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甲烷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2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课堂技能大赛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设计参赛选手:化学学院2013级2班王帆2015年11月课题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课型新授课时1教材目次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2(必修)第三章第一节第一目授课人王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甲烷在自然界的存在2、了解甲烷在生产生活上的用途3、掌握甲烷的组成和结构4、掌握甲烷的物理性质【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活动(模型制作)、观看实验、模型、图片、甲烷的多媒体动画等,培养学生关心科学、研究科学和探究科学的精神。
2、通过讲授、讨论、学生制作等教学方法和抽象、模型等科学方法与逻辑方法,交给学生科学的方法。
3、培养学生用新概念理解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可能的规律的能力。
在“实验——反思——再实验”的过程中体验探究的方法和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甲烷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形成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2、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
3、结合甲烷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关系的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观点的教育。
教学重点甲烷的结构和性质教学难点甲烷的空间结构教学方法问答法、引导—探究法、讲授法、演示法学习方法实验探究法、模拟抽象法。
结合本教材的特点及所设计的教学方法,用“引导——探究法”开展学习活动,把学习过程和认知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利用实验和理论结合的科学研究思想,使学生养成良好观察和知识总结提取能力,并且化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探索,体验科学的研究方法,自主完成知识建构,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探究协作能力。
教学媒体教具:黑板、对媒体、PPT翻页笔、球棍模型等教学过程【引入】今天我们将进入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的学习。
有机化合物的学习又不同的特点,其学习思路是:组成—结构—性质—用途;规律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甲烷的分子结构、化学性质,并能识别其正四面体结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甲烷的取代反应,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认识到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1. 重点:甲烷的分子结构、化学性质及取代反应。
2. 难点:理解甲烷分子结构与其性质的关系,掌握取代反应的原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图片:天然气、沼气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质的主要成分。
2. 提问: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3.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二、新课讲授1. 甲烷的结构- 讲解甲烷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强调其正四面体结构。
- 通过模型展示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 强调甲烷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之间的共价键性质。
2. 甲烷的化学性质- 讲解甲烷的燃烧性质,展示甲烷燃烧的实验现象,并解释燃烧产物的形成。
- 介绍甲烷的稳定性,说明其与强酸、强碱、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不发生反应。
- 讲解甲烷的取代反应,以氯气为例,展示甲烷与氯气反应的实验现象,并解释取代反应的原理。
3. 甲烷的用途- 介绍甲烷在能源、化工、医疗等领域的应用。
- 强调甲烷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的重要性。
三、实验探究1. 甲烷燃烧实验- 学生分组进行甲烷燃烧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燃烧产物的形成。
- 讨论甲烷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提出减少环境污染的措施。
2. 甲烷与氯气取代反应实验- 学生分组进行甲烷与氯气取代反应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取代反应的原理。
- 讨论取代反应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四、课堂小结1. 回顾甲烷的结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2. 强调甲烷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查阅资料,了解甲烷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甲烷的结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高中化学优秀教案甲烷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甲烷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了解甲烷的结构式及分子式;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对实验中安全操作的重视。
二、教学重点:
1. 甲烷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2. 实验室中安全操作。
三、教学难点:
1. 甲烷的制备方法的操作技巧;
2. 实验室中的实验安全。
四、教学内容:
1. 甲烷的性质:无色无臭、易燃、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2. 甲烷的制备方法:碱金属与卤代烃反应、还原性杂环化合物与碱金属反应;
3. 实验室制备甲烷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提问导入,引出甲烷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2. 学习:展示甲烷的结构式、分子式,并讲解甲烷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3. 实验操作:实验室进行制备甲烷并观察其性质。
4. 总结:让学生总结甲烷的性质和制备方法,并将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六、教学资料:
1. 实验室设备:烧瓶、燃烧瓶、管道、管夹等;
2. 实验试剂:碱金属、卤代烃等。
七、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1. 实验中保持安静并注意操作规范;
2. 燃烧时保持距离,注意安全;
3. 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甲烷为例,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甲烷的性质和制备方法,并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实验安全,保障学生的安全是首要任务。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更加深入地掌握甲烷这一化学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验操作技能。
高中化学甲烷教案设计教学内容:甲烷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及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甲烷的结构和化学性质;2. 掌握甲烷的制备方法;3. 了解甲烷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甲烷的结构和性质;2. 甲烷的制备方法;3. 甲烷的应用领域。
教学难点:1. 甲烷与其他烷烃的区别;2. 甲烷的制备方法的操作技巧。
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甲烷气体、火焰棒等;2. 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PPT课件等;3. 实验操作指导书。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5分钟)老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燃气灶、甲烷气体罐等,引出甲烷的概念,带领学生了解甲烷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结构和性质:通过PPT展示甲烷的结构式和性质,讲解甲烷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
2. 制备方法:介绍甲烷的制备方法,包括天然气的提取、甲烷的合成等。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实验一:甲烷的制备学生按照实验操作指导书的步骤,通过实验制备甲烷气体,并观察气体的性质。
2. 实验二:甲烷的燃烧学生使用火焰棒点燃甲烷气体,观察燃烧现象,并了解甲烷在燃烧过程中的特点。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学生结合实验结果,讨论甲烷的性质和应用,总结甲烷在生活和工业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甲烷在化工、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并撰写一份小结。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甲烷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培养学生动手实验和探究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化学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高中化学甲烷教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甲烷的结构和性质;
2. 掌握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了解甲烷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1. 甲烷的结构和化学式;
2. 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甲烷的制备方法;
4. 甲烷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甲烷的结构和化学式、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难点:甲烷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四、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试管、燃烧器等;
实验药品:甲烷气体等;
教学课件;
实验实物:甲烷分子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介绍化学反应中的燃烧现象引入甲烷的概念。
2. 理论讲解:讲解甲烷的结构和化学式,以及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实验操作:学生进行甲烷的制备实验,观察甲烷气体的性质。
4. 实验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甲烷的性质。
5. 应用拓展:讨论甲烷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天然气的利用等。
6. 总结回顾:复习甲烷的结构、性质和应用。
七、作业布置:让学生整理甲烷的相关知识,写一份简单的实验报告或调研报告。
八、教学反思:做好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为下一次教学提供参考。
以上是一份高中化学甲烷教学教案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高一下册化学教案: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掌握甲烷的分子结构及其与性质的关系。
理解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和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甲烷的分子结构及其与性质的关系。
2.教学难点甲烷的化学性质。
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和特点。
三、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火柴、蜡烛等)引导学生思考有机化合物的概念。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有机化合物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甲烷的物理性质通过观察甲烷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甲烷的物理性质。
分析: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不易溶于水。
3.甲烷的化学性质通过实验演示,引导学生观察甲烷的燃烧现象。
分析:甲烷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二氧化碳和水。
提问:甲烷燃烧时发生了什么化学反应?燃烧产物是什么?4.甲烷的分子结构利用模型和动画,引导学生了解甲烷的分子结构。
分析:甲烷的分子结构为正四面体结构,每个碳原子与四个氢原子形成共价键。
5.甲烷的性质与结构关系分析甲烷的化学性质与其分子结构的关系。
6.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和特点通过对甲烷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和特点。
7.课堂小结8.作业布置请同学们课下查阅资料,了解其他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性质,下节课分享。
四、板书设计1.甲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小、不易溶于水。
2.甲烷的化学性质:燃烧二氧化碳和水。
3.甲烷的分子结构:正四面体结构,碳原子与四个氢原子形成共价键。
4.甲烷的性质与结构关系:稳定性。
5.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和特点:多样性、复杂性和稳定性。
五、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教学过程中,可以这样设计对话:“同学们,我们来看看甲烷的物理性质。
甲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你们能感受到它吗?它比空气轻,如果我们在空气中释放甲烷,会发生什么现象呢?”2.甲烷的分子结构及其与性质的关系对话可以这样设计:“现在,让我们用这个模型来了解甲烷的分子结构。
高中化学甲烷教案课题:甲烷教学内容:甲烷的性质和应用学科:化学年级:高中时长: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甲烷的结构和性质;2. 掌握甲烷的制取方法和应用;3. 能够分析甲烷的环境和生活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甲烷的结构和性质,制取方法和应用。
难点:甲烷的环境和生活意义。
教学准备:实验室设备:气体收集瓶、试管、气体洗瓶等。
实验药品:氢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氢钠等。
课件、教案、实验操作说明、知识点总结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2. 回顾学生已经学过的相关知识,引出甲烷这一主题。
二、理论学习(20分钟)1. 环顾本课的内容,介绍甲烷的结构和性质;2. 讲解甲烷的制取方法和应用,包括天然气中的甲烷、工业中的甲烷制取等;3. 分析甲烷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环境影响。
三、实验操作(30分钟)1. 实验操作:以制取甲烷的实验为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现象;2. 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实验安全,讲解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3.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后,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四、课堂讨论与总结(5分钟)1.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对甲烷的制取方法和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2. 教师带领学生讨论甲烷的环境和生活意义,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2. 鼓励学生主动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甲烷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环境影响。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对甲烷的结构和性质、制取方法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操作使学生亲身体验了甲烷的制取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讨论和总结环节,学生展示了对甲烷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环境影响的思考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甲烷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
高中化学《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一、教学目标1.会写甲烷的结构式和电子式,能识别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2.了解甲烷的化学性质,理解取代反应的含义。
3.通过甲烷的分子结构的探究,解析其可能有的性质,并设计实验来证明,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方法。
4.认识化学微观世界分子结构的立体美。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甲烷分子结构,化学性质及取代反应的含义。
【难点】理解甲烷分子结构决定了性质,理解取代反应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在我们前面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很多种物质,比如碱金属元素、卤素、氧族元素、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也曾了解和接触过另外一类物质,如甲烷、乙烯、乙炔、蔗糖、葡萄糖、酒精等等。
前一类物质我们称之为无机物,后者就是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即将学习和讨论的一类重要的物质——有机物。
有机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在人们的衣、食、住、行、医疗保健、工农业生产及能源、材料和科学技术领域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环节二:新课讲授1.甲烷的结构【提出问题】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这是因为它本身只含有一个碳原子,而且只含有有机物必须含有的两种元素:碳和氢。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资料,找出甲烷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
【教师讲解】教师讲解结构式。
【过渡提问】那么甲烷分子中的原子在空间是如何分布的呢?(过渡提问,可不回答。
)【教师讲解】实际上,科学研究发现,甲烷分子是一个以碳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碳与每个氢间形成的键长键角都是相同的。
下面我们大家都用自己手中的橡皮泥和牙签是做一个甲烷的模型,观察一下它的结构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开始制备,教师巡回进行指导。
【教师展示】通过展示实验室中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进一步验证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它是一个正四面体结构。
2.甲烷的物理性质【教师引导】从多媒体播放的视频(关于甲烷应用和物理性质的趣味资料)中,你能从中提取哪些关键信息?【学生回答】甲烷俗名叫沼气,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可用作燃料;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甲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概念。
2.使学生记住甲烷的物理性质及存在、用途。
3.使学生学会通过甲烷的分子结构,认识甲烷的化学性质。
4.通过动手搭建模型培养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甲烷的结构与化学性质难点:甲烷的结构三、教学方法自主预习合作学习探究演习四、教学过程【导入】开门见山,直接引入课题。
【展示目标】组织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过渡】学生观察几种常见物质的组成,初步感知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学习新知】1.引导学生明确有机物的组成元素。
2.设计文字游戏:从“碳”、“氢”这两个汉字中各取一部分组成一个汉字“烃”,以及它的发音,从而引导学生认识烃的概念。
3.推理甲烷是最简单的烃,引导学生了解甲烷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巩固练习】组织学生完成巩固练习,深化对有机物知识的认识。
1.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A. COB. CO2C. H2CO3D. CH3CH2OH2.下列物质中属于烃的是:()A.H2OB.C2H2C.C2H5OHD.金刚石(C)【过渡】组织学生书写甲烷的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激发学生对甲烷分子机构的探究欲望。
【实验探究】组织学生依据甲烷的结构式,利用老师提供的圆球和牙签制来作甲烷的结构模型。
当学生完成甲烷的结构模型后,点评学生制作的模型,提出问题,再利用气球模型来验证,最后总结得出甲烷的分子结构:正四面体结构。
介绍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帮助学生理解甲烷的分子结构。
【检测】组织学生完成检测题,巩固认识甲烷的分子结构。
3.下列关于甲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烷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B.甲烷分子中4 个C-H 键是完全等同的键C.甲烷分子中含有非极性键共价键D.甲烷分子中均是极性键共价键【学习指导】组织学生阅读课本61 页第2.3.4 自然段,了解甲烷的相关知识,思考完成下列任务:1.记忆甲烷的物理性质。
2.了解甲烷的稳定性。
3.书写甲烷与氧气反应的方程式。
高中化学甲烷教案范文教学内容:化学——甲烷的性质与结构教学对象:高中化学学生教学目标:1. 了解甲烷的基本性质及结构特点;2. 掌握甲烷的制备方法;3. 理解甲烷的燃烧反应及环境影响。
教学重点:甲烷的性质、结构及制备方法。
教学难点:甲烷的燃烧反应及环境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问题:你知道甲烷是什么物质吗?它有什么特点?2.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甲烷的基本性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学习过程1. 学生了解甲烷的性质: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具有较高的燃烧性能。
2. 学生学习甲烷的结构:甲烷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属于烷烃类化合物。
3. 学生掌握甲烷的制备方法:甲烷可通过木材或有机废弃物的热解反应得到。
三、实验操作1. 学生进行甲烷的制备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2. 学生进行甲烷的燃烧实验,了解甲烷的燃烧性能。
四、课堂讨论1. 学生讨论甲烷的燃烧反应:甲烷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2. 学生探讨甲烷燃烧对环境的影响:甲烷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会导致气候变化。
五、总结1. 整理归纳甲烷的性质、结构及制备方法,加深学生对甲烷的认识。
2. 引导学生思考甲烷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并关注甲烷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六、作业布置1. 练习题目:简单描述甲烷的性质及结构特点。
2. 讨论题目:探究甲烷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及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甲烷的性质、结构及制备方法,掌握甲烷的基本知识。
在实验操作和讨论环节,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进一步加深对甲烷的理解。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甲烷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及环境影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甲烷》说课
一、说教材
1. 教材内容本节选自高中化学课本(实验修订本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烃》第一节,教材主要内容为甲烷的结构(包括结构式、电子式),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甲烷的化学性质包括甲烷的氧化反应和甲烷的取代反应以及甲烷的受热分解(教学大纲中对甲烷化学性质的难度要求是D)。
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删去甲烷在自然界里的存在,甲烷的实验室制法,甲烷键长、键能、键角等内容;增加了讨论内容:“分析甲烷和氯气混合反应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从中可以得到哪些有关实验的信息”,既降低了教材难度,又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本节内容授课为1课时。
但在正式讲烃之前,应该对有机化学研究发展、有机物特点、有机反应特点等作简单介绍。
2.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烃编排在高二课本第五章,是考虑到学生在高一化学中已学过物质结构的知识,如共价价、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等基础知识,具备了学习本章的理论基础。
烃是一切有机物的母体,学习有机化学的基础。
而甲烷又是学习烃的入门,让学生掌握好甲烷的知识,就是为学习烃、烃的衍生物及往后学习的有机内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对无机化学部分学的不太好的同学应指出有机与无机化学基础关系不太大,只要努力就能学好,使学生振奋精神,树立信心。
3.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掌握甲烷的分子组成和结构;了解甲烷物理性质;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初步掌握取代反应的概念以及它与置换反应的区别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比、分析、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深入认识“结构决定性质”“内因、外因辨证关系”等哲学思想;认识化学微观世界分子结构的立体美
4. 教材重点甲烷分子结构;甲烷的化学性质;取代反应的概念
5. 教学难点甲烷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甲烷与氯气反应的机理
二、说教法
本节是有机化学入门,甲烷是有机化学中接触到的第一种物质,对于有机物立体结构多变的特性,宜使用直观教学道具以及多媒体,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采用教学方法为:
1. 采用直观道具和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有意注意
3. 通过演示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分析、归纳、对比、演绎
三、说学法
本节课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利用“甲烷分子组成和结构的研究过程”这一程序性知识本身,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分析、归纳、对比、演绎。
在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创设情境,诱发思维,激发兴趣,层层推进。
四、说教学程序
[引入]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有机物。
思考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过渡]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
[讲述]一、甲烷的结构
已知:组成CH4(不同于课本,结构等放到后面和学生一起讨论)
二、甲烷的物理性质
填空:甲烷是色味的体,溶于水。
密度比相同状况下空气。
(已知标况下甲烷的密度为0.714克/升,组成为CH4,求甲烷的分子式。
)
三、甲烷的化学性质
1. 稳定性:
①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②与Br2水、强酸、强碱
2. 可燃性:充分燃烧方程式:
燃烧现象:
思考 (1) 点燃甲烷前要注意哪些事项?
(2)如何验证甲烷中含有碳氢元素?
(3)温度>100℃时,反应前后体积变化 0( 填< > = )
(4)温度<100℃时,反应前后体积变化 0( 填< > = )
3. 取代反应(演示实验)(学生研究性学习)
反应现象及解释:
4. 受热分解
反应方程式:
反应条件:
回到一:根据甲烷模型组织学生讨论甲烷分子结构的确定。
(略)
结论:甲烷结构
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
空间构型:,碳原子位于,四个氢原子位于
,键角(补充)
四:甲烷的用途(略)
课堂练习题(略)
补充:甲烷的实验室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