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辐射的计算1
- 格式:ppt
- 大小:1.75 MB
- 文档页数:37
1、采用晴天总辐射的太阳总辐射模型:Q = Q1(a + bS i)Q1= C0i+ C1iφ + C2i H + C3i e式中,Q1为1-12月各月的最大晴天总辐射月总量(MJ/m2),φ是地理纬度,H 是海拔,e是月平均水汽压,I = 1,2,3…..12(月),C0i、C1i、C2i、C3i是方程的待定系数,具体值见表1。
a、b为系数,取值如表2。
S i为各月日照百分率。
表1 求算我国最大晴夭总辐射月总量的各月方程回归系数表2 基于晴天总辐射辐射模型的a、b系数2、天文辐射太阳总辐射计算方法Q = Q0(a + bS)Q为总辐射,Q0为天文辐射,a、b为系数,S为日照百分率。
天文辐射Q0的计算方法为:Q0=TS0/πρ2(ω0sinφsinδ+cosφcosδsinω0)T 为一天的长度(24h);S0为太阳常数(1367W/m2);φ为当地纬度;δ为赤纬;ω0为可照时间;ρ为日地距离常数。
赤纬δ的计算方法:δ(deg)=[0.006918-0.399912cos(b)+0.070257sin(b)-0.006758cos(2b)+0.000907si n(2b)-0.002697cos(3b)+0.00148sin(3b)](180/pi)其中δ的单位为度(deg);pi=3.1415926为圆周率;b(deg)=360N/365,单位为度(deg);N为日数,自1月1日开始计算。
日地距离常数ρ:日地距离(Earth-Sun Distance)其最大值为15 210万千米(地球处于远日点);最小值为14 710万千米(地球处于近日点);平均值为14 960万千米;这就是一个天文单位,197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它确定为149597870千米,并从1984年起用。
按此距离计算,太阳光到达地球表面只需8分18秒。
ρ = 149597870700米。
标题:不同方位倾斜面上太阳辐射量及最佳倾角的计算在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的今天,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备受关注。
而对于太阳能的利用,不同方位倾斜面上太阳辐射量及最佳倾角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对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并给出个人的观点和理解。
一、不同方位倾斜面上太阳辐射量的计算1.1 直射辐射、散射辐射与地面反射太阳辐射主要包括直射辐射、散射辐射和地面反射。
直射辐射指太阳光直接垂直射到地面的辐射,散射辐射指太阳光经大气散射后,以各种方向散射到地面的辐射,地面反射指太阳光射到地面后,被地面反射到其他地方的辐射。
1.2 太阳辐射量的计算方法太阳辐射量的计算包括水平面太阳辐射量的计算和倾斜面太阳辐射量的计算。
而倾斜面太阳辐射量的计算需要考虑倾斜面的朝向和倾角。
二、不同方位倾斜面上最佳倾角的计算2.1 最佳倾角的定义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使光伏板在不同时间、不同季节获得最大的太阳辐射能量,也就是说,要使得太阳辐射量最大,需要确定最佳倾角,使得光伏板的朝向和倾角相对于太阳的相对角度为最佳。
这就是最佳倾角。
2.2 最佳倾角的计算方法最佳倾角的计算方法包括经验计算法和优化计算法。
其中,经验计算法简单易行,但只能在特定的地域或者地域范围内进行应用。
而优化计算法需要借助专业的软件和模拟技术,可以应用于更广泛的地域范围内。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同方位倾斜面上太阳辐射量及最佳倾角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而对于太阳能光伏板的安装和设计来说,正确地计算太阳辐射量和确定最佳倾角可以有效提高太阳能的利用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
我认为在太阳能利用过程中,这一主题的深入研究和实际应用非常重要。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到不同方位倾斜面上太阳辐射量及最佳倾角的计算对于太阳能的利用至关重要。
在计算太阳辐射量的时候,需要考虑直射辐射、散射辐射和地面反射;而在确定最佳倾角的时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太阳辐射强度的计算公式可以分为直射强度和散射强度的计算。
太阳辐射直射强度的计算公式为:
I_B = I_DN * cos(i_s) = I_0 * P_1^(1/sin(α_s)) * cos(i_s)
其中,I_B是与水平面成任意夹角的斜面接受太阳辐射的直射强度(W/m2);I_DN是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平面时的强度(W/m2);i_s是太阳直射光线与采光表面的法线夹角;P_1是大气通过率,又称大气透明系数,其物理意义是当太阳高度角为90度时,到达地面的大气辐射强度与大气层外表面太阳辐射之比。
对于散射强度的计算,可以使用辐射强度计算公式:I=E/A,其中I是辐射强度,E是发射的能量,A是作为单位面积收到辐射能量的面积。
另外,太阳辐射的总强度可以通过直射强度和散射强度的叠加来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公式中的参数可能会受到地理位置、时间、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
不同方位倾斜面上太阳辐射量及最佳倾角的计算【原创实用版】目录1.太阳能的重要性2.太阳辐射量的计算方法3.最佳倾角的概念与计算4.不同方位倾斜面上的太阳辐射量与最佳倾角5.结论正文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太阳能的利用,尤其是光伏发电技术,需要充分考虑太阳辐射量和接收器的倾角等因素,以提高发电效率。
本文将对不同方位倾斜面上太阳辐射量及最佳倾角的计算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了解太阳辐射量的计算方法。
太阳辐射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太阳辐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通常用每平方米的千瓦时(kWh/m)表示。
计算太阳辐射量的公式为:辐射量(kWh/m)=太阳常数×日照时间(小时)×太阳辐射面积(m)。
其中,太阳常数是指太阳辐射在地球大气层外的强度,取值约为 1361W/m。
其次,我们来介绍最佳倾角的概念及计算。
最佳倾角是指太阳电池板与水平面的夹角,此时太阳辐射量最大。
计算最佳倾角的方法通常采用太阳轨迹法。
太阳轨迹法是根据地球上的观察点、太阳的高度角和方位角,计算出太阳电池板与水平面的最佳倾角。
具体计算公式为:倾角(°)=90-(纬度±太阳赤纬)。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不同方位倾斜面上的太阳辐射量与最佳倾角。
对于不同方位的倾斜面,太阳辐射量和最佳倾角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倾斜面朝向太阳的高度角和方位角时,太阳辐射量最大,此时对应的倾角为最佳倾角。
以我国为例,纬度较低的地区,如广东、福建等,最佳倾角较大;而纬度较高的地区,如东北、西北等,最佳倾角较小。
综上所述,太阳能的利用需要充分考虑太阳辐射量和接收器的倾角等因素。
太阳直接辐射计算公式太阳直接辐射是指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辐射能。
要计算太阳直接辐射,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这里面涉及到不少复杂的公式和参数呢。
先来说说太阳直接辐射的影响因素吧。
比如说,太阳高度角就特别重要。
太阳高度角越大,也就是太阳越接近头顶,那直接辐射就越强。
这就好比你在大晴天抬头看太阳,中午的时候是不是觉得特别刺眼?那就是因为中午太阳高度角大,直接辐射强。
还有大气透明度,这也是个关键因素。
如果大气很干净,透明度高,太阳直接辐射就能更多地到达地面;要是大气里有很多灰尘、水汽啥的,那直接辐射就会被削弱。
下面咱们就来看看太阳直接辐射的计算公式:$S_{b}=S_{0}P^{m}sin\!h$在这个公式里,$S_{b}$表示太阳直接辐射,$S_{0}$是太阳常数,大约是 1367 瓦/平方米。
$P$是大气透明系数,$m$是大气质量,$h$是太阳高度角。
这个大气质量$m$的计算也有点麻烦呢。
它跟太阳高度角有关系,具体公式是:$m = \frac{1}{sin\!h}$大气透明系数$P$会受到天气条件、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晴朗无云的天气,$P$的值会比较大。
举个例子吧,假如在一个晴朗的夏日中午,我们所在的地方纬度是30 度,此时太阳高度角是 60 度。
我们假设大气透明系数$P$是 0.8。
首先算大气质量$m$:$m = \frac{1}{sin60°} \approx 1.15$然后把这些值代入太阳直接辐射的公式:$S_{b}= 1367×0.8^{1.15}×sin60°$经过计算,就能得出此时的太阳直接辐射值啦。
不过要注意哦,实际情况中,计算太阳直接辐射可没这么简单。
因为大气的状况是不断变化的,还有地形、建筑物的遮挡等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最终接收到的太阳直接辐射。
就像我有一次去爬山,早上出发的时候太阳还不太晒,随着往上爬,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大,到了山顶的时候,那太阳直射下来,感觉特别热。
太阳能工程计算常用公式1.太阳辐射计算公式太阳辐射是太阳能工程中最关键的参数之一,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H = H0 * (1 - a * cos(theta))其中,H为太阳直射辐照度,H0为地球半径上太阳辐射的强度,a为大气散射系数,theta为太阳高度角。
2.太阳能电池板功率计算公式太阳能电池板的功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P = A * G * eta其中,P为太阳能电池板的功率,A为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G为太阳辐射强度,eta为太阳能电池板的转换效率。
3.太阳能热水器设计公式太阳能热水器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太阳辐射强度、太阳能热水器转换效率等因素,可以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Q = A * G * eta * FR其中,Q为太阳能热水器的热输出,A为太阳能集热器的面积,G为太阳辐射强度,eta为太阳能集热器的转换效率,FR为太阳能热水器的散热损失系数。
4.太阳能发电系统收益计算公式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收益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E=P*H*AF*PR其中,E为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年发电量,P为太阳能电池板的功率,H为太阳辐射强度,AF为发电系统的年可利用系数,PR为太阳能电池板的损耗系数。
5.太阳能系统投资回收期计算公式太阳能系统的投资回收期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T=I/(S*C-(E*P*AF))其中,T为太阳能系统的投资回收期,I为太阳能系统的投资成本,S为太阳能系统的每年节约的能源成本,C为太阳能系统的每年运行成本,E为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年发电量,P为太阳能电池板的功率,AF为发电系统的年可利用系数。
这些是太阳能工程计算中常用的一些公式,可以帮助太阳能工程师进行相关计算和设计。
当然,具体的计算还需要考虑到实际情况和具体参数,这些公式只是提供了一些基本的计算方法和思路。
swat模型太阳辐射计算(实用版)目录1.SWAT 模型简介2.太阳辐射在 SWAT 模型中的重要性3.SWAT 模型中太阳辐射的计算方法4.SWAT 模型太阳辐射计算的应用实例5.SWAT 模型太阳辐射计算的优缺点分析正文一、SWAT 模型简介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土壤和水资源评估的工具,它主要用于预测降雨径流过程、土壤水分、养分迁移等水文水资源问题。
SWAT 模型具有较强的空间分辨率,可以模拟不同地形、土壤和植被条件下的水文过程,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太阳辐射在 SWAT 模型中的重要性太阳辐射是 SWAT 模型中的重要输入参数,直接影响到蒸发、蒸腾作用以及地表温度等水文过程。
太阳辐射的准确计算对于模拟水文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在 SWAT 模型中,太阳辐射是通过太阳位置、太阳高度角、地表反射率等因素计算得到的。
三、SWAT 模型中太阳辐射的计算方法SWAT 模型中太阳辐射的计算方法主要采用 Hargreaves 方程。
Hargreaves 方程是基于太阳高度角、太阳位置、地表反射率和地表吸收率等因素计算太阳辐射的经验公式。
在 SWAT 模型中,太阳辐射的计算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根据太阳位置和太阳高度角计算太阳辐射的垂直分量。
2.根据地表反射率计算太阳辐射的水平分量。
3.根据地表吸收率计算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
4.计算地表实际吸收的太阳辐射。
四、SWAT 模型太阳辐射计算的应用实例SWAT 模型在我国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地进行了广泛应用。
在应用过程中,SWAT 模型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太阳辐射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准确的太阳辐射输入参数,从而模拟出更为真实的水文过程。
五、SWAT 模型太阳辐射计算的优缺点分析优点:1.SWAT 模型中太阳辐射的计算方法较为简单,容易实现。
2.SWAT 模型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太阳辐射数据进行计算,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太阳能系统计算公式1.太阳辐射能的计算公式:太阳辐射能是太阳能系统的基础,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I = G * (1 + 0.033 * cos (2π * (N - 3) / 365))其中,I为太阳辐射能(单位:千瓦时/平方米/天),G为日辐射能(单位:千瓦时/平方米/天),N为日序数(即自公历年度第1天开始计数的天数)。
2.太阳能电池板发电能力的计算公式: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能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P=A*I*η*t其中,P为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功率(单位:千瓦),A为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单位:平方米),I为太阳辐射能(单位:千瓦时/平方米/天),η为电池板的光电转换效率(取值范围:0-1之间),t为太阳能电池板的有效发电时间(单位:小时/天)。
3.太阳能发电系统总体发电能力的计算公式: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总体发电能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E = P * Ns * Nd * ηinv * ηbat其中,E为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总体发电能力(单位:千瓦时/年),P 为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功率(单位:千瓦),Ns为太阳能电池板的串联数,即电池板的数量,Nd为太阳能电池板的并联数,即电池板的层数,ηinv为逆变器的转换效率(取值范围:0-1之间),ηbat为电池的转换效率(取值范围:0-1之间)。
太阳能系统的计算公式不仅包括以上几个方面,还可以根据具体的系统设计和需求进行一些修正和调整。
例如,可以考虑太阳辐射能的季节和地理位置修正因子、逆变器和电池的不同效率参数等。
这些修正因素会对太阳能系统的发电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具体的计算中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总之,太阳能系统的计算公式是根据太阳辐射能和太阳能电池板的参数来计算系统的发电能力的,通过这些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者合理设计和规划太阳能发电系统,以提高系统的能效和发电能力。
太阳能计算简易公式
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可以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辐射转化为电能。
太阳能的计算可通过以下简易公式进行:
1.太阳能辐射量(E)的计算公式:
E=I*A*t*PR
其中
E表示太阳能辐射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I表示太阳能辐射强度,单位为千瓦每平方米(kW/m²);
A表示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
t表示太阳能辐射时间,单位为小时(h);
PR表示太阳能电池板的性能比例,即太阳能电池板的实际输出与理论输出之比,取值范围为0-1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太阳能电池板在一定时间内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总量。
2.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电能(P)的计算公式:
P=E*CR
其中
P表示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电能,单位为千瓦时(kWh);
E表示太阳能辐射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CR表示太阳能电池板的转化效率,即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辐射转化为电能的比例,取值范围为0-1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太阳能电池板在一定时间内实际输出的电能。
3.太阳能系统总收益(TAR)的计算公式:
TAR=P*RF
其中
TAR表示太阳能系统的总收益,单位为千瓦时(kWh);
P表示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电能,单位为千瓦时(kWh);
RF表示太阳能系统的回馈比例,即太阳能系统实际输出电能与总需求电能之比,取值范围为0-1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太阳能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的总收益。
太阳能发电量的计算一、太阳辐射能量的计算太阳辐射能量的计算可以根据太阳辐射强度和接收面积来进行。
太阳辐射强度可以根据地理位置和时间来确定。
太阳辐射强度的计算公式为:G = Gsc * (1 + 0.033 * cos(2 * π * J / 365)) * cos(θz)其中,G为太阳辐射强度,单位为W/m²;Gsc为太阳常数,约为1367W/m²;J为一年中的第几天;θz为太阳高度角。
接收面积可以根据太阳能发电系统的规模来确定,一般使用单位为平方米(m²)。
太阳辐射能量的计算公式为:E=G*A*t其中,E为太阳辐射能量,单位为焦耳(J)或千瓦时(kWh);G为太阳辐射强度,单位为W/m²;A为接收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t为接收时间,单位为小时。
二、光伏电池的转化效率的计算光伏电池的转化效率是指光伏电池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电能的比例。
光伏电池的转化效率可以通过实验来进行测量。
光伏电池的转化效率的计算公式为:η = Pout / Pin其中,η为转化效率,无单位;Pout为光伏电池输出的电能,单位为瓦特(W);Pin为光伏电池接收的太阳辐射能,单位为瓦特(W)。
Eout = E * η其中,Eout为太阳能发电量,单位为焦耳(J)或千瓦时(kWh);E 为太阳辐射能量,单位为焦耳(J)或千瓦时(kWh);η为光伏电池的转化效率,无单位。
综上所述,太阳能发电量的计算可以通过太阳辐射能的计算和光伏电池转化效率的计算得到。
太阳辐射能量的计算可以通过太阳辐射强度和接收面积来确定,光伏电池的转化效率可以通过实验来测量。
最终的太阳能发电量可以通过太阳辐射能量乘以光伏电池的转化效率来计算得到。
插值法计算太阳辐射量插值法是一种数学方法,通过已知数据点之间的关系,来推测未知数据点的值。
在计算太阳辐射量时,我们可以使用插值法来推测不同区域的太阳辐射量。
以下是一个使用插值法计算太阳辐射量的步骤:步骤1:收集数据首先,我们需要收集已知区域的太阳辐射量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是从气象站、卫星或其他测量设备获得的。
这些数据应包含位置、日期和太阳辐射量。
步骤2:确定插值方法在插值计算中,有许多不同的插值方法可供选择,比如最邻近插值、反距离权重插值和克里金插值。
我们需要根据数据的分布特点和具体需求来确定合适的插值方法。
步骤3:创建插值模型根据已知数据点,创建插值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推测未知区域的太阳辐射量。
根据选定的插值方法,我们可以使用各种数学模型来进行插值计算。
步骤4:进行插值计算根据已知数据点和插值模型,我们可以使用具体的算法来进行插值计算。
插值算法会根据已知数据点之间的关系,来预测未知区域的太阳辐射量。
步骤5:验证模型完成插值计算后,我们需要对模型进行验证,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我们可以与实际数据进行比较,评估模型的精度和误差。
步骤6:使用插值模型一旦插值模型通过验证,并且其准确性得到确认,我们就可以使用该模型来估计未知区域的太阳辐射量。
根据需要,我们可以将插值计算结果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如农业、气候研究和能源规划。
插值法在计算太阳辐射量时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它可以利用现有的数据来估计未知区域的太阳辐射量,节省数据采集成本和时间。
其次,它可以为不连续、稀疏或缺失的数据点提供合理的估计,填补数据空缺。
此外,它还可以应对不同空间和时间分辨率的数据,从而提供更全面和精确的太阳辐射量估计。
然而,插值法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首先,插值法需要基于已知数据点之间的关系来进行估计,因此对数据点的分布和间隔要求较高。
如果数据点分布不均匀或存在大的间隔,可能会影响插值模型的准确性。
其次,插值模型的选择和参数的设定也非常重要,如果选择不当或参数设定不准确,可能导致插值结果的偏差。
太阳辐射量与发电量计算公式一、通用公式:发电量=太阳辐射量×电池板总面积×组件转换效率×0.28×系统效率备注:1、太阳辐射量(MJ/平方)2、组件总面积=组件面积×组件数量(平方)3、组件效率=组件瓦数/组件面积/10(%)4、1MJ/平方=0.28KWh/平方5、系统效率不固定,受影响因素有环境温度和组件表面清洁度等。
二、验证:1、南京3MW(25°)电站组件数量:10736块组件面积:10736×1.62688=17466.18平方组件效率:280/1.62688/10=17.21%系统效率:80-82%2月份发电量=397.97×17466.18×17.2%×0.28×80%=26.78万度3月份发电量=451.5×17466.18×17.2%×0.28×80%=30.383万度6月份发电量=452.37×17466.18×17.2%×0.28×80%=30.44万度2、合肥12MW(平铺)电站组件数量:47080块组件面积:47080×1.62688=76593.51平方组件效率:255/1.62688/10=15.67%系统效率:75-80%2月份发电量=243.11×76593.51×15.67%×0.28×80%=65.36万度3月份发电量=338.19×76593.51×15.67%×0.28×80%=90.92万度7月份发电量=546.37×76593.51×15.67%×0.28×80%=146.89万度经验证与电站实际发电量接近,误差在于不同时段系统整体效率不固定、太阳辐照度采集数据差异。
一、中国太阳能直接辐射的计算方法(1)(2)⊙(3)S′为直接辐射平均月(年)总量;Q为计算直接辐射的起始数据,可采用天文总辐射S0,理想大气总辐射,Qi,晴天总辐射Q0来表示。
a,b,a1,b1,c1,a2,b2,c2为系数。
n为云量。
S1为日照百分率。
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考虑到大气透明度,则有(4)其中m为大气质量:其中,φ为测站的纬度;δ为赤纬角,取每月15日的赤纬值作为月平均值;时角ω统一取中午12时,则ω=0,cosω=1;为测站的年平均气压,P海为海平面气压,P海=1013.25mp,为对大气质量进行的高度订正。
对于a2的计算:当测站的海拔H≥3000m时,a2=0.456;当H≤3000m是,若年平均绝对湿度E≤10.0mb,则否则,其中F为测站沙尘暴日数与浮尘日数之和。
对于(4)式中,系数之间的关系式为二、中国太阳能散射辐射的算法其中∑D为散射辐射月(年)总辐射量,Q为计算散射辐射的起始数据,可采用天文总辐射S0,理想大气总辐射Qi,晴天总辐射Q0来表示;f(S1,n......)为天空遮蔽度函数。
D=Qi(a1+b1nt);D=Qi(a2+b2nl);D=Qi(a3+b3S1);D=Qi(a4+b4nmh)D=Qi(a5+b5nmh+c5nl)D=Qi(a6+b6nmh+c6S1)D=Qi(a7+b7P+c7nl)D=Qi(a8+b8P+c8S1)以上8式为计算太阳能散射可筛选公式,其中D为欲计算的散射辐射量的月总量,Qi,为理想大气中的月总辐射量,nt ,nl ,nmh分别为月平均总云量、低云量和中高云量。
S1为日照百分率,P为薄云指数,它的数值为P= S1+ nt -1,表示总云量中能够透射的那一部分能量值。
考虑地面反射率A时:考虑地面反射率后的理想大气总辐射Qa与A=0.0时的理想大气总辐射Qi成正比,其比值K 可由下式确定:因此考虑地面反射后的计算散射辐射的一般公式为这里Qa=KQi。
太阳辐射热量计算公式
太阳辐射热量是指太阳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物体吸收的热量。
太阳辐射热量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描述:
1. 辐射传热方程,太阳辐射热量可以使用辐射传热方程来计算,该方程描述了热量通过辐射传递的过程。
辐射传热方程可以表示为
Q = εσA(T^4 T0^4),其中Q是辐射热量,ε是表面的辐射率,
σ是斯特藩-玻尔兹曼常数,A是表面积,T是物体表面的温度,T0
是周围环境的温度。
2. 太阳辐射强度,太阳辐射热量也可以通过太阳辐射强度来计算。
太阳辐射强度取决于太阳的位置、时间和大气条件等因素。
一
般来说,太阳辐射强度可以用I = S cos(θ)来表示,其中I是太
阳辐射强度,S是太阳常数,θ是太阳光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
3. 黑体辐射公式,根据黑体辐射公式,太阳辐射热量也可以通
过物体的温度和表面积来计算。
黑体辐射公式可以表示为P =
σAεT^4,其中P是辐射功率,σ是斯特藩-玻尔兹曼常数,A是表
面积,ε是表面的辐射率,T是物体的温度。
综上所述,太阳辐射热量的计算可以通过辐射传热方程、太阳辐射强度和黑体辐射公式来描述。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来计算太阳辐射热量。
1.基本计算公式:
1)倾斜面上太阳总辐射计算:
式中:Rβ——倾斜光伏阵列面上的太阳能总辐射量
S ——水平面上太阳直接辐射量
D ——散射辐射量
α——中午时分的太阳高度角β——光伏阵列倾角
2)单位面积太阳能电池板发电量计算:
其中:g为单位面积电池电池板发电量,kW·h/m2,
Eq为各月平均辐射量,MJ/m2
η为太阳组件发电效率
3)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总效率
η=η1xη2
η1为光伏阵列效率,根据查阅的相关资料及经验
η2为逆变器的转换效率,根据逆变器参数资料
2.重要数据
A)日平均总辐射量单位KWh/㎡/d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日平均总
辐射量 2.27 2.87 4.07 4.88 5.68 5.42 4.81 4.51 4.04 3.23 2.21 1.95
B)倾斜光伏方针面上的太阳能总辐射量计算KWh/㎡
C)全国各地太阳能总辐射量与年平均日照当量
D)北京总辐射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