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法系已经完全被英美法系的精神所征服了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5
《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区别》大陆法系一词中的“大陆”两字指欧洲大陆,故又称欧陆法系,大陆法系主要以欧洲大陆的法国和德国为代表,还有其他受上列国家影响的国家(例如日本)英美法系的国家当然主要就是英国、美国,其中主要是以英国为中心,英国普通法为基础;另外还有就是英国殖民地、附属国的国家和地区,如印度、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
中国香港地区也属于英美法系。
今天我主要是就我所了解到的《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中法的渊源和法官的作用上不同点跟大家分享一下(1)法的渊源不同:大陆法系正式的法的渊源只是制定法,判例在法律上不被认为是具有正式意义上的渊源,法被理解为抽象规范;英美法系制定法和判例法都是正式的法的渊源在大陆法系国家中,法官判案只服从成文法,不得依据判例,法官只能司法,不能任意的解释法律、创造法律,充当立法者。
而在英美法系的国家中,传统的正式法律的渊源就是判例法,虽然近代以来,制定法的数量日益增多,作用日益突出,但是判例法的地位并未动摇,“遵循先例”原则仍然是法官审理案件时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
遵循先例原则是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传统,它保证着法律的统一性和稳定性。
遵循先例原则的形成与判例汇编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判例汇编就是将传统的典型案例汇编成册。
所以判例汇编中的案例都比较重要和明确,遵循先例通常以判例汇编中选载的为准。
5.在法官的作用上,英美法系的法官对法律的发展相对于大陆法系而言起着更大的作用。
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渊源,判例法是由法官在长期的司法活动中创建发展的。
一项判决既已作出,不仅对当时的案件有拘束力,而且对以后相应的案件也同样有法律效力。
因此,法官的判决具有立法的意义。
此外,对制定法的理解和适用也离不开法官的解释。
英美法系有“法官造法”之说而大陆法系要求法官遵从法律明文办理案件,没有立法权。
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分工明确,强调制定法的权威,而且将全部法律划分为公法和私法两类,法律体系完整,概念明确。
一、英美法系的形成和发展英美法系又可称为英国法系、普通法系、判例法系,它是以英国中世纪以来的法律,特别是它的普通法为基础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
英美法系的范围,除英国(苏格兰除外)和美国(路易斯安娜州除外)以外,主要是曾经属于英国殖民地,附属国的国家和地区。
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缅甸、南非以及我国的香港等。
英美法系是一种历史悠久和影响较大的资本主义法系。
它起源于十一世纪诺曼入侵英国后逐步形成的普通法。
1066年,诺曼公爵威廉征服英国,在英国建立了诺曼人的王国。
为了缓和与当地居民的矛盾和冲突,从而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诺曼王朝一方面允许当时通行英国的盎格———撒克逊习惯法继续适用,另一方面它利用统一的王权削减封建领主的审判权,促进司法在全国的统一。
国王派官员到全国各地进行巡回审理,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建立了一批王室法院,后来人们把这些法院通称为普通法院。
而政权的统一和司法的统一,使过去通行各地的分散的习惯法也逐步得到了统一,在王室法院根据国王敕令、参照当地习惯法进行判决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套适用全国的法律,即普通法。
自十四世纪起,为了弥补普通法的不足,英国统治者授予那些对普通法院的判决不服者,可以向国王提出施与恩惠的请愿的权力。
该请愿被国王委托给王室会议,由大法官负责处理。
到十五世纪后半期,在处理这些请愿的过程中,大法官庭逐渐分化为大法官法院和衡平法院。
英国通过大法官的审判活动也逐步形成了一套新的衡平法制度。
自此,普通法与衡平法并行发展,进一步完善了英国的法律制度。
十七世纪,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这场革命以新兴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妥协而告终,这表现在英国的法制发展上,一方面,英国继续保持封建传统法制,将中世纪的普通法与衡平法形式全盘继承下来,另一方面,资产阶级为了适应社会实际生活的需要,维护自己的利益,巩固资产阶级的政权,通过制定新法和创制新判例的方法,删去了封建法制的基本内容,也就是说,在旧有的封建法制形式中注入了资产阶级法的内容,使其逐渐演变为资本主义的法律制度。
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比较一、引言在当今世界,两大法系——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在法律体系、法律原则、法律推理以及法律制度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就这两种法系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异同,为法律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二、法律体系的差异英美法系,也称为普通法系,其法律体系主要基于英国中世纪的普通法。
这种法律体系的特点是,其发展主要依靠法官在具体案件的判决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判例。
这些判例被视为法律的一部分,并被用来解释和执行法律。
相比之下,大陆法系则更注重制定成文的法律规则和原则,这些规则和原则通常由立法机构制定并通过宪法、法律和法规等形式来实施。
三、法律原则的差异在英美法系中,法律原则的主要来源是普通法和先前的判例。
这些原则通常基于公平、正义和合理的原则,并在具体的案件中得到解释和应用。
而在大陆法系中,法律原则通常是由立法机构制定的,并且通常更注重社会公平和正义,同时也会考虑到本国历史、文化和经济状况等因素。
四、法律推理的差异英美法系的法律推理通常基于“遵循先例”的原则,这意味着法院在审理新案件时,会参考以前的判例来解释和执行法律。
而在大陆法系中,法律推理通常基于成文的法律规则和原则,法官在审理案件时通常会运用演绎、归纳和类比等逻辑推理方法来解释和应用法律。
五、法律制度的差异在英美法系中,陪审团制度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陪审团负责审理具体案件并作出判决,这有助于确保司法公正和公众的参与感。
而在大陆法系中,法官负责审理案件并作出判决,这有助于确保法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此外,英美法系通常更注重商业法和合同法等实用法律领域,而大陆法系则更注重刑法、民法和行政法等基础领域。
六、结论总的来说,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在法律体系、法律原则、法律推理以及法律制度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
然而,这些差异并不意味着它们不能相互借鉴和学习。
事实上,许多国家的法律体系在借鉴了其他法系的优势的同时,也结合了自己的国情和需要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三分钟让你搞清楚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中华法系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悟空问答上,有人问“为什么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分别称之为‘成文法法系’和‘判例法法系’”。
这虽然是个法律专业问题,但在推崇法治的当下,其实也算是个常识问题了。
可惜,确实有很多人对此一头雾水。
比如多年前我就曾遇到过一位奇葩编辑,他对我文章中涉及的这个问题大概从没见识过,第一时间居然把大陆法系理解为与“台湾法系”相对的那个东东了,笑死。
世界上根本就没什么台湾法系,有学者认为有一个“中华法系”,容后再说。
所谓大陆法系,源自欧洲大陆文明源头之一的古罗马法,其特点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通过无数司法实践和法学精进,一步步制定并完善了一整套成文法典,法官断案完全依法而行。
故大陆法系又叫成文法系,其法律又称制定法。
大陆法系大致以德法的法律传统和司法传统为代表,比如拿破仑上台后就制定了著名的“拿破仑法典”,主要是民法典。
经过历朝历代的创制与完善,法国建立起了包括各个部门法的完备的法典。
德国也是。
以著名的“德国民法典”为代表,德意志民族也在长期司法实践中建立起了一个完备的成文法典。
拿破仑曾有一句名言,大致是说:我这一辈子打了很多胜仗,但一个滑铁卢就让它们烟消云散了。
而我的民法典,却是不朽的!所谓英美法系,源自海洋岛国英格兰,其特点是,法官断案主要依据一系列判例,依例而行,而不是依法而行。
而那些判例都是历史上千锤百炼、具有广泛共识的判例,而且它们的形成既有法官的创制,也有人民陪审员依据其良知和常识所做出的贡献,因此具有广泛的法理和民意基础。
这个法系又称普通法系、海洋法系。
英美法系还有一个特征,那就是在普通法的基础上,另有一个更加直接体现公平、正义和良心(良知)的“衡平法”;如果普通法与它发生冲突,法官一般会选择适用衡平法。
这即所谓司法是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原则所在。
衡平法实际上也可以说是平衡法,主要适用于民商事案件。
中国的司法理论和实践中,是没有衡平法这个概念的。
说句不中听的话,现在的大部头书基本都在抄,这是我看了几年的书后再次得出的结论,最明显的就是英美法系中的衡平法到底是个什么玩艺儿,目前我看过的书都没有解释清楚,倒是对普通法介绍得如此详细,恨不得祖师爷都挖出来,所以很久以来我都是一知半解的。
在这里介绍一下两大法系的发展和特点,随后附衡平法的详细介绍。
第一部分:大陆法系一、大陆法系的形成1.什么是大陆法系大陆法系又称罗马法系、成文法系、民法法系或罗马—日耳曼法系(因为它的历史渊源是罗马法和日耳曼法,此外还有教会法、商法和城市法)。
它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影响深远的法系。
它以欧洲大陆的法国和德国为代表,在罗马法的基础上,融合其他法律成分,逐渐发展为世界性的法律体系。
在大陆法系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的情况不尽相同,大体上有两个分支——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拉丁分支和以德国民法典为代表的日耳曼分支。
2.大陆法系的形成以罗马法为基础(1)在罗马全盛时期,罗马统治者以武力扩大其版图,强行适用罗马法,被征服地区的居民也因罗马法的发达和完备而自愿采用罗马法,使罗马法成为“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
(2)日耳曼人入侵罗马后,日耳曼法采取属人主义原则,使罗马法得以保存。
日耳曼人建立的国家编纂的法典受罗马法影响。
公元9世纪,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法律的属人主义不再适用,罗马法与日耳曼法融合。
(3)12世纪后,罗马法复兴运动兴起,罗马法研究同社会实际需要相结合,成为西欧大陆国家具有权威的补充法律。
经过改造和发展的罗马法成了欧洲的普通法,具有共同的特征和法律传统,从而奠定了大陆法系的基础。
(4)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西欧许多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并巩固以后,适应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以及国家之间的交往,这些国家的法律制度相互间的联系和共同特征获得进一步发展。
首先在法国,以资产阶级革命为动力,在古典自然法学和理性主义思潮的指导下,在罗马法的直接影响下,开创了制定有完整体系的成文法的模式。
西方国家两大法系的形成和特点法系是根据假设干国家和地区基于历史传统原因在法律实践和法律意识等方面所具有的共性进展的一种法律分类,是具有共性或共同传统的法律的总称。
世界主要法系有三个:大陆法系、英美法系、社会主义法系〔以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法律为代表〕。
其他的法系有伊斯兰法系、印度法系、中华法系、犹太法系、非洲法系等,其中,影响最大、渊源长远的是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①。
一、大陆法系的形成、渊源和特点〔一〕大陆法系的形成大陆法系是以罗马法为根底开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这一法系的历史渊源是罗马法,在欧洲大陆兴起,这些国家主要由拉丁族和日耳曼族人构成。
法系的主要内容是民法,法系的代表"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和"法国民法典",故大陆法系又称罗马法系、罗马—德意志法系、法典法系等。
属于大陆法系的国家和地区主要以法国、德国为代表,还包括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大陆国家,也包括曾是法国、西班牙、荷兰、葡萄牙殖民地的国家和地区,如艾尔及利亚、埃塞俄比亚,以及中美洲的一些国家。
大陆法系渊源于古代罗马法,经过11-16世纪罗马法在欧洲大陆的复兴、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和19世纪的开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法系。
19世纪初,以罗马法为根底制定的1804年"法国民法典"和1896年"德国民法典"对大陆法系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这两部法典经过屡次修改,至今仍在法国、德国生效。
尽管这两部法典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民法典,但相隔几乎一个世纪,在主导思想方面,前者强调个人权利为主导,反映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社会经济的特点;后者偏重国家干预和社会利益,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法的典型。
两者在构造、立法风格上也显著不同。
因此,大陆法系又分为两大支系,即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拉丁分支和以"德国民法典"为代表的日耳曼分支。
〔二〕大陆法系的特点与英美法系比拟,大陆法系具有如下特点:1.全面继承罗马法大陆法系在罗马法的直接影响下开展起来,"法国民法典"以"法学阶梯"为蓝本,"德国民法典"以"学说汇编"为模式,他们都吸收了罗马法的原则,采纳了罗马法的法系、概念和术语,例如,赋予集合体以特定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所有权的绝对性、侵权行为与契约制度、遗嘱继承与法定继承结合的制度等。
《论述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各自的特征及区别》[摘要]: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是近现代最重要的两大法系。
英国法是英美法系的母法,英美法中许多重要的概念、原则和制度都产生于英国。
英国法的一个重要的特色是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
英国法在宪法和其他部门法方面都有很多独特的制度,对其他英美法系国家,甚至非英美法系国家的相关制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美国法是在继承英国法的基础上形成的,并根据自己的国情和理念有所创新。
美国继承了英国普通法、衡平法和制定法的表现形式,但在内容上已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制定法,不仅数量多、地位高,而且由于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而划分为联邦和州两个层次。
美国法在宪法、商法、行政法、司法制度等领域有许多建树,对其他国家的法制发展很有影响力。
法、德、日三国是大陆法系的重要代表,法国是大陆法系的母法,它继承了罗马法的传统,法律渊源以成文法为主。
《法国民法典》在法国法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它所确认的无限私有、契约自治、过失责任等原则奠定了19世纪民法的基础。
此外,法国法的“六法”结构体系、法典编撰理念和技术以及人权保障、行政法院、诉讼等方面的制度都对大陆法系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德国法是大陆法系的另一面旗帜,也是在继承罗马法的基础上建立的。
与法国法不同的是,德国法中包含的日耳曼因素更多,而且更注重社会利益的维护,以《德国民法典》为代表的德国法典结构更加严谨概念更加准确,对20世纪大陆法系各国法制的影响更大。
[正文]:一.英美法系特征英美法系,又称普通法法系或者海洋法系。
是指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
它首先产生于英国,后扩大到曾经是英国殖民地、附属国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以及非洲的个别国家和地区。
到18世纪至19世纪时,随着英国殖民地的扩张,英国法被传入这些国家和地区,英美法系终于发展成为世界主要法系之一。
它们在法律分类、宪法形式、法院权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
英美法系普通法法系:是指以英国中世纪以来的法律,特别是它的普通法为基础的,与以罗马法为基础的民法法系相对比的一种法律制度。
普通法法系的地理分布自17世纪英国开始对外进行殖民扩张以后,英国法也随之在英国国外传播。
到18—19世纪,英国法本身经历了重大改革,逐步地从封建法律转变为资本主义法律。
与此同时,它对英国国外的影响也随着英国殖民扩张的急剧发展而伸展到美洲、亚洲、大洋洲和非洲的广大地区,普通法法系作为西方世界主要法系之一的地位终于确立。
两大法系的区别两大法系在法律历史传统方面或者也可以说是它们两者在宏观方面的差别:法律渊源1、从法律渊源传统来看,大陆法系具有制定法的传统,制定法为其主要法律渊源,判例一般不被作为正式法律渊源(除行政案件外),对法院审判无约束力;而英美法系具有判例传统,判例法为其正式法律渊源,即上级法院的判例对下级法院在审理类似案件时有约束力。
法典编纂2、从法典编纂传统来看,大陆法系的一些基本法律一般采用系统的法典形式。
而英美法系一般不倾向法典形式,其制定法一般是单行的法律和法规。
当代英美法系虽然学习借鉴了大陆法系制定法传统,但也大都是对其判例的汇集和修订。
法律结构3、从法律结构传统来看,大陆法系的基本结构在公法和私法的分类基础上建立的,传统意义上的公法指宪法、行政法、刑法以及诉讼法;私法主要是指民法和商法,英美法系的基本结构是在普通法和成文法的分类基础上建立的。
从历史上看,成文法代表立法机关(议会)的法律,普通主要代表审判机关(法官)的法律(判例法)。
所谓衡平法是在普通法不能弥补损失的情况下所适用的法律,衡平法是对普通法的补充规则。
法律适用4、从法律适用传统来看,大陆法系的法官在确定事实以后首先考虑制定法的规定,而且十分重视法律解释,以求制定法的完整性和适用性;英美法系法官在确定事实之后,首先考虑的是以往类似案件的判例,将本案与判例加以比较,从中找到本案的法律规则或原则,这种判例运用方法又称为“区别技术”。
中国是大陆法系吗 一 中国大陆目前的法律体系主要师于德国,属于大陆体系。大陆法系包括法、德、意、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和拉丁美洲、亚洲的大部分国家。 英美法系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 大陆法系与罗马法在精神上一脉相承,重视编写法典,具有详细的成文法,白纸黑字明文规定。英美法系是判例之法,而非制定之法,法官在地方习惯法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形成一套适用于整个社会的法律体系,具有适应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扩展资料: 大陆法系、英美法系的区别: 第一,法律渊源。从法律渊源传统来看,大陆法系具有制定法的传统,制定法为其主要法律渊源,判例一般不被作为正式法律渊源(除行政案件外),对法院审判无约束力;而英美法系具有判例传统,判例法为其正式法律渊源,即上级法院的判例对下级法院在审理类似案件时有约束力。 第二,法典编纂。从法典编纂传统来看,大陆法系的一些基本法律一般采用系统的法典形式。而英美法系一般不倾向法典形式,其制定法一般是单行的法律和法规。当代英美法系虽然学习借鉴了大陆法系制定法传统,但也大都是对其判例的汇集和修订。 第三,法律结构。从法律结构传统来看,大陆法系的基本结构在公法和私法的分类基础上建立的,传统意义上的公法指宪法、行政法、刑法以及诉讼法;私法主要是指民法和商法,英美法系的基本结构是在普通法和衡平法的分类基础上建立的。 第四,法律适用。从法律适用传统来看,大陆法系的法官在确定事实以后首先考虑制定法的规定,而且十分重视法律解释,以求制定法的完整性和适用性;英美法系法官在确定事实之后,首先考虑的是以往类似案件的判例,将本案与判例加以比较。 二
中国属于大陆法系。 大陆法系是指欧洲大陆上源于罗马法、以1804 年《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各国法律,所以大陆法系也称罗马法系或民法法系。1896 年,德国以《法国民法典》为蓝本,制定了《德国民法典》,该法典以后为一些国家所仿效,故大陆法系又称为罗马一德意志法系。 属于这个法系的除法国、德国两国外,还有奥地利、比利时、荷兰、意大利、瑞士、西班牙、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以及亚、非、拉部分法语国家或地区的法律。 法系是根据若干国家和地区基于历史传统原因在法律实践和法律意识等方面所具有的共性而进行的法律的一种分类,它是这些具有共性或共同传统的法律的总称。 三
论述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各自的特征及区别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论述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各自的特征及区别》[摘要]: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是近现代最重要的两大法系。
英国法是英美法系的母法,英美法中许多重要的概念、原则和制度都产生于英国。
英国法的一个重要的特色是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
英国法在宪法和其他部门法方面都有很多独特的制度,对其他英美法系国家,甚至非英美法系国家的相关制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美国法是在继承英国法的基础上形成的,并根据自己的国情和理念有所创新。
美国继承了英国普通法、衡平法和制定法的表现形式,但在内容上已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制定法,不仅数量多、地位高,而且由于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而划分为联邦和州两个层次。
美国法在宪法、商法、行政法、司法制度等领域有许多建树,对其他国家的法制发展很有影响力。
法、德、日三国是大陆法系的重要代表,法国是大陆法系的母法,它继承了罗马法的传统,法律渊源以成文法为主。
《法国民法典》在法国法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它所确认的无限私有、契约自治、过失责任等原则奠定了19世纪民法的基础。
此外,法国法的“六法”结构体系、法典编撰理念和技术以及人权保障、行政法院、诉讼等方面的制度都对大陆法系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德国法是大陆法系的另一面旗帜,也是在继承罗马法的基础上建立的。
与法国法不同的是,德国法中包含的日耳曼因素更多,而且更注重社会利益的维护,以《德国民法典》为代表的德国法典结构更加严谨概念更加准确,对20世纪大陆法系各国法制的影响更大。
[正文]:一.英美法系特征英美,又称普通法法系或者。
是指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
它首先产生于,后扩大到曾经是、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印度、、、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以及非洲的个别国家和地区。
到18世纪至19世纪时,随着英国殖民地的扩张,英国法被传入这些国家和地区,英美法系终于发展成为世界主要法系之一。
大陆法系的优点和缺点大陆法系的基本特点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大陆法系的基本特点”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 试论大陆法系的基本特点及我国近现代法律与大陆法系的联系大陆法系的基本特征华东政法学院朱淑丽大陆法系自形成至今,虽然发生了很多变化,但仍维持着其固有形态。
总体而言,它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
(一)全面继受罗马法所谓“全面继受罗马法”是指:其一,吸收了许多罗马法的原则和制度。
大陆法系各国法律的许多原则和制度是在罗马法规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比如法人制度、物权制度、契约制度、律师制度、私人权利平等原则、遗嘱自由原则、“不告不理”原则等。
其二,接受了罗马法学家的思想学说和一整套技术方法,包括他们的法律术语、概念、规范分类范畴,例如法律行为、民事责任、代理、占有、不当得利、无因管理、时效等概念,公法和私法的划分,物权和债权的分类,人法、物法、诉讼法的私法体系,以及思维推理方式,等等。
总之,所谓继受,并非照搬照抄,而是罗马法为大陆法系各国法律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基础。
虽然罗马法并非大陆法系唯一的渊源,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陆法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它至今仍是民法模式的基础,支配着大陆法系各国法律发展的道路,标志着大陆法系与普通法系的区别。
(二)实行法典化近代意义上的法典,不同于法律汇编,而是对某一部门法的法规在有关理论的指导下,按一定体系进行全面的排列组合,具有系统性、确定性、逻辑性和内部和谐一致的特点。
大陆法系各国,一般都建立了除宪法外由五部法典(民法、商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为主干,辅之以若干单行法规的完整的成文法体系。
各国都以法典编纂作为法律统一和法制建设完成的标志。
大陆法系各国实行法典化,除继承罗马法典编纂传统外,还有以下原因:其一,民族统一国家观念的作用。
基于这一观念,立法权是国家主权的体现,所有法律必须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原有的各种来源的法律,即便仍起作用,也要经立法机关重新颁布。
大陆法系已经完全被英美法系的精神所征服了地域、时代、文化与法系对公司立法的影响考察一个地区的公司立法,必须了解该地区的法系与文化背景。
一国的文化背景似乎与其自然环境也就是时空背景密不可分。
曾经有学者依据国家的地理环境将其文化划分为:海国文化与陆国文化,并以大海之海阔天空、变幻莫测来说明海国文化对茫茫大海一船手也就是个人的尊重,还有随机应变的包容;以大陆的坚忍不拔、万古不易来说明陆国文化对春种秋杀的认同,还有对“不变应万变”的高山大地、君权族权的崇拜。
历史发展到了今天,人们在了解了与大海、大陆有关的特性之后,终于脱离了海陆性格所决定的空间的局限,将变易视为一切时空之圭臬,“与时俱进”成为当代社会的信条。
世界曾经存在过几大法系,现在还有几大法系,已经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海国文化的兴起与陆国文化的衰落。
一般认为,西方存在两大法系: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东方似乎还有一个似睡似醒的法系:中华法系。
为什么说她似睡似醒,因为这个法系中的两种因素“海国因素与陆国因素”总是交替占据统治地位。
不像当今西方,与海国文化亲缘最近的英美法系一支独秀,与陆国文化难脱干系的大陆法系日薄西山。
法律体系的划分也体现出人类对宇宙天然秩序认识的差别,英美法系不注重理论思维,没有什么靠理论思维、著书立说来谋生路的人,其法律体系不是什么什么家为了一个什么什么目的划分出来的,而是大家在实际运作中自然体现出来的。
英美法系的始祖将法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民法(civil law),包括婚姻家庭法、商法、经济法、宪法、行政法等等非惩治犯罪的法律;第二类是刑法(criminal law),只有一个部门法,专门惩治犯罪。
显然,英美法系将法律原理从一个角度——人的角度来表述,她们先把人法分成普通人法——民法(civil law)和有特殊身份人法——刑法(criminal law);再将普通人有可能取得的身份一一罗列:婚姻家庭人、商人、经济人(政府经济职能部门负责人、行业组织、行业公会负责人)、行政法人(行政职能部门负责人)、宪政法人(总统)等等,使民法(civil law)体系(或者所谓的“私法”体系)包括:商法、经济法、行政法、宪法。
也就是说:在英美法系,除刑法以外的其他法都属于“civil law”(民法或者私法),都是为普通民众服务的。
公司法自然也是为普通人服务的法。
英美法系万变不离人本,体现较强的逻辑一贯性与较强的实际操作意义。
相对来说,大陆法系逻辑比较混乱,主要表现是多角度划分,其中最混乱的一点是以国家为起点作划分法系,比如:公法与私法,市民法与万民法,国际法与国内法等等,表面特征明显,内部逻辑混乱。
公司法究竟应该为谁服务,大陆法系永远搞不清楚。
因为它的实践主体是普通人,她的服务目标却是国家,二者的差异就是摩擦、争斗、衰落的根源。
大陆法系已经完全被英美法系的精神所征服了,但中华法系中的海陆国因素仍在较量:这个民族在清世祖时推崇中华海国文化的代表性文化道家文化,建立起一个版图辽阔的王朝,但从康熙时起就向陆国文化的代表孔子文化倒退,康熙仿照孔子作《圣训》,推崇国家君主本位,让辽阔版图草木肃杀,万类缄口。
中国自此落后于西方,至戊戌变法、君主立宪、普通民众替天行道,中华民国成立,海国文化因素似乎取得了暂时的优势,到20世纪20年代,大陆法系的现代哲学东扩,陆国文化又时隐时现,1949年以后,现代哲学统治中国大陆,炮制出极端国家本位的计划社会主义,人员与财产损失超过两次世界大战。
直至1978年,小平复出,海国文化因素才开始在大陆露头。
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西方后现代哲学的兴起与中华海国文化的复苏,我们的公司立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是,这种成就与西方海国文化完全征服陆国文化相比,还远远不够。
除开代表西方陆国文化的现代哲学的影响,中国本土的陆国文化“孔子文化”也借“复兴中华文明”的旗号兴风作浪,左派、新左派还有市场,国家本位与领袖崇拜之风依然强劲。
公司法是一个国家自由民主程度的象征,越重视自由民主,越反对国家本位与领袖崇拜的国度就越重视公司法的建设。
尽管中国的道教与传统文化是反对个人崇拜与国家本位的,但中国的封建君主通过政治权力的运作成功地将儒家扶上神坛,从而使“国家本位与君主、圣贤崇拜”的幽灵不时徘徊在中国的土地上,也使得中国崇道时辉煌不断地被“国家本位”所冲击、折杀、窃取。
由于儒家思想与现代哲学在“国家本位”方面是天然一致的,大革命年代,尽管众多中国人一直想摆脱儒家的影响,但正是这部分想摆脱儒家控制的中国人,由于早被儒家“国家本位”思想洗脑,不经意间自然而然地亲近了另一种儒家变种:现代哲学。
因为现代哲学国家本位与儒家的国家本位相比,只有远过之而无不及。
公司立法也是如此,在中国仰慕立宪、自由民主之时,清政府制定了单行的《公司律》,当中国被现代哲学统治之后,一切企业都成了国家的车间,《公司法》也就没了存在的必要,只有在改革开放、拨乱反正以后,中国的公司法才有了立足之地,才受到了应有的重视。
以后的世界,再不可能有儒家的统治地位,当今世界,也再不可能倒退去接受另一场现代哲学、国家本位的肆虐。
历史上,唯一不受国家本位污染的净土是英美国家,其他就只有一些杰出智者的理论理顺了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大陆法系只有法国卢梭的理论不受污染,中华法系只有中国道家的政治思想具有免疫力。
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与计划社会主义的罹难之后,西方大陆法系向英美法系趋同了,东方中华文明复苏了,整个东西方世界也就都向自由民主趋同了。
公司法、宪章、人权、自由、民主政治必将世界一统。
二、美国公司法概览1、美国公司法对公司的定性与大陆法系的公司法将公司中的人本因素物化,以股权、物质财产规制公司关系不同,英美法系美国公司公司法具有强烈的人本色彩,以“自由主义、人本主义”定性公司。
什么是公司(corporation)?美国权威的公司法教授罗伯特·w·汉密尔顿就此下一简洁的定义:“公司是一种规定人们之间关系的法律制度。
”按照“人为实体”理论,公司是一定的人们为了从事盈利性经济活动而创设的组织,公司法规定人们之间关系的目的是让人活得更加舒畅。
为了进一步理解公司法对公司的定性,我们不妨对美国的企业组织形式作一考察。
企业组织形式取决于企业中人与人的结合方式。
美国的企业组织形式包括“个人企业、一般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企业、公司”四种形态。
如一人投资,形成独占所有权企业,又称个人企业。
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投资.并对其盈利性经济活动的债务负无限连带责任,形成一般合伙企业。
如合伙企业包含对企业经营活动负有限责任的若干投资者,则被称为有限合伙企业。
这些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公司。
严格意义上的公司是通过发行股票筹资的企业组织形式,是一种“集合性”组织。
根据股东人数,股票发行与交易方式的不同,公司又分为封闭公司(不上市公司)与开放公司(上市公司),前者加入需征得原股东会同意,原股东有优先权,后者没有。
2、联邦法律对公司法的影响美国的公司法是从各州的法律里发展而来的。
立法权和司法权属于加入联邦的各州的国家机关,凡是宪法没有授予联邦的权力都归属于各州的职权之内。
按照宪法规定,公司法个州的内部事务。
随着社会经济的一体化,美国宪法法院援引“贸易条款”和“必要而恰当的条款”的规定,允许联邦为调整各州与外国的经济交往,在宪法中被认可的权力范围内制定任何必要的法规。
根据这两个宪法条款,联邦制定了一些基本法规,美国公司法也就具备了联邦立法与各州立法并行的两个机制。
目前美国的公司法主要有:标准商业公司法、标准专业公司法(标准商业公司法的补充)和各州普通公司法。
标准公司法是联邦公司法典样本,供各州议会采纳;各州公司法以特拉华州公司法最为重要。
民众有权选择适用国内法也是美国的一大特色。
因为美国许多大公司都选择适用特拉华州公司法,据以组建、登记注册,然后在该州或其他州营业,特拉华州公司法实际上成了全国性法律,其他公司法则因为没被公司所选择而相对冷清。
美国所规定的公司形式分为资合公司与人合公司两种。
在1977年,美国大约有1475万个企业,其中约有340万个公司,包括225万个资合公司和115万个人合公司。
按照营业量和实有资本,公司确实是最重要的企业形式。
美国225万个公司的职工占全国从业人员的3/4,这些公司的全部财产是53230亿美元,其收人达到41280亿美元。
美国公司法规定非常详尽、以标准公司法为例,其主要内容包括“公司、人合公司、其他形式的商业组织”。
公司部分规定了“公司的一般特征、公司的设立、设立公司的宗旨、公司的自有资本、出资方式、公司的业务执行与代理、股东的权利、需监督的股东、公示规定与帐目公布、对公司的征税”10个部分的内容,人合公司法对“一般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企业”、“合资企业”作了规定,其它形式的商业组织对“合股公司”、“商事托拉斯”、“专业公司”作了规定。
4、美国公司的一般特征在美,一般一意义上的公司都是指“商事公司”,“商事公司”在美国大多数州里是以1984年的标准商事公司法(MBCA)来调整的。
根据《标准商事公司法》,商事公司的一般特征是:(1)它是从事经营活动的社团法人。
(2)它以自己的名义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享有诉权。
(3)公司以公司财产偿付公司债务,股东不直接对公司债务负责。
(4)公司的股份可以自由转让。
(5)所有权与经营阶层相分离,代理权和业务执行权集中于一个“管理部门”,即“董事会”。
三、德国公司法概览1、德国公司法对公司的定性了解德国公司法,必须了解德国文化与现代哲学产生、发展、终结的大背景。
必须了解德国文化与现代哲学“国家、领袖崇拜”对世界各国文化尤其是中华文化极具爆炸力的自我毁灭性质的影响。
德国是大陆法系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在“国家本位”与“现代哲学”对德国法律、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方面尤其如此。
“黑格尔、康德、马克思”,几乎所有的现代哲学大家都出自德国,以及几乎所有的现代哲学大家都有“国家本位情结”:期望依靠国家的力量实现“民族强盛,改造世界,改造人性”的理想,期望国家改造世界、改造人,并且赋予国家神一样的权力:可以批评、自我批评,也可以触及身体、触及灵魂,可以剥夺财产,也可以剥夺生命。
德国现代哲学理论的右翼主张对外使用暴力,在不到1个世纪的时间里发起两次世界大战,最后导致德国覆亡。
德国现代哲学理论的左翼主张对外、外都使用使用暴力,第一步对外使用暴力,排除外国的殖民统治,促使国家独立,第二步对内使用暴力,剥夺个人财产权,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改造人性,改造世界;第一步颇受落后地区本土民众的欢迎,建立了几十个独立排外的国家,第二步则不受欢迎,不到1个世纪,苏东与中国都发生了巨变,计划经济被彻底废弃,现代哲学日薄西山,大陆法系名存实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