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复杂计算器
- 格式:ppt
- 大小:331.00 KB
- 文档页数:36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12课时《用计算器计算》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2.能够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际操作计算器,培养学生使用计算器的能力;2.通过课堂练习和小组合作,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实际应用兴趣;2.培养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相互协作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基础的四则运算;2.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相互交流和合作。
难点1.部分学生可能对计算器的操作不熟悉,需要有耐心地引导;2.学生如何将计算器运算结果与手工计算做对比,分析其中的差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的内容,讨论计算器的作用和重要性。
2. 操作实践1.讲解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数字键、运算符等;2.给学生发放计算器进行实际操作练习,让学生亲自体验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
3. 小组合作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配备一个计算器;2.设计一些小组练习题,让学生共同讨论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相互核对答案;3.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分享使用计算器的技巧和经验。
4. 总结1.引导学生将手工计算和计算器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讨论计算器的优缺点;2.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四、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册中与计算器有关的习题;2.回家尝试使用计算器计算家庭日常开销,体验计算器的实际应用。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亲自操作计算器,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对计算器的熟练度。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计算器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
用计算器计算较复杂的两步计算(p102-103)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技能,会用计算器计算两步试题。
2、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感受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使用计算器在人类生活与工作中的价值。
重点难点重点:会用计算器计算两步试题难点:通过大数目的计算探索与发现数学规律一、复习铺垫,激趣导入二次备课谈话: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计算器,了解了计算器主要按键的作用、功能及操作方法。
今天,小组同学互相比一比,看看哪组同学能又快又好的用计算器计算出下面各题:Xkb1 .com324+418 2600-1284 165×182816÷68 784+365-493 343×725÷175集体订正,并指名说一说操作方法。
提问:第5、6两题为什么可以连续按键计算?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
①提问:你会用计算器来计算这一题吗?试一试。
在计算时,请思考:这道题含有哪两则运算?运算顺序是什么?能不能像做上面两题那样从左往右连续按键计算呢?②学生尝试操作。
再在小组里交流怎样操作。
③指名汇报操作方法:一般计算器:按照运算顺序,先算165×182得到30300,在脱式计算的算式中写上这个数,按清零键,再重新输入被减数和减数,进行减法计算,得出最终的计算结果。
科学计算器:根据算式的书写顺序直接按键,(括号也可以直接输入),得出最终的计算结果。
2.“试一试”。
(1)提问:这两题各含有哪两则运算?你能具体地说一说每题运算顺序吗?你认为这两题可不可以连续按键操作?(2)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3)集体订正。
3.总结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的方法。
提问:用一般计算器计算例题和试一试的两道题,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应该怎样操作?先在小组内讨论,再在班内交流。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第【1】篇〗小数除法第八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目标:1、能用计算器计算比较复杂的小数乘、除法,并有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意识。
2、能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算式中的规律,并能按规律直接填得数。
3、在引导发现规律、描述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中的美以及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并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发现规律。
教学准备:师:计算器、多媒体。
生: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情景启发,明确目标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1÷11=2÷11=3÷11=4÷11= 5÷1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数学这座宏大的宫殿中,有许多神奇的数和算式都存在规律。
今天,就让我们利用数学工具计算器去领略数学的魅力,探究神奇的规律所在。
二、互动新授1.出示教材第35页例9例题。
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
订正答案:1÷11=0.0909… 2÷11=0.1818…3÷11=0.2727… 4÷11=0.3636…5÷11=0.4545…师小结:这些都是循环小数。
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你发现了哪些规律?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说出规律:商是循环小数;循环节都是9的倍数。
2.引导学生按规律写结果:同学们,通过用计算器计算,观察计算结果,我们发现了规律。
现在大家能不能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几题的商呢?(出示以下例题)6÷11= 7÷11= 8÷11= 9÷1l=学生汇报得出的结果。
引导学生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来写这些商的?(根据1÷11,2÷11……5÷11的结果得出的规律来写商的。
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策略辅导讲义学员姓名:年级:四年级辅导科目:小学数学学科教师:上课时间授课主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一.列表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解决问题的策略(四上)1.弄清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列表整理相关信息.3.分析数量关系.4.解决问题.5.检验.二.分析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方法:可以从已知条件入手,通过列表、画线段图等方法进行分析;也可以从所求问题入手,通过列表或画线段图等方法分析数量关系.典型例题(1)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杏树和4行梨树.桃树每行7棵,杏树每行6棵.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棵,梨树每行5时间9:0011:0013:0015:00 12243648与7:00比水位下降/c m照这样的速度,要使水位下降120厘米,一共要放水多少小时?名师学堂(1)理解题意.按果树的种类整理条件桃树3行,每行7棵杏树8行,每行6棵梨树4行,每行5棵根据问题选择并整理条件.桃树梨树3行4行每行7棵每行5棵已知桃树和梨树的行数与每行的棵数,求梨树和桃树一共有多少棵.明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桃树的棵数+梨树的棵数=桃树和梨树的总棵数桃树:,梨树:,总棵树:.正确解答.桃树:,梨树:,总棵树:.(2)理解题意.每次观测的时间都间隔2小时.到9时水位下降了12厘米,到11时水位下降了24厘米,到13时水位下降了36厘米,到15时水位下降了48厘米.水位每2小时下降12厘米.方法一:用综合法和分析法明确解题思路.列式解答.分步列式:,.综合算式:.方法二:根据表中数据的排列规律,列表分析.时间9:0011:0013:015:017:019:021:023:01:003:00与7:00比水位下降/c m1224364860728496108120上面表格一共记录了10次观测结果,每次间隔2小时,所以要使水位下降120厘米,一共要放水10×2=20(时).方法三:用“倍分法”解决问题.明确解题思路.水位每2小时下降12厘米,求要使水位下降120厘米,一共要放水多少小时,就是求120里面有多少个12,就需要几个2小时.列式解答...正确解答.重点:用列表法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难点:理解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算理.能从已知条件或所求问题人手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易错点:例1.1.1 六一儿童节到了,新华小学六年级有100名学生,每名学生准备了10块巧克力糖,如果把这些糖以每名学生2颗的形式分给低年级的学生,这些糖可以分给多少名学生?【答案】500名【解析】方法一:先求出巧克力糖的总量,再求以每名学生2本的形式分给低年级的学生,这些巧克力糖可以分给多少名学生.(块),(名).÷=100101000⨯=10002500方法二:原来1个六年级的学生准备10块糖,然后1个学生分给5个低年级的学生,根据原来学生的总数即可求出低年级学生的数量.,(名).⨯=÷=51005001025例1.1.2 商店运来2盒皮球,每盒6个;还运来8袋乒乓球,每袋5个。
Maxwell场计算器系列讲解Maxwell场计算器系列之1:求单点B,画单点B随时间变化有些⼈还是找不到,在这⾥就特别重点强调⼀下在ansoft12中做fft的⽅法:这是最简单的,根本没有特殊操作。
就是在results 上⾯右键,create report,然后把Domain⾥⾯的Sweep 改成Spectral即可。
我之所以在多个帖⼦中讲最好⽤Simplorer是因为它⽐maxwell的fft⽅法多,⽽且更灵活,如果你觉得maxwell⾥⾯的就可以,那⾃然好。
因为⼤家很多都⽤上了v12,我这⾥的步骤就按v12的写,⼤部分步骤在其他版本中类似:(如果想要命令脚本,修改以后多次运⾏,请使⽤tool⾥⾯的record script功能,修改脚本⽤记事本或写字板即可。
)0. 画点抬头看maxwell最上⾯⼀⾏菜单栏,点Draw>point,可以⽤⿏标选择⼀点,或者在右下⾓输⼊坐标(直⾓坐标或者极坐标)。
1. 求单点B1) 在Field Overlays上⾯⽤⿏标右键,最底下⼀个是Calculator,点这个打开场计算器窗⼝。
计算器下⾯有5个分类,分别是:Input、General、Scalar、Vector、Output,为了让⼤家不晕菜,⽤到哪个讲哪个。
2) 依次点Input类别⾥⾯的Quantity,然后B3) 依次点Input类别⾥⾯的Geometry,然后point,然后选择刚画的那个点,ok4) 点Output类别⾥⾯的V alue5) 点Output类别⾥⾯的Eval就可以看到B的结果了,对于2维来说,结果是的格式2. 画单点B随时间变化在Field Overlays上⾯⽤⿏标右键,最底下⼀个是Calculator,点这个打开场计算器窗⼝。
如果像上⾯那样⼀次求出B在x、y、z三个⽅向上的值,这时画图就不知道画哪个,所以你要告诉maxwell画哪个⽅向上的B或者是B的标量值(三个⽅向的值平⽅和,开⽅)第⼀步:先在计算器中进⾏操作。
第12讲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模块一思维导图串知识 模块二基础知识全梳理(吃透教材)模块三教材习题学解题 模块四核心考点精准练(6大考点)模块五 小试牛刀过关测1.理解电流的形成,及电流方向。
2.知道电路的构成、电路元件符号。
3.掌握电路图的画法和实物图的连接。
4.能够识别电路的三种状态。
5.能进行简单的故障判断。
1、电路的组成(2)电路各部分的作用(3)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的遥控器,都需用干电池为它们提供电能。
用于汽车、摩托车、通讯等。
能的转化:蓄电池在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放电时化学能又转化为电能。
2、电路图及元件符号(1)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做电路图。
(2)几种常见的元件符号如下:3、电路的三种状态(1)通路:正常连接的电路,即用电器能够工作的电路。
通路特征:电路中有电流,用电器正常工作。
(2)断路(开路):断开的电路。
断路特征:电路中无电流,用电器不工作.原因有开关没闭合,接线处松动,导线断了,用电器损坏等。
(3)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跟电源的两极相连的电路。
短路特征:用电器不工作,电路有很大电流,会损坏电源甚至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引起火灾。
4、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1)画好电路图的方法①应完整地反映电路的组成,即有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
②规范地使用电路元件符号,不能自选符号。
③交叉相连的点要画粗黑圆点。
④合理地安排电路元件符号的位置,尽可能让这些元件符号均匀地分布在电路中,使电路图清楚美观,并注意元件符号绝不能画在拐角处。
⑤导线要横平竖直,转弯画成直角,电路图一般呈长方形。
⑥最好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着电流的方向依次画电路元件,且知道在电路图中导线无长短之分的原则。
(2)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的方法①先理清电流的路径,可从电源正极开始,沿着电流的方向逐个寻找,直到电源负极。
②所画出的电路图中各元件的顺序应与实物图保持一致。
教材习题01设法用一段导线、一节干电池使一个小灯泡发光。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主要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的四则运算。
教材通过简单的实例,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能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工具,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对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使用计算器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不够熟练,对于计算器的各种功能还没有完全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耐心地进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的四则运算。
2.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的四则运算。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3.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学会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触到计算器。
2.准备相关的教学实例,用于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3.准备课堂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
然后引入计算器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计算器的各种功能,讲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通过具体的实例演示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第12讲乘法分配律(讲义)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易错专项练(知识梳理+易错汇总+易错精讲+易错专练)1.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用字母表示是(a+b)×c=a×c+b×c。
乘法分配律可以正用,也可以逆用。
当出现(a+b)×c的情况时,如果a×c和b×c计算都很简便时,那么可以先算a×c和b×c,再把两个积相加;当出现a×c+b×c的情况时,如果a+b的和正好是整十、整百、整千数,那么可以用(a+b)×c来计算。
1.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时,乘数应与两个加数分别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
2.乘法分配律是乘、加这两种运算之间的一种规律,而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只是乘法运算的一种规律。
【易错一】笑笑在计算8617⨯来验算,这是运用了()。
⨯后,用1786A.乘法分配律B.乘法结合律C.加法交换律D.乘法交换律【解题思路】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叫做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a×b=b×a。
【完整解答】笑笑在计算8617⨯来验算,明显调换了两个因数的位置,则运用了⨯后,用1786乘法交换律。
答案:D【易错点】熟练掌握乘法交换律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易错二】小芳和小明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沿同一条公路相向而行。
小芳每分钟走52米,小明每分钟走58米,经过5分钟两人相遇,甲、乙两地相距( )米。
【解题思路】小芳每分钟走的路程加小明每分钟走的路程,再乘相遇需要的时间即可解答。
【完整解答】(52+58)×5=110×5=550(米)【易错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易错三】四年级两个班的学生为灾区小朋友捐书,平均每人捐了13本书。
四(1)班和四(2)班一共捐了多少本书?【解题思路】用51加上49,求出四(1)班和四(2)班一共的人数;再乘13,求出四(1)班和四(2)班一共捐了多少本书。
第十二课时用计算器计算(课标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6页例1例2,做一做。
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够利用电子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知道用电子计算器计算顺序和笔算顺序是一样的。
3.让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数学的秘密,能够对一些有规律的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懂得观察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一、利用计算器计算:386+179=说说你是怎样使用的。
(先按“386”,屏幕上显示386,再按“+”,屏幕显示不变,再按“179”,屏幕显示179,按“=”,显示结果565。
)试试ce键有什么功能?(清除)自己试试看:26×39=312÷8=l.你觉得使用计算器需要注意些什么?看清数,别摁错了;每次计算前要清0。
2.计算。
54+46=60×2=198÷49=50+30=38×79=201+99=计算后说一说你怎么算的这么快?(并不是任何时候用计算器计算都是最好的,像可以直接口算的、能简算的题目,就不需要使用计算器了。
)3.做一做练习。
让学生在小组内做一做,然后同桌做一做。
二、观察发现1.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9999×1=9999×2=9999×3=9999×4=说说你为什么做的又对又快。
观察上面的算式和结果,你发现什么规律?生畅所欲言。
师:根据你们的发现大胆猜测,能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答案吗?9999×5=9999×7=9999×9=师总结:碰到9999乘9以内的自然数(0除外)答案都是五位数,最高位和个位就是自然数与9的乘积,中间三位数都是9。
三、练习做一做。
练习30页的第11、12题。
第11题用比赛的方式进行,以巩固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
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四、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教学辅导教案1、在8×8的正方形里有代号Ⅰ、Ⅱ、Ⅲ的矩形,要用若干块矩形(Ⅰ、Ⅱ、Ⅲ)在另一张8×8的正方形中拼出(2a+b)×(2b+a)的矩形怎么拼.用一张Ⅰ和一张Ⅱ拼出一个轴对称图形,能拼出几种拼几种,要求两个矩形至少有一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2、如图,长方形纸片上有一个圆洞,怎样才能沿着直线把它剪成面积相同的两块?3、大正方形边长是小正方形的2倍,要将它们分成4个大小一样的部分.4、从一张正方形纸上剪下一个周长是18.84厘米的最大圆,求被剪掉的纸屑的面积。
5、如图,正方形中阴影部分面积是53平方厘米,那么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1、一种儿童玩具降价5元后,售价35元,降价( )A .14.3%B .12.5%C .16.7%2、下面是某公司购买粮油的发货票,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将空格填满.3、一种商品先涨价101,再降价10%,现价与原价相比( ) A .贵 B .便宜 C .一样D .无法确定 4、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可知每支网球拍与每支乒乓球拍的单价分别为( )。
A .75元,50元B .70元,45元C .70元,60元D .80元,40元5、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价加价40%作为标价,又以8折(即按标价的80%)优惠卖出,结果每件服装仍可获利15元,问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价是多少元?一、商品销售相关概念1、进价:指商店从厂家购进商品时的价格,称为进价或成本价。
2、标价:商品销售时标出的价格,又称定价、原价。
3、售价:商店销售商品时的实际价格,又称为交易价。
(2)在此次活动中,他节省了多少钱?举一反三:王老师带领团员若干人到赤壁游览,现联系了两辆车的车主。
甲车主给出的优惠条件是:学生九折,老师不收费;乙车主给出的优惠条件是:包括老师在内,全部八折优惠。
如果每张车票的价格是40元,学生有20人,那么乘哪家车主的车比较划算?一、填空题1、一家商店把一件上衣标价为460元,经物价局工作人员核准,这件上衣降价了22元销售,仍可获利20%。
计算器与复杂的运算知识精讲1.认识计算器计算器是一种能够进行数学运算并显示结果的计算工具。
常用的计算器主要包括数字键区、功能键区和屏幕显示区。
数字键区主要用于输入数字,功能键区主要包括开关机键、加减乘除等运算符号键,屏幕显示区主要用于显示计算结果,各个按键的详细功能见下图。
(不同型号的计算器设置与功能不完全相同,使用之前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2.计算器的作用利用计算器不仅可以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提高计算的准确度和效率,还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数学现象,如复杂运算中蕴含的规律(见典型例题栏目例2)。
名师点睛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的步骤(1)开机,按“ON/AC”键。
(2)依次按数字键和运算符号键。
如计算32×4,先按32,然后按“×”,接着按4。
(3)按“=”键,显示计算结果。
(4)当按错时,按“CE”键可清除按错的数字。
(5)在计算过程中,想删除最后一个数字,按“”,想删除最后一次输入的数,按“CE”键;要计算下一题或删除所有输入的数,按“ON/AC”键。
如计算3+2.1,在按等号前可以按“”清除2.1中的1,按“CE”键可以清除2.1,而按“ON/AC”键则是将3+2.1全部清除。
易错易误点忽略不同型号计算器的功能导致错误不同型号的计算器设置与功能不完全相同,如有些计算器是按照输入的先后顺序进行计算,如输入3+2×6时,是先算3+2=5,再算5×6=30;有些计算器则会自动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计算,如输入3+2×6时,是先算2×6=12,再算3+12=15。
因此在使用计算器之前,一定要知道计算器的类型,了解其使用方法。
典型例题例1:用计算器计算678-32×15。
解析:可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操作。
①开机,按“ON/AC”键。
②算乘法,输入“32×15=”,结果显示480。
③按“ON/AC”键将显示内容全部清除,再输入“678-480=”,结果显示“198”。
Maxwell场计算器系列之1:求单点B,画单点B随时间变化有些人还是找不到,在这里就特别重点强调一下在ansoft12中做fft的方法:这是最简单的,根本没有特殊操作。
就是在results上面右键,create report,然后把Domain里面的Sweep 改成Spectral即可。
我之所以在多个帖子中讲最好用Simplorer是因为它比maxwell的fft方法多,而且更灵活,如果你觉得maxwell里面的就可以,那自然好。
因为大家很多都用上了v12,我这里的步骤就按v12的写,大部分步骤在其他版本中类似:(如果想要命令脚本,修改以后多次运行,请使用tool里面的record script功能,修改脚本用记事本或写字板即可。
)0. 画点抬头看maxwell最上面一行菜单栏,点Draw>point,可以用鼠标选择一点,或者在右下角输入坐标(直角坐标或者极坐标)。
1. 求单点B1) 在Field Overlays上面用鼠标右键,最底下一个是Calculator,点这个打开场计算器窗口。
计算器下面有5个分类,分别是:Input、General、Scalar、Vector、Output,为了让大家不晕菜,用到哪个讲哪个。
2) 依次点Input类别里面的Quantity,然后B3) 依次点Input类别里面的Geometry,然后point,然后选择刚画的那个点,ok4) 点Output类别里面的V alue5) 点Output类别里面的Eval就可以看到B的结果了,对于2维来说,结果是<Bx的值,By的值,0>的格式2. 画单点B随时间变化在Field Overlays上面用鼠标右键,最底下一个是Calculator,点这个打开场计算器窗口。
如果像上面那样一次求出B在x、y、z三个方向上的值,这时画图就不知道画哪个,所以你要告诉maxwell画哪个方向上的B或者是B的标量值(三个方向的值平方和,开方)第一步:先在计算器中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