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单层绕组展开图解读
- 格式:ppt
- 大小:839.50 KB
- 文档页数:14
§8-2三相单层绕组一、三相单层集中整距绕组计算:q =Z /2Pm =6/(2×3)=1(集中绕组)y=τ=Z/2P =3(整距绕组)AZ BX CY123456NS 电动势正方向集中整距绕组的优缺点:简单,但感应电动势波形不好,绕组集中,运行时散热困难,电枢表面空间利用率低。
举例:单层三相绕组,P =1,Z =6绕组展开图:为表示各线圈的位置和连接,把定子沿轴向展开,每槽用一直线表示,槽上编以号码,按照节距连成线圈。
AZB X CY 123456NS 电动势正方向星形联结绕组展开图:问:如何将绕组连成三角形?123456AX BYC Z槽电势星形图:601=α定义:规定导体电动势正方向后,作出所有槽导体基波电动势相量,所得相量图称为槽电动势星形图。
215362−154−31206−01200120举例:集中整距绕组:槽电动势星形图三相对称电势规定电动势穿进纸面为正二、三相单层分布绕组举例:一交流电机定子槽数Z =24,极数2P =4,绘制三相单层分布绕组的电动势星形图及绕组展开图。
0136023603024P Z α⋅⨯===242243Z q Pm ===⨯24624Z P τ===1. 作槽电势星形图问:2对极电机电动势星形重复两圈;P对极电机呢?215436789101112141517161918202122241323规定电动势穿进纸面为正2. 分相定义:根据q值把各槽号分配到各个相。
流程:3. 绘制绕组展开图导体间连接的先后次序对合成电动势并无影响,因此连接方法有几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根据槽电动势星形图和相带划分把槽中导体连成线圈,然后串联或并联成一相绕组。
1)画出槽展开图并标号;2)画出槽电动势星形图、分相;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单层叠绕组:一个线圈组的q 个线圈端部相叠。
学习┃看电机绕组展开图,掌握绕组嵌线工艺看电机绕组展开图,学习绕组嵌线工艺第三节、三相单层交叉式绕组嵌线工艺单层交叉式绕组由线圈数和节距不相同的两种线圈组构成,同一组线圈的形状、几何尺寸和节距均相同,各线圈组的端部互相交叉。
交叉式绕组由两大一小线圈交叉布置。
单层交叉式绕组线圈端部连线较短,有利于节省材料,并且省铜。
广泛用于q>1的且为奇数的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
图3是三相4极36槽的单层交叉式绕组展开图。
每极每相槽数为3,线圈节距两个:一个是1—9,一个是1—8。
图3展开图上面一行数字表示嵌线顺序,下面一行数字表示线槽序号。
由图可以看出每一相由6个线圈组成,其中两个小线圈,节距为1—8,4个大线圈组成两组,节距为1—9。
线圈的下层边(图上每个线圈的左边)依次嵌在槽1、2、4、7、8、10、13、14、16、19、20……内,上层边(图上每个线圈的右边)依次嵌在槽29、30、33、35、36、3、5、6……内。
每一个上层边都压着三个下层边,如嵌在槽29、30的上层边压着嵌在槽31、32、34的下层边,由此可见,此种嵌线方法吊把线圈为3把。
嵌线的步骤仍然是按次序先嵌下层边,后嵌上层边;最后嵌吊起的3把线圈的上层边。
具体的嵌线次序如下:(1)选好第一槽位置,靠近机座出线口。
(2)嵌槽1、2(U相两个大线圈的下层边,引出线头U1),上层边吊起(吊把线圈)。
(3)空一槽3,嵌槽4(W相小线圈的下层边,引出线头W2),上层边吊起(吊把线圈)(4)再空两槽5、6,嵌槽7、8(V相大线圈的下层边,引出线头V1),上层边按照节距1—9压着槽1、2、4三个下层边分别嵌入槽35、36。
(5)再空一槽9,嵌槽10(U相小线圈的下层边,U相大、小线圈的连接方式是上层边与上层边相连,下层边与下层边相连),上层边按节距1—8压着槽4、7、8三个下层边嵌入槽3。
(6)再空两槽11、12,嵌槽13、14(W相大线圈的下层边,W相大、小线圈的连接方式是上层边与上层边相连,下层边与下层边相连),上层边按照节距1—9压着槽7、8、10三个下层边分别嵌入槽5、6。
电机绕组展开图
作者:
日期: 2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丿/^电机绕组展开图■
直流电机的励磁绕组有好几种,有串励绕组,并励绕组,他励绕组。
转子上的绕组叫电枢绕组。
换向极上有换向绕组(用于改善电机换向)。
大容量的直流电机上,极靴上可能还会有补偿绕组(减小电枢反应带来的副作用)。
单相电机分主绕组和副绕组,也有的叫法是运行绕组和启动绕组。
三相异步电机一般就是定子绕组和转子绕组,一般的三相异步电机转子绕组是铸铝导条或都铜条,绕线式异步电机转子绕组也是嵌进去的漆包线。
同步电机分定子绕组和励磁绕组,有的同步电机有阻尼绕组,有的同步电动机有启动绕组。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a> 问
Ljq____________________ ---------------------------- A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x HI
■ U u
图=单层绕组排列步骤%连相绕组,串联与并联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V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3 m m 2 b 2 2 O 一 m xa V ----------- 2
a/4W A/2Y
①
U
ft 15 6
3
30
2 0/ △
\ \23 —\ \i
16 17 18 34 35 36 7 8 9 25 26 27
4 S 6 2 1。
三相异步电动机单层链式定子绕组展开图绘制方法
一、展开图的含义
将电动机从两个定子槽之间沿着轴线方向切开,然后展开平铺于一个平面上,是一种直观的、方便同学们了解和学习电动机的平面图形。
注: 其切开开口处不是电动机的槽,而是两槽之间的硅钢片铁心。
==>
二、展开图的绘制
以三相单层链绕组为例:
绘制方法第一步: 计算参数
极距每极每相槽数
第二步: 画槽划出24 根平行线段,表示电机的24 个槽,并在其上标明槽号
第三步: 分极将24个槽分成4极,每个极下6个槽,极距为6槽,每个极占有180度电角度,并标明磁极号
第四步: 分相带每个极分三相,每相为两个槽,每个槽占有30度电角度,并按相带排列顺序U1—W2—V1—U2—W1—V2标明相带
第五步: 标明电流参考方向假设某一瞬间电流从绕组的首端流入,尾端流出,根据同一个相带中有效边的电流参考方向相同,相邻相带有效边的电流参考方向相反,标明电流参考方向。
第六步: 画单个线圈U相绕组包括第1、2、7、8、13、14、19、20共八个槽四个线圈,从节省端部导线的角度考虑,应该选择最短节距y =5,故四个线圈为2和7、8和13、14和19、20和1.
第七步: 连接线圈根据电流的参考方向依次连接U相的四个线圈。
结论: 首首相连,尾尾相连
三、学生训练,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在自己绘制的过程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定位、定尺寸
2、运用六根水平辅助线来保证作图作业的美观(完工后要擦掉,划线时应该轻画)
3、正确使用作图工具。
由电机展开图解读其嵌线工艺摘要:在技校维修电工专业实习教学中,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嵌线工艺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许多学生由于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展开图理解不深,嵌线时感觉无从下手,部分学生只是死记几种嵌线方法,不会灵活运用。
本文结合展开图解读其嵌线工艺,以期对维修电工专业学生有所帮助。
关键词: 嵌线工艺电动机1、单层链式绕组嵌线工艺图1是三相4极24槽单层链式绕组展开图。
每极每相槽数为2,线圈节距为1—6。
图1展开图上面一行数字表示嵌线顺序,下面一行数字表示线槽序号。
由图可以看出每一相都有4个线圈。
每一个线圈都有两个边,通常我们把先下的那一个边称为下层边,例如本例中的奇数槽里下的那一边(图上每个线圈的左边),都是下层边;后下的那一边称为上层边,例如本例中的偶数槽里下的那一边(图上每个线圈的右边),都是上层边。
每一个上层边都压着两个下层边,例如本例中的6槽里下的上层边压着5槽、3槽下的下层边,由此可见,单层链式绕组嵌线时一定要吊起两把线圈最后下,即吊把线圈2把。
嵌线步骤是按次序先嵌下层边,后嵌上层边;最后嵌吊起的两把线圈的上层边。
具体的嵌线顺序如下:(1)选好第一槽位置,靠近机座出线口。
(2)嵌槽1(U相第一个线圈的下层边),上层边吊起。
(3)空一槽24,嵌23槽(W相第一个线圈的下层边),上层边吊起。
(4)再空一槽22,嵌21槽(V相第一个线圈的下层边),上层边按节距1—6压着1槽、23槽的下层边嵌入槽2。
(5)再空一槽20,嵌入19槽(U相第二个线圈的下层边),上层边按节距1—6压着23槽、21槽下层边嵌入24槽。
此线圈与本相第一个线圈的连接关系是上层边与上层边相连或下层边与下层边相连,即尾、尾或首、首相连。
(6)以后W、V相按空一槽嵌入一槽的次序,轮流将U、W、V三相的4个线圈嵌完。
最后把吊把线圈两把嵌入,至此整个绕组全部嵌完。
单层链式绕组的嵌线规律是:嵌1槽,空1槽,吊2把线圈。
简称为“嵌1空1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