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债期货的历史与发展
- 格式:ppt
- 大小:4.85 MB
- 文档页数:34
美国期货业发展史今年以来,债券、股票、期货等大类资产的价格波动较为明显,单一资产交易模式不能有效对冲各类风险,多策略、全资产的配置和交易时代已经来临。
为了深入了解期货业务基础,继续做好国债期货业务,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一些关于美国期货业发展史的相关资料。
供你参考。
美国期货业发展史美国期货合约期货合约是期货交易的买卖对象或标的物,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规定在某一特定的价格和规定的时间下,交割一定数量和等级商品的标准化合约。
标的物一般为农产品、金属、矿产、能源,金融工具和外国货币等。
由于期货合约的标的物来源于以上金融标的资产,因此,将其归类与金融衍生品。
期货交易中的买方和卖方都是以期货交易所为对手的,期货交易所是专门进行标准化期货合约买卖的场所,按照章程规定实行自律管理。
期货交易所有以下职能:为期货交易提供一个专门的、有组织的场所和基础设施,如交易席位和通讯设备;制定相关期货交易的规章制度和交易规则,提供仲裁机构;制定期货合约的标准,如交易标的等级、标准、交货时间、方式、付款期限等;为期货交易提供结算、交割服务。
只有交易会员允许在交易所内进行交易。
非交易会员必须通过给场内交易会员缴纳一定比例的佣金才能进行交易。
以2004年9月纽约商品交易所(NYM)原油期货合约WTI原油合约为例,每张期货合约代表了1000桶的WTI原油可以在9月份任意一天进行交割。
合约买方在2004年5月25日购买此合约时需支付40120美元=40.12*1000的保证金。
美国期货目的和功能期货市场有三个基本功能。
首先是使套期保值者借助资产价格的流动性将价格风险传递给投机者,由此,投机者在不同的期货、现金流或现货标的之间进行转换以获得一定的基差风险回报。
由于基差风险小于现货价格风险,因此,套期保值被金融界视为风险管理的一种方式,而投机被视为一种带有风险的投资方式。
通常来说,套期保值者在期货和现货市场上进行方向相反操作。
套期保值包括(但不局限于)农民,农场经营商、粮食仓储商、商人、厂商、公用事业单位、进出口公司、冶炼商、债权人、对冲基金经理。
美国期货行业状况及发展趋势美国期货行业现状概述现代期货交易发源于美国,自1848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成立以来,全球期货市场已走过了160年,期货交易日趋活跃。
根据美国期货业协会(FIA)近期对全球各主要期货交易所的统计,2008年一季度,全球期货与期权合约成交43亿X,同比增长22.2%。
其中,期货合约成交21.15亿X,同比增长33.4%;期权合约成交21.8亿X,同比增长13.0%。
相对于全球低迷的股票和债券市场,期货市场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2008年一季度,美国期货和期权市场共成交合约18.68亿X,同比增长36%,呈现强劲增长势头,占到全球期货和期权总交易量的43.4%。
2008年一季度全球期货期权成交量分布今年一季度,美国期货和期权交易量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CME Group)的欧洲美元期货、10年期美国长期国债期货、迷你型标准普尔500指数期货等主要期货合约交易量的强劲增长。
其中,欧洲美元期货、10 年期美国长期国债期货位居利率期货和期权合约成交量前两名,迷你标准普尔500指数期货位列股指期货和期权合约成交量的第二位。
从各国和各地区的表现来看,美国是今年一季度全球期货交易最活跃、成交量增长最快的地区。
今年一季度,在期货和期权交易量排名前二十位的期货交易所中,美国的期货交易所有8家,CME集团排名第一。
总的来说,美国期货业仍是当前全球最为成熟的期货市场,其发展也处在稳健的扩展之中。
美国期货行业组织结构对于美国期货行业的组织结构,我们主要从其所提供服务的产品和市场、行业参与者、行业发展规模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美国期货行业产品和市场服务美国期货公司提供的经纪服务和结算服务囊括了场内场外的金融衍生产品以及遍及世界各地的场外市场。
此外,他们还在非衍生品市场或现货市场提供经纪交易服务。
衍生产品和现货产品交易服务分别在证券期货交易所和场外交易市场进行。
交易所提供标准化合约进行交易,而场外交易市场提供便利的涉及双方私下谈判的合约,并为买卖双方之间的特殊约定服务。
国际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和趋势你知道国际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和趋势么。
期货市场主要由商品期货市场和金融期货市场组成。
下面由店铺为你分享国际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和趋势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际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趋势(一)国际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期货市场主要由商品期货市场和金融期货市场组成。
1.商品期货:主要包括农产品期货、金属期货和能源化工期货等。
(1)农产品期货:以1848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诞生以及1865年标准化合约的推出为开始。
(2)金属期货:最早诞生于英国,1876年成立的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开金属期货交易之先河。
主要从事铜、锡期货交易,1899年,LME将每天上下午进行两轮交易的做法引入到铜、锡交易中;1920年开始铅、锌交易;LME价格是国际有色金属市场的“晴雨表”。
美国金属期货晚于英国,1933年成立的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交易黄金、白银、铜、铝等品种,其中该交易所1974年推出的黄金期货合约在19世纪70~80年代的国际期货市场上有一定影响。
(3)能源化工期货:20世纪70年代初的石油危机,给世界石油市场带来巨大冲击,油价的剧烈波动直接导致了能源期货的产生。
目前,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和伦敦洲际交易所(ICE)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能源期货交易所,上市品种有原油、汽油、取暖油、乙醇等。
2.金融期货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20世纪70年代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所取代,利率管制等金融管制政策逐渐被取消。
汇率、利率频繁、剧烈波动,促使人们向期货市场寻求避险工具,金融期货应运而生。
(1)1972年5月,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设立了国际货币市场分部(IMM),首次推出包括英镑、加元、西德马克、法国法郎、日元和瑞士法郎等在内的外汇期货合约。
(2)1975年10月,CBOT上市的国民抵押协会债券(GNMA)期货合约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率期货合约。
1977年8月美国长期国债期货合约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上市,是迄今为止国际期货市场上交易量最大的金融期货合约。
国债期货基础知识国债期货属于金融期货的一种,是一种高级的金融衍生工具。
它是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金融市场不稳定的背景下,为满足投资者规避利率风险的需求而产生的。
美国当时先后发生的两次“石油危机”导致美国通胀日趋严重,利率波动频繁。
固定利率国债的持有者对风险管理和债券保值的强烈需求,使得具备套期保值功能的国债期货应运而生。
年1月,美国的第一张国债期货合约就是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面世的90天期的短期国库券期货合约。
在整个70年代后半期,短期利率期货一直就是交易最活跃的国债期货品种。
年5月又面世了10年期中期国债期货。
此后,国债期货交易量大幅飙升,美国国债期货的交易量占到整个期货交易量的一半以上,10年期国债期货交易量由年的万手快速发展为年的3.17亿手。
由于推出国债期货对国债现货市场发展的要求较高,要求有一定规模、流动性较强的国债现货市场,世界上推出国债期货市场的国家并不是太多,主要国债期货品种目前集中于:美国(年)、英国(年)、澳大利亚(年)、日本(年)、德国(年)、韩国(年)等主要发达国家。
1、交易单位:国债期货合约,每份价值万。
2、最小变动价位:最小变动价位是0.元。
4、每日价格波动管制:走势停在管制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2%。
5、交易时间:交易时间为上午9:15-11:30,下午13:00-15:15,合约最后交易日的交易时间为上午9:15-11:30。
6、最后交易日:合约最后交易日为到期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五7、交割安排:,最后交割日为最后交易日的第三个交易日,采取实物交割的交割方式。
期货交易就是一种繁杂的交易方式,它具备以下不同于现货交易的主要特点:⒈国债期货交易不牵涉到债券所有权的转移,只是转移与这种所有权有关的价格变化的风险。
⒉国债期货交易必须在选定的交易场所展开。
期货交易市场以公开化和自由化为宗旨,严禁场外交易和私下对冲。
⒊所有的国债期货合同都是标准化合同。
国债期货交易实行保证金制度,是一种杠杆交易。
国债期货交易策略概述国债期货是债券市场投资者用于规避利率风险的一种常用的金融衍生工具。
自1976年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推出第一个国债期货合约以来,国债期货产品一直蓬勃发展,如今已成为全世界成交量最大的金融期货产品之一。
国际经验表明,国债期货的出现和发展,不但丰富了债券市场的交易方式,提高了债券市场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同时对进一步完善一国金融市场体系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与其他期货产品一样,国债期货的交易策略也主要包括套期保值策略、套利策略和投机策略。
以下将重点讨论国债期货套保和套利交易策略的原理和操作。
一、套期保值套期保值是国债期货最基本、最重要的市场功能之一。
所谓套期保值是指现货持有者利用期货市场来对冲现货价格波动的风险。
(一)套期保值的原理在期货套期保值操作中,投资者会根据现货头寸反向建立期货头寸,其目的是使得期货和现货的组合头寸风险尽量呈现中性。
如此操作的原因主要在于,期货和标的现货价格之间会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
1.期货与标的现货价格走势基本一致虽然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是两个各自独立的市场,但由于期货价格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标的现货的价格,因而一般情况下两个市场的价格变动趋势是基本一致的。
如果期货与标的现货价格的走势出现偏离,有无风险套利机会存在,则市场套利者会进行操作,最终使得期货与标的现货价格回复到无套利的市场均衡价格上。
2.随着期货合约到期日的临近,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价格趋向一致期货合约的交割制度,保证了标的现货与期货价格随期货合约到期日的临近而趋于收敛。
如果在交割日,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不同,例如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那么套利交易者就会卖出高价的期货合约,同时买入低价的现货,在无风险的情况下交割获利。
这种套利交易最终使国债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趋向一致。
正是上述经济原理的作用,一旦投资者建立了与现货市场相反的期货头寸,则无论市场价格朝哪一方向变动,构建的现货与期货组合均可避免风险,实现保值。
引言CBOT国债期货是用于买卖美国政府中期或长期债券以待未来交割的标准合约。
在全球政府证券债券市场当中,美国政府债券市场所提供的流动性、安全性(就信誉而言)最高,并且最具多样化。
美国政府通过美国债券市场借入资金来偿还到期债务和应付开支。
截至2013年12月,美国政府长期和中期国债未偿付的有价债券为11.9万亿美元。
美国政府主要通过按固定利率发行的固定期限长期和中期债券(如2年期、5年期、10年期和30年期)来借入资金,该固定利率由发行债券时市场的现行利率确定。
严格来讲,美国长期国债为在发行时初定到期期限超过10年的债务,而美国中期国债的到期期限则处于2年至10年之间(2年期、3年期、5年、7年期和10年期)。
就该债券而言,除非另有说明,在一般提到美国债券市场或美国债券时,均可适用到美国长期和中期国债。
美国国债全天候进行交易,因此价格会一直波动。
一般来说,债券价格变动比例与利率或收益率成反比。
在利率上升的环境下,债券持有人将会经历本金价值下跌;而在利率下跌的环境下,债券市场价值则会上涨。
如果收益率增加▲价格将会下跌▲如果收益率减少▲价格将会上涨▲国债的每种基准票期(2年期、5年期、10年期和30年期)均有相应的美国国债期货与期权合约可供交易。
超长期国债期货合约自2010年1月推出以来为芝商所增长最快的利率期货合约。
超长期国债期货以最长票期的政府债券作为其标的,从而填补市场欠缺的部分。
每种长期和中期国债期货合约均有相应的一揽子交割用债券,该一揽子交割用债券按到期期限来定义卖方在交割月份可交割给买方的债券范围。
例如,5年期合约可交割成为任一剩余到期期限超过4年2个月、初定到期期限不超过5年3个月的美国政府固定票息债券。
交割机制通过确保期货价格与美国政府债券价格及其收益率(利率)紧密关联来确保期货价格的诚信。
实际上,大多数参与者是为平仓期货头寸或展期成为具更长到期期限的期货合约而交易美国国表1:CBOT国债期货合约详细内容债期货合约。
期货历史事件时间表国际发展历程现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在19世纪中期产生于美国芝加哥1848年芝加哥的82位商人发起组建了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BOT)1851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引进了远期合约1865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推出了标准化合约1882年允许以对冲方式免除履约责任1883年成立结算协会1925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结算公司(BOTCC)成立,现代意义上的结算机构初具雏形1874年5月,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成立并于1969年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肉类和畜类期货交易中心2007年,CBOT和CME合并成为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CME Group) 全球最大的期货交易所1876年12月,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成立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属期货交易中心1933年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成立1974年推出黄金期货合约1994年NYMEX和COMEX合并成为现在的纽约商业交易所,目前NYMEX拥有世界上成交量最大的黄金期货合约,戚交易在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分部进行,世界上最主要得金属交易所是LME和NYMEX的分部COMEX ,NYMEX是世界上最有最具影响力的的能源产品交易所金融期货经历了外汇期货-利率期货-股指期货的发展历程1972年5月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设立了国际货币市场分部IMM,首次推出包括英镑、加拿大元、法国法郎、日元和瑞士法郎等在内的外汇期货合约。
目前的品种有:欧元、加拿大元、英镑、人民币、人民币/欧元、人民币/日元、瑞士法郎1975年10月,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上市国民抵押协会债券GNMA期货合约1977年8月,美国长期国债期货合约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上市1982年2月。
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KCBT开发了价值线综合指数期货合约,是首家以股票指数为期货交易对象的期货交易所1982年10月1日,美国长期国债期货期权合约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上市国内发展历程理论准备与试办(1987-1993)、治理与整顿(1993-2000)、规范发展(2000年至今)1990年10月12日,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引入期货交易机制。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327国债期货事件的前因后果--------------------------------------------“327”是国债期货合约的代号,对应1992年发行、1995年6月到期兑付的3年期国库券,该券发行总量是240亿元人民币。
国民资金要么用于储蓄,要么用于投资。
储蓄就是存在银行里,老百姓拿利息;但巨额的银行储蓄不仅是银行的负担,也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所以,政府想千方设百计、鼓励老百姓投资。
在1990年代初,主要的投资市场就是股票市场与国债市场。
国债由政府发行保证还本付息,风险度小,被称为“金边债券”,具有成本低、流动性更强、可信度更高等特点;在国债二级市场上做多做空,做的只是国债利率与市场利率的差额,上下波动的幅度很小。
这正是美国财政部成为国债期货强有力支持者的原因。
我国国债期货交易于1992年12月28日首先出现于上海证券交易所。
1993年10月25日,上证所国债期货交易向社会公众开放,北京商品交易所在期货交易所中率先推出国债期货交易。
当时我国国债发行难,未被投资者所认识,靠行政性摊派。
1992年发行的国库券,发行一年多后,二级市场的价格最高时只有80多元,连面值都不到。
为了吸引股市资金合理投资国债市场,以及缓解高达两位数的通货膨胀率,1994年10月以后,中国人民银行提高3年期以上储蓄存款利率和恢复存款保值贴补,国库券利率也同样保值贴补,保值贴补率的不确定性为炒作国债期货提供了空间,大量机构投资者由股市转入债市,国债期货市场行情火爆。
1994年全国国债期货市场总成交量达2.8万亿元,占上海证券市场全部证券成交额的74.6%。
1994年至1995年春节前,全国开设国债期货的交易场所陡然增到14家,成交总额达28000亿元。
这种态势一直延续到1995年,与全国股票市场的低迷形成鲜明对照。
形势似乎一片大好。
但问题出在327国债期货合约上。
1992年3年期国库券到期的基础价格已经确定,为票面价值100元加上3年合计利息28.50元(年息为9.50%),合计为128.50元。
《327国债期货启示西方国家国债期货交易及其启示》摘要:国债期货交易始于1976年的美国,随后,英、法、德、日等西方国家相继推出各自的国债期货交易,并获得巨大成功,因此,重推中国国债期货交易应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设计科学、合理的国债期货合约,一般来讲,国债期货交易法律体系由国家期货交易管理法规和期货交易规则(条例)两部分组成,它们互为补充,以不同的方式作用于国债期货市场,从而保证了国债期货市场合理高效地运转摘要:国债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交易方式由现货交易发展到期货交易,是市场经济发展和金融工具不断创新的历史必然。
国债期货交易始于1976年的美国,随后,英、法、德、日等西方国家相继推出各自的国债期货交易,并获得巨大成功。
重新启动我国国债期货交易,应借鉴其成功经验:注重国债现货市场的培育完善,设计科学合理的国债期货合约,加强风险管理,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注重国债期货市场法律法规的建设,等等。
关键词:西方国家;国债期货交易;国债期货合约;国债期货交易管理体系我国国债期货交易于1992年推出后,由于缺乏对国际成功经验的研究以及其它多种原因,开市仅两年零六个月就夭折了。
在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重推国债期货交易已提到了决策层的议事日程,为此,研究西方国家国债期货交易的成功经验,对于重推我国国债期货交易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西方国家国债期货交易概况(一)美国的国债期货交易1.国债期货合约。
美国国债现货市场十分发达,交易活跃,国债发行规模大、品种丰富、期限结构和持有者结构合理、流通量大。
美国的国债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三种,与此相对应,国债期货合约也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三种。
(1)短期国债期货合约———国库券期货合约。
美国的国库券期货合约是一种以91天(13周)期的国库券为标的物的短期国债期货合约,它包括:1)交易单位。
每份合约代表100万美元的91天(13周)期的国库券。
2)报价方式。
美债运作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美债(Treasury bonds)是指由美国政府发行的债券,也被称为美国国债或美国国库券。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券市场之一,美债市场具有重要的地位。
美债作为一种投资工具,具有相对较低的风险和相对较稳定的收益,因此备受投资者的青睐。
本文将着重探讨美债的运作原理,从美债的定义与类型、美债市场的规模与特点、美债的发行与交易,以及美债的风险与收益等方面进行分析。
同时,还将探讨美债市场的重要性、美债运作原理的影响因素、美债运作原理的局限性与改进,以及对美债市场的展望等议题。
通过对美债运作原理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美债市场的运作机制,把握市场的变动趋势,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参考和决策依据。
同时,对美债市场的展望也能够为我们更准确地预测市场未来的走势,为政府和投资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制定和投资方向选择。
接下来,本文将从美债的定义与类型开始,逐步展开对美债运作原理的解析,希望能给读者带来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为进一步研究美债市场提供参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描述:文章结构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整篇文章的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一个良好的文章结构可以帮助作者更好地组织自己的思路,并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消化文章的内容。
文章的整体结构一般可以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的主要作用是引出文章的主题,并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让读者对文章的内容有个整体的了解。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包括了对美债的定义与类型、美债市场的规模与特点、美债的发行与交易、以及美债的风险与收益等方面的详细介绍和分析。
在这一部分,作者可以根据文章的主题和内容,将信息进行系统的组织和展示。
结论部分是整篇文章的总结和归纳,可以对前面的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并进一步对美债市场的重要性、美债运作原理的影响因素、美债运作原理的局限性与改进以及对美债市场的展望等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