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性能试样培训概论
- 格式:ppt
- 大小:1.89 MB
- 文档页数:13
力学性能试验人员教学培训大纲章节内容培训要求一级二级三级第一章钢材力学性能试验取样基本知识第一节试样类型及取样原则了解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第二节钢材的取样位置了解掌握掌握第三节焊接接头的取样了解掌握掌握第二章金属材料的拉伸试验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第一节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物理现象及及有关力学性能术语第二节金属拉伸试样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第三节试验设备掌握掌握掌握第四节强度指标和塑性指标测定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第五节弹性模量及泊松比的测定了解掌握掌握第六节应变硬化指数n值及平面塑性应变比r值的测了解掌握掌握定第七节高低温拉伸试验了解掌握掌握第八节拉伸试验结果处理及数值的修约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第九节影响拉伸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掌握熟练掌握第三章金属压缩、弯曲和剪切试验第一节金属压缩试验了解掌握掌握第二节金属弯曲试验了解掌握掌握第三节金属剪切试验了解掌握掌握第四章金属扭转试验第一节金属材料扭转时的力学性质了解掌握掌握第二节扭转试样及试验设备掌握掌握第三节金属扭转力学性能指标的测定掌握掌握第四节扭转试样的断裂分析掌握掌握第五节全尺寸零部件实体扭转试验简介了解熟练掌握第五章金属硬度试验第一节布氏硬度试验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第二节洛氏硬度试验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第三节维氏硬度试验掌握掌握掌握第四节肖氏硬度掌握掌握第五节里氏硬度掌握掌握掌握第六节各种硬度及硬度与强度之间的换算掌握熟练掌握第六章金属冲击试验第一节冲击试验原理掌握掌握掌握第二节夏比冲击试样与试验设备掌握掌握掌握第三节常温冲击试验掌握掌握掌握第四节高温和低温冲击试验了解掌握掌握第五节金属韧脆转变温度及低温系列冲击了解掌握熟练掌握第六节影响冲击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了解掌握熟练掌握第七节.应变时效敏感性试验掌握掌握第八节.落锤试验掌握掌握第七章金属工艺性能试验第一节.金属弯曲试验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第二节.金属杯突试验了解掌握掌握第三节.金属线材扭转试验了解掌握掌握第四节.金属顶锻试验了解掌握掌握第五节.金属反复弯曲试验了解掌握掌握第六节.金属线材缠绕试验了解掌握掌握第七节.金属管材工艺性能试验了解掌握掌握第八章金属疲劳试验第一节.疲劳试验的工程意义和分类了解掌握熟练掌握第二节.循环应力掌握熟练掌握第三节.高周疲劳试验掌握熟练掌握第四节.低周疲劳试验了解掌握第九章金属断裂韧度试验第一节.断裂力学的基本概念了解了解熟练掌握第二节.试验仪器和设备了解掌握第三节.平面应变断裂韧性KIC的测定掌握掌握第四节.金属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TOD的测定掌握第五节.金属材料延性断裂韧度JIC的测定掌握第六节.疲劳裂纹扩展速率da/dN的测定掌握第七节.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的测定掌握第十章金属高温强度试验第一节.高温下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了解了解熟练掌握第二节.高温蠕变试验了解掌握第三节.持久强度试验了解掌握第四节.应力松弛试验了解掌握第五节.高温试验的温度控制与测量掌握第十一章电测力学第一节.电阻应变计了解了解第二节.电阻应变仪了解了解第三节.电阻应变测量及应力计算掌握第十二章塑料力学性能试验第一节.塑料的特性及试样制备了解掌握第二节.拉伸性能试验了解了解第三节.弯曲性能试验了解了解第四节.压缩性能试验了解了解第五节.硬度试验了解了解第六节.冲击性能试验了解了解第十三章试验数据的统计处理第一节.试验数据表示方法了解掌握熟练掌握第二节.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了解掌握第三节.力学性能试验结果的统计处理了解掌握第四节.试验结果不确定度了解掌握第五节.误差理论的基本概念掌握熟练掌握附录1力学性能试验国家标准目录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一级掌握抗拉强度,上、下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的测定附:力学性能试验三级人员研讨专题1实验室质量体系的建立及运行2金属的疲劳与疲劳断裂分析3断裂韧性基本原理与工程应用4材料性能的综合评价5金属高温性能的研究6电测力学基础和应用7塑料力学性能8数理统计技术及不确定度评定9钢的强韧化原理10现代材料分析方法与应用11失效分析方法论12腐蚀、磨损失效分析技术。
第一节 拉伸试验拉伸试验是在单向应力状态下,温度恒定、以及静载作用下进行的. 拉伸试验是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中最常用的试验方法之一,拉伸试验简单易行, 试样制备简单, 测量数据精确,能够清楚地反映出材料受力后所发生的弹性、塑性与断裂三个变形阶段的基本特性,通过拉伸试验可以得到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指标,如弹性模量E、泊松比μ、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 P、屈服强度、包括上屈服强度R e H和下屈服强度R e L、抗拉强度R m、断后伸长率A 、断面收缩率Z 、应变硬化指数(n值)和塑性应变比(r值)等。
拉伸试验所得到的上述强度指标和塑性指标,对于工程设计及合理选材,优选工艺、研制新材料、合理使用现有材料和改善其力学性能、采购、验收,质量控制、安全评估都有着很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参考价值, 因此,很多产品都要测定材料的拉伸性能,并直接以拉伸试验的结果为依据来判定合格与否。
另外,拉伸试验可以揭示材料的基本力学行为规律,也是研究材料力学性能的基本试验方法。
因此,各个国家和国际标准化组织都制定了完善的拉伸试验标准,将拉伸试验列为力学试验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试验项目。
我国2009年颁布了国家标准GB/T228.1-2009《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该标准等效采用Metallic materials-Tensile testing-Method of test at ambient temperature (ISO/FDIS6892-1:2008,MOD )国际标准,与拉伸试验有关的标准还有:GB/T22315-2008金属材料弹性模量试验方法GB/T4338-2006金属材料 高温拉伸试验方法GB/T13239-2006金属材料 低温拉伸试验方法GB/T5027-2007金属薄板和薄带塑性应变比(r值)试验方法GB/T5028-2009金属薄板和薄带拉伸应变硬化指数(n值)试验方法GB/T8170-2008数字修约规则GB/T16865-1997变形铝、镁及其合金加工制品拉伸试验用试样GB/T10573-1989有色金属细丝拉伸试验方法GB/T228.4-2009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第4部分:液氦试验方法3.1.1 拉伸试验的范围、术语及定义GB/T228.1-2009《金属材料拉伸试验室温试验方法》适用于金属材料室温拉伸性能的测定。
力学性能试验培训课件汇报人:日期:•力学性能试验简介•试验设备与操作•材料力学性能目录•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试验误差与质量控制•实际应用案例分析01力学性能试验简介力学性能试验是对材料或产品进行力学性能检测和评估的过程,包括拉伸、压缩、弯曲、冲击等试验。
定义评估材料的机械性能,如强度、硬度、韧性、耐磨性等,为产品设计、选材、工艺优化等提供依据。
目的定义与目的按照试验方式可分为静态和动态试验;按照试验对象可分为单向和多向加载试验。
拉伸试验、压缩试验、弯曲试验、冲击试验、疲劳试验等。
试验类型与分类分类试验类型如ISO、ASTM、EN等标准,为全球范围内通用的力学性能试验标准。
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企业标准各个国家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力学性能试验标准。
企业根据自身需求制定的力学性能试验标准,用于企业内部质量控制。
030201试验标准与规范02试验设备与操作试验设备介绍用于测试材料或部件的力学性能,如拉伸、压缩、弯曲等。
用于固定试样,确保试验过程中试样不会发生移动或滑脱。
用于测量力和变形等参数,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用于控制试验过程,采集和处理试验数据。
试验机夹具传感器计算机控制系统试样准备安装夹具启动试验机数据采集与处理设备操作流程01020304根据试验要求,制备符合标准的试样。
将试样放置在夹具中,确保夹具固定牢固。
按照操作规程启动试验机。
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采集试验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分析。
定期对试验机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定期检查定期对试验机进行清洁保养,保持设备整洁。
清洁保养定期更换易损件,如传感器、夹具等,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更换易损件对设备维护与保养情况进行记录,并定期形成报告。
记录与报告设备维护与保养03材料力学性能弹性模量是描述材料在弹性范围内抵抗变形能力的物理量。
总结词弹性模量是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单位面积上所发生的弹性变形量,反映了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弹性模量越大,材料在相同变形下所需的应力越大,即材料的刚度越大。
力学性能培训教材1试验机种类:电子拉伸试验机,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1.1试验机工作原理拉伸试验是在规定的温度、湿度和验速率条件下将符合要求的试棒放入试验机钳口中,夹好,用静拉伸力对试样进行轴向拉伸,测量力和相应的伸长,一般拉至断裂,以测其力学性能。
拉伸试验中,以应力为纵坐标,以应变曲线为横坐标。
在应力应变曲线上方便的测的拉伸性能的各项指标。
1.2.1抗拉强度:相应最大的应力。
R m = F m / S0R m:mPa, F m:N, S0:mm21.2.2生产率(延伸率)A变形A = L u - L o / L o×100 L u :断后标距,L o :原始标距。
断后伸长率A:试验拉断后残余伸长与原始标距之比的百分率。
1.2.3断面收缩率(Z):试样断裂后试验很截面积的最大缩减量与原始截面积之比的百分率。
Z = S o - S u / S o× 100S o:原始截面积,S u:断后最小截面积。
应力:试验过程中任意时刻的力除以试样原始截面积之商。
1.2.4屈服强度:当金属材料在拉伸试验中呈现屈服现象时,在试验期间达到塑性变形发生而力值不再增加的应力点。
上屈服点:试样发生屈服而力值首次下降前的最高应力。
下屈服点:试验在屈服期间,不计初始效应时的最低应力。
金属材料的金相分析一、金相学的定义这一名词和其他科学一样,是生产发展与技术进步相结合的产物。
金相学最初的含义仅指利用显微镜来研究金属相的形貌,随着发展进而成为综合的研究金属及其合金成分、组织与性能关系的科学。
二、晶体:固态物质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金属及合金都是晶体。
1.晶体:晶体中的原子呈规则排列,具有固定的熔点。
2.晶格:用以表示晶体中的原子在空间规则排列的框架,称为晶格。
3.晶体缺陷的类型:(几何形状)分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
4.晶粒大小对金属性能的影响:常温下,金属晶粒越细小,其强度、硬度越高,塑性、韧性越好。
高温下,金属零件大小适中的晶粒才具有较高的蠕变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