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知识结构(1640-1917)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2
世界近代史主题线索1、整体时间:公元14世纪萌芽、复兴——1917年十月革命。
世界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确立对世界统治的历史。
世界近代史模块知识体系(纵向)2、主题线索(1)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确立对世界统治的历史。
(2)是人类由分散隔绝状态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体化过程。
(3)从社会转型:近代化(现代化)。
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具体表现为:经济—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转化;政治—专制独裁向民主法制转化;思想—愚昧迷信向民主科学转化。
(4)按近代化经营模式可分为: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垄断、国家垄断)3、世界近代史的分期---世界近代史通史知识体系(横向)(1)公元14世纪——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兴起阶段(2)17世纪—18世纪工场手工业时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3)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蒸汽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4)19世纪后期———1917年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二、世界近代史通史结构(一)内容总论1、以文明发展为主题,世界近代工业文明的经历了四个阶段:从15、16世纪起,人类文明开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
17、18世纪的政治革命开启了工业文明的大门。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是工业文明时代确立和扩展的世纪。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工业文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一步深化。
在此过程中,世界各国文明相互碰撞,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共同推动了世界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进程。
2、以现代化主题,西方的现代化历程首先在思想领域获得了突破,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吹起了思想解放的号角;然后在政治领域取得重大成果,英法美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提供了制度保障;最后在经济领域迎来了工业化,最终完成了现代化历程。
西方现代化历程的特点是先思想解放,然后制度创新,最后工业革命,是早发内生型的现代化模式。
而中国近代化(现代化)历程走的路与西方正好相反,是属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模式。
绪论一、世界近代史的基本内容与分期:1、什么是世界近代史: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国内史学界走过了一段漫长而又曲折的道路。
曾经陷入认识上的误区。
据粗略统计,从新中国建立迄今半个世纪,国内出版的世纪近代史教材约有200多种,但这些教材均不同程度地受到“左”的思想的影响和前苏联模式的局限,在谈到资产阶级革命性和历史功绩时,一般都是加以回避,不肯或不敢谈深谈透,而且每部教材都要加上国际工人运动和亚非拉人民斗争两大部分内容。
将两大部分内容与资本主义的发展等同起来,并列为世界近代史的三大内容,似乎世界近代史的主要矛盾就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而资本主义又以1871年为界,之前,资产阶级是上升和发展,之后,则走向反动、没落甚至走向了灭亡。
这样一来,世界近代史就有些本末倒臵了,而且还会给人留下种种疑问。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没有抓住世界史的本质、主要矛盾和重点。
目前高校教材中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基本内容,大致有下列几种提法:1、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时代的历史,是资产阶级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历史。
(世界近代史讲义,北师大历史系世界近现代史教研组编写)2、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发展和日益走向衰落的历史。
(世界近代史,王荣堂主编)3、主要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确立和发展的历史。
(世界近代史的基本问题,彭树智)4、世界近代史开始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于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它主要是一部资本主义的历史。
(世界近代史,刘祚昌)5、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确立、发展和基本定型时期的历史。
(刘宗绪)6、世界近代史不应该与资本主义划等号,世界近代史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发展的历史。
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是从工业革命开始,而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18世纪60年代可以作为上限。
20世纪40年代,第三次技术革命兴起后,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使人类社会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可作为下限。
高中世界近现史一、世界史分期①世界古代史(距今230万年~1640年)②世界近代史(1640年~1917年)③世界现代史(1917年~20世纪90年代)④世界当代史(20世纪90年代~至今)二、世界近代史概论㈠世界近代史的含义、时限及特点: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前,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并终于形成世界体系的历史。
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世界近代史可划分为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机时代和电气化时代三个阶段。
㈡关于近代化⒈近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的本质区别①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②公民取代臣民;③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以君主为代表的贵族特权。
⒉近代化的含义近代化就是资本主义化,它包括三个方面:①经济上:工业化、机器化②政治上:民主化、法制化③文教上:科学化、理性化它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主要标志,引起了经济政治制度生活思维方式的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中国的近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是我国经济、军事、教育、外交近代化的标志,百日维新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初步尝试。
㈢世界近代史的分期⒈以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划分,大致分为四个时期:⑴.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迅速发展时期:(14~16世纪)⑵.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17~18世纪)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时期:(19世纪上半期~19世纪中期)⑷.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⒉以资本主义发展划分,大致分为⑴.早期资本主义:14~18世纪上半期⑵.自由资本主义: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⑶.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19世纪末20世纪初⒊以生产力的发展划分,大致分为三个时期(阶段特征)⑴简单协作时期资本主义(14-16世纪):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①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在意大利、西欧诸国先后出现。
②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
世界近现代史基本线索概论近代部分(1640-1917)世界近代史上起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下至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前夕,共约270余年的历史。
它是世界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渐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
世界近代史共讲述一种社会形态,即资本主义社会;三条基本线索,即资本主义发展史、国际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史、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史;四对基本矛盾,即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被压迫民族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还有四个发展阶段:及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14~16世纪)、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16~18世纪)、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19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前)、电气时代的资本主义(19世纪70年代~一战)。
下面分阶段分别予以介绍。
一、资本主义的幼年时期(14~16世纪):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社会政治、经济、思想、对外关系等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经济领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资本主义萌芽先后在城市和农村产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早期的资产阶级为了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开始了征服世界的活动,他们开辟了新航路,人类从以前的彼此隔绝到逐渐走向融和,由分散的世界渐渐成为一个初见全貌的整体世界;在思想领域,新兴资产阶级从维护自身经济、政治利益出发,要求在思想上摆脱封建神学的束缚,文艺复兴作为资本主义萌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首先在意大利兴起,随之出现了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天主教会的宗教改革运动;在政治方面,尼德兰革命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
这一时期突出的时代特征是:欧洲正处在封建社会解体、资本主义兴起阶段;世界由分散逐渐走向整体;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开始兴起。
二、资本主义的童年时期(17~18世纪):这是资本主义的童年时期,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北美开始确立的时期,封建制度的衰亡和资本主义的成长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中心内容,这一时期又被称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第三讲世界近代史一、世界近代史主题线索1、整体时间:公元14世纪萌芽、复兴——1917年十月革命。
世界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确立对世界统治的历史。
2、主题线索(1)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确立对世界统治的历史。
(2)是人类由分散隔绝状态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体化过程。
(3)从社会转型:近代化(现代化)。
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经济—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转化;政治—专制独裁向民主法制转化;思想—愚昧迷信向民主科学转化。
世界近代史模块知识体系(纵向)(4)按近代化经营模式可分为: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垄断、国家垄断)二、世界近代史通史结构(一)内容总论1、以文明发展为主题,世界近代工业文明的经历了四个阶段:从15、16世纪起,人类文明开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
17、18世纪的政治革命开启了工业文明的大门。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是工业文明时代确立和扩展的世纪。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工业文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一步深化。
在此过程中,世界各国文明相互碰撞,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共同推动了世界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进程。
2、以现代化主题,西方的现代化历程首先在思想领域获得了突破,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吹起了思想解放的号角;然后在政治领域取得重大成果,英法美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提供了制度保障;最后在经济领域迎来了工业化,最终完成了现代化历程。
西方现代化历程的特点是先思想解放,然后制度创新,最后工业革命,是早发内生型的现代化模式。
而中国近代化(现代化)历程走的路与西方正好相反,是属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模式。
3、以全球化为主题,近代世界又是一部从孤立分散到逐步成为一个整体的全球化历史: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世界近现代史史一、14——16世纪中世纪后期发生的大事:1、近代民族国家形成 14~15世纪政治西欧资本主义萌芽 2、君主专制形成 15世纪下半叶14世纪中期对外:新航路开辟:15世纪后期~16世纪初思想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14~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16世纪二、近代以来的世界史(一)资产阶级统治的初步确立(17~18世纪)新航路开辟—→世界贸易中心转移—→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斯图亚特王朝阻碍1、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 2、法国大革命:1789—启蒙运动17、18世纪)(二)资产阶级统治巩固、资本主义深入发展时期(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英国美国:19世纪2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迅速工业发展,但受到阻碍—→南北战争—→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革命—→经济飞速发展(18世纪德国:19世纪3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工业发展迅速。
普鲁士发展最60年代期快—→分裂割据阻碍发展—→普鲁士完成德意志的统一~19世纪 1、工业资产—→经济飞速发展30、40年代)阶级进入政权中心俄国:19世纪3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受农奴制阻碍,进展缓慢—→1861年改革日本:19世纪中期内忧外患,但资本主义关系进一步发展—→脱亚入欧—→明治维新2、形成两大对立阶级——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共产党宣言》发表:18483、19世纪下半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4、东方从属于西方:东方国家成为资方国家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三)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科技革命—→垄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19世纪70年代 1 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一战爆发(1914—1918)(四)一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1919~1928)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欧洲主宰世界)2、各主要国家情况英国:实力削弱,世界贸易中心伦敦转移到纽约英帝国被英联邦取代《威斯敏斯特法》法国:复仇美国:经济实力大增,提出建立国际联盟,但最终退出,说明美国的政治、军事实力还不如英法一战后德国:受到制裁,埋下复仇情绪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17年俄国苏联建立:1922(五)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和二战时期(1929~1945)美国罗斯福新政:1933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德、日成为欧亚战争策源地—→德国投降二战爆发开始:1939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胜利 1945.5日本投降1945.9(六)二战后的世界(1945~1、总体发展政治:20世纪40—80年代两极格局:美苏争霸,表明欧洲列强主宰趋势世界的国际格局不复存在。
世界历史知识线索1.发展顺序:世界古代史: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世界近代史:开始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主义制度初步确立)世界现代史:开始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2.世界历史近代化政治近代化: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揭开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是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
人类社会由专制转向民主,由人治转向法治。
)经济近代化: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得以最终战胜封建主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思想近代化: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启蒙运动(理性)3.世界古代史(奴隶社会、封建社会):(1)奴隶社会:超中主题二十一P91(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金字塔、法老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古印度:种姓制度、佛教古希腊:民主政治(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古罗马:法律贡献。
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欧洲民法基础《罗马民法大全》(2)封建社会:超中主题二十二P96、主题二十三P100①西欧:(日耳曼人建立法兰克王国查理曼帝国分裂后一分为三)政治制度: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对比中国奴隶社会:西周分封制),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
农业组织:庄园(自给自足,封闭保守)经济:城市兴起(自由与自治)文化:大学兴起(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②东欧(拜占庭帝国)法律贡献:查士丁尼时期颁布的《罗马民法大全》是欧洲民法的基础文化贡献:兼收并蓄的文化特点,为文艺复兴提供精神营养③亚洲日本改革:孝德天皇领导大化改新(封建性质的改革;仿效中国唐朝,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与日本明治维新比较④亚洲阿拉伯帝国宗教:穆罕默德建立伊斯兰教文化贡献:沟通中西方文化的角色(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4.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历程①资本主义萌芽:超中P105考点1新的生产方式(租地农场、手工工场),新的经营方式(雇佣关系)新的阶级(早期资产阶级:富裕农民与市民阶层)②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的基础:超中P106考点2—考点4思想基础: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代表人物: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经济基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观念从此逐步确立起来,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2014-2015年世界近代史复习提纲(最新最全面)【世界近代史(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第四单元 步入近代(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第10课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一、文艺复兴(发现人的时代)14世纪前后,地中海区域是欧洲贸易中心。
①时间:14——16世纪; ②地点:意大利;③目的:反对封建教会 ④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内容: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⑤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⑥影响: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⑦代表人物:(1)但丁: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神曲》,“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2)达·芬奇:意大利,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体现人文主义精神)(3)莎士比亚:英国,代表作《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
(批判封建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要学习他们勤勉治学,献身艺术,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可贵精神。
《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莎士比亚二、新航路开辟(发现世界的时代、地理大发现)1、目的:开拓市场、发财致富,“黄金热”。
2、最早进行新航路开辟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
3、原因:(1)经济根源(根本原因):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2)社会根源:对黄金的渴望;(《马可·波罗行记》引起欧洲人对东方的神往,想到东方寻找财富);商路受阻 。
(3)客观条件: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提高;指南针的应用;地圆学说的流行。
4、主要航海活动 时 间 探险家 国别和支持国 航 线1487年 迪亚士 葡、葡 (向东)发现好望角1492年 哥伦布 意、西 (向西)发现美洲新大陆1497~1498年 达·伽马 葡、葡 (向东)到达印度(第一个到达东方) 1519~1522年 麦哲伦 葡、西 (向西)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球形5、影响:(1)积极方面: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2)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世界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世界近现代史知识框架:一、政治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原因:(障碍、背景)①经济根源:英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②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出现③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二.经过:①开始标志:1604年,查理一世被迫恢复长期关闭的议会,国王和议会围绕限制王权和保证国会的权利展开激烈斗争②1642~1648为内战时期。
克伦威尔领导的“新模范军”打败王党,结束内战③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革命取得初步胜利④1653年,克伦威尔就任“护国公”,资产阶级共和国被护国公的独裁统治取代⑤1660年,查理二世回国,斯图亚特复辟⑥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政变,推翻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史称“光荣革命”⑦1689年,英国国会(会议)制定《权利法案》,严格限定国王的权利,确立了国会拥有最高权利的基本原则。
英国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标志革命的结束⑧⑨⑩ 三.《权利法案》:颁布:1.1689年,英国国会通过2.目的:限制国王的权利3.主要内容;①对国王在经济,政治,宗教等事物中的权利进行了严格的限定②确立了国会拥有最高权利的基本原则③对公民应有的权利作了明确的规定4.意义:英国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四.影响:1.(国家)英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代表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制度2.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3.(世界)迅速波及其他欧洲国家,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变革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罗斯福新政确立资本主义的方式: 革命: 英国、法国、美国。
改革:俄国、日本。
美国独立战争一..原因:(障碍、背景)英国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独立发展二.经过:①开始:1776年7月4日在来克星顿打响了抗英战争第一枪,美国独立战争开始②建国: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了托马斯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了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三.意义:1.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2.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发展3.对后来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到了推动作用四.意义;既是民族解放运动,又是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一..原因:封建君主专制和等级制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二.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三.过程:①开始: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举行起义,攻占了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从此开始②文件:《人权宣言》(理论旗帜,革命纲领)四.历史影响:1.(积极影响)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局限性)这场革命所争取的民主权利为少数人所享有美国南北战争一..原因:南方黑人奴隶种植园经济与北方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二.导火线:林肯当选美国总统三.经过:1.开始标志:1861年4月 2.初期形式:北方失利3.转折:1862年林肯颁布《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4.1865年,林肯领导北方军队取得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四.历史影响:1.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障碍2.使美国资本主义加快发展起来3.美国国家和民族统一得到维护俄国农奴制改革一.目的: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增强国家实力,避免人民革命的发生二.时间:1861年人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三.历史作用:(积极)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使国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世界近代史 ppt课件世世界近代史标志性事件:1640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917 俄国十月革命世界近代史是 16 世纪前后至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形态酝酿、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14~16 世纪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 1640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曙光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775年 1789 年工业革命 18 世纪60 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启蒙运动 17、18世纪的世界世纪的世界 18 世纪法国19 世纪70 、80 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 19 世纪70 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 20 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8 19 世纪60 年代美国南北战争 1861 1865 俄国1861 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1868 19 世纪30 、40 年代国际工人运动英国宪章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 1848 年时间发展展资本主义的萌芽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1416 世纪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确立 1718 世纪 18 世纪60 年代至 19 世纪中期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步入近代》单元脉络把握本节课主要复习政治民主化即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因为三国的革命发生在17 ~18 世纪,因此,又称作 17 ~18 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近代: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资本主义的曙光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的强心剂工业革命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酝酿)(发展)(产生)步入近代文艺复兴开辟新航路反宗教神学反封建制度世界走向整体资本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思想基础经济基础酝酿阶段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人的发现世界的发现文艺复兴近代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作用英国文学巨匠,《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戏剧) 莎士比亚意大利艺术大师,《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美术) 达芬奇奇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长诗《神曲》,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 ( 文学) 但丁代表表主要思潮: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指导思想 14 世纪发源于意大利, 15 、16 世纪以后扩展到欧洲各国兴起通过弘扬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
精心整理 -来源网络 世界近代史知识框架 第一单元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一、前提:(思想与经济基础) 历史事件 性质 原因 关键知识 历史影响 文艺复兴 14-17世纪 资产阶级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实质) 1.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封建神学对人性的扼杀 1.核心:人文主义。开始于意大利,后蔓延到整个西欧。 2.文艺复兴先驱:但丁 3.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神曲》 4.多才多艺文化巨人: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5.文学巨匠莎士比亚: 四大悲剧:《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 1.冲破神学束缚,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2.反映资产阶级愿望,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新航路开辟15-17世纪 根本原因:欧洲商品经济发展 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阻断了东西方贸易通道 物质动力:到东方掠夺财富 条件: 主观条件: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对地球的了解。 客观条件:罗盘针、航海知识与地理知识的传播。 1.西班牙:哥伦布、麦哲伦 (横穿大西洋) 2.葡萄牙:迪亚士、达伽马 (沿非洲西海岸,绕过好望角) 1.打破各地相互隔绝和孤立状态,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世界市场雏形的形成;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的精神,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2开始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扩张、侵略活动,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灾难,使得东方逐渐落后于西方。
新航路开辟过程:
时间 人物 支持者 特点
资本主
前提
思想:打破封建束缚
经济:发展资本主义 文艺复兴 发现人 新航路开辟 发现世界 欧洲资本主义经济 资产阶级要求确立政权 (政治)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精心整理
-来源网络 1487-1488 迪亚士 葡萄牙 第一个绕过非洲好望角
1492 哥伦布 西班牙 发现(美洲)新大陆 1497-1498 达伽马 葡萄牙 第一个找到东方的航路 1519-1522 麦哲伦 西班牙 实现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 文艺复兴与中国新文化运动比较 1.实质内容相似: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与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人文主义”是相似的; 2.运动所起的作用相同。欧洲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中国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的延续,为五四运动做好了准备。 新航路开辟与郑和下西洋比较 1.目的不同:新航路开辟主要是求财,而郑和下西洋则是宣扬国威。 2.方式不同:新航路开辟是掠夺的方式,而郑和下西洋则是和平交流方式。 3.影响不同: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连接成一个整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世界古代史(略,特别关注伯里克利改革)世界近代史(九上)一、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主要在14--18世纪)本单元涉及的欧美主要国家有意大利、英国、法国、美国。
社会巨变主要指这些国家从古代向近代转变(美国一开始建国就是近代国家)。
近代又称资本主义时代。
近代的主要特点是经济上以资本主义经济为主,政治体制比较民主,实行法治,崇尚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等理念。
从古代向近代转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通常从经济领域先变,然后思想文化,再到政治体制,三者互相联系。
(较复杂,不理解是正常的,不要烦恼。
)1.本单元说的巨变从思想文化的巨变开始。
兴起于14世纪前后的文艺复兴就是近代社会确立前的思想文化巨变。
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思潮提倡“以人为中心”冲击过去“以神为中心”的教会思想,使人们从教会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15世纪开始的新航路开辟则在资本积累(欧洲人掠夺大量的黄金、白银)、世界市场、海外殖民扩张等方面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总之,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3.英国巨变:1640开始,英国通过断断续续的资产阶级革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议会与代表封建贵族利益的王室进行的斗争),于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使国王的权利(君权)受到法律的明确约束,议会拥有最高权力。
这样英国确立了近代的政治体制——“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体现的是民主(行使权力的议会由议员组成,议员由民众选举产生)、法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如何人包括国王、议员都不能超越法律)。
可见,英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比较成熟的法治社会(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没有之一)。
4.美国:美国成为一个国家前只是英国在北美的13块殖民地。
后来,这些殖民地上的普通民众联合起来成立了华盛顿领导的大陆军,进行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
独立战争期间发表《独立宣言》宣布美国成立。
美国建国初期颁布的1787年宪法现在还在用,宪法明确美国实行联邦制,实行三权分立制度,没有国王,最高行政长官即总统由选举产生,总统组织政府。
谈谈世界近代史单元知识结构的总体设想在此,我们以世界近代史为例,谈谈世界近代史单元知识结构的总体设想。
我们以为它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一个形态,两大时期,三条线索,五个单元。
”大家知道,世界近代史始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止于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世界现代史始于俄国十月革命,此后开始了两种制度并存的历史)。
正是在这 270余年期间,资本主义制度逐步取代封建制度,形成了一个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
世界近代史主要讲的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历史。
世界近代史可分为两大时期:首先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1640—1870)。
这一时期又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是早期(即工场手工业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这一阶段资本主义国家还寥若晨星(荷、英、美、法),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还处在封建的或封建制度以前的发展阶段。
但是,资本主义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
第二阶段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工业资本主义时期。
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开始了蒸汽机时代的工业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这一阶阶由于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使一系列重要国家(俄、日、德、意)进入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下来。
19世纪 50、60年代,“自由”资本主义进入鼎盛,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其次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870—19 18)。
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工业资本主义时期。
19世纪末的(1870年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力的发展从蒸汽机时代跨入电气化时代,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基本定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世界近代史有三条基本线索:首先是资本主义的产生、确立、发展和演进为帝国主义的历史,这是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主流;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引起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阶级矛盾的激化,引起了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
这就是世界近代史发展的三条基本线索,也可称之为近代世界的三股历史潮流。
世界近代史知识结构(1640-1917年)
1.什么是世界近代史: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
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世界近代史可划分为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机时代和电气化时代三个阶段。
①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时期:
时限:14-16C
特征: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
主要历史事件:
②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时限:16中-18C末
特征:封建制度的衰亡,资本主义的成长
主要历史现象:
③工业资本主义时期:(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世界或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时期)
时限:18末-19C后半期
特征: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主要历史现象:
④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电气时代的资本主义世界或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形成时期)
时限:19C后半期-20C初
特征: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形成
主要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国际工运组织性增强,以合法斗争为主、民族解放运动卷席亚非拉三大洲、帝国主义之间矛盾加剧,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2.时限及特点: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前,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
3.近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的本质区别:
①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②公民取代臣民;
③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以君主为代表的贵族特权。
16世纪前后,世界进入由古代到近代的转型期,即由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过渡时期。
应在掌握这一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第一,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前资本主义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态是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的生产目标主要是满足自我消费,带有闭塞性,发展滞缓。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是以实现利润、增殖资本为目的的经济,面向市场,具有开放性特征,充满活力。
它必然会不断地侵蚀以农为本的自然经济,不断占有农本经济的阵地,突破地理的自然界限和国家疆域,几乎无止境地向可能达到的各个角落扩展,最大限度地为销售其商品而开拓市场。
它要求自由,要求无条件的绝对私有制。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天赋人权”等口号,就是在这个背景下适应时代要求提出的,是鲜明的反封建口号。
第二,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利取代以出身血统为依据的贵族特权。
即以法治取代人治。
商品经济要求自由,要求人的自然权利,那就必然与封建制度下的王权、神权、特权形成尖锐的对立,因而也就不能容许专制与特权。
以法律的权威取代特权,是近代社会的必然选择。
第三,公民取代臣民。
近代社会是法制社会,以主权在民取代主权在君,实行代议制度,执政者必须由公民选举产生。
这样,原来只对国王、领主效忠的臣民,也就转变为参与国事的公民,拥有法定的权利和义务。
4.近代主要矛盾:
资本主义同封建主义矛盾;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矛盾;
资本主义国家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矛盾;
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矛盾。
5.三条线索(内容)
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在思想文化、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领域全面、战胜封建主义,并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主导)
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
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反侵略反殖民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
第一单元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前资本主义时期)
(14~~~15世纪)
1、总体特征:
16世纪前后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
欧洲封建社会解体、资本主义兴起,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人类历史向近代迈
进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区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世界由分散逐渐走向整体、欧洲逐渐领先于世界、东西方差距开始拉大
2、单元知识结构:
经济:资本主义的产生
政治:宗教改革运动与尼德兰革命
思想:文艺复兴运动
国际关系: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
资本主义工商业兴起、发展,使得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西欧封建社会逐渐趋向瓦解。
人们从土地的束缚中,从封建人身附庸关系的羁绊中解放出来;从封闭的封建城堡走出来,进入城镇和工商业中心,投入市场;商品经济逐渐取代自然经济。
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直接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以其外向型、开放型特征极大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日益推动着西方国家殖民扩张,以满足其市场、原始资本积累的要求。
新航路的开辟是最明显的表现,它不但引起了“商业上的革命”、“价格革命”,而且为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和资本原始积累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后越来越多的亚、非、拉美地区沦为西方殖民国家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为寻求发展的政治环境、条件,在政治领域里开展了斗争。
一是宗教改革运动。
中世纪的西欧,天主教会是最有势力的封建主集团,也是封建主阶级进行精神统治的有力工具。
15世纪以来,天主教会日益腐败,成为西欧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建立适合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教会。
因此,16世纪西欧各国新兴资产阶级掀起了在宗教改革掩饰下的,反对天主教会的政治运动。
二是尼德兰革命。
尼德兰革命是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发展在政治上的突出反映。
它以民族独立为表现形式,以加尔文教为旗帜,以城市平民和农民为主力,以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领导,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为荷兰在17世纪成为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开辟了道路。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为维护自己的经济、政治利益,首先在意识形态领域发起了一场革命——文艺复兴。
它以人文主义为核心,以文学艺术和天文学革命为表现形式,反对教会神学和各种传统观念,对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与文艺复兴一样,宗教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以反对天主教神学的形式进行的反封建斗争,它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打击了西欧封建势力,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解除了精神枷锁。
这一时期,世界各地区间彼此隔绝的状态被打破。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欧洲殖民者在美、亚、非洲展开了疯狂的殖民扩张;欧洲人开始对美、亚、非洲进行政治控制和渗透,由于西方宗教和文化的渗透,殖民地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欧洲人对美、亚、非洲进行经济剥削和掠夺,造成这些地区的贫穷落后,这些地区的经济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日益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压迫剥削的斗争开始。
3
第一, 世界近代史就是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向全世界扩张的历史,而新航路开辟对西方资本主义的上升和西欧资本主义工业化
起了最有力的催化作用。
没有地理大发现,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二,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从地区隔绝向统一整体过渡。
第三, 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等导致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引起世界性的社会经济变化。
因此马克思说:“资本主义时代是从16世
纪才开始的。
”
4、考试要求
1.新航路开辟。
主要考点有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必要条件、影响,其中背景包括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奥斯曼国家阻断商路和宗教的狂热推动等;必要条件包括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知识的丰富和思想的解放等;影响包括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等。
2.早期殖民扩张。
主要考点有葡、西两国殖民扩张手段的不同及影响;殖民扩张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影响。
3.文艺复兴。
主要考点有文艺复兴的时间、范围、指导思想、性质、意大利和西欧诸国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和思想、意义。
4.中西方对比。
主要考点有东西方航海或对外贸易的特点的比较、分析14—16世纪东西方思想、文化特点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