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影像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7.79 MB
- 文档页数:37
食管异物与气管异物鉴别诊断:后者可以导致哮喘及呼吸困难。
气管是由"C"型软骨构成,两侧都是软骨不能扩展,后方有缺口比较薄弱,容易扩展,因此气管的前后径稍长于左右径,如果是金属异物,其最大平面与矢状面一致,正位像可见硬币的侧面观,呈条状影。
与纵隔淋巴结钙化相鉴别:前者有明确异物吞入史,吞钡造影不难区分。
与食管占位相鉴别:后者一般表现为食管壁僵硬,肿块呈分叶状,位置固定,且后者无异物吞入史。
食管异物影像诊断要点:检查前,应该询问是否有异物吞入史,吞入何种异物以及疼痛和梗阻的部位,这对选择检查方法十分重要。
对于不透过X线的异物,一般在透视及摄片中就能发现异物的大小、位置及形态。
由于食管横径教前后径大,如异物大而扁平(如硬币),其最大径面通常于冠状位显示,侧位则呈条状或线状。
对较小的骨片或骨刺,可见到颈椎前部软组织是否肿胀或有气体等异物并发的征象。
钡餐:钡棉造影主要显示刺入食管壁的刺状物,可见异物处纵行长条状或柳叶状钡棉悬挂现象,重复吞咽或口服清水仍然不能排除。
如果颈椎前出现软组织增宽,纵隔积气,积液等则考虑为穿孔或继发感染等并发症。
应该注意的是,无阳性发现也不能否定异物的存在。
CT:可见纵隔内异物密度影,或者形成纵隔脓肿出现气液平。
异物停留处食管壁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增厚,有的食管壁可见不规则低密度区,食管周围形成低密度软组织肿块,肿块内有时可见气体存在,表明异物刺破食管壁继发感染,食管壁及食管壁外脓肿形成,此时尚可见局部食管周围脂肪层模糊消失。
CT能准确的显示异物、腔内情况以及异物与大血管的关系,对于指导手术有独特的意义。
【影像表现】食道造影:食道上段平第3胸椎高密度异物影,呈细条线状影,侧位图像证实异物在食管内。
【诊断】食管异物(手术证实为假牙一具)【鉴别诊断】1.气管异物2.纵隔淋巴结钙化3.食管占位【讨论】foreign body of esophagus)指嵌留入食管内不能通过的某种物质。
多层螺旋CT诊断儿童气管及支气管异物41例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对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41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全部行多层ct检查,后图像处理技术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mpr)、表面阴影显示法(ssd)、最小密度投影(minip)、ct仿真内镜(ctve)技术处理。
结果:全部患儿均获得清晰的ct 影像学资料,右侧支气管33例,占80.49%,左支气管8例,占19.51%。
异物大部分附着在管壁上,也有嵌顿于管腔内的,影像学资料显示圆形者15例、不规则形者8例、一字形者18例。
全部患儿在全麻高频通气下行支气管镜检查及异物取出术,与ct影像诊断的结果相一致40例,占97.56%。
其中1例患儿无异物,镜下见支气管内黏膜肉芽组织增生,导致支气管腔阻塞。
结论: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可准确诊断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并且具有检查时间短、无创、安全无痛苦等优点。
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重要参考资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儿童常见的胸部急症,如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往往危及患儿生命,以3-5岁左右儿童居多,是引起5岁以下幼儿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
常规x线检查除能发现金属异物外,对一些非金属异物目前临床上尚缺乏可靠的诊断方法。
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正确的治疗将导致病程延长,不但增加就医成本,而且给患儿及患儿家长带来痛苦和不安,因此及早准确诊断对确定患儿治疗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1】。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临床诊断多依靠异物吸入史、临床表现、体征以及普通胸部x线检查。
但对于异物史不明确、临床表现、体征以及x线检查不典型的患儿就容易误诊【2】,延误治疗。
我们总结我医院多层螺旋ct诊断的41例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儿影像学资料,分析多层螺旋ct多种重建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支气管异物诊断的金标准支气管异物是指进入呼吸道的异物,包括固体、液体或气体等物质。
它常见于儿童,但也可能发生在成人。
支气管异物的诊断是指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支气管镜检查等手段确定异物是否存在于支气管内。
下面将介绍支气管异物诊断的金标准。
1. 临床表现:支气管异物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取决于异物的性质、大小和位置等因素。
常见症状包括咳嗽、气喘、呼吸困难、胸痛以及喉咙不适等。
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窒息、发绀等症状。
这些临床表现对于判断是否存在支气管异物起到重要作用。
2. 影像学检查: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胸片和CT扫描。
X线胸片可以初步判断支气管内是否有异物存在,但对于较小或透明的异物检测效果有限。
CT扫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包括异物的大小、形状和位置等,有助于指导后续的治疗措施。
3. 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镜检查是确诊支气管异物的金标准。
通过将支气管镜插入气道,可以直接观察到支气管内的情况,包括异物的存在与否、异物的性质、大小和位置等。
同时,支气管镜还可以进行异物的取出或推进,以解除患者的症状。
4. 其他辅助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还可以进行其他辅助检查,如支气管造影、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帮助医生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总结起来,支气管异物诊断的金标准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支气管镜检查等多个方面。
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影像学检查和支气管镜检查的结果,综合判断是否存在支气管异物,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及早诊断和处理支气管异物对于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因此医生和患者都应高度重视,积极进行诊断和治疗。
X线检查在气管和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 x线检查在诊断气管和支气管异物中的诊断正确率。
方法 40例气管和支气管异物的患者,用临床、x线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三种诊断方法进行了诊断,并对诊断正确率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临床做出诊断的28例,用x线检查做出诊断的34例,用x线检查结合临床做出诊断的38例,用纤维支气管镜做出诊断的40例。
结论 x线检查是诊断气管和支气管异物的重要检查方法。
【关键词】x线检查气管和支气管异物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r81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349-02气管和支气管异物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多见于5岁以下的幼儿,因此要准确诊断、及时治疗,才能尽快解除患儿痛苦。
异物分类,一种是不透x线的异物(阳性异物),在x线上可直接显影,例如金属类的小钉、硬币等;一种是透x线的异物(阴性异物),在x线上不能直接显影,例如植物类的花生、瓜子等。
阳性异物,可以直接见到异物影像,诊断不难;阴性异物不能显影,主要依靠间接征象进行诊断。
本文主要分析阴性异物的诊断,回顾了40例气管和支气管异物的病例,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40例气管和支气管异物的病例均取自院方从2000年至2010年就诊病例,并到上级医院进行了确诊。
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1~6岁,平均3.4岁,其中35例在5岁以下;40例中8例摄片,32例做胸透。
40例均采用上海xg-510型x线机进行透视和摄片。
透视时保证患儿呈标准解剖学姿势站立于荧光屏前;摄片时要摄深吸气末和深呼气末胸片两张,通过对比而做出诊断。
具体诊断方法如下:支气管内异物:分单纯性狭窄、完全性阻塞、活瓣性狭窄三种类型。
①单纯性狭窄深吸气时,患侧肺野透亮度较健侧肺野透亮度低,纵隔向患侧移位;深呼气时,两侧肺野透亮度相等,纵隔恢复中位。
②完全性阻塞主要表现为患侧肺不张。
一侧主支气管完全阻塞,表现为患侧肺野均匀一致密度增高,纵隔向患侧移位,对侧肺发生代偿性肺气肿。
256排CT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杨玉昕;郑吟诗【摘要】目的探讨256排CT对于小儿可疑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怀疑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小儿行256排CT仿真支气管镜扫描,扫描数据经后处理重建,包括多平面重建、最小密度投影、仿真支气管镜和溶积再现.结果与气管镜下异物探查取出术中所见相对照.结果数据后处理的结果清晰显示异物的部位、大小形态及伴随征象,发现异物影28例,术中可视异物27例,1例为粘脓分泌物,诊断符合率为96.4%.结论 256排CT扫描及数据处理后重建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准确率高,对可疑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年(卷),期】2015(023)005【总页数】3页(P382-383,386)【关键词】256排CT;气管、支气管异物;气管镜探查术;小儿【作者】杨玉昕;郑吟诗【作者单位】河南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476000;河南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476000【正文语种】中文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呼吸道急症,2013-1~2013-12我科对5例无明确异物吸入史但怀疑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儿及25例有异物吸入史但其他检查方法不能明确诊断的患儿行飞利浦256排CT(Brilliance iCT)扫描,将扫描的数据后处理获得三维重建图像,结果表明它能准确的显示异物的位置,形态及与管壁的关系,具有很高的异物诊断率。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30例患儿,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8~30个月,平均21个月。
临床表现反复咳嗽持久不愈21例,声嘶3例,闷气3例,刺激性干咳3例,其中伴有发热5例,精神萎靡2例。
病程2天~2个月。
之前已行的辅助检查:30例全部行胸透检查,其中8例同时加作吸气位+呼气位胸片检查。
病变表现:双侧肺纹理增强15例,左侧或右侧肺片状阴影8例,肺气肿5例,肺不张2例,胸透检查均未见患儿纵膈摆动征象。
气管支气管异物64例的影像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各种影像表现及检查方法,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诊。
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经支气管镜手术证实的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病例。
采用胸部正位片CR、加透视动态观察及CT胸部冠状扫描的方法。
结果:38例单侧肺气肿及纵隔摆动。
12例肺气肿并气漏。
2例胸片显示气管内不透X线异物。
2例胸片及胸透无阳性征象。
胸部CT冠状扫描确定支气管异物。
结论:气管支气管异物以胸片加透视动态观察为首选手段,CT胸部冠状扫描能清楚显示异物所在气道的位置、大小、形状及气道壁情况。
关键词胸部气管支气管异物胸部CT冠状扫描资料与方法2008年4月~2009年4月经支气管镜手术取出异物的患者64例,年龄5个月~13岁,男36例,女28例。
3岁以下占88.5%,患儿家长不能提供明确异物吸入史的占32%。
学龄期儿童3例,分别为吸入圆珠笔芯上的细弹簧、圆珠笔帽。
1例吸入长1.5cm、直径0.4cm空心塑料吸管。
学龄前儿童以吸入植物性异物花生、瓜子、碎水果多见。
方法:采用GER 500摄胸片,GEX-3透视。
GE-prospeedAI型螺旋CT机胸部冠状扫描机。
由于支气管异物以呼气性活瓣阻塞占大多数,所以摄胸片时以呼气像显示较佳。
通过透视动态观察,在患儿大声哭闹时易于观察两肺深呼吸时亮度变化,纵隔及心脏摆动情况,两侧膈肌活动是否平衡。
由于扫描架口径65cm,所以一般7岁以上儿童不宜做CT冠状扫描。
其胸部冠状扫描的方法为:患儿坐于扫描床上,背靠自制简易靠背支架。
患儿胸部冠状面与床水平面成60°~80°,头后仰背靠于简易靠背上,双臂尽量向后,用绷带将患儿固定于靠背上。
扫描前患儿口服10%水合氯醛3~10ml(每千克0.5ml),使患儿处在安静睡眠状态。
扫描时以气管为中心,由后向前扫描7~10层。
层厚2~3mm,120KV,160MA,1.5S,纵隔窗:窗宽400Hu,窗位40Hu,肺窗:窗宽1000Hu,窗位-500Hu。
CT冠状面扫描诊断支气管异物【关键词】 CT诊断CT诊断支气管异物已见一些报道,但应用CT冠状面薄层扫描技术诊断支气管异物报道较少[1]。
本组收集资料较全的患者13例,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1.5~4.0岁,平均1.8岁。
有明确异物吸入史9例,可疑异物吸入史并伴有相应症状4例。
患儿均为非急危重病人,异物吸入距CT检查时间最短2小时,最长2个月。
1.2 检查及治疗方法应用GE 1600C型CT机,扫描电压120Kv,电流200~250mA,层厚2mm或3mm,层距等于层厚。
全部患儿均给予肠道灌注水合氯醛(50~100mg/kg),使之入睡。
采用铅短裤保护患儿性腺,铅围脖保护甲状腺。
扫描时,患儿头前倾前曲,直腿坐位于扫描架内,家长可协助轻扶,根据定位像设定扫描范围,所得冠状面图像应包括气管、主支气管及叶支气管,甚至段支气管。
用纵隔窗及肺窗观察图像,并调整不同的窗位、窗宽,以最佳显示气管、支气管及其异物本身或异物所致的肺部阻塞性改变。
CT明确诊断后,患儿送入病房,在手术室行内窥镜下异物摘取术。
2 结果2.1 异物部位及种类部位:右主支气管5例,右下叶支气管4例,左主支气管3例,左下叶支气管1例。
种类:葵花子壳7例,西瓜子3例,花生米碎屑3例。
13例异物部位及种类均经内窥镜异物摘取术证实。
2.2 冠状面CT表现 (1)直接征象:异物,纵隔窗多呈等密度、肺窗呈高密度影,位于支气管内,边界清晰。
小异物可见附着于腔内壁,局部气道狭窄,程度不一,本组7例;大异物嵌塞于气道内,导致气道局部中断,多较局限,本组5例;12例中4例气道和异物共同构成“口含珠”状表现; 1例无明显直接征象。
(2)间接征象:①肺气肿6例,表现为患侧肺透明度增加,纵隔不同程度向健侧移位;② 6例气肿中纵隔双边影3例,患侧肺气肿致纵隔摆动使纵隔出现双边影;③ 6例气肿中胸壁双边影3例,患侧肺气肿较重,胸廓呼吸动度减弱,而健侧呼吸动度较大,易出现双边影;④肺不张3例,均为右下叶;⑤肺炎2例,左右下叶各1例;2例无明显间接征象。
中外医疗I N FOR I GN M DI L TR TM NT 中外医疗2008N O .22CHI NA FOREI GN M ED I CAL TREATM ENT 影像与检验气管异物是临床上小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急,进展快,如不及时治疗容易引起小儿呼吸困难、喘憋等症状,另外时间久了还容易引起顽固性肺炎,难以治愈,本病多见于小儿,又不能自己表达,所以医生的诊断就显得尤其重要。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0例气管异物均取自院方从1996年5月至2006年4月就诊病例,其中男21例,女29例,年龄1~7岁,平均2.2岁,其中27例在5岁以下,50例均做胸透和摄片。
1.2诊断方法采用上海X G -511型X 线机进行透视和摄片,保证患儿呈标准解剖姿势站立于荧光屏前,摄片时需深吸气末和深呼气末胸片两张,通过对比而做出诊断。
具体方法(诊断标准)如下:(1)主支气管异物:①两肺野透亮度正常,纵隔无摆动;②双侧膈肌动度差或微动,摄片几乎无改变(引起阻塞性肺气肿、肺不张除外);③深呼气相时心影反比深吸气相时为小(正常深呼吸两相肺野透亮度差异明显,深呼气时心影比深呼气时相对较大,以心横径为著)。
(2)单侧(左、右)支气管异物:分单纯性狭窄、活瓣性狭窄、完全性阻塞三种类型。
①单纯性狭窄:患侧肺野透亮度较健侧低,深吸气时,纵隔向患侧摆动;深呼气时,两肺野透亮度正常,纵隔恢复中位。
②活瓣性狭窄:主要是患侧肺气肿,深呼气时,患侧肺野比健侧肺野透亮度高,膈肌不上升,纵隔向健侧摆动,在深呼气时更加明显;透视时,婴儿啼哭更有利于肺气肿观察,对定位更有意义;深吸气时,双侧肺野透亮度恢复正常,纵隔居中,改变不明显。
③完全性阻塞:患侧主支气管及肺叶、肺段阻塞性肺不张或对侧代偿性肺气肿。
2结果50例气管异物中,其中发生在主支气管5例,左侧支气管17例,右侧支气管28例,其中临床能确诊的35例,利用X 线检查能确诊的40例,用纤维支气管镜能确诊的50例,X 线检查结合临床能确诊的48例,其中有20例合并吸入性肺炎,全部病例分三型,(见表1)。