗帜资
本工业革命(英国)珍妮机、蒸汽机、火车机车—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
主三角贸易
义殖民扩张给非洲、印度带来贫穷、落后
社英克莱武殖民印度给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资金
会发展(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章西女王、拉美独立运动玻利瓦尔)
巩固:美南北战争奴隶制存废林肯《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统一巩固俄1861年改革农奴制阻碍方式:自上而下的改革
与扩大扩大结果:走上资本主义道路(19世纪60年代)日明治维新民族、幕府危机局限性: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德)电力、汽车飞机,卡尔·本次、莱特兄弟、爱迪生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演变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性质: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热爱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两大集团: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远离战争
残酷性:凡尔登战役(战略转折)
产生:工业革命时期
登上历史舞台:英国宪章运动(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有了科学理论指导:《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无世界尝试建立政权:巴黎公社
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
阶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1922——1991)新纪元
级
发传播:新文化运动后期1917
展中国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
史建立政党:1921年中共成立
建立政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纪元独立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