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科学《酸奶的秘密》教研课件1
- 格式:ppt
- 大小:1.43 MB
- 文档页数:14
粤教版科学五上第6课《酸奶的秘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酸奶的秘密》是粤教版科学五上第6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酸奶的制作过程以及其中的秘密。
教材通过介绍酸奶的历史、制作原理以及酸奶的营养价值,使学生对酸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教材还包括了实验操作部分,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酸奶,从而更好地理解酸奶的制作过程。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
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食品的制作过程以及营养价值。
但是,对于酸奶的制作原理以及其中的秘密,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酸奶的制作过程,揭示其中的秘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酸奶的制作过程,掌握酸奶的制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提高他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酸奶的制作过程,酸奶的制作方法。
2.难点:酸奶的制作原理,酸奶的营养价值。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酸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酸奶的制作原理以及其中的秘密。
3.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酸奶制作所需的材料:牛奶、酸奶菌、糖、容器等。
2.提前让学生了解酸奶的制作过程,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操作。
3.准备PPT,用于展示酸奶的制作过程以及相关知识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PPT展示酸奶的历史,引导学生对酸奶产生兴趣。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想知道酸奶是如何制作的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酸奶的制作原理以及制作方法。
通过PPT展示酸奶的制作过程,让学生对酸奶的制作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酸奶制作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学生掌握酸奶的制作方法。
1.6酸奶的秘密教学目标1 •科学知识(1)知道酸奶是由乳酸菌使牛奶发酵而成的。
(2)了解人类合理利用微生物能使食品更易保存。
2.科学探究(1)经历自己动手做酸奶的过程。
(2)通过完成“探究酸奶形成的合适条件”的实验,培养提出问题、猜测和设计对比实验的能力。
3.科学态度(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并采用合理的方法,利用身边的材料,完成探究、设计与制作,养成创新精神。
二、教学指引1・活动安排思路活动安排活动题目活动内容与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力要求活动1动手做酸奶动手做酸奶,找到牛奶变成酸奶的关键观察、制作、比较、推理和判断活动2控制酸奶形成的条件设计控制变量实验“探究酸奶形成的合适条件”,了解乳酸菌的作用观察、推理、分析和归纳2.活动指引生活情境:波波和琪琪在妍妍家里做客。
妍妍从冰箱里拿出自制的酸奶请大家品尝。
产生问题:小朋友饮用酸奶,感觉酸奶真好喝!同吋提出“酸奶是怎样制成的呢?"驱动任务:学生对酸奶并不陌生,但是,大部分学生并不知道酸奶是怎样制成的。
通过这个情境,引岀让学生研究酸奶制作过程的任务。
活动1动手做酸奶酸奶是利用新鲜牛奶作为原料制成的一种美味食品。
如果掌握了方法, 学生可以口己制作酸奶。
这一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亲历酸奶的制作过程,从中找出酸奶制作的关键步骤一一加新鲜酸奶;理解牛奶制成酸奶是由于细菌(乳酸菌)在起作用,感受细菌的存在。
(图片说明:左图为牛奶与酸奶,中图为加热牛奶,右图为往牛奶中加入酸奶。
)教师可指导学生按照教科书中的步骤口己动手制作酸奶。
实验前应让学生洗净双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准备一些一次性口罩提供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卫生意识。
1・认识制作酸奶的主耍材料及工具:一盒新鲜牛奶和一盒酸奶,勺子(用来盛取酸奶及搅拌),盛鲜牛奶和酸奶的碗(用于调和),保温瓶(用于发酵)。
2•把鲜牛奶煮开,再凉至35°C左右。
在35°C^40°C的温度下,更有利于乳酸菌发酵。
《酸奶的秘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酸奶的秘密》。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酸奶的秘密》是一节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酸奶的制作原理、营养价值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这一内容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酸奶的定义、制作过程、所需原料和工具、发酵原理以及酸奶的营养价值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对酸奶有更深入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具体年级的学生。
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如细胞结构、微生物的作用等,这为理解酸奶的发酵原理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然而,他们对于酸奶制作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简单的实验操作能力,但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说出酸奶的定义和主要成分。
(2)学生能够描述酸奶的制作过程和发酵原理。
(3)学生能够掌握酸奶制作的基本操作方法,成功制作出酸奶。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酸奶制作的视频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酸奶制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2)让学生体验到制作酸奶的乐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3)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培养学生的生活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酸奶的发酵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