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江苏省昆山市金属公司粉尘爆炸事故(公司内部简讯)
- 格式:pptx
- 大小:731.58 KB
- 文档页数:5
安全生产工作动态特刊泗水县人民政府安委会办公室2015年1月5日江苏省苏州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8.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调查处理报告2014年8月2日7时34分,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昆山开发区)的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台商独资企业,以下简称中荣公司)抛光二车间(即4号厂房,以下简称事故车间)发生特别重大铝粉尘爆炸事故,当天造成75人死亡、185人受伤。
依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规定的事故发生后30日报告期,共有97人死亡、163人受伤(事故报告期后,经全力抢救医治无效陆续死亡49人,尚有95名伤员在医院治疗,病情基本稳定),直接经济损失3.51亿元。
对事故有关责任人员及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一)司法机关已采取措施人员(18人)。
1.吴基滔,中荣公司董事长。
因涉嫌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被司法机关批准逮捕。
2.林伯昌,中荣公司总经理。
因涉嫌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被司法机关批准逮捕。
3.吴升宪,中荣公司经理。
因涉嫌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被司法机关批准逮捕。
4.陈艺,昆山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党工委委员,安委会主任。
因涉嫌玩忽职守罪,被司法机关批准逮捕。
5.黄惠林,昆山开发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局副局长兼安委会副主任。
因涉嫌玩忽职守罪,被司法机关于2014年8月23日刑事拘留,8月29日对其取保候审。
6.陆冠峰,昆山市安全监管局副局长。
因涉嫌玩忽职守、受贿罪,被司法机关批准逮捕。
7.陆小明,昆山市安全监管局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科科长(副科级)。
因涉嫌玩忽职守罪,被司法机关批准逮捕。
8.叶锡君,昆山开发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局安全生产科科长、安委会办公室主任。
因涉嫌玩忽职守、受贿罪,被司法机关批准逮捕。
9.李江,昆山市安全生产监察大队副大队长兼一中队队长。
因涉嫌玩忽职守罪,被司法机关批准逮捕。
10.王剑,昆山市公安消防大队原参谋、现任张家港市公安消防大队大队长(副处级)。
吸取昆山中荣爆炸事故教训组织隐患排查强化防爆意识
8月2日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抛光车间发生粉尘爆炸特别重大事故,造成75人死亡,185人重伤。
此次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津安动力厂立即组织召开防爆隐患排查及制氧防爆知识培训、煤气防爆知识培训,并进行防爆知识考试。
会后各工段利用班组安全活动时间进行案例分析,总结教训,同时举一反三,结合本职危化岗位实际情况,进行自查自纠。
对于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不能立即整改的制定安全防范措施,等有机修机会进行彻底排除隐患。
为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分厂组织进行防爆知识培训,通过安全教育、学习事故案例等让每位职工认识到自己岗位可能造成的危害,及危害的预防控制措施,把隐患扼杀在摇篮里。
通过宣传、学习、检查,动力厂员工防爆知识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全面加强,为制氧的稳定运行,煤气的平稳输送打下坚实的基础。
动力厂张永刚。
“8.2”昆山粉尘爆炸致死特大事故调查报告 8.2昆山粉尘爆炸致死特大事故调查报告。
自查报告。
尊敬的领导:根据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要求,我们对公司生产车间进行了安全自查,并就8.2昆山粉尘爆炸致死特大事故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一、事故原因分析。
1. 粉尘积累,在生产过程中,粉尘长期未得到及时清理,导致大量粉尘积累,成为爆炸的隐患。
2. 安全管理不到位,公司对生产车间的安全管理不够严格,缺乏有效的安全培训和监督,导致操作人员对安全意识不强。
3. 设备维护不及时,部分生产设备长期未进行维护保养,存在安全隐患,成为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二、自查情况。
1. 粉尘清理,我们立即对生产车间内的粉尘进行了清理,确保生产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2. 安全培训,加强了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了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 设备维护,对生产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三、改进措施。
1.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生产车间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生产。
2. 加强安全培训,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
3. 设备维护保养,建立设备维护保养台账,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总结。
通过此次自查和调查报告,我们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生产车间的安全管理,确保公司的安全生产和员工的人身安全。
特此自查报告,供领导参考。
谨上。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单位,XXXX公司。
签字,XXX。
“8.2”昆山粉尘爆炸致死特大事故调查报告“8.2”昆山粉尘爆炸致死特大事故一、事故概况8月2日,江苏省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抛光车间发生粉尘爆炸特别重大事故,目前已造成75人死亡,185人受伤。
二、事故原因1.根据事故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初步掌握的情况,企业厂房没有按二类危险品场所进行设计和建设,违规双层设计建设生产车间,且建筑间距不够。
2.生产工艺路线过紧过密,2000平方米的车间内布置了29条生产线,300多个工位。
3.除尘设备没有按规定为每个岗位设计独立的吸尘装置,除尘能力不足。
4.车间内所有电器设备没有按防爆要求配置。
5.安全生产制度和措施不完善、不落实,没有按规定每班按时清理管道积尘,造成粉尘聚集超标;没有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没有按规定配备阻燃、防静电劳保用品;违反劳动法规,超时组织作业。
6.当地政府的有关领导责任和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落实不力。
7.问题和隐患长期没有解决,粉尘浓度超标,遇到火源,发生爆炸,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
事故的责任主体是中荣金属制品公司,主要责任人是企业法人代表、董事长吴基滔等相关负责人。
三、经验教训1.粉尘爆炸概念粉尘爆炸,指粉尘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热源(明火或温度),火焰瞬间传播于整个混合粉尘空间,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同时释放大量的热,形成很高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力,系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功以及光和热的辐射,具有很强的破坏力。
2.粉尘爆炸产生的条件粉尘爆炸条件一般有三个:(1)可燃性粉尘以适当的浓度在空气中悬浮,形成人们常说的粉尘云;凡是呈细粉状态的固体物质均称为粉尘。
能燃烧和爆炸的粉尘叫做可燃粉尘;浮在空气中的粉尘叫悬浮粉尘;沉降在固体壁面上的粉尘叫沉积粉尘。
具有爆炸性粉尘有:金属(如镁粉、铝粉);煤炭;粮食(如小麦、淀粉);饲料(如血粉、鱼粉);农副产品(如棉花、烟草);林产品(如纸粉、木粉);合成材料(如塑料、染料)。
某些厂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特别是一些有机物加工中产生的粉尘,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燃烧事故。
事件一:“8·2”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厂特别重大爆炸事故本次事件造成了较大的伤亡,截至3日17时30分事故遇难人数上升至71人,近200名伤者正在接受救治。
据国内爆炸专家、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爆炸安全研究部主任钱新明说:细小的粉尘颗粒,扩散到空气中,当累积到一定浓度时,只要有一个点火源,就可能快速燃烧。
粉尘爆炸和一般的气体爆炸不一样,从点火到爆炸的时间是毫秒级的,但前期诱导时间比较长。
金属粉尘爆炸威力猛,可能连续在一个范围内会发生多次爆炸。
爆炸的时候温度可以达到2000摄氏度以上。
再加之夏季人体有汗,空气潮湿,会造成烧伤等大量人员伤亡。
对于本次事故我认为主要是因为:一些企业负责人急功近利,完全不尊重劳动者的生命,是经济第一安全靠边,安全管理十分薄弱。
虽然防爆领域有很多科研成果,但也没有得到应用。
有的企业为了节省,用很便宜的装置设备,在设计上也不合格。
对于这些问题我建议,可以从技术上、管理上两方面着手防止此类事故发生。
从技术上控制点火源,如工作空间消除静电,工人不穿化纤的衣服,采用防静电的设备。
从管理上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工作,讲明利害关系将可能存在的危险告知员工。
把生产规范上墙,同时安全监管部门应该加大执法力度,督促企业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由事故可知:一、举一反三知晓可能引起爆炸的粉尘主要有:金属(如铝粉、镁粉)、煤炭、粮食(如淀粉)、农副产品(如棉花、烟草)、合成材料(如塑料、染料)。
也即是,一类是本身可燃烧,如粮食,另一类是本身和空气反应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金属粉尘。
把所管辖的公司做好安全交底,并经常提醒他们做好通风防火工作做到警钟长鸣。
三、检查时也不能单单指出问题,还要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做好闭环工作。
四、2007年,《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在新增两条轮圈表面处理生产线年处理轮圈达93.3万只改扩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公示(二次公示)》披露,对粉尘采用布袋除尘器处理,去除效率可达95%。
You must do what others don't want to do today, so that tomorrow you can have things that others can't.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公司“8?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一)事故经过2014年8月2日7时,事故车间员工上班。
7时10分,除尘风机开启,员工开始作业。
7时34分,1号除尘器发生爆炸。
爆炸冲击波沿除尘管道向车间传播,扬起的除尘系统内和车间集聚的铝粉尘发生系列爆炸。
当场造成47人死亡、当天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28人,185人受伤,事故车间和车间内的生产设备被损毁。
(二)事故原因1.直接原因事故车间除尘系统较长时间未按规定清理,铝粉尘集聚。
除尘系统风机开启后,打磨过程产生的高温颗粒在集尘桶上方形成粉尘云。
1号除尘器集尘桶锈蚀破损,桶内铝粉受潮,发生氧化放热反应,达到粉尘云的引燃温度,引发除尘系统及车间的系列爆炸。
2.间接原因(1)楼梯未采用封闭楼梯间,贯通上下两层,且通道中放置了轮毂,造成疏散通道不畅通,加重了人员伤亡。
(2)车间除尘系统改造委托无设计安装资质的昆山菱正机电环保设备公司设计、制造、施工安装。
(3)风险辨识不全面,对铝粉尘爆炸危险未进行辨识,缺乏预防措施,员工对铝粉尘存在爆炸危险无认知。
(三)防范措施1.定时规范清理粉尘,使用防爆电气设备,落实防雷、防静电等技术措施,配备铝镁等金属粉尘生产、收集、贮存防水防潮设施。
2.对粉尘爆炸危险性的辨识和对职工粉尘防爆等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建立健全粉尘防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防护制度。
3.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中依法依规核定厂房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依法对易燃易爆企业开展消防监督检查。
“8.2”粉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一、事故背景省市中荣金属制品坐落于经济开发区,创办于1998年,已有10多年的历史,主要从事铝合金表面处理,表面镀层有铜镍铬,对高低档的铝合金制品均可以进行电动加工。
公司通过了相关的ISO和美国的OEM认证,厂房面积达到五万多平方,职工有五百多名,有4条现代化全自动电镀生产线。
2014年8月2日上午7时37分许,该公司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炸,当时在车间上班的员工261人。
爆炸发生后,当场确认死亡44人,随后在前往医院救治途中和在抢救过程中死亡24人,截至8月4日,爆炸共造成75人死亡,185人受伤。
二、事故分析(一)直接原因事故车间除尘系统较长时间未按规定清理,铝粉尘集聚。
除尘系统风机开启后,打磨过程产生的高温颗粒在集尘桶上方形成粉尘云。
1号除尘器集尘桶锈蚀破损,桶铝粉受潮,发生氧化放热反应,达到粉尘云的引燃温度,引发除尘系统及车间的系列爆炸。
因没有泄爆装置,爆炸产生的高温气体和燃烧物瞬间经除尘管道从各吸尘口喷出,导致全车间所有工位操作人员直接受到爆炸冲击,造成群死群伤。
原因分析:由于一系列违规行为,整个环境具备了粉尘爆炸的五要素,引发爆炸。
粉尘爆炸的五要素包括:可燃粉尘、粉尘云、引火源、助燃物、空间受限。
1.可燃粉尘。
事故车间抛光轮毂产生的抛光铝粉,主要成分为88.3%的铝和10.2%的硅,抛光铝粉的粒径中位值为19微米,经实验测试,该粉尘为爆炸性粉尘,粉尘云引燃温度为500℃。
事故车间、除尘系统未按规定清理,铝粉尘沉积。
2.粉尘云。
除尘系统风机启动后,每套除尘系统负责的4条生产线共48个工位抛光粉尘通过一条管道进入除尘器,由滤袋捕集落入到集尘桶,在除尘器灰斗和集尘桶上部空间形成爆炸性粉尘云。
3.引火源集尘桶超细的抛光铝粉,在抛光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初始温度,比表面积大,吸湿受潮,与水及铁锈发生放热反应。
除尘风机开启后,在集尘桶上方形成一定的负压,加速了桶铝粉的放热反应,温度升高达到粉尘云引燃温度。
8.2江苏昆山中荣金属公司发生粉尘爆炸事故现场图片简介1.企业情况2.事故概述3.事故经过4.事故谴责5.事故原因调查6.粉尘爆炸的主要危害7.粉尘爆炸的防范措施8.拓展知识企业情况: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名称: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外国法人独资)成立日期:1998年08月24日法定代表人:吴基滔地址:江苏省昆山开发区昆嘉中路一般经营项目:生产汽车后视镜及汽车零配件等五金件的金属表面处理加工;从事汽车零配件的商业批发及进出口业务。
事故概述:2014年8月2日上午7时37分,江苏省昆山开发区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汽车轮毂拋光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炸。
初步调查分析:事故由铝金属粉尘爆炸引起。
事故经过:由于喷砂抛光和抛铜过程中金属粉尘浓度过高,在遭遇明火后产生爆炸,瞬间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的爆燃,还发生连锁反应。
8月2日,江苏省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抛光车间发生粉尘爆炸特别重大事故,目前已造成75人死亡,185人受伤。
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由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杨栋梁任组长、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江苏省政府负责人参加的事故调查组。
事故追责:4日由安监总局局长杨栋梁任组长的事故调查组确定,粉尘浓度超标,遇到火源发生爆炸,昆山爆炸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
责任主体是中荣金属制品公司,主要责任人是企业董事长吴基滔等。
当地政府领导责任和监管责任落实不力。
事故原因调查:1.【积尘】2.【明火】3.【蒙混过关】4.【生产车间未设置逃生通道】5.【安全设施、防护不到位】6.【企业两个月前曾报火警不重视】【生产车间未设置逃生通道】对于导致这场悲剧的原因,现场正在勘查的专家认为,问题可能出在除尘的管道中。
粉尘爆炸,要具备三个条件,一个是粉尘的浓度、一个是明火、一个是氧气。
而防范粉尘爆炸的关键就是控制粉尘浓度,要保证工作场所的通风,安装除尘设备,控制明火,使用防爆产品。
有工作组的人员发现,在同样放有十几条生产线的二层,只有两个楼梯口,而没有设置逃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