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社会规则与正义
- 格式:ppt
- 大小:3.94 MB
- 文档页数:43
8.2社会规则与正义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制度规则的重要性。
(正义的制度是面向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它的目的在于保障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实现社会活动的公平合作。
)
2.了解法律制度与道德规范的异同点。
3.懂得正义的四项基本要求。
4.激发正义感和规则意识。
二、学习重点:做有正义感的人。
三、学习难点:正义的制度有效地保障了社会合作的公平性。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五、教学方法:自学法、讨论法、讲授法。
第一课时
激情导入:我们已经知道社会合作需要公平,可怎样维护社会合作的公平呢?本节课我们将共同了解这些知识。
聪明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开动智力快车,去了解这些知识吧!
1.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制度规则的重要性。
(2)了解法律制度与道德规范的异同点。
2.出示自学指导:(学生自主学习P82-83内容,找出并思考下列问题。
)
(1)制度规则有哪些重要性?
(2)制度的正义表现在哪?
(3)法律制度与道德规范的异同点?
(4)道德规范有什么作用?
(5)树立良好道德规范有什么意义?
3.提问学生回答,学生相互补充,教师适时引导。
4.当堂练习:(顶尖学案P53-55 1、2、3、5、6、7、8、10、11、12、15)
5.巩固知识点
读背问题答案。
8.2社会规则与正义1、公平的合作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需要正义的制度规则和良好的道德规范来支持。
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应该是自觉遵守制度规则和公共道德规范的人。
2、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都有制度规则。
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都有自己的制度规则。
政府机构有政府机构的制度规则,工厂企业有工厂企业的制度规则,学校有学校的制度规则。
社会合作和社会生活是一个按照制度和规则来管理、运行的系统。
3、正义的制度规则有什么重要性?①在社会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可以做的事情应该如何去做,需要有一定的制度规则。
有了合理的制度规则,社会合作才能顺利进行,社会生活才能够有序地运转。
在现代社会中,正义的制度是建立在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基础上的,这有效地保障了社会合作的公平性。
②制度的正义在于它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它的程序和规则是面向每一个社会成员的。
每个人都能够从制度规则的正常运行中受益,每个人也都受到制度规则的约束,正义的制度规则是社会生活的绝对权威。
只有公民自觉地遵守正义的制度规则,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形成和谐的社会生活。
4、不遵守制度规则的危害:绝大多数人自觉地遵守正义的制度规则,社会才能维持稳定和顺利发展。
但也有些人千方百计地逃避制度规则对自己的约束,以谋取一己私利,这种行为轻则损害了社会和他人利益,重则违法犯罪,是不正义的行为。
1、什么是道德?道德社会人们在共同的生活中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道德也是一套规则系统。
2、法律制度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执行;其他的制度规则靠各行业或单位的奖罚来实施;道德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我们的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
3、道德的作用:道德使我们能判断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
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有助于建设和发展一个和谐、正义的社会。
善良的行为,应该做的行为,对社会、他人、个人都有好处,是公平和正义的;而丑恶的行为、不应该做的行为,损害社会和他人的尊严和利益,最终也损害自己的尊严和利益,是不正义的。
2024春粤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8.2《社会规则与正义》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8.2《社会规则与正义》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社会规则对于维护社会正义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遵守社会规则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从而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社会经验和认知能力,对生活中的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规则的意义和价值认识不足,对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此外,学生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时,可能难以分辨哪些是正义行为,哪些是非正义行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社会规则的含义、类型与作用,认识遵守社会规则的重要性;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正义的意识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社会规则的含义、类型与作用;2.遵守社会规则的重要性;3.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规则,维护社会正义。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社会规则的作用,认识遵守社会规则的重要性;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3.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4.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遵守社会规则的意义,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以便进行分析与讨论;2.设计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规则;3.准备课件,辅助教学;4.安排课堂时间,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呈现一个与社会规则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规则?规则对我们有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介绍社会规则的种类、含义与作用,让学生了解社会规则的广泛性,认识到遵守社会规则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