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一年级朱子家训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33.02 KB
- 文档页数:19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精品文档贵阳市国学教育读本(下册)第二单元《朱子家训》第三课勤俭节约篇《勤俭节约》第一课时诵读教学说课稿2014年3月28—3月29日,我有幸参加贵阳市《国学》教育读本任课教师培训。
两天的培训使我对《国学》有更深的认识。
这次全镇教研活动,我在不专业的情况下有幸任教这门课程,只希望对今后全镇开着这门课程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如有不妥之处,希望老师们批评指出。
教材:《贵阳市国学教育读本》作为地方教材在全市102所幼儿园、小学、初中使用,并被纳入必修课计划。
《勤俭节约》是贵阳市国学教育读本(下册)第二单元《朱子家训》第三课教学内容。
意在教育学生从小具有勤俭节约的美德。
学生学情分析对于古诗的学习,学生不陌生,但是吟诵教学,学生和我一样刚刚接触。
难度很大。
学法分析:《国学》教育读本的教学不同于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学。
因此,我主要才用引导法,诵读法欣赏法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句子含义。
陶冶学生勤俭节约的情操。
教法分析:主要才用ppt课件进行教学,在课件中穿插音频、视频文件。
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吟诵。
在学生学习激情提高的情况下,我采用学生分组和师生合作吟诵的方法达到预期目标。
教学程序:一、导入出示农民在田地劳作(插秧、种小麦)图片。
师质疑:看了这些图片,你们会想到哪些恰当的诗句来?生举手发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今天,我们还要来学习有关这方面的语句,它出自《朱子家训》。
出示课题《勤俭节约》二、“读一读”模块教学活动一:学生自读,整体感知。
1.简介《朱子家训》(出示课件)简介《朱子家训》家训,是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
《朱子家训》又称《朱柏庐治家格言》,简称《治家格言》。
其作者为明末的朱用纯。
朱用纯,字纯一,自号柏庐,江苏昆山人。
以506字的《朱子家训》最有影响,300年来脍炙人口,家喻户晓。
《朱子家训》以“修身”、“齐家”为宗旨,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以明白晓畅的句子阐述人生的深刻道理。
朱子治家格言教案《朱子家训》教学计划旨在:1 .积累语言知识,提高语言鉴赏能力2.了解古人的家庭教育3.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学重点:理清文本和意义教学难点:文章的教育意义教学时数:八个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黎明开始,打扫场地,内外清洁如果你失去意识,停止呼吸,你会关上门,表现好自己。
一粥一餐让你很难思考该做什么。
半根线半缕线让我们很难继续思考物质资源。
未雨绸缪比挖井解渴好。
自私必须节俭。
宴会客人不得逗留。
器皿的质量是干净的,瓷砖比金和玉更好。
饮食讲究,蔬菜比美食更好(西席)不要在中国的房子里露营或寻找好的土地。
教学目标:理解内容并背诵教学过程:1。
朗读2,了解内容1。
天一亮就起床,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
如果你失去意识,停止呼吸,你会关上门,表现好自己。
理解:每天清晨起床,用水打湿球场内外的地面,扫地,使球场干净整洁。
黄昏时,休息一下,亲自看看要锁的门。
2。
一粥一餐让你很难思考该做什么。
半根线半缕线让我们很难继续思考物质资源。
未雨绸缪比挖井解渴好。
自私必须节俭。
宴会客人不得逗留。
器皿的质量是干净的,瓷砖比金和玉更好。
饮食讲究,蔬菜比美食更好(西席)不要在中国的房子里露营或寻找好的土地。
3。
理解:对于一餐粥或一餐饭,我们应该想到来之不易的收获。
对于半线或半线的衣服,我们也应该记住,生产这些材料是非常困难的。
所有的事情都必须先准备好。
这就像下雨前修理房子一样。
不要死记硬背。
这就像口渴时挖一口井。
你的生活必须节俭,别忘了留下来一起吃晚饭。
餐具简单干净。
虽然它是用粘土制成的,但它比黄金和玉石要好。
食物既经济又精致。
虽然它是花园里种的蔬菜,但它比山珍海味要好。
不要建造华丽的房子,不要试图购买好的乡村3.背诵4。
总结:今年你学到了什么?第一课教学内容:三婶和六奶奶,卖淫和盗窃的真实媒介;有一个漂亮的女仆和妾不是闺房的福气。
教学目标:背诵和理解内容教学重点:背诵教学过程:首先,朗读内容2,了解内容1.三婶和六奶奶,卖淫和偷窃的真正媒介;有一个漂亮的女仆和妾不是闺房的福气。
《朱子家训》(节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朱子家训》(节选):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
子孙不可不教,僮仆不可不恤。
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
教学要求:1.理解朱子家训内容,感受朱子文化,积累朱子名言。
2.关注学生品行开展,培养良好习惯,做到好学、敬学、乐于助人。
教学准备:1.纪念“朱子诞生877周年”百名学生诵读《朱子家训》录像。
2.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1.猜谜语:“学问真大,不会说话。
要学知识,动手翻它。
”(猜一物)2.名言激趣:(师:我有两个爱好,一是读书,二是旅游。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我的人生追求。
古今中外,有许多关于读书做人的名言,老师课前也了一些,现在送几条给同学们。
)课件展示名言:(1)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
一一罗曼•罗兰(2)读一本好书,象交了一个益友。
臧克家(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一一朱熹3.课件出示朱熹画像。
师:同学们,878年前,朱熹在尤溪诞生, 他一生“孜孜苦读,未尝一刻放松”;他关心国事,刚正不阿,最终成为一代儒学大师、伟大的教育家。
谁能告诉老师,有关朱熹爷爷的故事?4.学生介绍了解的朱熹故事。
二、播放录像,进入情境1.播放百名学生诵读《朱子家训》录像,导出朱子家训。
师:为了铭记先贤教诲,在纪念朱熹诞辰877周年会上,我们六年段的一百名学生声情并茂地诵读了《朱子家训》,你们听了有什么感受?2.学生谈谈听后感受。
(选择参加者与未参加者,可以就感受、也可以就对家训内容来发表自己看法。
)三、课件展示,理解内容1.展示课件节选家训内容,学生分组理解: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
子孙不可不教,僮仆不可不恤。
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
2.交流汇报对家训内容的理解。
(1)“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
”诗书是指“圣贤”之书,如《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典籍。
礼义是指“孝悌诚敬”,是说孝敬老人,老实做人。
朱熹认为,读“圣书”才可以修德,识礼义才可以养气。
教学目标:
1.了解国学经典《朱子家训》的内容和意义;
2.能够理解《朱子家训》中所传达的道德价值观;
3.能够运用《朱子家训》中的家训原则指导自己的行为。
教学重点:
1.了解《朱子家训》的内容;
2.理解《朱子家训》中的家训原则;
3.运用家训原则指导自己的行为。
教学准备:
1.《朱子家训》的教材;
2.PPT展示;
3.教学视频和图片资源。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1.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朱子家训》的背景和意义。
2.教师展示PPT,播放相关视频和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学习《朱子家训》的内容(30分钟)
1.教师分发《朱子家训》的教材,让学生们自行阅读。
2.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简述《朱子家训》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家训原则(30分钟)
1.教师以PPT为辅助,向学生们详细解释《朱子家训》中的家训原则。
2.学生们用板书或笔记记录下来。
四、家训原则的实践(30分钟)
1.教师提供一些常见的日常场景,让学生们运用家训原则指导自己的
行为。
2.学生们分小组进行讨论,找出合适的家训原则,并向全班展示。
五、总结反思(10分钟)
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总结,回顾所学内容。
2.学生们发表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拓展活动:
1.老师邀请家长来学校,与学生们一起讨论《朱子家训》的内容和家
训原则的实践。
2.学生们可以展开小组或个人研究,深入了解《朱子家训》的源流及
其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1.《朱子家训》
2.朱子家训教学视频和相关图片资源。
作为父母,教育孩子是一项长期而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但在这个日益竞争的社会中,让孩子正确看待自己的价值和人生对于他们的未来成长非常重要。
而朱子家训作为一个古代经典,也成为了教育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种工具。
以下将介绍如何通过朱子家训来教育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强调“忠孝两全”朱子家训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忠孝两全”。
也就是忠于国家,尽孝于父母。
这一条教育孩子不能只关注个人的兴趣和追求,同时要有关注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和义务。
教育孩子要做一些奉献性的事情,比如参加义工活动、照顾家里的老人等等。
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知道要关注他人,并对社会和家庭负责,从而在人生观上建立正确的价值。
二、锻炼自律能力在朱子家训中,还有一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就要求人们首先要有很好的修身自律能力而后才能成为一家之主和社会的贡献者。
家长要教导孩子自律的重要性,让孩子从小就养成好习惯,例如做事计划、坚定信念、控制欲望、不怕困难等等。
这些好的习惯可以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人生价值。
三、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朱子家训作为一个古代经典,在当代依然流传,说明它对中华民族的价值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教育孩子时也要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学习和沉淀传统文化。
除了将朱子家训纳入语文教育中,家长也应该引导孩子欣赏经典的诗词、传统的习俗、鼓励他们参加文艺活动等等。
这样可以提高孩子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也为他们养成高尚的品格和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朱子家训教育思想中体现了以人为本、关注社会、尊重传统等一系列深刻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对于教育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来说,它无疑是一种可以参考和借鉴的优秀教材。
只有让孩子在小的时候就接受这样的教育,才可能将来成为一名有追求、有担当、有责任感的新一代人。
【关键字】教案《朱子治家格言》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语言知识,提高语言的鉴赏力。
2.理解古人的家庭教育。
3.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梳理文义。
教学难点:文章的教育意义。
教学时数:八节第()节执教日期年月日教学内容: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
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xiū)。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教学目标:理解内容,背诵。
教学过程:一、朗读内容。
2、理解内容。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理解: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
2.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
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xiū)。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3.理解: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
自己生活上必须节约,聚会在一起吃饭切勿留连忘返。
餐具质朴而干净,虽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食品节约而精美,虽是园里种的蔬菜,也胜于山珍海味。
不要营造华丽的房屋,不要图买良好的田园。
三、背诵四、小结:本节课年有什么收获?第()节执教日期年月日教学内容: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教学目标:背诵、理解内容。
教学重点:背诵。
教学过程:一、朗读内容。
2、理解内容。
1.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社会上不正派的女人,都是淫和盗窃的媒介;美丽的婢女和娇艳的姬妾,不是家庭的幸福。
北川羌族自治县安昌幸福小学“品质助学”家长诵读经典研修班《朱子家训》教案【开启部分】家长为什么要诵读经典?经典其实一直在我们的身边,传承了数千年!中华民族能够繁衍数千年,就是全民族传承经典的结果!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孕育了无数个高德圣人、贤能志士,也是家庭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经典的结果!上图是我们每个农村家庭都曾经有过,或者正在拥有的!上面的“天地君亲师”五个字就是我们几千年来老祖宗传承最多的经典!里面蕴含着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地君亲师”五字成为人们长久以来祭拜的对象,充分地表现出儒教民众对天地的感恩、对君师的尊重、对长辈的怀念之情。
同时也体现出“中国民众的敬天法地、孝亲顺长、忠君爱国、尊师重教的价值取向”。
这几个字正体现出中国民众的终极关怀所在,是传统社会中伦理道德合法性和合理性的依据,由于它的深入人心,对民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各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也是正使得中国人不同于西方人,中国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
“天地君亲师”的写法要求表达了蕴含的经典寓意:“人不夺天,地不离土,君不离口,亲不闭目,师不掉巾”。
“天”在古代人的印象中,天是人间祸福的主宰,也是自然的支配者。
天在能给人福泽的同时,也能给人灾难,能降雨使得人们丰收,也能不降雨让人们遭到饥荒。
“地者万物之本源,诸生之根源也”,大地上生长的万物能够供应人们的衣食住行,故有“大地母亲”之说。
人们是天地所生所养,天姓父地姓母,天无日月,就无昼夜、四季的交替,没有阴阳的交替,大地上的万物又怎能生长呢?“地”人类的一切生存所需都取之于地,把大地比作母亲,是再恰切不过的了。
在易经中,乾主要是说天,有天父的含义;坤则主要说地,有地母的含义。
在我们的实际感觉中,天就象一位严父,地就象一位慈母。
地球这位无比伟大的母亲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恩泽,却从未向我们索取过一丝回报。
因此,中国民间以祭拜土地神的方式,以表达对大地的敬仰。
“君”从传说中的伏羲女娲开始,炎帝、黄帝、尧、舜、禹、汤、到文、武、周公,这些人都是历史的有道明君,把人们从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引导至人类文明时代,发明了各种生活工具,提高了生活质量,奠定了人伦大纲,为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做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