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知识清单】知识点一: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即环境影响生物)1.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2. 生态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特别提醒】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最常见的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和合作关系。
知识点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以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为例)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特别提醒】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确认:一个实验通常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控制组)。
对照组就是不作处理的,已知的那一组。
实验组就是作了相应处理的,也就是要验证,探索什么就做什么样的处理的那组。
知识点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应该包括种间关系和种内关系。
前者包括寄生,捕食,合作、共生,竞争等;后者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
知识点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 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必须适应环境2. 生物也能影响环境3. 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特别提醒】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但是生物只能适应环境,环境不能适应生物。
考点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例1】蝉在夏天正午鸣叫得最厉害,而气温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
这一现象说明对的生活习性有影响的环境因素是()A. 阳光B. 水C. 温度D. 空气【解析】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通过对题干的认真阅读,我们就可以判断是温度影响了蝉的鸣叫。
【答案】选C【例2】下列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A. 春江水暖鸭先知B. 葵花朵朵向太阳C. 大树底下好乘凉D. 春风又绿江南岸【答案】选C考点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例3】在进行探究实验时,常需要设计对照实验。
下列能作为一组对照条件的是()A. 明亮和潮湿B. 干燥和潮湿C. 空气和土壤D. 温度和水【解析】对照实验:在探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像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相同的实验。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在现实学习生活中,是不是经常追着老师要知识点?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
那么,都有哪些知识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1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光、水分、温度、空气等2、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圈内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
(1)捕食关系:例如七星瓢虫捕食蚜虫(2)合作关系:例如蜜蜂大“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3)竞争关系:例如到田里的杂草和水稻(4)寄生关系:例如寄生在人体内的蛔虫(5)共生关系:例如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二、探究实验:1、探究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2、设计对照实验:在研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所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
3、变量唯一: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都应相同。
4、对照组和实验组:一般来说,对照组要确保实验对象的某种生命活动正常进行,满足实验对象所需要的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处理)。
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则缺少一个适宜的条件(接受人为因素的干扰、处理)。
三、探究光对鼠妇生活影响1、提出问题: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2、作出假设: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鼠妇适合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3、方法步骤: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取10只鼠妇放在铁盘中央。
然后以铁盘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
一段时间后观察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
4、注意问题:(1)本实验的变量:光(2)本实验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是无光的一侧;实验组是有光的一侧。
(3)如何保证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确定的变量引起的?采用对照实验,可保证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
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学科生物课题第2节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案例背景教材分析本节通过“探究光照和水分对植物生存的影响”,使学生了解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并从实验中培养学生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方面的技能。
在“探究光照和水分对植物生存的影响”的基础上,结合图片资料,引导学生“分析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理解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
学情分析对变量和不变量的控制是探究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也是本节课和初中教学的难点,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开展实验,并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找出变量,评价实验方案的科学性,为今后实验方案设计和分析打下一定的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各种环境因素和主要因素。
举例说明生物之间有制约和联系。
过程方法初步体验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
情感价值感受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认同生物知识在生产实际中的价值。
教学策略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反思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先结合生活实际、分析图片资料,然后从实验探究活动入手,最后交流反思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
教学重点举例说出环境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中实验变量控制和对照实验的设置。
教学准备视频素材图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1.展示图片:水华现象问:什么现象?什么原因引起?总结:水污染使绿色的藻类大量繁殖2. “鱼儿离不开水,花儿离不交流想法联系生活实际猜想使学生关注生物生存的环境问题,激发探究兴趣。
开太阳、“南橘北枳”、“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说明了什么?那么,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有哪些?探索新知总结板书一、分析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引导学生观察p25图片资料思考:1.影响这些生物生存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什么?2.请你列举出自然界中其他生物受哪些非生物因素影响?①光对生物的影响阴生植物:龟背竹吊兰蕨类兰花等家庭种植的花草阳生植物:生长在旷野、路边,如蒲公英、蓟、刺苋等。
初一生物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知识点汇总
生物是正确了解身体,学习人和环境(植物,动物,自然界)之间关系的科目。
对于生物的学习,最主要的就是知识点的积累,为此,小编准备了这篇初一生物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知识点汇总,欢迎浏览!
1、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
提出问题后,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尝试对这一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
然后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
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
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通过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
探究的一般步骤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2、在《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探究活动中,只有光照是不同的,所以它是这个实验中的变量,而其他条件如温度、土壤的潮湿程度等因素都是一样的。
像这样,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3、环境与生物的关系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有两类,生物因素:如光、温度、水、空气等分别是非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4、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影响。
以上就是关于初一生物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知识点汇总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对正处于初中阶段的你有所帮助!。
第二章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目标
①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②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③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④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难点和重点
重点:①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②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难点: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课前准备
学生:各小组准备鼠妇10~16只,湿土,纸盒,纸板,玻璃板(或透明本夹),表,笔,一份实验报告用表。
教师:鼠妇若干只或鼠妇图示。
教学过程:
1、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引导学生根据经验举出影响生物生存的例子,并通过分析,帮助或引导学生归纳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各小组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各自收集鼠妇为背景,分析、讨论、归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
2、制定实验方案及设计实验方案
各组讨论并制定方案,根据方案中出现的问题引出变量和对照实验。
充分放权,让学生自学,但注意把握学生对变量和对照实验的理解。
实验探究
结果交流
教师可在巡回指导中选出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后面的结果交流。
总结:教师选出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交流,并引导其他同学发现问题,吸取经验。
除了探究光这个条件外,还有无其他条件?
布置课后作业:
有兴趣的小组可在课下对其他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进行探究。
教学反思:
对于有些班,捉鼠妇的兴致比较高的,可以利用这样的班级多捉几只,在其他没有捉到的班上可以作为示范。
也可以叫这些捉鼠妇能力介绍经验,让学生了解到鼠妇的生活环境。
每个班准备鼠妇情况不一样,有些一个班只捉到一只鼠妇,很难开展活动。
但这节课还得上。
只能利用课内十分钟让他们到一些易找的地方找,如果没找到,这个实验只能通过画图和想像完成了。
但也得尽量提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校园寻找,既可以了解到它们生活的环境,又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捉鼠妇的过程,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