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长城窟行
- 格式:ppt
- 大小:265.00 KB
- 文档页数:11
饮马长城窟行魏晋:陈琳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待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标签爱情、边塞译文放马饮水长城窟,泉水寒冷伤马骨。
找到长城的官吏对他说,“千万别再留滞太原的劳役卒!”(当官的说:)“官家的工程有期限,快打夯土齐声喊!”(太原差役说:)“男儿自当格斗死,怎能抑郁造长城?”长城绵绵无边际,绵延不断三千里。
边城无数服役的青壮年,家乡无数的妻子孤独居。
捎书带信与妻子:“快快重嫁不要等!嫁后好好伺侯新公婆,时时记住不要忘了我这个旧男人。
”妻子回书到边地,(妻子信中质问:)“你如今说话怎么这么难听?”(太原差役信中说:)“身陷祸难回不去,为什么还留住人家女儿不放呢?生下男孩千万不要养,生下女孩用肉来哺。
你难道没有看见长城下,死人的骸骨相交叉?”(妻子信中说:)“嫁你就该随着你,想来不够牵记你。
明明知道边地苦,我怎能长久活着求自保?”注释慎莫:恳请语气,千万不要。
慎,小心,千万,这里是告诫的语气。
稽留:滞留,阻留,指延长服役期限。
太原:秦郡名,约在今山西省中部地区。
这句是役夫们对长城吏说的话。
官作:官府的工程,指筑城任务而言。
程:期限。
筑:夯类等筑土工具。
谐汝声:喊齐你们打夯的号子。
这是长城吏不耐烦地回答太原卒们的话。
宁当:宁愿,情愿。
格斗:搏斗。
怫郁:烦闷,憋着气。
连连:形容长而连绵不断的样子。
健少:健壮的年轻人。
内舍:指戍卒的家中。
寡妇:指役夫们的妻子,古时凡独居守候丈夫的妇人皆可称为寡妇。
姑嫜:婆婆和公公。
故夫子:旧日的丈夫。
以上三句是役夫给家中妻子信中所说的话。
报书:回信。
鄙:粗野,浅薄,不通情理。
古诗《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注释与赏析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夙昔①梦见之。
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②。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注释】①夙昔:早晚之意。
夙,天不亮就起来做事情,表示早。
引申为白天。
②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桑树干枯了都晓得天风已到,海水不结冰也知道寒气已来。
赏析此诗在《玉台新咏》中署作蔡邕。
是否为蔡邕所作,历来有争议。
蔡邕(yōng)(公元133年—公元192年),字伯喈(jiē),陈留圉(yǔ)(今河南杞县)人也。
东汉文学家、书法家。
他博学多才,通晓经史、天文、音律,擅长辞赋。
汉灵帝时召拜郎中,校书于东观,迁议郎。
曾因弹劾宦官流放朔方。
献帝时董卓强迫他出仕为侍御史,官左中郎将。
董卓被诛后,为王允所捕,死于狱中。
蔡邕著诗、赋、碑、诔、铭等共104篇。
他的辞赋以《述行赋》最知名。
蔡邕是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末年的一个大学问家,在编写历史典籍方面贡献非常大,并且很懂音乐,又是一个出色的音乐家。
“饮马长城窟行”是汉代乐府古题。
相传古长城边有水窟,可供饮马,曲名由此而来。
整首诗以思妇第一人称自叙的口吻写出,诗第一段一开始就以河边的青草做起兴,引出对远方丈夫的思念。
然后路途遥远,只有在梦中与其相见。
可是见面的地方却是在外乡。
情思恍惚,意象迷离,亦喜亦悲,变化难测,充分写出了她怀人之情的缠绵殷切。
诗中所写思妇种种意想,似梦非梦,似真非真。
前八句中,句子首尾相衔,使语句上递下接,气势连贯,浑然天成。
第二段以桑树和海水起兴,枯桑尚知天风,海水且知天寒,远行的丈夫竟会不知道家中的妻子对他的思念吗?看别的家庭,每天全家团圆,其乐融融,唯独自己,独守空房,冷落凄清,无人安慰。
如今,看着天风的吹拂,落叶的飘落,海水的变寒;触景生情,倍添内心的寂寞凄寒。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和译文饮马长城窟行选自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相和歌辞·瑟调曲》。
又名《饮马行》。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远道不可思〕这是句反话,意思是人在远方,相思徒劳无益,所以“不可思”。
〔宿昔〕昨夜。
〔展转〕他乡作客的人行踪不定。
也有人认为是反复的意思,指自己反复思量。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无叶的枯桑也能感觉到风的吹动,海水虽然不冻,也能知道天气的寒冷。
言外之意,难道我不知道自己的相思之苦吗?这是民歌中常用的比兴手法。
〔媚〕爱悦。
〔谁肯相为言〕有谁肯为我捎封信呢?言,问讯。
又译作“谁肯来安慰一些我呢”也通。
〔双鲤鱼〕放书信的函,用两块木板做成,一底一盖,刻成鱼的形状。
〔烹鲤鱼〕指打开书函,这样说是为了用语生动。
〔尺素书〕即书简。
素,生绢,古人在上面写字。
〔长跪〕伸直了腰跪着。
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坐在脚后跟上。
如果将腰伸直,上身就显得长了。
〔上言〕前边说。
“下言”就是后边说[译文]河边青草连绵,引起我无尽的思念。
思念那远方的良人,可是这一份相思却无从获得宽慰。
我只有在梦中才能与他相会,梦里他分明在我身边,而好梦乍醒才知他依旧远在异乡。
异乡是那么遥远,他的行踪又漂泊无定,想要见面真是难之又难。
枯桑虽无枝叶也能感受到北风的凛冽,海水虽不结冰也能感觉到天气的严寒。
只见别人各自回家欢聚,谁肯对我稍加安慰?有个客人打从远方而来,带给我一封信。
赶紧叫小孩把信函拆开,里面有块一尺长、用白绢裁成的信笺。
我伸直了腰跪着读信。
信里到底写些什么呢?开头叮咛要好好地保重身体,结尾诉说他永远的思念。
《饮马长城窟行》《饮马长城窟行》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作品全文:饮马长城窟行驰马渡河干,流深马渡难。
前逢锦车使,都护在楼兰。
轻骑犹衔勒,疑兵尚解鞍。
温池下绝涧,栈道接危峦。
拓地勋未赏,亡城律讵宽。
有月关犹暗,经春陇尚寒。
云昏无复影,冰合不闻湍。
怀君不可遇,聊持报一餐。
注释:河干gàn:河流主干。
河边;河岸。
锦车使:指使者。
坐着锦车的使者。
都护:官名。
汉宣帝置西域都护,总监西域诸国,并护南北道,为西域地区最高长官。
楼兰:古西域国名,遗址在今新疆若羌县境,罗布泊西,处汉代通西域南道上。
轻骑:轻装的骑兵。
犹:尚且。
仍然。
衔勒:用口衔勒住。
控制;限制。
解鞍:解下马鞍。
表示停驻。
温池:温泉的水池。
温水的瀑布。
绝涧:高山陡壁之下的溪涧。
栈道:在险绝处傍山架木而成的一种道路。
危峦:险峻的山峦。
拓地:开拓边地。
勋未赏:功勋没有封赏。
亡城:消灭城邑。
律讵jù宽:纪律法律岂能宽泛。
讵,岂,怎。
关:关塞。
经春:经过春天。
陇:陇山。
古地名,在今中国甘肃省。
无复影:不再有影子。
冰合:冰河封合。
湍tuān:急流,急流的水。
怀君:怀想君子。
聊持:聊以拿来。
报一餐:回报一顿饭。
遥遥供奉一餐。
作者简介虞世南(558年--638年),唐朝诗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越州余姚(今属浙江省)人。
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字,故世称“虞永兴”,卒年81岁,追赠礼部尚书。
其书法刚柔并重,骨力遒劲,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家”。
其诗风与书风相似,清丽中透着刚健。
《饮马长城窟行》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
汉乐府
【原文】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意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注释】
绵绵:双关,表面上形容春天芳草绵延不绝,实际上指相思连绵不断。
远道:远方,代指远方被思念的人。
这两句以草茂盛兴起,比喻人正值青春年华。
宿昔:同“夙夕”,昨夜。
展转:反复思量。
入门:指从远方归来的其他人。
媚:爱。
言:问,慰问。
双鲤鱼:书信,古人把信放在木函中,木函是用刻为鱼形的两块木板制成。
烹鲤鱼:拆开信函。
尺素书:指信书,古时写信写在一尺一寸长的帛或木板上,故称“尺素”或“尺牍”。
长跪:两膝着地,伸直腰板跪着,写思妇急切了解书信内容的心情。
加餐饭:意在劝慰妻子保重身体。
长相忆:经常思念。
【赏析】
这首诗属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又名《饮马行》,是一首闺妇思夫诗。
儒家百科主编邀您共同探讨儒家文化。
陈琳《饮马长城窟行》全文译文及赏析《饮马长城窟行》是由陈琳所创作,诗中用书信往返的对话形式,揭示了男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彼此间地深深牵挂,赞美了筑城役卒夫妻生死不渝的高尚情操。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饮马长城窟行》魏晋:陈琳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事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饮马长城窟行》译文放马饮水长城窟,泉水寒冷伤马骨。
找到长城的官吏对他说,“千万别再留滞太原的劳役卒!”(当官的说:)“官家的工程有期限,快打夯土齐声喊!”(太原差役说:)“男儿自当格斗死,怎能抑郁造长城?”长城绵绵无边际,绵延不断三千里。
边城无数服役的青壮年,家乡无数的妻子孤独居。
捎书带信与妻子:“快快重嫁不要等!嫁后好好伺侯新公婆,时时记住不要忘了我这个旧男人。
”妻子回书到边地,(妻子信中质问:)“你如今说话怎么这么难听?”(太原差役信中说:)“身陷祸难回不去,为什么还留住人家女儿不放呢?生下男孩千万不要养,生下女孩用肉来哺。
你难道没有看见长城下,死人的骸骨相交叉?”(妻子信中说:)“嫁你就该随着你,想来不够牵记你。
明明知道边地苦,我怎能长久活着求自保?”《饮马长城窟行》注释饮马长城窟行: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
长城窟,长城侧畔的泉眼。
窟,泉窟,泉眼。
郦道元《水经注》说“余至长城,其下有泉窟,可饮马。
”慎莫:恳请语气,千万不要。
慎,小心,千万,这里是告诫的语气。
稽留:滞留,阻留,指延长服役期限。
太原:秦郡名,约在今山西省中部地区。
这句是役夫们对长城吏说的话。
官作:官府的工程,指筑城任务而言。
《饮马长城窟行·塞外悲风切》古诗原文及译文鉴《饮马长城窟行·塞外悲风切》为唐朝文学家李世民。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
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
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
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前言】《饮马长城窟行》全诗立意高远,言辞从容,层次分明,音韵美丽,达到了艺术手段与个中立意的高度统一,一扫六朝以来的绮靡和宫廷诗的明丽,堪称唐诗的辟荒之作。
所谓“要给人一杯水,自己先得有一桶水”,太宗正是以其高超的文艺才华,身为九五至尊,而力倡文学,遂有唐诗这一中华文坛之高峰的横空出世。
【解释】1、切:凄切。
2、交河:北方河名。
3、瀚海:沙漠。
4、波:沙丘起伏状。
5、迥戌:远方的边戍。
6、高节:旗帜。
7、朔吹:北风。
8、玉塞:玉门关。
9、金钲:锣声。
10、绝漠:大漠。
11、干戈:指武器。
12、戢:保藏。
13、原隰:原野。
14、纪石:刻石纪功。
15、荒裔:边荒。
16、戎衣:战士。
17、灵台:周代台名。
【翻译】塞外悲凉的风刮得急迫,交河上的凌冰已经冻结,浩瀚的大海掀起了千百万的波涛,阴山之下千万里全都落满了白雪。
将士们戍边在那远远地高高的烽火台上,一层一层的山峦引领向上显出了高高的气节,众多的战旗被长风吹卷这,将士们在哪长城低下饮马也不停歇。
寒冷的沙滩上连接着骑兵的脚印,狂暴的北风吹断了那边塞上传来的声乐,胡地的灰尘清扫着像那玉(冰冻如玉)做似的边塞,笛声和那金钲敲击的声音。
与世隔绝的沙漠上干戈都保藏起来了,可那战车却又不得不在那原野低湿的地方震颤摇曳。
都尉们都从龙堆返回了,将军还从马邑凯旋而来正在捷报。
高扬着旗子让那覆盖着大雾的地方都清净下来了,在石碑记上他们的功名他们又是那样的欢悦,在那荒芜的边界上只要有一个穿着戎装的人(自指)去守护,灵武台上(朝廷)的凯歌是来源于国界。
【导语】隋炀帝杨⼴(569年-618年),隋⽂帝杨坚与⽂献皇后独孤伽罗嫡次⼦,弘农华阴⼈,隋朝第⼆位皇帝(604-618年在位)。
下⾯就和⼀起来了解下杨⼴的边塞诗《饮马长城窟⾏》,欢迎阅读! 《饮马长城窟⾏》 肃肃秋风起,悠悠⾏万⾥。
万⾥何所⾏,横漠筑长城。
岂合⼩⼦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
讵敢惮焦思,⾼枕于上京。
北河见武节,千⾥卷戎旌。
⼭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
撞⾦⽌⾏阵,鸣⿎兴⼠卒。
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
缘严驿马上,乘空烽⽕发。
借问长城侯,单于⼊朝谒。
浊⽓静天⼭,晨光照⾼阙。
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
饮⾄告⾔旋,功归清庙前。
早年隋炀帝杨⼴西巡张掖时所作饮马长城窟⾏,“通⾸⽓体强⼤,颇有魏武之风。
”后代⽂⼈对他诗篇的评价极⾼。
“混⼀南北,炀帝之才,实⾼群下。
”,“隋炀起敝,风⾻凝然。
隋炀从华得素,譬诸红艳丛中,清标⾃出。
隋炀帝⼀洗颓风,⼒标本素。
古道于此复存。
” 扩展阅读:历代评价 杨侗:世祖明皇帝则天法地,混⼀华戎。
东暨蟠⽊,西通细柳,前逾丹徼,后越幽都。
⽇⽉之所临,风⾬之所⾄,圆⾸⽅⾜,禀⽓⾷芼,莫不尽⼊提封,皆为⾂妾。
加以宝贶毕集,灵瑞咸臻,作乐制礼,移风易俗。
智周寰海,万物咸受其赐,道济天下,百姓⽤⽽不知。
世祖往因历试,统临南服,⾃居皇极,顺兹望幸。
所以往岁省⽅,展礼肆觐,停銮驻跸,按驾清道,⼋屯如昔,七萃不移。
岂意衅起⾮常,逮于轩陛,灾⽣不意,延及冕旒。
奉讳之⽇,五情崩陨,攀号荼毒,不能⾃胜。
祖君彦:磬南⼭之⽵,书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李世民:隋炀帝承⽂帝余业,海内殷⾩,若能常处关中,岂有倾败?遂不顾百姓,⾏幸⽆期,径往江都,不纳董纯、崔象等谏诤,⾝戮国灭,为天下笑。
“隋炀帝纂祚之初,天下强盛,弃德穷兵,以取*。
颉利近者⾜为疆⼤,意既盈满,祸乱斯及,丧其⼤业,为⾂於朕。
叶护可汗亦⼤强盛,⾃恃富贵,通使求婚,失道怙乱,奄⾄破灭。
饮马长城窟行李世民原文和译文
原文:
饮马长城窟行
李世民〔唐代〕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
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
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
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译文:
塞外悲凉的风刮得急切,交河上的凌冰已经冻结,广袤的沙漠上,沙丘连绵不断,阴山之下千万里全都落满了白雪。
将士们戍边在那远远地高高的烽火台上,一层一层的山峦引领向上显出了高高的气
节,众多的战旗被长风吹卷这,将士们在哪长城低下饮马也不停歇。
寒冷的沙滩上连接着骑兵的足迹,狂暴的北风吹断了那边塞上传来的声乐,胡地的灰尘清扫着像那玉(冰冻如玉)做似的边塞,羌族的笛声和那金钲敲击的声音。
与世隔绝的沙漠上干戈都收藏起来了,可那战车却又不得不在那原野低湿的地方震颤摇曳。
都尉们都从龙堆返回了,将军还从马邑凯旋而来正在捷报。
高扬着旗子让那笼罩着大雾的地方都清净下来了,在石碑记上他们的功名他们又是那样的欢悦,在那荒凉的边界上只要有一个穿着戎装的人(作者自指)去守护,灵武台上(朝廷)的凯歌是来源于国界。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诗意及赏析【原诗】: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译意】:河畔绿草青又青,思念远方情绵长。
远方路远思无益,昨晚做梦梦见他。
梦见就在我身旁,忽然醒来在他乡。
他乡遥远在异地,辗转飘零不能见。
枯桑知道天风冷,海水知道天气寒。
邻人回家各自欢,有谁肯来安慰我。
客人忽从远方来,捎我木鱼函一只。
叫儿打开木鱼函,中有尺素信一封。
先说注意多吃饭,后说非常思念我。
【点评】:该诗最早见之于《文选》,题为“乐府古辞”。
《乐府诗集》编入《相和歌辞·瑟调曲》。
写闺妇怀念远出不归的丈夫。
诗中细致地描述了闺妇日夜思夫的苦楚心情和见信如见人的惊喜情形。
比喻新巧,语言质朴自然,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我们的思绪完全跟从抒情主人公飘渺的思绪而行,同她一样悲喜交集,最后走入无言的结局。
诗的开头,她看到又是一年春草绿,丈夫今年该回来了吧,心里燃起了一丝希望。
紧接着却说“远道不可思”,现实的残酷却又告诉她思念是徒劳的,希望很渺茫,忽然又恍惚中“梦见在我旁”,梦境是多么真切,他似乎就在身旁,她又是一喜。
醒来才发觉他还是在他乡,于是又是一悲。
八句之中,几个转折,情思恍惚,意象迷离,亦喜亦悲,变化难测,充分写出了她怀人之情的缠绵殷切。
接下来似乎又把我们的思绪拉回她的现实生活中,她看见邻居家在外的人都回来了,享受着欢聚的幸福。
相比之下,她觉得更加冷清落寞,心已沉到了低谷。
忽然笔法又一扬,远客捎来了一封信,希望的火花又照亮她的心,非常开心,于是满怀希望地把小孩叫拢了一起开信。
可是打开信看到的是“上言加餐饮,下言长相忆”,却偏偏没有一个字提到归期。
归家无期,她的心也许已陷入绝望,真的令人感伤。
饮马长城窟行王建诗作1基本介绍【作品名称】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创作年代】唐朝【作者姓名】王建【作品体裁】乐府2作品原文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长城窟,长城窟边多马骨。
古来此地无井泉,赖得秦家筑城卒。
征人饮马愁不回,长城变作望乡堆。
蹄踪未干人去近,续后马来泥污尽。
枕弓睡著待水生,不见阴山在前阵。
马蹄足脱装马头,健儿战死谁封侯。
3词语注释井泉:水井。
《礼记·月令》:“天子命有司,祈祀四海、大川、名源、渊泽、井泉。
”唐张籍《送流人》诗:“拥雪添军垒,收冰当井泉。
”明高明《琵琶记·义仓赈济》:“﹝旦:﹞此间有一口古井,不免投入死休。
﹝欲投井介﹞﹝前腔:﹞将身赴井泉,思量左右难。
”鲁迅《华盖集·导师》:“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
”筑城:建城。
多指构筑城寨、城堡、城池和要塞等。
《诗·大雅·文王有声》:“筑城伊淢,作丰伊匹。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诏书二》:“女官若有小过,暂且宽恕……譬如凿池挖塘而论,不必筑城作营,若遇天时雨雪霏霏,即令其暂且休息,以待来日。
”唐哲明《工兵大成长》:“我们遵照这一指示,在训练内容上,决定主要学习爆破、筑城两门课程。
”枕弓:犹枕戈。
健儿:勇士;壮士。
《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折杨柳歌辞》:“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
”《周书·杨忠传》:“达奚武自是天下健儿,今日服矣。
”元杨景贤《西游记》第二本第五出:“求法语的挨着咨次,都是骏马雕鞍的健儿。
”鲁迅《悼杨铨》诗:“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如:空军健儿;排球健儿。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翻译及赏析饮马长城窟行原文翻译及赏析饮马长城窟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饮马长城窟行汉朝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
(夙昔一作:宿昔)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饮马长城窟行》译文看着河边连绵不断的青青春草,让人想起那远行在外的征人。
远在外乡的丈夫不能终日思念,只有在梦中才能相见。
梦里见他在我的身旁,一觉醒来发觉他仍在他乡。
其他乡各有不同的地区,丈夫在他乡漂泊不能见到。
枯桑虽已无叶尚且知道天风的拂吹,海水虽然广大不易结冰,也可知道天气的变冷。
同乡的游子各自回到家门与家人亲爱,有谁肯向我告诉我丈夫的讯息?客人风尘仆仆从远方来,送给我装有绢帛书信的鲤鱼形状的木盒。
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
恭恭敬敬地拜读丈夫用素帛写的信,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书信的前一部分是说要增加饭量保重身体,书信的后一部分诉说思念。
《饮马长城窟行》注释绵绵:这里义含双关,由看到连绵不断的青青春草,而引起对征人的缠绵不断的情思。
远道:远行。
夙昔:指昨夜。
觉:睡醒。
展转:亦作“辗转”,不定。
这里是说在他乡作客的人行踪无定。
“展转”又是形容不能安眠之词。
如将这一句解释指思妇而言,也可以通,就是说她醒后翻来覆去不能再入梦。
枯桑:落了叶的桑树。
这两句是说枯桑虽然没有叶,仍然感到风吹,海水虽然不结冰,仍然感到天冷。
比喻那远方的人纵然感情淡薄也应该知道我的孤凄、我的想念。
入门,指各回自己家里。
媚:爱。
言:问讯。
以上二句是把远人没有音信归咎于别人不肯代为传送。
双鲤鱼:指藏书信的函,就是刻成鲤鱼形的两块木板,一底一盖,把书信夹在里面。
一说将上面写着书信的绢结成鱼形。
烹:煮。
假鱼本不能煮,诗人为了造语生动故意将打开书函说成烹鱼。
尺素书:古人写文章或书信用长一尺左右的绢帛,称为“尺素”。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
(夙昔一作:宿昔)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最早见于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沂编的《文选》,归入乐府古辞”该诗的作者问题,历来有争议。
《文选》李善注云:此辞不知作者姓名。
”《玉台新咏》则以为是汉蔡邕所作。
当代也有人认为与蔡邕并无关系,而是东汉之前即流传于民间的歌诗。
鉴赏。
【饮马长城窟行·饮马长城窟】原文注释、翻译赏析陈琳饮马长城窟行·饮马长城窟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待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译文及注释】放马饮水长城窟,泉水寒冷伤马骨。
找到长城的官吏对他说,“千万别再留滞太原的劳役卒!”当官的说:“官家的工程有期限,快打夯土齐声喊!”太原差役说:“男儿自当格斗死,怎能抑郁造长城?”长城绵绵无边际,绵延不断三千里。
边城无数服役的青壮年,家乡无数的妻子孤独居。
捎书带信与妻子:“快快重嫁不要等!嫁后好好伺侯新公婆,时时记住不要忘了我这个旧男人。
”妻子回书到边地,妻子信中质问:“你如今说话怎么这么难听?”太原差役信中说:“身陷祸难回不去,为什么还留住人家女儿不放呢?生下男孩千万不要养,生下女孩用肉来哺。
你难道没有看见长城下,死人的骸骨相交叉?”妻子信中说:“嫁你就该随着你,想来不够牵记你。
明明知道边地苦,我怎能长久活着求自保?”1、长城窟:长城附近的泉眼。
郦道元《水经注》说“余至长城,其下有泉窟,可饮马。
”2、太原:秦郡名,约在今山西省中部地区。
慎莫:恳请语气,千万不要。
稽留,滞留,指延长服役期限。
3、官作:官府工程。
程:期限。
4、筑:夯类等筑土工具。
谐汝声:要使你们的声音协调。
5、宁当:宁愿,情愿。
格斗:搏斗。
6、怫(fèi)郁:烦闷。
7、连连:形容长而连绵不断的样子。
8、健少:健壮的年轻人。
9、鄙:粗野,浅薄。
10、他家子:犹言别人家女子。
11、举:养育成人。
哺:喂养。
脯:干肉。
12、慊慊(qiàn):怨恨的样子,这里指两地思念。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翻译饮马长城窟行原文翻译饮马长城窟行选自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相和歌辞瑟调曲》。
下面一起看看饮马长城窟行原文翻译吧~饮马长城窟行两汉:佚名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宿昔一作:夙昔)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译文河边春草青青,连绵不绝伸向远方,令我思念远行在外的丈夫。
远在外乡的丈夫不能终日思念,但在梦里很快就能见到他。
梦里见他在我的身旁,一觉醒来发觉他仍在他乡。
他乡各有不同的地区,丈夫在他乡漂泊不能见到。
桑树枯萎知道天风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
同乡的游子各自回家亲爱,有谁肯向我告诉我丈夫的讯息?有位客人从远方来到,送给我装有绢帛书信的鲤鱼形状的木盒。
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
恭恭敬敬地拜读丈夫用素帛写的信,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书信的前一部分是说要增加饭量保重身体,书信的后一部分是说经常想念。
注释绵绵:这里义含双关,由看到连绵不断的青青春草,而引起对征人的缠绵不断的情思。
远道:远行。
宿昔:指昨夜。
觉:睡醒。
展转:亦作“辗转”,不定。
这里是说在他乡作客的人行踪无定。
“展转”又是形容不能安眠之词。
如将这一句解释指思妇而言,也可以通,就是说她醒后翻来覆去不能再入梦。
枯桑:落了叶的桑树。
这两句是说枯桑虽然没有叶,仍然感到风吹,海水虽然不结冰,仍然感到天冷。
比喻那远方的人纵然感情淡薄也应该知道我的孤凄、我的想念。
入门,指各回自己家里。
媚:爱。
言:问讯。
以上二句是把远人没有音信归咎于别人不肯代为传送。
双鲤鱼:指藏书信的函,就是刻成鲤鱼形的两块木板,一底一盖,把书信夹在里面。
一说将上面写着书信的绢结成鱼形。
烹:煮。
假鱼本不能煮,诗人为了造语生动故意将打开书函说成烹鱼。
尺素书:古人写文章或书信用长一尺左右的绢帛,称为“尺素”。
陈琳《饮马长城窟行》原文、注释及解析〔原文〕饮马长城窟行[汉] 陈琳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②:“慎莫稽留太原卒③。
”“官作自有程④,举筑谐汝声⑤。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⑥!”长城何连连⑦,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⑧。
作书与内舍: “便嫁莫留住。
善侍新姑嫜⑨,时时念我故夫子⑩。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11)!”“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12)?生男慎莫举(13),生女哺用脯(14)。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15)。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注释〕①本篇选自徐陵《玉台新咏》,《饮马长城窟行》为汉乐府古题,属相和歌辞瑟调曲。
②长城吏,修筑长城的监工。
③稽,滞留。
太原卒,戍卒,从太原郡(今山西中部)征调来的民伕。
全句为警告监工,要他们别对戍卒留难,别增加服役期。
④官作,官府的工程。
程,期限。
⑤举筑,筑城夯土等活儿。
谐,齐,合。
这两句是“长城吏”打着官腔在命令戍卒:服役长短自有官府规定,你们的责任是要用力打夯,号子叫齐,只管劳作。
⑥怫郁,这里是忍气吞声的意思。
⑦何连连,多么漫长,连绵不断。
⑧内舍,指妻子。
寡妇,筑城卒的妻子。
古时凡妇人独居皆称“寡妇”,与后世专指夫死独居者不同。
⑨善侍,好好地侍奉。
姑嫜,丈夫的父母。
侍,又作“事”,服侍。
⑩故夫子,丈夫的自称。
(11)一何鄙,怎么这样低俗,不近人情。
(12)何为,为什么。
他家子,别家的女子,这是戍卒答妻子的话,意为:我已身陷祸难中,怎能拖住你? (你也是父母的女儿啊!)(13)慎莫举,慎,小心。
举,养育成人。
全句意为:生男孩小心些,别把他养育成人(以免再像我一样受苦)。
(14)哺,喂养。
脯,干肉。
哺用脯,表示珍爱的意思。
(15)慊慊,满足,满意。
全句意为,同你结为夫妻以后,情投意合,心心相关,我内心已很满足了。
〔解析〕作者陈琳(?—公元217年),字孔璋,广陵(今江苏扬州)人。
饮马长城窟行古诗原文赏析及翻译饮马长城窟行古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1饮马长城窟行两汉佚·名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译文河边春草青青,连绵不绝伸向远方,令我思念远行在外的丈夫。
远在外乡的丈夫不能终日思念,但在梦里很快就能见到他。
梦里见他在我的身旁,一觉醒来发觉他仍在他乡。
他乡各有不同的地区,丈夫在他乡漂泊不能见到。
桑树枯萎知道天风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
同乡的游子各自回家亲爱,有谁肯向我告诉我丈夫的讯息?有位客人从远方来到,送给我装有绢帛书信的鲤鱼形状的木盒。
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
恭恭敬敬地拜读丈夫用素帛写的信,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书信的前一部分是说要增加饭量保重身体,书信的后一部分是说经常想念。
注释绵绵:这里义含双关,由看到连绵不断的青青春草,而引起对征人的缠绵不断的情思。
远道:远行。
宿昔:指昨夜。
觉:睡醒。
展转:亦作“辗转”,不定。
这里是说在他乡作客的人行踪无定。
“展转”又是形容不能安眠之词。
如将这一句解释指思妇而言,也可以通,就是说她醒后翻来覆去不能再入梦。
枯桑:落了叶的桑树。
这两句是说枯桑虽然没有叶,仍然感到风吹,海水虽然不结冰,仍然感到天冷。
比喻那远方的人纵然感情淡薄也应该知道我的孤凄、我的想念。
入门,指各回自己家里。
媚:爱。
言:问讯。
以上二句是把远人没有音信归咎于别人不肯代为传送。
双鲤鱼:指藏书信的函,就是刻成鲤鱼形的两块木板,一底一盖,把书信夹在里面。
一说将上面写着书信的绢结成鱼形。
烹:煮。
假鱼本不能煮,诗人为了造语生动故意将打开书函说成烹鱼。
尺素书:古人写文章或书信用长一尺左右的绢帛,称为“尺素”。
素,生绢。
书,信。
长跪:伸直了腰跪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后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