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发电原理
- 格式:ppt
- 大小:2.88 MB
- 文档页数:17
纯低温余热发电工艺流程、主机设备和工作原理简介直接利用水泥窑窑头窑尾排放的中低温废气进行余热回收发电,无需消耗燃料,发电过程不产生任何污染,是一种经济效益可观、清洁环保、符合国家清洁节能产业政策的绿色发电技术,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前景。
工艺流程: 凝汽器热水井内的凝结水经凝结水泵泵入.2闪蒸器出水集箱,与出水汇合,然后通过锅炉给水泵升压泵入锅炉省煤器进行加热,经省煤器加热后的水(223℃)分三路分别送到炉汽包炉汽包和.1闪蒸器内。
进入两炉汽包内的水在锅炉内循环受热,最终产生一定压力下的过热蒸汽作为主蒸汽送入汽轮机做功.进入.1闪蒸器内的高温水通过闪蒸技术产生一定压力下的饱和蒸汽送入汽轮机第三级后做功,而№.1闪蒸器的出水作为№.2闪蒸器闪蒸饱和蒸汽的热源,№.2闪蒸器闪蒸出的饱和蒸汽送入汽轮机第五级后做功,做过功后的乏汽经过凝汽器冷凝后形成凝结水重新参与热力循环。
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水由纯水装置制取出的纯水经补给水泵打入热水井。
主机设备性能特点:一、余热锅炉: 炉和炉锅炉的设计特点如下: 锅炉型式为立式,锅炉由省煤器、蒸发器、过热器、汽包及热力管道等构成。
锅炉前设置一预除尘器(沉降室),降低入炉粉尘。
废气流动方向为自上而下,换热管采用螺旋翅片管,以增大换热面积、减少粉尘磨损的作用。
锅炉内不易积灰,由烟气带走,故未设置除灰装置,工质循环方式为自然循环方式。
过热器作用:将饱和蒸汽变成过热蒸汽的加热设备,通过对蒸汽的再加热,提高其过热度(温度之差),提高其单位工质的做功能力。
蒸发器作用:通过与烟气的热交换,产生饱和蒸汽。
省煤器作用:设置这样一组受热面,对锅炉给水进行预热,提高给水温度,避免给水进入汽包,冷热温差过大,产生过大热应力对汽包安全形成威胁,同时也避免汽包水位波动过大,造成自动控制困难。
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利用余热,降低排烟温度,另一方面,给水预热后形成高温高压水,作为闪蒸器产生饱和蒸汽的热源。
余热发电原理
余热发电是一种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热来发电的环保技术。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许多设备产生的高温废热往往被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了能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而余热发电技术的出现,为这些废热找到了新的利用途径。
余热发电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利用废热来加热工质,使其蒸发产生蒸汽,然后利用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
这样一来,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热就可以转化为电能,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和能源的节约。
余热发电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的工业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废热,比如钢铁、化工、水泥、玻璃等行业。
利用余热发电技术,这些行业可以将废热转化为电能,不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除了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热利用外,余热发电技术还可以应用在其他领域,比如汽车排气余热发电、火电厂余热发电等。
这些都为能源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途径。
总的来说,余热发电技术的出现为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热找到了新的利用途径,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和能源的节约。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余热发电技术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环保事业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船用柴油机余热利用发电系统使用计划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对能源的需求增加,船舶行业也面临着节能减排的压力。
船用柴油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如果能够有效利用这些余热发电,不仅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因此,开发船用柴油机余热利用发电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工作原理船用柴油机余热利用发电系统是通过收集柴油机排放的废热,并将其转化为电能。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1.收集余热:安装余热收集装置,将柴油机排放的废热收集起来。
2.热交换:将收集到的废热通过热交换器与工作介质进行热交换,使工作介质的温度升高。
3.工作介质蒸汽化:将热交换后的工作介质加热至蒸汽化温度,使其转化为高温高压的蒸汽。
4.蒸汽驱动发电机:将蒸汽送入蒸汽发电机中,通过蒸汽驱动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5.发电:将蒸汽发电机产生的电能输出,供船舶使用或者储存。
三、实施计划步骤1.系统设计:根据船舶的具体情况,设计船用柴油机余热利用发电系统的整体方案,包括余热收集装置、热交换器、工作介质选择、蒸汽发电机等。
2.装置安装:根据设计方案,将余热收集装置、热交换器和蒸汽发电机等装置安装在船舶上。
3.系统调试:对安装完成的系统进行调试,确保各个装置的正常工作。
4.运行监测:对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和记录,包括余热收集效率、发电效率等指标。
5.故障排除:及时处理系统运行中出现的故障,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四、适用范围船用柴油机余热利用发电系统适用于各种船舶,包括商船、客船、货船等。
根据船舶的具体情况,可以进行相应的设计和改进,以适应不同的船舶需求。
五、创新要点1.废热收集装置的设计:设计高效的废热收集装置,提高余热收集效率。
2.热交换器的选择:选择高效的热交换器,提高热交换效率。
3.工作介质的选择:选择适合船舶的工作介质,提高发电效率。
4.蒸汽发电机的设计:设计高效的蒸汽发电机,提高发电效率。
六、预期效果1.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利用船用柴油机的余热发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余热发电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和工作原理简单介绍纯低温余热发电工艺流程、主机设备和工作原理简介直接利用水泥窑窑头窑尾排放的中低温废气进行余热回收发电,无需消耗燃料,发电过程不产生任何污染,是一种经济效益可观、清洁环保、符合国家清洁节能产业政策的绿色发电技术,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前景。
工艺流程: 凝汽器热水井内的凝结水经凝结水泵泵入No.2闪蒸器出水集箱,与出水汇合,然后通过锅炉给水泵升压泵入AQC锅炉省煤器进行加热,经省煤器加热后的水(223℃)分三路分别送到AQC炉汽包,PH炉汽包和No.1闪蒸器内。
进入两炉汽包内的水在锅炉内循环受热,最终产生一定压力下的过热蒸汽作为主蒸汽送入汽轮机做功.进入No.1闪蒸器内的高温水通过闪蒸技术产生一定压力下的饱和蒸汽送入汽轮机第三级后做功,而№.1闪蒸器的出水作为№.2闪蒸器闪蒸饱和蒸汽的热源,№.2闪蒸器闪蒸出的饱和蒸汽送入汽轮机第五级后做功,做过功后的乏汽经过凝汽器冷凝后形成凝结水重新参与热力循环。
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水由纯水装置制取出的纯水经补给水泵打入热水井。
主机设备性能特点:一、余热锅炉: AQC炉和PH炉AQC锅炉的设计特点如下: 锅炉型式为立式,锅炉由省煤器、蒸发器、过热器、汽包及热力管道等构成。
锅炉前设置一预除尘器(沉降室),降低入炉粉尘。
废气流动方向为自上而下,换热管采用螺旋翅片管,以增大换热面积、减少粉尘磨损的作用。
锅炉内不易积灰,由烟气带走,故未设置除灰装置,工质循环方式为自然循环方式。
过热器作用:将饱和蒸汽变成过热蒸汽的加热设备,通过对蒸汽的再加热,提高其过热度(温度之差),提高其单位工质的做功能力。
蒸发器作用:通过与烟气的热交换,产生饱和蒸汽。
省煤器作用:设置这样一组受热面,对锅炉给水进行预热,提高给水温度,避免给水进入汽包,冷热温差过大,产生过大热应力对汽包安全形成威胁,同时也避免汽包水位波动过大,造成自动控制困难。
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利用余热,降低排烟温度,另一方面,给水预热后形成高温高压水,作为闪蒸器产生饱和蒸汽的热源。
烧结机余热发电技术一.概述余热发电是利用强制循环余热锅炉回收废气余热,生产中压饱和蒸汽,配套饱和蒸汽汽轮机组,发电机组抽汽供热,实现供热、电联产,最大限度提高余热蒸汽利用效率。
而对于烧结机余热发电来说是通过钢厂烧结机所产生的冶炼烟气余热强制循环余热锅炉回收利用,生产中压饱和蒸汽,配套饱和蒸汽轮机组,抽取供热发电。
通过对烧结机烟气的回收利用,一方面减少了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主要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另一方面,从某种程度上也节约了生产成本。
其所产生的蒸汽可进行对外供热,电联产,节省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也迎合当今社会节能减排的主题。
二.工艺原理1.烟气循环:烧结机所产生的烟气分为高低烟温段,共同进入余热锅炉烟道口,并且通过高功率循环风机强制其烟气循环,加热其中低压汽包,产生蒸汽。
当高低段烟道阀门打开时,烟气就进入锅炉烟道口,同时1#,2#烟囱也随之关闭,旁路烟关闭,补冷风口根据烟气温度自行调节其开度。
1#和2#环冷机的出口电动阀打开,循环风机的风流将进入环冷机内,代替环冷风机的风流,使得烧结工序能正常运行。
在此工序中循环风机是主体,因此循环风机的效率直接影响到烧结和锅炉蒸汽产生的效率,进一步影响发电效率。
2.中压水循环:中压锅筒给水是来自汽机房凝结水经过低压除氧器处理后,由中压给水泵打入中压锅筒。
中压给水调节中最为重要的是给水三冲量调节,其调节方式是通过汽包水位,给水流量,主蒸汽流量。
给水三冲量调节中,给水流量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到调节的准确和稳定度。
因此要进行三冲量的调节,给水流量和蒸汽流量以及水位的校验非常重要。
当主蒸汽温度达到一定值(主要由进入汽机的蒸汽温度决定)时,需要打开减温水调节阀来冷却中压减温汽,降低蒸汽温度,符合进入汽机蒸汽温度的要求。
3.低压水循环:低压汽包给水是来自汽机房凝结水经过除氧器处理后进入低压汽包。
对于低压汽包给水调节可以进行两冲量或单冲量调节,其具体调节方式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而定。
余热发电原理
余热发电是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高温水或燃烧废气等废热能量进行发电的一种技术。
首先,废热能量通过热交换器传递给工质(如水或有机工质),使其升温。
工质在升温过程中变成高温高压蒸汽或热水。
接下来,高温高压蒸汽或热水驱动涡轮发电机组,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涡轮发电机组中的涡轮叶片被驱动旋转,驱动发电机转子转动,产生电能。
然后,产生的电能通过变压器进行升压处理,然后输送至电网供电给用户使用。
最后,工质在驱动涡轮发电机组后,会降温变成低温低压的工质,此时的低温工质通过热交换器吸收废热能量,从而实现了余热的回收和利用。
通过余热发电技术,能够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热能量转化为电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对传统能源的消耗,同时也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重要的环境和经济意义。
凝液余热发电机介绍凝液余热发电机是一种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来发电的设备。
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探讨凝液余热发电机的原理、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原理凝液余热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收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中的余热,将其传递给工作介质,使其蒸发和膨胀,驱动发电机发电。
具体来说,凝液余热发电机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余热收集系统凝液余热发电机首先需要收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中的余热。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烟气管道中设置换热器,在烟气与工作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使工作介质获得热能。
工作介质工作介质是凝液余热发电机中起到传递热能的媒介。
常用的工作介质有有机朗肯循环介质、二氧化碳等。
工作介质在接收到余热后,会发生相变,从而驱动发电机发电。
发电机发电机是凝液余热发电机中的核心部件,它将工作介质的膨胀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机通过转子和定子之间的磁场相互作用,使得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最终输出给电网供电。
应用凝液余热发电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适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余热的场景。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钢铁行业钢铁行业是一个能源消耗较大的行业,产生大量余热。
利用凝液余热发电机可以将这些余热转化为电能,用于供电或回馈到电网中,从而减少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化工行业化工行业的生产过程中常常产生大量的高温余热。
通过凝液余热发电机的利用,可以将这些余热转化为电能,满足工厂的用电需求,减少对外购电的依赖。
煤矿行业煤矿行业是一个能源消耗较大的行业,矿井排放的烟气中含有大量余热。
利用凝液余热发电机可以将这些余热转化为电能,用于矿井的照明、通风等电力设备,提高矿井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未来发展趋势凝液余热发电机作为一种高效利用余热的设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以下是几个未来发展趋势: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凝液余热发电机的技术将不断创新和改进。
例如,采用新型的工作介质、提高换热效率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将进一步提高凝液余热发电机的发电效率和可靠性。
有机朗肯循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综述有机朗肯循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是一种利用废热能源进行发电的环保技术。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有机朗肯循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对该技术的原理、应用及发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了解。
我们来了解一下有机朗肯循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原理。
朗肯循环是一种热力循环系统,利用废热源(例如工业废气、废水等)进行发电。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工质的相变特性来实现热能到机械能的转换,从而产生电能。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是指采用有机工质作为工作流体的朗肯循环系统,通过蒸汽与液体相互转化来实现能量转换。
这种系统可以在低温条件下工作,通常在100摄氏度以下,适合于废热能源的利用,因此受到了广泛应用。
有机朗肯循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它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废热利用。
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热,而有机朗肯循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废热资源,实现能源的再生利用。
该技术也可以用于地热能利用。
地热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有机朗肯循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可以更加高效地利用地热资源,为地热能发电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有机朗肯循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也可以应用于生活热水的供应、空调系统的能量回收等领域,为社会能源供应和环保做出重要贡献。
有机朗肯循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发展也备受关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有机朗肯循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性能和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目前,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更加高效的有机工质,以提高系统的发电效率和稳定性。
也在改进系统的工艺流程和设备设计,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有机朗肯循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在智能化和自动化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展,使其在实际应用中更加方便和可靠。
有机朗肯循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是一种环保、高效的能源利用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随着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相信这项技术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纯低温余热发电工艺流程、主机设备和工作原理简介直接利用水泥窑窑头窑尾排放的中低温废气进行余热回收发电,无需消耗燃料,发电过程不产生任何污染,是一种经济效益可观、清洁环保、符合国家清洁节能产业政策的绿色发电技术,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前景。
工艺流程: 凝汽器热水井内的凝结水经凝结水泵泵入No.2闪蒸器出水集箱,与出水汇合,然后通过锅炉给水泵升压泵入AQC 锅炉省煤器进行加热,经省煤器加热后的水(223℃)分三路分别送到AQC炉汽包,PH炉汽包和No.1闪蒸器内。
进入两炉汽包内的水在锅炉内循环受热,最终产生一定压力下的过热蒸汽作为主蒸汽送入汽轮机做功.进入No.1闪蒸器内的高温水通过闪蒸技术产生一定压力下的饱和蒸汽送入汽轮机第三级后做功,而№.1闪蒸器的出水作为№.2闪蒸器闪蒸饱和蒸汽的热源,№.2闪蒸器闪蒸出的饱和蒸汽送入汽轮机第五级后做功,做过功后的乏汽经过凝汽器冷凝后形成凝结水重新参与热力循环。
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水由纯水装置制取出的纯水经补给水泵打入热水井。
主机设备性能特点:一、余热锅炉: AQC炉和PH炉AQC锅炉的设计特点如下: 锅炉型式为立式,锅炉由省煤器、蒸发器、过热器、汽包及热力管道等构成。
锅炉前设置一预除尘器(沉降室),降低入炉粉尘。
废气流动方向为自上而下,换热管采用螺旋翅片管,以增大换热面积、减少粉尘磨损的作用。
锅炉内不易积灰,由烟气带走,故未设置除灰装置,工质循环方式为自然循环方式。
过热器作用:将饱和蒸汽变成过热蒸汽的加热设备,通过对蒸汽的再加热,提高其过热度(温度之差),提高其单位工质的做功能力。
蒸发器作用:通过与烟气的热交换,产生饱和蒸汽。
省煤器作用:设置这样一组受热面,对锅炉给水进行预热,提高给水温度,避免给水进入汽包,冷热温差过大,产生过大热应力对汽包安全形成威胁,同时也避免汽包水位波动过大,造成自动控制困难。
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利用余热,降低排烟温度,另一方面,给水预热后形成高温高压水,作为闪蒸器产生饱和蒸汽的热源。
纯低温余热发电工艺流程、主机设备和工作原理简介直接利用水泥窑窑头窑尾排放的中低温废气进行余热回收发电,无需消耗燃料,发电过程不产生任何污染,是一种经济效益可观、清洁环保、符合国家清洁节能产业政策的绿色发电技术,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前景。
工艺流程: 凝汽器热水井内的凝结水经凝结水泵泵入No.2闪蒸器出水集箱,与出水汇合,然后通过锅炉给水泵升压泵入AQC锅炉省煤器进行加热,经省煤器加热后的水(223℃)分三路分别送到AQC炉汽包,PH炉汽包和No.1闪蒸器内。
进入两炉汽包内的水在锅炉内循环受热,最终产生一定压力下的过热蒸汽作为主蒸汽送入汽轮机做功.进入No.1闪蒸器内的高温水通过闪蒸技术产生一定压力下的饱和蒸汽送入汽轮机第三级后做功,而№.1闪蒸器的出水作为№.2闪蒸器闪蒸饱和蒸汽的热源,№.2闪蒸器闪蒸出的饱和蒸汽送入汽轮机第五级后做功,做过功后的乏汽经过凝汽器冷凝后形成凝结水重新参与热力循环。
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水由纯水装置制取出的纯水经补给水泵打入热水井。
主机设备性能特点:一、余热锅炉: AQC炉和PH炉AQC锅炉的设计特点如下: 锅炉型式为立式,锅炉由省煤器、蒸发器、过热器、汽包及热力管道等构成。
锅炉前设置一预除尘器(沉降室),降低入炉粉尘。
废气流动方向为自上而下,换热管采用螺旋翅片管,以增大换热面积、减少粉尘磨损的作用。
锅炉内不易积灰,由烟气带走,故未设置除灰装置,工质循环方式为自然循环方式。
过热器作用:将饱和蒸汽变成过热蒸汽的加热设备,通过对蒸汽的再加热,提高其过热度(温度之差),提高其单位工质的做功能力。
蒸发器作用:通过与烟气的热交换,产生饱和蒸汽。
省煤器作用:设置这样一组受热面,对锅炉给水进行预热,提高给水温度,避免给水进入汽包,冷热温差过大,产生过大热应力对汽包安全形成威胁,同时也避免汽包水位波动过大,造成自动控制困难。
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利用余热,降低排烟温度,另一方面,给水预热后形成高温高压水,作为闪蒸器产生饱和蒸汽的热源。
余热发电工作原理
余热发电是一种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能量来产生电能的技术。
其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步骤:
1. 余热回收: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余热,例如高温烟气、冷却水、废热等。
余热发电系统首先通过各种方法将这些余热捕捉和回收,使其不再散失。
2. 热能转换:捕捉到的余热经过预处理后,进入热能转换设备。
常见的热能转换设备包括蒸汽发生器、热交换器等。
在这些设备中,余热的能量会被转化为热能载体(如蒸汽或热水)。
3. 动力转换:热能载体进一步传导到汽轮机或发电机组等动力装置上。
汽轮机利用高温高压的蒸汽来驱动转子旋转,而发电机组则将旋转的机械能转变为电能。
4. 电能输出: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从而实现余热发电。
产生的电能可以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自用,也可以被馈回电网供电。
总的来说,余热发电就是通过捕捉和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能量,将其转换为电能,并将电能供应给需要的地方使用,从而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节能减排的目的。
orc低温余热发电原理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唠唠ORC低温余热发电这个超酷的事儿。
你知道吗?在咱们的工业生产或者日常生活里啊,有好多热量就那么白白浪费掉了,就像把宝贝扔到了垃圾桶,多可惜呀。
这ORC低温余热发电呢,就像是一个聪明的小魔法师,能把这些低品位的余热变废为宝。
那它到底是咋做到的呢?这得从它的工作介质说起。
ORC系统用的工作介质可不像咱们平常看到的水那么普通哦。
它是一些特殊的有机工质,这些有机工质就像是一群活泼又听话的小精灵。
为啥要用它们呢?因为这些有机工质的沸点比较低,在低温的情况下就能欢快地沸腾起来。
想象一下,那些被浪费的余热就像一个小火炉,虽然温度不高,但是也有热量呀。
这些热量就会去温暖那些有机工质小精灵。
当有机工质被加热到一定温度的时候,它们就开始沸腾啦,就像锅里的水烧开了一样咕噜咕噜的。
这一沸腾可不得了,它们就变成了蒸汽。
这个蒸汽可不像咱们烧水冒出来的蒸汽那么简单,它可是带着能量的呢。
然后啊,这些带着能量的蒸汽就开始撒欢儿啦。
它们冲进一个叫透平机的东西里面。
这个透平机就像是一个小风车,蒸汽冲进去就会让它呼呼地转起来。
就好像是一群调皮的孩子在推那个小风车,让它不停地转呀转。
透平机一转起来,就会带动发电机。
这发电机呢,就像是一个魔法盒,把透平机的机械能转化成了电能。
哇塞,是不是很神奇呢?从那些被人看不上眼的余热,就这么变成了可以供咱们使用的电。
而且哦,这些完成使命的蒸汽小精灵也没有被抛弃。
它们从透平机出来之后呢,就会进入一个冷凝器。
冷凝器就像是一个冷静的大管家,把那些蒸汽小精灵又变回了液态的有机工质。
这就像是让玩累了的孩子休息一下,重新变回安安静静的样子。
然后呢,这些重新变回液态的有机工质又会被送回到开始的地方,等着下一次被余热加热,就这样循环往复,不停地把余热变成电。
ORC低温余热发电在好多地方都能大显身手呢。
比如说在工厂里,那些机器运转产生的余热,以前只能无奈地散发到空气中,现在有了ORC系统,就可以发电啦。
余热发电原理余热发电是一种利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热来发电的技术,通过将废热转化为电能,实现能源的再利用和节能减排的目的。
余热发电原理是基于热力学和热动力学的基本原理,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余热发电的原理和工作过程。
首先,余热发电的原理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即卡诺循环原理。
卡诺循环是理想的热机循环,它由等温膨胀、绝热膨胀、等温压缩和绝热压缩四个过程组成。
在余热发电中,废热首先被用来加热工质,使其蒸发成为高温高压的蒸汽,然后蒸汽驱动汽轮机做功,最后蒸汽被冷凝成液态,再次回到加热循环中。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类似于卡诺循环的热力循环过程,从而实现了废热的再利用。
其次,余热发电的原理还涉及到热动力学的概念。
热动力学描述了热量和功的转化关系,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热量可以转化为功,而余热发电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
通过将废热转化为蒸汽能量,再通过汽轮机转化为机械能,最终再由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实现了废热能量的再利用和转化。
最后,余热发电的原理还涉及到热传导和热交换的过程。
在余热发电系统中,废热需要通过换热器传递给工质,使其升温并转化为蒸汽,然后再将蒸汽的热能传递给汽轮机,驱动汽轮机做功。
同时,在蒸汽冷凝成液态的过程中,也需要通过换热器将热能传递给冷却介质,实现能量的转移和再利用。
综上所述,余热发电的原理是基于热力学和热动力学的基本原理,通过热力循环、热能转化和热能传导等过程,实现了废热能量的再利用和转化为电能的目的。
余热发电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对于工业生产和能源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余热发电的原理和工作过程,为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余热发电系统工作原理及总体概括说明一、概括说明:水泥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煤或油)和天然矿物,而这些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所以这就制约了水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降低水泥生产过程中原燃料的消耗是保证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措施。
水泥熟料煅烧过程需要较高的煅烧温度,消耗大量的天然矿石能源------煤炭(或油),以目前先进的新型干法水泥窑为例,其单位熟料烧成热耗在2900---3300kj/kg,其中约占熟料烧成热耗30%左右的大量350℃左右的废气从窑尾和窑头收尘器排入大气,而采用余热发电技术将这部分热量回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由于废气温度较低,对装备和技术的要求较高, 2007年我公司日产5000吨五级旋风预热器窑两套(SP窑)采用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于2008年5月建成投产,项目装机容量18.5MW,实际发电能力14000kw/h,全部采用国外设备和技术,经过半年左右的运行,主要设备和整个系统都运转正常,到2007年8月第三套日产5000吨五级旋风预热器窑余热的加入,使实际发电能力达18000kw/h,甚至更高,但为设备最大出力限制将发电能力限制在18000kw/h。
二、基本原理: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是以80℃左右的软化水经除氧器除氧后,经水泵加压进入窑头余热锅炉省煤器,加热成220℃左右的饱和水,分成两路,一路进入窑头余热锅炉汽包,另一路进入窑尾余热锅炉汽包,然后依次经过各自锅炉的蒸发器,过热器产生2.2MPa、330℃左右的过热蒸汽,汇合后进入汽轮机作功,或闪蒸出饱和蒸汽补入汽轮机辅助作功,作功后的乏汽进入冷凝器,冷凝后的水和补充软化水经除氧器除氧后再进入下一个热力循环。
整个生产系统主要由余热锅炉即窑头炉和窑尾炉、汽轮发电机组、除氧器、凝汽器、冷却水塔、化学水处理设备、电气设备、生产监控设备以及各种泵类和管道系统组成,除尘系统、风动力系统与水泥熟料生产线共用。
窑头炉为AQC 炉,布置在烧成窑头熟料冷却机中部废气出口与窑头电收尘器之间。
水泥厂余热发电原理
水泥厂余热发电是利用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废气余热来发电的一种方法。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水泥生产中的高温废气收集:水泥生产过程中,包括煤磨、煤烧、熟料球磨、水泥磨等环节,都会产生大量高温废气。
首先需要将这些高温废气进行收集,通过管道或系统将其输送到余热发电设备。
2. 废气余热回收:在余热发电设备中,废气被引导进入余热锅炉或余热交换器。
在这个过程中,废气与水或其他工质进行热交换,使废气的余热被转移到工质中。
3. 工质汽化发电:经过热交换后,工质会因为余热的作用而汽化变为高温蒸汽。
这些高温蒸汽会驱动汽轮机转动,汽轮机的转动运动会产生机械能。
4. 机械能发电:转动的汽轮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汽轮机与发电机相连,在汽轮机的转动力的驱动下,发电机会产生电流,并将电能输出。
5. 排放废气处理:经过废气余热回收后,废气中的热能已被充分利用,但废气中可能仍含有些许污染物。
为了保护环境,水泥厂余热发电设备还需要配备排放废气处理设备,如除尘器、脱硫器等,对废气进行净化处理,以保证废气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水泥厂能够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废气充分利用,转化为电能,实现了能源的再生利用,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需求,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这种利用水泥厂余热发电的方式,不仅提高了水泥生产的能源利用效率,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余热发电锅炉原理第一篇:余热发电锅炉原理余热发电锅炉原理1、余热发电锅炉原理:高温余热烟气经烟道输送至余热锅炉入口,再流经过热器、蒸发器和省煤器,最后经烟囱排入大气,排烟温度一般为 150~180℃,烟气温度从高温降到排烟温度所释放出的热量用来使水变成过热蒸汽。
锅炉给水首先进入省煤器,水在省煤器内吸收热量升温到略低于汽包压力下的饱和温度进入锅筒。
进入锅筒的水与锅筒内的饱和水混合后,沿锅筒下方的下降管进入蒸发器吸收热量开始产汽,通常是只有一部分水变成汽,所以在蒸发器内流动的是汽水混合物。
汽水混合物离开蒸发器进入上部锅筒通过汽水分离设备分离,水落到锅筒内水空间进入下降管继续吸热产汽,而蒸汽从锅筒上部进入过热器,吸收热量使饱和蒸汽变成过热蒸汽。
2、余热锅炉的结构:锅炉是利用高温余热烟气,一般锅炉立式布置,由锅筒、省煤器、蒸发器、过热器、加热段烟道、进口段烟道、出段烟道、烟道的各种支座和吊架、人孔、微差压取压装置等组成。
余热锅炉共可分为多个循环回路,每个循环回路由下降管和上升管组成,给水经省煤器进入锅筒,从锅筒通过下降管引入到烟道的各个下集箱后进入各受热面,水通过受热面产生的蒸汽进入集箱后再进入锅筒。
根据产汽过程的三个阶段在结构上对应三个受热面,即省煤器、蒸发器和过热器,当系统有再热蒸汽时,则可加设再热器。
第二篇:余热发电用生产过程中多余的热能转换为电能的技术。
余热发电不仅节能,还有利于环境保护。
余热发电的重要设备是余热锅炉。
它利用废气、废液等工质中的热或可燃质作热源,生产蒸汽用于发电。
由于工质温度不高,故锅炉体积大,耗用金属多。
用于发电的余热主要有:高温烟气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废气、废液余热,低温余热(低于200℃)等。
此外,还有用多余压差发电的;例如,高炉煤气在炉顶压力较高,可先经膨胀汽轮发电机继发电后再送煤气用户使用。
余热是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能源利用设备中没有被利用的能源,也就是多余、废弃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