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推荐课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6
2024年《史记选读》课件高祖本纪20230605.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解读《史记》中的“高祖本纪”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刘邦的身世背景、举兵起义、楚汉争霸、建立汉朝等历史事件,以及司马迁对刘邦的评价和描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史记》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认识“高祖本纪”的重要意义。
2. 掌握刘邦的身世、事迹及其在楚汉争霸中的重要作用,理解其创立汉朝的历史背景。
3.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思辨能力,培养他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对《史记》文言文的理解,尤其是对司马迁的评价和分析。
重点:刘邦的身世、事迹,楚汉争霸的过程,汉朝的建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史记》原文、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刘邦的画像,引导学生猜测其身份,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刘邦的身世、事迹,楚汉争霸的过程,汉朝的建立。
3. 例题讲解:分析司马迁对刘邦的评价,引导学生学习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阅读《史记》原文,回答相关问题,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刘邦的成功因素,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史记选读》——高祖本纪2. 主要内容:刘邦身世事迹:举兵起义、楚汉争霸、建立汉朝司马迁评价3. 重点词汇:文言文词汇、历史事件、人物评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阅读《史记》原文,分析刘邦的性格特点,结合历史背景,评价其对后世的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和思辨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阅读《史记》其他篇章,了解其他历史人物,提高历史素养。
组织相关历史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中的文言文理解。
2. 教学目标中的思辨能力和历史人物评价方法的培养。
3. 教学难点与重点中对司马迁评价的分析。
《史记》课件(一、教学内容《史记》课件主要围绕高中历史教材中“史记专题”展开,涉及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史记的体例与特点”,详细内容包括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的生平、史记的编纂背景、史记的体例、史记的主要内容与历史价值。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及其编纂背景,理解史记的体例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史记》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其在中国历史文献中的地位与价值。
3. 培养学生运用史记知识分析历史事件、人物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史记的体例特点及其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司马迁与《史记》的关系,史记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史记》教材、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课外阅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司马迁的画像和简介,引发学生对史记作者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
2. 讲解:详细讲解《史记》的编纂背景、体例特点、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价值。
3. 实践情景引入:选取史记中的典型人物如刘备、诸葛亮等,分析其性格特点,让学生了解史记在人物刻画方面的特点。
4. 例题讲解:以史记中的历史事件为例,讲解如何运用史记知识分析历史事件。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史记中其他历史事件和人物。
六、板书设计1. 司马迁与《史记》编纂背景体例特点主要内容历史价值2. 史记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从《史记》中选取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分析其特点和价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史记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史记》原著,深入了解司马迁的史学思想,提高历史素养。
同时,推荐有关史记研究的学术文章和书籍,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史记的历史价值。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史记的体例特点及其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司马迁与《史记》的关系,史记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价值。
《史记》阅读推荐课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介绍《史记》,读《鸿门宴》,向学生推介《史记》,激发学生的阅读《史记》兴趣,使其习得科学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在阅读《鸿门宴》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丰满的人物形象。
在阅读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英雄观”。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有这样一个史官,他因为在史书中“不虚美,不隐恶”,秉笔直书,触怒了当朝皇帝,只好把长达52万6千字的竹简史书藏在深山的山洞中,一直到死,这位史官也没有看到自己的作品面世。
他去世之后,他的夫人为了保护这部史书,在这座深山中出家当了道姑,继续等待史书面世的机会,但等来的是朝廷查抄的噩耗,满门家族乡亲被斩杀,于是,她留下了一个哑谜,昭示后人去寻找。
另外她又绘了一张藏史书的图表,人们只有对照图表,参照哑谜的话,才能找到史书藏匿的地方。
后来她将图传给了女儿,女儿后来又传给了儿子,这才依图从山洞中取出了史书,得以面世。
这部鸿篇巨制就是《史记》(课件出示),这位史官就是司马迁(课件出示)。
今天,我们能看到这部史书,是司马迁和他的家人历尽心血乃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才得以实现的。
上下五千年,风云九万里。
中华民族创造了傲视世界的灿烂文化!《史记》被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出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1)同学们自己读读这句话。
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2)同学们了解鲁迅吗?(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3)师:《离骚》是“楚辞”的代表,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
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精华。
同学们知道鲁迅为什么这样评价《史记》呢?(“史家之绝唱”,意思就是在书写历史的书籍中是独一无二的,这是鲁迅评价司马迁的《史记》在所有史书中地位最高。
正所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才称得上是“绝唱”。
无韵之《离骚》,说司马迁是用写诗的手法来写历史的。
历史本很枯燥,但司马迁的《史记》却能引人入胜,原因就是司马迁用了文学的笔法来叙述历史。
(完整版《史记》课件得力文库一、教学内容1. 《五帝本纪》:介绍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位传说中的帝王。
2. 《项羽本纪》:描述楚汉争霸的英雄项羽的生平事迹。
3. 《淮阴侯列传》:讲述汉初名将韩信的传奇经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史记》的作者、成书背景及主要内容,提高学生对古代史学的认识。
2. 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通过对历史人物的了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以及对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内涵的把握。
2. 教学重点:分析《史记》中的典型人物形象,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史记》原文、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与《史记》相关的实践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对《史记》的作者、成书背景、主要内容进行详细讲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阅读《项羽本纪》和《淮阴侯列传》,分析项羽和韩信的人物形象。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7. 课堂拓展:让学生课后阅读《史记》其他篇章,了解其他历史人物。
六、板书设计1. 《史记》学习2. 内容:作者:司马迁成书背景:西汉主要内容:本纪、表、书、世家、列传3. 重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者意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所学内容,分析《史记》中你喜欢的一个历史人物,并说明原因。
阅读其他篇章,了解另一个历史人物,与同学分享。
2. 答案:示例:我喜欢项羽,因为他英勇善战、忠诚正直,尽管最终失败,但他的英雄气概令人敬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学生的参与度如何,教学难点是否得到有效解决。
2. 学生反思:学习《史记》的收获,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以及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3.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史记》,深入了解我国古代历史,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完整版《史记》优质课件.得力文库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史记》中的“货殖列传”章节。
该章节详细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商贾的发展历程,以及他们的经营理念和商业道德。
《史记》是司马迁所著的历史巨著,它以独特的笔触和详实的记载,展现了我国古代社会的全貌。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史记》中“货殖列传”章节的主要内容,理解商贾在古代社会的作用和地位。
2. 培养学生从历史文献中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诚信、勤奋、创新等商业道德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史记》中提取商贾的经营理念和商业道德。
教学重点:《史记》中“货殖列传”章节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现代商业社会的启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史记》原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现代商界的诚信故事,引发学生对商业道德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及其历史地位,引导学生进入“货殖列传”章节的学习。
3. 课文讲解:详细讲解“货殖列传”章节,分析商贾的经营理念和商业道德。
4. 例题讲解: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商贾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析现代商界的诚信问题,并进行小组讨论。
六、板书设计1. 《史记》之“货殖列传”2. 主要内容:(1)商贾的发展历程(2)商贾的经营理念(3)商贾的商业道德3. 商业道德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史记》中“货殖列传”章节的主要内容。
(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商业道德的理解。
2. 答案:(1)略诚信、勤奋、创新、团结、责任感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阅读《史记》其他章节,了解我国古代历史。
(2)开展关于商业道德的演讲比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3)组织学生参观企业,了解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商业道德。
1、小学第二课时《史记》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体会司马迁受辱后悲愤、矛盾的心情,以及最终忍辱负重、战胜自我、发愤著书的精神。
教学重点:在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牢记父亲嘱托、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教学难点:领悟司马迁受宫刑后悲愤交加的心情。
教具准备:课件及文字资料一、揭题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过渡:上一节课,同学们提出了两个重要的问题,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又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着重探讨这些问题。
二、探究第一个问题过渡: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1、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1-3自然段,想一想都有哪些原因?把有关的句子划下来。
在读懂的基础上,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原因,写在课文旁边。
2、全班交流。
(交流的时候要注意了,先读一读你划的句子,再结合关键的词语谈谈你的理解。
)(随机交流。
)△“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
他从小看着波涛滚滚的黄河从龙门下呼啸而去,听着父老乡亲们讲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心里十分激动。
”①黄河的熏陶: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跨越黄河的龙门,是一座名山。
据说每年都有几万条鱼向上游,跳过去便化为龙。
这富有传奇色彩的地方,便是司马迁世代居住的地方。
是啊,北望龙门,东望黄河,小小的司马迁禁不住浮想联翩,他也要化为龙。
②历史故事的感染:因为司马迁从小听着英雄故事长大,他也要成为一名英雄,也要建功立业,成就一番事业,所以他要发愤写作。
到底哪些古代英雄的故事对他以后写《史记》产生了深渊的影响?周文王被关写了一部《周易》;孔子周游列国的路上被困,后来编了一部《春秋》;屈原遭到放逐,写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居然写了《国语》;孙膑被剜(wān)掉膝盖骨,竟写了《兵法》……所以他要发愤写作。
△“父亲司马谈……受父亲的影响……历史资料。
”③父亲的影响:父亲立志……因为司马迁受父亲的影响,喜欢历史,也有编写史书的志向,并为此做了大量的准备。
《史记》阅读指导课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史记》中的“项羽本纪”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项羽的生平事迹、性格特点及其在楚汉争霸中的重要作用。
《史记》是我国古代史学的瑰宝,通过阅读“项羽本纪”,学生将深入理解历史人物的形象、历史事件的脉络以及史家笔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史记》中“项羽本纪”的章节内容,了解项羽的生平及其在楚汉争霸中的地位。
2. 分析项羽的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的历史人物评价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对古典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文言文阅读理解、历史人物评价。
教学重点:《史记》中“项羽本纪”的内容解析、项羽的性格特点及其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文言文词典、《史记》文本、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楚汉争霸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项羽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项羽本纪”的篇章结构,引导学生把握文章脉络。
3. 内容解析:分析项羽的生平事迹,解读其性格特点,如英勇、刚愎自用等。
4. 例题讲解:挑选典型例题,指导学生分析项羽的性格对其命运的影响。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项羽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楚汉争霸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史记》阅读指导课——项羽本纪2. 主要内容:a. 项羽生平事迹b. 项羽性格特点c. 项羽在楚汉争霸中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项羽的生平事迹。
b. 分析项羽的性格特点,并举例说明。
c. 请谈谈你对项羽的评价。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升情况,以及学生对项羽评价的准确性。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史记》中其他篇章,了解其他历史人物,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
组织学生进行课后研究,探讨项羽的性格对其命运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史记》优秀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史记》的作者、体例、内容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对《史记》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史记》的作者、体例及文学地位。
2. 学会阅读《史记》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 《史记》中的难懂词语和句式。
2. 如何理解并评价《史记》中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史记》相关篇章,了解内容,提出问题。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分析评价。
五、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介绍《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及其写作背景,了解《史记》的体例和特点。
2. 第二课时:学习《史记》中的名段名句,体会其文学价值。
3. 第三课时:分析《史记》中的人物形象,了解其性格特点和历史意义。
4. 第四课时:评价《史记》中的历史事件,探讨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案细节请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史记》相关篇章,了解内容,提出问题。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分析评价。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习心得:收集学生的学习心得,了解他们对《史记》的理解和感悟。
八、教学拓展1. 推荐阅读:《史记》相关的研究书籍、文章,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2. 参观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文化遗址等,加深对历史的了解。
3. 实践活动:开展《史记》主题的写作、演讲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读《史记》经典轻叩国学之门执教教师:石河子第一小学张婷教学目的:1、通过本节阅读指导课,激发学生阅读史书的兴趣。
2、引导学生用“时间轴”梳理《史记》中历史的发展演变,学习用“思维导图”教会学生分析历史人物之间的关系。
重点研读《项羽本纪》,品味司马迁写人叙事的方法。
3、让学生从《史记故事》开始阅读史书,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寻找炎黄子孙文化之根,让经典陪伴学生成长,润泽金色童年。
教学重点:通过本节阅读指导课,激发学生阅读史书的兴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阅读史书,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寻找炎黄子孙文化之根。
教学课时:一课时板书设计:随堂生成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猜人物,回顾内容1)三过家门而不入,功业无量定九州。
大禹2)忧愁幽思作《离骚》,可与日月争光辉。
屈原3)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孔子4)少年立志取代秦,破釜沉舟有谋略。
项羽5)卧薪尝胆待时机,灭吴雪耻称霸主。
勾践2、聊作者,简介汉朝司马迁,生于龙门,发奋读书,四处游历,研读文献,忍辱负重,最终完成巨著。
(设计意图:课伊始,从几个脍炙人口的人物——大禹、孔子等入手。
由此为孩子们打开了《史记》这本书的院门,纵观书中的历史人物,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二、怎样读《史记》1、目录中的发现1)可以从内容入手,《史记》如百科全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观察目录,说说你的发现。
《史记》全书包括五个部分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的历史)、三十世家(记贵族王侯的历史)、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典章制度,天文地理)。
2、时间轴记录法1)中国历史朝代顺口溜。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2)漫步时间轨道,把《史记》按照时间顺序整理一下。
夏商周秦汉3)把《史记》记录的朝代写在手中的时间轴上。
3、时间人物事件图《史记》不仅有史学价值,还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史记》阅读推荐课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介绍《史记》,读《鸿门宴》,向学生推介《史记》,激发学生的阅读《史记》兴趣,使其习得科学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在阅读《鸿门宴》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丰满的人物形象。
在阅读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英雄观”。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有这样一个史官,他因为在史书中“不虚美,不隐恶”,秉笔直书,触怒了当朝皇帝,只好把长达52万6千字的竹简史书藏在深山的山洞中,一直到死,这位史官也没有看到自己的作品面世。
他去世之后,他的夫人为了保护这部史书,在这座深山中出家当了道姑,继续等待史书面世的机会,但等来的是朝廷查抄的噩耗,满门家族乡亲被斩杀,于是,她留下了一个哑谜,昭示后人去寻找。
另外她又绘了一张藏史书的图表,人们只有对照图表,参照哑谜的话,才能找到史书藏匿的地方。
后来她将图传给了女儿,女儿后来又传给了儿子,这才依图从山洞中取出了史书,得以面世。
这部鸿篇巨制就是《史记》(课件出示),这位史官就是司马迁(课件出示)。
今天,我们能看到这部史书,是司马迁和他的家人历尽心血乃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才得以实现的。
上下五千年,风云九万里。
中华民族创造了傲视世界的灿烂文化!《史记》被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出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1)同学们自己读读这句话。
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2)同学们了解鲁迅吗?(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3)师:《离骚》是“楚辞”的代表,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
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精华。
同学们知道鲁迅为什么这样评价《史记》呢?(“史家之绝唱”,意思就是在书写历史的书籍中是独一无二的,这是鲁迅评价司马迁的《史记》在所有史书中地位最高。
正所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才称得上是“绝唱”。
无韵之《离骚》,说司马迁是用写诗的手法来写历史的。
历史本很枯燥,但司马迁的《史记》却能引人入胜,原因就是司马迁用了文学的笔法来叙述历史。
走进《史记》——新书推介课【教学目标】1、通过介绍《史记》,读《鸿门宴》,向学生推介《史记》,激发学生的阅读《史记》兴趣,使其习得科学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在阅读《鸿门宴》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丰满的人物形象。
在阅读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英雄观‛。
【教学准备】1、师生熟读《鸿门宴》,了解《史记》。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古曲《广陵散》有这样一个史官,他因为在史书中‚不虚美,不隐恶‛,秉笔直书,触怒了当朝皇帝,只好把长达52万6千字的竹简史书藏在深山的山洞中,一直到死,这位史官也没有看到自己的作品面世。
他去世之后,他的夫人为了保护这部史书,在这座深山中出家当了道姑,继续等待史书面世的机会,但等来的是朝廷查抄的噩耗,满门家族乡亲被斩杀,于是,她留下了一个哑谜,昭示后人去寻找。
另外她又绘了一张藏史书的图表,人们只有对照图表,参照哑谜的话,才能找到史书藏匿的地方。
后来她将图传给了女儿,女儿后来又传给了儿子,这才依图从山洞中取出了史书,得以面世。
这部鸿篇巨制就是《史记》(课件出示),这位史官就是司马迁(课件出示)。
今天,我们能看到这部史书,是司马迁和他的家人历尽心血乃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才得以实现的。
上下五千年,风云九万里。
中华民族创造了傲视世界的灿烂文化!《史记》被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音乐渐止,出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1)同学们自己读读这句话。
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2)同学们了解鲁迅吗?(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3)师:《离骚》是‚楚辞‛的代表,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
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精华。
同学们知道鲁迅为什么这样评价《史记》呢?(‚史家之绝唱‛,意思就是在书写历史的书籍中是独一无二的,这是鲁迅评价司马迁的《史记》在所有史书中地位最高。
正所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才称得上是‚绝唱‛。
无韵之《离骚》,说司马迁是用写诗的手法来写历史的。
历史本很枯燥,但司马迁的《史记》却能引人入胜,原因就是司马迁用了文学的笔法来叙述历史。
可以说,鲁迅对《史记》的这两句评价是至高的。
)3、今天,老师就把这部伟大的史学、文学著作——《史记》推介给孩子们。
(板书:推介《史记》)二、七嘴八舌话《史记》1、关于《史记》,你了解哪些呢?2、学生自由介绍《史记》,教师相机点评。
(1)《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
(评:司马迁是西汉著名文史学家,人称‚太史公‛。
)(2)《史记》记载了3000多年历史呢!(评:是呀,它从远古时代轩辕黄帝开始记述,一直到汉武帝太初年间记载了共3000多年历史!)(3)师:司马迁写作此书是为了总结前人得失,或加以利用、或引以为戒。
正是他说的——出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齐读)同学们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所谓‚究天人之际‛就是要探讨天道和人事之间的关系;所谓‚通古今之变‛,就是要通过历史的发展演变,寻找历代王朝兴衰成败之理;所谓‚成一家之言‛就是借写这样一部历史著作,来表达他的某些独到的历史见解,表达他的某些社会政治思想。
】(4)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图,请同学们看图说成语,好吗?(指鹿为马卧薪尝胆负荆请罪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同学们知道这些成语出自哪里吗?老师告诉大家:这些成语故事都出自同一本书——《史记》!(5)《史记》里还有很多成语(课件出示……),这些成语大家熟悉吗?谁来读一读?焚书坑儒破釜沉舟霸王别姬四面楚歌鸡鸣狗盗狡兔三窟鸟尽弓藏韦编三绝毛遂自荐一言九鼎完璧归赵怒发冲冠刎颈之交纸上谈兵一字千金图穷匕见背水一战多多益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5)这些歇后语大家熟悉吗?(课件出示……)谁来读一读?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楚霸王自刎乌江——没脸回江东楚霸王种蒜——栽到家了老师告诉大家:这些歇后语出自同一本书——《史记》;难怪鲁迅先生把它的文学价值看得很高!(6)《史记》里面的故事很多,你知道哪些?【《鸿门宴》、《李广勇斗匈奴》《赵氏孤儿》《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荆轲刺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7)《史记》里面有很多英雄人物,你知道哪些?【李广、屈原、张骞】(师相机点评。
)(相机板书:英雄)三、聚焦人物、重现场面秦末汉初,那个时代,可谓英雄辈出。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宴会——‚鸿门宴‛!2、请同学们默读《鸿门宴》。
想一想,你认为中《鸿门宴》哪些人是英雄,为什么?可以圈圈划划人物的对话、作者对场面的描写,写写体会。
(出示:《鸿门宴》中谁是英雄,为什么?)3、交流:【张良是英雄】拟理解段落:张良说:‚沛公,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您亲自出面向项伯解释清楚,您绝不敢背叛项将军,这件事或许还会有转机。
‛1、生自由谈体会。
2、点评:张良真是足智多谋。
有了他,刘邦在鸿门宴上才化险为夷!他是英雄!【樊哙是英雄】拟理解段落:樊哙一听马上吼道:‚我要进去,保护沛公!‛3、生自由谈体会。
4、指导朗读。
樊哙抬头看着项羽,没有一点害怕的表情:‚我连死都不怕,再喝杯酒有什么关系?当今秦王暴政,天下百姓十分痛苦,都起来反抗。
楚怀王和各路起义军约定:‘先攻入咸阳城的人作关中王!’现在沛公先攻入了咸阳,对城里的财宝,一点也不敢动,而是封锁了库房,驻扎在灞上,等着将军您的到来。
我们沛公,立下这么大的功劳,不仅没有任何奖赏,您反而听信小人的话,要杀有功的人。
您这么做,和秦国的暴君又有什么区别呢?‛生自由谈体会。
点评:樊哙忠心护主、一勇当先,也是英雄!【范增、项庄是英雄】拟理解段落:范增接过了玉斗,放在地上,拔出身上的佩剑,一剑就把玉斗砍碎,叹息说:‚你们这些没有眼光的人啊,成不了什么大事,以后夺天下的人,必定是刘邦。
‛1生自由谈体会。
2指导朗读。
点评:他们一心为主、立志除掉刘邦,也是英雄!【项伯是英雄】拟理解段落:项伯做在刘邦身边,看出项庄舞剑的目的是想刺杀刘邦,就起身拔出宝剑,与项庄一同舞了起来,不时地用身体挡住沛公,使项庄一直没有机会下手。
生自由谈体会。
点评:项伯以仁义为先、保住刘邦,他也是英雄。
【刘邦是英雄】(重点体会)(板书:刘邦)拟理解段落:刘邦一见到项伯,赶忙诚恳地起身敬酒,说:‚项兄,我自从攻入咸阳以后,城里的财物我一点都没敢动,只等项将军的到来,希望您回去一定向项将军说明,关中王的位子,也等着项将军来做。
‛生自由谈体会。
点评:刘邦虚心接待项伯,可见他计谋之深。
(板书:虚心有谋)一见到项羽,刘邦急忙躬身施礼说:‚将军在上,刘邦来向将军请罪,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军,我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先进入咸阳城,和将军在这里相见。
现在有小人想要挑拨我和您之间的关系,希望将军不要轻信。
‛生自由谈体会。
点评:刘邦以退为进,也是成大事者所为!他也是英雄。
(板书:以退为进)【项羽是英雄】(重点体会)(板书:项羽)拟理解段落:1:项羽年轻的时候长得身材魁梧,力气更是大得惊人,家乡的年轻人都很怕他。
2:他们的军队作风十分勇猛,几乎每次都能打胜仗,秦兵一听到项羽的大名,心里都十分害怕,项羽的队伍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壮大。
3:项羽是个直性人,他看刘邦这样谦虚,心头的怒火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A、生自由谈体会。
B、点评:项羽神勇、大度的英雄气概显现无疑!(板书:神勇、大度)C、但是项羽在关键时刻起了妇人之仁,错失杀刘邦的良机,最后导致楚汉争霸的失利、乌江自刎的悲剧!(板书:妇人之仁)D、不过,后人追忆项将军的英雄气概留下了很多墨迹。
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曾作诗一首:【课件出示】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学生自己读,指名读,齐读(2)李清照认为项羽有傲气,宁死不屈,是一位铮铮铁骨的大英雄,死得其所,对其表示敬意。
(3)《史记〃项羽本记》中有这样一段描述,项羽兵败逃到乌江时,乌江亭长给他准备好船只,并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课件出示乌江亭长的话】项羽不肯过江,说:‚籍与江东子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课件出示项羽的话】同学们知道这两句话的意思吗?谁来说说?(江东虽小,也还有方圆千里的土地,几十万的民众,也足够称王的了,请大王急速过江。
我项羽当初带领江东的八千子弟渡过乌江向西挺进,现在无一人生还,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爱我而拥戴我为王,我又有什么脸见他们呢?)(4)历史上项羽兵败自刎的悲壮结局,曾赢得后人无限的同情,然而唐朝诗人杜牧却认为项羽失败之后,应当虽败不挠,像越王勾践一样忍辱负重,以图卷土重来,自杀的行为是不足取的。
杜牧游历乌江,经过项羽自刎之处,凭吊古迹,有感而发,写了一首题为《题乌江亭》的七绝,【课件出示杜牧的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5)学生自己读,指名读,齐读同学们知道杜牧这首句话的意思吗?谁来说说?(6)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和杜牧的《题乌江亭》都属于咏史诗的范畴,两人对项羽的乌江自刎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二者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李清照那铿锵有力的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总结:因此,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刘邦是楚汉相争的胜利者,他谦虚、有谋,是英雄;张良、樊哙、范增、项庄各自护主,也是英雄;项伯仁义为先,也是英雄所为;而项羽最终虽乌江自刎,但他的英雄形象却流传至今,也是大英雄!四、总结、延伸1、同学们,《鸿门宴》只是《史记》中的一则小故事……【课件简介《史记》】【响起古乐《高山流水》……】《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的传记文学名著。
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后期长达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内分体例:《本纪》十二篇,记述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迹;《世家》三十篇,主要记载贵族王侯的史事;《列传》七十篇,是官吏、名人以及部分下层社会人物的传记,少数列传还记载了一些国内少数民族和外国的历史。
《表》十篇,把错综复杂的史实用简明表格谱列出来;《书》八篇,分别叙述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和现状。
2、同学们,像项羽这样的英雄在《史记》中有很多,像《鸿门宴》这样惊心动魄的故事在《史记》中也有很多。
让我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静下心来,去读这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好好的感受、体悟传统文化的美!3、另外,老师告诉同学们,读《史记》有以下功效:【课件出示……】一、可以清心二、可以养性三、可以修身四、可以齐家五、可以治国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读它呢?我希望同学们都喜欢读经典的书籍,做有根的人!板书刘邦虚心有谋以退为进英雄项羽神勇大度妇人之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