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发电系统工艺流程
- 格式:docx
- 大小:9.43 KB
- 文档页数:3
水泥生产及余热发电工艺流程1.原料准备:水泥的主要原料包括石灰石、粘土、煤炭和铁矿石等。
这些原料经过粉碎、混合和储存后,形成称为原料料堆的物料贮存库。
2.煤炭烧烤:煤炭是水泥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燃料,主要用于熟料(可烧成水泥的原料)的回转窑燃烧。
在煤炭烧烤过程中,煤炭经过烘干、烧结和脱硫等处理,形成高温燃烧所需的热能。
3.煤炭燃烧:煤炭在熟料窑中被点燃,在高温下进行燃烧,产生大量的能量。
同时,煤炭的燃烧会产生废气,包括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硫化物等。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需要对煤炭燃烧过程进行控制和治理。
4.熟料制备:原料料堆中的原料通过称重、配比和研磨等工艺,进入窑炉进行熟化反应。
在窑炉中,原料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最终形成水泥熟料。
5.熟料烧成:熟料在回转窑中经过烘干、预热和煅烧等过程,使其在高温中充分烧结,形成成品水泥熟料。
同时,熟料烧成过程中产生的热能被回收利用,用于生活热水供应和余热发电。
6.煤炬:煤炬是指烧制过程中煤粉和熟料的混合物,其主要作用是提供燃料和热能。
煤炭粉碎后与熟料混合,形成煤炬,通过窑炉进入烧结过程。
7.水泥磨磨煤:熟料烧成后,形成的水泥熟料经过水泥磨磨煤工序,与适量石膏一起磨成水泥粉末。
水泥磨磨煤是水泥生产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添加适量的石膏,调整水泥的硫铝酸盐含量,以控制水泥凝固时间。
8.余热发电:水泥生产过程中熟料窑产生的高温热气和窑外的余热可以通过余热发电系统进行回收利用,产生电能,减少能源浪费。
余热发电系统通常包括余热锅炉、蒸汽发生器和发电机组。
余热锅炉将烟气中的热能转化为蒸汽,然后传递给蒸汽发生器,通过发电机组将蒸汽转化为电能。
以上就是水泥生产及余热发电的工艺流程。
水泥生产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尾渣等需要经过处理和利用,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余热发电系统的引入不仅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还可以降低碳排放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余热锅炉发电的工艺流程主要用于回收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废气(如水泥窑、冶金炉、垃圾焚烧炉等排放的烟气)中的余热,将其转化为电能。
以下是一个通用的余热锅炉发电工艺流程概述:1. 烟气进入:- 高温烟气从工业生产设备(例如冶炼炉、煅烧炉或垃圾焚烧炉)的烟气出口引出,经过管道引入余热锅炉。
2. 烟气换热:- 在余热锅炉内部,烟气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流动,依次流经过热器、蒸发器和省煤器等不同受热面。
- 过热器:用于将饱和蒸汽进一步加热成过热蒸汽,提高其做功能力。
- 蒸发器:利用烟气的热量将送入的软化水转化为蒸汽。
- 省煤器:预先加热锅炉给水,减少后续阶段燃料消耗。
3. 水循环系统:- 给水系统:软化后的水首先经过除氧器去除溶解氧,然后由给水泵加压送往省煤器预热。
- 汽水分离与循环:从蒸发器出来的湿蒸汽进入汽水分离器进行汽水分离,分离出的蒸汽送至过热器,而分离出的水则由热水循环泵重新送回蒸发器加热循环使用。
4. 蒸汽动力转换:- 经过过热器加热形成的高温、高压过热蒸汽,送入汽轮机做功,驱动汽轮机转子旋转。
5. 发电环节:- 汽轮机的转动通过联轴器带动发电机的转子转动,从而实现机械能向电能的转化,发出电能并接入电网。
6. 烟气排放:- 烟气在完成热量交换后,温度已经大大降低,通常会经过除尘设备进一步净化后,由引风机引导至烟囱,最终安全排入大气。
7. 辅助系统:- 同时包括冷却水系统、纯水制备系统、锅炉给水处理系统、以及烟气处理系统等,确保整个发电过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每个具体的余热发电项目可能会根据其来源热源的特性和需求有所不同,但核心原理都是通过热交换来提升能源利用率,实现节能减排和能源再生的目的。
余热发电系统介绍一、余热发电工艺流程凝汽器热水井内的凝结水经凝结水泵与闪蒸器出水汇合,然后通过锅炉给水泵打入两台AQC锅炉省煤器内进行预热,产生一定压力下的高温水,从省煤器出口分三路分别送到AQC锅炉汽包、PH锅炉汽包和闪蒸器,进入汽包的水在锅炉内循环受热,产生过热蒸汽送入汽轮机做功。
进入闪蒸器内的高温水通过闪蒸产生一定压力的饱和蒸汽送入汽轮机后级做功,做功后的乏汽经过冷凝后重新回到热水井参与循环。
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水由纯水装置制取出的纯水经补给水泵打入热水井。
二、主机参数介绍1、两台PH锅炉系统均采用川崎BLW型,室外式强制循环锅炉,受热面由两列组成,每列为:四组蒸发器、一组过热器。
锅炉汽包工作压力为0.789MPa,过热蒸汽温度294℃,蒸发量为44.68t/h,锅炉入口风温为306℃,出口风温为193℃,废气流量为590000Nm3/h。
2、两台AQC锅炉系统均采用川崎BLW型室外式自然循环锅炉,受热面为:二组省煤器、六组蒸发器、一组过热器。
锅炉汽包工作压力为0.789MPa,过热蒸汽温度345℃,蒸发量为36.93t/h,锅炉入口风温为360℃,出口风温为92℃,废气流量为412500N m3/h。
3、闪蒸器型式为竖直圆筒型,设计压力为0.294MPa ,器内压力为0.130MPa ,设计温度167℃,器内温度104.8℃,入口流量94.04t/h,闪蒸量为10.1t/h,出口流量为83940kg/h。
4、汽轮机采用南京汽轮机厂NZ30-0.689/0.137型、冲动式、多级混压、凝汽式汽轮机,汽轮机工作参数:蒸汽额定入口压力为0.689MPa,额定流量为163.22t/h,额定输出功率为30000kW,转速为3000r/min,工作级数为10级,排汽压力-95.6kPa。
5、发电机采用型号为QFW-33-2S,形式为横轴全封闭水冷热交换器式三相交流同步发电机,采用同轴交流无刷励磁方式,通过直联式联轴节与汽轮机连接,旋转方向:顺时针方向(从汽轮机向发电机方向看),绝缘种类:定子F级,转子F级,整机按B级考核。
水泥生产及余热发电工艺流程
1.原料处理:首先需要选用优质的石灰石、粘土、铁矿石等原料。
这
些原料经过破碎、研磨和混合,形成均匀的熟料。
2.熟料烧成:将混合的熟料送入熟料窑进行烧成。
在风暴炉中,熟料
在高温下经历物理化学反应,形成熟料。
燃料的选择通常是煤或天然气。
3.冷却:熟料经过熟料窑的高温烧成后,需要通过冷却过程将其降温
到适宜的温度。
这一过程可以通过气体和水来实现。
4.磨矿:冷却后的熟料进入水泥磨机,添加适量石膏和一些辅助材料,进行细磨。
磨矿过程中,熟料被磨成细度适中的水泥粉末。
5.余热回收:在熟料窑的烧成过程中,燃料燃烧释放的烟气中含有大
量余热。
通过设置余热发电机组,将余热转化为电能。
在余热发电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余热回收技术,如余热锅炉和蒸汽发生器。
6.能源回收:通过余热发电,将产生的电能供应给工厂内部使用,满
足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照明、动力等能源需求。
余热发电还可以减少对外购
电的需求,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7.水泥储运:磨矿后的水泥粉末经过气力输送设备或螺旋输送机输送
到储存仓,然后再通过装车设备将水泥装入袋子或散装车辆中,进行运输。
总结来说,水泥生产及余热发电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处理、熟料烧成、冷却、磨矿、余热回收、能源回收和水泥储运。
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
设计和余热发电设备的运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回收利用余热能源,提高能
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余热发电工艺流程简述
(1)烟气流程
出窑尾一级筒的废气约为330℃经SP炉换热后温度降至210℃左右,经窑尾高温风机送至原料磨烘干原料后,通过除尘器净化达标排放。
去自窑头篦冷机中部的废气约360℃经沉降室沉降将烟气的含尘量由50g/Nm3降至8~10g/Nm3后进入AQC炉,热交换后进入收尘器净化达标后与熟料冷却机尾部的废气会合后由引风机经烟囱排入大气。
(2)水、汽流程
原水经预处理后进入锅炉水处理车间,由反渗透及钠床装置进行处理,达标后的水作为发电系统的补充水补入发电系统的除氧器。
经化学除痒后的软化水由锅炉给水泵送至AQC炉的省煤器段,经过省煤器段加热后的约165℃的热水按一定比例分别进入AQC炉、SP 炉的蒸发段、过热段后,AQC炉产0.789MPa、330℃的过热蒸汽,SP 炉产0.789MPa、330℃的过热蒸汽,混合后进入汽轮机主进汽口,供汽轮机做工发电。
经汽轮机做功后的乏汽进入凝汽器冷凝成凝结水后,由凝结水泵送至化学除氧器除氧,再由锅炉给水泵将除氧后的冷凝水和补充水直接送至AQC炉,完成一个汽水循环。
(3)排灰流程
SP炉的排灰为窑灰,可回到水泥生产工艺流程中,设计时拟与窑尾除尘器收下的粉尘一起回到工艺系统。
工艺流程图:。
水泥余热发电工艺流程水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如果能够利用这些余热进行发电,将会大大节约能源资源。
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水泥余热发电的工艺流程。
首先,水泥生产过程中,将干燥、煅烧后的水泥窑炉烟气中的高温余热通过预热器进行余热回收。
预热器是一个重要的设备,其内部布置了一系列的热交换器,通过引导煤气流经这些热交换器,将烟气中的高温余热传递给工艺过程中需要的干燥燃料和新鲜空气。
其次,经过预热器回收的余热进入鼓风机。
鼓风机是将烟气送到煤气取样系统或者废气处理系统的关键设备。
余热通过鼓风机输送,可以将水泥窑炉中的脱硫剂与废气进行充分的混合和干燥,以达到更好的脱硫效果。
同时,鼓风机还能够将煤气压力加大,以满足后续工艺过程中的需求。
然后,余热进一步通过废气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废气处理系统主要包括脱硫、脱硝和除尘等环保工艺。
利用余热进行废气处理,能够将煤气中的污染物降低到合理的限值范围内,保证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环境质量。
最后,经过废气处理后的余热进入蒸汽发生器。
蒸汽发生器是利用余热进行蒸汽发电的核心设备。
在蒸汽发生器中,余热通过热交换作用将水加热,使水变成蒸汽。
蒸汽再通过蒸汽轮机驱动发电机进行发电,将余热转化为电能。
整个水泥余热发电工艺流程包括余热回收、鼓风机输送、废气处理和蒸汽发电四个关键环节。
这些环节相互配合,使得水泥生产过程中的余热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大大提高了水泥生产过程的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余热发电,不仅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综上所述,水泥余热发电工艺流程可以将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充分利用,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净化,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环保价值。
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水泥行业能够进一步优化和发展余热发电技术,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水泥余热发电工艺流程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一直是一个被人们关注的问题。
利用水泥生产过程中的余热进行发电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做法。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利用余热资源,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水泥生产的能源利用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泥余热发电的工艺流程。
1. 余热回收系统。
在水泥生产过程中,熟料冷却机、窑头和窑尾等部位都会产生大量的余热。
为了有效地利用这些余热,需要安装余热回收系统。
余热回收系统通常包括余热锅炉、余热管道和余热发电设备。
余热锅炉用来将余热转化为蒸汽,然后通过余热管道输送到发电设备中进行发电。
2. 蒸汽发电系统。
余热蒸汽通过管道输送到蒸汽发电设备中,蒸汽发电设备通常采用蒸汽轮机发电。
蒸汽进入蒸汽轮机后,推动轮机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
通过这种方式,余热可以被充分利用,同时也可以产生电能。
3. 发电系统。
发电系统是整个水泥余热发电工艺中最核心的部分。
发电系统包括蒸汽轮机、发电机、控制系统等部分。
蒸汽轮机是将余热蒸汽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而发电机则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
控制系统则用来监控和调节发电系统的运行状态,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4. 排放系统。
在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废气,为了保护环境,需要安装排放系统对废气进行处理。
排放系统通常包括除尘器、脱硫设备、脱硝设备等部分。
这些设备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保护周围的环境。
5. 辅助系统。
水泥余热发电工艺中还需要一些辅助系统来保证整个工艺的正常运行。
比如冷却系统用来冷却发电设备,水处理系统用来处理冷却水和锅炉给水等。
这些辅助系统在整个工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以上的工艺流程,水泥余热可以被有效地利用,转化为电能,从而提高水泥生产的能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水泥企业可以通过余热发电的方式获得额外的经济收益,同时也可以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然而,水泥余热发电工艺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技术方面的挑战,余热发电技术需要高度的自动化和稳定性,需要水泥企业具备一定的技术实力。
余热发电工艺流程、主机设备工作原理简介余热发电余热发电是一种通过回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余热,将其转化为电能的环保型能源利用技术。
它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利用率,减少大量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排放,对于推动工业节能和环保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工艺流程余热发电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余热回收、余热蒸汽与受热水循环、加热循环、排气、冷凝等环节。
1.余热回收:利用余热回收装置对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热量进行回收。
通常,余热回收设备采用高效传热器,将低温余热转化为高温余热。
2.余热蒸汽与受热水循环:余热回收后的高温余热通过传热器传导至工作介质,常用的介质为蒸汽和循环水。
3.加热循环:高温介质在加热器中进一步加热,增加介质的温度和压力。
4.排气:未能转化为电能的高温气体排放至大气中。
5.冷凝:过热蒸汽在冷凝器中冷却,将过热蒸汽转化为高压饱和水,该水通过泵在再次流入传热器,开始新一轮回收。
电能输出余热发电产生的电能主要经过调节和控制后输出,可以用于工厂内部用电和向电网输送电力。
主机设备工作原理简介余热发电主机设备包括涡轮发电机、减速器、发电机控制系统等主要设备。
以下是它们的工作原理简介:涡轮发电机涡轮发电机是余热发电设备中的核心设备之一。
它是将高速旋转的轴承通过机械装置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其工作过程如下:1.涡轮叶片接受高压、高速蒸汽的冲击,启动涡轮的旋转。
2.涡轮的旋转通过轴传动减速器。
3.通过减速器就可以将转速降低到发电机的工作转速。
4.通过发电机控制系统控制输出的电压和频率,即可输出电能。
减速器减速器是涡轮发电机降低转速的一个重要设备,其工作原理如下:1.接收涡轮发电机传来的高速轴,降低转速。
2.转速降低之后,将轴的转速与电机控制系统的要求匹配,实现电能高效输出。
发电机控制系统发电机控制系统是整个余热发电设备的监控和控制中心,其工作原理如下:1.接收来自涡轮发电机的反馈信号,对电压和电流进行监控和调节。
2.通过反馈系统调节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和工作状态。
余热发电系统工艺流程余热发电是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热来发电的一种能源回收利用方式。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余热发电系统工艺流程:1.热源收集: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热。
热源收集是余热发电系统的第一步,主要是通过管道或其他方式将废热导入余热发电系统。
2.废热回收:在余热发电系统中,废热需要通过换热器进行回收。
换热器是一个设备,用于将废热传递给工作介质,使其温度升高。
3.工作介质循环:在余热发电系统中,工作介质一般是水蒸汽。
废热回收后,工作介质会加热,并转化为高温高压的水蒸汽。
然后,水蒸汽会通过涡轮发电机组,将其热能转化为电能。
4.电能输出:通过涡轮发电机组,机械能被转化为电能。
电能可以直接输出到电网中,为用户提供电力。
5.回水循环:在发电过程中,水蒸汽会凝结成水,然后通过凝汽器冷却,再次回到换热器中,与废热进行换热。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循环,有效地利用了废热。
6.废热排放:在余热发电系统中,一些废热无法回收利用,例如烟气中的热量。
这部分废热需要通过废热排放系统排出。
7.控制与监测:余热发电系统需要进行控制和监测,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废热流量、工作介质循环等参数的控制,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
8.维护与保养:余热发电系统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与保养,以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维护包括设备的清洁、检修和更换,保养包括设备的润滑和防腐。
以上就是一个典型的余热发电系统的工艺流程。
通过对废热的回收利用,余热发电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产工艺流程:
(19)余热发电系统
本方案拟采用单压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与双压系统和闪蒸系统相比,单压系统流程相对较简单,当设计选择的锅炉能完全吸收烟气放出的热量时,采用单压设计更为合理,系统内不同参数的工质较少,控制操作都更简单,窑头锅炉和汽轮机设备造价降低,系统管路减少,投资相对更省。
结合本工程的生产规模及投资环境,拟采用单压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
该技术不使用燃料来补燃,因此不对环境产生附加污染,是典型的资源综合利用工程。
主蒸汽的压力和温度较低,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高,运行成本低,日常管理简单。
综合考虑本工程25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窑头、窑尾的余热资源分布情况和水泥窑的运行状况,确定热力系统及装机方案如下:系统主机包括一台PH余热锅炉、一台AQC余热锅炉和一套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
据25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窑头冷却机废气排放温度的分布,在满足熟料冷却及工艺用热的前提下,采驭中部取气,从而提高进入窑头余热锅炉-AQC炉的废气温度,减少废气流量,在缩小 AQC炉体积的同时增大了换热量。
并且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循环热效率。
在窑头冷却机中部废气出口设置窑头余热锅炉 AQC炉,该锅炉分 2段设置,其中I段为蒸汽段,II段为热水段。
AQC炉 II段生产的 150° C 热水提供给AQC炉 I段及PH锅炉°AQC炉I段生产的 1.6MPa- 3 2 0。
C 的过热蒸汽作为主蒸汽与窑尾余热锅炉 P H炉生产的同参数过热蒸汽合并后,一并进入汽轮机作功。
汽轮机的凝结水进入余热锅炉AQC炉I工段,加热后分别作为锅炉给水进入余热锅炉 SP炉、余热锅炉A QC炉的I
段。
②PH余热锅炉:在窑尾预热器的废气出口管道上设置PH余热锅炉,该锅炉包括过热器和蒸发器,生产 1.6MPa-32 0C的过热蒸汽,进入蒸汽母管后通入汽轮发电机组,出 P H余热锅炉废气温度降到18 0 —200C,供生料粉磨烘干使用。
P H锅炉热效率可达35%以上。
③汽轮发电机组:上述二台余热锅炉生产的蒸汽共可发电 4100kW 因此配置4500kW凝汽式汽轮机组一套。
整个工艺流程是:40 C左右的给水经过除氧,由锅炉给水泵加压进入 AQC 锅炉省煤器后加热成135 C左右的热水,热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送往AQC锅炉,另一部分送往SP锅炉;然后依次经过各自锅炉的蒸发器、过热器产生1.6MPa-320C和1.6MPa-320C的过热蒸汽,在蒸汽母管汇合后进入汽轮发电机组做功,做功后的乏汽进入凝汽器成为冷凝水,冷凝水和补充纯水经除氧器除氧再进行下一个热力循环。
PH锅炉出口废气温度180-200 C左右,用于烘干生料。
表2-6主要余热发电设备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